西方美学思想:性格非天生而是後天持續努力鍛鍊所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29:12

個性一般指的是我們對外呈現給這個世界的樣貌,個性可能包含一個人所展現的膚淺「社會形象」,如魅力、優雅、或才能。但是,在很多情形下,所看到的跟真實狀況並不相同。我們都知道這世界上有太多人的性格與個性是完全不一致的。在2300年前,蘇格拉底就曾這麼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想要活得有榮耀感,那麼你就應該扮演好自己所假裝的角色!」個性與一個人的行事風格有關,而性格則是與個人本質有著密切的關係。性格是一個人在私下獨處時的真實自我,一個人的性格等於是他內在天性的展現;性格是存在於個性(也就是面具)之下的自我。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個性在六歲時就已定型,但是性格就不同,性格如同是一個不停移動的標的,只要是個正常人,性格就應該持續地成長及發展。因此才會有成熟(maturity)的產生。性格比個性更重要:這個社會不會要你為自己的個性負責,但是卻會要求你為自己的行為(也就是性格)負責。性格是我們在道德方面的成熟度,同時也是驅使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意願,即使此決策有可能讓我們付出可觀的代價呢!事實上,惟有當做出正確的事情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大於我們願意付出的程度時,才能突顯出真正的性格;性格讓我們能依循正確的價值以及原則行事的道德規範力量。生活中最艱難的,不在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而是要能做正確的事。一個人的性格就等於是我們承諾要做正確的事,我們認為領導就是「性格的運作」。因為,成功的領導人都只想做出正確的事。

 

每天我們都會面臨持續的挑戰,必須在「我想要做的事」以及「我應該做的事」之間天人交戰;但是,如果我們可以適當的發展自我的性格,就可以持續的贏得自我內心的交戰,直到把它變成自己的習慣為止。性格就是「即使自己並不喜歡,也要做正確的事」;特別強調的是,即使是自己完全不喜歡的事。人類性格中的好習慣或壞習慣,通常都是受到遺傳或環境的影響,因為天生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不同,有些人的確必須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每一個人的先天素質及後天不利條件都有可能成為性格發展的阻礙,但到最後,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決定於我們在過去及現在所做的選擇。可以確認的是:我們未來的成長與發展都需要我們能夠成熟地為自己負責,因為,唯有能對自己過去負責的人,才有可能為自己未來的改變負責。每一個人未來的成長及發展,都需要一個成熟的自我,來迎接我們過去所負擔的責任;有時候,我們會因為過去的包袱而不願意接受任何責任。我們的現況,其實就是我們在過去及現在所做的選擇的結果,但這現況並不能主宰我們的未來。我們未來的狀況、性格都取決於我們今後所做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而這個決定可以從今天開始。

 

「性格其實就是個人習慣的總和,同時也是個人對善與惡的分辨。」~ 性格,其實就是瞭解什麼是好事,要做好事,同時也要深愛良善的行為,這也就是心靈上的習慣、決心上的習慣,同時也是心智上的習慣。亞里斯多德曾說過:「道德的美德其實就是習慣的產生......只要能夠習以為常,我們就會做到自己所希望成為的人。只要我們多一些自制力,我們就可以成為一位有自制力的人;只要我們多做一些勇敢的事,我們就可以成為一位勇敢的人!」我們的性格發展從小開始,而且,這個發展是一直持續進行。

 

總結來說,人類都是習慣的產物,今日的我們是經由自己的選擇所累積而成的。古諺說:「思考引導行為,行為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換句話說,性格或許能決定我們的命運,但是性格決不會受命運所主宰!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由自己的選擇所決定的!性格的養成是由三方面所影響,一是家庭,這是孩子們經年學習、培養內在道德信仰及道德習慣的地方;再來就是學校及教會,可以學習到較高行為標準的所在。教導及協助孩子們發展他們的性格是身為父母能參與孩子成長的機會。

 

大家都會為具備特別才能的人喝采,同時也會給予他們十分優沃的獎勵;但是,我認為,惟有具備優秀性格的人才值得社會大眾的認同,這些人比起單單具有才能的人,更值得我們的讚美!為什麼呢?因為有著傑出表現的人,通常是與生俱來的才能,或是上帝所賜予的天賦,但是,健全發展的性格,不論是完美的,或是略有瑕疵的,卻是一個人後天持續努力鍛鍊所得。一個人為了鍛鍊性格不僅需要下苦工、勇氣、守信,而且有時還必須做出一些相當困難,甚至不受歡迎的正確決定。

 

人們真的能夠改變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或「老狗學不了新把戲」是那些不想為生活負責的人所編造出來的完美藉口;這些人從不想為自己的人生尋找正確的方向,當然也不想要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有些人對於改變的抗拒是比其他人更強烈的。人類若達到安定及安全的層次後,多數人都會避免更進一步的改變或者是成長。從事改變對於人類而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往好的一面想,改變是一種可以經由學習而獲得的,如果我們能經常練習的話,改變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改變的確會讓人感覺不適,或是困難重重;但幸運的是,還有不少人願意為了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而改變,他們要從好而邁向更好的階段。總而言之,認為人類不願意(能夠)改變,其實是一件很大的錯誤。但是,如果我們認為改變其實是很容易的事,那也是一大錯誤。

 

改變及成長的步驟

人的改變基本上是分為四個階段:痛苦、覺醒、決心,以及改變。

痛苦是人類改變的動機,如果你感受不到痛苦,那麼,你就不會感受到改變的必要性。

一旦我們有了改變的意圖之後我們所要面對的第二個階段就是覺悟及教育;這裡教育包括了解自己的行為,以及破壞自己人際關係的相對習慣;而覺悟則包括深刻地瞭解改變是可行的,而且要讓自己為改變做好準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充分瞭解改變的困難度,並且要能全心的投入,否則,想改變也只是空談而已。覺悟還包括必須瞭解,人類所能擁有的最偉大的自由,就在於我們可以時時地審視自己的狀況,尋找可能的替代方案,同時做出最後改變的選擇。所以覺悟還應該包含對自己的希望。這樣的希望應該能從瞭解而來,同時深信改變可以在真實的世界裡一再地演變成為事實。

決心=意圖+行動

改變最重要的部份,來自於完全投入。這樣的投入包括了做好接受改變的準備,以及盡所有的努力將意圖轉換成為實際行為的決心。這樣的決心包含了持續改變自我行為的決心,直到新的習慣成形為止。想要具備改變的決心,不能只是有良善的意圖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宣示。當一些行為長期的重複之後,真正且持續的改變就會發生。不論是好的行為或是壞的行為,持久的改變其實都是逐漸成型的。千萬別想要一步登天,一蹴即成,這是改變唯一的方式,而一旦這樣的改變發生之後,這就會是持續永遠的改變了!人類其實就是一群習慣的組合體而已,所以當某個人之真正的想要致力於改變時,就有必要瞭解發展破除這些習慣的動力將對我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不論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都需要時間發展,也需要時間戒除。性格方面的改變需要最少六個月時間,才能把舊有的陋習改革,進而讓新的反應能夠成為你自然的反應,有時候一些舊有的習慣會纏著你達數年之久。

 

習慣是可以被改變的,而且習慣可以越改越好。我們可以選擇要成為與現在完全不一樣的人;學習以及成長是永不嫌晚的,如果,你因為太老、太懶惰,而放棄學習及成長的話,那麼你就不可能成為一位領導人。想要改掉多年以來的積習或是不好的行為,需要付出許多的努力以及全心的投入,很不幸的是,很多人都不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別再說自己的性格是天生的,趕快持續努力培養出優良的性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