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7557拆机:“以貌取人”还是“以德取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4:52:25

以貌取人”还是“以德取人”?

(2011-03-29 16:48:41) 标签:

杂谈

 

 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貌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的差别。人的相貌,千差万别,美丑杂陈,有的美若天仙,有的丑如八戒。谁都想生的美,不想长的丑,但美与丑的决定权,不在我们自己,爹妈给的么,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说到底,这是上帝的不公。

 长得美与丑,固然由不得自己选择,也不能由自己来负责任,但美人与丑人的人生境遇,却又大相径庭。帅哥靓女所到之处,畅通无阻,一路绿灯,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人际关系如同引力极大的磁场,想不亲近都难。而丑男丑女,则正好相反,人生之路磕磕碰碰,颠颠倒倒,说不尽的酸甜苦辣。

 所以,词典上才有了“以貌取人”这个词语,社会上也才有了数不胜数的美容店。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以貌取人的坏毛病,人的本性如此,难以违背。比如老夫,在街上行走,看见了美女,也难免有心旌摇曳、止步不前的时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东西,总是养眼嘛,都是眼睛惹的祸。

 但人的品行的好与坏,人的本事的大与小,人的能力的强与弱,却与美丑无关。古往今来,因为以貌取人而引发的笑话,而导致的尴尬,而造成的损失,车载斗量,比比皆是。

 被我们尊奉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大圣人孔子,便犯过这种错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记载了孔子因以貌取人而判断失误的教训。

 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长得不错,又能说会道,利口善辩。开始他给孔子的印象相当好,但后来渐渐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既无仁德又非常懒惰,大白天在课堂上不听讲,睡大觉。有个笑话说他有次又呼呼大睡,孔子见了,气得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宰予昼寝”,喊他站起来解释。孔子本想嘲弄他大白天睡觉的,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解释说:“你就是宰了我,我白天也要睡觉。”(就字面上来讲,还真没说错)诲人不倦的孔子此时也没了风度,气恨恨地长叹一声:“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他的体态和相貌都很丑陋,想拜孔子为师,侍奉孔子。孔子见他这个模样,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对他很不看好。结果此人学成归去后,修身养性,践行孔子学说,处事光明正大,不搞歪门邪道。后来,他四处游历,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之多。各诸侯国都传诵着他的大名,声誉鹊起,兴盛一时。

 孔子由此大发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的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也错了。”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圣人尚且如此,芸芸众生又岂能不犯这样的错误?

 说到以貌取人,大家肯定又会想到三国时期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了。水镜先生说过,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定天下。当时,庞统隐居在江东,鲁肃慧眼识珠,在周瑜死后,便向孙权极力推荐庞统。可是孙权一见庞统“侬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里早已厌恶,又嫌庞统出言不逊,轻视周瑜,便拒而不用,让庞统卷铺盖走路。于是,鲁肃只好把他推荐给了刘备。

 没想到的是,一向以仁义宽厚著称的刘备竟也是一个以貌取人的主子,他一见到庞统的丑陋模样,也想拒之门外。可庞统的名气确实不小,刘备又不想落一个轻慢贤士的恶名,于是把他打发到一个小县耒阳县里当个小小的知县。庞统当然明白刘备的鬼心事,到任之后,不理政事,整日喝得酩酊大醉,东倒西歪。自然有人把庞统的种种不端报告了刘备。刘备便前去视察,看到情况果然如此,非常生气。哪知庞统一扫醉态,急令升堂,半天就把半年堆积的公务全部处理完了。刘备大喜,说自己遇到了一个人才,命令庞统当自己的副军师。

 不久之后,经过精心策划,再加上益州内部张松、法正、孟达等人的策应,入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诸葛亮、庞统各司其职,前者负责留守荆州、巩固后方,后者负责辅佐刘备,进占益州。在入川过程中,庞统不但协助刘备作出了几次意义重大的正确决策,而且以其独有的聪明才智,使刘备摆脱了信义宽仁等观念的束缚,为日后平定西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幸的是,庞统在围攻雒城时中箭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因为以貌取人,把一个优秀人才赶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损失。

 而司马懿就比孙权聪明多了。他重用的名将邓艾在小时候就常常被人瞧不起。

 邓艾从小就是个孤儿,当过放牛娃,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常常憋得脸红脖子粗,当文官看来没有什么指望了。但他从小就喜欢武艺,爱看兵书,一看到高山大河、形势险要的地方,就禁不住指指点点,结结巴巴的对别人说:“这……这里驻一支兵……兵马,敌人……就……就打不进来……”人们都笑他人小心大,当不了文官还想当武将。

 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巴,却被司马懿看中了,并做了尚书郎。后来,邓艾带兵消灭了蜀国,打破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以上说的是古代的故事,再讲一个现代的故事,说的是鲁迅先生曾经到一家相当讲究的饭店去拜访一个外国朋友,鲁迅当时穿着并不阔气,一袭长衫,貌不惊人。饭店看门人把鲁迅先生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见他土里土气,没有丝毫学问家的样子,就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鲁迅先生从后门绕到电梯跟前,开电梯的又把鲁迅打量了一番,脑袋朝楼梯一摆,说:“走楼梯去!”鲁迅先生只得一层层从楼梯爬上去。等到鲁迅先生返回时,外国朋友把鲁迅先生恭恭敬敬地送上电梯,又一直送到正门口,还亲切地与鲁迅先生握别。开电梯的和看门人都满脸疑惧,惊得目瞪口呆。这个看门的和开电梯的,很有点狗眼看人低的市侩味儿。

 以貌取人的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看来,地球人都有这个毛病。

 多年以前,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却造就了一所名校斯坦福大学。

 那天,一对老夫妇没有事先预约,就直接去拜访哈佛大学的校长。女的穿着一套退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
    校长的秘书在顷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老土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往来。
    老先生轻声地:“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礼貌地回答:“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小时,秘书一直忙自己的事,把他们冷落在一边,希望他们知难而退,知趣地离开。他们却固执地等在那里。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校长无奈,只好很不耐烦地接待了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书,他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愉快。但是去年,他因车祸而身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遗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不和墓园一样了吗?”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树立一座遗像,我们是想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再次审视了一下乡巴佬身上的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了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近30万美元?”
    这时,那位女士沉默了。校长站起身准备送客。
这位女士转向她的丈夫说:“只要30万就可以建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于是,斯坦福大学建立起来了,它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

 以貌取人是人类的通病,但也有眼光独到、胸怀宽阔的人,并不以貌取人,他们看中的是人的品质、本事和能力。我们把它叫做“以德取人”。这方面的例子,虽没有以貌取人的例子多,但每一个故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这“无盐”指的是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部)的丑女锺离春。因为她的丑陋,衬托得无盐县只要是女人,似乎个个都绝色天香。

 钟离春有多丑,刘向《列女传》极为夸张地画了一幅“人物速写”,译为现代话,就是她额头前突,双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翘,头颅大,头发少,颈部喉结比男人的还要大,脖子又粗又胖,外带猫腰驼背,四肢粗壮,皮肤黝黑,可谓人见人怕,40岁了还未嫁出去。

 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饮酒作乐,不修实政,嬖臣专权,忠臣心离,齐国走向衰败。

 钟离春担心国家的安危。她虽然外表骇人,却耳聪目明,头脑深邃,才华出众,素有大志。

 有一天,一街坊找到钟离春说:“钟家姑娘,你的好事近了,我有个远房表叔,才六十岁,没啥大毛病,就是腿脚不灵活,听力不太好,眼睛看不太清楚。我觉得你们挺合适的,要不哪天我们一起到他那里去看看?”钟离春冷冷地说:“多谢厚爱,这么好的条件,还是留着你自己用吧。我还要帮助我丈夫齐宣王治理国家呢!”街坊一听傻了眼,心想:你40岁了还嫁不出去,普通老百姓都不要你,你还想着国君。这姑娘不会脑子有毛病吧。

 钟离春还真不信这个邪,就直接去找齐宣王了。

 宣王问:“你貌丑不容于乡里,却有胆量向国君自荐,难道你有什么特殊才能吗?”钟离春答:“我没有奇能,只有隐语之术。”宣王道:“你演示给孤看,若言不中用,斩首。”钟离春一点也不害怕,开始了精彩的表演。她忽然扬起瘪脑袋,瞪起大眼珠,死死地盯住齐宣王。随后,愤愤地咬牙切齿,还痛苦地揉搓膝盖,唉声叹气,嘴里更不闲着,念念有词,嘟嘟囔囔,翻来覆去一句话:“危险呀!真是危险……”在场的人,都被她闹愣了,谁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宣王于是把钟离春叫到面前,让她说明。钟离春说:“大王赦我不死,我才敢说。”宣王同意。丑女上前施礼,说道:“我这举目,是替大王观察风云的变化;张口,是惩罚大王那双不听劝谏的耳朵;挥手,是替大王赶走阿谀之徒;拍腿,是要拆除大王这专供游乐的雪宫。”

 钟离春接着指出齐国四大隐患:秦楚环伺齐国,虎视眈眈,而齐国内政不修,忠奸不辨,太子不立,众子不教,齐王专务嬉戏,声色犬马,此为隐患之一;兴筑渐台,高耸入云,饰以彩缎丝绢,缀以黄金珠玉,玩物丧志,利令智昏,此其二;贤良逃匿山林,谄谀环伺左右,谏者不得通入,谠论难得听闻,此其三;花天酒地,夜以继日,女乐俳优,充斥宫掖,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其四。因此,齐国已经是危机四伏了。

 齐宣王听后如醍醐灌顶,连声称是。这个身边美女如云的国王,择了一个吉日,毕恭毕敬地迎钟离春为王后,从此夫唱妇随,钟离春成为齐宣王的贤内助。

 这个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而被南郭先生滥竽充数鉆了空子的齐宣王,爱江山不爱美人,在我国古代帝王中属于难得一见的人物。

 我国古代还有一则“举案齐眉”的故事,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夫妻恩爱、婚姻美满的佳话。
    故事说的是东汉初年的梁鸿、孟光夫妇。据《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梁鸿年少入洛阳太学受业,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后回故乡。乡人仰慕梁鸿为人诚信,品行高尚,竞相前来议婚,但他不愿轻娶平庸之妻,一一谢绝。 
孟家有一女,体肥面黑,三十不肯出嫁。父母问她何故,答曰:“必得梁鸿这样的贤士方嫁”。梁闻其言,心中称奇,遂聘娶为妻。孟女深知梁鸿有隐居之志,便穿上布衣,向丈夫表白自己能吃苦,愿与之隐居。梁鸿大喜,说:“能侍奉我于山林,这真是我梁鸿之妻也!”于是为她起名孟光。 
    不久,两人隐居山林。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以耕织为生,空闲时以读书、吟诗、弹琴自娱,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后因得罪官僚,梁鸿只得易姓改名,与妻子避居于齐、鲁一带,最后又逃隐于吴地。夫妻两人一贫如洗,只得寄居于人家堂下的小屋中,梁鸿以为人舂米养家活口。即便如此困窘,夫妇二人仍相敬相爱。每当梁鸿收工回来,孟光即刻准备饭菜,并低下头,恭恭敬敬地双手将案(食盘)高高托起,与眉毛齐平,请丈夫进食,以此表示自己的恭顺与尊敬。旁人看见都非常惊异,称:“能得到妻子如此尊敬的,定非凡庸之人。” 
     此后,“举案齐眉”之事便逐渐流传开来,而粱鸿与孟光也被后人奉为恩爱夫妻的典范。 
     东晋的许允娶丑女为妻,留下了另一段佳话。

 许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的女儿相貌奇丑,吓得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新房一步。他宁肯当钻石王老五,也不肯娶这个丑女为妻。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来看他,两人说起这桩婚事,桓范对许允说:“阮家既然把这么丑的姑娘嫁给你,其中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果真大着胆子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问新妇说:“妇有‘四德’(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你符合几条?”

 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不漂亮罢了,而读书人应当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

 许允说:“我百行俱备,什么都不差。”

 新妇说:“算了吧,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

 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是以貌取人,还是以德取人,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我们有时会被人的外貌所蒙蔽。你有没有想过,在一张丑陋的脸下,也许会是一颗聪慧的心呢?你有没有想过,一张美丽的脸下,是否也会有一副歹毒的肚肠?正是,美丽未必真的美丽,丑陋未必真的丑陋。不过,世上也不乏上帝的宠儿,既美丽无比,貌若天仙,又品行端庄,才华横溢,着实让人羡慕。只是,上帝太吝啬,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每个人都有一张无法改变的脸,但有一颗可以去净化、升华的心。当别人以貌取人,把你划入黑名单时,请勿自卑。最近有新闻报道:一女大学生因长相问题多次未被公司录用,决定卖肾整容。我对此不以为然,甚至觉其肤浅。还有一些本来并不丑的年轻女子,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漂亮一些,盲目整容,结果越整越丑,甚至后患无穷,痛悔终生。纵然有些公司注重所谓的“仪表”,但总有公司注重真正的才华。这个女大学生落到卖肾整容的境地,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自卑原因。她既无“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觉悟。但社会原因也是一方面,如果公司不以貌取人,又怎会把人逼上绝路?所以,现在有些公司雇用人的方式不可取,甚至是肤浅的。这些公司的老总,应当好好弄清外表美与内在美的辩证关系。

 以貌取人,是大家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美的未必真美,丑的未必真丑。我们有时会被外貌所蒙蔽,而外貌的丑陋,又常会给人带来自卑,这就是以貌取人的弊端。所以,不要以貌取人。

 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但是,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外貌,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从本质上改变自己,这样才是真正的改变。要知道,只有可爱才美丽,并非美丽就可爱。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大多数人的长处并不只是体现在他的外貌,要是以外貌来评价或使用一个人,那就太不公平和慎重了。

 人们都说“秀色可餐”,是的,一个外貌美丽的人可以给人带来心情的愉悦。但是,如果这个人只是一个绣花枕头,只有光鲜的外貌而其他方面却一无是处,我宁可弃置一旁。
    以貌取人,不管品德如何,不可取;以德取人,注重心灵美,才是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