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禾程景然全文阅读:有比较才有进步——感悟英国基础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37:53
有比较才有进步——感悟英国基础教育                                                                                                                                          ——南京二十四中学 杭爱红 

2007年9月我有幸被江苏省教育厅选派到英国苏蔓教育国际发展中心参加为期二十八天的培训。在这期间我们学习了一些国际教育的新理念,了英国教育的基本概况及教改动态;参观了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和科技馆,并有机会进入英国中学感受异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从中领略到英国的基础教育的精华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中英基础教育对比

1   小班化教学

中国也开始了小班化的教学,但是规模还是很小,仅仅限于大城市中的一些小的学校,绝大部分学校还是50---60人的规模,尤其是所谓的重点中学更是如此!老师整天疲于改作业的时间占据了很多,课堂上每一位学生要想得到关注更是一种奢侈,加上升学的压力,使学生们成了听课的机器,因材施教成了空谈。

英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规模一般来说都很小,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有的甚至只有10几人,而且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差无几。人少带来的优势是: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而且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寻求最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学习,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2   教育的公平性------每一个孩子都重要

   我国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的教育目标,这与英国教育强调的“每一个孩子等同重要”是一致的,然而现实是,英国的孩子真幸福,英国已有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我们的基础教育,单一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社会人才选拔机制,形成了“百万大军过独木桥”怪圈,使学校的社会压力大,家长精神压力大,最终造成孩子学习负担重。也使得许多中等层次的学生被忽视!孩子,犹如一个个为分数而疲于奔命高速旋转的陀螺,孩子哪有幸福可言?

    在英国教育确定的是“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创造机会、发挥潜能、实现卓越”。学校教学中强调研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和强调完成能力的培养。英国的每一所学校还都为那些在行为养成和学习活动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课堂上老师一般先提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大家动脑思考,发表自己见解,最为重要的是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一节课的教学有一大半时间是让孩子们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动手实验,老师每组巡视,注重每位学生的操作过程,确保所有的孩子都能有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实验的数据却并不重要!

3   注重特殊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

在中国学生的兴趣可能并不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学习完全取决于高考的要求,考什么学什么基本上成为大多数学生老师的选择,即使有些兴趣爱好也会因为升学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或暂时放下!家长们最关心,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考试分数多少,因为大学你差一分都不行!

英国却不是这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重视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差异,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行为。非常注重特长教育,只要孩子喜欢的,学校和家长都会为其创造条件;喜欢当科学家的和喜欢当厨师的一样受到重视和尊重,没有丝毫的等级差别,这可能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4、教学氛围和谐

中国大多数教室里都是洁白的墙壁配一些名人名言,学生的考试成绩、默背情况等,再加上后面的一块版报。不过现在小班化教学中的我们学校已经有点英国的教室的温馨了,与国际的接轨已见初步成效!这也是让人庆幸之事!

英国学生的教室在活动室、在实验室——因为他们教室的环境布置、桌椅布局和器材摆放完全适合于活动与实验,其实实验室就是教室。整洁、松散、厚实的绿草坪与树木交相辉映,简洁而明快,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课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善于思考、踊跃发言。无论你走到哪个教室,也无论你穿过哪条走廊,映入眼帘的是贴在墙壁或橱窗内的有着学科特色的绘画、地图、行为准则、活动掠影、学生作业展等,这些出自学生之手用废弃物自己制作的“知识或作品走廊”营造了学习氛围,吸引了学生兴趣,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周围环境,通过作品展示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也提供了学生间互相学习的机会。

5、务实的劳动技能教育

在中国,学生大都在考不上大学时才想到去上职业学校,才考虑选择什么职业技术技能。至于兴趣可能考虑甚少,所有的一切基本上是为了就业的需要而已。

英国的基础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兴趣、个性、潜能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想选择什么都可以,可以不必考虑上大学的事!学校自己根据地区、学生的需求,还开设了历史、体育、艺术、宗教等多门学科。一方面使高中毕业后想工作的学生很容易找到工作,易于很快融于社会,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减轻大学的升学压力。真正做到了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在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不是每个学生的最爱。

6、教学的灵活性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在中国规定了国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习惯于规定教科书,学生统一购买教科书,循序渐进授课、大量练习中获取知识。

英国基础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也有《国家教学大纲》,它规定了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所需达到的标准,平时教师就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教学。然而,全国大致有一百多种不同版本的各年级教材和教辅图书,国家不规定学校使用哪一种教材进行教学,完全由学校教师自行选用,学生不要购买教科书,教科书所有学生公用;而且教师可以从任何一个知识模块开始进行教学。这样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有所选择进行教学内容。

在中国全国统考,高考成绩为唯一依据,重点之重大学为唯一目标。

在英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要经过三次全国统考;GCSE, AS, A2三次考试成绩为依据,考试分A、B、C、D四个等级。 具体为:7岁入学摸底考试、11岁小学毕业考试、16岁中学毕业考试。三次全国统考,都由考试公司组织进行,学校可以任选一家考试公司参加考试。学生中学毕业考试(GCSE)很重要,它的成绩与17岁参加的AS统考成绩、18岁参加的A2统考成绩,决定着你可以投报什么档次的大学。大学招生不再进行全国统一考试,但一些名牌大学会自己出卷考试(包括面试)。牛津、剑桥大学要求投报的学生在这三次全国统考(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的成绩必须全部是A级。

二、对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点启示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价值观念造就了中英不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我们绝对无法照搬别人的东西。在比较中找差距,在差距中找方法,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得于提高和发展。

1教育重视学生的公平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真正的将每个孩子都重要的观念得到切实的实行,将“安全生活、健康成长、享受生活、取得成就”的教育思想生动的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摈弃填鸭式,尽可能的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负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课堂教学宽松、自由的环境与学生积极参与有机结合

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参与,双边活动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指导孩子操作教具、玩具,使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玩出智慧。让快乐的笑声充满整个课堂。改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课本转为老师围着学生转,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既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又是学生的服务者。

3 采用多种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

看GCSE和AS的统考试卷可以发现,其对解题能力是有要求的,但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目标强调的。但到底哪个更胜一筹呢?好象很难判断,但从每年的科研成果上见一斑了。贵庚接地还是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和标准化、一张试卷定终生造成的,只有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才能客观的反映学生状况。

4 实施高效的分层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误认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样的水平!一张试卷都要考到一样的水平,那岂不是天方夜潭的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切不可脱离人智力和能力的差异的客观实际,应该尊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其分成A、B、C、D等级进行分层教学,真正做到了各尽所能,人尽其才。

5 推进教育的信息技术化

教育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现代化技术可以致力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它可以优化教学,使教学获得理想的效益。现在大部分城市的孩子已经拥有了非常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但还有很多的孩子没能享有其中的优越性;教育的信息化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比较中找差距,在差距中找方法,有了比较才有进步!其实我们的责任重大,可谓是任重道远啊!以上这些是我从这次远行中获得的一点体会,比较浮浅,可能有些片面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