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饮食注意事项:超越利益与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44:37

超越利益与革命

                         刘仰   (2012-02-12)  

    (本人注:由于删节的原因,博客上贴出被删节的内容,在意思上可能不连贯或不完整。懒得整段重贴,相关内容可与正式出版物参照阅读。)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单说就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所谓君要有君的样子,其实就是照顾好天下百姓的共同利益,而不能产生倾斜。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虽然只是强调君臣关系,但本质上是君与天下的关系。(本人注:补充一点以使得上下文意思完整,这一段的内容主要是说“革命”最早也是儒家提出的,“汤武革命”在儒家一直具有正义性和必然性,它的前提是“君”不正,成为独夫民贼,革命就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最高权力以“仁”为最高要求,儒家知识分子与仁君共治天下呢?革命的必要条件可能就消除了。)
    宋朝的科举制度使得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知识分子超利益集团的作用更大。如果说孔子时代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君王听不进劝告,知识分子便“无道则隐”,不关我的事,洁身自好;那么到了宋朝,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已经成为“以天下为己任”,“身在陋室,心忧天下”,“死谏”,已经与孔子时代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之所以长期不明确主张革命,关键还在于皇帝制度。首先是因为革命不能天天搞,其次,只要皇帝制度还在,知识分子如果以革命为根本,如何处理与皇帝的关系?如果说皇帝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那么,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暧昧,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合理选择。从宋朝的历史看,南宋也有一个大臣主导的换皇帝的例子,即宗室赵汝愚联合各种势力,迫使宋光宗禅位。一般认为,那是因为宋光宗有精神病,显然不适合坐在皇帝的位子上。南宋时期,不少皇帝都比较弱,也算是知识分子对于“革命”与皇帝制度关系的另一种处理方式。
    中国很早以前就是平民社会,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可以流动。但是,流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一点不流动,就变成阶级社会了,只好靠革命;流动太频繁随意,就类似天天闹革命了;而且,不同等级、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以什么为标准,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古代社会把道德和文化知识当成流动的首要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金钱标准也是存在的。这个“度”的把握,没有绝对的标准。从财产关系上说,自由市场经济导致土地兼并经常出现,又导致“抑制兼并”的需求经常出现,还导致“均贫富”的声音不时冒出来一下。把握这个“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社会现实不断变化的时候,每一个“度”都是一种特定的制度形式。但是,每一个制度都是有生命的。制度的生命周期能否与社会现实相配合,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说实话,直到今天,西方社会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一劳永逸的制度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