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册研究机构:关于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22:16

关于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身为一线教师,我平时最怕上的是复习课,其原因有两点:学生方面,他们总认为在新课教学时自己已经学得好得不得了,至于复习课嘛,纯粹是浪费时间,从而导致他们课堂参与率急剧下隆并直接影响复习课的效率;自身方面,总觉得复习时担心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也得讲那也得讲,结果是左讲右讲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何谓主,何谓次,一节课就内容而言洋洋洒洒,就学生参考价值和复习方法导引方面却微乎其微。

    而今,面对初三,面对长达三个多月的复习课,除了硬着头皮上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初三复习课,对学生来讲是道绕不过去的槛,对老师而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学至今,不知觉中已过去了一月有余,再次静下心来回顾一节节的复习课,发现已不再是那么的怕怕,不过却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再想想。其实也对,对每个数学老师而言,不正是一家不明一家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吗?

    细数下来,虽倍感辛苦,却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无所收获,相反的,很多的方面都将对自己今后的教学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在把其中一些关于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写下来,仅供大家批评指正。

        1、学生所需要的,是复习的方法,而不是知识。陶老先生有句教诲我常记于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生求真知和做真人。然后,求真知也好,做真人也罢,需要些什么?我想不是那一块块的知识饼干,因为饼干只能让人充一时之饥,不是长久之计。真正一劳永逸的方法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挖掘饼干的实质,让他们从学习中明确自己所需求的饼干并不是唯一的,让他们掌握属于自己的制作个性饼干的方法,让他们放手去做只属于青春和梦想的地道的纯真饼干。正像一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学生所想听的,是解题的思路,而不是答案。数学本质的东西在前面已经提及,那是教给学生一种化未知为已知的本领,例如学生不会做-34=?,那么,我们就要引导他们试着这样想:?+4=3,这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化减法为加法,虽然,这些在新课教学时我们已经重复已经强调,但在复习课里,我们还是不能丢掉这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板演的时候,不要一步步地直奔主题,而是引领着学生体会这个过程,并体会:有些时候,过程远比结果更美丽。有些时候,我们沿途的风景独好,不要为了赶路而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3、学生所想找的,是知识的共性,而不是个性。既然已经到了复习课,我想学生也一定和我们老师一样不希望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某一个知识层面上甚至是在此驻足,他们所需要的,是触类后的旁通,是举一后的反三,而不是就事论事,点到为止。比方说在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问题上,他们不会满足于SSS亦或是ASA,他们需要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共性,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即判定全等的流程是从条件出发,[条件可分为00.5、和1三类(0条件指图形隐藏条件,如公共边等;0.5条件指的是间接条件,需要证明之后才可以用的条件;1条件指的是直接可用的条件)]通过收集到的三个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判定全等并进行应用。也就是说,在复习课里,学生更关心如何才能记住更多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再一次对知识进行回顾亦或是机械式地记忆。

        4、想当然地上课,那就想当然地失败。复习课的主角是学生,也就是说我们所设置的复习课最终得由学生自已来完成每一个环节,就像一部电影,得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虽说老师的课堂里的方向性不容忽视,但那只是自行车的前轮,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复习什么就复习什么”,因为我们的每一步前行得由后轮源源不断地提供的力量所支持。一旦你脱离了学生实际地臆想或闭门造车,必将败得一塌糊涂。如我在复习分式这一章节时,我自认为重点是复习知识点,即分式的概念,有意义的条件,通分和约分。一节课下来,热闹又紧凑,让我自我感觉良好,但结果呢?我想当然的一节课的复习却被一个个小小题目所击倒,当一个化简题中又有乘除又有加减时,学生就乱了方寸,然后你就不要想他们能做对了。无奈,我只有在第二节课时结合着实际的题目教给他们如何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其中每一步里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从那之后,我开始有点学乖了,在备课时常想想在这节复习课中,学生最需要复习的是什么?从他们的角度或着眼点进行切入,那才是最真实和有效的。

    呵呵,一家之言,仅供诸位大侠高手批评指正。如果诸位看官有什么好的想法或构思,也请不要吝啬,期待与大家的一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