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羽泉吉他谱弹唱版:社区党建工作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50:47
在郑州,提起“红色家园”可谓名闻遐迩。无论是社区党员、流动党员还是“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员,只需凭一张党员智能管理卡,就可到遍布全市的任意一个“红色家园”加油充电、汲取动力。

  在安阳,由社区党组织协调指挥,“六大服务中心”为辖区党员和居民群众提供包括警务治安、劳动保障、司法民调、医疗卫生、家政服务、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贴心服务。

  ……

  近年来,河南省街道社区党建百花争艳、成效显著。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党员群众凝聚到党的周围,共为城市添彩,共建和谐家园。

  正值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郑召开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总结我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走过的道路,以继往开来,谋划新篇。

  围绕目标,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领导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面临改革发展新形势给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挑战,河南省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为目标,全面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领导有力。

  省委把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建立领导机制,制定政策措施。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着力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加快中原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全省普遍建立了纪检、组织、宣传、财政、民政、人保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领导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2004年、2009年,省里先后出台《关于在全省开展社区党建“三级四方共建”活动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带头落实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多次深入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指导工作。全省共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1000余个,这些联系点都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组织有力。

  依托“三级四方共建”活动,形成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良性运转机制。区(市)、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负责,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共建社区党建先进区(市)、“五好”街道党组织、“五好”社区党组织、先进驻区单位。区(市)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承担起三级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三级组织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从领导班子建设、党建工作机制、党员作用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工作效果五个方面定期进行考核。组织部门严格督促检查,对工作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的给予通报批评。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的氛围浓厚。

  省委相继在郑州、安阳、新乡等地召开全省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现场会,让创新的思想相互碰撞、有益的经验相互交流。各地你追我赶,积极尝试、大胆探索、竞迈新步。

  打好基础,让城市基层党建有人管事、有处议事、有钱办事

  驻马店市驿城区,新建的党员服务中心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再到驿城区的各个街道社区看一看,服务站、图书室、党员活动中心一应俱全,为党员群众提供着全方位、一条龙、开放式的服务。

  驿城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新容新貌是全省的一个缩影。从奠定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础抓起,建党组织、建活动阵地、建服务体系,实现有人管事、有处议事、有钱办事,今天,全省街道社区党组织已真正成为凝聚党员的家园,服务群众的阵地。

  ——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组建、调整社区与组建、健全社区党组织同步,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党组织建在楼院上、路段上、楼宇上,延伸到楼堂馆所里,实现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全省325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新经济组织中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18073个,已建立16121个,组建率达到89.2%;新社会组织中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2140个,已建立1960个,组建率达到91.6%。从社区、市场、下岗失业人员中积极发展新党员,不断扩大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配强班子、建好队伍。各地通过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从社区党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从市直、区直机关、街道办事处选派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到社区党组织领导岗位。全省社区“两委”年龄45岁以下的占6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5%。48.9%的社区实现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1377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党建队伍增添了活力。3600余名党建指导员讲奉献、勤耕耘,使城市基层党建更为活跃。

  ——建好活动阵地。全省各地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用于社区“两委”办公室、服务站、文化活动室、医疗室的建设。每个社区都有了办公及服务用房。不少街道社区建立起党建工作数据库、社区党建网站、远程教育接收点等,使党务工作由传统的静态管理转向科学化、智能化的动态管理。

  ——建立投入机制。形成了财政支持为主,党费补助、自主创收、抵偿服务、社会支持等为补充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社区干部工资全部纳入财政供养,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经费、活动场所建设经费等也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财政用于支持社区工作的投入近6亿元。社会各方面资源被充分整合、有效调动起来,仅省残联同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创建白内障无障碍省”活动,一年半时间就筹得资金3.2亿元,治愈白内障患者28.6万例。

  建好体系,服务党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打造“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十分钟卫生服务圈”、“十分钟文体服务圈”——新乡市响亮地提出社区服务新目标并基本实现。该市还开通了便民呼叫中心热线“6612390”,成为居民生活离不开的好帮手。

  街道、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和谐的基础。几年来,全省倾力打造聚民心、促发展的服务平台,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

  市区、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满足社区群众对文体活动、治安保障、托老养老、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市、区属单位发挥优势齐动员,积极送文化、体育、卫生等进社区。

  鼓励、引导辖区党员群众创办社区服务机构,全省共建立社区服务设施1844个,社区服务网点12206个,社区各类服务从业人员达34.9万人。

  “驻社区、爱社区、奉献社区、带动社区”主题实践活动蓬勃开展,设岗定责让党旗飘扬起来、党员的形象树立起来。全省成立各类社区党员志愿组织6621个,爱的奉献如和煦的春风温暖着群众、增进着和谐。许多“隐性党员”也主动亮出身份,争相作贡献、促和谐。

  深入群众,倾听呼声,排忧解难,2005年以来,全省各个社区通过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累计安置下岗再就业和待业人员21.1万人、残疾人6327人、低保对象3.9万人;社区共为居民做好事176800余件,解决社区群众难题38513个,教育转化问题青少年28084人,共建设国家级、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单位152个。

  构建区域网络,营造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大环境

  郑州市金水区鑫苑社区党组织与物业公司积极互动、相互支持,整个社区温馨、靓丽、祥和。2007年“五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鑫苑社区视察,对他们实行“两委+协会,协会带群众”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全面活跃城市基层党的工作,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河南以加快区域共同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了“三级四方共建”活动,有效整合区域性党组织资源、党员资源和工作资源,形成了驻区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共筑服务平台、共建教育基地、共理社区事务”的新局面。

  焦作市解放区在全区32个社区中成立了青少年协会、文化娱乐协会、社区体育协会等群众文化团体100多个,配备了80多名思想政治宣传员、报告员和文体活动辅导员,组建了30支共1000多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带动60%以上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在共建中,驻区单位和居民逐渐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开始关注社区事务、投身社区建设。在一个又一个街道、社区,文明风拂,和谐花开,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迈上了新的台阶。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相信,沿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明的方向,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演绎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聚民心 建和谐――湖北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综述

  近年来,我省城市社区党建蓬勃发展,涌现出了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常青花园社区、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党旗飘扬在社区

  加强党对城市社区工作的领导,是时代的要求。

  省委对城市社区党建工作高度重视。省委领导俞正声、罗清泉、杨松、宋育英、潘立刚等多次调研、考察社区党建工作。

  全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各地以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创建抓党建、以党建带社建的氛围日趋浓厚。不少地方将街道党委改建为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市)委派出机构,进一步拓展街道党组织的职能和范围。

  据统计,全省281个街道有208个设置了党工委。各地将社区体制改革与党组织建设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全省3410个社区有3344个建立了党组织,组建率达98.06%,初步形成了“社区党委(总支)――小区(楼宇)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门单元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网络。

  为适应新形势,有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能够覆盖多家“两新”组织的“楼宇支部”、“园区支部”、“商贸市场支部”、“工地或项目支部”;有的紧贴党员流动变化情况,建立社区流动党员党支部。一些地方突破社区界限,采取“板块联板块、社区联社区”的做法,由若干社区联合建立“大党委”;还有一些地方通过民主选举,吸纳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社区党建活力强

  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承诺、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成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载体。

  全省有3014个社区建立了党员联络服务站。黄石市通过发挥党员联络服务站的作用,使全市185个社区党组织与95%以上的社区党员保持着经常联系,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建立党员“阳光驿站”,通过电话热线、网上论坛、谈心室与党员交流谈心达600多人次,帮助130多名下岗失业的党员实现了再就业。

  宜昌市西陵区建立了38个规范化的社区党员工作室,选配1322名素质较高、热心社区工作的党员担任义务工作者,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在襄樊市樊城区开展的“社区先锋行”活动中,91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社区直管党员到所在社区认领岗位,与5000多名社区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

  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得以创新。

  武汉、宜昌在社区干部换届中全部实行了公推直选。黄石、襄樊、荆州等地通过公开招聘、从街道选派等办法,充实社区干部。宜昌市伍家岗区采取“选聘分离”的办法,向社会公开聘用社区专职工作者。

  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全省各区(市、县)、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99个、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267个、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2992个。这些协商议事机构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互通信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党组织活动力量单一、资源不足的难题,促进了区域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情暖社区聚民心

  服务群众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主题。

  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设有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社区警务、家政服务等服务窗口。一些地方还开通了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建立了社区服务电子网络等各具特色的服务平台。

  荆州市沙市区在所有街道、社区建立了以医疗救助、扶贫帮困、助残、教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爱心服务连锁点”、“爱心助残点”、“爱心志愿者帮扶点”。宜昌市深入开展“三助一扶”活动,帮扶社区贫困学生、残疾人等弱势群体13000多人次。咸宁市咸安区在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了主题为“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的“义务家长”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全省社区党组织通过信息咨询、技能培训、服务引导、示范带动,直接或间接帮助40多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0多万人次。


到社区调研,与居民座谈,为群众解困……今年,琅琊区48个社区的市、区两级96个机关党组织、近千名党员,走进千家万户,听取居民意见,帮群众解难,社区件件、一桩桩难事、烦事得到妥善协调化解,社区党员与居民架起了一座真正的“连心桥”,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整合资源 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

近年来,琅琊区强化社区基础建设,采取“六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800多万元用于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全区已有21个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达到或超过200平方米。同时,健全政府资助、社会资助、驻区单位赞助的投入机制,为社区组织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实现“有钱办事”。

今年,琅琊区还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向大党建工作格局转变,建立“三会共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党建协调共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内全体党员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作用,激活各类党建要素。区委适时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提出按照“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文体活动联谊、社区服务联抓”工作思路,加强与驻区单位协商协调、共驻共建。全区7个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48个社区党建协调会定期召开,有近300家单位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每年暑期,滁州学院部分优秀学生党员干部走进街道社区,担任社区“书记、主任助理”,既增长了在校大学生的基层社会阅历,又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细胞工程” 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琅琊区推行“五册四簿一卡”制度,坚持对党员进行分类管理。“五册”,即党员花名册、党员示范岗登记册、党员责任区登记册、党员联系户登记册、社区党员志愿者登记册;“四簿”,即党员活动登记簿、重病特困党员登记簿、流动党员登记簿、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登记簿;“一卡”,即在职党员进社区联系卡,实现了动态网络化、规范化管理。

区里还对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实行党务工作目标考核评议制度的“目标管理”,对下岗失业和困难党员实行结对帮困的“帮扶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外出报告和流入党员编入社区支部的“动态管理”,对驻区党员实行持卡活动的“登记管理”。同时规范党员发展,为社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通过社区党组织的考察培养,将27名经常热心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和公共事业的居民发展成党员,发展“两新”组织党员18名。

“连心工程” 规范协调各方利益载体

为实现社区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和谐,琅琊区畅通“双向沟通”渠道。市区两级领导在48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市委常委每人联系1个社区,区几个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个社区。自“连心工程”开展以来,市、区两级领导坚持到社区调研,与居民座谈,了解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社区还主动下聘书,聘请市、区领导干部为社区“爱心大使”,定期汇报工作,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这个区还本着“为奉献者提供捐赠平台、为困难者排忧解难”的宗旨,建立了“连心驿站”,增强服务、沟通、奉献功能。目前,在全区建立起了16个“连心驿站”。通过“连心驿站”,近两年来共接受近百家驻区单位和个人的1200多次的捐赠,折合人民币140多万元,帮扶困难党员群众近5000人。“连心驿站”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还注重做好社区各种思想矛盾的化解工作。当党员、群众有思想疙瘩、想不通的问题,或对组织、个人有意见和建议时,将他们约请到社区党组织的“连心话室”,进行谈心、交心和疏导,直到“握手言和”、心平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