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打扮:中国的一面镜子:美国垃圾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55:19

中国的一面镜子:美国垃圾债

默认 作者: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 吴东华 2012-02-08 星期三
收藏 打印 投稿 评论 ( 共0条 )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吴东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垃圾债是如何破坏实体经济的?如何防止垃圾债搞坏地方经济?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2011年12月两次公开讲话表态鼓励发展高收益债,作为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的创新之一,这种债可以在上海交易所交易,只需备案就可发行,利率较高,在国际上被称为垃圾债。地方政府转型须看美国垃圾债如何变坏,历史是一面镜子。

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创造的垃圾债是如何破坏实体经济的?

里根上任美国总统后,如何面对滞胀?通过减税,连房地产行业也纳入,另外放行当时金融市场创新工具“杠杆收购”。正是这个杠杆收购才是搞坏美国实体经济的万恶之源。

杠杆收购以较少的钱放大倍数收购某上市公司,一旦收购成功,然后发行企业债,用企业债发来的钱进行还债,如果企业破产,企业债就成废纸一张。

由于杠杆收购者并非打造企业的竞争力,而是投机套利,利用良好的上市企业基本面尽量发行超负荷的企业债总额,扣除杠杆收购的本金,多出来的钱就是净收益,而且轻松持有上市企业的控股权,而这些企业债到期偿还却是上市公司的事。

杠杆收购者再通过低价甩卖上市公司股权套利出局,作了一个很好的短平快套利模式,至于当初发行企业债时的利率高低根本就不是杠杆收购者考虑的问题,利率高越容易发行,就约容易支付杠杆收购的本金和赚更多的差额,还债高利息是将来上市公司的事情。

所以,这些美国的高杠杆收购者以最快速度收购上市公司,最快套利,结果上市公司被无端地背上沉重的高息企业债,肥了杠杆收购者,美国产业被金融创新打垮。

现在,中国即将开闸垃圾债,由于没有杠杆收购与之配套,变成收购上市公司、收购企业并不容易,相反PC、VE、FOF等投资基金可以借发债来配套把企业做大。企业自己发债虽说是备案,如果有地方政府、特大机构等担保,发债容易成功。另外,看信用评级。除此以外,看企业债发债前景、发展规模、发展竞争力,这些才是地方政府转型的关键。先把辖区内某一产品进行股份制改造,享受免契税待遇,后发债。

如何防止垃圾债搞坏地方经济?

中国企业如果跑路前买通评级给出好前景评级,套利溜之大吉,就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民众,最终影响当地的发债市场、消费市场,导致实体经济受到打击。所以,中国利用垃圾债搞坏经济是企业行为而非投资者行为,而唯一的赌注就是对企业产品进行单一股份制包装,把中小企业家变股东,让当地企业家数量减少,让企业数量减少,让大企业数量增加,让产品竞争力增加。这样,就没企业发债套利出局了。所以,政府怎能不管企业战略、产品竞争力呢?

美国垃圾债变坏是中国的一面镜子,由于土壤不同,中国可能发生另类版本的垃圾债变坏,地方政府还需防范于未然,要想釜底抽薪,还得从产品竞争力上去考虑战略大整合才行。

责任编辑:Leo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