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姿最好看的电视剧:个性化教育就是“个性的教育”吗?(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08:21

个性化教育就是“个性的教育”即关于个性化教育定义的“个性教育”说是心理学派提出来的,一些心理学派教育专家把个性化教育定义为: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弘扬、发展和优化学生独特个性的教育。持这种观点的定义也比较多,不过大体上含义是相似的,类似的定义有:

个性化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个性,帮助学生发掘、形成和发展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就是教育者承认学生在社会背景、智能背景、态度价值、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做到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弘扬学生独特个性的教育,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以及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而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
……

以上这些个性化教育概念强调发展学生个性,而不是无视学生个性存在采用千篇一律的大规模制造的教育,这些概念也主要是针对目前班级授课制和划一性教育制度下无视学生个性的教育提出来的,但是“个性”是人的一种客观的、事实的、自然的存在,把教育目的只为发展“个性”、把“个性化教育”等同于“个性教育”,显然是对“个性”和“个性化”概念的混淆。

那么什么是“个性”?

1、个性

   什么是个性?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人之不同,各如其面”,这只是对人的个性的某些侧面的通俗表达。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无不研究个性问题,都有各自对个性的一套解释,虽然都涉及人的个性问题,但各有所侧重,离形成一种共识还很遥远。

1)个性的心理学概念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在心理学中个性就是指个体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

    就目前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从其内容和形式分类方面来看,主要有下面五种定义:
  第一,列举个人特征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格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
  第二,强调个性总体性的定义,认为个性可以解释为“一个特殊个体对其所作所为的总和”。
  第三,强调对社会适应、保持平衡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体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身心属性的紧急综合”。
  第四,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所有有别于他人的行为”。
  第五,对个人行为系列的整个机能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提出来的,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目前,西方心理学界一般认为阿尔波特的个性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性研究的各个方面。 首先,他把个性作为身心倾向、特性和反应的统一;其次,提出了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最后,强调了个性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而且是制约着各种活动倾向的动力系统。 阿尔波特关于个性的上述定义至今仍被西方的许多心理学教科书所采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人的精神面貌方面给个性下定义的。从这方面理解个性的心理学家又有两种情况:一部分心理学家把个性理解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目前我国的一些心理学教材也持这种观点。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只从心理的差异性方面把个别心理特征理解为个性。 应该说,前一种看法是比较恰当的。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特征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的制约下构成的整体。而后一种看法过于狭窄,没有看到个性倾向在个性中的作用,缺乏对个性各个特征作为有机的整体看待,它显然没有揭示出个性的实质。

  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将“个性”和“人格”加以区别,认为个性即个体性,指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等特点。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互相交错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格的形成更多的是由教育决定的。
  综上所述,尽管心理学家们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所表达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还是比较一致的:“个性”内涵非常广阔丰富,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成系统心理结构。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的结构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系统的动力结构。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世界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着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二)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能力,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气质,是指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天赋型,基本上取决于个体的遗传因素;性格。性格指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物(客观现实)的基本态度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气质无好坏、对错之分,而性格有。

  (三)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 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有的学者还把自我意识称为自我调控系统。

  个性结构的这些成分或要素,又因人、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互相排列组合,结果就产生了在个性特征上千差万别的人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的个性特征的变化。 而心理过程是个性产生的基础。

3)个性的特性

  一般而言,个性具有下列特性:

  (一)个性的倾向性
  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二)个性的复杂性
  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三)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积极性
  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五)个性的稳定性
  从表现上看,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六)个性的完整性
  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七)个性的发展性
  婴儿出生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随着其成长,其心理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逐渐形成其个性。从形式上讲,个性不是预成的,而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八)个性的社会性
个性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个性是社会关系的客体 ,同时它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个性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和这个人所具有的意识。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的最本质特征。

4)个性的类型

1.从心理机能上划分,性格可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2.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3.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性格分为;理论型、经济型、社会型、审美型、宗教型;
4.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

5)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是不同的。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往往认为一个“倔强”、“要强”、“坦率”、“固执”的人很有个性;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的人没有个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全面的。“倔强”、“要强”、“坦率”、“固执”是一种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者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倾向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独特,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也同样是一种性格温和、希望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带有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特征。只不过这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比较平淡而不鲜明,往往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罢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提的“要强”、“固执”、“坦率”或“文雅”、“平和”、“柔弱”等,实际上是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性格,而不是个性的全部内容。

  然而人既是一个心理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生理的存在——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并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心理是生理的精神表现,也对生理产生相反的制约作用。故个性不仅表现为心理的特征,同时也表现为生理的特征。


2)个性的生理学概念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雪花,就象世界上是找不到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一样,每个人都是自我个性的存在,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都长着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而且都是眼睛在上,嘴巴在下,耳朵在两旁,但却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我们都用两条腿走路,但你找不到两个走路姿势一模一样的人;我们有时候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说话,但不同的人说话的习惯、语气、声调、用词等等各有特点……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相貌、身材、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腔调、思维方式、生活态度、情感表达方式、心理活动方式都是不同的,即使两个人有分毫不差的身高、体重、年龄,但是,我们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特征,可把人的气质分四种类型:
(1) 胆汁质。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强烈,具有外倾性。这种类型的人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强而不平衡,所以又叫不可遏制型。
(2) 多血质。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倾性。其神经活动平衡而灵活性较高,故又叫活泼型。
(3) 粘液质。粘液质的人安静、稳定、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其神经活动平衡,但是灵活性低,又叫安静型。
(4) 抑郁质。抑郁质的人孤僻、多疑、行动缓慢、柔弱易倦、易感,善于觉察别人不易察觉到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型。其高级神经类型为弱型,又叫抑制型。

    从生理学角度而言,人的个性无好坏之分,各有千秋。任何一种个性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胆汁质的人热情开朗,精力旺盛,动作迅速,但任性急躁,好感情用事,易发展成简单、草率、粗心的人;多血质的人灵活敏捷,活泼,亲切,适应环境能力强,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经常转移,易发展为轻浮、散慢的人;粘液质的人,冷静稳重,踏实自制,但固执冷淡,缓慢死板 ,易成为萎靡不振,毫无生气的人;抑郁质的人,敏锐,细致,工作承受力强,做事慎重小心,但怯弱多疑,缺乏热情,易发展成为孤僻羞怯的人。


3)个性的社会学概念

    社会学把人的个性视为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复合体,认为社会的存在首先表现为人的存在,反过来人的存在也离不开社会的存在,所以人的个性必须通过社会性来呈现。如此,研究个性就不能只讲与心理的关系、与生理的关系。毕竟,人的个体在离开母体之后便紧接着掉进了社会这个“大染缸”,从而实现生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贯通与融合。至于这当中进一步侧重于研究生理的影响或者社会的影响,从现实的经验来看与时代有关,与教育程度有关。就现代社会而言,由于通讯和信息等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的社会活动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发生着和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这对人的个性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入的影响。社会学对这种影响给予了充分和深切的关注。如此,社会学所研究的个性已经超越了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范畴,更多地关注人在一个开放的生存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从而实现了个性的“社会化”,使个性概念带上了更多的时代色彩。

 从个性的发展性与个性的社会性来看,个性的形成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有赖于个人所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研究人的个性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考察社会因素对人的个性形成的决定作用,才能科学地理解个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个性,初生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个性;个性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所以,人的个性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只是从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殊方面去研究它。

  研究个性,就是研究人,就是研究人生。个性理论就是关于人的理论,就是关于人生的理论。人人都有个性,人人的个性都各不相同。正是这些具有千差万别个性的人,组成了我们这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各种各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人类群体,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时代的变迁。


4)个性的哲学概念

   哲学所研究的个性,实质上只是一个与“共性”相对应的范畴,与“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等大体同义。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体性、个人性,是一件物品、一个事物或一个人不同于其他物品、其他事物或其它人的个体特质和个体属性,个性是人或物的客观的真实存在。什么是共性呢?共性是对一类物品、一类事物或一群人的个体属性的抽象和理论上的概括,共性是人或物的概括的一种抽象化的存在,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借助于个性存在,共性和个性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总之,个性是真实的存在,共性是虚假的存在。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即普遍性,“个性”即特殊性,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如何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即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不体现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如哲学与具体科学、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普遍联系与具体联系、运动与具体事物的运动、辩证矛盾与具体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等等,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世界某一领域或环节的具体知识,研究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某一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规律。人们在调节自身的关系中,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这些具体科学知识讲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揭示的都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经过长期的积累,人们以各种具体知识为基础,思考和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还有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即共同性质。当人们把这些认识系统化、理论化就形成了哲学。可见,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反过来会给具体科学的发展、研究以指导。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不会抽象出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其次,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又是有区别的。物质的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同时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属性。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杰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性。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矛盾与具体事物的矛盾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从具体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与具体矛盾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上的矛盾,离不开各种具体事物的矛盾,但哲学上的矛盾又不等同于具体事物的矛盾,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互相代替。两者是—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是永恒的,具有无限性。而具体事物的矛盾则各有其特点,是具体的、有生有灭的。正是这种有生有灭的具体矛盾,构成了整个世界矛盾的永恒和无限发展。

  普遍联系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联系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存在的。二是指联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事万物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不可改变的,是共性。而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即事物的具体联系则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是个性。所以,人们何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具体联系是可以改变的。

  具体事物的价值与哲学上的价值的关系。具体事物的价值是指具体事物的属性满足了入的某种具体需要。这种“价值”是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个性。而哲学上的价值是对这些具体领域中事物的价值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共性。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两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有观点本身就是对整个世界各个具体环节的抽象与概括,是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逻辑思维而形成的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所以,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弄清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对每一哲学概念及原理准确理解和把握,弄清其确切合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质的认识,真正意义上弄通弄懂并灵活运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具体事物(个性)为研究对象,而是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个性)为基础,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一般的、最普遍的问题(共性),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从哲学意义上讲,人的个性是客观的真实存在,而人的共性则是概括的抽象存在。

5)个性的教育学概念

   教育是生产人类自身的特殊社会实践,直接涉及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个性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个性成了今天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教育学不能不研究个性问题——个性的概念、个性形成的机制和基础、个性形成中教育的作用范围、程度、性质等等。这就意味着,教育学研究个性的范围必须要比上述学科更为宽广,否则教育要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就会因为缺乏正确的理论依据而落空。学校也是一种社会环境,也要根据学生的生理规律来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得社会学的个性研究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个性研究能够通过教育学这座桥梁达到沟通和整合,使不同学科对个性的研究寻到本质上的统一点。也正为此,心理学家提出“教育要心理化”(即符合心理学的一系列规律),社会学家提出“教育要社会化”(即更贴近现实生活,充分重视现实社会的影响)。面对如此情景,教育学家需要作出郑重的选择:是只能倾听别人的议论而没有自己的主张,进而只是无奈地呼吁“教育学正在失去自己的阵地”;还是面对挑战,作一番冷静的分析之后争取有所作为?着眼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只能选择后者!理由很简单:教育学能够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说明它本身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其实也正是它的优越性所在:因为全面发展个性的教育必须是综合性的,而教育学的这种包容性恰好能满足它的综合性需要。或者说,综合性对个性的发展是必需的,而教育学则通过自身的巨大包容性实现了对这种综合的催化作用。

    教育学中的"个性"可以理解为: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为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化、外化),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所以,个性既是内在素质又是内在素质的外显,是素质的整合与提升。

那么什么又是“个性化”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