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基高清图片壁纸:全媒时代的文艺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4:36:58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专家座谈会”发言摘要
《 人民日报 》( 2012年02月07日   24 版)

于 平(文化部科教司司长)

雷 达(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研究员)

梁鸿鹰(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

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阎晶明(文艺报总编辑)

彭 程(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长)

饶曙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德祥(《当代电视》杂志主编)

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周 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文艺批评”进行了有热度的持续关注,观点不尽相同,但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缺乏刚健的文艺批评,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将无从谈起。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导下,1月12日,我们邀请部分文艺评论家就如何加强文艺批评进行座谈,以期助力批评建设,推进文化发展。
——编  者
应加强三个“建设”
于  平(文化部科教司司长)
在我看来,当前文艺批评首先要加强价值观建设。文艺批评“失语”的状况,根本原因在于价值取向的迷乱。在社会价值更加多元、多变的今天,加强文艺批评的价值观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其次,当前文艺批评要加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三大作风”建设。当前少数人信奉“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和“表扬与自我表扬”,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放弃批评,致使“红包批评”滋生、“广告批评”盛行,使得文化的引领功能大为弱化。第三,当前文艺批评还要加强话语权建设。话语权建设不是雄辩术建设,不靠“言必称希腊”也不靠“言必道先秦”,不靠“概念牛角”也不靠“体系虎皮”,靠的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在此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来加强话语权建设,并真正实现自己的公信力。
培育健康有力的批评精神
雷  达(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研究员)
在我看来,文学批评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创新的核心是要找到与时代审美前沿相契合的新的形式和新的语汇。在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那里,我们似乎有现成的美学原则和理论方法可以使用,但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被刷新了多次。这就要求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谱系,自信地提出一些新的美学原则和理论。
文学批评不是文学作品的传声筒、发布台,它有自身的使命、尊严和独立价值。文学批评带给文坛的应该是一种审美评判者和阐扬者的清新声音。无论哪种批评方式,都不能无视其存在,这样才能有碰撞、摩擦、论争,才会显出其内在的分量和力度。当下,不少批评者满足于技巧的圆熟,满足于操作程序的流畅和制作的精致,再加上商业利益、体制化生存方式的需求的驱动,使得思想文化界和文学批评界日益沉迷于各种操作与“社会资源交换”的活动中,缺乏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批判精神。如果这种风气不能扭转,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指望有什么突破和创新,更不可能在世界思想文化的格局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和产生重要的影响。
播洒更多光与热
梁鸿鹰(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
文艺评论是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艺评论应以其积极而睿智的姿态,担负起正确文艺观念的先导者、正面思想价值弘扬者的职责。文艺评论不应仅仅满足于阐发既有的文艺现状、赞美可贵的创作气象,而必须把提升文艺原创水平、改善受众审美和延伸有益精神思想作为重要旨归。从这些意义上讲,文艺评论更是富于启发性、引领性的智者的事业。因此,我们有理由要求评论家更为主动地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培养理性思考的自觉,具备艺术体悟的敏感,练就思接千载的表达。
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实事求是、健康说理的良好氛围,倡导当代文艺评论的原创思维、问题意识和前瞻姿态,鼓励文艺评论工作者站在时代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上,发现和揭示事关文艺健康生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文艺繁荣发展播洒更多光和热。
扬长避短 研究问题
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全媒体时代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让传统媒体的执业者在享受种种便捷的同时,担心来势汹涌的新媒体的蚕食甚至取代。目前我还看不出这样的“末日”在哪里。我始终认为不同媒体间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替代的、你死我活的排他关系,对文艺评论这种文体的生存而言尤其如此。新媒体上的种种文艺评论或准评论,固然有自由、率性、风趣、活泼、尖锐的一面,但终究是一种“自发的、公众的、民间的狂欢”,因而难免带来情绪有余而理性不足的特色。而传统媒体恰可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它毕竟是一种有组织、有选择的行为,因而理论上它完全有条件、有可能扬新媒体之长、避新媒体之短。比如传统媒体特别是文艺评论的文风太刻板、太平稳,缺乏率真、缺乏个性、缺乏体温等不足都恰是新媒体之所长,这些不足除非是传统媒体主观上不想改,真要改难吗?传统媒体应该实实在在地研究问题、改进工作、做好自己。文艺批评更是如此。
增强评论可信度
阎晶明(文艺报总编辑)
当代批评最缺少的是可信性。有两种批评文章最大量地出产着:一种是没有体验、没有温度、格式固定的学术论文。这种批评缺乏现场感和介入能力,也缺少对批评对象的整体了解和把握;一种是过度顾及人情因素,简单理解作家对批评的需求,竭尽所能地一味说好的批评,这种批评难以见到批评标准的坚守、批评智慧的显现和文学立场的表达。一切都似乎是廉价推出、顺手而为。也有一种批评,试图以特立独行显现其特殊存在,这就是被命名为“骂派批评”或“酷评”的批评现象。这种批评有一时之响,但并没有增强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交流,引导读者欣赏方面也未见成效。这其中同样有一个批评的可信度问题。我们都对李健吾的批评文章欣赏有加,知道他批评过同时代的一些著名作家,但读李健吾,更应读出他对批评对象的充分尊重,出语批评前的反复斟酌,落笔批评时审慎严谨。他不是对作家作品不以为然,而是希望能更好更理想。当代中国批评家,应当坚持坦率真诚的批评态度,营造交流对话的氛围,融学理与艺术感受为一体,以美的形式传达批评立场和真知灼见。
报纸批评的定位与坚守
彭  程(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做好报纸文艺批评至少应在这样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密切关注当下文艺创作动态。既要从宏观着眼,关注文艺现象和思潮,及时评判,把握其发展脉络及趋势,又要从微观入手,对那些优秀的、重要的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做出准确透辟的评说。发挥文艺批评对于文艺创作的规范、导向作用。第二,以追求和拥抱真理为旨归。要坚守文艺批评的价值观、审美理想和职业操守,评点臧否作家作品皆出于公心,胆识兼具,秉持客观、公正、严谨的批评原则,不为人情因素、利益诱惑所左右,力避无原则的吹捧和炒作,倡导真诚、善意、锐利、富有建设性的文艺批评。第三,追求严整的学理性和表达的大众性的结合。要更加晓畅地传达那些经由深入扎实沉潜的研究而获得的真知灼见。第四,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提供充分表达的平台,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自由争论的批评氛围,推进建设健康的文艺批评生态。
艺术批评要与文艺发展匹配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长)
当前的文艺批评正面临着难得的时代机遇,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社会挑战。我们的文艺评论没有与文艺发展相匹配,与人民需求相适应。其中艺术批评又是短中之短。要恢复文艺批评的荣光,我们的文艺评论要别开新风,重塑品格,要大力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并敢于担当的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需要见多识广、不畏艰难、不怕困难、不惧磨难的事业,术业要有专攻,各艺术门类都需要一大批优秀的评论人才,需要艺术批评的大家、名家,也需要有影响力的批评阵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文艺创作空前活跃,人民群众对提高文艺鉴赏能力的巨大需求,文化产业的全景式、全方位展开,文化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艺术学作为门类学科的升格与艺术教育制度的改革,都为文艺批评理论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握住这一伟大的历史契机,建设一支有实力、有作为、有担当、有责任的文艺批评队伍,促进文艺的发展繁荣。
电影批评应有历史胸怀
饶曙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着某种“乱象”。比如,在还没有看过电影之前就敢于大发“宏论”,不久前,某著名批评家没有看过《金陵十三钗》就给影片贴上了“情色爱国主义”标签。这样的批评缺乏科学精神,缺乏基本的批评道德,极大地误导了舆论和观众。电影批评应该具有当下意识、历史意识、发展意识。就当下意识而言,中国电影经过全面产业化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化。那么,我们对中国电影的观察、分析就应该有产业维度、产业视点、产业意识。电影批评不仅仅应该有人文关怀,也应该有产业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认识和把握当下中国电影存在的各种问题。电影批评的历史意识,则是要求电影批评具有历史维度,深入研究本民族电影发展的历史经验,找准中国电影发展的纵向坐标。电影批评的发展意识,则是要求以前瞻性的思维研究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做好中国电影的“顶层设计”,趋利避害,真正把握住中国电影的黄金机遇期。
批评家的“人格力量”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批评理应“出以公心”,从建设和维护文学精神的最高境界出发。这不仅要求文学批评家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而且也取决于文学批评家的人格修炼。当批评家意识到自己的批评实践是为人类文明创造和积累精神财富时,他就会以一种出以公心的博大胸怀来对待自己的文学批评,在批评时就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既不屈从权势,也不被金钱利诱;不让批评文字沾染上江湖气和铜臭味;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把文学批评营造成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文学批评的诚信度取决于文学批评家的人格力量,具备高尚人格的文学批评家就能够在批评实践中坚守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坚守批评的文化品格,坚守自己对艺术价值的公正判断,从而使自己的文学批评获得公众的信任,并能够取得引导和提升公众审美能力的作用。这样的文学批评也就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发出理性的严肃的声音
张德祥(《当代电视》杂志主编)
在市场化、产业化的时代,资本是一种原始的推力,文化以及文艺不可避免地要被资本介入、推动和制造,想让文艺不“繁荣”都很难,所以,繁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文艺的发展,仅仅有繁荣是不够的,还要在繁荣之中求得健康的思想营养与审美风尚,文化生态的平衡,精品力作的产生。在这一点上,需要文艺评论发挥功能。事实上,被资本所推动起来的文化市场中,泥沙俱下,有许多低俗的现象存在,甚至腐朽思想与落后文化也摇身一变,以新鲜与神奇面目招摇过市。但这些“戏法”难逃文艺评论的法眼,那些有悖社会进步的文艺倾向被及时批评,比如,对前些年的“权谋文化”热、“警匪剧”热、“皇权崇拜”等,文艺评论都发出了理性的、严肃的声音。当然,对优秀的作品,文艺评论也及时地予以推介,为其鼓与呼。总之,文艺评论为文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评论,就是披沙拣金,激浊扬清。文艺评论在这方面还应当下功夫,发挥更大作用。
雅正之声 晓畅之文
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主流媒体文艺评论应该发出雅正之声,不是四平八稳、歌功颂德的“雅正”,而是人类精神的“雅正”。我们鼓励灵魂的冒险、思想的力量,但前提是必须把文艺评论的“心”放正。怎样能做到“雅正之声、晓畅之文”?首先应当以事实为基础,做方向之辨,判断我们的文艺流向和态势,在现象里发现问题,在辨析里体现价值,成为文艺思潮的见证,成为历史留存的标注。当然还有文风问题。我们要讲求批评的艺术,有一些批评文字让人不愿意再看第二遍,原因在于作者没有把批评当成文章来做,缺乏古代文论以及“别车杜”等人文艺批评的气势和艺术性,缺乏文气的贯通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力量。同时,主流媒体的文艺批评不能滥用网络水军的语言,我们在纠正文风的同时,不要让另一种同样也不好的文风泛滥,我们还是要提倡晓畅、雅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而不是逞一时之快。
要拥抱全媒体时代
周  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与热望相比,当下的文艺评论不能说令人满意,这里不能不提及全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的场域发生了极大变化。网络聚集了众多媒体,大小不等的意见领袖影响着大众,而大众喧哗又激发着人们不同角度的评价。这种情况下,难免有这样的疑虑:传统文艺评论是不是需要改变?但我们期待的创造性的文体的“文艺评论”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依然是需要存在的,只是借助的媒介和传播和形态发生了变化。
乐观地说,到一定时候,更为迅捷和多样性的复合传播会带来人们对于“报纸”的全新认知。同样,报纸文艺评论不会消亡更可能多样化。我们需要看到新媒体时代“报纸”呈现形态多样化后,报纸文艺评论的直接性、快捷化、互动应答感、跨媒介必然发生。我们的报纸要做好心理准备,拥抱全媒体时代的文艺评论了。
(书面发言)
呼唤科学评价体系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
现在我们的影视业,弥漫着一股相当浓烈的对娱乐、市场,对票房和收视率的顺从主义情绪和逐利性的趋向。本来,无论通俗或者高雅,我们当然都不妨给予最大的宽容与接纳,但是电影市场不认同这个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科学、健康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价值及评价标准,就显得更为重要、迫切。
在这个体系中,不能只有市场标准,也需要考虑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因素。在影视批评价值建构中,需要融入更多的哲学、历史和社会学价值,建立社会标准、文化标准和融有技术、艺术、文学等内容在内的审美标准。我们要把构建科学、健康、理性的影视评价标准作为发展、繁荣影视业的重要突破口。
有批评才有繁荣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文艺繁荣离不开文艺批评的活跃和健康发展。当前文艺批评日趋活跃,主要有如下三种:一是媒体文艺批评,二是学者文艺批评,三是公众文艺批评。
这三种文艺批评的同时存在,一面呈现出文艺批评的活跃度,一面也凸显着文艺批评的作用。第一,文艺批评可以总结和提炼出文艺创作中的优秀成果,将其作为文艺典范加以推广,直接促进文艺繁荣。第二,文艺批评可以面向文艺创作中的低劣或粗俗现象展开批评,帮助公众远离粗制滥造和假冒伪劣作品。第三,文艺批评可以加强艺术家与公众的沟通,将艺术作品中的优质价值阐发给公众,并整合为文艺繁荣及文化繁荣的优质资源。第四,文艺批评可以对艺术家、公众和批评家自身展开持续的、长期的艺术素养培育,倡导和建构一种以优秀艺术作品为典范的健康向上的生活品位,从而将文艺繁荣的成果统合到公民社会的国民文化素养养成上。
(书面发言)
人文价值是底蕴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经历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文化方面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中国作为古老文明焕发生机的国家,作为一个大国强国理应有自身值得骄傲和令世界尊敬的文化。文化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它的创新性,它使一个民族在某个历史机遇面前焕发生机,充满自我创造和创造世界的活力。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面临更高层次的要求,这需要在文化上有更大的作为。只有一个在文化上繁荣发展的中国,在文化上有创新的中国,才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本在于我们的文化如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激发民族的创造力。在所有这些文化发展中,人文价值是各种文化形式的底蕴。对这一问题如果没有正确认识,那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能就不全面,也难以持续发展。
(书面发言)
本版人物肖像作者:罗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