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棍中二丫头哪几出:爱一个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2:17:58

主动吸收爱的能力


    爱是什么?要用拆字法看,繁体字的“愛”有抓住朋友的心之意。要用佛教的说法,爱是一种无私心,是一种无我与奉献。这也是人们通常对爱的理解。

                

    但笔者认为,这种对爱的看法是片面的:爱不仅是一种“给”,更是一种“要”。这样说的原因是,一个人要去爱,首先心中得有爱,很难想像一个心中没有爱的存储的人,能有多少爱释放出来。爱是一种能量,有存储才有释放,进而在“给”与“要”的过程中流动起来。哪怕是狭义的爱,比如:恋爱中“我爱你”之类的表白,实际上的真实意思不也是“我需要你爱”吗?强烈地表达“我爱你”,则实际上是在强烈地表达自己需要爱,需要能量的回馈。

    所以,提起爱,人们常常强调“给”而回避“要”,肯定是不符合规律的,而是传统道德判断中只是强调义务而羞于谈权利的误区之一。

    回到给管理者“加油”的话题来,管理者心中的爱和温暖,不仅是“献爱心”这么简单,这顶多证明自己有爱的能力,并没根本上解决“存储能量”的问题。我想人们常常诟病中国企业家参与慈善活动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他们得到的爱也少。如果这样的话,企业家主动吸收爱的能力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给自己做本“爱的编年史”

    主动吸收爱的能力是什么呢?

    无我的入口是有我,无私的入口是有私,爱别人的入口是自爱,否则拿什么来爱呢?爱自己的能力就是一种“加油”的能力。而爱自己不是件好做到的事情,人们一般不会这样提倡,有自私之嫌。另外,爱自己到底怎么爱呢?搞不好真就成了占小便宜吃大亏的愚钝。

    但尽管不好做到,爱自己在中国仍然值得特别地提倡。最近翻看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里面提到:中国社会有一种特殊的“抱怨焦虑”,相比于西方文化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愤怒,东方文化倾向于抑制愤怒以保持人际和谐,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吞下去的愤怒往往会变成“怨”存在心里,抱怨情绪是非常强烈的。

    尤其是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值得他们抱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可这样会大大削弱管理者爱自己的能力。

    那么,怎样增强爱自己的能力?

    爱自己是非常具体的事情,最有效的办法是:爱自己过去的所有经历,用一种温暖的视角看待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一切,而不是一不留神就用抱怨的视角来解读它们。

    其实我们不妨用一种浸满温暖的眼光,把自己从小至今能回忆起来事情过一遍,让自己像海绵一样,从自己的经历中吸收温暖——想来不是吗?如果没有那么多温暖,任何人也不会成长成现在这样。

    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是非常重要,如果意识中就认为自己是“石头缝中蹦出来的”,那么再怎么去做“献爱心”的事情,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或者说我们需要有意培养一种习惯,一种像海绵一样,时时刻刻、从方方面面发现温暖来给自己“加油”的习惯。

    套用一句名言:世界上本不缺少温暖,而缺少发现温暖的眼睛!

你是辆“好车”吗?

    打个比方:每个管理者都如同一辆汽车,是需要动力系统的,爱是一种获得能量的“加油”行为,而欲望管理、心灵减法之类,实际上是“汽车”的操控系统。欲望膨胀很容易,所以我们更强调欲望管理,因为操控系统不好,动力却很强大,就跟前一段时间丰田汽车“偶尔刹车失灵”事件一样可怕。同样,汽车没有了能量,则只是停泊在路边的一个空铁壳而已,甚至也没有了许多在车里放音乐、用空调之类的享受。

    最后,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位农民总能种出最好的玉米。可秘诀是什么?多年之后人们发现:原来他总把自己的玉米种子与邻居们分享。“你不怕邻居的比你的好吗?”有人问。“你不知道吗?玉米是杂交授粉的,如果邻居的不够好,会降低我的玉米质量,要种出好玉米,就必须帮助我的邻居种出好玉米。”农民回答道。

    这,就是“能量”流动世界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