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是明星,被攻故意雪藏:各种构图法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03:12

“构图是你构思的直觉表达。这些法则将使你对结构的直觉更敏锐,帮助你拍到更好的图片。”


长短句按:

我理解:好的艺术理论是这样的东西:

它是前人优秀作品的归纳和总结。让你在前人的基础上跨越而不必从头摸索。

好的理论并不是教条,是初学者的助手。

给初学者的建议:挑一套浅显的,有效的,容易上手的ABC级教材,弄懂它,学会它,然后忘记它。

而所谓构图,其实就是提醒你,构思作品的时候,多留意那种图案美,或者曲线美。

齐白石有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其实完全可以用在学习构图上。

熟读百十张典型的经典,我说的是摄影作品(不是说那种很极端很夸张的,是很普通却很漂亮的),烂熟于心。尝试用本贴说的构图法,加上色彩,用光......

遇到机会就模仿上几张。有几分像,你就入门了。

回来对比一下,看看你与原著有什么不同。是你比他高,还是你不如他?

几十次下来,你就不用再一心考虑构图了,因为你已经掌握了。

只有你怎么摆弄都不满意的时候,才需要重新考虑构图:继承,还是创新?

其实我也没做到,不过我想这可能是个学习的捷径。

当然,构图这东西,专家也在争议。没关系,本来就是个入门的拐棍。你都会跑了,还要拐棍做什么?

长短句的点评:

对初学者,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千万别将主体端端正正放在画面中心。

像这样,三七,甚至都二八开了,也不错。

除非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千万别选这种呆板的角度。
静物写生不会构图?那就从对角线开始好了 两条对角线,就是交叉。

注意这两线要有鲜明的对比与变化,否则容易呆板 强调的,极度铺张。

不想突出的,压到不能再压了 我们知道,通常,二分构图是最忌讳的,三分好得多,也有问题。下面会说。

这幅四分构图,将地平线压得很低,极度夸张天空与云彩,视觉效果就很好。

注意那个人物。作者也许就是炫耀他的锐,描绘宏大之中的细微。不过他确实有资格炫耀 三等分构图要注意变化不光是色彩变化,质感更有鲜明对比 两分构图的补救

实际上,这已经是四分了,下半部又有对角。不过是将上面两份额合并。画面终于不那么呆板,而且相当活泼。因为你的视线不会再随着中线移动 大桥和楼的不对称构图

曲线破坏了两分的平衡,所以看着挺舒服的 地面占掉五分之四
最大限度突出主体,作者非常大胆。

注意那一点点海水,非常有趣的提醒你这是海边,而且与礁石有机呼应 强调主体
这是另外一组资料。

鱼眼都用上了。

要么不拍,要拍就极度夸张。你得佩服人家的勇气 也是极度夸张主体,不过这回压的是地面。

注意有经验的作者很少站在马路中央,人家怕太均衡太对称 对角线构图实例
  几个对角线构图实例。

最后一幅,岩石的曲线很美 裁一刀也许更紧凑
这是我的习作。

顶部的颜色总觉得有点不协调

剪一刀,如何?
  这是我用小数码机拍摄的习作。构图时主要考虑了层次,远中近搭配,平衡。

光不太好安排。因为再没地方站了。

地平线与岸有意构成一个角度,以便看上去更舒服些。

原片地平线有一点点倾斜,调整了1度 密集景物的层次
也是我的习作。

密集景物不容易出层次。如果站在林边,应当会好些 平衡与变化
我的习作。

构图的平衡与变化 也包括色块的平衡与变化

许康荣 曲线之美天然浑成
 无副作用 两个人很难构图...
那就稍偏点?

正好黄金分割
倾听远方 均衡构图中的变化
  都说大头照不易构图。所以天河闲客便多下了些功夫......
葛加林 4分构图实例
作为完整的经典作品,光和影自然上乘,构图功不可没 这样的作品,一辈子能照出一张已经足矣!
只说构图。

葛先生已经不再满足简单的几何构图,而是丰富,丰满,却又简洁。

曲直繁简,错落有致。

大部分画面中,简单线条让给大片的色块。

却又极精细的勾画出弧状村落和树。

然后,一道彩虹将横断的画面有机结合为一体。

于是......一个堪称经典的画面完成了 剪影人像
规规距距的剪影,注意人总是侧着脸,这样能出五官轮廓,否则就千人一面了 飘逸的纱,动感十足。
前框风景
景深不够,远处人物有点虚。不过构思挺好的。
很平常的街道,加上前景框架就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