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程滑稽戏:“北魏石像”成堆批发 文物造假产销成链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33:30
“北魏石像”成堆批发 文物造假!


古玩市场里竟批发“北魏文物”
“古玩市场里大多数是现代仿品!”日前,在资深收藏人士的带领下,记者走访了广州的古玩市场,发现古玩交易“陷阱”众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只要你能想到的就会有赝品,遍布从低端到高端市场的各个角落,而众多赝品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5月20日下午3时,记者在广州市文昌北路文昌雅居广场的古玩市场看到,一字排开的百余档琳琅满目的“古玩墟”里摆满了各色“古董”,古玉、碗碟、花瓶、香炉、牙雕、陶器、紫砂、书画……吸引了络绎不绝的玩家前来淘宝、鉴宝。
古玩收藏中的真品到底有多少?前不久,广州曾举办两次民间藏品免费鉴定,专家鉴定的万余藏品中大约八成为假,有专家表示,这大致可以反映古玩市场的现状。
古玩街天天有人“走眼”
文昌北路文昌雅居广场的古玩市场前身是有数十年历史的古玩“天光墟”。不过现在这个露天古玩市场是堂而皇之地在白天开档,一米多宽的摊档一档紧挨一档,足有百来个摊位,在这里,玩家成功“捡漏”(便宜买到真货)的兴奋以及“走眼”(高价买了赝品)的扼腕懊恼,每天都发生着。
“和田玉”开价三千
在一个卖玉器的小摊上,发烧友黄伯注意到了一块看起来挺温润的小小玉牌。
“这个什么价?”
“清乾隆和田玉,要是喜欢你开个价。”听摊主这么一说,黄伯拿起玉,对着光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
“都是从老家收上来,你看这质地!喜欢3800元拿去!”
黄伯起身离去。“这里的水太深了,十有八九都是假的,你看那玉中间的洞,螺纹都能看得出,一看就知道是机器做的。”
“唐代石像”大量批发
据了解,目前古玩市场中赝品渐成气候,从生产到流通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灰色链条。
一家经营古玩的小店门口竟然公开写着:北魏、唐代石像大量批发,店里成堆摆放着风格迥异的石像和斑驳缺损的石雕;沾满灰土的陶塑与泛着绿锈的铜像,似乎都饱经历史风霜。经过询问价格,便宜的数千元,最贵的也不过三四万元。不过黄伯提醒说,“不懂就不要买,真货不会摆出来卖。”
木板车载满“文物”走街串巷
市场里的大宗交易非常频繁,常常可见木板车载着满满的货物在小巷子穿来穿去。
部分东西确实是古物:主要是文物商贩通过各种手段从各地“淘”回来的。在古玩墟摆摊的陈华(音)来自河南,涉足这一行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他家里人经常走街串户收购一些“旧”物件,通常几十元收回来,拿到广州以几百元的价格卖掉,不过现在这些真正的旧货越来越少了。
目前主要是一些所谓的工艺品、仿品:瓷器多从江西、福建运来,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瓷器自古就有名;而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大多数来自于河南、河北、陕西等历史积淀深厚的地区,由于文物出土频繁,造就了可仿造的文物“范本”众多。这些地区仿造历史久远,从业人员众多、“技术”娴熟,很多时候能以假乱真,连行家都常常上当。
小巷里加工“文物”
流向市场和拍卖会
广州少出文物,一般只负责后期“加工”与流通。
记者拐进几条狭窄的小巷子,卖木雕、陶瓷、青铜器的档口密布其间,这里也暗藏玄机。在一家瓷器档口,记者闻到一股酸味,一个年轻男子正在清洗三个一模一样的青花瓷器。黄伯说,“这是在给瓷器做旧,用的东西可能是高锰酸钾和酸,能消除其表面的釉色,使之色彩陈旧。”
赝品生产环节进行批量生产,再经过做旧等后期工序,便源源不断地流向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去了最低端的市场,最高端的市场则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文物拍卖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