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文燕:《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44:50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观影前,常听人提起这部电影,它几乎成了“沉重”的代名词。一部电影沉重的足以使人内心更加强大,这是它的魅力所在,更激发了我走进那段历史的欲望。

    因为进电影院前给自己打了充足的预防针,所以看的时候心境也柔和了许多。不像身边某人看时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我一向不会被轻易感动,情到深处,我会思考导演是用了什么修饰手法以达到他所预期的效果。所以像我这样是很危险的,小盆友们不要轻易效仿。《金陵十三钗》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很细腻严谨,这并不是说导演很煽情。电影很克制,注意了情绪的调和。秦淮妓女的嬉笑挑弄和地道的十分土气的南京腔都给电影增添了不少的笑点。但是由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整个故事基调始终无法轻松起来。走出电影院那一刻面无表情的我才开始真正思考。

    那夜我辗转反侧,原因是睡不着。我望向窗外,万家明灭,独剩寂静清冷却带点微亮的天空,心里一直有更种复杂的情感作祟,主要是沉重。忽然间产生了很多问题,关于人性,关于日本,关于战争。我打开电脑开始查阅资料,为什么南京最惨,后来中国怎么赢的。好像自己白学了历史一样,对抗日战争的概念竟淡化到忘了这场战争打了八年。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孤军奋战时用身体抵挡坦克,我的心就像被大锤无情地击打了一次又一次;想想那些女学生们差点被强暴时那恐惧的眼神和嘶吼,我的心就像被撒上了一把把密密麻麻的针;想想豆蔻死的时候壮烈的惨景,我的心就像被愤怒撕扯了掏空了不知道痛了。那种惨,好像是不能够想象的。不想看到那种画面,怕仇日的情绪一下子在我心理翻腾。女学生们这么小就要承担这些不计其数无穷尽的恐惧,让猥琐的面孔烙印在原本欢愉的学生时代。心痛啊!一个国家保护她的子民,一个民族的男人无法保护他们的女人。这是我们历史的悲剧,这是我们国家的羞耻,这是中华民族的至高耻辱!

    豆蔻为了一撮琵琶弦跑出去送命的这一幕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很多观众看到这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这些公然藐视她们的男人多么可恶,男人重命,女人却是重情,就这么简单。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事间平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中设计的很好的一段是,把十二钗化妆为女学生后,她们相互感慨曾经的纯真。女主角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十三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所以她要回到十三岁。另一个不知名的歌女说,要是我娘看到我现在这个样子肯定高兴坏了,说完嘴角带着一缕伤感。这些被逼良为娼的女人们,十三岁时都是纯真烂漫的女孩子,就像教堂的女学生一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贞操是女孩最重要的,失贞就活不下去了。所以饱受摧残的她们保护年幼的女孩,不让她们走自己曾走过的冤枉路。另一方面,她们也想洗清自己长久以来的坏名声,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

  女孩们呆呆地望着她们换上学生服的模样,没有一个人阻拦,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应当。书娟也只是麻木地叫了玉墨一声姐姐。在战争中,生命太卑微太卑微。或着既难又屈辱的,是平凡人,是这些心灵纯洁的孩子们。

    那曲《秦淮河》第一次是妓女们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同时看过电影和原著的人都知道,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起到很重要的视觉效果。有穿着精致旗袍的玉墨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精美绝伦的画面。所以把原著拍成电影,是一次成功。

  《金陵十三钗》里描写的这些边缘上的女性,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呼吁了平等和尊重。它不仅唤起了我们对历史的惨痛记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尊重下层人民,点醒我们去抚摸人性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