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房贷新政:现阶段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53:14
现阶段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2008-04-02    中国农村研究网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导  言

    本文以“农民增收”为研究课题,关注中国十分之七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由于自然灾害、经济基础薄弱、经营体制转型和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等多种原因,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己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低收入农民阶层。农民低收入问题的出现,已成为关系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9亿。农村劳动力中,70%的人从事农业,农业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不发展,农民收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农民收入不能持续提高,甚至农业增产,农民也不能增收,必然造成农民不愿也无力投资农业,来之不易的农产品供给充足的局面就可能逆转,我国农产品也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农民收入不能持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不能提高,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针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提高,农民的生活就难以改善,农村社会进步就可能停滞,农村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影响,并且这种不稳定因素还会传导到城市,影响城市社会稳定,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

    因此,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可见增加农民收入,己成为新世纪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本文旨在为解决“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途径。

 

第一章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人口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也必须看到,农业的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经济一度呈现下滑的态势,农民增收步伐减缓。特别是1998年以来全国范围的洪涝、2006年的全国范围干旱等自然灾害,导致农民收入锐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出现了低收入的农民阶层。尤其是在贫困山区农村,农民生活贫困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农民低收入问题的出现,已成为关系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新世纪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和重大的政治任务。鉴此,本文拟就我国农民现阶段收入的基本情况与特征、农民低收入问题的成因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对策展开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经历了一个由徘徊不前、慢增长到停滞下降的过程。我国农业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其中的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具体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79-1984年)。这一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急剧变化,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我国国民经济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有了新发展,国家也再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出现“井喷式”增长。此时我国农村改革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所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始走出低谷,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发展良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在这六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 3倍,年均实际增长14.8%0

    第二阶段,徘徊不前阶段(1985-1988年)。随着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取消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主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品种)外,一律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相结合,也不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计划。由于这一时期国家改革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旧体制的阻碍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某些失误,加上流通领域出现的通货膨胀,农业生产资料“买难”和农产品“卖难”交替出现,使得这一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趋缓。而且,这一阶段国家对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比重下降,自然灾害多,使农业生产处于徘徊局面,虽然国家在粮食价格政策上实行“倒三七”,农副产品收购价提高了64%,但同期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分别上涨了58%和61%,基本抵消了农副产品提价使农民得到的实惠。加上这一时期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呈负增长,使农民实际收入增长水平与前一阶段相比明显下降,实际年递增率为一0. 80},农民收入出现了徘徊,在全国的位次从第11位倒退到第19位。

    第三阶段,减收停滞阶段(1989-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生产走出低谷,粮棉油等主要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同时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这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 7,有的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退到了农村改革以前的增长水平。

    第四阶段,缓慢起落阶段(1992-1996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形势逐渐好转。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这5年间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5. 6,但其间波幅较大。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急剧变化,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我国国民经济己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有了新发展,国家也再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出现“井喷式”增长。此时我国农村改革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所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始走出低谷,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发展良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峰。

    第五阶段,.恢复增长阶段(1997-2005年)。这一阶段由于农业转型和体制转轨,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显现,加上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际市场农产品普遍低迷的共同影响,农副产品相对过剩,出售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日益严重;乡镇企业发展滑坡,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功能明显减弱,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农民增收缺乏支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六年间农民收入累计只增加464. 74元,增长22. 1%,年均增长率仅为3. 4%0 1997年到:?003,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形势,农民收入增长再度缓慢,增幅回落。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 6,较1996年下降了4. 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97年实际增长4},增幅比1997年回落0. 6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而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3. 84,直至2003,增幅仍在回落。2004-2005年在粮食高价格的刺激和中央“三农”政策支持下,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渐渐高涨,不但增加了种粮投入,而且扩大了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2004年和2005年粮食播面增长1.70,6, 2.4%,粮食产量122. 82万吨125. 65万吨,分别增长3. 2%和2. 3%。但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消费品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农民生产生活成本,并影响农民的收入。2005年,主要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与2004年同期相比,总体呈增长态势。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8. 2%,而家庭经营费用就增长22.3%0 2005年,受农业生产条件的限制,农产品商品率提高较慢,加之大部分农产品价格较平稳,因此,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加的空间逐渐缩小,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 75%,同比下降9. 3个百分点,家庭经营费用和增长14. 0%,同比也下降8. 4个百分点。据测算,家庭经营费用上涨1个百分点,影响农民收入少增9元。从消费品价格来看,农村消费价格上涨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就多支出20元。

值得指出的是,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种田积极性得以回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农产品价格低迷格局得到改变,农民收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从2006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也开始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二、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丁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户生产投入的增加,而且对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滞缓,迫使农民紧缩消费。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在2002年只相当于2000年17%的基础上,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低于上年,尽管2002年由于农村生活消费指数的负指现象,拉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实际支出与2001年基本持平,但其直接导致的农民消费能力弱化是显见的,以至2002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了4个百分点。农民消费支出的停滞和下降,导致目前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生活消费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

    二是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户的投入积极性。2005年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上年减少6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投入量比上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这既反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又反映农民现金收入不多。

    三是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一方面,一部分城市居民由于对日常工业用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基本饱和,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出现了消费疲软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则因为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购买能力不足而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消费状态,因而无法进入更高层次。据测算,农民增加消费支出1亿元,将对国民经济新增2亿元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农民增加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基石,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三、辩证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

    如何看待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解决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路。笔者认为,对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认识,既要看到它对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认识到它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但同时又必须看到,这是在我国农业、农村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难以避免的现实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就是讲,对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的认识,必须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必须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而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农业内部简单地看待农民收入增速减缓问题。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一是社会总产品包括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经济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三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日益触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深层次的利益结构,不仅要求农业微观制度创新与宏观的体制改革配套,而且还要求城乡改革协调联动。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是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的一个集中反应,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认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与以往农产品短缺的条件下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现在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当前农产品供应丰富,价格下降,固然对农民增收不利,但对城市消费者有利,对扩大农产品出口有利,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有力支持。从今后发展来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必将给农村经济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促进农业增效创造新的动力和机遇,这对农村改革与发展又是一个较大的推动,促进政府对农村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在解决矛盾与问题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第二章 制约农民增收的诸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是反映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参数。因此,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涉面广,情况复杂。按问题的性质来分析,可以把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自然因素

1,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农民减收甚至绝收。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点与其他产业是不同的。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特点,使得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如果农业遇到自然灾害,如暴风雨、洪涝、酸雨、沙尘暴、干旱、冰雹、霜冻、病虫害、流行病、瘟疫等等,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轻则减产减收,重则绝产绝收。对于靠“天收”的我国农业来讲,这种自然风险带来的破坏性尤为严重。另外,改革开放以后缺乏有效监督与管理的工业化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也在不断加剧这种自然灾害出现的频度和强度。

2、农业生产周期长等固有的特点,加大了农业成本,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生产周期长,调整慢,惯性大,更新换代比较困难,这些固有的特点,加大了农业成本。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到推广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根本无法与日新月异、异彩纷呈的工业产品相比。农业的生产周期长也决定了农业机械利用效率低。同时,农业机械露天作业及露天放置,使其易受腐蚀和损坏,增加了农产品成本,使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偏僻、闭塞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经营分散的自然状态,使农民生产的回报率大打折扣。一是交通不便了T}多村处在高寒边远山区,地势险要,路途遥远,村级通车难度大。此外,即使是己经通路的乡村,绝大多数到镇、到县城的公路等级很低,要改变这一难题,必须加大投入。二是农业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需求波动大,使农业面临极大的市场风险。农业一般采取家庭小农业或家庭农场式经营,市场信息不灵,易使众多农户形成相似的预期,造成农产品生产大幅波动。而农产品需求弹性又低,再加上农产品一般体积大,运输不易,储存损耗大,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就使得农产品价格波动更大,一旦不能产销对路,就将使农户血本无归,生计无着。

    4、自然资源的限制,使农民生产效率下降。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比例不大,种植业可利用层面有限,且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同样一块土地,经营第二、三产业可以多层利用,而用于经营农业一般只能利用地面一层。在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向一块耕地过量追加投资,又会因为新增加的生产要素只能与相对越来越少的土地相结合,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

    5、低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重了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从我省的情况看,贫困地区存在着“旱包子、水袋子、虫窝子”等问题。尽管在正常年景下,我省已经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但是,在喀斯特地貌山区和部分特困山区,季节性、灾害性的饮水困难仍然比较突出。如重庆市2006年出现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40个区县陷入困境。全市共有470多座水库干枯,2. 8万余口山塘干裂,畜禽死亡10万余头,饮水困难人数达783. 81万,经济总损失37. 51亿元。四川东部和甘肃部分地区,同样遭遇了50年一遇的旱情,在河北、宁夏、内蒙古、陕西、湖南、辽宁、安徽、贵州、云南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饮水困难问题。在荆州市插花贫困地区和血吸虫疫区,出现了水质性缺水,饮用不上清洁卫生水的群众达72万人。在这些水资源缺乏的特困地区,不仅人畜饮水困难,而且农业用水也严重匾乏,成为影响农业稳产高产和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都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点。事实表明下近兀年来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增长速度放缓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回落,农民收入减少。加之,国有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迈向深入,下岗职工增多,各项改革措施将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变为市场付费,子女抚育费用较高,这些都使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而不敢大胆消费,从而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损失较大。第四,城乡差别拉大。近几年来,耐用消费品基本饱和,且城市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而农民收入却相应减少,更促进了城乡差别再度扩大。第五,农村儿童失学率不断提高。据教育部门分析,当前农村儿童失学情况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无力供子女上学。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是一般层次上的问题,它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不仅是由于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下跌,更主要的则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绝大多数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全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已由总量矛盾为主转向以结构矛盾为主。在农业增长面临日益强化的市场约束形势下,农产品总量扩张己经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低质农产品市场日益萎缩,由过去靠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逐渐转变为靠提高质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由此可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现阶段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市场需求约束力增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农外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农外就业是农民进入买方市场后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农民农外就业空间大为压缩: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许多原为农村劳动力占据的就业岗位逐渐为下岗职工代替,一些大中城市还清退了农民工。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市场化的要求,农民受益的产业链条太短。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只靠从事农业生产和出售初级产品是很难富起来的。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构建和完善发达的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销售网络体系,一着力发展农工商二体化经营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的有效手段。我国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没有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相应地拓展。此外,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农村市场化、工业化推进的同时,农村的城镇化应当及时跟进,以使劳动力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至少落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6-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滞后又反过来阻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农村产业在其结构转换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制约着农业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和持续快速地增加农民收入。

3、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明显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现阶段,农业科技含量低,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从宏观政策面上分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强调重视农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农业比较利益低和重工轻农宏观政策导向的惯性作用,导致农业资源过度流失及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这已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有数据为证,40多年来,国家财政支农投入总共为4383. 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 4%,特别是最近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 4 %,如剔除水利费用、气象费用,财政支农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而且还在下降,已降到了1%—2%。可见,国家宏观收入的分配政策偏差,也对农民增收减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近几年来,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于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诸如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各地盲目发展工业园区乱占耕地等等。农业在承受市场和政策风险的同时,还必须要承受自然灾害风险,农业的这种弱质性特点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5、农产品价格下降。受农产品供给总体过剩、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国家连续两年大幅调低粮食、棉花收购价格的双重影响,最近几年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不少农产品价格已低于成本,导致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甚至增产越多,亏损越多。据笔者在本县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低迷的粮价(早稻每斤0. 35元左右,晚稻每斤0. 55元左右),居高不下的投入电费、农药、化肥等,使农民种粮已很少能赚钱(这里农民的人力成本尚不计算在内),不少农民完全是出于对土地的朴素情感及迫于地方政府不许撂荒的硬性规定而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从事其他农业生产的收益也大大下降,例如,绿茶的平均价格已从几年前的每斤十几元下降到2006年的每斤8元左右,农民种一亩绿茶,收益从前几年前的2000-3040元,下降到1000元以下;黄花鱼价格,从最高时的每斤100多元,下降到十几元,不少养殖户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现在卖出,立马就得亏损,继续养下去,鱼增重一斤的成本己超过目前每斤的市场价格,且也没有资金继续养殖下去,农民是欲罢不忍,欲养不能。

    6、农业结构调整乏力,且缺少资金、技术支持。目前,绝大多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气候,小农户大市场仍是我国产业的基本格局。普遍的农产品过剩,全面的农产品降价,使农户如一叶扁舟处于汪洋大海之中,惶惶然而不知所措,战兢兢地“占卜”命运,完全不清楚该种什么、养什么。即使看到一些农产品俏销,也因自己缺少资金、技术而扼腕作罢。

    7、乡镇企业效益下滑。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到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 3亿,为农民提供了超过一半的现金收入。但自1997年开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缓,增长速度首次跌到17.4%, 2000年只有14.0%, 2005年仅有5. 3%。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也逐年减少。与此相伴随的是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下滑,从1997年开始,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甚至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制约乡镇企业信贷资金增长的因素很多。一是长期依赖银行贷款而造成的企业资本金缺乏与信用状况普遍恶化,造成银行贷款风险增加。二是向商业银行体制转变的各种银行开始强化风险意识、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企业不良的资本结构及信用状况恶化,无疑会使得银行贷款更为谨慎小心。三是金融整顿(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与股权交易或柜台交易市场)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将减少乡镇企业其他投资来源。四是中小企业部门进行债券融资面临许多实际困难。目前对于企业通过债券发行进行融资的方式,中央政府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五是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缺陷极大,发育程度极低。虽然票据市场建立很早,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加上中小企业本身的信用程度不高,因此短期融资在目前情况下也具有很大的难度。六是由于企业间三角债严重,财务报表上所显示出来的“企业间借款”或应收款,经常数额十分巨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很高。而这并不是一种自愿的、正常性的企业间债务关系。由于乡镇企业“缺血”严重,导致效益下降,生存困难,使本已得到转移的一部分农村人口又回到了农村,成为新的贫困人群。

    8、城乡关系失衡、农民进城门槛过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支撑的,但除了改革初期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市,使失衡的城乡关系有所矫正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城镇居民,到2005年前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城乡关系更加失衡。造成城乡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执行着的“城市偏向”的经济、社会政策,这些政策人为地在城乡之间筑起藩篱,将城乡居民分割为发展机会不平等的两个群体,通过财政、金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对农村、农民进行剥夺,对农村取多予少。城乡关系失衡还迟滞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城镇转移,而处于极低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直接制约了农民增加收入。特别是最近几年,城市职工下岗失业有增无减,城市政府对农民工清退、限制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机会大大减少,收入也不断下降,不少进城打工者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使农产品生产出现更加严重的过剩,价格大幅下降,使农民增收更加困难。

    9、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素质难以提高。近年,中央政府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长期的投入欠债造成农村各项事业己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教育的落后,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很难提高,一方面造成农民人力资本不足,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收入;另一方面造成封建迷信及不合理消费、投资在农村盛行,大量资金被用于建筑住宅、修墓造坟、人情世故,使农户无钱再从事生产投资、开拓新的生产项目。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农民处于缺医少药的境地,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无钱就医,造成农民身体素质欠佳,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10、行业不正之风“竭泽而渔”。一些职能部门在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时压级、压价,造成了优质不优价,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某些地方政府部门还将尚未充分发育起来的农产品市场当成“摇钱树”,“打白条”现象司空见惯,动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乱摊派,商贩不堪重负,最后使农民因政府短期行为而重新返贫。

 

第三章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9亿,占总人口的700},农村劳动力中的70%从事农业,农业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不发展,农民收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农民收入不能持续提高,甚至农业增产,农民也不能增收,必然造成农民不愿也无力投资农业,来之不易的农产品供给充足的局面就可能逆转,我国农产品也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农民收入不能持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就不能提高,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针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提高,农民的生活就难以改善,农村社会进步就可能停滞,农村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影响,并且这种不稳定因素还会传导到城市,影响城市社会稳定,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由此可见,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农村增收问题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朱容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将农民增收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们十五’期间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基本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农民增收思路是:“通过加工转化、扩大出口等多种方式,解决粮食等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问题。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笔者根据自己的农村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认为在现时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应在下述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开辟“绿色通道”

    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了现阶段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但也存在粮棉等多数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对销,农业增产农民不能相应增收等等这样一些“老大难”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出路在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任务。只有大力调整结构,才‘能缓和目前农产品数量上升而价格下跌的矛盾,提高农业自身的效益;只有大力调整结构,才能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从容应对农业全球化的挑战;只有大力调整结构,才能扩展农民的就业增收领域。正是区为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十五”计划纲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提出了以下总体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不断向生产的广度禾深度进军”。根据((’’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形势特点,当前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国家的农业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优化种养核式,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搞活农副产品流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调整的主要目标,一是要把结构调优。通过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提高多种经营的比重,提高非农业劳动者的比重,提高第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种养模式。二是要把特色调明。通过培育、壮大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创造尽可能多的、叫得响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品牌。三是要把市场调活。通过健全市场体系,拓宽流通渠道,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半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四是要把效益调高。通过切实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使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都有很大提高。五是要把农民调富,通过调整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尽早达到小康水平。今后10—20年内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构建农产品生产的“板块结构”,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为农民增收提供“平衡木”。要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区域种植结构,使不同地区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品牌优势、传统优势,选准调整的突破口,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财富,特色就是竞争力,谁拥有特色经济的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动权。一要把区域结构调整纳入农业结构调整的范畴,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应面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茶、花、果等高价经济作物以及水产品、畜产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因为这些地方人多地少,人地矛盾较其他地区更为尖锐,再加上人力成本相对较高,不少地方种粮不仅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强制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农民抵触情绪较大,很难奏效,也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为地扭曲了资源配置,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反不如让农民一定程度退出粮食生产,转向这些地区从事需求量较大、需求迫切的非粮食农业生产。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及部分林区、牧区、湖区,要坚决把不宜种粮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转而发展林果业、牧畜业、水产业。对宜粮的耕地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现稳产高产,不使粮食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应放手发展粮食生产,多增产粮食,以.弥补东部沿海地区及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减少的缺口。对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大中城市郊区,国家可不再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不必再强求他们必须粮食自给自足或提高粮食自给率,不必每年再层层下达粮食种植计划和粮食增产目标,国家减免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的粮食定购任务,可增加到粮食生产区;对中部、东北部的粮食生产区,国家要继续实行粮食保护价格制度,确定合理的保护水平,保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让粮食生产区农民放心大胆地发展粮食生产。要认真落实兑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保证按长江上游退耕一亩300公斤粮、30元钱,黄河上游退耕一亩200斤粮、20元钱的国家给付标准足额发放给退耕农民。此外,要坚决执行国家不能把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保证耕地动态平衡的方针,保持耕地不减少,保持粮食生产潜力。

    2、实行“精品战略”,提高产业的“含金量”。农业结构调整要以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优质农产品发展越多产量下降就越明显。提高农产品优质率不仅能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品质的提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还能缓解农产品的总量过剩、优质品供应不足的结构失调问题,也可以使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使农业比较收益相对较低的情况有所改善,刺激农民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要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建设。下大力淘汰不适销的中劣质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大规模发展名特优稀新珍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潮流,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产业,力争有尽可能多的绿色农产品注册商标。要选择有条件、有优势的产业、品种,建立自己稳定的优良种苗繁育基地。要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重病虫害综合防治、旱育抛秧、模式化栽培、集约化养殖和农产品保鲜、储藏、加工技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同时,要注重推广与环保农业相适应的除草剂、调节剂和生物农药,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激素残留超标问题。要加强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加强县、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县、乡涉农技术部门要大力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积极兴办示范区,培养典型户,为调整农业结构和推广运用农业技术成果提供样板。

    3、实行“集合工程,,,扩大产业结构的覆盖面,形成有利于农业增收的产业化格局。目前,我国农户有2亿多户,这就意味着我国有2亿多个农业生产单位。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且过于分散,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很难根据市场需求作出有效反应,使我国农业面临所谓的“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和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所受到的国外农产品冲击,己成为我国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按照“综合开发、特色兴镇、建管并举”的原则,科学规划,逐步完善小城镇辐射、吸纳和服务功能。要引导和帮助能者富者进城,聚民资民力造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搞好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知名度,应用多种营销方式抢占市场,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带动辐射功能。要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农村集贸市场,逐步形成以城镇为中心,以乡镇为

基础的农产品市场网络。要建立一批农产品专业市场,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因地制宜,建立粮食、蔬菜、水产品、畜禽、果品等农产品专业市场,鼓励和支持农民直接进入流通领域,特别是要鼓励和支持一些有经营头脑和经济实力的农副产品经销大户和经纪人大胆经营,着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组织。要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作用,拓展外埠市场,在大中城市开设窗口,在各大中型农产品专业市场、集贸市场、超市设立营销网点,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要善于运用广告、上网、期货贸易等现代营销手段,扩大农副产品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覆盖面。只有这样,才能把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地联接起来,形成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化格局。

二、建立农业保护制度,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

1、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实施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的关键在于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合理的农产品保护价格水平应既能达到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又能使农产品价格不完全脱离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不违背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要求。根据国际经验,农产品保护价格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农产品的成本水平及变化幅度;(2)国内外农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3)通货膨胀率;(4)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最终,农产品保护价格应能使农民的投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

2、建立农产品缓冲储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农产品缓冲储备体系是保证农产品供给安全、平仰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商业储备和专项储备两部分。按国际惯例,粮食专项储备最低储备率应为国内粮食年消费量的5~6%,商业储备应达到年消费量的12%。通过缓冲储备体系执行的农产品保护价格不能太低,应能够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立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是保证粮食缓冲储备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农产品风险基金的数额应根据市场调控需要和国家财政力量能承受的限度来确定。

    3、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保障机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科技对生产率贡献达到60%以上。据有关资料显示,“七五”期间,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贡献份额为28%,比“六五”期间的35%下降了7%,“八五”及“九五”期间我国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均无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贡献率维持在3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不力。要扭转这一严重局面,必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投入力度,深化农业科研及推广体制改革,使农业科研投入能集中使用到有科研能力的单位及个人身上,多出成果,出有实用价值的大成果,一般人员则应面向市场搞技术推广,不要让有限的钱撒胡椒面似地平均使用,造成了养人而干不了事或不干事的局面。

    4、建立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建立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是实现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渠道。1993年,我国正式确立了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1994年下半年组建了专门承担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几年来,农业发展银行在保证农产品收购资金供给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农业专项贷款资金到位不理想,农业政策性资金贷款项目狭窄,影响了农业发展贷款的支持力度。另外,政策性资金贷款使用监管不力,又使有限的资金一部分流出农业,影响了农业发展贷款政策作用的发挥。鉴于此,(1)必须以立法形式保障农业信贷资金到位。(2)提高农业贷款的比例,使农业贷款规模能达到每年新增贷款总量的15%左右。(3)增加中长期贷款比重,适当给予农业贷款以优惠利率。(4)强化农业发展贷款使用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防止资金从农业中流失。要加强对贷款使用单位及个人的审核,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及政策性贷款能够按期收回和投入再使用,形成良性的信贷循环。

    5、建立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国家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政府不容推辞的责任。据霍利斯·钱纳利的“大国模型”,在GNP为300--1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政府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应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0%左右。而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比重则呈现递减型态势,1953--1980年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1983年下降为6%,  1986年下降到3%,  1991年升为4.02,  1994年又下降到2.41%,  1996年以后维持3-4%,比钱纳利“大国模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最低比率还差6个百分点以上。中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率之低为世界罕见,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否则维持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工农业2--2.5:   1的协调增长率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做到这一点,中央政府必须投入充足的财力以保证农业发展,实践证明,靠地方政府投资农业是很难落实的。在资金投向上,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大中型防洪、灌排、水资源及水土保持、防护林工程等农业支撑体系提供资金保证,达到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应继续采取以工代贩的方式,带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劳动投入。(2)支持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3)建立农产品储备调节基金。(4)支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农业保险事业发展。总之,要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保护制度,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积极面对WTO的挑战,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外贸出口市场

    我国农业主要的经营方式以农户为主体和经营单位,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比较低,技术水平也较落后,竞争能力也较弱。以农业类的上市公司为例,这些公司的相对规模都比较小,总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占总体数量不到1/3,超过20亿元的企业只有上海的大江股份一家,5亿元以下的占到390};公司规模普遍偏小,直接后果就是规模效益差,资金技术投入能力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入世以后,这些规模效益相对比较弱的公司必然会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在国内粮食价格受进口压力下降的情况下,中西部传统农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收入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大多数传统农区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仍然占60%以上。如果种植业受进口冲击,比较收益进一步下降,农民种地就只能亏损。其实从理论上看,一农民收入是对农业剩余的分配,农业剩余分配也就是地租分配。粮食这种资源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根本上源于地租。土地面积越大地租就越多。中国农村平均土地面积0. 4公顷,属于细小规模农业,能够在粮食生产上得到的剩余本来就微乎其微,显然不能与美国平均数百公顷、农业剩余上千倍于我的大规模农场竞争。农民卖粮难、卖水果难、卖蔬菜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加入WTO后,进口美国农产品将挤掉我国农业产品的一部分市场。以小麦为例,据美方估计,目前我国约每年进口200万吨美国小麦,今后有可能增加到500万吨。增加进口300万吨美国小麦,将使我国麦农损失54. 6亿元人民币。加入WTO后,除美国小麦外,美国玉米柑橘、肉类将进一步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部分市场,使卖农产品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增收更为困难,这对启动农村市场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尽快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财政计划性投入制度,为农民增收“输血增氧”。要在“入世”之后的中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准,就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生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增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这既是保护手段,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扶持手段。要严格依照《农业法》,保证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要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加大农村电网、道路和其他交通途径、市场和港口设施、供求设施、堤坝和排水设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投资。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业金融、保险体系,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投入的力度。要尽快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降低自然灾害和技术风险对农业生产的消极影响。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研究的投资补贴,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积极研究和开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着重支持能够尽快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农业商品率的技术。要重点扶持“两高一优”农业,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范围和数量,使农业更多地利用国际组织或政府提供的多边或双边优惠、援助贷款,使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层次的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之路。目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导致农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中国农产品供给的品种、品质结构相对较为单一,而对农产品较强的需求约束和生产中的资源约束,中国农业更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资金加快产业化步伐,使农业生产由现有农产品全面均衡增长逐步向有重点、有优势、有竞争力的产品非均衡增长的转奕,一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效益。要注重发挥各地农业优势,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发展创汇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要创造出一批特色突出、科技含量较高的名牌农产品,占领市场,走出国门。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区域间适度分工,建立互利的经济协作关系,推进我国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3、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和相关配套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WTO中的绿箱政策是对市场无干扰作用、不影响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政府扶持政策。实际上,近两年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已逐渐接近WTO的有关规则,改变以往以价格扶持农业生产的做法,调整了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增加了国家财政对农业投资的份额,1998年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达到30.8%,为建国以来最高水平。农产品中除粮食棉花外,其他农产品价格已面对市场全部放开。今后我国还可以继续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对农业加以扶持。我国动植物检疫手段相对落后,小麦、柑橘等农产品放开后,入境检疫工作尤为重要。要加强动植物检疫工作,提高动植物检疫标准,采取各部门配合、内外检配合的办法,严格把住入境口岸关。要提高动植物检疫技术装备水平,增加检疫设备,特别是口岸速检设备和检测试剂的引进。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方式,建立起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农畜产品拍卖市场和批发市场。要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络,为企业和农民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和流通。要改革农产品外贸体制,在打破行业部门界限,使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一体化管理,为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仅以湖北为例,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620多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0%以上;乡镇企业80%以上集中在城镇;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农村经济的750}以上。乡镇企业的发展,正在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肩负着促进农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因此,大力加强乡镇企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

    1、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步伐,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力。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乡镇办企业的改制面只有60%左右,而真正触及产权制度改革的不到10%},因此,要继续将乡镇企业改革作为重点来抓,以明晰产权、政企分开为突破口了习溯旦探索乡村集体所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力求做到产权一次到位,资产一次变现,债务一次转化,努力实现多元产权结构,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要引导乡镇企业把深化改革同加强管理、科技进步、班子建设等结合起来,坚持“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在经营形式和经营方式上不拘一格,自主选择,各显其能,全面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活力。较大规模的村、镇企业,要加快向股份制、股份合同制转型,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较小规模的村、镇要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及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投资的力度,实现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质量、品位上档次。地方政府要支持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和体制创新,金融部门要消除对乡镇企业的歧视,为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提供资金支持。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培训力度,实行产用培训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全员素质。要加强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促进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系列化的需求。要继续实施“大学--一乡镇企业合作计划”和“重大新产品开发计划”,密切产、学、研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新的增长点。此外,还要大力培育营销队伍,建立营销网络,巩固基地,壮大队伍,改变方式,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培育一支经营有方、服务周到的营销队伍,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市场营销网络,切实提高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依托城镇建设扩大乡镇企业规模,实现农村剩余劳力的有效转移。要真正解决农民收入相对低下,农民增收缓慢问题,根本办法是减少务农人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事实上,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支撑。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乡镇企业的集中,就不可能有小城镇建设。因此,要继续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向小城镇、工业小区转移和集中,形成小企业、大群体、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新建企业原则上要办在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并引导有条件的老企业向小区发展。要继续办好现有乡镇工业示范小区和发展小区,提高质量和效益,发挥带动效应,还要创造条件建立新区,带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十五”计划制定了未来五年要转移4000万农业劳动力,即年约800万这一战略目标,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城镇化战略,并高度评价了城镇化战略的重大意义,认为:“提高城镇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实施城镇化战略,关键是政府要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据一调查,目前薪春的城镇化进程主要靠乡镇企业向县城及中心镇集聚来实现,一,户籍一已不是障碍,主要问题是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要一笔不小的搬迁费用,同时不少乡镇企业主担心进城后税费负担会大大加重,不仅不能抵消从集聚中获得的好处,甚至会得不偿失。黄冈市不少县都建立了工业小区,而乡镇企业并不积极去落户的事实证明,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要求城镇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重收费、轻服务的不良倾向,有效惩治腐败,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为乡镇企业进城镇提供方便,使到城镇集聚的乡镇企业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利润能够

提高,权益能得到充分保护。

    3、采取有效措施,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信贷、税收、贴息、进出口等方面,取消对乡镇企业投资的限制性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为乡镇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制定适合乡镇企业特点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地区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应把乡镇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要加快建立为乡镇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办法进行直接融资。各有关方面应当切实把鼓励乡镇企业发展,作为扩大就业门路、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在技术、管理、咨询、培训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使乡镇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应有的水平,为农民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规范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之更好地发挥吸纳劳动力的作用。

    4、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的提档升级。发展乡镇企业,要把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重点优先布局安排。我国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规模还不大,产品档次不高。乡镇企业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大趋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储藏、保鲜、运输业。要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技术,开发新资源、新门类、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用转化增值来促进和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每个市、县要着力培植一、二个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并逐步壮大,带动种养业向企业化方面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乡镇企业要以工业小区和小城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文化娱乐、观光旅游等行业;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从事种植、加工和运销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人才培训等服务;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向农村延伸购销网络。要紧紧围绕区域特色谋划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各自的优势,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选择、培植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建设一批特色经济发达区,形成一批新的乡镇企业群。

    五、多法并举,综合治理,为农民增收提供安全保障和精神动力

    1、建立安全网,为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是“十五”时期社会发展领域中的突出任务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要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安全网,为年老者、患重病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安全保障。要尽快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依法在乡镇企业中强制推行社会保险;要在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过程中,增加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安排,逐步提高农村农民社会保障支出同占财政支出的比卜重。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保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要为农村养老问题的持久解决制定相应的法规、法律,建设农村养老安全网,确保农村的长久稳定。

      2、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我国目前尚有的3400万农村贫困人口,他们大部分居住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还未脱贫或者虽然脱贫但还不稳定。“十五”期间,应集中力量解决这些人的脱贫或巩固脱贫问题。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等办法,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建立健全资源使用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偿利用。严格执行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加强流域立法,强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工作力度,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依法关闭产品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且不具备安全条件生产的煤矿。继续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环境;要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他们的劳动技能,使之既能在当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又能到其他地区寻求增加收入的机会;要通过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水平及其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的环境、地震、气象监测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在全民中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科学精神和先进文化主导社会生活,消除社会冲突的文化根源,为农民增收提供精神动力。要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用唯物主义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中小学生健康的、向上的人格,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危济贫的优良传统,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怀社会边缘化阶层,使之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远离各种唯心主义有神论的精神诱惑。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充实社区精神生活。要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农民子女入校就读。城乡的差距,实质是知识的差距,信息的差距,教育的差距,体制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实践证明,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可提高0. 35-0. 59个百分点;人口增长每下降一个千分点,人均GDP可提高0. 36-0. 59个百分点。

    4、完善税制,调节收入差距,为农民增收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近十几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方式日趋多元化。而政府却未能建立有效的收入监督及控制体系。高收入群体的“逃税”或“避税”极为普遍,无论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还是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都非常低,基本无法发挥对高收入的调节作用。在一些领域,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税赋负担明显高于高收入群体,其中最典型的是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尽管一些地方对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基本确立,但力度明显不足,对贫困阶层的就业保护与就业援助、最低工资保护等间接的低收入保护政策体系及执行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这都致使相当多贫困者既难以得到直接经济援助,也难以得到间接保护。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农民的生产生活处在一种缺乏保护和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民增收。为此,国家政府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有效控制地区差距。防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长期思路只能立足于全面调整劳动力流动及户籍政策、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政策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尽可能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身竞争力,要强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经济援助手段,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5、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全民人口素质。进一步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国历来被称为领土广阔的国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依靠本国资源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的国家之一,但真正能够适宜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地理环境条件却不是十分乐观的,因此,如果不大力控制人口的增长,发展后果只能是“人满为患”,环境容量的承载极限将会提前突破。据国内外专家预测,如果我国政府今后仍一如既往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考虑到人们传统生育惯性的作用,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的适度水平。这一数据将意味着:政府需要为今后30-50年内大约3-5.5亿的新增劳动力人口提供就业岗位;需要为今后20-30年内大约8亿劳动力提供大量的生产资料,包括固定资产以及多种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需要为今后30--50年内增长的7-8亿城市人口提供粮食、副食品、社会生活基础设施等;还要在目前资源已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为巨大的新增人口提供资源增量……为此,《“十五”计划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同时也必将影响本世纪上半叶人口情况的基本出发点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要立足基本国情,确定适度的人口发展目标,走目标、计划、政策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中国式的计划生育道路,到2005年,将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以内;到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亿以内;在21世纪中叶达到人口零增长,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适度人口规模;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人群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人口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六、立足县情,强化领导,以过硬的作风为农民增收提供政治保证

    1、正确认识县情民意,为农民增收提供好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为农民开拓一条致富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识县情民意,进行科学决策,引导群众开拓致富门路。从实际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为农民增收当作头等大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稻改麻”到“稻改药”,每一次调整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每一次调整又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锻炼了干部,教育了群众。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薪春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县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确立“系列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发展有特色.}lr春经济”的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超常发展乡镇企业,狠抓城乡一体化建设,一举改变了薪春贫困落后面貌,农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由温饱步入了小康,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针对市场的变化,薪春县委、县政府一方面组织全县党员干部组织全县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十五大、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体(扩大)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树立必胜信念,强化为农民增收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县乡党政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确立了今后五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思路是:以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医药经济为龙头,以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促进农业大县向医药强县、经济强县转变。针对南北地理环境、资源、发展现状不平衡的问题,在具体实施上,不搞全县齐步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安排生产因素,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县城经济协调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北部贫困山区继续狠抓扶贫攻坚,实施温饱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特色种植业、资源加工业,实现增效增收。南部丘陵和平贩地区立足现有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人才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并以强大的辐射和带动力,使薪北贫困山区成为药材生产的大后方和药材加工的“第一车间”,最终实现南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兴共荣。在区域布局上,以中心城、建制镇、“口子镇”和中心村为依托,组成若干个发展极。把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建成区域内的开放性、多层次、多特色的“经济板块”,使这些地区成为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而打破城乡壁垒,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 8%,农村人平纯收入在上年基础上增长176元。

    2、依托县域现有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强保障。首先,要认真搞好宏观指导。抓宏观指导,关键是要遵从群众意愿,找准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结合点。据调查,薪春党政部门重点是抓四个层次的调整,就是县一级抓经济带,乡一级抓万亩片,村一级抓千亩园,户抓万元田。2006年全县重点抓薪槽线、岚洗线百里药材带,现在已经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任务统一分解,并制订政策,实行重点倾斜。沿线各相关乡镇都把百里药材带建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来抓,确保任务落实到位,确保沿线连片。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集中力量抓好万亩示范片,象县城潜河的城郊万亩大棚蔬菜片,狮子、檀林、大同等乡镇万亩药村片,张榜、向桥两个乡镇土豆片,赤东镇的万亩珍稻片等,都抓出了特色,抓出了效益。每个乡镇还选择2至3个基础好、条件好、交通便利的村,狠抓千亩园建设,在上档次、上水平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关于万元田建设,嘈河十里贩的大棚蔬菜,张榜田六、三渡野塘咀的草葛,桐梓高溪的山药,向桥的芋稻菜等都提供了好的模式。目前,各乡镇都把万元田建设定到了户、定到了人。为了推动调整向纵深推进,薪春县委计划采取三大行动:即召开“群英会”,大张旗鼓地表彰调整大户;组织.“考核评证”,战场论英雄,实绩排座次;选送精品参展,请有关专家对各地的农副产品进行严格筛选,挑出精品报送市农业精品展销会参展,并以此为契机,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薪春精品名牌。其次是抓好三条有效途径增效。就是“一抓药材二抓鞋,三抓劳务富起来”。薪春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因此,发展医药经济就成为我县兴县富民的战略思路。由于有事实上的基础,见到了实效,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薪春县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引导药材生产下大田。近两年,全县上下掀起了药材下田3万亩。手工钩鞋是该县刘河镇孺子牛鞋业集团近年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又一新举措,通过发动千家万户钩鞋,既使企业得到发展壮大,又带动了一方群众致富。县委已经看准了这个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正在以刘河镇为中心,建成百里鞋业经济带,发动全县妇女钩鞋,形成“十万农家女,千万绣花鞋”的生产格局,据测算,仅此一项年创产值达亿元。劳力输出是薪春又一大特色,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薪春县委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加速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为了确保“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薪春县党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劳动、人事部门培训和对外联络的优势,举办了20多期适用专业技术培训班,在全国设立了7个人才交流窗口,在巩固东南沿海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同时,大举进军西部。目前,全县外出打工经商人员已达18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0},其中,3000多农民投身西部大开发,预计全年打工总收入过10亿元。再次是切实抓好示范带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给群众看。领导率先垂范,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力。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薪春县委组织各级党政干部大办“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培养典型大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感染和激励农民搞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县“四大家”领导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共在各自挂点乡镇、村办起了调整示范点58个,如遭河镇高德贩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点、r州镇竹林湖村特种养殖精养示范点、横车镇企业样板园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全县结构调整的样板。领导干部的现身说法,既使群众消除了顾虑,看到了希望,又为群众增强了信心,注入了活力。此外,切实抓好跟踪服务。为了使广大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增产增收,薪春县委坚持以优质服务、优惠政策作保障。2007年,县“四大家”领导实行“四个一”分工,主要领导一人抓一个主导产业,其他领导一人挂一个调整示范基地,带一个乡镇,重点抓一个村的调整。为了解决县直部门干部“三农”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县委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调整。各涉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服务措施,每个单位住一个示范村,扶持一个示范基地,培植一个大户,形成全社会共同抓调整的合力。同时,县直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县教育、农业、科技部门发挥桥梁作用,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截止目前,共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6000余人次,科技书籍2. 1万册,提供优质稻种20万公斤,提供优质药苗11万株。县财政、金融、扶贫开发等部门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将以工代贩、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捆在一起,向农业调整倾斜,将1000万元资金落实到户。通过这些办法,切实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3、认真落实农村政策,为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的环境。落实好农村的各项基础政策,是保证政令畅通,取信于民的关键,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党政部门应把落实政策这根主线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中去,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在这方面,薪春县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据调查,该县落实农村政策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切实落实减负政策。农民负担问题,一直是农民最关注、反响最强烈的问题。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2004年,薪春县委出台了8条硬措施,包括一次性压减农民负担800多万元,减少水利标工200万个,冻结乡镇建房、购车计划,精简乡镇机关人员等等,年终一一兑现,切实为农民“减负”。2005年,薪春县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釜底抽薪”措施抓在手上,实行党政“一把手”总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一定三年”不变原则,把好农民负担计划审查关。在具体工作环节上,注意严把“三关”,即严格发卡到户关、严格检查督办关和严把整改关,严格核定农民负担,规范填写、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做到“一卡管全年”,防止了“卡外卡”和“二合同”;组织专班,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常年对各地进行检查督办,堵绝各种漏洞;针对“三乱”屡禁不止的情况,出台规范收费文件,召开纠风治乱会议,公开处罚一批乱收费的单位和个人,废止了一批不合理的收费文件,取消了一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统计,全县农民负担总额比上年减少了1031万元,人平净减25元。C2)切实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到位”,即政策宣传到位、政策执行到位、服务工作到位、监督管理到位,确保粮食收购全年不间断,资金兑现不打白条。2005年,县粮食部门反思过去落实粮食收购政策、服务农民方面存在的不足,向农民公开承诺粮食收购做到“五在前”,即市场信息送在生产前,收购政策宣传在收购前,收购准备抓在上市前,服务做在农民进站前,兑现资金筹在结算前。为解决家民调整产业结构和春耕备耕资金不足问题,全县各收购网点全天候放开收购。(3)切实落实改革政策。精兵简政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从2000年开始,全县实施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生产要素“三个放活”,为精简机构、精简人员找到了出路,积累了经验。2001年,薪春县委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认真落实改革政策,狠抓乡镇撤并工作,全县由原来的26个乡镇场撤并为15个乡镇场。撤并后,乡镇场平均面积160平方里,平均人口6. 2万人,压减了经费,节约了开支。全县精减乡镇干部103人,清退临时人员184人。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农民减轻负担近300万元。经济负担的大幅度减轻,不仅为农民增收排除了人为的财物障碍,而且为农民增收增添了巨大的信心和精神动力,受到了农民的广泛好评。

    总而言之,要实现“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事关我国发展与稳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开辟“绿色通道”。要构建农产品生产的“板块结构’,,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实行“精品战略”,提高产业的“含金量’,;实行“集合工程”,扩大产业结构的覆盖面,形成有利于农业增收的产业化格局。就必须建立农业保护制度,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为农民增收提制度保障。要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产品缓冲储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保障机制,建立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和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就必须积极面对WTO的挑战,调整政策,抢抓机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外贸出口市场,切实解决农产品供大于求的问题。要建立财政计划性投入制度,为农民增收“输血增氧”;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和相关配套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就必须大力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舞台。要紧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步伐,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力;依托城镇建设扩大乡镇企业规模,实现农村剩余劳力的有效转移;采取有效措施,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的提档升级。就必须多法并举,综合治理,为农民增收提供安全保障和精神动力。要建立安全网,为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要在全民中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科学精神和先进文化主导社会生活,消除社会冲突的文化根源,为农民增收提供精神动力;要完善税制,调节收入差距,为农民增收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就必须立足县情,强化领导,以过硬的作风为农民增收提供政治保证。要正确认识县情民意,为农民增收提供好思路;依托县域现有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强保障:认真落实农村减负政策、粮食收购政策和农村改革政策,为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然,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各地情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其方法和途径也会不同。限于知识、阅历和生活视野,本文研究的深度还显不够,恳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