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限售股解禁:名医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39:24

1.《黄帝内经》论灸疗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

《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馋石针艾治其外”。是说馋石、针刺、艾灸等方法,通过刺激身体外部的体表腧穴经络,治疗疾病,属于外治法的范畴。远古时,人类尚不能铸铁,使用馋石这些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特点。艾灸和砭石并论作为外治法,说明在新石器时代灸法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方法。

灸法的出现与地区性、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疾病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北方地区,气候严寒,地处高山峻岭,风大冰厚雪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多倚山而居,长期野外食宿,又多食动物肉乳,因此容易患消化不良,肚腹胀满之类疾患。治疗这类病证,适宜于艾火烧灼熏烤的方法。故艾灸的方法,当首先出现在北方,之后传播到其它区域。

《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有些不适宜用针刺法治疗的疾病,还可以采用灸疗法施治。《内经》关于灸疗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痈毒生于肩臂部的可立即实行灸法。

2.五脏背腧穴都位于脊椎两旁,这些腧穴,临床宜用灸法,不可妄用针刺。

3.在足部发生阴寒之气厥逆时,则宗气不能循经下行,脉中的血液也随之滞涩而留止在内,不能畅行,倘不是先用温熨艾灸调治,就不能再进行针刺。

4.经脉陷下,唯有采用艾灸治疗;若有络脉结而坚紧的,也当用艾灸治。

5.内脏受寒,容易发生胀满的疾病,适宜用艾火烧灼。

6.颈项强痛的疾患,应取巨骨穴施以灸法。

7.风寒侵袭发生麻痹不仁或肿痛等症状,可用艾灸法来治疗。

8.被犬咬伤的,可在咬伤处灸三壮,防止狂犬病。

9.艾灸治疗寒热病证的方法是:先灸大椎再灸长强,背部有陷凹之处灸之。

10.脉虚陷不起的,只可采用灸法。

 

2.张机论灸疗

张机,字仲景,南阳涅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它的著作经晋代王叔和等人的编次,成为现在的《伤寒论》、《金贵要略》二书。

仲景在其著作中,对灸法的适用范围,充分体现了阴盛阳虚可灸的原则。所论灸疗适应证有九条,其中《伤寒论》七条,《金贵要略》二条:如

1.阳虚气陷、虚寒下利当灸之。

2.手足厥冷,烦躁,阴盛阳亡的危候,当急用灸法回阳为先。

 

 

4.葛洪、鲍姑论灸疗

葛洪,字稚川,江苏省句容县人,为东晋道家、医学家。著有《肘后卒救方》。鲍姑,葛洪之妻。鲍姑医道精湛,擅长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闻名,是我国古代唯一的著名女灸师。她足迹所到之处,至今皆有县志、府志及通志的记载,称它为“鲍仙姑”,她的艾也被称为“神艾”。据《鲍姑祠记》云:鲍姑用“越冈天产之艾,以灸人身赘瘤。一灼即消除,无忧。”

葛洪在《肘后方》中倡导灸疗,包括内、外、伤、妇、五官等科及传染性疾病。其灸疗不仅用于治疗,还用于对疾病的预防。《治瘴气疫疬温毒诸方》:“断温病令不下相染┉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肘后方》中灸治范围多为阴寒偏盛所致的气机逆乱病证,目的在于通过艾灸以助阳驱邪,使阴阳平衡。

            

5.陈延之论灸疗

陈延之,晋隋时医家,是提倡灸法的先驱。于公元5世纪上半叶著《小品方》。

《小品方》的特点:取穴甚少,灸壮甚多。灸疗处方中26个处方进行统计,其中取一个穴的就有20个处方,取两个穴的就有4个处方,取3个穴的就有2个处方。施灸壮数最少者14壮,多为50—100壮,主张灸宜多变而不可执一。

他还在《小品方》提出:“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说明了灸法简单易行,百姓自己就可以使用。

 

6.孙思邈论灸疗

孙思邈,隋唐时代今陕西耀县人。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等,大量填补了唐朝以前灸疗理论的空白,对发展灸疗作出了重要贡献。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孙氏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说:“上工医未病之病”,“神工则深究萌芽”。第一个提出用灸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凡入吴蜀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疟、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后世“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脍炙人口的保健灸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如小儿脐风预防灸法,书中指出:“和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颊车以防噤”。

   孙思邈于《千金方》中充实了《肘后方》隔物灸,如治疗发背的隔豆豉饼灸、治痈疽的隔附片灸。

 

7.王焘论灸疗

   王焘,唐代医学家,山西省郿县人。著有《外台秘要》,该书中反复强调灸法的重要性,治疗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千金方》中提出:“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学者凡将欲疗病,必须灸前诸穴,莫问风与不风,皆先灸之,此治一法,医之大术,宜深体之”。

 

8.许叔微论灸疗    

   许叔微宋代今江苏仪征人,著有《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等书。

   许氏师法仲景,故灸法用于阴证为其主要学术思想。强调“阴毒”、“阳微”、“阴证”最宜用灸的论点,而成为我国针灸史上温补派的先驱。

1.阴证用灸:《本事方?阴毒沉困论》指出:“阴毒证,则药饵难为功矣。但于脐中灼艾,如半枣大,三百壮以来,以手足和暖为效”。此证类似现代医学中的中毒性休克,故急宜回阳固脱。这里不仅说明该危重证非艾灸不能治疗,而且表明用艾灸还可以预测转归。

2.灸补肾阳:许氏认为只要是肾阳不足证,均可用灸。《本事方》云:“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此证再用玉真丸的同时,还要灸关元百壮,以加强温补肾阳的作用。令记载他本人患肾虚腰痛的治验即是证明:“戊戌年八月,淮南大雨,城下浸灌者连月,予忽脏腑不调,腹中如水吼数日,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折,虽颊面亦相妨。服遍药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后思之,此必水气阴盛,肾精赶此而得,乃灸肾俞三七壮,服此药差。”

3.中风宜灸:灸中风口眼歪斜的家藏方:“于耳垂下麦粒大灸三壮,左引右灸,右引左灸。”

 

9. 窦材论灸疗

窦材,南宋真鼎(今河北省正定县)人,著有《扁鹊心书》,主要介绍灸法。

1.  温补脾肾,艾灼第一。

窦氏论述了用灸养阳的方法。提出“人以脾为母,以肾为根”;“脾为五脏之母,肾为一身之根”;“脾肾为人一身之根蒂”。因而特别注重温补脾肾之阳。窦氏强调治病以“灼艾第一”。他说:“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窦氏认为“非寻常药饵所能救,”需用灸法取效。对于“肺伤寒”,也“非药可疗”,宜用灸法。窦氏重灸,从理论到实践,从预防保健到临床治疗,都反映了“灼艾第一”的思想。

2.  用穴量少,施灸壮多

如“一老人,腰腿痛,不能行步令灸关元三百壮,更服金液丹,强健如前。”“一人患肺伤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脉沉紧,服华盖散、黄芪建中汤略解,至五日,昏睡谵语,四肢微厥,乃肾气虚也,灸关元百壮,服姜附汤使汗出,愈。”他认为:“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即此法也,若去风邪四肢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已。”为减少多壮灸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窦氏创立了一种灸前麻醉法,即口服“睡圣散”,使人昏睡,然后施灸,可无痛苦,这是灸法应用麻醉的最早记载。

3.病宜早灸,灸可防病

认为治阴毒灸“迟则气脱,虽灸亦无益矣;气脱须早治,迟则元气亦脱,灸亦无益矣;”虚劳须早灸,迟则无益“。书中提到一伤寒用灸过迟终致脏气败绝而死亡。“一人患伤寒至六日,脉弦紧身发黄自汗亦太阴症也,点命关穴,病人不肯灸,伤寒惟太阴少阴二症死人至速,若不早灸,虽服药无效,不信,至九日泻血而死”。

窦氏于书中提出,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可防病摄生,并根据年龄的不同,提出了用灸的间隔时间及施灸壮数:“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10.闻人耆年论灸疗

闻人耆年,南宋针灸家,今浙江嘉兴西南人,著《备急灸法》,该书序言中写道:“施之无疑,用之有效,返死回生,妙夺造化”;“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

 

 11 吴亦鼎论灸疗

吴亦鼎,清代,今安徽人。著有《神灸经纶》是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灸疗著作。《神灸经纶》指出通过施灸达到温暖经络,宣通气血,是逆者的顺,滞者得行,消阴翳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