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股价大涨:古诗中的辩证唯物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7:37:47

 

    (本文多有胶弦鼓瑟之语,请批判地阅读。取其哲理诗比较集中的长处)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  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观祈雨(唐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琴诗(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  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拟古    (明   钱宰)

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

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

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

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

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  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  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寄兴  (宋  戴复古)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雪梅  (宋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哲理: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感怀  (明  杨基)

    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蚁  (唐  元稹)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读《陈蕃传》(宋  杨万里)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加以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赋得:古时,按指定的诗题写诗,题目前须加“赋得”两字。离离:繁盛茂密的样子。

  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芳草。晴翠:阳光下芳草一片翠绿的颜色。

王孙:贵族子弟,远游的人。萋萋:春草长得茂盛。

 

诗以青草起兴,通过对草的枯荣,生生不已,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杼写,隐喻了自然事物及社会人生发展的深刻哲理。

原野上繁茂的青草,生生不息,年年岁岁,枯了又繁荣。烈火燎原烧不死,春风化雨又复苏。且看,这眼前的原野,正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草郁郁葱葱,绵延不断,伸展到遥远的天际,古道上弥漫着草的馨香,阳光下一片翠绿接荒城。这古原的风光是那样迷人,吸引着远近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游乐观赏。又要送游人离去了,依依不舍之情,连路边两旁的草儿也满怀离情别意,茂密列队,迎风招展,为游人送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揭示了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必然性和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草木有枯荣,人事有代谢。那些在困难险阻面前,具有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充满生命活力的人,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王之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鸛雀楼,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城北,临黄河,已被洪水冲毁。

 

远山,夕阳带着金色晚霞的余辉,缓缓隐没在西天的尽头。鹳雀楼畔,九曲黄河,波涛滚滚,气势磅礴,奔入大海。眼前这雄浑壮阔的美景,令人胸襟宽阔,心旷神怡。想要看到更美丽的无穷景色,就必须不断攀登,更上一层楼。

此诗以雄伟奔放的气势,抒写祖国壮丽山河,寓意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高瞻远瞩,才能洞察全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同时说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只有不断地扩展视野,研究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才能将自已的知识和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②

                    沉舟側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③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河北)人,后迁洛阳。贞元进士,又中博宏词科,官授监察御史。曾和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为人正直,长期被贬,不改政治改革主张,是唐代一位有骨气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

诗中隐喻诗人对长期被贬逐,政治改革未能实现的悲愤,以及乐观,进取,到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在僻远荒凉的巴山楚水流放地,度过二十三年漫长的贬逐生涯。连怀念改革故亡好友,也只能望空长叹,孤独悲歌《思旧赋》。待回到故乡,已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反倒像是旧时隔代人了。一切都在变化,历史车轮无法阻挡。就像那江海,沉舟侧畔,却千帆竞渡,那青山,病树前头,已万木吐翠,一派春光。今日听到你白乐天的赠诗,心潮荡漾,我们就借这杯酒来相互激励,奋发前行,走向美好明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深含哲理,成为千古名句。它说明了,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也说明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从旧事物身上吸取养分,不断地成长壮大。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克服弊端,社会才能发展。

注释

 巴山:蜀地,四川。楚水:两湖,湖南,湖北。巴楚为唐代僻远荒凉之地。

 闻笛赋:晋初向秀所作《思旧赋》。向秀,在好友嵇康被司马昭杀后,应举归途,路过嵇康的。故居山阳(今河南焦作),听到邻人吹笛,伤感写下《思旧赋》。烂柯人:《述异记》,晋王质上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未看完,斧柄已烂,下山回村,闻同代人都去世了,自已还未变老。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

 歌一曲:指白居易(乐天)的《醉赠二十八使君》诗。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屠苏:古代风俗,元日用屠苏酒祭祀。瞳瞳:光彩夺目,光明灿烂。桃符:古代春节,用桃木两块,写上神名,悬挂门两旁,以驱鬼神,宋代后,改用红纸书写对联,即为现在的春联。门眉贴红纸,为挥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嘉三年,上万言书,主张变法。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后两度被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学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风峭刻,政治色彩浓厚。

 

这首诗,抒写传统的春节,融入了厚重的文化意境,隐喻着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必然性。

大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穿红袍、挂红灯、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驱除年兽。初一,鸡鸣即起,"开门进宝",迎春接福,摆上供品,供奉列祖列宗,天地神明,财神菩萨,祈保平安。祭祀的美酒,香飘万里,融进春风里。

人们相互庆贺新禧,晚辈向长辈拜年,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般往来于山青水秀之间。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着,融成了一幅"农家喜庆图"。人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欢天喜地过新年。千家万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整个神州大地,都在恭贺光辉灿烂的未来!

传统的春节,年复一年,辞旧迎新,总把新桃换旧符,打开每一个人的心结,分开过去和未来,祈盼美好的明天。新陈代谢,这是宇宙间永恒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1130-1200),元晦,南宋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官至宝文阁待制,著名理学家。他凝毕生心血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与阐发,集后期儒学之大成,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立了一个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完整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官方哲学的正宗, 甚至在日本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诗清新,富有哲理。

 注释:

① 胜日:胜,优越,美好。胜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

② 泗水:源出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而的名,流经曲阜,孔子坟墓在泗水之滨。

③等闲:寻常,普通,随便。

 

这是哲学家写的诗,隐喻如哲学深邃隐晦,但读懂它,也不乏诗情画意。哲学家的抽象思维和诗人的形象思维相统一,意境似乎更为幽雅、悠远,耐人寻味。

诗人怀着朝圣的心情,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去朝拜泗水之滨的孔子故乡曲阜,虔诚地去寻觅儒学这朵华夏精神文明的奇葩,去追思至圣先师的不朽业绩,感受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光华。在这东方圣城,朱熹激动不已,感慨万千。放眼神州大地,朝野上下,云云众生,无不沐浴在孔子思想的光辉之下,儒家学说,如浩瀚东风给华夏子孙带来无限春光,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孔子,及人人,德泽四海。等闲之辈,凡夫俗子,都能领略得到儒家仁学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花独秀不是春。孔学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博大精深,更在于它的包容。一花引来万花开,使历史上出现百花齐放大好局面,而今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开放着一朵的新花。孔子就象春日的阳光,儒学就象浩瀚的东风,催生了华夏大地礼仪之邦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群芳争妍的春天!

朱熹不愧是孔学大师,儒学的继承人和发扬光大者,他深谙儒家学说的精髓:,爱人,忍让,包容。他对孔子仁学的教化功能所显示出的无比威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这首诗以春日为喻,以东风比拟儒学,以春日的阳光比拟孔子,寓理于景,写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人们广为传诵的千古哲理名句。其隐喻幽深地告诉人们,一般人一旦接受到崇高精神的陶冶,思想面貌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犹如万紫千红总是天的阳光雨露抚育的那样。一种思想理论,一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就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实践论和认识论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