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边框:中国古代博弈术(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7:03:01
设局之策无风也能起大浪
历史上有些聪明人谋局,都有“无风也起浪”的本领,也就是说要适当地“无中生有”,适当地“编造谎言”,引人入局。你不必担心对方日后会识破你,因为那时他已失败了。做局如同经营,要以极小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利益,甚至空手套白狼,玩的就是心跳。
张仪的“空头支票”
战国时期的楚怀王,就曾被纵横家张仪承诺的所谓利益骗得团团转。张仪在这个局里所承诺的利益,即答应给楚怀王的好处,就从来没有实现过,只是钓他上钩的诱饵。而楚怀王利欲熏心,头脑简单,连上了两次当。
齐楚联盟是秦国的心腹之患,而离间齐楚联盟,就成为秦向东扩张过程中的关键。于是,秦相张仪去拜见楚王。他对怀王说:“如果大王能够与齐国断绝关系,臣下将请求秦王把六百里地方献给楚国。这样,齐国就一定会被削弱,齐国被削弱了,大王就可以使役齐国。”楚王十分高兴地应允了。他被张仪承诺的利益迷住了。
回秦后,张仪称病三月不上朝,楚怀王得不到土地,以为秦嫌楚与齐断绝关系不够坚决。因此特派勇士前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一面与楚彻底断交,一面派人入秦与秦王商议共同伐楚。目的达到,张仪出见楚国使者,告诉他“从某至某,广袤六里”送给楚王。
怀王看到承诺的六百里土地,到头来只兑现了百分之一,就非常生气,大骂张仪是出尔反尔的小人,气冲冲地要兴兵伐秦。结果楚军大败,战败消息传来,楚怀王气得发昏,简直恨死了那个言而无信的张仪。
秦国大败楚国之后,能够与其抗衡的国家就只剩下了齐国。公元前311年,秦国派人与楚国谈判:愿分汉中之地与楚,以同楚结盟。然而,怀王对张仪耿耿于怀,宁可不要汉中之地,而要张仪以解心头之恨。早就看出楚怀王弱智的张仪闻讯,欣然赴楚。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怀王囚禁起来,准备杀掉以祭先祖。但张仪使用种种手段,通过楚国大夫靳尚,向怀王夫人郑袖说情,郑袖请求把张仪放掉,与秦和亲。怀王受夫人蛊惑,又害怕得罪秦国,加上仍贪于土地,权衡再三,最后下令把张仪释放,并且还客客气气地招待他。
张仪又趁机用虚幻的利益来引诱怀王,他承诺说:“秦国出兵攻打卫都和阳晋,一定会堵塞天下的关口。大王出动全部军队去进攻宋国,不用几个月宋国就可以拿下来,拿下了宋国,然后一直向东,那么泗水边的众多小国就全归大王所有了。”
“现在秦国和楚国接境连界,本来是地缘亲近的邻国。大王如果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将让秦国太子到楚国做人质,楚国太子到秦国做人质,长久作为兄弟邻邦,永世互不攻伐。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一席话说得楚怀王连连点头称是,楚怀王以为又有“利益”可得,于是马上同意与秦和好,并送走了张仪。不久屈原出使归来,问及怀王为什么不杀张仪时,怀王才明白自己又上了当。派人去追却为时已晚了。
张仪信口雌黄,向楚王大开“空头支票”,可把楚王害苦了。那么,楚王为什么屡屡相信它呢?剖析一个深层原因,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因为楚王害怕强大的秦国。张仪这个大骗子,身上笼罩着强秦的光环,楚王不敢与秦国翻脸,所以对张仪的许诺总是往好的方面想,宁可信其有,这其实是一种姑息的态度。
当今社会上也有很多大骗子,在人前先抬高自己的身价,比如自称来自大机关或认识高层领导,给自己罩上一层耀眼的光环,博取别人的尊敬,然后行骗。他们行骗的成本极低,而对方想验证其真实性却很难,这正是他们敢于玩空手道的原因所在。
谣言可以杀人
隋将李浑,字金才,聪俊英伟,颇具武略,以军功累封安武郡公,拜左武卫大将军。开皇年间,其父申国公李穆病逝,隋文帝欲为李穆立嗣,以示褒扬。李浑得到这个消息,很想继承父业,就对其大舅子宇文述说,如果宇文述能帮助他荫袭父爵,他将每年奉送一半的国赋作为酬报。
一无赖子路逢戚串,欲款之而无钱,邀之酒馆饮。己先索面一碗,对客曰:“我送家母点饥,再来奉陪。”至家,易以己碗,捧至一小铺。有老妪脚踏大铜炉坐柜内,诳曰:“某家寿诞,央我送面与您老。”妪起身致谢。又曰:“某家客多,烦易一碗与我。”妪起入内,即掇其铜炉去,质钱千文。乃至家取碗来馆,与客大啖。
宇文述为大利所动,在皇太子面前大肆吹捧李浑功勋卓著,才堪重任,自李穆长子弃世以来,李氏其他子孙皆平庸无奇,不足以承受国家荣宠,光耀门楣;根据立嗣以长、次则以贤的原则,非李浑不可以袭受申国公之封。于是李浑袭封申国公,稍后又改封郕国公,累加光禄大夫,大业九年迁升右骁卫大将军,恩望日隆。
李浑得以继承父业,宇文述确实起了关键作用,但李浑却过河抽板,袭封两年之后就不再遵守诺言,其间当然也与他过分奢侈纵欲、开支渐紧有关。宇文述大为恼怒,他可不甘心就这样轻易被李浑当掉,发誓至死不会忘记这一段过节。李浑知道了宇文述的怨言,自恃恩宠,毫不畏惧,亲家从此反目成仇。
后来隋炀帝征讨辽东,有位名叫安伽陀的方士告诉炀帝说,根据图谶不久以后李氏当做皇帝,于是力劝杀尽国内姓李的人以绝后患。当时民间也流传着“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的民谣。炀帝的心中自此有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宇文述马上抓住这一机会,向炀帝进谗言诬陷李浑手握禁兵,图谋不轨,声称他作为李浑的亲戚,常常察觉李浑与李敏、善衡等人有种种反常迹象。炀帝早已对安伽陀的话深信不疑,以为图谶就应在李浑这一大家子身上,于是毫不犹豫就派宇文述去搜罗证据。
宇文述暗中教武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李浑谋反,又得到炀帝首肯,火速将李浑等人捉拿归案。李浑等人本无异心,当然查不出什么谋反的真凭实据,炀帝却不肯就此罢休,命令宇文述一定要搞出理想的结果。
宇文述秉承炀帝旨意,将李敏的妻子宇文氏提出监狱,骗她说李敏、李浑等人名应图谶,必死无疑,她如果想保全自己,最好是捏造证据,告李家谋反,这样一来她不但不会连坐受诛,同时身为皇帝的外甥,还可另嫁贤夫。宇文氏毫无主见,听凭宇文述口授李浑与李敏如何如何策划谋反的事实,她照着写成表章,交宇文述转呈炀帝。
炀帝既然“证据”在握,也不管是真是假,立即下令诛杀李浑、李敏等三十二人,李氏其他人员无论长幼统统徙边。宇文述为了一点私人恩怨,彻底毁灭了李氏宗族,他自己反而因此受到炀帝的褒扬。
用这样的手段整人,当然过于卑鄙,但我们不可无防人之心啊。比如在商战中,很多知名的商家不就是因流言或丑闻而被击败了吗?如果有人造谣说某某产品含有“苏丹红”,那岂不是对这一产品的致命打击?“无中生有”之计的可畏之处就在于,成本极小,杀伤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