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么社工数据库:中医十种按摩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9:35:37
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36次。
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穴位的按摩方法注意点:
一、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
二、点按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三、与呼吸的关系。呼气时按,吸气时松。
经络的敲击
我们最常敲击的经络有:心包经、胆经。
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敲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三焦经、脾经。
心经多用拨的手法,肾经多用疏道的手法。
膀胱经在背后的部分自己无法调理,委中往下一段自己可以按揉。
经络敲击注意点:
一、力度轻重。轻快短为补,重慢长为泻。
二、敲击的方向。顺敲为补,逆敲为泻。
那么,经络敲击的顺逆如何判断?经络以起点为依据,可分为手经和足经。手经和足经都又分为阳经和阴经。下表可以清楚地判断经络的顺逆和补泻。
由上到下  由下到上
手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 逆/泻 顺/补
手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 顺/补 逆/泻
足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 顺/补 逆/泻
足阴经:脾经、肝经、肾经 逆/泻 顺/补
如手厥阴心包经为手阴经,对照上表,由上到下敲为顺,是补手法。由下到上为逆,是泻手法。其他经络,同理类推。
几个注意点
1、心包经一般为补,夏天心火旺的时候可以逆敲,泻心火。
2、实症为补,虚症为泻。如治小儿近视,为虚症,肝开窃于目,应该泻法敲肝经。便秘,应该泻法敲大肠经。感冒,要泻法敲肺经。
3、肾经任何时候只能补,不能泻。对照上表,应该由下往上敲或者疏通。
4、一些深入肌肤的穴位,即使补法也要用力按。如足三里,风池,昆仑。
5、胆经多从上往下敲,用补法。但在大腿部肌肉发达,补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击。过了膝盖,从阳陵泉开始往下要手法略轻。
6、膀胱经的俞穴,如肝俞、胃俞等穴位,俞为通道,而人的后背最易受寒堵塞,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揉,打通通道。
7、中医手法有十种,现在只提了两种。其他一些手法也基本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比如采用揪和拍,肯定是虚症。如咳嗽,在咽喉部揪痧,心血管疾病在心包经拍痧。刮的手法也是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
8、要灵活运用中医的五行理论。主要是正确判断经络之间的表里关系和相生相克关系,确定补泻治疗手法,再用本文的方法判断方向和力度。如调理肾经,一般来说肾经出现问题都是虚症,肾经要补。肺运肾水,肺经要补,脾经和肾经隔一位,要泻。
所以,总的调理思路应该是:疏通肾经,补肺经,泻肝经和脾经。然后,对照本文中的表格,可以轻松判断经络调理的方向。
常用的推拿按摩保健手法
1.按法 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指按法。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如常按面部及眼部的穴位,既可美容,又可保护视力。
掌按法。接触面较大,刺激也比较缓和,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
屈肘按法。用屈肘时突出的鹰嘴部分按压体表,此法压力大,刺激强,故仅适用于肌肉发达厚实的部位,如腰臀部等。
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
2.摩法
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穴位表面,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摩动。摩法又分为指摩法。掌摩法、掌根摩法等。
指摩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摩法。用掌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指摩法。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等力在身体上进行摩动,摩动时各指略微翘起,各指间和指掌关节稍稍屈曲,以腕力左右摆动;操作时可以两手交替进行。
在运用摩法时,要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若经常用摩法抚摩腹部及胁肋,可使人气机通畅,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3.推法。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推法可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等。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1)指平推法。用拇指指面着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按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2)掌平推法。用手掌平伏在皮肤上,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也可双手掌重叠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
肘平推法。屈肘后用鹰嘴突部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此法刺激力量强,仅适用于肌肉较丰厚发达的部位,如臀部及腰背脊柱两侧膀胱经等部位。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此种手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4.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此法是用大拇指和食、中指端对拿于患部或穴位上、作对称用力,一松一紧地拿按。使用拿法时,腕部要放松灵活,用指面着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可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本法也是常用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等作用,适用宁颈项、肩部、四肢等部位或穴位,且常做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5.揉法用手指罗纹面或掌面吸定于穴位上,作轻而缓和的回旋揉动。揉法又分为: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等。①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或指端轻按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揉动。②鱼际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部分,吸附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轻轻的环旋揉动。③掌揉法。用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揉动。揉法是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如揉按中脘、腹部配合其他手法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6.擦法 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接来回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本功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7.点法 用拇指顶端,或中指、食指、拇指之中节,点按某一部位或穴位,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挛痛、腰腿疼痛等病症。
8.击法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叩击体表,可分为拳击法、小鱼际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等。击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使用时用力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打体表,在叩打体表时,不能有拖抽动作,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律。其中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棒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背及四肢部。
9.搓法用双手的掌面或掌侧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井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本法具有调和气血,舒通经络、放松肌肉等作用,适用于四肢及胁肋部。使用此法时,两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10.捻法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罗纹面,捏住另一手的手指,作对称用力捻动。本法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适用于手指、手背及足趾。运用时动作要灵活、快速,用劲不可呆滞。
11.掐法用拇指或食指指甲,在一定穴位上反复掐按。常与揉法配合使用,如掐揉人中,须先掐时揉。本法有疏通经脉、镇静、安神、开窍的作用。
12.抖法是指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微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连续颤动,使关节有松动感,可分上肢抖法和下肢抖法。此法具有疏松脉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常与搓法合用,作为结束手法,使患者有一种舒松的感觉。在反复练习、掌握了上述手法时,还应了解自我按摩保健的主要内容。通常分为以下动作,使用时最好依次进行。
(a) 净口。口唇轻闭后,用舌在齿唇之间用力卷抹,右转、左转各30次。
(b)叩齿。口唇轻闭时,有节律地叩击上下齿35次左右。
(c)搓手。用两手掌相对用力搓动,由慢而快,约30次~搓热为止。
(d)摩脸。用搓热的手掌擦脸,手指微屈、五指并拢,两手轻作遮面状,由额向下拂,如同洗脸30次。
(e)揉太阳。用两手中指端,按两侧太阳穴旋转揉动,先顺时针转,后逆时针转,各7~8次。
(f)点睛明。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点压双睛明穴,共20次左右。
(g)揉眼。用两手食、中、环三指指节,沿两眼框旋转揉动,先由内向外转,再由外向内转,各7~8次。
(h)按太阳。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转动,顺、逆时针方向各15次。
(i)梳头。十指微曲,以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前到枕时进行“梳头”,共25次左右。
(j)鸣天鼓。先用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头时枕骨15次。然后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紧按头时枕骨部不动,再骤然抬离,接连开闭放响15次;最后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开。如此共进行3~5次。
(k)揉胸脯。以两手掌按在两乳外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l)抓肩肌。以右手拇指与食、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后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配合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捏提10~15次。
(m)擦丹田。用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摩擦小腹部,以丹田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
(n)搓腰。先将两手互相搓热,紧按腰部,用力向下搓到尾间部,左右手一上一下,两侧同时进行,共搓30次。
(o)点环跳。先以左手拇指端点压左臀环跳穴,再用右手点压右臀环跳穴,交叉进行,每侧10次。
(p)擦大腿。两手抱紧一侧大腿部,用力下擦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来回擦20次。
(q)揉小腿。用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
(r)擦涌泉。先将两手互相搓热,接着用右手中间三指擦左足心,以涌泉穴为中心,一般进行30~50次,以擦至左足心发热为止;然时又用左手中间三指将右足心擦热。
上述按摩动作,各有各的保健作用,如叩齿可以促进牙齿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使牙齿坚固,预防某些牙病;运舌,具有按摩口腔粘膜和齿龈的作用,并能刺激唾液分泌而帮助消化;擦面,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面部皮肤的弹性和张力;呜天鼓,有助于预防头昏、项强等症的发生;揉腹,能够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肠的蠕动,可促进消化机能;擦涌泉,不仅通过改善局部循环而有助于健步,而且还有助于预防失眠、心悸等症的发生。由此可见,每天坚持练习上述动作,对于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确有一定价值。 此外,李业甫在其所著的《自我保健穴位推拿》一书中所介绍的“自我保健推拿操”,也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摘录如下:
1.深呼吸运动10余次,使周身气血通畅;2.揉双睛明各20次;3.摩双眼眶各10次;4.揉按印堂20次;5.揉按双太阳各15次;6.分推前额20次;7.推双迎香各20次;8.推双听宫各20次;9.上推双面颊各20次;10.揉百会、左右手各20次;11.按揉双风池各20次;12.擦大椎左右手各15次;13.按揉双肺俞各20次;14.按揉双脾俞各30次;15.揉、擦双肾俞各40次;16.擦腰骶左右各30次;17.揉膻中左右手各20次;18.摩中脘左右手各40次;19.揉气海左右手各30次;20.擦上胸左右各20次;21.擦双章门各30次;22.擦小腹左右各30次;23.揉、拿双肩各20次;24.拿按双肩髃各20次;25.揉按双手三里各10次;26.拿双内、外关各10次;27.拿按双合谷各20次;28.擦上肢各7~10次;29.捻抹手指各3次;30.点按双风市各20次;31.揉按双血海各10次;32.拿双阴、阳陵泉各10次;33.按揉双足三里各20次;34.按揉双三阴交各10次;35.拳击下肢各10次;36.搓下肢各10次。
以上介绍的推拿、按摩养生,又称主动推拿,偏重于强身防病,益寿延年。若是医生给病人推拿,称为被动推拿,主要用于治疗疾病。推拿具有“验、便、廉”的特点,尤其是自我推拿,不受设备、环境等条件限制,不用针、不用药,即能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很受广大群众欢迎,非常值得人们学习、运用。
背部按摩手法图解教程
最全面的中医背部按摩手法图解教程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

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她的身体向外推。

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地摇。

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意。再返回到臀下部。

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步加大压力。向背上部推进,揉捏到臂的上部。用拇指和食指捻动肩部肌肉。轻捏颈背部。沿脊柱和肩胛骨之间下移。

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你。这种手法产生一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

15、双掌并拢,把你的前臂横在伙伴背部的中间。

16、很慢地把前臀向两边推开,掌心朝下滚动你的前臂。右臂应在脊柱的底部停下来,而左臂在颈的顶部停下来。利用身体的重量施加压力。

17、现在,在背的一侧以对角线方向重复这一动作。你的左臂应推到肩部,而右臂则推到对侧的臀部。

18、双手沿同一个方向放在臀部,用交叉的、绞扭的动作向背部移。用掌根和手指抵住背部,在用一只手向前推的同时,用另一只手向后拉。双手不停地交替向两个方向轮流动作。

19、回到伙伴的左侧。双手在双肩的顶部滑动,在肩部和颈底部轻轻地揉。用拇指和手指挤压和捻动肌肉。

20、左手持伙伴的左肘,右手提起她的手。把她的肘弯曲,提起前臂带过背部,让它停留在此位置。

21、把你的左手放在伙伴的左肩。并拢手指,作划圈运动,按摩肩部和脊柱之间的肩胛骨和肌肉。

22、找出肩胛骨的顶部边沿,从颈部起用拇指和手指向外挤压肌冈。

23、手指并拢把掌侧放在肩胛骨顶部的内侧。略提高肩部,把手向下推。

重复步骤

24、回到伙伴的左侧,在她的右背进行按摩。用拇指和手指拿捏肌肉,从臀部起向上到肩,以及臂的顶部。

25、轻握拳头,双手交替捶打右臀部。
26、放松手指,两掌相对,快速劈两臀部。

27、双手成杯状,从臀部开始叩打皮肤。动作正确的话,会发出真空吸气的声音。在整个右背部做,包括臂顶部。

28、再次从臀部开始,双手放松,用手背轻轻拍打皮肤。用此手法按摩整个右背部和上臂。

29、双手轻放在脊柱两侧手指朝向脚。缓慢地利用身体的重量从颈部向脊柱底部推。

30、从脊柱底部开始,用掌根划波浪形向上收,向外推到身体两侧、向内推到脊柱。

31、继续划波浪形直到肩部,到达颈部对把手伸到肩的底下。

32、双手向内温柔地挤压颈的两侧。把手指放在颅骨的底部边缘,向内压。

33、把双手放在肩部脊柱的两侧,向外划大圈、同时用拇指在同样的方向划圈并压入肌肉。用稳定的压力向背下部进行按摩。

34、用同样的手法,从臀部顶向外侧把拇指压进肌肉。以长滑波回到肩部,挤压至颈部结束。

35、把双手的手指和拇指张开成v形,放在脊柱的两侧。从肩部开始,向下压肌肉,就像是要把肌肉摊平。用长的滑波推回到头部。

36、从颈底部开始,在脊柱两侧向下用拇指划外圈。其他手指保持放松。到背顶部时加大压力,随着向下运动,压力递减。用滑波回到上部。

37、双手平放在伙伴的肩部。双手交替在整个背部划大圈,然后覆盖到臀部。

38、用指尖,如拨弄琴弦状从脊柱底部开始向上抚摸整个背部。到肩部时、双手并拢抚摸颈,并摩擦头顶部。
祛病保健《按摩经》
古人留下按摩经,一般手法人不明。人身经络有十二,三百六十五络通。
周流一日零一夜,气滞血凝病即生。肿痛有余古来理,酸麻之间气血行。
不用汤药来导引,按摩顺得手法平。手法深浅按住病,重按轻抬要少停。
余今按摩已多载,酿作歌诀传後生。学者如能明此诀,疗病犹如火化冰。
庸医多不明此理,莫把按摩术看轻。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
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
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
口眼歪斜面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肩臂痿痹不能举,肩髃按之效无疑。
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此乃要催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
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
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
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
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
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
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
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
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

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
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
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
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承扶闭结用脚踩,此穴阴股绾中央。
腿上酸麻气血降,患者不觉细参详。阳陵泉在膝外侧,振动小筋痛难当。
承山能治五脏病,伸手摸捏痛非常。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难言不要忙。
此穴能调周身气,寒火腹痛立消亡。按摩能调阴阳气,总使气血归位乡。
运妙手功胜良药,著手成春变安康。救灾济世行方便,存仁施德寿延长。
中医按摩手法和技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