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地主送三元可以提现:小夕:民主演进的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1:24:40

小夕:民主演进的逻辑

发布时间:2011-06-07 15:25 作者:小夕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350次

  无论是对现实中正义的渴望,还是对历史上今天的感伤,民主演进,无可否认是时代命题。


  无论是钱云会、徐武、钱明奇案件的追问,还是对三峡大坝与西南旱情的争论,尤其是李承鹏、姚博、王菁丰等独立候选人现象的讨论,民主演进也更多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将永不凋零,对这一基本判断的认定,是民主推动者的信心支撑源泉。


  然而,历史不是被预先设定的剧本,具体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将可能左右历史的方向。人的主观能动性仍然是最重要的变量。


  对民主演进的认同


  我终究还是相信历史将会螺旋式前进的,民主演进的逻辑是时代潮流,扎根于历史的土壤里,汲取营养,必将成长。


  世界将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体,未来将更深入的融合,任何封闭、半封闭的政治实体,终将开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那么专制、封闭的思想体系和政经体系,将逐渐势微、瓦解。


  自从有了网络,重大历史性事件的真相将不可能被完全垄断,国际性的人道主义和社会组织将更加紧密、茁壮。任何利益集团都将时刻接受世界舆论的检验,在今天,舆论转化为政治压力以及执行力的可能将更加强烈。


  在网友的对抗性辩论中,提出一些技术性的命题:比如被洗脑的民众成批量产出,而被启蒙和觉醒的民众却是一个个单细胞式的苏醒。这将是一个不等数量级的对抗。


  我对这个论辩并不是十分悲观。首先是那些操纵意识形态的人,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会真正相信这一套。虽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真正相信这一套的一批人,但是现在历史已经从实证结果和规范性学术上,证实了意识形态洗脑的错误。


  其次,这种意识形态的逻辑是有根本矛盾的,即使在价值论辩中,可能无法彻底驳倒,但在现实操作中,将是彻底的灾难。换言之,那些不明真相的观众,一旦进行独立思考,一旦涉及利益冲突,就会抛弃那种僵化的论调。一旦抛弃,之后再多的洗脑也不可能有效果。


  在开放性社会中,思想的传播和讨论将更加多元、琐碎,交流成本低,这是赛先生给德先生提供的历史机遇。


  在开放性社会中,那些自发形成的秩序将更加有力快速的成长,健康的秩序将蔓延,封闭愚昧的秩序将受到更多挑战。


  哈耶克的自发形成的秩序,将挑战建构性的致命的自负。这种论证虽然只是一种判断,有失严谨。不过,从秦晖回应对南街村的质疑来说,重要的不是在于自发形成的秩序,还是建构性的秩序,重要的在于“允许退出”。


  南街村没有村民退出机制,假如允许退出,农民有主观意志,却不想退出,那就应该允许存在。 比如美国宪法规定,这是公民用契约建立的共和国,假如某个或某些公民想退出美国,那么,他有权退出美国,远走他乡。(虽然事实上,美国南北战争对此形成了挑战。)


  允许退出,允许自由讨论,这是对自由逻辑和宪政体制有信心的表现。有此信心,就有了温和理性的辩论风格。而这种风格和形象在历史转型中,也是非常重要。


  对现实风潮的观察


  经过奥运会和世博会的虚荣心释放,国人更加关心实质命题。历史悲情的心理化解,有助于情绪的稳定和实质命题的讨论氛围。强国命题将弱化,民生、自由、公平、正义将是更强烈的关键词。


  在论坛时代,正龙拍虎这样的案例坚守,撕裂了中国现实之一角。在微博时代,各种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管理失控的角落更透视性的在网络中展现。


  李承鹏等人的独立参选,虽然目前形象逻辑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公民个人更积极的介入社会事务,将会全面启动。他具有道义至高性,网友将会给予其权威性和话语权,力量更多元滋长。


  旧有的秩序将被消解,新兴的秩序尚未建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将削弱,地方政府将明里暗里与中央政府博弈;政府的权威性将减弱,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将与之博弈。


  这是一个秩序失范的社会,这是一个危机推动的社会。各种丑陋和罪恶将大行其道,无人作为;只有坏到一定程度才会选择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是一个逐步建立博弈互动的社会,进步的力量将进一步凝聚,保守的力量也将凝聚。谁也无法消亡谁,谈判协商机制将要建立。这其中有进取,有妥协,有内幕交易和操纵,也有阳光和透明化的进展。


  建设的力量需要组织的良性民主建设


  建设的力量需要抛弃简单道德优势的浪漫主义,需要精神纲领和组织力量。需要对利益集团给予退出机制和有效转化,减少对立面,进行渐进改良,稳步推进改革。


  正义不可能百分百兑现,但相信进步的秩序是多赢的局面,是唯一健康可持续的局面,公民需要积极的参与和理性妥协。


  一股势力形成力量,需要好的形象和好的组织。好的形象暂且不表,组织的命题先讨论一下。


  现在很多人不屑或者不想讨论“组织”,组织为某一任务和某一思想纲领所维系,必定需要领导力和纪律性,而这将削弱自由色彩!


  举例说明:从李阳疯狂英语到新东方的团队建设,到罗永浩的牛博和老罗培训,以及对企业家柳传志和马云的追捧,都具有理想主义色彩,都无法讨论组织建设这一命题。


  单说纯真无邪如罗永浩,牛博网在流亡海外之前,就有过方舟子、柴静粉丝的口水战,和菜头和老罗的争论;流亡之后,嫣牛博还能存在,而且还有进一步成长。但后来,牛博作者进一步流失。如老罗对宋石男《四一哥》的删帖等等。可见平台管理有可质疑的一面。


  众多网友的爱戴和追捧,认为不能简单只凭老罗一人的判定和喜好,来封杀和置顶作者和主题,但封四一和卖萌顶曾轶可的行为,网友为此展开口水战,最终流失很多网友。


  一个网站都不能很好的维护,不能进行有效的民主试验,更何况讨论严肃的政治命题呢?组织的民主建设和有机的吐故纳新将是个考验。


  形象维护和公共话题参与程度:韩寒、王小山、李承鹏、易中天


  好的公众形象将赋予更多的话语权;更深入的公共话题参与程度将获得更高的威望。


  比如韩寒,韩寒的话语权跟博客的兴起直接相关,清新的、率直的形象,对商业和娱乐性话题的有效区隔,对时事命题的关注,为此获得强有力的公众好评。


  王小山和李承鹏的崛起跟微博有关。但自从公民调查团,赶赴浙江乐清调查钱云会一案后,王小山的热心幽默的意见领袖形象遭遇挑战。


  其一、命题的严肃性和王小山的游玩调查性有冲突。 虽然其他的公民调查团,证实王小山有切实参与和有效的介入,独立的核实调查了相关细节;但没有调查报告出台,没有专业性,许志永和于建嵘的介入更具有价值些。


  其二,当网友质疑王小山的动机时,当网友质疑王小山的专业性时,当网友尝试用问责政府的口吻追问王小山不够作为时,王小山声称“我他妈谁都不欠”。


  王小山有资格这么说,首先他不是政府官员,其次,他吃住自理,纯属自愿行为。第三,限于专业性和调查权力不足,很难给出满意答复。


  但“我他妈谁都不欠”的态度,已经放弃了对公众发言并接受质疑的资格和个人主观愿望,以后对公共话题的观点将纯属个人意见,很难与公众展开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了。


  但于建嵘没有放弃,李承鹏则走的更深入。


  李承鹏的独立人大代表的参选最具有号召力,其宣传海报的出炉最快速。而韩寒选择的旁观。韩寒的博文并没有说出多少东西,只是悲观,精神上给予点支持,个人则置身事外。


  易中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民众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知识分子中也有号召力,但是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目前只是在书斋中讨论文本,偶尔在媒体中说几句话,但介入很少。


  假如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或者像斯伟江、江平等人这样的高威望的专业性人才参加独立候选人,那么社会思潮将不是现在这种局面。


  而那样的社会思潮,显然需要更深厚的社会土壤来培育。


  选择怎样的形象和参与程度,其中有着具体个人的考量和计算,而那些有才能,且甘愿一战的人,才能真正推动社会。那样的人,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意识形态的消解和价值重建


  对伟光正的抗拒,促使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兴起。而且这种个人主义还有自由价值观等规范性论述的支持。


  年轻人认为个人才是真实的,并找到萨特和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来提供支撑。个人的主观幸福才是真实的、纯粹的。


  看过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个人十分喜欢。萨特和波伏娃的情感契约最为惊心动魄:他们认为婚姻那种宗教教条是腐朽的,两人相爱,却在肉体上和精神上不能给予承诺,不能排除偶然爱情的存在。


  两人离别、重聚、争吵;最终仍然厮守在一起,但是萨特承认了一点:那就是在两人订立契约的时候,忽略了一个变量,那就是别人也是有感情的。


  两人平等允许偶然爱情的存在,但第三方、第四方的情感却不可避免的缴入进来。


  这个电影实质上对极端的个人主义给予了评价。人类是群体性动物,除非极端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人类不可能脱离社群而存在。分享的幸福感,强而有力,不能用简单的功利的个人主义来解释。


  共产主义之所以有魅力,就是把道德性拔高,然后铸就乌托邦的飘渺幸福感。但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幸福感,难道不同样是乌托邦的幸福感吗?


  个人主义和社群主义存在内在的冲突和平衡,这才是真实的人类社会。简单的抛弃分享、责任感的公共命题的崇高神圣性,把道德感抛离,这不利于旧有的意识形态的消解,也不能进行的新的价值重建!


  价值重建,宪政体制的建设、实质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谐,需要各种专业性人才的觉醒来共同建设、妥协去推动,这需要年轻人更深入的公共议题的研究和参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