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政处罚无效的是:摘录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9:56:46

20050411浙江帮惨遭绞杀,期货铜惊现“逼空中国”    作者:钟加勇

 

“天价炒铜”故事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对资源的“饥渴”,使得资源价格无论被国际投机者推高到何种地步,中国都必须买进.

 

期货铜隐现“逼空中国”

20053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每吨铜的价格高达32860/吨,同期伦敦3月铜报收3248.5美元/吨,约合每吨26865元人民币。两市价格都是16年来铜价的历史高点。如此高耸的价格,意味着期货市场自20047月以来一场“天价炒铜”的多空大战中,多头已然胜出。对于空头们来说,在过去近8个月的鏖战中,他们期待的熊市并没有如期到来,无奈一次次地迁仓,一次次地割肉,死伤惨重。喧闹的市场暂时归于平静,虽然铜价依然还在高位“招摇”,但空头们一时已无力接招。

“这绝对是一轮前所未有的行情。”汤建强在上海期交所已有十几年的交易经验,他从未见过期货铜有如此的“牛市”光景,竟能持续上涨长达半年以上。

 

“杀”空

今年221日,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次以专题形式,报道了国内期货市场“天价炒铜”的盛况,暗示其中隐藏杀机。

然而,这样离谱的投资回报背后,上海期交所这个世界第二大铜期货定价中心面临着一个尴尬境地:一方面期货铜的交易异常活跃,另一方面则是交易所铜库存只有3万—4万吨,不仅远少于往年10万吨左右的存量,而且远远不够随后市场的交易需求。

10天之后,杭州的地方媒体便爆出了“亿万富翁口袋里只剩下200元,铜期货玩惨浙江帮”的新闻。原本只有期货业内人士才心知肚明的故事——浙江帮惨遭“逼空”,成了广为人知的新闻。

“实际上,媒体关注到的已经是这波行情的尾声。”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专门关注铜和套利的分析师梁瑞安告诉《商务周刊》,“浙江帮亿万富翁惨遭失败”的真实原因就是,“这波行情从20047月开始,到现在历时8个月,如果放空8次,再富的人也折腾得差不多了。”梁瑞安一直是看多的。早在200489月,他就凭着对基本面的研究——主要是供给的缺口,做出这样的判断:“20051季度之前决不放空,不管有多少诱惑。”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在期货市场上,怎么看的都有,看空的人当然并不这么想。梁瑞安介绍说,浙江的一位刘姓大户就是这样一位标准的空头。10多年来,刘大户一直做期货铜的生意,超过1亿元的身价正是通过期货铜成就的。当然,这位亿万富翁也栽在了铜期货上。

20047月,当时的铜价创下了16年来的历史新高,刘大户就开始“放空”了。他的理由是,这么高的价位,从技术上看就应该逢高做空。而且当时正值国家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价出现掉头向下的迹象,尤其是10月份以后,市场有过3次大幅振荡,一度从每吨3万元降到2.5万元左右。于是,他判断“熊市”就要来临了。从那时起,他在国内期市铜价每每触到2.8万—2.9万元就“放空”。

然而,行情却跟他开起了玩笑,铜价每次在下调后总是迅速地上扬。现在回过头来看,从20047月至现在的20053月共8个月的行情中,铜价一路震荡上涨的态势都没有变过。这期间,只要铜价一回调,刘大户都觉得熊市要来了,就这样一次次被诱惑,一次次被割肉,刘大户多年来打拼的成绩在这轮行情中化为了乌有。

在浙江,像刘大户这样的空头不在少数。“可你别小看刘大户这样的空头每次迁仓只亏损几百个点。”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程晓宁给《商务周刊》算了这样一笔账:20041029,上海3月铜是25180/吨,如果做空一手,一手是5吨,涨到20053月的32860/吨,他每吨就亏了7680元。那么一手就亏了38400元。国内大户一般都在几百到一千手以上。有些大户做三千手,亏损就可能上亿元。

实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师王智勇告诉《商务周刊》,他跟踪了20047月到20052月浙江永安期货的空头持仓情况(见图表),估计亏损就达到了2亿-3亿元。另外,宁波杉立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一位大户也亏了超过1个亿。杭州一家地方报纸称,被期货界称为“浙江帮”的期市投资者有80%以上都栽在了铜期货上,整体亏损额高达6亿-7亿元。

浙江资金在国内期货市场上一直十分活跃。在全国189家期货公司中,浙江期货公司占比不过8%,却贡献了12.88%的交易额。对于浙江资金的大面积失利,浙江永安期货经纪公司信息研发总部经理朱伟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承认:浙江资金看空较多,而且容易跟风,步调比较一致。不过对于客户真实的损失情况他不便透露。

实际上,在业内,“浙江帮”已经是被认为相对优秀的一族。这一次之所以“翻船”,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路没有转过来”。朱伟告诉记者,在这波行情之前,浙江资金曾在国内期货铜上做空,而且斩获不小。

 

双向套利“绞杀”中国铜期

期货是一种零和游戏,空头们所亏的钱实际上就是多头们拿走的钱。永安期货的朱伟告诉记者,做多的中粮期货到现在为止应该获利不菲,“因为他们距离国储(国家铜储备)较近,所以对需求比较了解,2004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做多”。

实际上,国储通过中粮期货的席位在市场上进行操作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实达期货的王智勇根据中粮的持仓情况向记者分析到,最开始国储在2003年是抛空的,后来开始“补库”,20047月开始空转多,到12月时其合约上就有7700手多单。

“这种持续振荡上扬的行情对中粮期货做多是十分有利的,就像空头一次次割肉一样,多头是一次次获得现货的升水(价格上升)。”中期期货的梁瑞安向记者解释了这轮行情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所谓“近高远低”。

比如3月铜是3.2万元,4月铜是3.1万元,5月铜是3万元。这种“近高远低”的情况从20047月份开始就维持到现在。因此多头通过迁仓,就获得了现货的升水。“国内市场往往2个月就相差1000点,相当于3万元的3%,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现货升水。”梁说。

王建斌,上海一位专门为电缆厂等用铜大户做套期保值业务的经纪人,他告诉记者,他在张家港的一个客户春节前买了200吨铜,每吨29400元,春节后三天就涨了将近2000元,如果这个铜不拉回去用,按当时的价格卖出去,就能挣将近40万元。

中粮期货北京营业部副总杨英辉向《商务周刊》证实了这种多头赚钱的模式。她说,“由于现货紧张,而远月(期货)又低,所以多头每次迁仓都挣了现货那1000个点的升水,同时期货每月都是上升的趋势,因此每次逢低买入都挣钱。”

现在,这种多头的挣钱模式和空头的亏钱模式,在业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国内多头在这轮行情中大部分采取的是“跨市套利”的“反套”模式,也就是在国内买(做多赚钱),在伦敦卖(做空亏钱),赚的只是中间少数的差价。因此,从宏观面上来说,大部分资金还是流向海外市场。

正常情况下,由于中国是净进口铜的国家,因此跨市套利一般是“买伦敦铜,卖沪铜”,这是业内所说的“正套”。但由于20032004年为平抑国内铜价,国储局大量抛铜,而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市场空头预期又拉出了上海和伦敦两地的期货市场差价,导致当时国内铜价低于国外。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以来,尤其是这一轮行情中,“反套”变得十分活跃。

然而,不管是套利还是投机,中国投资者在国外卖出伦敦铜时,则面临国际基金联手逼空的风险。中央电视台驻伦敦记者陈永庆向《商务周刊》介绍说:目前伦敦期货铜价上涨,主要是因为中国铜需求量大,西方炒家认为目前中国正加大能源电力建设,而电站对铜的需求量非常大。

一些机构分析认为,很可能国际基金会判断中国投资者到时候拿不出那么大量的现货铜,从而联手向中国投资者逼仓。现在国际炒家已经把铜价炒到3200多美元的历史天价,就颇有希望中国投资者接单的意味。不少专家预计,铜价还将涨到3500美元左右。

 

国际阴谋论?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期货铜市场正套和反套两种力量都很成熟,这也使得国内国外市场更加联动。一般来说,如果今天伦敦铜涨得比较厉害,那么明天国内应该有相应的涨幅。也因此,纯粹从套利的角度看,国内国外相互套,根本分不清谁挣钱。

针对国内浙江帮这次惨遭“逼空”的特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把矛头指向了“暗中操控市场”的国际资金。他认为,就像中航油(新加坡)在海外石油期货市场遭到国际资金“逼空”一样,浙江帮和国内其他空头一样,难免损失惨重。

他甚至认为,本轮上涨行情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大战役。具体大概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主力利用美元贬值和中国铜需求增加的现状,实施反套利操作,国内买、伦敦卖。由于中国套利投机性空头的存在使国际基金能够轻易找到对手,这样国际价格就能够维持在高位。

其后,主力通过资金运作,把国内近期和远期合约的基差做成不利于商业性套保的状态。这样空头就不会在远期抛单,自然减轻了市场的压力。由于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现货商们便把大量的现货铜拉到国际市场上交割,这样一来国内现货价会在不正常的供求状态下保持与期货价的高升水关系,而这就是国内多头盈利的基础所在。

因为国内多头盈利正好和国际空头的亏损相抵,反套利资金赚的就是现货的升水,而只要现货的高升水状态不变,反套利资金就会逐月按照这个模式做下去。在国际市场上只要有投机空头存在,对冲基金在基本面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也会乐于继续逼迫中国资金移仓远期,同时继续维持低库存,为反套利资金赢得做多的国内环境。

最后,市场环境营造好了,反套利资金就开始利用技术分析和消息制造空头陷阱。主要有两次动作,一次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次是国储抛铜平抑价格。他们还利用技术上的看空,一步步将投机性空单诱入设好的圈套,然后一次次地杀空。所以,只要反套利的操作环境不变,多头行情就不会结束,反套利的操作模式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对此,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程晓宁和梁瑞安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国内铜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定价中心,它跟国内1990年代初的期货不同,那时盘子小,比如绿豆,很容易被操纵,但现在的铜、铝都是大宗商品,很难被控。这波上涨行情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因为供需的关系,美元贬值、国家宏观调控、国储抛铜等等,都只是国外基金先知先觉加在对基本面正确判断之上的因素或巧合而已。

“不过,如果人家能用基本面逼你,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期货人士都认为存在逼空的可能,但他们认为这基本上是市场行为,“因为你确实没货,这在任何市场都是可以逼的,在中国市场也可以”,就像索罗斯“逼宫”泰铢一样。

 

铜价拉升企业成本

无论如何,在铜价高涨的日子里,最难受的还是那些下游铜制品消费企业和铜加工企业,它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的风口上。这些企业一方面要竭力压缩自己所需要的铜制品原料库存,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再进行订货;另一方面,在订货时也由一次集中订货改为分批次订货,尽量减少每批次的订货数量,同时停止长期订单采购,希望能通过这些手段来化解高铜价所带来的压力。

而对于铜加工企业而言,一方面要面对下游用户订单减少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要面对铜价波动给企业经营所带来的风险。董华是上海一家铜业公司负责采购铜的经理,他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铜合金型材及铜制洁具等,公司具有年产铜产品17000吨的生产能力。他告诉《商务周刊》,虽然市场有需求,“但由于他们所需的铜是按期货算的,所以随着铜价的高企,他们的成本增加后顾客会受到损失,现在订单已有所减少”。

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程晓宁认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其实应该早些时候在期货市场上做保值,锁定成本,现在这么高的铜价再去做保值就比较困难了。中粮期货北京营业部副总经理杨英辉也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判断能力还比较匮乏,但她强调,现在价格高也是一个市场行为,每个企业还应根据自己的资金以及合同签订的情况进行保值。

但铜期市场目前越来越扑朔迷离的前景,使得无论生产消费企业还是期货公司,对铜价的判断都踯躅难安。在需求与风险之间,他们都深受“或空或多”的煎熬。用分析师梁瑞安的话说:“现在这个点位上多空皆不宜,做多没空间,做空没道理,就看美国的基金怎么操作了。”

实际上,铜的问题似乎正在逐步演变为一场国际投机资金和国内铜消费企业之间的对垒博弈。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的同时,50%的量需要进口。国外炒家认为中国强劲的增长还会带动铜需求的增长,当然会把价格拉高。现在考验的是,中国企业的需求会不会像国外炒家想像的那么大?回答了这个问题,输赢也就有了结果。

事实上,目前除了铜,还有许多资源类产品的期市正在遭到“包围”。据多位接受《商务周刊》采访的期货人士说,现在多头们的目标又开始转向“天价炒粮”——“现在炒农产品,每个人都充满兴奋,2个月前农产品还是2500点,现在已经变成3200点了,以前的成交量不到20万手,现在已经超过100万手。”

人们更关心的是,这种“天价炒铜”、“天价炒粮”所蕴涵的外部意义。即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只能涨不能停的背景下,在中国稀缺型能源和资源大量缺口、低库存的状态下,包括国际基金在内的多头一方,正大幅增持“多单”,以推高价格。

对中国来说,无论这些铜价、油价,抑或其他资源产品的价格被推高到何种地步,中国都似乎必须买进。这构成了一幅全世界投机中国的骇人场面。

 

“在资源短缺的中国,谁占有资源谁就占有了长期的主动。”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投)的“座右铭”。

 

 

20051217 国储铜事件:2005最后一役  中国经营报

  2005年,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战应该属于中国国家储备局(以下简称国储)同国际基金在铜期货上的对决。在这场对决中,国际基金不断以推高铜价的方式逼空国储,而国储则以不断通过抛售国内现货的方式来缓解这种压力,挽回其损失。

  虽然这场战斗的主角是国储和国际基金,但这场战斗所引发的直接结果,却是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LME)铜期货价格接连创出历史新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全世界铜价疯涨。作为铜消费和进口大国,在这次市场灾难中中国的立场和命运尤其令人瞩目。

  基金逼空

  11月中旬之前,国储和基金之间只是一场“暗战”,除了外界看不懂为何铜价会“无缘无故”地不断创出新高外,没有人会知道这场战役的背后推动力来自何方。直到11月中旬,一名关键交易员刘其兵(他被认为是国储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铜期货交易的代表)失踪,才逐渐揭开这一战役的面纱。据报道,刘其兵自10月1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很多海外媒体都用“人间蒸发”来形容他的失踪。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此人的公开讯息。

  为何刘其兵会成为该次期货交易的争执重点呢?原因在于刘其兵在LME建立了大量的空头头寸,而12月21日是这批空头头寸期权到期日。据悉,这笔头寸的数量大约在20万吨铜,由于建仓的量太大,早已被国际基金盯上。中国是铜进口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刘其兵却在国际市场上抛出数量如此巨大的铜,令国际基金们感到不可思议,并认定国储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现货可以交割,因而乘机发动逼空战役。

  从9月份(刘所介入的三个月期铜合约开始月份)开始,始于2003年的铜牛市火上浇油,铜价迭创历史新高,每吨铜价从3500美元左右一路狂涨到接近4500美元的水平。如果逼仓成功,国储可能在这单做空合约上亏损近亿美元。

  国储抛铜

  面对国际基金这种咄咄逼人的“逼空”态势,国储打响了保卫战。

  为挽救大量的海外空头头寸,国储近期所有举动都在为“空头”造势。此前行事极为低调的国储,在过去两个月内频频高调出场:10月开始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增加库存,11月11日,国储一位官员声称,国储目前的铜存储量有130万吨,远远高出此前市场预计的30万吨水平。

  自11月16日开始连续四周,国储每周在国内现货市场上通过拍卖手段抛出2万吨现货。分析人士认为,国储的反常高调同力图挽回在LME所做的空头头寸亏损有关。因为国储的这些言论和举措意图非常明显,都是有利于沽空投资者的。但事与愿违,国储的行为反而刺激铜价进一步上涨。

  除了在国内现货市场上抛铜之外,国储在期货市场上也非常高调。有外电报道,11月16日晚,国储已向国务院申请要求出口20万吨铜,这一数字与传闻中国储在LME所建的空头头寸相符。在此传闻下,LME三月期铜价格下跌了近40美元至4075美元水平,但很快又涨回了原来价位。随后,从宁波港传来的消息称,在合约交割之前,国储已经向新加坡的LME仓库运出了超过3万吨江铜(江西铜业出产的铜)。同时,国储还在沪铜市场的12月和1月合约上抛了近4万吨空单。从沪铜交割库传出的信息看,这些空头合约都将会予以交割,而国储已经将4万吨铜运入了仓库。

  黯然失利

  虽然一再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却令国储徒呼奈何。

  12月7日,国储第四次在现货市场上拍卖铜,但此次抛售同11月30日(国储第三次抛售铜)结局相似——拍卖底价继续抬高,而期铜价格则继续上涨,完全与其初衷相背离,12月2日,LME铜三月期铜价格攀升到了每吨4445美元。“国储的策略,反而被多头利用而刺激了铜价的上涨。”一位期货经纪公司的研究员这样评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储第四次抛铜时莫名其妙的举动(指底价过高)事出有因。12月7日晚是伦铜期权宣告日,这一天交易双方需要决定放弃还是执行手中的期权。但无论如何,这都会对伦铜期货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国储在12月21日(其20万吨空头头寸到期日)之前试图通过在国内现货市场抛铜,并希望以此来减少其损失的策略已经宣告失败。因为结局已定,而且国储可能认为铜价此后还会上涨,所以12月7日没有必要在现货市场上低价抛铜,因此他们以高底价开价的方式,放弃了在国内抛铜的战略。”一位市场人士分析。

  理论上来说,随着宣告日的来临,12月7日可以算是这场“最后战役”的收官日,但该日的铜价仍旧在4400美元以上盘桓。而从期货市场逼空的规则来说,只有当铜价回复其理性价位,才能宣告这场战役的正式结束。由于国储已经将部分头寸移仓至2006年的3月和2007年,因此,国储与国际基金的较量可能仍将继续下去。

  资料链接

  “国储铜事件”背景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铜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历史纪录多次被刷新。此次铜价大牛市已持续42个月,持续的时间和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以往。

  据英国商品研究所11月预测,2005年全球铜供应将出现10万多吨的过剩。11月中旬,在英国举行的LME年会上,众多国际大投资银行都纷纷预测2006年铜价会下调,市场将继续过剩。

中国是世界铜第一消费大国,占世界总消费的20%以上,但又是世界第一进口国,长期的高价位使中国铜贸易逆差剧增。据海关统计,2005年1~9月,各类铜产品的进口额已达120亿美元,逆差103亿美元,相当于2004年逆差总额。(黄嵘) 

 

 

 

20050905改变原有思考模式 面对喧嚣商品期货市场 www.hexun.com 和讯特约/郭峥嵘

  2005年的商品期货市场热闹非凡,多空双方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其激烈程度不亚于2003年的单边市场和2004年的震荡市。

  国内的投资者在市场的方向性问题上显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中航油""中盛粮油""期铜反套盘"等失败的事件都是国内投资者从中学习和吸取教训的案例。

  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对冲基金能够抛弃对冲的做法而选择单一方向?只是因为它们资金庞大、信息灵通?如果他们不能做到顺大势而为,一样会被市场的大风大浪给颠覆。而对大势的顺应并不需要灵通的小道消息、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紧贴市场的操作方法。

  市场表象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是我们国内投资者目前最少思考的东西。本文就市场中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提出一些新颖、独特、质疑的看法,供商榷。

  什么是超级大牛市

  "超级大牛市"的概念喊了一段时间,最近似乎已经沉寂下来。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可能是美国的投资家吉姆﹒罗杰斯。他当时说道:"商品价格将走得更高。没有人投资在产能上,所以10年或15年以上的时间内,价格将更高。""如果历史是指引,我所能找到的商品上最短的牛市走了15年,最长的走了23年。如果真是这样,牛市将延续到2014年~2022年之间的某个时间。这是历史所描述的。这轮商品牛市开始于1999年,还有至少10年可走。"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中国的生产厂商已经被高启的商品价格搞得头痛不已,投机空投也因为不断上涨的价格而砍仓割肉,再有个10年的牛市,岂不要让大家死无全尸?再者,众人期盼的抛空机会不是遥遥无期?因此,市场上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这个神话。或者说,在面对投资大师的分析时,国内的投资者甚至已经丧失了辨别的能力,无法剖析其中的原委与是非,不愿相信但没有充分的理由也不敢轻易否定投资大师的分析。

  我们所谈论的周期是一个宏观的周期问题,依据的是路透的CRB商品指数,而吉姆·罗杰斯所依据的是其在1998年创立的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总体上,全球六大商品指数的含义大同小异,反映的是全球商品的总体的走势情况。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些指数作为单个商品走势的一种参考指标,否则会出现局部严重背离的现象。例如,农产品从2004年就出现了大幅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已经不能用"整固"来定义,但不能以此而否认商品市场整体的上涨空间。

  全球大约400-500美元的资金是投资到与这六种指数相关的金融工具上,其中大部分资金与高盛商品指数(GSCI)挂钩。指数回报率的测算是依据全部资金投资该商品指数的全部期货品种,不仅包括期货合约价格变动的收益,还包括间接收益及迁仓收益,不采用抛空,也不使用资金杠杆。也就是说,商品指数的投资策略是与股市相同的"买入持有"的原则。因为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往往将商品作为其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通过分散投资达到降级风险的目的。因此,基金所关注的是商品指数的走势,而不是单个商品价格的波动。而从CRB指数的历史走势看,牛市的周期还远远没有结束。

  另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牛市的上升周期中,不同的商品在不同时期存在着"整固"过程。在我跟吉姆·罗杰斯交流的过程中,他反复强调牛市期间会出现"整固",而他这个基于宏观面的"整固"实际上已经大大超出了国内投资者原有的感觉范围。其"整固"的空间和周期已经足够为空头带来一次很好的盈利机会。

  谨慎参考商品市场的数据信息

  虽然商品指数还远远没有结束牛市的周期,但对于个别商品如金属、原油正处于阶段性的高位,创出了历史的新高。在这样一个极端的市场里,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扭曲。我们如何辩证的看待市场的状态?其重要性显然要超过市场表象本身。

  通常,分析师在分析行情时会先罗列出一大堆数据,在从数据中推导出市场的方向。表面看来似乎是合理的方法,但仔细推敲难免让人感觉到其中存在教条和机械的观点和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数据的收集和推导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皆可入门进阶,而金融市场有效的分析方法似乎越来越难以逾越,其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只能说明在方法论方面存在问题。

  就目前的商品期货市场而言,基金的持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多头、空头的持仓分析的文章头头是道,其间不乏有很多分析师自身想象的成分,而基金的持仓恰恰就像基金嘴里含着的"葡萄",可以吐出来也可以吞下去,结果往往在事后才会知见分晓。库存、升水同样是与持仓相关的数据,其变化经常是联动的,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参考指标。从历史的数据看,库存的变化与行情的变化并非同步的,而且滞后于行情转折点,无法作为先行的参考指标,那么我们津津乐道的数据对我们预测市场还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

  在行情的极端状态,人为的因素是非常大的。在博弈动机的驱使下,为了使利益最大化(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行为方式),拥有更多的资源的博弈方会操纵市场的局部信息,以达到掩人耳目、制人死地的目的。当然,这样的行为并不能改变市场的全部状态,而且一旦失误有可能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因此,市场信息的异化是投资者目前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商品的供求方面,生产的数据也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变得捉摸不定,作为生产商这个群体总是希望商品的价格能够在高处停留更久的时间,不管是OPEC组织还是世界最大的几个矿产商,都表示对增产无能为力,其言行令人深思和回味。作为局外人是无法清楚其中的奥妙,甚至世界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对幕后所发生的剧情一览无遗,总之全球的商品供求市场是一幅以许多利益中心交织在一起                                       

的错综复杂的图景。这样的图景只适宜貌看,而不适宜细描,过分仔细的挖掘供求的详细数据,往往会被引入误区。

  从表面上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需的差距。但这仅仅是一个表象,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经济周期以及在经济周期中体现出的产能和需求周期性扩张的特征,产能的弹性较小,而需求的弹性相对较大。目前,产能似乎有超越需求量的可能,但这并不能马上在商品价格中体现出来。因为经济周期仍然处于上升阶段,需求的增加仍然会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利多因素而加以利用,只要经济还处于扩张阶段,商品价格的上涨就不会嘎然而止。关注经济周期的变化比关注供求数据的变化更加行之有效。

  国内生产商和贸易商的窘境

  国内的生产商和贸易商在此轮商品价格暴涨的过程中,相比市场中的其他群体面临更为尴尬的境地。期货市场中的投机商可以进入市场,也可以退出市场。而生产商完全停产是很难做到的,对于失去利润空间的生产商,为了平衡最基本的固定成本开支,尽量减少铜的采购量;对于存在微薄利润空间的生产商,在经济处于景气周期的情况下,仍旧会选择开足马力、赚取最大的利润。总之,生产商的步调是不一致的,而且是被动的。由于中国铜的进口量庞大,国外的矿产商紧盯着中国的需求,虽然由于宏观调控和高价的抑制作用,中国2005年的铜消费量增长有所降低,但仍然是全球最高的。除非中国的生产商能够步调一致(比如集体停产,但这在越来越市场化的过程中是很难做到的。),否则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生产商处于劣势并成为输家的可能性非常大。

  贸易商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在2004-200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内的现货价格与国外相比都处于倒挂的局面,也就是说贸易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在亏损。在78月份的消费淡季,国内现货铜的价格滞涨,而伦铜却表现出强劲的势头,高达200美元/吨以上的现货升水使得国内贸易商在此期间面临进口一吨即亏损3000元的尴尬局面,对此进口商更多的选择推迟或者部分取消之前的进口合同,甚至于将进口的铜再转售至国外市场。

  中石油、中石化同样面临炼油亏损,由于国家为了控制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通货膨胀的程度,调控国内汽、柴、煤油的价格,使国内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小于国际市场,最终导致进口量减少、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作为上市公司的中石油、中石化从股东利益出发,其行为无可厚非,即使这样国际的原油价格依然没有回落,一旦进入年底的消费旺季,进口量增加,油价一飞冲天的情形很可能会再度出现。

  首先,我们的生产商和贸易商很难联合起来,做到步调一致;其次,生产商和贸易商大部分规模较小,在贸易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制约国外矿主的提价。有人说,为什么我们是最大的进口商却没有定价权?仔细想想,我们国家正在处于转型时期,国民经济基础并不稳固,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市场还处于幼稚阶段,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在此状况下如何能够为全球定价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全球的矿产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并且这些资源逐步的被一些垄断寡头所控制,在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矿产资源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定价权掌握在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手里。

  改变这一处境的办法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而是长期的战略规划。只有当我国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间的协作能力增加,企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性减弱,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和市场化,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的市场地位才会得以提高,中国企业才有可能改变如此被动的局面。

  投资还是投机?

  关于市场中是否存在过度投机的话题由来已久。实际上,这样的讨论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也不能改变市场的现状,而更像是两种对立观点和情绪的对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带有不同的动机,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动机组成了金融市场丰富多彩的特点,这些动机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无法用对错优劣来评价投资和投机的动机。只有投资、或者只有投机,这个市场都无法正常的存在下去。在市场的投机成分较多的情况下,市场中会出现一些极端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会对很多投资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和干扰,引起投资者情绪上的强烈反应。

  在金融市场中,不确定性和放大效应表现得较实体经济更为明显,这不是因为某一小撮人造成的,这是市场运动的客观规律。用更为学术一点的词语来描述就是,市场是不均衡的。均衡只是很多投资者面对变幻不定的金融市场的一种期望,或者是利用数理推导得出的一些想象的点和区域,而这些点和区域的存在令人怀疑。波动、甚至是极端的状态下的波动是形成稳固的市场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金融市场的结构从来不会在平稳的状态下升级为更为复杂的形态。因此,面对投机我们应该采取更为宽容和接受的态度,我们的重点不是分析有多少投资还是有多少投机,而是要对金融市场内在的运动方式和规律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舍本求末、一味地埋怨市场的非理性。

  回避市场传闻

  在很多网站上,总有一栏"市场传闻",网站的编辑从职业角度出发是为了迎合投资者心理,而大众的心理则是希望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轻松获取收益。追逐传闻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即使投资者无法从中获取长期绝对的收益和有效的方法,但这并不足以摧毁对市场传闻迷恋的热情。

  市场传闻到底是些什么信息?也许是机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透露出来是为了诱敌深入;也许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也许是好事者热衷追逐信息的结果;也许也是某些人对市场的想入非非;总之,市场传闻的真假无法区分,那么又如何能够运用这样的信息而不被伤害?人们往往明明知道有可能受到伤害,而经不住某些事物的诱惑,这也是人性不可避免的弱点。办法只有一个,在我们无法确定信息的真伪时,回避它!

  金融市场中,长久生存是第一要素,赢利是其次。如果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经常让自己裸露在风险之中,那么不管你是否曾经赚得盆满钵满,在时间的考验下通常的结果只有一条,就是在市场中消失。

  技术分析的实用性

  到底技术分析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目前似乎还无法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基本面分析屡屡失效的情况下,对技术面的依赖程度就更高了。最近有位分析师写文章谈论技术分析的可信性、有效性,其中写道:世上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等的特点)。而"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我们常常所谈的"规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从哲学的角度将技术分析与市场运动联系起来,并考虑其间一定条件下的相关性这是对的。技术分析是将市场运动的轨迹数量化,再将量化的公式指导市场未来的走向。但是,在运用技术分析时,我需要注意三点问题。第一,技术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技术形态是所有市场信息的综合表现,所以只要掌握技术分析就可以把握一切。当市场处于常态范围内,技术分析通常会比较有效;而在初始的或者极端的市场中,技术分析常常表现的力不从心。第二,市场中存在着不确定性问题。由于技术分析是运用数理运算推导出来的,强调的是连续性、规律性,但是物质的运动、演化和新的结构的产生往往是在不确定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框架而产生的,因而,技术分析的失效现象也会经常出现,在使用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第三,市场运动路径存在着前后相关性,但是路径的轨迹并不是重叠的往复运动,规律性仅仅存在局部的空间和时间里,重复历史的运动是很难发生的。因此,在预测未来的方向时,仅仅依赖历史数据和统计的方法是不够的,甚至其中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从辩证的角度讲,必然性、规律性、相关性、客观性的描述都是相对的,不能用绝对的眼光和方法处理问题。

  为何国人总是如此急于抛空?战略性抛空的声音此起彼伏,时有耳闻,很多机构投资者为此而奋不顾身却折戟市场。包括中航油事件在内,都成为了教科书式的典型的失败案例。1998年,国际油价9美元/桶,2001年油价20/桶,2003年底陈久霖认定50美元/桶是绝对的高位,义无反顾的沽空原油。期铜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3300美元的历史高位出现了战略性抛空的身影,最终结果导致不断地砍仓离场。我们需要深刻反思,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先不谈具体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于以下三点:投资者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只存在了10年,人才储备和知识积累还远远不够。投资者以前经历的更多是在非市场化状态下的资金的操纵行为(就像股票市场的"庄股"时代),在面临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与国外机构博弈的过程中就会显得非常稚嫩,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缺乏风险防范措施,缺乏对市场方向的辨别力。可以说是,"不战而先败"

  浮躁的心态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个典型的、普遍的心理状态。转型的市场千变万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在追逐变化多端的市场方向时,人的心态自然会躁动不安,为了获取短期的最大利益,通常会忽略市场的中长期方向以及市场内在的运动规律,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倾向。浮躁会使投资者失去耐心,无法花费足够的时间研究市场、等待机会,从而导致投资行为的草率和失误率的增加。

  急于求成是浮躁心态的具体表现。在经济的转型时期,会出现财富的急剧增加以及向少数人汇聚的现象,人们很容易因为财富的相互对比产生急于求成的心态。期货市场是一个资金杠杆的市场,通过保证金的杠杆交易使得投资规模扩大了10倍以上,但同时风险也将成比例的放大。很多投资者只关注到了收益率的放大,却忽略了风险,进入期货市场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夜暴富"的情结。因此,当可能遇上大行情时,这样的冲动就更加地强烈,生怕失去"一夜暴富"的机会。"战略性抛空"的投资者便是此类心态的典型表现。

  猜测代替不了预测

  当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了如此喧嚣的行情,大部分投资者由于不具备有效的市场分析模型,此时变得非常迷茫和无所适从。很多分析文章已经不像是分析预测,而更像是猜测。比如说,基金的运作方式、期货期权套作的手法、现货市场供求的逆转、库存的变化、商品价格的最高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等分析观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缺乏依据的,只能看作是分析师的想象和猜测。而猜测的随意性是很大的,主观性很强,很难成为市场分析的有效的组成部分。

  其实,市场中的很多数据是无法进行如此精确的计算和预测的。从宏观角度看,很多数据是模糊的,对数据的精细分析是徒劳的。为何有时数据分析似乎是正确的、与市场状态是相吻合的?这是因为在市场处于一个大的走向中,只要数据分析与大方向是正确的,数值的差异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是否分析得出的这些精确的数值与市场的真实情况确实相吻合?应该说无法即时验证。当市场出现极端现象或者转折时,数据分析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数量上的差异或者方向性错误。

  因此,在我们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时,运用原有的分析模式似乎已经无法准确地描述市场运动的形态,向新思维、新方法的转变不可避免。金融市场所呈现出的开放性、非均衡性、不确定性、放大性等特征已经超越了数理分析的范畴,为了更加准确、客观地揭示金融市场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必须先从哲学上、物理上改变原有的观念,引入新思维,发觉市场运动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宏观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