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符怎么画:由 古 诗 文 欣 赏 说 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29:35

 

张国语

 

数月弹指过,一岁回首间,也许有一天我们蓦然一回头,自己已是百年身。时光荏苒,曾经让我们一度望而生畏,恐惧的2012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岁月匆匆,我们直面现实会不会也像李太白那样发出深沉的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慨时光的一去难留。会不会有曹孟德的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感叹岁月易逝。会不会有渊明兄的哀伤,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哀伤时光的无情。会不会有诗豪陈子昂的惆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会不会有诗圣杜子美的凄凉,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会不会有孔圣人的无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昼也不止,夜也不休。在我们熟睡的时候它却不会停止,为此孔夫子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许我们此时会油然而生苏东坡笔下那般的悲怆和凄楚。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但我们此时难道就不会有感于孤篇横绝,虽成大家的张若虚先生笔下对人生,宇宙和世事的探问和思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宇宙永恒,时空无限。长江无穷,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人世亦能不休不已。岁月虽无情,人生应有意。拼出一腔血如火,留得英名芳千古。生要与日月同辉,死不与草木同腐。永垂而不朽,能有如此一生,也不枉来世走一回。古人说一失人生,万劫不复。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三分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而现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正当千般用时,我们又岂能坐待岁老。由此一定而触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对岁月人生的急迫感,时光难留,岁月无情,“赶紧生活”。其实,在今天“追赶”这种意识已经是为时已晚。早在本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就流行一句话,流行的已经过时了。此言可谓一语醒人,振聋发聩,开顽化冥。很彻底的说明了现代社会的特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这样一句话,乍一听,也许你会有点怀疑、有点茫然,产生怀疑的多是中国人,或者是朝鲜人。在我们中国不少人还在赶时髦,追流行,而在欧美“流行的已经过时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在今天创新已经是时代的主流,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于不败的根本,换言之也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只有能够不断创新的人,才会成为社会财富的主宰,成为社会的精英,行业中的佼佼者,出类拔萃的人,是人们所仰慕的人,追捧的人,尊敬的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至极,荣耀之至。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得志者生活从容坦然,而失意者慌慌不可终日,魂不守舍,坐立难宁,岂不是人生的一件苦事。

然而要创新,就必须有继承,要善于学习。常学常新,时习时觉。学而日新,习而日固。只有巩固才能有所提高。古人说,三日不学便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新知如新貌,改变自己,就要更新知识。知识使人日新,学习使人日进。因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更新自己,创造新我,在时代大潮的淘选中不会被抛弃。说到创新,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在学习中创新不等于是永远学习新的,而更应该重视温故知新,论语中不是有“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也”之训吗。温故易而温故知新难。温故知新中的新知识,才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有用的知识。而我们人之常情是喜新厌旧,大多数人不喜欢重复旧的,这样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失之于浅薄。不愿温故,自然就会错过知新。但如果我们有谁能够克服常人的通病,不但能够求新,而且还乐于温旧,那么他就会变得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不妨现在让我们品读一则名人的轶闻。在唐朝有一位大画家阎立本,一天,他途经荆州来到梁朝画家张僧繇的壁画所,欲去瞻仰一番,但看完后他旋即言到:“徒有虚名。”但当他回到寓所后,又感到余味未解,第二天又去观摩,却不禁点头称是,“果然名不虚传”。第三天又去细细把玩,竟然拍手叫绝,索性回去把铺盖卷一挟来到壁所寝卧对之,流连忘返十多日才兴酣离去。学习常常会玉没粗中,大画家阎立本之所以最后能失而复得古人之精华,这其中说的不正是温故知新的道理的作用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可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至圣孔子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儒家经典《论语》中第一章、第一篇的第一句话,治学者皆能诵之。我认为这是学习方法中顶顶要紧的一句话,是金石良药,也是存在于学习生活中的一个法则,它就像2﹢3﹦5一样,是一个简单的、伟大的自然法则,艺术空筐。2﹢3﹦5是一个法则,也是一个真理,2头牛﹢3头牛﹦5头牛,在这个空筐中牛可以放进去,老虎同样可以放进去,因为它是一个横达四海,纵横古今,囊括宇宙万物的一个伟大的真理,而且它是一个空筐,可以随意装进天地万物,世间万象,但如果它只能装进一样东西而倒不出来,那它的作用就大大的打了折扣,甚至会变成废物。而我们高明的至圣孔夫子就在学习实践中总结出来这样一个伟大的空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就是一个存在于学习中的有效的法则,一个规律,一个真理,只要你在学习中遵循这个法则,依照这个道理去探求知识,无论贵贱,不分贤愚必然会大有所获,因为它是一个道理。以道而行,便会得路,哪有行不通的;以理而做,自然可解,那有做不成的。只要你领会了这其中的道理,在你以后的学习中你就会时时感受到它的“反作用” 力──知识的作用。反作用力与作用力是成正向比,读书学习就是这样,就像物理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的努力──作用力愈大,你能感受到来自知识和道理对你的“反作用”力就愈强,你获得的东西就会愈多,探究理解的就会愈加深刻。书似友也,学益友也,而习为至亲。你明白了这其中的要义,在你的学习过程中并能够践之以实,它就会对你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会使你从中受益无穷。时学时习,早读晚诵,这样学习才会一足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进步。其实踏实的学习是在等于为自己铺路,而学习不踏实就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掉进陷阱的迟早会是自己。书、知识、学习都是你的至亲好友,你理解了它,它因你的理解或知遇而会投桃报李,向你敞开胸怀,给与你加倍的回报,这也是对你付出的酬劳。由此看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正是我们学习的真正不二法门。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够切实领会这学习的不二法门,一定会茅塞顿开,开于一窍,而悉于百味,一通则百通,在这以后的学习中也一定会无师自通。教学如能把学生指引到这条道上来,那就是授之以渔,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地。然而我们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得其道,像是在荆棘从中,荒原大漠中跋涉一样,使得身心交瘁,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竟至学无所获,事无所成。在教学中,我们孜孜以求,希望的就是把我们的学生引上大道,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得道而行,畅行无阻,他们自然会不断的接近自己的目地。但我们要理解认识一些要理至义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正如陆游所言,六十馀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在今天我才似乎真正懂得其中的要义,人生也好像得到了脱胎换骨,获得了一次重生。鲁迅先生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而我认为人生识字成败始。在我们经历了生活的成败之后,才对社会、人生、自然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认识。但我希望以我们的曲折和迂途,以我们的教训和经验而能够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可以找到一条学习的捷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把这三句话看作是人生亦或学习的三种境界。这是几句看似平实无奇的话,初看让人一头雾水,是佛家语,是道家言,还是儒家之教?但仔细地咀嚼一下,又余味不尽,再经品味就会满口芳醇。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得其门而入,所得到的认识和知识那只能是肤浅的,是知识的枝叶和皮毛而已。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这已经能够深入到实物的内里,探究到事物的实质,得到了学习的门径,可以登堂入室了。看到了山里的璞玉,觅到了水中的明珠。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觅得珍宝归来时,再回首看山观水,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而山是藏玉之岳,而水是怀珠之川。既能看得进去,又能看得出来。如此这样,才会宝山此去不空回,不虚此行。学与习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学能够不断的扩展新知,而习却能够不断深入下去。学不厌多,多多益善;习不厌精,精益求精。只有时学时习,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心领神会,得之于心而后自然才会应之于手,得心应手,做到运用自如。所以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理自知。正像一代理学宗师朱熹训示我们的那样:“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这样就可以把别人的知识化为己有。所以我特别强调大家学习要每学必背,否则就形同借书还书一样,自己仍然一无所获。

现在一学年行将结束,过去的数月也颇值得回味。我们回头总结我们的所学,在这一学期主要学习了古诗文欣赏。古诗文都是古代的圣贤之言──圣贤的思想,经验。说道圣贤之言,有的同学会偷笑,老师不是在介绍轮扁的时候说过,圣贤之言不都是一些糟粕吗。而圣贤那些妙不可言的精华不都失去了吗,那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呢?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也?”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也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那我们从这则故事中能够得到什么启发么呢?轮扁是在讥笑齐桓公读死书。启示我们学习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要活读书,读活书,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死读书是害己,而一开口就要害人。”在世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书,一本是无字书。那么活的书指的就是无字书,也就是圣人妙不可言的那些知识。有字书,虽然是死书,然而人是活的,可以把死书读活吗。我曾经写给大家一篇“学习要让知识还魂重生”的文章,强调学习要让知识活起来。如何让知识活起来的方法──“放归还生”。知识从何处来,再让它回到何处去。因为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要让它活起来,那就是须让它再回到实际生活中,也就是要把知识要和实际联系起来。在我们把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体会到轮扁所说的那种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的技艺的精微之处。而这大概也就是轮扁所说的妙不可言的地方,而这也许就是类似圣人不能喻之于后人的知识精华吧。知识和实际,正像鱼和水的关系。鱼得水则生,离丌水就会死亡。鱼在水中我们看到的是活泼轻盈、生动多姿的,倏而远去,忽儿休止,十分招人喜爱,充满了生气和活力。水中的鱼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动,它的鲜活与美丽;而离开水的鱼,我们看到的则是僵死的、毫无生气的将腐之物,自然就会对它失去好感和兴趣。观游鱼而乐,也正是源于这种道理。

接下来我们不妨谈谈关于古诗文的欣赏,品味一下我们的古典文化,从中玩味一下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济养我们的现代文明。

古  诗  文  欣   赏

古:古典,典范。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会意字本身就包含了造字家们的良苦用心。典:标准,法则。效法的榜样,行事的准则。经典的东西它的不朽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为后人永久性的提供学习的典范,是后人立身的一种标准,行为的样帮,它们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思想的继承,因为它们具有“不过时性”经得起时间的淘选,所以永远可以为人们经世致用,作为后人立身行事的典范。因此真正古典的东西我们不管是么时候都应该继承学习。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古代的和现代的文化?现代科技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它无所不能的奇妙,上天,入地,下海,遨游太空,在我们学习韩愈的《祭十二朗文》中为韩愈“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而遗憾时,一定会想到如果在今天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现代的科技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快捷,然而对于古代的东西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呢。

在今天,时下也正悄然盛起一种收藏热,从青铜器到青花瓷,从甲骨文到名家字画,而且在拍卖会上不断的创造着天价。古物的价值并非有那么多的“劳动”价值,人们收藏的是它的研究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对古物的研究,知过去测未来。在学术界也大有热衷古典文化的回潮之势,在书店架子上看一看也会发现,曾经被一度冷落而遗忘的古籍今天又出现在书架上,而且还卖的很火热。《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名贤集》等书很受人们欢迎。在百家讲坛,《论语》,《庄子》,《孟子》,《史记》不是为人们喜闻乐道吗?可见古代的文化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资源。

诗:是禅宗之语,是道家之言。而不管是禅宗还是道家都主张对人生,生活,自然,宇宙的觉解。特别强调在学习和研究中的感悟。而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强调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悟”。“悟”字不就是一个有心的自我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用运之妙存乎一心。温故知新也是全凭心意用工夫。因此我曾为学生学习如何积累知识总结过一副对联:处处留心处处有发现,时时用心时时有见地。知识是黑暗中的星星,所以在黑暗中才看得清,所以需要处处留心去观察,因为只有在发现者的眼里才能看到闪光的知识,同时也照亮了你周围的黑暗;知识是宝藏,所以需要挖掘,时时用心去挖掘,才能得到知识的精髓和真谛,在学习研究中就会有独得之见。功夫不负有心人,换言之,那就是无心之人在负功夫。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一些学习很辛苦的人,但成绩却是每况愈下,其中的原由不问可知。竭力而未尽心,虽然不遗余力,却未能尽心,虽尽心而无悟心,于是竭力就变成了枉然,最终徒劳而无功,不过是稽费时日罢了。因此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禅师都在整日打坐,而功夫却是深不可测,大概是因为练功有心法吧。禅宗重在觉解和感悟,连一些和尚的名字都以“觉”, “悟”来命名。什么觉远、觉慧、觉明的,悟空、悟能、悟净的。我们学习要探求真理,然而在真理的大门前却有两个无知在把守: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对自己的无知。求知易,而求未知难,而求自知更难。谈到“悟”,首先要认识自我,感悟自我,有自知之明,做到知己知人,而在任何时候,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要让自以为是完全“充实”了自己,而要使我们自己的心中留出广阔的空间,去包容天下,交融万物。而这大概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涵养吧。博大可以包容,涵养可以忍让,让则有余,有余则不穷啊。

而诗歌讲的也是一个“空筐”效益,优秀的诗歌就是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艺术空筐。读者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中的悲欢离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事业上的成败得失,放进去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获得艺术上的享受。正因为作者创造了艺术空筐,所以读者可以在言外,意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美。说出来的美和说不出来的美,孰美?而这不正是那轮扁说的那妙不可言的精华。音乐本身也是一个个艺术的空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百听不厌。而好的诗歌就是百读不厌,诗到重吟始见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中国诗歌的特点,诗情画意,特别是近体诗的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更是让我们玩味不尽,诗意芬芳,口吟弥香。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琴美,音美,诗美,美不胜收。中国诗的特点用钱钟书的话来说,那就是它是文明人的谈话,而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都听的见。

诗歌的一个特点就是含蓄,意蕴。诗歌创作在于意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言有尽而意无穷,就像寺庙中的寺钟僧鼓一样钟磬之声在幽深的空谷中回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中国诗歌有很多本身就存满了禅意。又如诗佛王维的诗,营造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超然脱俗,清心寡欲,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甾。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诗有一种闲观花开花落,坐看云起云收的意境,其中的孤寂却可以与天地万物意会神通。不独王维,陶渊明的诗亦不乏禅意。比如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们都能达到物我两忘,超鸿蒙而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的境界。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金庸的笔下的剑客还从中悟出了一套无敌剑法──无敌剑法十三式。在剑法中讲无招胜有招,而金雕大侠杨过最后还能来个无中生有,真正成为了新一代独孤求败,无敌于天下。其中的禅意更是妙不可言。

因此解读中国诗重在体验和品味,而且还要不惮于想象。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诗歌的作者多是一些饱经世事沧桑,历尽人间忧患,经历磨难后的彻悟,有感而言,发而为诗。因此诗歌如蝉脱秽,有着破茧而出的美丽。这和佛家由入世到出世,如出一辙。佛家认为人生只有经历俗世,先是套上人生烦恼、忧愁、哀怨的枷锁,而在出世后自己再把世俗的锁链打开,从而就可以获得一种生命的解放,思想的超脱,人生的豁达。佛家如此,诗家亦然。为此这样才会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旷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思之句。因此有人就此总结出三条不无道理的解读诗歌的方法: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事。二置身事境,缘景明情。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者共同之处就在于重视读者对诗歌的体验,力求和作者在思想和情歌上产生共鸣,从而走进作者,腹心相照,理解诗韵;知音相求,解读诗旨。这样的理解就成为了和作者的谈话、交流和沟通。

文:究其字形我们不妨大胆意会一下。“文” 是三才合一,上为天,下为地,而人立足于天地之间。所以“文”字意在于取法于天,效法于地,而成人之美。天地造化万物──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而能得天地之理的人就是文人,圣人之徒。而从“圣”字我们也可以明白“圣”乃又一块土地也。我们不是常常把土地比作母亲吗。大地就像母亲一样无私的哺育生灵,滋养万物。而圣人也不正像大地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一块精神文明的厚土,濡养子孙后人,泽及千秋万代。而圣人之言就像春风惠草木,雨露泽稼禾,使我们从中得到精神文明的濡养,因此而变得充实富有。不是有人常把诗歌比作佳酿,把散文比作珍馐吗,这样它们正好可以营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在学习时,就应该首先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把诗文熟读成诵,由生到熟,暗然于心,了然于胸,真正的把他据为己有,然后用心的去咀嚼、去品味诗文,就一定会更好的消化、吸收,而加以利用。凡事大概都是因见益知利而才易为所用。学为所用,物为所用,而其人必为大用。所以圣人之言可以成人之美,修人至善,塑人成器。由此可见圣人可以帮助天地育人化物。圣人与天地可以并立为三之言不虚也。自然造物,圣人育教,殊途同归,出于一理。文人作为圣人之徒,自当弘美广善,利时济物,以言传道,以行惠人。我们在读古圣贤之书,只要用心,处处可以感受到圣贤的芳泽。王安石作为一代文豪在自己的《游褒禅山记》中就有一段启蒙发愚的话:“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而这一段富于启发性的话也堪为圣人之言。它让我们从中感悟到学习、做事的道理。自然造化,文人熏陶,异曲同功。

“文化”顾其名而思其义,文可以改变一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甚至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文”,从文字到文学,然后到文艺,才真正起到文化的作用。一个人只有有了“文化”才不会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冥顽不化。一个人也只有善于变化,才不会有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这大概说的就是“变化无穷”吧。孙悟空不是有七十二变,所以才能百战不殆,永远立于不败。文学、文艺的作用就在它对人有着天地般的的造化之功。善言利行,美言修身。在我们学习了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朗文》之后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心也会变得柔软起来。心软了,血热了,也就有了“不忍人之心”。而这也正是孟子主张“性善说”的核心。一个人有了“不忍人之心”,我想就不会去干那冷酷无情,伤天害理的事了。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习的根本就在于做人,人做好了,学问自然差不了。而文化之功本质就在于修养我们的身心。修养、修养,修则善,养则足。年久失修就会变坏,一个人良心的大大的坏了,就会祸害社会;不养而饥,一个人精神上饥饿了,心理就会空虚,饥则食,食则贪,贪则无厌。今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贪官,大概是和人们贪图享乐,物欲至上,不去修养身心有关吧。

现在我们把“欣 赏”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玩味一下,就其字形而言,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玩味,就像“欣赏“至上的宝贝一样,何为不乐?我国的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在给小学生的题词中写了“数学好玩”四个字,对别人而言枯燥无味的数学而他却能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像我们玩游戏一样乐之滔滔。而我们很多人确实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得其门而入,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更应该去学习如何去真正的欣赏作品,这都是有道理可言的。理解,理解,有理可解,无理则结,不言而喻。知识中最有用的的知识是关于“物”理和方法的知识。比如有关事物的道理,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概念、公理,公式,原理,都是事物的道理和规律,深刻明白了事物的道理与规律,自然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学习需要用心玩味,很多道理就在于在玩味中而得到了真知灼见,而人就成为了真才实学者。例如“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精通”, 等词语,它们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熟能则生巧”, “得之于心则应之于手”,“精通”、“精通”,精益求精,必然一通百通。所以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应该“通其道”,而后应该“精其法”。通其道,就有了广阔自由空间,精其法,就可以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心领神会,运用自如,踌躇满志,何乐之极。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现在我们不妨从庖丁解牛与文与可画竹中借鉴、取用一下学习和做事的道理与方法,以此为学习的三种境界:

一:凡事都要熟视,细观,做到“目无全牛”, “胸有成竹”。

二:学习、做事都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然后才能“通其道、精其法”,“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三:学有所成、业有所就,自当“踌躇满志”,“不自贵而人贵之”。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这里我只是谈了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悟──学习的理趣和方法。知理会让我们的思想能够步入哲学意义上的“自由王国”,从而获得广阔的自由空间。而真正意义上要成为学习和职业上的行家里手,还需要深入实际,多习练实践,只有这样才会在“目无全牛”、 “胸有成竹”的基础上真正做到 “通其道、精其法”,“游刃有余 ”,“ 得心应手” ,进而在“ 踌躇满志”中得到人生的享受,“己不自贵而人贵之”,道法相生,境界全出。由此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会进入一个自由的王国,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