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画策:宋金元明清洛阳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7:24:14
20.词人朱敦儒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宋代著名词人,河南(今洛阳)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靖康、建炎年间,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自然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有经世之才。高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方应诏前行。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
    朱敦儒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其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时,经常狎妓怡游,寻访洛阳一带的山川名胜。他在后来所写的词中,曾对这段浪漫快乐的生活做过深情的回忆。在《雨中花》中写道:“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在《临江仙》中写道:“生长西都(洛阳)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词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黄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阳一带的山水胜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与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他的轻狂和傲骨,通过这几句激情洋溢的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沉痛凄怆,非常感人。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诗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比起北宋末的多数词人来,他在题材开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忧时愤乱与闲适生活两类词外,还有宫怨、游仙以及讽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后期的词,语言清新晓畅,明白自然,并常以寻常口语入词。总体而言,他的词风格旷达,一扫绮靡柔媚的风气,继承苏轼而又有变化,自成一家,在当时词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
21.北宋西京城北宋西京洛阳和东京开封并为当时两大都会。西京不仅有宫城、皇城,而且有一套庞大的管理机构,皇帝不时巡幸,并选能臣分司西京。
    宋西京城的建设,先从宫城、皇城开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十月,太祖准备巡幸洛阳,遣庄宅使王仁王圭、内供奉官李仁祚与河南知府、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同修洛阳宫室。这次修复,使宫城、皇城焕然一新。宫城和皇城仍为隋唐五代宫城、皇城旧址。据《宋史·地理志》载,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垣三门:中曰五凤楼,东曰兴教门,西曰光政门;东垣一门,曰苍龙门;西垣一门,曰金虎门;北垣一门,曰拱宸门。正殿曰太极殿,另有天兴殿、武德殿、文明殿(在唐宫中路南侧发掘的宋代大型建筑基址,应为文明殿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垂拱殿、天福殿、太清殿、思政殿、延春殿、广寿殿、明德殿、天和殿等诸多宫殿。又有淑景亭、十字亭、九江池、砌台、娑罗亭等亭台渠池。宫城东西有夹城,各三里余,宫室共九千九百九十余区。在唐宫中段北侧发掘的宋代建筑遗址,应为北宋西京枢密院或崇文院等主体建筑之一。夹城内及内城北,皆为左右禁军驻扎之地。
    皇城周回十八里二百五十八步。南面三门:中曰端门,东西曰左、右掖门;东垣一门,曰宣仁门;西垣三门:南曰丽景门,中曰开化门,北曰应福门。皇城内分布着官府诸司的衙门。
    西京外郭城沿用五代旧城,到仁宗时,又做了大规模整修。《宋会要辑稿·方域一》载,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大臣王曾建议:“西京洛河之南,居民甚多,并无城池,请逐渐修筑城垣。”于是朝廷命知府李若谷主其事,修建了比较完整的城垣。
    修复后的外郭城,周回五十二里九十六步。南垣三门:中曰定鼎门,东曰长夏门,西曰厚载门;东垣三门:中曰罗门,南曰建春门,北曰上东门;西垣一门,曰关门;北垣二门:东曰安喜门,西曰徽安门。城内纵横十街,定鼎桥门大街同隋唐一样是城市的主干道。
    在外郭城修复以前,洛阳已有很多居民,并设有里坊。《元河南志》载,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河南知府张奎在各坊立起坊榜,每坊列榜为识,共计一百二十坊,比隋、唐二代均多。隋唐的三市此时已列为民坊,因为商业的发展已打破“市”的限制。在坊区之间,建有驿站、客馆、宗教寺观等。
    洛河南北之间,早在宋初已由西京留守向拱重修了天津桥。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地方官员又仿赵州石桥进行了重修,其后又修二引桥以疏水流。
    宋朝历代皇帝对西京建设都很重视,特别是宫城、皇城,曾屡加修葺。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宋史·地理志》等文献的记载,在真宗、神宗、徽宗时期,对皇城、宫城有过五次大修。特别是徽宗时期,对宫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合屋数千间,尽以真漆为饰,工役甚大,为费不赀”。在国家投资修建宫城、皇城的同时,民间兴起大修宅第园林之风,呈现出园林相望、甲于天下的局面。
    对西京城市之美,宋人多有赞誉。司马光诗云:“西都自古繁华地,冠盖优游萃五方。比户清风人种竹,满川浓绿土宜桑。凿龙山断开天阙,导洛波四封羽觞。况有耆英诗酒乐,问君何处不如唐?”
    为了管理西京,朝廷在这里设西京留守,留守兼河南知府,宋神宗、徽宗时,另设副留守。留守、副留守分左右厅治事。其属官有司录、户曹、法曹、土曹、司理、文学、助教等。另设通判一人,判官、推官各一人,其“使院、牙职、左右军巡,悉同开封府”。北宋又在西京设四使,即作坊使、内园使、洛苑使、左藏库使,分别管理居民区、皇宫、皇家园囿、左藏库。西京设御史台,纠察百官。
    据有关资料称:北宋西京洛阳,人口多时在二十万左右。
22.宋代皇陵宋代皇陵,即宋陵,位于西京巩县(今巩义市)境内。以今芝田镇为中心,南北15公里,东西10公里。在此范围内,按照埋葬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五大陵区,即西村陵区、蔡庄陵区、孝义陵区、八陵陵区、回郭镇陵区。
    西村陵区有: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蔡庄陵区有:真宗永定陵。另附有大臣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罗彦环墓五座;孝义陵区有: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另附有大臣赵普、曹彬、狄青、杨延昭墓四座;八陵陵区有: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以上通称“七帝八陵”(包括被追封的太祖之父宣祖永安陵);回郭镇陵区:此陵区实为宋代宗室亲王、子孙墓区,未有帝王葬此。
    就每座帝陵而言,其陵园均坐北朝南,由四部分构成:上宫、宫城、地宫、下宫。其中上宫:由南向北依次为鹊台、乳台、神道、石刻等;宫城(也有资料称此为上宫):四周筑墙,设南(正门)、北、东、西四门,门外各置石狮一对,四角建角阙,城正中为陵冢,覆斗形,因广植松柏树,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松柏成林,纵横如织”,故亦称“柏城”;地宫:即埋葬皇帝的地下宫殿,深16~30米,下方上尖,砖石结构,顶绘日月星辰、银河等天象;下宫:在宫城北门外约100米处,是皇帝灵柩下葬前暂时放置之地,亦是平时陵园管理人员斋居之地,建有影殿、斋殿、厨房、浣濯院等。
    神道二侧,有东西相对的二列石刻,由南向北依次为:望柱一对,象及驯象人各一对,瑞禽一对,角端一对,仗马与控马官六对,虎二对,羊二对,客使三对,武臣二对,文臣二对,门狮四对,镇殿将军一对,上马石一对,宫人二对,一共六十件石雕作品。
    宋陵神道石刻,上继唐、五代艺术风格,又有宋代独创的艺术特点,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宋代石刻艺术群,具有重大的艺术、历史、科学价值。
    宋陵所用石材,多取自今偃师市南部山区。现存的宋陵采石场遗址,位于大口乡四道沟沟口附近的二条山谷内,谷内石壁上,可以看到因采石所造成的断面以及大大小小的采石坑。另刻有采石题记六处,字迹多剥蚀难辨,仅有三处保存有宋代年号。
    刻立于宋代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的“永泰陵采石记”碑,保存于今偃师市缑氏镇原永庆寺旧址上,它详细地记述了修建永泰陵时采石的时间、规模、用工数量及民夫、兵卒采石的艰辛状况。
    宋陵何以远离东京开封,而建在西京洛阳毗邻?原因之一是,宋太祖等一直欲把国都迁到洛阳。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朝廷划取西京畿县巩县、偃师、缑氏、登封各一部,设永安县(治今芝田镇)以专奉宋陵。
    1127年,北宋最后二帝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至金国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1135年宋徽宗赵佶死,初葬五国城,后迁葬于广宁(洛阳附近);1142年,又迁葬于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东南会稽上皇村(今浙江绍兴东南),号永佑陵。后钦宗赵桓惨死于金人马蹄之下,草葬五国城;1171年,金人又以“一品大臣”之礼迁葬于“巩洛之原”(今巩义市清易镇南塬),称永献陵。
23.会圣宫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后,欲迁都洛阳,于是在登基不久,就派人在洛阳附近选择皇陵区,最终确定将皇陵区设在洛阳东部的偃师、巩县,后来在这里新置永安县。到仁宗时期,这里已有四座皇陵,即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与杜太后的永安陵、太祖的永昌陵、太宗的永熙陵、真宗的永定陵。为了祭陵的需要,仁宗开始修建陵区的太庙,作为祭陵奉先之所,并成为陵区的管理中心。此工程开始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历时四年完成,这就是著名的会圣宫。
    会圣宫位于偃师市山化乡的凤凰山上,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山峦秀丽,温泉喷涌,是建立宫殿的理想区域。会圣宫建成后,在这里刻立了会圣宫碑。目前,会圣宫已不复存在,但这通巨碑仍屹立在凤凰山上。该碑高9.2米,由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组成。其体积之大,为我国现存古碑中所少见。碑座为龟形,其下与一八角形石座相连,背面刻一菩提树下布道图,其余三面均为双龙闹海图。碑首为螭首,其上雕六条龙对称相交盘绕。在其盘绕的碑首中间形成一圭形额,阴刻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铭”十一个大字。碑身四周饰以线刻龙形和流云纹,两侧浮雕云鹤图案。正面碑文三十六行,一行八十四字,由翰林学士石中立撰文、翰林院待诏御书院祗侯李孝章书并篆额。
    石中立,洛阳人,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书丹者李孝章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会圣宫碑为楷书,笔法浑实,结构严谨,兼有行、楷、瘦金诸体的韵味,其风格较独特,在碑刻书法艺术中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迄今在宋陵区发现的八十五块各类墓志、碑刻中,就书法艺术而论,仅有蔡京书丹的怀、昌两王墓碑可以与之相媲美。而论整体价值,则无有出其右者。
    碑文详述了修建会圣宫的由来和经过,描绘了建筑的宏伟、壮观和“奉安”、“圣容”礼仪的隆重以及“士庶朝谒”的盛况。其主旨乃在颂扬宋初诸帝太祖、太宗、真宗以及仁宗的武功、圣德、教化、政绩。碑文上写着修建会圣宫经过精心地规划,用料甚巨,建成之时“隐若中天,宛若化出”。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其主体建筑为太祖、太宗、仁宗的神御殿,里面供奉其画像,殿内布置如其临朝时一样。此外,还有其他各类建筑。
    北宋皇陵,除会圣宫及巩义的“七帝八陵”外,在洛阳谷水还有一个陵园。据《邵氏闻见录》说,太祖葬其父母于永安陵之后,想将其祖父赵敬的墓也迁到皇陵区。但是,两冢相并,开圹皆白骨,难以分辨,遂以坟为园,每岁遣官并祭,洛人谓之一寝二位。因此,这个陵园也应视为北宋皇陵的一部分。据称,最近,在中信重机公司厂区,发现一个大型碑座和碑首,是上世纪50年代该厂从谷水拉来的,该碑座、碑首与会圣宫碑的碑座、碑首工艺造型和体量相似,很可能是该陵园神道碑的一部分。另外,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砚史》一书,记载了各地名砚,其中有洛阳会圣宫砚,称此砚石“色紫,发墨不乏,叩之无声”。
    1963年,会圣宫碑和宋陵被河南省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宋陵被公布为国家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市正在进行会圣宫碑申报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会圣宫碑及会圣宫遗址是宋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和整个宋陵都是宋代西京洛阳遗迹遗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4.汝瓷和《汝帖》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西方称中国为“China”,原意即瓷。夏代,人们已开始用瓷土作胎,烧制出白陶器皿;商代,又在瓷土胎上涂釉,烧制出最早的原始青瓷;周代,原始青瓷有新的发展,洛阳西周墓所出土的瓷豆、瓷罐、瓷瓮等,已呈现出了原始青瓷的新水平。经汉晋、隋唐,迄宋代,中国制瓷业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对外销售的主要出口产品。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哥窑,代表了宋瓷的辉煌。
    宋代京西路(治洛阳)、河南府(治洛阳)盛产瓷器,宋人王存《元丰九域志》载:宋神宗元丰年间,河南府“贡蜜、蜡各一百斤,瓷器二百事”。
    汝瓷产于京西路所辖汝州(治今汝州),胎质致密,釉层匀净,色泽雅润,洁如玉,明如镜,滑如脂,声如磬。其色有粉青、豆绿、虾青等,尤以天蓝最佳,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誉。宋时为宫廷贡品。《清波杂志》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因此,传世汝瓷甚少。《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荣国府,当作者写到黛玉之舅母王夫人住室时,特意提到在右边几上放了一件“汝窑美人觚”,觚里插着时鲜花卉,可见其珍贵。现存世汝瓷,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处。国画大师李苦禅曾题写道:“天下博物馆无汝瓷,难称尽善尽美也。”已经发掘的重要窑址有宝丰县(宋属汝州)清凉寺窑址(官窑)、汝州市严和店窑址等。宜阳县城西一公里的二里庙窑址,生产白瓷和青瓷等,其青瓷具汝瓷特征。
    《汝帖》,被清代金石学家毕沅誉为“宋石鸿宝”,它是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由汝州知州王寀搜集、刻制而成的。王寀,自幼聪慧绝顶,《今古奇观》中的《十三郎五岁朝天》,记载有他少时的轶事。后《汝帖》迭经失乱,至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州守白明义,以重金从洛阳购得明代《汝帖》原拓一部,重新钩临、刻石,又亲书目录两卷,共十四石,现镶嵌于汝州市文物楼壁间,每石高40厘米、长110厘米,包括先秦八种金文、秦汉至五代名家书法八十六种等。
    《汝帖》内容丰富多彩,有夏、商、周三代铜器款识,有石鼓文、史籀文,李斯、程邈、诸葛亮、梁鹄手迹,晋武帝司马炎、南朝宋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等帝王书,竹林七贤书,王羲之父子三人书,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等唐王朝帝后书,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贺知章等唐十书家书,韩愈、裴休、杨凝式等唐、五代七人书等,保存了不少历史资料。
    《汝帖》又堪称是一部书法艺术史,真、草、隶、篆,无不具备。逐帖看去,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总而观之,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人称,崔瑗的字“危峰阻日,孤松一枝”;张芝的草书“汉武爱道,凭虚欲仙”;蔡邕的汉隶“骨气洞达,爽爽为神”;王羲之的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还有资料记载,曹操常把梁鹄的字悬于帐顶而细细欣赏,欧阳询曾连续三昼夜观索靖所写之碑而不忍离开。令人高兴的是,这些书坛巨匠的手迹,在《汝帖》中均有保存。这对于书法艺术研究者、爱好者来说实为一大幸事。
25.宋金西京争夺战宋徽宗时,辽国境内的女真族(古称肃慎,后为满族主要组成部分)开始强大,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完颜旻),于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正月初一,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称皇帝(金太祖),建国号大金。
    金朝建国后,连年对辽作战,不断取胜。金太祖死后,其弟完颜晟(金太宗)即位,联合西夏,追击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二月,擒天祚帝,辽亡。辽皇族耶律大石西迁,后在中亚建立西辽。
    当年十月,金军第一次南下进围北宋都城东京。宋徽宗退位,钦宗即位。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宋钦宗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求和,宋对金称侄,金军北撤。
    八月,金太宗决意第二次南伐,兵分两路。十月,金西路军攻陷河阳三城,守城宋军南逃,西京留守兼西道都总管王襄闻河阳陷敌,遂带三万军马弃洛阳城逃跑,金人占领洛阳。
    伊阳(治今嵩县境内)人翟进、翟兴为宋下级军官,在洛阳危急时刻组织“豫西忠义军”以助王师。王襄逃走时,命翟兴守城,翟兴兵少,抵抗失败后西走。宋经略史范致虚与翟兴会师于潼关,然后引兵东来。翟进则带小股人马,破金兵于福昌(今宜阳西),与翟兴会师于高都,这时仅有义兵七百人。他们夜行昼伏,五日到达洛阳,夜半攻城而入,杀金西京留守高世由,收复西京,接着又在伊阳白草坞大败金兵。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三月,金掳徽宗、钦宗二帝北还,北宋灭亡。五月,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商丘)即位(南宋高宗),接着移驾江南,建立南宋政权,改元建炎。六月,高宗命孙昭远为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总管。孙昭远招集义兵,命翟进守渑池、翟兴守伊阳、姚庆守偃师,以拱卫西京。
    十二月,完颜宗翰发动以攻取洛阳为主要军事目标的南伐战争。姚庆在偃师战死,金兵直扑洛阳,孙昭远兵少,撤离洛阳,为叛军所杀,洛阳陷落。翟进在白浪隘(今渑池北)小胜金兵后,退往伊阳山区。次年正月,翟进收集义兵千人,连破金兵营地,率众进驻龙门,与金兵夹伊河而战。宗翰在洛阳无法立足,遂焚烧洛阳,迁其民于河北。留左监军完颜希尹、右都监耶律伊都屯兵白马寺,阿骨打第四子完颜宗弼(金兀术)屯兵河间府,自引兵退入陕西。宋高宗听从宗泽建议,任命翟进为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命御营左翼军统制韩世忠,率所部救援西京。四月,宋金会战于洛阳。由于指挥失误,宋师三战三败,韩世忠率军南走。金兵攻入洛阳,翟进率义军与之进行巷战,次子翟亮战死,翟进率残兵退出洛阳。金兵占领洛阳后,无法立足,弃城西逃,翟进占据洛阳。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月,宋将杨进在洛阳南部武装叛乱,欲与金人会合,攻占西京。翟进率军平叛,不幸阵亡。宋任命翟兴继任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京西北路招讨使,然后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在鸣皋山北(今伊川县南)大破杨进。次年五月,宋任命翟兴为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
    宋济南知府刘豫降金,金立刘豫为伪齐国皇帝,都汴京。金兵联合伪齐,多次派兵进攻翟兴,均大败而归。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三月,翟兴部将杨伟被伪齐收买,将翟兴刺杀,河南诸州县大都为伪齐所占。翟琮继任父职,收集散众,于次年正月攻入西京,擒伪西京留守孟邦雄。二月,伪齐继任西京留守梁进,袭击翟琮治所伊阳凤牛山寨,翟琮派部将李吉大败梁进,尽斩来犯之敌。是时,中原已全陷于敌,翟琮被迫突围至湖北襄阳。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正月,宋金议和,金归还宋河南地。在此之前,金已废伪齐。宋以李利用为西京留守。次年四月,金人撕毁协议,大举进攻西京。宋西京留守李利用弃城逃走。河南府下级军官李兴,招募义兵战于天津桥、定鼎门,失败后南下。是时,岳飞北伐,李兴收复伊阳等县后,与岳飞部将张应等收复西京。金河南尹李成退往河阳北城。宋任命李兴为河南尹。
    秦桧、宋高宗命岳飞班师后,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八月,金河南尹李成从河阳南下攻西京,遭到李兴痛击。金兀术遣数万人支援李成,李兴退往永宁(今洛宁)白马山,金再占西京。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伐,宋军从其后翼攻占洛阳,旋即撤离。至此,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争夺,洛阳终于落入金人之手。
26.金中京保卫战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蒙古族(唐时称蒙兀室韦)首领铁木真被其部众推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意为海洋一般的大王)”,在斡难河流域建立蒙古汗国。蒙古把灭西夏、金、宋作为军事目标。于是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开始,蒙古骑兵开始在黄河以北奔突驰骋,大肆掠夺。
    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春,蒙古军围攻金的都城中都(今北京),金宣宗献贡人口财物,并将卫王永济之女岐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为第四个妻子)。蒙古军退后,金宣宗于五月间率领皇室,载运宫中珍宝,迁都南京开封府,留尚书右丞相完颜承晖留守中都。宣宗南迁后,成吉思汗随即派兵南下,次年五月攻占中都,完颜承晖自杀。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蒙古三木合拔都军经西夏进兵关陕,十一月抵金南京开封府。由于金朝各地援军赶到,蒙古军退去。
    金宣宗南迁后,河北各地已陷于蒙古,金王朝只有固守黄河、淮河之间的中原地带。于是,在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八月,将洛阳升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领九县四镇。九县是洛阳、沔池(渑池)、登封、孟津、芝田、新安、偃师、宜阳、巩县,四镇为龙门、长泉、缑氏、洛口,人口三十余万。洛阳之南另设嵩州,辖四县四镇。四县为伊阳、永宁、福昌、长水,四镇为鸣嗥、府店、韩城、三乡,有人口十三万左右。这时的洛阳,经过长期战乱,已是一片废墟,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开始在废墟之上筑城。据《元河南志》载,新筑的中京城“东据瀍水,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因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仅一里。”显然,金中京城是在原洛阳城东城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城,即今洛阳老城前身。当年,蒙古灭西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死于今甘肃省六盘山下行宫。1229年,蒙古贵族推选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为大汗,并决定全力伐金。金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九月,蒙古军兵分三路,中路由窝阔台率领攻河中,转向洛阳;右路由拖雷自凤翔过宝鸡,越宋境沿汉水而下,再向北进入唐州、邓州,直至汴京;左路由斡陈那颜率领攻取济南。然后三军会师于汴京。蒙古中路军势如破竹,十二月攻陷河中。次年正月,蒙古军从洛阳东北白坡渡(今孟津北)强渡黄河。蒙古军与金军在钧州(今禹州市)三峰山、卢氏铁岭会战,金军败绩,退守洛阳。蒙古军围攻洛阳城。
    洛阳守军不足五千人,但洛阳城非常坚固,蒙古军炮轰三个月,仍无法攻下。前守城总指挥温迪罕斡朵罗贪生怕死,弃城逃跑,蒙古军乘机攻陷中京,中京留守撒合辇自杀殉国。蒙古军屠城后,弃城而走。
    金哀宗令任守真为中京留守、元帅左监军,带兵两千余,重建中京金昌府。任守真知人善任,破格提拔士兵强伸为警巡使。八月,中京留守任守真主动出击蒙古军,不幸死难。中京人推举强伸为金昌府签事。当时,郊县居民皆逃入洛阳城中。蒙古军再次包围洛阳,列炮攻城。强伸收集衣帛代为旗帜,树立于城上,亲率士卒赤身而战,从居民中选取壮士五千人,号“憨子军”,往来救应,军民一心,斗志旺盛。又创造一种“遏炮”,几个人才能抬动,能发射大石于百步之外,所击皆中目标。九月,蒙古军退至百里之外。闰九月、十月,蒙古军又两次来攻,其军队人数成倍,而中京不能克。金哀宗闻之,降诏嘉奖,以强伸为中京留守、元帅左监军、行元帅府事。十月,金朝元帅思烈收集溃兵和民众十万自南山入洛阳。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三月,金哀宗命使者诏告强伸,可便宜从事。是月,蒙古军自汴京驱思烈之子于中京东门下,诱思烈降,思烈命左右射之。这时,中京军民方知道,汴京已经陷落,金哀宗下落不明。思烈闻之大惊而死。遗言,强伸行总帅府事。月余,粮尽,军民散去。
    是年五月,塔察儿率蒙古军复至,陈兵于洛水南,强伸陈兵于洛水北。蒙古军欲招降强伸,强伸曰:“我本一军卒,天子命我为留守,誓以死报国耳。”遂率步卒数百大战于天津桥,敌兵无法取胜。六月,金将兀林答胡土率众弃城而逃,鹰扬都尉献西门以降。强伸知城已难守,率部下数十人从东门突围,转战至偃师,力尽被俘,宁死不屈,被杀于中京七里河。
    1234年,金哀宗在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县)自杀,金亡。金代前后建都会宁、中都、开封,共历九帝,一百二十年。其间洛阳为金陪都十六年。
27.五花寺和灵山寺五花寺,位于宜阳县城西40公里,三乡乡境内。虽然当年的五花寺已被历史的风雨夷为平地,但五花寺塔却至今巍然屹立于连昌河畔、汉山脚下,雄伟高耸,壮观异常!
    该塔为宋塔,密檐式,八角形,上下九层,高约三十余米,底部周长三十一米,砖石结构。在一、二、三、四、六层正南面均设塔门,但只有第二层为真门,余皆假门,门两侧饰砖雕菩萨、力士像等;有塔心室,室内有通道,可循环登至塔顶。该塔为洛阳地区现存最早的地面古建筑,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灵山寺位于洛阳市西南约四十公里、宜阳县城西七公里、灵山半山腰,坐南朝北,面对洛河。相传因周灵王埋葬于此,故名其山曰灵山。还相传,此山外貌很像古代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成佛之地),故简称灵山。山上有寺,曾名报忠寺,后依灵山而改称灵山寺。远远望去,万柏葱茏,云烟缥缈,确堪誉为“乃一方之奇观,光千古之名刹”。
    灵山寺初创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始创者为僧人憨休老祖。
    灵山寺大体为一南北长方形院落。山门为高台楼阁式,下部系砖砌高台,中辟山门门洞,门洞石匾额“灵山寺”三字为赵朴初所题;上建殿阁,原供伽蓝菩萨。进入山门后沿中轴线上行,第一座大殿为天王殿,内供弥勒佛及四大天王;殿门外有古老的银杏树一棵,树粗数围,绿荫如盖,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第二座大殿原为大悲殿,供观音菩萨;现改为中佛殿,供释迦牟尼、阿弥陀、药师“三世佛”玉像;歇山式顶,为我省遗存不多的金代建筑。第三座为大雄殿,内供三世佛(中释迦牟尼、右药师、左阿弥陀),均为明代泥塑像。据说三尊佛像的原胎,是用周灵王墓上的三棵大柏树就地雕成的;庑殿顶,主要为金代遗构,它和中佛殿都具有重要价值。殿前有明代七级石塔一座,上刻佛、罗汉等三十余尊;另有古碑多方,刻有重修寺院的资料等内容。寺院后部有藏经楼,上下二层,上层藏经,下层为法堂。
    大雄殿与藏经楼之间有砖墙,将整座寺院隔为前后两院,墙正中有门相通。墙上镶砌了二十八幅历代文人墨客题写的诗文碑刻,是研究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寺院内东西两侧有厢房,罗汉堂设在西边厢房内,观音殿、地藏殿设在东边厢房内。
    寺院外东南山坡上,有历代高僧墓塔十七座,它和少林寺塔林、风穴寺塔林,并称河南三大塔林,均列入全国八大塔林之内。
    寺院东墙外有凤凰泉,池深三丈,四时涌流,清澈甘洌。泉水穿流寺内,石桥金鱼,景色甚为优美。
    多年来,当地各级政府、文物部门、佛教界等,多次修葺灵山寺,宝殿焕然,古刹重光!每年农历二月的灵山庙会,不但是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也更让灵山寺名扬四方!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印度国有舅甥二人,前来中国寻访名山胜地。行至东周国都洛阳西南、洛河南岸,但见一山,林幽泉清,景山绝佳,为一路之上所罕见。便筑庐山间,虔诚修行。多年之后,舅舅因年迈体弱过世,甥儿却修成正果,以后在山上弘法传教,香火旺盛,后世弟子皆尊称他“释迦牟尼”,那座山就是灵山,灵山寺即当年释迦牟尼筑庐虔修之处。有关资料还说:1948年,杨成武将军挥师南进,途经宜阳,为保护灵山寺,曾亲题“保护古迹,人人有责”红旗一面,高插灵山山头。
28.姚燧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后,蒙古军向南进攻金、宋,并分别于1218年、1235年、1253年三次西征,先后攻占攻克了西辽、花刺子模国、斡罗思诸部、莫斯科、乞瓦(今基铺)、孛烈儿(今波兰)、马扎儿(今匈牙利)、木刺夷(今伊朗)、黑衣大食(巴格达)、美索不达米亚、大马士革城,并拟进军西欧,势力范围东自大海、西至多瑙河,成为横跨欧亚的大汗国。
    1271年,拖雷之子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乾元之意),建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灭南宋,建立了北抵漠北、南到海南、东临大海、西及流沙的多民族国家,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的版图。原来的蒙古大汗国,除元朝之外,已分裂为几个独立的汗国,但名义上,元朝皇帝仍是各汗国的“大汗”。元代,我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都取得了不少新成就,涌现出一批文化科学名家,洛阳人姚燧就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
    姚燧,字端甫,号牧庵。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已佚;清人集有《牧庵集》三十六卷。
    姚燧,三岁丧父,由其伯父、元初名儒、著名理学家姚枢抚育成人,他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十三岁时拜理学家许衡为师,十八岁时游学长安。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三十八岁的姚燧开始步入仕途。他曾任秦王府文学,不久,转任奉议大夫,兼管陕西、四川的学校教育;至元十二年,姚燧曾三度入蜀为官,至元二十三年封翰林直学士,后任大司农丞;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武宗任其为太子宾客,后欲拜为太子少傅,姚燧借故推辞不就;次年,授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至大四年,姚燧厌倦仕途,后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六岁。
    姚燧以散文见长,他的《送畅纯甫文》,记叙了他学文的经过和对文章的见解;他的《文章宗旨》,可以使我们看到元初诗文理论的面目,能探寻出金、元、明诗文发展的脉络。姚燧虽从师于许衡,然能“穷理致知,反躬实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成为世之名儒。
    姚燧的散文大部分是碑、铭、诏等应用文,文学趣味较少,但文章结构谨严、叙事简要,文笔常有变化,气韵流畅,格调高古,耐人寻味。如《序牡丹》中载,洛阳、西安、燕京等地所植牡丹,品种繁多,有所谓千叶状元红者,尤为名贵。
    当时,姚燧的文章可谓备受推崇,人们皆以能得到他的文章而感到荣幸,尤其是那些贤孝子孙们,为褒扬其先辈之德,必须要得到姚燧所写颂文,唯此才能为社会所承认;得不到者则倍感羞愧。三十多年间,满朝文武,贵族世勋,他们的显行盛德,多为姚燧所书。不仅如此,姚燧的盛名,在一些偏邦藩王中也有很大的影响。高丽沈阳王父子与元帝联姻,倾其资财结交朝臣,对姚燧更加殷勤。一日,拜望姚燧,求其作文。姚燧不情愿,直至皇帝下旨,才提笔而写。沈阳王父子甚是感激,赠以币帛、金玉、名画五十致谢。姚燧当即将所赠之物分给众人,留下金银交给翰林院使用,自己一文不取。
    姚燧为文“豪而不宕,则而不厉”,一改宋末那种空洞虚泛、题材狭小、专注形式之弊习。张养浩《牧庵文集》序中赞曰:“古文如唐之韩愈,宋之庐陵(欧阳修)。”
    姚燧所作散曲则豪迈开阔,充满生气。无论是描写男女爱情,还是随意抒情,均缠绵尽致,婉丽清新,文辞浅白流畅。卢前《论曲绝句》写姚燧道:“以古文名世,曲则不经见,然每有所作,亦必婉丽可诵。”足见,姚燧在元曲上的成就也极可称道。
29.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字廷瑞,畏吾儿(今维吾尔)人,元末名将。曾祖于元初随军取河南,以探马赤军户留居。其祖乃蛮台、其父阿鲁温皆居沈丘(今属河南)。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作为色目地主阶级的一员,察罕帖木儿深感自身利益受到威胁,便纠集武装,号称义兵,对抗起义军。他治军有方,作战勇敢,所率地主武装迅速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力量,并很快被元朝廷改编为官军,成为支撑元朝统治的柱石。
    察罕帖木儿与罗山(今河南罗山县)地主武装李思齐联手攻入罗山城,首战告捷。朝廷授之为中顺大夫、汝宁府(治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府最高长官)。此后多年,察罕帖木儿带兵转战于中原之间。《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载,察罕帖木儿“北塞太行,南守巩洛,而自将中军军渑池”。红巾军首领刘福通遣大将周会义攻洛阳,他“以奇兵出宜阳,而自将精骑发新安来援”,起义军无所作为而退兵,察罕帖木儿“追至虎牢,塞成皋诸险而还”,牢牢控制了洛阳地区。元朝廷因此拜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行省最高长官)兼同知枢密院事(元以枢密院掌全国军事,设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职)。
    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察罕帖木儿率军围攻汴梁数月,红巾军首领、刘福通被迫突围。此后他以主力屯太行山,分兵驻防山陕、荆襄、河洛、江淮等地。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元月,察罕帖木儿在洛阳召集各路将领,商定发师进攻山东的战略部署:并州军出井陉,辽,沁军出邯郸,泽、潞军出磁州,怀、卫军出白马,与汴、洛军水陆分道并进,而自率精锐铁骑,过孟津,经怀庆(今沁阳),大举东行。破济南等地,久围益都。次年,察罕帖木儿被降将田丰、王士诚刺死。
    察罕帖木儿被杀的消息传到朝廷,朝野为之震动。据载,善观天象的妥欢帖木儿此前曾预言“山东必失一良将”,朝廷即驰诏察罕帖木儿勿轻举妄动。但使者未到山东,而他已命丧黄泉。朝廷为褒奖他,诏赠为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为忠襄王,谥“献武”。后改赠为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为颍川王,改谥“忠襄”,食邑沈丘县。封其父阿鲁温为汝阳王,后又加封梁王。命其养子扩廓帖木儿(本为汉人,名王保保)承袭父职,平定山东,驻兵于汴洛。朝廷加封其为河南王,以汝州为食邑,与弟弟脱因帖木儿同居河南府。
    察罕帖木儿墓位于洛阳老城西北苗沟村东南的邙山脚下,现存墓冢,上圆下方,高约15米。民国李健人的《洛阳古今谈》,曾转引了清乾隆《洛阳县志》关于该墓的记载,并作了若干补充。1983年,在该冢前出土石翁仲一躯,高2.9米,堪称元代石刻艺术精品。
30.明军攻取洛阳城元代建国后,在中央设中书省以掌全国政务,中书令为长官。除中书省直辖的河北、山西、山东以外,另在全国分置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辽阳、岭北等十个“行中书省”,代表中书省在各地行使权力,简称“行省”,长官一般是平章政事。行省设置,影响深远,后明、清迄今,一直沿用。元代洛阳,属河南省(治开封),为河南府路治所之所在,其规模布局略同金代。
    由于元朝廷从一开始就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加上各级政权的日趋腐朽,所以从建国不久,就连续不断地爆发了各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而且愈演愈烈,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终于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大起义。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常遇春率领二十五万大军攻入河南省。洛阳一战,元军大败,延续了近百年的元朝政权即将走到尽头。
    察罕帖木儿死后,为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元朝廷诏封察罕帖木儿的养子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统帅关陕、晋冀、山东诸道的所有军队。但是,一些与察罕帖木儿同时崛起的大将及勃罗帖木儿的旧部不服管辖,公开抗拒扩廓帖木儿的调遣,互相之间还导致了争斗和征战。
    元朝廷军队的内耗,为朱元璋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他迅速铲平并兼并了各支农民起义军,步步蚕食,扩充实力,扩大地盘。并积极寻找时机,欲与元朝廷决一雌雄。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在一举消灭了张士诚之后,即着手北伐。他任命中书左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中书平章政事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先取山东,并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一口号得到了当时汉族地主阶级的积极响应。
    此时,河南王扩廓帖木儿是唯一能与朱元璋义军相抗衡的力量。由于元军内讧严重,扩廓帖木儿为扩大势力,进攻陕西,元顺帝大怒,下诏免去了他的官职,并命中央军从北路攻击他。扩廓帖木儿退居太原,命其弟脱因帖木儿率军十万镇守洛阳。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治今南京)即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此时,面对势不可当的朱元璋北伐大军,洛阳城危在旦夕,元朝廷太常礼仪院使陈祖仁,请求起用扩廓帖木儿镇守河南省,顺帝不许。扩廓帖木儿大怒,杀尽太原的朝廷命官。顺帝又下令削去了他的爵位,命朝廷军队剿灭扩廓帖木儿。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遣使招降。六月,朱元璋亲赴河南洛阳,祭祀扩廓帖木儿养父察罕帖木儿亡灵,并令附近百姓为其守墓;又封扩廓帖木儿之妹为爱子秦王之妃,以瓦解元军力量。
    与此同时,朱元璋以徐达为统帅,迅速占领山东。然后从济宁直捣汴梁,洪武元年三月,元朝汴梁守将左君弼不战而降。四月,明征西将军邓愈攻克南阳,挥师北进,与徐达所部从东、南两个方向合围洛阳。徐达挥师迅速攻克虎牢关,进至洛河南岸。此时,脱因帖木儿率五万兵马屯洛水北岸,明将常遇春率百骑强渡洛河,元师大败,脱因帖木儿弃城而逃。
    徐达率师攻入洛阳城后,迅速调兵遣将攻克了陕州、嵩州、汝州等地,又命都督冯国胜攻打潼关。元朝廷潼关守将望风而逃,明军攻至华山而还。
    洛阳一战,元朝精锐之师被消灭。徐达挥师北上,八月初二,顺利攻克大都。顺帝已在几天前北逃,元朝灭亡。自成吉思汗建国至此,凡历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若自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算起,凡历十一帝、九十八年。
31.烂柯胜迹“烂柯胜迹”为新安县“八景”之一,泛指新安县铁门镇玉梅村烂柯山麓一带的名胜古迹,主要有王乔洞、洞真观等。
    相传很早以前,新安县铁门镇某村,有一打柴樵夫,名叫王樵,或叫王乔。有一天,王乔鸡鸣而起,进山砍柴,三个时辰过去后,他已打好了两捆柴,便在一块巨石旁坐下休息。抬头向前远望,见前边不太高的山上,有两位白发老人对坐下棋,他便来到旁边观看。地上有老人吃剩下的半个桃子,他就顺手捡起来吃了。此时他回头望望山下,但见那里的树叶黄了又绿了,绿了又黄了;那里的野花,开了又谢了,谢了又开了。抬头仰望,几只仙鹤在空中盘旋飞绕。王乔觉得该回家了,他走到柴捆前一看,斧柄已腐烂成灰,斧头也锈得不成样子。回到村里后,他看到的房舍都不是原来的模样,而且一个人也不认识。当他说自己就住在本村、名叫王乔时,村民们纷纷说,王乔是我们的老祖先,早在不知多少年前就死在“烂柯山”上了。王乔此时恍然大悟:原来那下棋的二位老人本是仙人,他已在“仙界”度过了不知多少年了。于是他只好回到原处,求二位老人收他为徒。谁知二位老人转身离去,王乔随后追赶,只见山侧有一山洞,老人转身进去,王乔紧随其后,伴着一声巨响,烈火从洞中喷出,王乔就在烈火中化作了“仙人”。那个洞就是“王乔仙洞”,老人下棋的山就是“棋盘山”,烂斧柄的山就是“烂柯山”。
    今存王乔仙洞坐北朝南,共两洞口,洞内相通。洞口外两侧镶有石刻,洞内两侧有“透灵碑”;洞口前平台上,另立一方元碑。
    大约因为烂柯山一带确为仙山福地,故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皇帝敕命在此修造了一座宏伟的道教建筑——洞真观。
    据有关资料记载,洞真观坐北朝南,观前原有戏台,观内为三进院落。进入山门,一进建有三清殿,为观内主体建筑。今存之三清殿,面阔五间,长13.7米;进深三间,宽10.2米。殿内东、西、北壁上均饰彩绘,约计三十幅,画面为道教故事。该殿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原供太上老君,即老子,今像已不存。二进为官厅,供接待公卿官宦之用;三进为道房,为道士个人修炼及住宿之处。
    三清殿东西两侧,有三宫殿、王母殿,均为清代重修;三清殿西南,有瞬厅三间,原藏有百余方碑刻,今多流失;三清殿旁有“香珠泉”一口,其泉水春温、夏凉、秋爽、冬暖,游客常携器取水,返回后与家人共同品尝。
    据当地老乡回忆,民国年间,洞真观香火旺盛,为全县寺观之首,每逢农历三月三庙会,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烂柯胜迹”原有十大景观,分别为“扒头王樵”、“树倒成石”、“神碑透灵”、“柏树顶缸”、“老柏抱揪”、“槐柏搭桥”、“古柏钟声”、“东荆西枣”、“火烧柏心”、“玉梅弄琴”,有些今已难觅踪迹。
32.洪洞县有棵大槐树在今日洛阳一带,不少人都说,他们的祖上是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北宋末年以来,以开封、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战乱连年,灾荒不断,人口锐降,荒地日多。金代占据中原时,已经是“地旷人稀”的局面,到了元代,更是“两淮之北,大河之南,所在萧条”。据《元史》载,当时河南府路(治洛阳)所辖十二县,仅有六万五千多人,平均每县五千人稍多。至元末明初,“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这便是当时移民垦田的社会历史背景。
    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明朝廷推行屯田政策,移民垦荒。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朝廷“徙泽、潞民无业者垦(黄)河南、北田,赐钞,备农具,复三年”。当时准许山西省地少人多的地方,每户可以分出人丁,前往河南、山东、北平等地垦荒种田,并给每人发钱钞二十锭,作为安家费用。政府还供给耕牛、农具、种子,所开荒地可以成为自己的产业,并免去三年租税,三年往后,每亩仅纳税一斗。
    到了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明朝廷又下令山西太原府、平阳府(今临汾)、泽州(今晋城)、潞州(今长治)、辽州(今左权)、沁州(今沁县)、汾州(今汾阳)两府五州人多地少、无田无地人家分其丁口,迁往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其他地区开荒种田。
    据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志》一书说,大槐树长在洪洞县广济寺左侧,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山西泽、潞、沁、汾、平阳等地,有丁无田或田少丁多之家,曾先后七次集中于大槐树旁广济寺内,由驻在寺内的移民管理机构,组织他们分迁各地。大槐树上有一老鸹窝,移民们在告别故土、前往异乡之前,回首仰望,老鸹窝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纪念!从此以后,每每想起故乡,眼前就浮出了老鸹窝!
    明成祖崩于北征回师途中,长子朱高炽(皇太子)遵遗诏继位,是为明仁宗。仁宗在位不到一年病死,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自仁宗、宣宗以后,由山西向中原的移民活动已基本告一段落。但受亲朋故旧联络而迁入河南省者则仍有不少;宣宗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还因山西发生灾荒,灾民流入河南省,后来也成为当地的居民。
    有关资料说,明代由山西迁入河洛地区的移民为数不少,如洛阳县、偃师县、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永宁县(今洛宁)、巩县、孟县、荥阳县等均有。孟津县谢姓,先祖居山西长子县,打铁为业,明初率三个儿子过黄河至孟津,后在黄河南岸发展成一大村落,取名“铁谢”,再后又由铁谢分迁于今小浪底镇庙护村、雅沟村、横水镇谢家沟村等。洛龙区辛店镇太后庄村《崔氏族谱》清代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序云:“大明初,始祖道亨,自洪洞迁洛,居于洛西太后庄。”又如洛阳老城董氏、偃师寇店镇韩寨赵氏等许多姓氏家族,由其宗谱及有关碑志资料看,也都由山西迁来。需要说明的是,今日洛阳居民中仅有一部分(而决非全部)为山西移民后裔,而在山西,也决非只有洪洞县人迁出。
    河洛、中原地区原有居民,与山西移民团结互助,辛勤劳作,使河洛与中州大地得以恢复,并逐渐发展繁荣起来。《明史》等有关资料称,到了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洛阳县已有人口八万三千多;就全河南省来说,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有人口一百九十一万多,至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已达到了五百一十九万多。
33.明代伊藩王朱元璋在缔建明王朝成功后,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让他们率领精兵分驻全国要地,建立起由皇权直接控制的军事中心。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早死及幼子朱楠无封地外,其他二十四子均分封王爵,赐予国号。其中,燕、宁、辽、谷、代、晋、庆、秦、肃九王均立国塞上,驻守在东北、北方和西方边陲;内地则有齐、鲁、赵、周、沈、伊、唐、郢、楚、湘、蜀、潭、岷诸王,分布于江、淮、河、汉、川等地区。
    位于中原腹地的洛阳为伊藩王驻地。伊藩开基第一王朱□(左“木”右“彝”),是明太祖朱元璋与葛丽妃所生的庶二十五子,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封为伊王,建国于洛阳,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就藩。
    从朱□(左“木”右“彝”)封王到就国,明代的封藩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火文继位,燕王朱棣发动了名为“靖难”的大规模内战,夺得皇位,是为明成祖。对于封藩制度已经严重危害到中央皇权统治这一点,朱棣是有切身体会的。他登上皇位后,便集中全力捍卫最高皇权的利益,断然执行强硬的削藩政策,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宗藩不得干预兵事、干预政事的所谓“藩禁”制度。
    在明代众多藩系中,伊王一支排行第二十五,是最小的一房(太祖第二十六子朱楠早夭,不算一房)。明成祖对他这个最小的弟弟显然是不屑一顾的,朱元璋规定亲王岁禄为一万石,而明成祖赐给伊王的岁禄只有两千石。可能心中有怨气,或系天生的劣根性,朱□(左“木”右“彝”)到洛阳后,便在洛阳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他为人好武厌文,喜欢砍杀,经常挟弹带箭到市郊游猎,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动辄斩劈,弄得血溅一身,而他竟喜欢溅血的衣服。他又下令在大庭广众之下男女裸体混杂取乐,生活荒淫无耻。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左“木”右“彝”)病死,明朝掌礼之臣上奏请削去他的爵号,明成祖虽然未答应,但谥其号为“厉”,史称伊厉王。
    伊厉王朱□(左“木”右“彝”)的后裔,以明太祖所定的“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这二十字为本系辈分。
    伊厉王死后十年,明成祖驾崩,明仁宗登基,伊厉王之子朱颙火央承袭伊王之爵,为伊简王。他嗣位后,和乃父一样,“纵中官扰民,洛阳人苦之”。河南知府李骥以法治之,他竟诬奏李骥,李骥被逮捕,久后才得免。
    伊简王死,伊悼王朱諟钒、伊定王朱諟锊、伊庄王朱訏渊、伊敬王朱訏淳等相继为王。敬王死,其子朱典木英嗣位,此人性贪而刚愎自用,各级官吏若不听从他,他就设计陷害。为扩修伊王府,竟然强夺民舍三千余间。郎中陈大壮与其相邻,房屋被夺,并被拘禁饿死。其宫室修成后,大如皇宫。为了充实后宫,他关闭洛阳城,强选民间女子七百余,留姝丽者九十人,其余令其家人用钱赎身。
    河南按察佥事林腾蛟,在查实朱典木英的罪行后,即上奏揭发。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在生命垂危时,林对儿子说:“必须待伊王定罪之后,再把我的灵柩运回故里。”不久他含恨去世,年仅四十三岁。都御史张永明、林润等相继奏闻朱典木英罪,明世宗令朱典木英毁掉所僭造宫城,他不奉诏。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在朝廷上下和洛阳百姓的同声谴责下,朱典木英被明世宗削去伊王爵位,废为庶人,终身囚禁在开封,明代的伊藩王国终结。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一月,神宗皇帝生母李太后,颁赐少林寺大藏经六百三十七函。为贮存藏经,第二年,李太后令拆移伊王府殿材,敕建千佛殿,伊王府被毁。此后,神宗将福王封于洛阳。伊王府故址,位于今老城西大街北侧,人称“旧府门”的一座门址,是伊王府的南大门。
34.福藩王本末明神宗宠幸郑贵妃,生朱常洵,神宗欲立其为太子,但由于他非嫡长子,遂遭到大臣们的反对。神宗将朱常洵封为福王,以洛阳为封邑,赐田四万顷,花费重金为其营造王府。朱常洵大婚,费银三十万两。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在朝臣一再要求下,神宗令其就藩洛阳。神宗赏赐福王百万金银,又把没收大学士张居正之家产以及四川茶税赐给他,又准其垄断洛阳盐市。这样,神宗耗天下财富以赐福王,造成中央财政巨大亏空。
    福王贪财嗜利,纵酒好色。明末崇祯年间,中州旱蝗交织,人相食,李自成农民军日益壮大,数攻洛阳。当时,人们都称福王府比皇宫还要富,明朝派来援救洛阳的兵卒都骂道:“福王府金钱百万,而令我们饿着肚子去战死。”居于洛阳的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劝福王,让其出资劳军,朱常洵却不以为然。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阳,杀朱常洵,火烧王宫三日不绝。李自成退兵后,崇祯帝派员到洛阳为福王举行葬礼,立庙树碑,葬朱常洵于北邙山。其圹志,1924年在孟津县庙槐村南被盗出土。
    当李自成攻破洛阳时,朱常洵之子朱由崧,随其母邹氏逃亡怀庆府(治今沁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朱由崧袭爵福王,就藩洛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国,自称大顺王。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杀。朱由崧及潞王朱常淓南奔。在江南的一部分明朝官僚,于五月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南明政权,称监国。不久,称帝,改明年(公元1645年)为弘光元年,是为弘光帝。史可法、马士英、王铎等为大学士。
    弘光帝深居内宫,迷于酒色。奸臣马士英、王铎等弄权,排斥兵部尚书史可法,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南明政权危如累卵。为抵御清军南下,史可法部署兵力: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路招讨事;总兵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招讨事;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招讨事。以上江北四镇,同武昌的左良玉部组成江淮防线,防大顺军或清军南下。然而,弘光政权内部党争不断,内讧不已,搜刮掠夺,无意抗清。
    十月,清廷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二万兵征讨南明。不久,因陕西李自成大顺军日炽,多铎奉命转兵西向,从而给弘光政权以喘息之机。十一月,史可法抵清江浦(今江苏淮阴),筹划淮河防御,先后数十次上疏,但南明朝廷上下醉生梦死,不予重视,失去了宝贵的时机。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正月,清廷命多铎等大举南下,史可法飞章告急,并调总兵高杰至徐州,预赶往归德,以掣清军。次年正月,高杰被许定国诱杀,弘光政权唯一的积极行动告止。不久,弘光政权内讧又起。三月,驻武昌之宁南侯左良玉以“清君侧”之名,率所部东下,自汉口达蕲州,二百里舳舻相接。南京马士英急调黄得功部赴长江抵御。清军乘机向徐州进发,南明总兵李成栋登舟南遁,清军遂连陷颍州(今阜阳)、太和。四月一日,弘光朝廷密诏史可法督军入援南京,以御左良玉。时清军入亳州,向邳州(今江苏睢宁西北),徐、泗告急,史可法又奉命急还扬(州)、泗(州),但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镇兵仍应诏入卫南京。清军一路陷亳州,一路陷砀山,于九日占领徐州。十三日,泗州守将李遇春降清,史可法退守扬州。清军渡过黄河,于十八日抵扬州城下。史可法率扬州军民英勇抵抗七昼夜,二十五日,清军攻破扬州城,史可法被俘,慷慨就义。部将刘肇基率残部和百姓继续巷战,直至矢尽人亡,无一人投降。五月八日,清军乘大雾夜渡长江,次日克镇江。十四日,清军自镇江南下丹阳,直抵南京城下。南明大臣王铎等率满朝文武不战而降,跪迎清军入城。弘光帝逃往芜湖被俘,次年被斩于北京。
    弘光政权灭亡后,南明先后出现了隆武、永历等政权,江南人民的抗清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
35.儒相刘健刘健,字希贤,明代洛阳县人。英宗时,代徐溥为内阁首辅(宰相),孝宗、武宗时连任,成为明“弘治中兴”的功臣。《明史·刘健传》曰:“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著名国学大师章炳麟称其为中国历史上“六大儒相”之一。
    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刘健考中进士,任庶吉士,授编修,负责《英宗实录》的编撰。不久,任少詹事。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刘健迁为礼部侍郎,兼御林院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任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不久,主持撰修《大明会典》。《大明会典》系明代官修的记载典章制度的史书,又名《明会典》。早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仿《唐六典》编修《诸司职掌》,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以前所创建与设置的主要官职制度。孝宗嗣位后,为方便臣民遵循,遂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敕命大学士刘健纂修,赐书名《大明会典》。经过正德年间校订后刊行,是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刘健为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代徐溥为内阁首辅后,竭力尽智,勤于政事。由于措施得当,成功化解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他极力劝谏孝宗例行节俭,顺利摆脱了当时面临的经济困境。孝宗在位十八年,刘健和李东阳共同辅政,出现了明朝中期相对繁荣和稳定的局面。孝宗临死,遗诏刘健、李东阳、谢迁为顾命大臣。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正月,不满十六岁的朱厚照继承皇位,成为明朝第十一位天子。皇帝新承天命,总要恩赐臣子、晋封部下。武宗照例加封了重臣刘健、谢迁、韩文等人,刘健仍为首辅,同时又任命宦官刘瑾为五千营总监军。诏书一下,朝野议论纷纷。晋封刘健等人,群臣心服口服,而对刘瑾的任命,大臣们深感不满。刘健即联合谢迁、韩文等元老,联名上疏,要求收回对刘瑾的诏命。但此建议遭到武宗的拒绝,还把刘健等五十三人列为奸党,标示朝堂,并将刘健等削官为民。而刘瑾、马永成、谷大用等八人深得武宗的宠爱,时称“八虎”。刘瑾尤为人奸诈,其党羽遍布朝野,连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都成了他的帮凶。后刘瑾又设立了内行厂,其危害程度远在东、西厂之上。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刘瑾因谋反被诛,刘健复职。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刘健卒,时年九十四岁。他临终遗表数千言,劝谏嘉靖皇帝正身、劝学、亲贤、远佞,可见其忠心耿耿。朝廷诏赠其为太师,谥“文靖”。葬于洛阳城东小李村(今瀍河回族区小李村东北)。有《刘文靖公奏议》等传世。
    《明史·刘健传》曰:“东阳以诗文引进,海内士皆抵掌谈文学,健若不闻,独教人治经穷理,其事业光明俊伟,明世辅臣鲜有比者。”
36.从曹端、尤时熙到孟化鲤明代是理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与宋代理学合称宋明理学。而明代理学的开创者是河南府渑池县人曹端。曹端,字正夫,号月川,五岁开始学河图洛书,及长,拜宜阳名儒马子才为师,专攻性理之学,对宋代洛学大师邵雍、二程的著作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家之言。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三十三岁的曹端参加了河南乡试,考中第二名;第二年,又参加了京城的会试,以副榜(乙榜)第一的身份,被授为山西霍州学正(主管学务的官员)。他在霍州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了众多弟子,在民间享有很高威望。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曹端卒在霍州。闻其死,霍州人罢市巷哭,留葬霍州,后改葬渑池曹滹沱村。
    曹端的著作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四书详说》、《性理文集》、《周易乾坤二卦解义》、《拙巢集》、《存疑录》、《家规辑略》、《月川图诗》、《月川诗文集》等。清代张王景又集曹端遗文八种,合刊为《曹月川先生遗集》。在这些著作中,曹端继承了二程、邵雍的思想,但是又将邵雍的太极说和二程的性理说统一起来,提出太极、性、理是统一的,是构成万物的根本,而理则是至善、至诚,唯有行此,则可实现天地和人伦的和谐。《明史·儒林传》称曹端为“明初理学之冠”。时人尊其为“曹子”。
    明代中期以后,南宋洛学的另一个派别陆九渊心学复活,代表人物是王守仁。王氏之学分南北两门,北门以尤时熙为祖。尤时熙,字季美,号西川,洛阳县人。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乡试中举,历任元氏、章丘学谕,国子学正,户部主事。后以母病辞官,遂不复出,居家三十余年,在洛阳以教书著述为业。当时,王守仁《传习录》始出,学者多非议,而尤时熙认为道学尽在于此。王守仁发挥陆氏心学,提出“致良知”等学说。王守仁的著名弟子为江右刘魁,尤时熙为刘魁的弟子。尤时熙著《拟学小记》等著作,根据王守仁“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和“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的思想,训释“格物致知”,他将“格”训为“则”,将“物”训成“好恶”。认为吾心自有天则,学问由心,心有好恶。故学者当在好恶所在用功。因为物我本是一体,故人情不通,吾心不安。尤时熙发挥了王守仁的“道无方体”、“心外无物”的观点,他说,道无形无色,道由心生,可千变万化。尤时熙提出知行合一,他说,天下道理只是一个,谈到知时不必说行,谈到行时不必说知,因为二者是统一的。
    《明史·儒林传》载,尤时熙卒,“其门人孟化鲤最著”。孟化鲤,字叔龙,号云浦,河南府新安县人。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河西征税,遂讲学河西。改吏部,任文选郎中。因正直无私,不迎合权贵,被削职为民。
    孟化鲤回新安后,建立书院,聚众讲学,有弟子数百人。著有《诸儒要录》、《尊闻录》、《读易呓言》等,有《孟云浦集》传世。孟化鲤认为,人为天地之心,而人之心即浩然之气。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顺。所以应注意心之涵养,必须修身正心才可以调和阴阳、通达四方。
    孟化鲤最著名的弟子,为明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吕维祺退职后,在洛阳广收门徒,设立伊洛会,敬祀“伊洛七贤”。“伊洛七贤”即程颢、程颐、司马光、邵雍、曹端、尤时熙、孟化鲤。二程、司马光、邵雍为北宋伊洛四贤,曹端、尤时熙、孟化鲤为明代伊洛三贤。“伊洛七贤”代表了宋明理学发展的两个阶段,他们的学说是宋明理学的基石。
37.吕维祺和他的家族吕维祺,字介孺,号豫石,河南府新安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其父为河南府名儒吕孔学。吕维祺自幼习理学,二十六岁,即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中进士,授兖州(今山东兖州市)推官,擢升吏部主事。因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设芝泉讲会,传播理学。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复官,任南京兵部尚书。又因“剿寇”不力,归居洛阳,设立“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进攻洛阳,吕维祺劝福王朱常洵散财饷士,以济时荒,福王不听。吕维祺乃尽出家私,设局赈济。城陷,吕维祺被俘,农民军中有认识吕维祺者,欲释放之,吕维祺“不辱大节”,于洛阳城周公庙“引颈受死”。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
    王铎与吕维祺交游至深,曾将一女嫁给吕维祺之子吕兆琳,两家结为姻亲。李自成攻陷洛阳时,王铎正流寓于怀州(治今河南省沁阳市),为悼念亲家吕维祺,他长歌当哭,赋诗多首,其中有“风黯城崩旧洛原,怜君誓死不徒存”的诗句,尤为称道。
    吕维祺之子吕兆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职。
    吕兆琳之子吕履恒,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中进士,是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剧作家、方志学家。诗作有《冶古堂文集》、《梦月岩诗集》等。其诗师法盛唐,雄浑壮阔;其剧作有《洛神庙传奇》,是现存最早的豫西调剧本;另编著有《宁乡县志》。
    吕履恒之弟吕谦恒,在其故里青要山苦读四十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中进士,是著名文学家。其诗以抒情为主,有婉约之象,古文力追上古,与方苞过从甚密,著有《青要山文集》、《青要山诗集》及《一统志万姓通谱》等著作。
    吕履恒共三子,长子吕宪曾,工诗,著《溆亭诗草》;次子吕宣曾是著名学者,著《靖州志》、《永兴县志》、《古宫室名制考》、《古冠裳图考》、《古乡饮酒图考》、《读札说》、《瑶民两安便略》、《柏岩文集》、《柏岩诗集》等;三子吕守曾,进士及第,好诗,与袁枚为友。诗多为艳诗,缠绵笃挚,有《松萍诗草》传世。
    吕宪曾有二子,即吕公迁、吕公泽,不入仕,皆为诗人。吕公迁著有《见山亭集》,吕公泽著有《拙堂集》。
    吕宣曾有二子,即吕公路、吕公滋,二人均为著名诗人。吕公路著《介亭诗草》,吕公滋著《硕亭本草》。吕公滋又工于考据学,有《春秋本义》传世。
    吕守曾之子吕公溥,主持荆山书院多年,著有《寸田诗草》,袁枚为之序,称其为“诗中雄伯”。吕公溥还是剧作家,有《弥勒笑》剧本传世。
    吕谦恒之子吕耀曾,康熙后期中进士,是著名诗人,著有《横山诗草》、《白燕诗集》等。
    吕耀曾之子吕肃高,曾主持修《长沙府志》,著有《南村诗草》等。吕耀曾之孙吕燕昭,工诗,与袁枚交厚,袁枚《随园诗话》多录其诗,著有《福堂诗文集》。
    新安吕氏世家从吕维祺起,到清乾隆年间,历五代,共有十五人成为著名学者、诗人,至少有八人中进士,占明清两代新安县全部进士二十五人的三分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38.抗倭名将李天宠“南倭北虏”,是明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必须面对的两大外患。在北方明政府曾设九边以防“北元”,在南方则是采取建立卫所、设置战船等措施,加强海防以备倭寇。
    明初,正是日本的南北朝时期。由于国内战争不断,一些失意的官僚,处于困境的武士、浪人、海商等,勾结张士诚、方国珍残部及沿海地方部分亡命之徒,结伙为盗,成为倭寇。元朝末年,倭寇便经常侵掠我国沿海地方,明朝建立后,更是经常侵入沿海为祸。于是朱元璋先后派遣汤和等人前往沿海进行大规模的海防建设。洪武时期,明代在沿海地方及长江两岸共建有五十四卫、九十九所、三百五十三巡检司、九百九十七烽堠,军队总人数达四十万左右,舰船一千余艘。为了有效地组织沿海卫所军队进行防海备倭斗争,明政府在东南各省共设有山东、扬州、金山、浙江、福建、广东等六个总督备倭都司,同时各省专置按察副使一员,负责巡视、监察海道,称为“海道副使”。这严密的防御体系,给沿海地区带来了百余年的和平,颇受后人称道。嘉靖中叶后,海防设施年久失修,卫所军素质低下,数量不到原来的一半,世袭军官大多为纨绔子弟,根本不能领兵作战。海防的败坏给了倭寇可乘之机。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浙之东西,江之南北,濒海数千里地方,同时告急,以至于世宗皇帝(嘉靖)感慨国家是“南破北虚”。于是明政府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首次设立浙江巡抚,后又设立总督,全面指挥抗倭战争。朱纨是首任浙江巡抚,王忄予是第二任浙江巡抚,李天宠是第三任浙江巡抚。
    李天宠,河南府孟津县人,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进士。初任御史,后调任徐州兵备副使,曾在通州、如皋击退进犯的倭寇。由于其时倭寇大举进犯、明朝将帅举措失当,东南沿海失地千里。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六月,擢李天宠为左佥都御史,代王  忄予巡抚浙江。同时任命南京兵部尚书张经为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首任总督,与李天宠共同领导平倭战争。李天宠刚到任,正遇倭寇进犯绍兴,李天宠全歼了来犯之敌。
    当时,倭寇主力盘踞在浙江柘林川沙洼,张经、李天宠指挥明军合围之,取得了石塘湾大捷。倭寇突围,向嘉兴方向逃窜,张经、李天宠命参将卢镗固守嘉兴,命副将陈宗夔固守秀水、归安、嘉善,命裨将梁锷固守崇德、德清。卢镗击破倭寇对嘉兴的进犯,倭寇转攻秀水、归安、嘉善,由于嘉善知县邓植弃城而逃,倭寇攻陷嘉善。然后,倭寇围攻德清,而德清守军不足千人,梁锷力战而死,德清陷落。
    奸相严嵩及其死党胡宗宪、干儿子赵文华诬陷张经、李天宠嗜酒废事,明世宗将二人罢免。严嵩奸党又诬陷二人纵容倭寇、养寇自重,明世宗又将二人下狱,并于当年秋天斩首于北京西市。这是明代历史上的一大冤案。
    张经、李天宠被冤杀,使抗倭将士愤怒解体,倭寇势力强大,局面已无法控制。二人被杀八年后,严嵩集团败亡,张经、李天宠的部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受到重用,在他们的英勇抗击和剿灭之下,倭寇终于在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被基本肃清。
39.李自成攻克洛阳明朝自神宗万历时期开始迅速走向衰落,东北的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1616年建立后金汗国,开始对明朝进行长期的战争。熹宗在位时,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政治黑暗,加之全国性水旱蝗灾连年暴发,大批农民破产逃亡,形成大规模的流民潮。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农民暴动从流民集中的陕北首先爆发。
    当年,熹宗驾崩,其弟朱由检继位,翌年改元崇祯,是为明思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高迎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山西。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六月,黄河在孟津决口,饥民大增。次年,高迎祥的农民军攻破渑池、宜阳,到达洛阳外围。由于城池坚固,高迎祥绕洛阳城而东去。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高迎祥、李自成攻占伊阳(今汝阳)、嵩县,消灭明将汤九州部。接着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在灵宝会师,率军东进,占领陕州(治今三门峡)、渑池、新安,围困洛阳。明将左良玉等赴洛阳救援,于是农民军退去。高迎祥进入陕西,明将孙传庭大破高迎祥,俘之而杀于北京。李自成继称闯王。崇祯帝任命杨嗣昌为统帅,全权处理“剿寇”事宜。杨嗣昌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军事围剿计划,从四面八方向农民军合围进剿。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李自成突出重围,与刘宗敏等进入豫陕交界的商洛山中。
    但经济状况的恶化使明政府难以巩固战果。从崇祯十一年开始,连续四年发生全国性大饥荒,以河南为甚。当时,蝗虫蔽天,赤地千里,野无青草,人相食,死者载道。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当中原饥荒正烈之时,李自成由四川鱼腹山率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饥民纷纷归附。李自成于当年十二月兵临宜阳城下。宜阳驻有重兵,数万饥民围困宜阳二十日,攻克宜阳城。然后挥师西进,围困永宁(今洛宁)。永宁是明万安王封地,南京吏部验封司郎中张鼎延也退居永宁,但城中无政府军,张鼎延组织家兵和地方武装坚守城池,李自成军攻城三昼夜,从东南角攻破城池。接着又迅速占领卢氏、陕州、灵宝、渑池、新安、偃师等,洛阳城成了豫西一座孤城。
    崇祯帝为避免洛阳失守,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派总兵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各引兵至洛阳。明军挖护城河,修筑城垣,力图固守。当月,李自成率数十万兵围困洛阳。总兵王绍禹守北门,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守城中,刘见义、罗泰两个副将守东关。但明守军也是缺衣少食,福王虽屯粮数万,却不肯犒军。正月十七,李自成率众攻城。东门守将刘见义、罗泰无心抵抗,于次日到七里河投降李自成。李命二降将攻城。十九日,李自成军从四门同时攻城,但未克。北门守将王绍禹平时肆虐残暴,克扣军饷。当次日攻城正紧时,军士哗变,献城投降。李自成军从北门破城而入,攻占福王府,福王潜逃到迎恩寺(故址在今洛阳一高)被俘。
    正月二十一,李自成在周公庙召集民众,宣布福王朱常洵的罪行,处死朱常洵、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等。《豫变纪略》卷四载:“洛阳新破,所有震惊”,“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自是而后,(起义军)所过无坚城,所遇无劲敌,诸将皆望风而走”。攻克洛阳是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大明王朝的丧钟就要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