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 光伏系统:圣 彼 得 大 教 堂 艺 术 鉴 赏 导 言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57:05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艺 术 鉴 赏 导 言

罗马天主教文明鉴赏      宏观数据: 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 Basilica di San Pietro,天主教称圣伯多禄大殿)外部总长211.5米,中间十字展翼最宽137米,占地15159.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9737平方米;大堂主体高45.5米,中央大圆顶内高123.4米,连顶外十字架高达132.5米;全堂可容纳6万人,其中主堂可容纳2万5千人;广场340×240米,可容纳50万人;连广场总投资4千8百万美元;大堂主体1506-1614年完工;广场1656-67年完工,经历161年的施工时间约100年;虽然近来有一个新教堂的外表规模超过了它,毫无疑问,它仍然是今天全世界最伟大的教堂。[1]

  圣彼得大教堂坐落在罗马梵蒂冈城内,是欧洲文艺复兴(Renaissance)晚期和巴洛克(Baroque)艺术时代杰出的建筑代表作。如果说罗马是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之一,可以说它一半左右的魅力来自宏伟壮观的梵蒂冈建筑群。细致地了解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结构和艺术收藏,不仅是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工作者的需要,而且也日益成为广大旅游者鉴赏的需要。欣赏圣彼得大教堂最好先从它的广场说起。

  圣彼得广场(St. Peter’s Square / Piazza San Pietro) 圣彼得广场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延伸建筑,是全世界最雄伟壮阔的广场之一。它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雕塑家贝尔尼尼(Gian /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 1860)设计建造,1656-67年完成。椭圆形广场纵轴长340米,宽240米,可容纳50万人。广场平面由大约10厘米见方的牙齿形深灰色石块铺成,其中镶嵌的白色大理石线条,把椭圆形广场划分成外面8个大的、中心4个小的扇形,各个扇形同5个大小依次递减的同心圆环接,空中俯瞰广场时,构成以埃及方尖碑为轴心的车轮形状。广场最具特色的景观是南北两侧的巨大弧形石柱回廊(Colonnades / Colonnato)。据贝尔尼尼设想,“当基督徒走进由弧形柱廊双臂环抱的广场,就像儿女走进母亲怀抱一样”。两边共有高18米、的多利亚式(Doric style)圆柱248根,排成四行,形成三条走廊,走廊之间还有88根粗大的方石柱。廊顶上有阳台,朝广场的那一面有栏杆,栏杆上还有140尊高3.2米的大理石雕像,都是天主教会册封的圣男圣女。因为广场是贝尔尼尼奉教皇亚历山大七世(Alexander / Alessandro VII,1655-1667)的命令修建的, 因此,廊檐上刻有亚历山大七世的名字。

  埃及方尖碑 (oblisk / obelisco) 广场的中心耸立着一个高大的埃及方尖碑,碑高25.5米(加上柱础和碑上的十字架,共计高度41米),重327吨。这块方尖碑本来是公元前一世纪埃及人在赫里奥城(Heliopolis / Eliopoli)竖立的,因为罗马人自古景仰古埃及的文化艺术,公元37年,罗马皇帝加利古拉(Caius Caligula / Caio Caligola, 37-41 AD)下令搬迁到罗马,装饰他皇宫旁的广场,这广场就是日后尼禄皇帝 (Nero / Nerone, 54-68 AD)的赛马场(Circus Maximus))。据说,公元64年首任主教圣彼得就是在这个赛马场上殉道的。这就是为什么天主教会的大堂要盖在这里的原因。公元1586年方尖碑从赛马场旧址迁移到了广场中央。罗马原有许多方尖碑,碑上大都有图案或文字,而圣彼得广场的是唯一的无字碑。

  1586年,建筑师方大拿(Domenico Fontana, 1534-1607)负责筹划在广场中央重新竖立方尖碑的施工。他下令把石碑分割成52段,从尼禄竞技场搬迁到广场的设计位置后再组合竖立。共动用了900多工人,140匹马,47辆大车,5架滑轮起重机,历时4个月;依那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施工条件而论,此项工程之艰巨和教会处理文物古迹的慎重态度由此可见一斑。方大拿工程师起初对自己设计的搬迁方案并无把握,在搬迁以前,他已经悄悄地在罗马城外备好一匹马,打算一旦搬迁失败便迅速逃跑。

  1740年,教皇克来孟十二世(Clement / Clemente XII,1730-1740)又在方尖碑已有的十字架上安装了一块耶稣被钉的十字架真木(A relic of the Holy Cross / una religuia della Santa Croce),进一步加强了它的文物价值和对朝圣者的观光吸引力。

  喷泉和中央石盘 中央方尖碑与广场两边的回廊之间,各有一个银花飞浅的美丽喷泉。泉合高14米,十多只水柱同时喷涌,银光四射,十分壮观。状如母乳的喷泉台盘,象征着教会犹如慈母,生命之泉滋养万民。
  在方尖碑和两个喷泉之间,地面上各有一个灰白色的小圆石盘,上面镶嵌着一句意大利文:Centro del colonnato, 意思是“柱廊中心”。例如右边这一半柱廊,如果站在场内的其它地方,你看到的是排列明显的四排柱廊;如果站在这个中心上看,则只能看见一排柱廊,即后三排与第一排的位置重叠,被挡在第一排之后;这个设计证明这四排柱都在以此为圆心的半经线上。如果你站在左边的另一个圆心上看左半边回廊,情景也一样,此又说明广场的环臂式回廊是按两个同样大小的不同心半圆对称设计建造的。贝尔尼尼于此匠心独运,堪称举世无双。

  教皇宫(Apostolic Palace / Palazzo Apostolico) 在右边回廊的后面,就是现在的圣座宫廷,即我们常说的“教皇宫”。从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的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教皇被迫迁居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ese period,1309–77),历任教皇都住在罗马拉特兰“主教”教堂 (St. John Lateran Palace /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虽然教皇辛玛古(Symmachus,498-514)和法国国王查理(Charlemagne / Carlo Magno, 742-814)在位的时候,曾先后在圣彼得大教堂北面盖了一些居所,但都是教皇前往梵蒂冈的临时住所。
  现在的教皇宫是16世纪西斯托五世修建的,所以也叫西斯托五世教皇宫 (Palace of Sixtus / Palazzo di Sisto V)。它不仅是梵蒂冈的枢钮,也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心脏。从广场看是一座三层楼房,其中上面两层属于教皇居住和办公用房,每层楼有十个窗户。面向教皇宫从右往左数,最上层第一、二个窗户是教皇办公室;然后依次是教皇的寝室、私人图书馆、餐厅和小经堂等。每逢星期日或宗教大节日,中午12时整,教皇必然出现在最上层的办公室(从右数第二个)窗口,祝福广场上前来朝圣的信徒和普通观光群众。每次至少有数千人在此接受教皇的祝福。

  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台阶前面,左面有圣彼得(圣伯多禄Saint Peter / San Pietro,?-c.67 AD),右面有圣保罗(圣保禄Saint Paul / San Paolo,?-c.68 AD)两位宗徒的雕像。因为他俩都是教会早期的功臣,所以在教堂建筑的显要位置,常有塑像并列。

  再向右前方远眺,看到的一栋长方形小楼房,那就是有名的西斯廷小教堂(Sistine Chapel / Cappella Sistina)选举教皇和教廷的某些特别重要会议在这里举行。该小堂有一扁方形烟囱,是选举教皇的过程中每天向外界传递选举消息的唯一工具:烟囱冒黑烟表示当天的选举尚无结果,冒白烟表示大选最终告成。

  圣彼得广场朝外(即朝东)的边缘,与比奥十二世(Pius / Pio XII,1800-1823)广场相连,两广场之间有一条白石地界。它标志着梵蒂冈与意大利的国境线。在庇护十二广场东面的那条东西方向的大道便是协和大街(Via della Conciliazione),它是为纪念1929年2月比奥十一世与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签订互相谅解的“拉特兰公约”(Lateran Treaty)而修建的。

  大教堂的初建及选址缘起 现在圣彼得大教堂的位置,公元1世纪时是罗马皇帝卡里古拉的赛马场(circus)。后继的声名狼藉的皇帝尼禄特别喜欢这个赛马场,公元64年他纵火迫害大批基督徒的时候,就把赛马场作为刑场 (Cf.Cornelius Tacitus, 55-120 A.D., Annals, XV,44. 参见塔西佗:《编年史》第15章第44节)。相传公元64-67年的某一天,首任罗马主教圣彼得就在尼禄赛马场上殉道。当时有一条科妮莉娅大道(Via Cornelia)穿过赛马场的边缘,大道边立有许多普通罗马人的墓碑,相传圣彼得和其他殉道基督徒的遗骸就葬在此赛马场附近的大道北端。公元166-170年,教友们在圣彼得的墓穴遗址建立了三个壁龛(aedicula,a three niched monument),以后香火不断;现在的梵蒂冈当时是罗马的郊外,一个小小的教会城(city of churches)或叫做宗徒之长圣堂( hospices or sanctuary of the Prince of the Apostles)就在圣彼得墓穴的附近逐渐形成。

  公元312年的一天,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 / Constantino,c.274-337)偶得异象,他在天空中看见一个十字架符号,上面用希借文写着:“以此为记,你可获胜。”君士坦丁当时虽未受洗入教,只是一位同情教会的慕道友,但他还是相信了这次异象,立刻在军旗、军服上加了十字圣号。碰巧的是他在313年的密尔微桥上(Milvian Bridge / Ponte Milvio)大胜了马生奇(Maxentius)的军队。战后他即发布米兰敕令,给基督教会以充分自由。公元323年,他为宗徒之长圣彼得重振墓穴,把遗骸安放在壁龛内,在墓上开始建立一座壮丽的教堂,至公元329年主体竣工。君士坦丁修建的大教堂 ( Basilica of Constantine)的南边正好坐落在原先尼禄皇宫(Palatium Neronis)的北边。

  君士坦丁最初修建的圣彼得教堂在今人看来并不十分宏大,长120米,宽64米,平面呈十字型;大殿内部由4排共22根石柱将大殿纵向分成5个部分。前有宽阔前廊,有许多马赛克镶嵌画和辉煌的装饰。从教堂到圣天使堡(Castle of Saint’Angelo)后来修建了一条封顶的柱廊通道,供朝圣者行走;然后又在教堂旁边修建了供教皇居住和办公的宫殿。还有许多墓地、修道院和招待所在这位传教大师(the "fisher of men")圣彼得的墓地周围陆续修建起来了。

  公元847年,撒拉逊人(Saracens,古代对阿拉伯人的称呼)劫掠了最初修建的圣彼得教堂及其周围地区。于是教皇列奥四世(Leo / Leone IV, 847-855)决定在教堂周围地区修建围墙和塔楼,这样就形成了梵蒂冈最早的雏形,当时叫列奥城(Civitas Leonina)。但是,从列奥城到哈德良皇帝陵园(Mausoleum of Hadrian,即后来的圣天使堡)之间在中世纪早期还是旷野一片,鲜有民居;梵蒂冈今天的城国建筑群直到15世纪才初具雏形。

  大教堂的改建过程 经历1200年的风吹雨打,旧堂破败不堪。1503年教皇丘利奥二世(Julius / Giulio II, 1503-1513)决定拆除旧堂,特聘著名工程师布拉芒特(Donato Bramante, 1444-1514)设计最初的图纸并主持修建新堂;从1506年4月18日开始,先后有2500多工人投入施工。

  1514年,布拉芒特去世以后,年轻的画家兼工程师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1520)在乔孔托(Fra Giocondo da Verona,c.1433-1515)等人的辅助下主持工程。可惜6年之后,年仅37岁的拉斐尔壮志未酬身先死。后来又因时局动荡,教皇驾崩,工程一度中断。1538年,小桑迦洛(Antoniao da Sangallo the Younger)接任工程总监前后,在是否有必要把布拉芒特设计的希腊十字平面图案改为拉丁十字型的问题上,许多工程师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执,工程进展缓慢。1547年,身兼雕刻、绘画、建筑三绝奇才,72岁高龄的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受命主持工程。他高度评价了布拉芒特的希腊十字型,决定稍加修改继续维持这个合理的天才方案。1564年,米氏病故, 由米氏设计的鼓形大圆顶由佳可默(Giacomo della Porta, ca.1540-1602)继续施工,于1593年完成。以后的工程。先后由马德诺(Carlo Maderno, 1556-1629)和贝尔尼尼等相继主持。

  但是,到了1606年,教皇保罗五世(Paul / Paolo V, 1605-1621)坚持要将教堂的平面设计改成拉丁十字形,严辞命令马德诺扩大教堂前面,增加两道柱廊和一个新门面,一直向东增加三跨;保罗五世的瞎指挥和教堂纵深的不合理加长,严重影响了布拉芒特和米开朗琪罗原来设计的艺术效果。后来的观光者站在广场的近距离处不易看到教堂大圆顶全貌的原因,就是因为新加三跨的阻挡。保罗五世造成的这个千古遗憾,受到许多后人的严厉批评,包括梵蒂冈官方出版物《天主教百科全书》第十五卷(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ume XV)“圣彼得大教堂”条目撰稿人等。16世纪初开始的大规模重建,历经120年以后,虽然包括增加前门面的大堂主体工程于1614年已经全部竣工,但延至1626年11月18日祝圣后才正式投入使用。

  大教堂的正面与前廊 经历7年建成的大堂正面是由C.马德诺1607年设计的,长137米,高45.5米(大概是测量标准不同,另有说法是46.2米和51米);壁前有28米高的8根圆石柱,4根方石柱;5个大门洞上有5个阳台。中间最大的阳台名为祝福阳台,是教皇在重大节日(比如圣诞节)向罗马和全世界发表讲话的地方。每届新任教皇在当选第二天在此向民众初次亮相,并颁布宗教祝福讲话。

  大堂正面的廊檐上立有13座雕像,像高5.5米。中间持有十字架者是耶稣,另外12座是圣洗者约翰和耶稣的11个门徒(彼得除外)。正面两末端上方各有一大铜壁钟,左面的是罗马时间,右面的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过去上发条全用手拉,今天改为电动。每逢佳节,铜钟齐鸣,激荡全城。

  在大堂前廊的地面上,镶嵌着一行白色大理石拼成的文字:“伟大教皇约翰二十三世”(John / Giovanni XXIII, 1958-1963)“1962年10月11日”,以纪念天主教划时代意义的“梵二”会议召开的日期。

  大堂正面有五个大门,与此相对应的前廊各有5个铁栅栏。过去只有中门是铜铸的,近几年把另4扇木门也改为铜门。下面从右到左一一介绍:
  第一门叫“圣门”(Cape of Holy Doors / Porta Santa)。平时是关着的,只有逢“圣年”(The Holy Yea / L’Anno Santo)或其他庆典(Jubilee / Giubileo)才由教皇亲自打开。圣年的规定源出犹太教的“禧年”,最初每5年一次。犹太教的“禧年”年实行大赦 (redemption / redenzione),抵押的土地归还原主,卖身奴隶被释放。后基督教继承了这一规定,目的主要是赦免基督徒的罪过,但基督教的“禧年”间隔期几经调整:1300年定为每100年一次,后又改每50年、每33年一次。15世纪改为每25年一次,至今未变;16世纪又规定发生重大事件的某年也可以按圣年庆祝,例如1560年特兰托大公会议闭幕,1929教皇比奥十一世晋铎50周年,1965年梵二会议闭幕,以及最近的1983-84年,庆祝基督救赎1950周年(Jubilee for the 195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demption),都是随机决定庆祝的特别“圣年”;2000-01年是“千禧年”(Millennium / Millènnio), 是正常“圣年”。

  因为门上雕有16幅圣经故事画面,使第一门极富工艺价值。门面分为16格,每格一幅画一个故事,由上而下,从左到右,依次为:(1)天神持剑守地堂(2)亚当、夏娃被逐(3)圣母默祷(4)天神来报(5)耶稣受洗(6)迷途知返(7)浪子回头(8)跛者痊愈(9)圣女玛客达泪洗耶稣足(10)耶稣教导门徒宽恕他人(11)耶稣回头注视三次否认他的彼得。(12)耶稣被钉十字架(13)巡训万民,(14)圣神降临(15)耶稣显现给保罗(16)教皇开圣门仪式。

  每逢圣年就把有幸开门的那位教皇的徽章刻在门上的浮雕下方,现在门上已有27枚徽章,说明已有27位教皇开门27次。

  第二门叫“圣事门”,1963年由著名雕刻家克罗千谛(Venanzo Crocetti, 1913-)改木门为铜门。门上的图案都是关于天主教会七件圣事的雕刻,故名。

  第三门是“中门”,它原是旧彼得教堂的大门,由费拉来特(Antonio Averulino Filarete, 1400-1465),在1433年所铸,因此也叫费拉来特 (Filarete) 门,是本堂最古老的门。中门共有6幅画像,由左而右,自上而下,依次为:(1)正襟危坐的基督,(2)双手胸前的圣母,(3)执剑肃立的保罗,(4)圣彼得给筹划铸造这扇铜门的教皇欧杰尼四世(Eugene / Eugenio IV, 1431-1447)交付钥匙,(5)视斩如归的圣保罗在等待判决。(6)圣彼得要求倒立钉十宁架而死,以免和耶稣的殉道方式雷同。以上(5)(6)两幅画面上都有尼禄皇帝在刑场监视。

  第四门叫“善恶之门”,由雕刻家明古则(Luciano Minguzzi, 1911-)于1970-77年建造。左扇门上的浮雕描绘历代殉道者受各种酷刑时的悲壮情景;右扇门上则描绘圣善,例如圣约翰为隐者受洗等。

  第五门叫“死门”。由雕刻家马祖(Giacomo Mamzu, 1908-)在60年代初将木门换成铜铸门。门的上半画面反映耶稣圣逝与圣母安眠,下半的八幅画描绘的也是其他信徒的逝世情景。

  前廊的两端,各屹立着一对高大的骑马石像。右面的是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由贝尔尼尼于1670年塑造;左面是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Charlemagne / Carlo Magno, 742-814),由雕塑家高纳齐尼(Agostino Cornacchini, 1685-1740)1725年塑造。这两位皇帝在教会早期发展过程中,都曾起过极其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因此梵蒂冈要在教堂前特别表彰。

  堂内宏观景象 从前廊向里(向西)走不多远,有一直经约2米的绛色大圆盘,稍稍突起,这是旧堂遗物,原在教皇大祭台前面。过去君主时代,欧洲各国的君主们到罗马加冕时,照例在此圆盘之上跪拜,经一位枢机为其颂经祈祷后,方能由教皇亲自举行加冕大典。从公元799年圣诞夜教皇列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到1450年教皇尼古拉五世给德皇腓德烈三世加冕,前后650年间共有30位帝王在此下跪。

  再向大堂内走去,正门入口的地面上,镶嵌着一排排全球各地大教堂的长、宽、高规模体积数据;比较可知,圣彼得大教堂(1989年以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扩建以后的拉丁十字形大教堂,主堂(Nave / navata)长187米,宽58米;主堂内可容纳25000人(全堂可容纳60000人)。大堂内共有11个小堂,50个祭台,约450尊雕像,500根石柱。

  主堂两侧各有6根石柱,将主堂分为三条通道。中间一条最宽25米。金碧辉煌的堂顶,都是由金黄耀眼的玛赛克镶嵌而成,其豪华壮丽笔墨实难形容。在东西方向每两根巨柱之间,有穹窿相连,它也是走向两旁的过道;过道也通向靠墙的小经堂;巨柱的外部和相邻的两个小经堂交结的墙垣之间,又形成一个小穹窿。由此可以想象,大堂和两侧的小堂之间,巨柱的前后左右,十几个穹窿,水平相连高低相错大小相间,宛如十几个倒垂的莲花瓣飘浮在大堂之上,愈显得圣彼得大教堂高大宽阔、四通八达、精巧非凡。巨柱向内的一面,上下各有一龛,里面陈列的是历代修会会祖的石像;巨柱向穹窿的另一面,各刻有三框圆像, 上下两框为历代教皇的肖像,中间一框是教皇的三层皇冠和两把钥匙,由两个小天使捧着。

  再向前远眺,金辉闪耀的堂顶尽头,露出明亮的半圆形大穹窿,那就是著名的米开朗琪罗大圆顶。下面地坪上隐约可见烛光闪耀的地方,便是圣彼得墓地。那漆黑的亭台式华盖下,便是教皇大祭台;再向里看,教堂的半圆形后部,陈设的是圣彼得的圣座,它由一个金光四射的巨大的青铜雕塑群组成;圣座雕塑的后间是一块彩色玻璃,上面镶着一只象征圣神的白鸽,经过西面阳光的透射,那栩栩如生展翅飞翔的白鸽就好像正在朝你飞来。

  圣彼得大教堂外共有13个圆顶,其中1个大圆顶,两个中型圆顶;另外10个小圆顶分布在左右两廊的顶上,在堂内可以看到;两个中型圆顶是为陪衬米氏大圆顶而建的,只能从上空或站在大堂阳台上窥其外貌;而米氏大圆顶则内外都可以欣赏。

  圣母怜子堂(Cappella della Pieta) 圣母怜子像(The Pity / La Pieta)是一尊纯白大理石像,高2.15米,底座宽1.68米,重3050公斤。米开朗琪罗雕刻与磨光此像花了两年时间,1498年塑成于罗马;虽然当时米氏未满廿五岁,立即成为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也是他许多作品中唯一署名的一件。按惯例,米氏本不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当《圣母怜子像》在圣彼得大教堂首次展览时,有人说它不是米氏的作品。米开朗琪罗不胜愤慨,当晚携凿潜入大堂,在圣母像上衣的挎带上,用拉丁文刻了一行字:Michael Angelus Bonarotus Fiorentinus Faciebat ,意思是“佛罗伦萨人米开朗琪罗作”。米氏性格倔强、孤独,但他的宗教信仰却很深。他坚信圣母玛利亚是童贞女,所以他把圣母的面容塑造得很年轻,有的人甚至觉得圣母的面容所显示的年龄似乎比她怀中抱的儿子耶稣还年轻。就这个问题米开朗琪罗的答复是“依我看,圣母是永不老的,因为她的贞洁无瑕使她永葆青春。”

  因为耶稣是为救赎人类而死,他死后的神态理应安祥。圣母当然也十分怜子,但一想到儿子是为救人而死,所以悲恸有节,伤而不乱。根据当代意大利文艺评论家巴比尼(G.Papini)的评论:“圣母没用左手抚摸儿子,却向下伸开手掌朝外,似乎在请求他人的同情和怜悯。”

  1964年《圣母怜子像》曾被运往美国纽约展览过19个月。这是它至今唯一的一次离开梵蒂冈。1972年,一个匈牙利精神病人用铁锤击伤了圣母像的面容和左臂,世界为之震惊。专家们花了三年时间才将它修复。现已置于防弹玻璃罩之内。

  至圣圣体堂(Cappella del SS. Sacramento) 在参观完“圣母怜子像”之后,沿右廊往前走,便可见到瑞典皇后克里斯蒂娜墓碑(Christina of Sweden / Cristina di Svezia)。1656年,她背弃了新教,放弃了皇后(Regina)高位皈依天主教,到梵帝冈做了修女,至死无悔。因故位显天主教教会。

  继续前行,便是马蒂尔伯爵夫人墓碑(Monumento Funebre della Contessa Matilde di Toscana), 墓前有右手持权杖、左手握荣冠的马夫人立像。其上一句拉丁文,意为“保护与统一”。

  11世纪初,神权和政权孰高孰低的争论在欧洲非常激烈,以至教皇格到高里七世(Gregory / Gregorio VII)下令开除了德皇亨利四世的教籍。1077年,亨利四世不得不前往卡诺沙伯爵府,向来卡诺沙伯爵府拜访马蒂尔伯爵夫人的教皇格到高里七世曲膝悔过。据说,这个重大的外交胜利主要得益于马夫人的居间斡旋,马夫人因故位显教廷。

  墓碑右面的小堂即是至圣圣体堂,因长年供有圣体,故名。值得注意的是,祭台上的圣体龛,是贝尔尼尼设计的。它的大小式样,全部依照旧约圣经《出埃及记》(亦译《出谷记》)中的“立约之柜”的模式以精铜铸造,镀以黄金。其上环立着耶稣十二门徒的铜像,耶稣像在柜的顶端。面向圣体龛两旁,各有一个高大的铜铸天使。两位天使合掌伏地,虔诚之情,洋溢容表。

  祭台后有一幅油画“天主圣三”:众天使簇拥着显现于云端的圣父和圣子。最上边是象征圣神的一只飞翔的鸽子。此画由高道那的彼得(Pietro da Cortona)于1669年画成,是大堂内现在挂的唯一的真正油画(其余油画都改为玛赛克画)。

  圣彼得古铜像 (Statua Bronzea di San Pietro in Trono) 关于此像的铸造时间,说法不一。有考证认为是13世纪阿诺福(Arnolf di Cambio, 1240-1302)所铸,有的人则坚持认为它是公元4-5世纪的遗物。正襟危坐的圣彼得高举右手,表示“祝福”,左手握着两把象征神权的钥匙。信徒经过此处时,常在此默祷片刻,然后亲吻一下像的右足;久而久之,铜五趾已被磨得一片光明。每年6月29圣彼得纪念日时,铜象要穿上华丽的祭服,再罩上精致的华盖;华盖顶上是教皇比奥九世的肖像,因为他在位时间最长(31年多),因而名重教会史。

  教皇大祭台(Papal Altar)及其华盖(Canopy / Baldacchino) 因为圣彼得的墓穴是大堂的中心,教皇大祭台就盖在圣彼得墓穴的的正上方。教皇大祭台及其华盖是1624-33年间由天才贝尔尼尼(26-35岁)设计建造的。它是大堂内陈设中最重要的部分。祭台高29米,由四根20米高异常华丽的螺旋绞链形铜柱围拢;每根铜柱分为三节:下节由绛色的螺旋形线条雕刻而成,中节和上节全部雕饰着葡萄枝和桂枝;在葡萄枝和桂枝枝叶间还雕刻着许多正在攀登的小天使,无数飞舞穿梭的小蜜蜂穿插装点在枝叶间。

  四铜柱上面支撑着一个巨形铜铸华盖。华盖正中有一白鸽,象征天主圣神在指导教皇。华盖四角各雕刻着一位站立着的守护天使。在守护天使之间又分别雕刻着一对小天使:有的高举彼得的三层皇冠和两把钥匙,有的在戏弄保罗的经卷和宝剑。在四铜柱顶上,又有四根凤尾状的铜柱四脚扎在下面的四根大绞链铜柱顶上;四根凤尾状的铜柱头合扰,上面共同支撑着一个铜球,球上又竖立一个十字架。

  历代艺术批评家对华盖设计的成败毁誉不一。有人说四绞链铜柱的材料原是罗马万神庙的,熔化重新铸造搬迁到这里是“掠人之美”;还有的说它大而无当,华丽有余,肃穆不足。但笔者认为,在亭台楼阁建筑设计、青铜铸造乃至装潢艺术领域,教皇大祭台及其华盖仍然不愧是巴洛克艺术时代的精美代表作之一。

  祭台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其云母栏杆是马德诺设计的。四周的90多盏金灯昼夜不息。祭台四周的墙上,各有一个10米高的龛,内有5米高的石像。由圣彼得古铜像附近的那一龛分别介绍如下:第1位手持长矛的是圣郎吉诺(S.Longino),是贝尔尼尼1639年的作品。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郎吉诺是罗马总督派去的行刑兵,他曾用长矛刺透耶稣的肋;以后他悔过自新,皈依了基督教。这尊石像反映了他的懊悔表情。
  第2位是圣海伦(S. Elena)。她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1639年为鲍尔济(A. Bolgi)所雕。石像反映的是海伦皇后在公元4世纪初,到耶路撒冷朝圣时,历尽艰辛找到了钉死耶稣的那个十字架,最后把它带到罗马献给教廷的故事。
  第3位是圣女维洛尼卡(S. Veronica),1646年为莫奇(Francesco Mocchi, 1580-1654)所雕。相传耶稣背十字架登赴加尔瓦略山时,途中曾有维洛尼卡用面纱为耶稣擦拭血汗交加的面容,;相传那圣容就永远印在她的面纱上,据说此面纱至今保存在石像上的小房内,每年圣周五向游客展示一次。

  第4位是圣彼得的胞弟圣安德烈(S. Andrea),1629年由杜凯诺(F. Dunquesnoy)所雕。他为了避免殉道方式与师付耶稣和胞兄彼得雷同,以体现对前贤的尊重,他选择了交叉钉死的殉道方式(圣彼得是倒立着被钉死的)。
  以上四座供龛的底下,各有一条道通往地下室,那里陈列着历代教皇的石棺。这四条道按照规定轮流开放,每日总有一条道是开放的。

  每逢吉庆大典(Jubilees)、封圣大典(canonizations)、加冕大典(coronations)和其他重大节日,大约有4-5万人聚集在大祭台的周围。当教皇身着盛装慢步登上宝座(sedia gestatoria)主持盛典的时候,总有来自西斯廷教堂高雅的无伴奏合唱声绕梁相随。复活节前第一个星期四举办的“濯足星期四”(Maundy Thursday),是惟一能在这里举办的一个特别的天主教圣事。在这一天的子夜或凌晨,要用橄榄油和葡萄酒象征性地清洗大祭台;参加祭奠的各级各类神职人员排着队,依次向大祭台象征性地喷洒完油和酒以后,仪式才结束。

  地下墓穴群(Necropoli Vaticana e Sagre Grotte Vaticane) 按照天主教的丧葬传统,神职人员去世后,大多安葬在他任职的那个教堂附近的墓地或者教堂地下。因此这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旅游景点——地下墓穴群。游人可以通过石棺浮雕、墓穴壁画等,充分了解隐藏在地下平常难以接触到的天主教丧葬文化传统特色。

  庞大的地下墓穴群分布在上下两层走廊之内。新的上层墓穴距离地面6.1米,叫梵蒂冈圣窟(Sagre Grotte Vaticane),入口处在教皇大祭台附近,是16-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建成以后去世的教皇安葬的地方,游人可以随便进入参观;旧的下层墓穴叫梵蒂冈墓地(Necropoli Vaticana),它的入口处在钟楼底下。由于走廊蜿蜒曲折等原因,参观下层必须导游指引。下层墓穴通道宽1.8米,长50米,高3.5米;大都是原君士坦丁老教堂地下埋葬的教皇墓穴,少数是世俗帝王,例如奥托二世(Emperor Otto II)的墓穴。

  在上层的众多墓穴中,圣彼得的墓穴(Chapel of St. Peter)最重要最有参观价值。另外还有两个值得特别注意:一个是教皇比奥十二世(Pius / Pio XII, 1939-1958)的墓穴。是他在任期间邀请考古学家古阿杜齐(M. Guarducci)经过多年的考证,证实了圣彼得的坟墓就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大祭台底下;第二个是教皇比奥十一世(Pius / Pio XI, 1922-1939)的地下墓穴。1926年10月28日,他在罗马祝圣了首任中国籍6位主教,因此倍受中国天主教的重视。

  大圆顶(The Dome/La Cupola)及其攀登观赏 由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大圆顶在国际旅游声望中,常与古罗马的大圆形竞技场 (Collosseo)相提并论、驰名遐迩。诚如意大利学者巴路齐(Galassi Paluzzi)在他的专著《圣彼得大教堂》里所说:“罗马有两个国际象征:大圆形竞技场和米氏大圆顶”。大圆顶直径42.34米(原说41.9米),周长71米;从大圆顶上的小圆球的鼓形建筑,至教堂屋顶高77.9米,至地面高123.4米;顶外的十字架高9.1米;从十字架顶端至地面总高132.5米。

  其中顶内环廊至地面的高度(即大堂主体的高度)为45.5米。这个环廊( ballatoio della cupola)是大圆顶与拉丁十字型教堂中央的顶部交接处,环廊2.5米宽,是专供游人仰望大圆顶内景,或俯瞰大教堂内部全景而设计的。因为环廊至大圆顶内部最高处77.9米,而地面距离顶内最高处123.4米,因此,您如果想观赏大圆顶内部的建筑结构和装饰画,站在环廊看比站在地面仰望既可以看得更接近更清楚,也可以环绕周游看得更仔细更全面。环廊还有类似北京天坛回音壁的效果。如果你对着环廊的某处墙壁窃窃私语,在相距42米以外对面环廊的人就会及时听到这个“无线电话”。可惜知道并尝试这件趣事的人不多。

  米开朗琪罗之后的设计者们,在大圆顶的东面又增加了两个中圆顶和6个小圆顶,作为空中观赏的陪衬。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大圆顶,在内壁和外壁的夹层里面,还设计了专供游人从外部观赏大教堂的螺旋形攀登阶梯通道。从前想登顶观赏的游人,必须从地面开始攀登145级台阶,非常艰难;现在有了电梯,从地面坐电梯可以直达45.5米高的大堂顶部阳台,先浏览大堂顶上众多小圆顶、警卫值班室、前沿13尊雕像乃至前广场后花园和大教堂周围建筑群;然后才步行攀登大圆顶夹层的阶梯通道。

  从环廊出来,右边就是302级台阶的螺旋攀登通道。游人在给定的通道路线,通过各种形状的窗户,可以沿途观察大圆顶的内外结构,欣赏圆顶对面内壁的装饰画。当攀登到距地面大约120米的高处,游人就可以走出夹层通道,登上环绕大圆顶尖部的天窗走廊(external gallery of the lantern),某种类似杜工部“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动心情便会悠然而生。

  天窗走廊是朝外的环形看台,看台外围有铁栏杆保护。俯瞰堂下,宽阔的第伯河变成了一条银色的细飘带,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们象蚂蚁在窜动,鳞次栉比的楼群就像儿童的塑料积木堆砌,而广场和大道上行进的旅游马车宛如毛毛虫在蠕动;极目远眺,南方的康帕尼亚平原和卡沃山峰(Monte Cavo)尽收眼底,东面的近郊城镇佛拉丝卡地(Frascati)、马力挪(Marino)和阿尔巴挪(Albano)历历在目,而西面奥斯提亚(Ostia)背后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常常勾起人们对源远流长古罗马历史的无限情怀。

  以前,游人可以进一步攀登到尖端金色小圆顶游览观赏。考虑到小圆顶的有限承受能力和日益增多的攀登人数,1949年封闭了。现在普通游人可以攀登的最高处,就到天窗走廊为止。一位叫做奥斯包 (H.J.Osbone) 的英国游客曾在大堂顶的一个门上写道:“我登了972级台阶,见到59尊雕像,86幅画像,13个通道,但没有找到一个可供休息的座椅;我用了3个半小时才攀登了一半,圣彼得一定是个伟大的圣人”。

  笔者在1994-97年两次居留罗马18个月期间,不仅多次参观过圣彼得大教堂,1995年12月曾攀登过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大圆顶观赏通道,直至天窗走廊。我的见识虽然与英国游客奥斯包的相似,但感慨却完全不同。最让我感慨的不是圣彼得,而是设计师。大约400年前中世纪的建筑师米开朗琪罗在设计教会宫廷的时候,不仅考虑了教皇和信徒的使用需要,而且如此周密地考虑了普通观赏者从内部和外部、上面和下面的各种观赏需要,把神秘的宗教建筑设计得如此“透明”便于大众观赏,貌似孤僻的米开朗琪罗远见卓识实在伟大!


[1] 1986-89年,西非的科特迪瓦共和国(Cote d’Ivoire, 1987年以前名为象牙海岸Ivory Coast)在它新迁的首都,用不到4年时间,仓促建成所谓“全世界最大的教堂——亚穆苏克罗大教堂”(OUR LADY OF PEACE OF YAMOUSSOUKRO BASILICA)。虽然堂高149米,广场围廊高31米和围柱数量272根,都超过了圣彼得大教堂的相关数据,但是基于以下三点,估计它的文物价值在今后100年内难以攀比圣彼得大教堂:1, 新堂的现有设计基本模仿了圣彼得大教堂的模型,缺少创新。2, 圣彼得大教堂基建的富丽堂皇得益于全部欧洲信徒160年的慷慨捐赠,比如广场围柱都是大理石和花岗岩石柱,而新堂的广场都是水泥柱子,这是它小国寡民条件下建材和装修难免简陋的一例。3, 新堂内外艺术品的收藏和陈列与兼有1500年收藏积累的圣彼得大教堂相比更是天地悬殊。毫无疑问,圣彼得大教堂仍然是今天全世界最伟大的教堂!
上一篇:2008年5月18日(甲年每日天主圣言)
下一篇:广东中山固话号码今日起升至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