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动工具所有品牌:领导者科学决策的基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0:17:01

领导者科学决策的基石: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领导决策特点的客观要求
    领导决策,是在领导者及其被领导者的参与下对组织群体未来行动的目标、途径、对策所做的选择和决定,它要付诸实施,并在实践中加以修正完善。领导决策,在整个领导活动过程中处于核心和关键地位。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这样复杂的问题,现代领导工作要做到决策科学化,不研究掌握科学的规律是不行的。要认识领导决策的基本规律,首先必须分析领导决策的特点。
    1.领导决策具有战略性。从时空上看,领导者不仅要对当前的大事进行决策,而且要对长远发展做决策。从涉及范围看,领导者的决策,大则涉及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小则涉及一个地区、部门、单位重大且广泛的问题。从影响作用看,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决策,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相对照,毛泽东同志在晚年错误估计形势,使主观与客观相分离,做出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决策,其负面影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及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上述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领导决策的战略性及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领导决策环境具有不确定性。领导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环境或条件常常只有部分是可知和可控的,大部分是未知和不可控的。因此,要正确而有效地进行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常常取决于领导者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未来环境变化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领导者的决策大多是在一种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不确定则意味着风险,领导决策要用来指导未来的实践,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领导正确认识形势及其变化,这是进行决策的前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发现潜在的和现实的危险,也才能找到新的机会,否则,就不可能把握机遇或避免风险。
    3.领导决策具有复杂性。影响领导决策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常常牵涉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人员因素、文化因素等等。领导在决策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才能实现科学决策。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分析、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相继进入决策过程,对复杂问题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帮助。从实践来看,这些手段仍然不能把与决策相关的全部因素特别是变动中的因素反映进去,它只能是有条件的、近似地反映现实。在领导决策实践中,经常地碰到的是现实情况的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原来的主要因素转化为非主要因素,原来的次要因素变化为主要因素,从而使决策呈现出复杂性,甚而出现原本正确的决策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那么正确了。这就要求领导者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培养和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直觉洞察能力和预测决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保证决策和决策实施的正确。
    4.领导决策具有随机性。领导者的决策既有例行性的,也有随机性的。例行性的决策事项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在企业,如每年的生产经营计划、财务开支计划等,可以预有安排,按常规进行决策。在领导决策中,经常要遇到一些突然情况或突发事件,需要做出随机决策。由于突发事件常常具有影响大、后果严重的特点,解决其问题的决策不可任意拖延,必须有严格的时限要求,以便抓住时机和指导行动,这样就不可能等待一切都确定好了之后再做决策。便如,去年我国三江流域发生的历史上最大的洪水灾害,每时每刻都有紧急情况在发生,从中央到各级的抗洪抢险指挥部临变不惊,随机对各个险情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而伟大的胜利。这些正确的决策虽然是随机决策,但不是单纯依靠领导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掌握和分析了大量信息、运用科学手段加上领导者的丰富经验和果敢精神所形成的,可见随机决策在领导决策中的复杂程度和重要程度。
    5.领导决策的可操作性。领导者的决策是为了指导实践,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最主要的是指决策必须可行和决策的内容可以接受。决策执行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决策自身的质量,二是执行者对决策内容接受的程度,二者相互制约。制订决策的人认为决策可行是不够的,还要执行决策的人认为决策可行。决策的操作性要求领导决策内容既符合主观愿望,更要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则,再好的决策,执行的效果也等于零。
    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决策的复杂性、决策的随机性、决策的可操作性是一般决策的普遍性。而决策的战略性,是领导决策的特殊性。分析领导决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领导决策是领导者主观意志的体现。第二,领导的主观意愿必须建立在来源于客观实际的大量信息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之上,使之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领导决策是用来指导未来实践的,它必须与未来客观实际相符合。总之一句话,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领导决策的客观要求。
    二、主观与客观相分离,是领导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
    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良好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脱离。毛泽东同志说:只有一个改造世界或改造中国的主观愿望,而没有一个像样的图样,他们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又妄欲改造这个世界,结果不但要碰破自己的脑壳,引导一群人也碰破了脑壳。碰破脑壳的决策失误常常见之于这样一些情形:
    1.唯上造成的决策失误。决策大体上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个层次上的决策。中层决策处于高层决策与基层决策之间,这种承上启下的位置和作用,决定了中层决策要以较高一层的决策为前提和依据,确保高层决策的落实。同时,也要使自己的决策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客观实际。毛泽东同志指出:不把握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态度是不对的。如果盲目地照搬照抄上级的指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加考察,必然使决策缺乏创造性,使本级的决策既脱离了上级的精神实质,又脱离了下面的具体实际,造成决策失误。
    2.长官专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现代领导决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科学技术和决策者的阅历、经验、直觉和判断力,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可是,一些领导者认为决策就是领导者个人拍板定案,不重视发扬民主,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单凭个人主观想象,武断拍板,结果由于个人素质和掌握情况等方面的局限性,主观愿望严重地脱离客观实际,造成决策失误。
    3.情绪造成的决策失误。情绪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它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是相对的,波动是绝对的。稳定而健康的情绪对决策产生好的影响,躁动和偏激的情绪对决策失误影响至大。领导者凭着情绪进行决策,跟着感觉走,往往造成决策失误。通常,一些决策者一拍胸脯,这样定我负责,就是情绪化决策的典型反映。解放初期,解放军某团在一项工程的隧洞施工中,洞内发生瓦斯爆炸,一个班的战士在洞内生死不明,单位的干部战士情绪激昂,领导者受其影响,决定立即进洞救人,结果遇上第二次瓦斯爆炸,造成70多人牺牲,教训十分深痛。
    4.经验造成的决策失误。经验决策是一种传统的决策方式,它一般具有直观感知性、认识表面性、分析情况的非定量性等特点。这在生产还不发达、科技比较落后、事物发展变化的速度还比较缓慢的条件下,领导者凭借个人的经验进行决策,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之后,这套经验决策的方式就远远不够了。如果仍然抱着老框框、老经验,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拍脑袋决策,十有八九要造成失误。
    造成领导决策失误除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因之外,影响领导决策质量的还有以下因素:一是领导者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决策由传统的经验决策发展到现代的科学决策阶段之后,领导者的理性思维能力对决策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现代决策技术,就是运用一系列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决策对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它强调其依据的每一个条件都不容许主观臆造,而需符合客观真实。因此,在决策程序上,必须把收集事实摆在首位。科学决策既有原则可循,又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决策者学会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理性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决策技术。一个单靠书本上的公式去进行决策的领导者,通常是要失败的。二是直觉能力。直觉是以多向性思考为特征,以非完全逻辑性为思维操作步骤的方法。它有利于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形成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的效率,其在决策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常常是数学分析等方法难于达到的。领导者直觉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质量。但是,现代领导者经常地要面对许多自己不熟悉、未曾经历过的新情况,因而难以完全依靠直觉能力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如果仅凭领导者的直觉能力,就很容易使自己的认识脱离实际。只有把科学决策和直觉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弥补各自的不足,有利于达到
    决策科学。三是决断能力。从理论上讲,正确决策依赖于完全弄清事实。然而,弄清全部事实通常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现代经济和管理活动及其相关的条件复杂多变,等到弄清全部事实,可能已经时过境迁,失去了决策的必要。因此,要抓住良好的决策时机,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必须表现出应有的果断性和坚定性。一个领导者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优柔寡断、左右摇摆、举棋不定,那是绝对不会取得胜利的。当然,领导者不仅要敢于决断,还要善于决断,力争使自己的决断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同时,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决断,以保证决断与不断变化的情况相适应,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造成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和影响领导决策质量的能力因素还可以列举很多,然而,无论这些原因和因素如何纷繁复杂,其中最带普遍性的一条,就是决策主体如何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决策者注重并实现了主观意志与客观事实及其规律相一致,决策就会成功。反之,就会导致失败。
    三、领导者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实现科学决策的途径
    分析领导决策的特点,领导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决策质量的能力因素,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石。为了实现领导在决策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当前要特别注重在提高决策主体的素质,严格决策程序,改革和完善现有体制制度方面下功夫。
    1.努力提高决策主体的素质。领导者是领导决策活动的主要主体,领导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决策活动的效果和成败。因此,要求领导者必须按照复合型人才和岗位职务所需要的条件,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领导干部首先必须讲政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清醒而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为名,不为利,只唯实。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形势下,坚持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决策态度;在事关方向、事关大局的重大问题上,具有敢于决断的见地、勇气和魄力。其次,必须具备辩证的科学思想方法。当前的重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真正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政策的指引下,自觉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领导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打破旧框框、突破老经验,开辟新思路,奠定科学决策的坚实基础。
    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科学的思想方法,不能正确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缺少科学文化知识,也难以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甚至会限制科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应用。科学文化在领导决策过程中的一般情况是:科学文化知识程度越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越深刻,就越便于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领导人,就意识形态来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但他们的许多成功决策,是主观符合于客观从而获得巨大成功的典范。究其原因,科学技术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储备,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更加有条件学习和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用之于我们的决策,保证决策的正确。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了解邻近学科、边缘科学的有关知识,力争把自己塑造成为通才。
    要总结积累实践经验。领导干部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又是提高认识能力的条件。领导干部多一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就多一个决策的参照系,就会使决策增加一份科学性;而缺乏一个方面的直接经验,就少一个决策的参照系,决策就可能少一份科学性。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既要总结和积累成功的经验,又要总结和记取失败的经验;既要注重总结自己的直接经验,又要注重学习和接受间接经验。经过不断地总结积累,使个人的经验丰富起来,从而实现在纷繁复杂的重大问题面前从容地、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决策。
    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力水平及其性格气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个人长期心理活动的结果。任何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不是天生就尽善尽美的。但这些不足是能够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改进和克服,逐步臻于完善的。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和状态,常常在决策中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决策和决策执行。因此,领导干部更加需要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培养,特别需要培养训练充满自信、豁达乐观,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乐于进取、勇于竞争,临变不乱、多谋善断等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决策。
    2.建立和坚持严格的决策程序。领导决策是一个过程,决策过程需要严格的程序来控制,才能产生科学决策。领导决策的一般程序通常分为界定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优选方案、审定批准、细定计划、指导实施、反馈修订八个阶段。其核心是决策的民主化。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就无从谈起。离开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领导者在决策中要坚持按照严格的程序,认真贯彻落实民主的精神,只要抓住民主这一核心,经过每个程序的层层约束选择,决策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集中;决策方案就会越来越可行,越来越可靠;领导者的主观愿望就会越来越靠近客观现实,从而使领导决策更加正确科学。
    3.完善各项体制和制度。领导决策主体不仅指领导个人,还包括参与决策的群体。群体的结构和各要素的状况决定着群体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实现科学决策,必须有体制和制度保证。我国的国体、政体总体上是科学的,但是一些具体体制、制度还存在着不少缺陷。一些机关和部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职责不明,常常造成决策上的效率低下、混乱甚至失误。一些法律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执行中容易出现偏差。例如:《工业企业法》规定,企业中层干部和副厂级领导的提名和任命,都由厂长行使和决定,这就容易形成个人主观专断、独裁,使企业的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很难保证。再如《企业法》规定,当厂长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讨论方案与管委会多数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由厂长做出决定。但是,如果这个方案不合理,所引起的后果谁来承担?法律却没有作出规定。由此可以看出体制和制度的缺陷,不仅容易产生腐败,而且还容易产生主观主义。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通过改革和完善各项体制和制度,为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