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乡太行水镇旅游攻略:新视角下的石油定价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36:21
“新高复新高”,石油价格的涨势令人瞠目结舌,65、70、74美元等关键价位相继被突破后,上周五纽约原油期价一举创下75.35美元/桶。
实际上,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跨国石油公司垄断石油价格的机制基本瓦解,石油成了全球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商品,并吸引了业界极为详细具体的分析,如中国、印度等大国崛起导致需求增量,地缘政治危机尤其是伊朗核危机,美元贬值以及货币流动性泛滥等。但是,如果从新的视角来分析,可能会对石油乃至整个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得出耳目一新的认识。
资源需求趋同化论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需求趋同化是导致“资源”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认为,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的日渐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在加快,导致需求的同构化。如目前中国对石油、铁矿石等上游资源的需求,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对这两种资源需求都在同步增加,从而导致它们的价格不断攀升。这种现象在过去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是很难出现的。例如,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美国早已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日本正处于重化工业化的中期,中国还处于“深挖洞、广积粮”阶段,粮食是中国最重要的资源,石油消费量很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如果将世界经济史再拉得长一些,就会发现有关“资源”的有趣现象,比如17世纪非洲的流通货币是贝壳(据考证,中国商代时候也是把贝壳作为货币),显然,在全球商品尚不具备顺畅流动的情况下,贝壳在特定区域属于稀缺资源。于是,欧洲商人将马尔代夫购得的贝壳运到非洲,用来换奴隶,最高时,120英担贝壳可以换500—600个奴隶。而在相同的时期,中国却是以白银作为货币的银本位国家,不同地区对“资源”需求的巨大差异是因为当时运输技术还不发达,需求的不一使得资源价格能长期稳定。
供应和需求弹性论
“只有掌握了商品的弹性特点,才能结合供求关系变化,对价格走势做出正确的预测,”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师兼研究中心主任滕泰表示,国内目前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研究往往过多关注供求数量变化而忽略了弹性分析。他解释,商品的供给/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需求量的变化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原油、铜和铁矿石的弹性系数特点是:正常情况下,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都小于1,而且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大部分年份内,在价格上涨过程中,需求量减少的速度远远小于价格上涨的速度;价格下跌过程中,需求量增加的速度也远远小于价格下跌的速度。而供应方面则存在地理限制、跨国公司垄断以及生产存在周期等,这些大宗原材料产品的供给相对稳定,即使价格上涨,供给量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反之即使价格下跌,供给量也不会迅速减少。
他进一步解释说,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繁荣、总需求稳定增长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对大宗原材料需求增加,打破了原来石油、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供求平衡格局,而上述商品的供需弹性特点就决定了:只要存在很小的供求缺口,就可能导致很大的价格上涨。比如铜,事实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进口国,2006年精铜供需缺口也只不过存在二三十万吨而已,全球铜供需缺口也不大,但是在供需弹性都小于1且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前提下,只要存在这样的供求特点,现货和期货生产商就可以把铜的价格一直操纵上去,昨日伦敦3个月期铜每吨已达6925美元,尽管铜的生产成本不过每吨1300美元。
垄断地租和垄断价格论
还有专家指出,影响石油价格的,还包含着稀缺性因素和垄断性因素。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并且只是在一定的地带才有蕴藏,当这一地带被所有者垄断时,就产生了垄断地租。由垄断地租所形成的垄断价格,是由购买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所决定的,与它的自身价值没有直接关系,而市场需求则因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石油价格市场竞争力量对比的影响,涨跌幅度也较大。这是一般商品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石油价格只能以真正的垄断价格为基础,既非由商品的生产成本所决定,也非由商品的价值所决定,而是由购买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来决定。不难理解,虽然目前石油价格已经突破74美元/桶,但我们的汽车不能不开,发电机也不能不转。而且,虽然世界各地的石油开发成本相差几十倍,但几乎都投入了开发,高成本的区域并没有被淘汰出石油供应市场。
当然,石油价格也不可能持续涨下去,它的上限就是替代能源的成本。这种能源替代的技术,称之为回止技术(Back Stop Technology),它提供了一个回止价格,在此价格之上,使用石油不再合算。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石油的回止价格在14美元/桶,到70年代末,提高到30美元,80年代又升至40—65美元。遗憾的是,业界关于目前回止价格的具体数值尚未达成共识,石油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不过,油价持续高企已引发了市场忧虑,近期股市上替代能源板块,如生物能源和煤炭等悄然升温,即是反应之一。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