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上门带什么礼物:赵洪均《伤寒论》六经新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20:51
赵洪均《伤寒论》六经新解           ——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六经”是伤寒学的重要理论,却是近千年来学者们争论不已的问题。
按说,把六经理解为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问题就应该解决了。但是,很多人的思想还是把理论看作对实在客体的描述。当“模型”不能直观地描述客体时,人们就会以自己了解的客体为依据,对模型发生争论。假如,还有关于同一客体的其他“模型”,争论就会更大。所有重要的中医和中西医理论分歧,都可以归结为“模型”争论,也可以上升为“模式”争论。如果我们把“模型”与实在客体之间的一致程度作为判断“模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那么,就意味着要在“模型”或“模式”之间进行抉择。这样做的后果是很清楚的。假如承认与客体不完全符合的“模型”会各有长短,问题就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抉择了。笔者以为,这至少是“结合”的一种涵义。
旧作《伤寒论新解》(马堪温、赵洪钧,199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第二章第二节标题即为“六经新解”,本讲的正文照用了旧作原文。
为了更好地说清这个问题,这里再做一点考证和补充说明。
《伤寒论》本身并无“六经”这个术语。不过,六经之说根子很深。
今《内经》中“六经”凡12见,含义全部指经脉。
按顺序引其第1、2、6、11处如下: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灵枢?经脉第十》)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膜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引《素问》的2条是为了证明“六经”所指确系经脉。
引《灵枢?经脉》中也有“六经”字样,是推测确应有过六经之说,而且曾经很流行,古人没有删去这些痕迹。
  引《灵枢?百病始生》是为了说明确曾用六经解释外感——特别是中风。
所以,《灵枢?百病始生》这一大段文字,应该是相当早的外感病理。和《素问?热论》对看,显然这里很不严密。不过,中医关于热病基本思想,特别是伤寒表证的概念,已经有了。
  但显然又不是按照自太阳至厥阴顺序讲的——实际上没有涉及一条具体经脉。其中说得最清楚的是“伏冲脉”。查看下文可知,“伏冲”就是西医所谓股动脉。
  该篇说:“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
据此,早期论风致病的传变没有规律。
  到《素问?热论》,推论出严密的规律。即严格自巨阳至厥阴每天一传变。可是,偏偏其中没有六经字样。十二经之说倒是有。于是,只能理解为伤寒一日手足巨阳同病,以此类推。据此,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说,没有经典依据。
  那么《伤寒论》的太阳至厥阴,是否完全没有经脉的意思呢?
  显然不能这样说。除外序言,今《伤寒论》中共有19个“经”字。
经文第143、144、145条三次出现妇人“经水”之说,即今所谓“月经”,此三经字,与经脉基本无关。
  其余16个经字,都是经脉之经。
  如第8条说: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这是今《伤寒论》第一次出现“经”的条文,而且一下子出现3个。经字的含义,也完全应该是经脉。
“过经”连写的见于第103、105、123、217、384等条,
此外还有“到经”(114)“到后经”“至阴经”(384)等,总之,单就伤寒本论而言,除了指月经的三处外,“经”字全部是经脉之经。
  然而,按经文第8条所说:“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照此办理不能防止传变,于是古人也认为仲景所谓太阳至厥阴,有经脉之名,无经脉之实。
  于是,必须给“六经”(即三阴三阳)以合理的解释。


 六经是什么本来可以一言而决──它是由一阴一阳推出的哲学定理,生命现象都可分三阴三阳,六经并非人体特有。人体之构造和生理病理过程自可分六经,若分十二经便非六经。仲景只讲六经,不讲十二经。六经之经非经脉之经。
  爱因斯坦说:“如果最初是把理论想象为对实在客体的描述,那末,在较晚的时期,理论就被认为仅仅是自然界发生的过程的一种'模型’”。(《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309页)
    古今医家都承认,六经是关于人体的理论。那么,按爱因斯坦的说法,六经应该理解为人体的一种理论模型。
   然而,长时期来,学者们对六经实质争论不已。
  上一节已经对三阴三阳生理定理进行了说明,读者可能还有疑惑。本节就以往学者集中争论的几个问题,全面结合《伤寒论》经文,再作进一步说明。
    正式说明前,先声明一下。今《伤寒论》中肯定有后人附入的见解, 其中用经脉和脏腑说解释六经的内容,至少一部分是后人附入的,但本书不作考证。
  一 三阴三阳不是指经脉或经络
  三阴三阳最容易使人与经脉说相联系,加之《素问?热论篇》确实是按经脉说推演的伤寒病理,更使人认为三阴三阳应该是经脉。况且,《伤寒论》中有许多“经”字,甚至有“经脉”字样。 不过,古今学者也认识到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经说与《内经》的经脉说之间有许多矛盾。
  首先,经脉说虽然同样有太阳到厥阴六个名词,但经脉的主体为十二条,再加上冲、任、督、带等,共有二十多条,实在难与六经合拍。为弥缝这一矛盾,学者们便说,伤寒传足不传手。何以传足不传手?因为足经长,手经短。 这种理解之不可靠一望而知。
  这样说并不完全否认六经与经脉有关。今《伤寒论》经文中仍未完全清除经脉说。简述如下。
  1.第160条中有“经脉动惕”之说。《伤寒论》中,经脉二字连写的仅此一处。经脉何以会动惕?怎样动惕?讲不通。故这里的“经”字很可能是“筋”字。( 动惕实指应为局部肌肉抖动,略同瞤动和筋惕——见第38、82条)其余脉字无例外地指脉象之脉,可切之脉。只有86条“额上陷脉急紧”似乎是静脉。
  2.今经文中有针刺治法,理应遵经脉说。有关条文号为第 8、16、24、 29 、108、109、117、118、119、142、143、153、171、216、221、231、267、340等共18条。其中第16、29、117、118、119、153、221、267共8条系指明烧针的不良作用。仲景不赞成烧针,也不以经脉说解释烧针的原理。第108、109、142、143、221计五条只讲刺期门,因其疗效不可靠,古人已淘汰之。第8条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可通。第340条讲病位时涉及膀胱、关元。只有第24条至今尚偶或用之。总之, 针刺法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从《伤寒论》中清除。藉曰不然,试看古今伤寒学者,极少报导针刺治疗验案,可知针刺治伤寒效不佳。经脉学说不能应用于伤寒体系,并非仅为理论需要。 
  3.今经文中有灸法。 见第115、116、292、325、343、349、362共7条。 其中第292条明言“灸少阴七壮”,第343条明言“灸厥阴”。伤寒病在阳,不用灸法 ,如第115、116、条所示。在阴而且属虚寒者可灸,古今均有验案。 所以, 如何把有关条文纳入伤寒体系,尚有待解决。
  前人一见三阴三阳便联想到经脉,是由于人们只知道经脉曾与三阴三阳相联系,以为只有经脉可分三阴三阳, 而不知道三阴三阳作为公理可以规范一切生命现象。六经(即三阴三阳)不是经脉说的专用术语,更不是其附属物,而是比经脉更高级、更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详说见书末附壹“阴阳学说的逻辑值”。
  其实,《内经》中已有关于三阴三阳的朴素说明。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帝曰: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对十二经络中的三阴三阳术语印象很深,看见“经” 字就联想到经络, 无法理解仲景用三阴三阳说规范的人体生理病理与十二经脉生理之间发生了矛盾(笔者认为有过六经脉说)。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同在中医体系中,它们互相统一自然好。笔者以为,有可能作到这一点,本书暂不讨论。
  二 三阴三阳与脏腑学说基本无关 
  经脉说与脏腑说不可截然分开,但脏腑说相对独立。持三阴三阳即经脉说者,认为伤寒病可在“经”,也可在“腑”,有所谓“经证”、“腑证”之说。然而只限于太阳、阳明病有此分界。至于脏证,仅厥阴篇一见脏厥。可见,经证、腑证之说,只是随手拈来。
    五脏是否可感风寒呢?请读《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诸脏病分中风、中寒、著三种。但脾无中寒;肾无中风,亦无中寒;心、脾、肺又无著。其中又涉及三焦、大肠、小肠,均极粗略。总之,仲景时代,曾有人欲以脏腑为本建立外感学说体系,而终于失败。现有条文多不实用。今《伤寒论》体系与脏腑学说基本无关。
  遍查经文可知,《伤寒论》提到的人体构造基本上不涉及五脏六腑意义上的脏腑。其中常见的名词有头、面、颈项、额、胸、胁、腹、脐、膈、四肢、手足、皮肤、骨髓、眼、耳、鼻、舌、咽喉、心下、少腹等。除用以判定三阴三阳外,仲景并不考虑各器官的特殊功用。仲景常提到的脏腑是“胃”。这个胃的功用近似脏腑学说中脾、胃、大小肠功用之和。《伤寒论》其它提及脏腑的条文如下。
  1.第54、277、338条见泛指的“脏”字。
  2.第108、109条提及肝、肺、脾,用以说明“纵”、“横”两种病。 这些概念均非伤寒所必须。
  3.第106、293、340条提到膀胱。
  4.第157条方解中提到“泻肝”。
  5.第124、159、282条提到中焦、下焦。
  6.第143、144、145条提到血室。
  7.第179、247条提到脾约。
  8.第230、243条提到上中二焦。
  9.第128、129、130、167条提到脏结。
  10.第386条提到“肾气”。
  11.第97条出现“脏腑”。 
  以上各条涉及五种特定的病,即纵、横、脾约、脏结和热入血室。它们均属用脏腑说建立热病体系的遗迹,应该而且可以从今伤寒体系中剔除。
  读者或习惯于旧说,那么,试看经文中完全不见心包、胆、大小肠的字样,便知仲景实无须脏腑说推演伤寒。经文中“心”字甚多见,但无一条暗含藏神主血脉者。最多见的是为指明正上腹──心下这个部位。其次是用以描述“心悸”或“心动悸”这一症状──轻者属患者自觉,重者可以观察到。
  五脏六腑意义上的脏腑说与仲景所指三阴三阳基本无关,说明如上。即仲景论伤寒不需脏腑说。相反,《伤寒论》却突出了不属于五脏六腑的“膈”,因为它与六经关系密切。今经文中提及膈字的有第122、134、141、221、324、338 条。 第122条且有膈气虚之说。膈与胃相邻,但膈在六经学说中的地位远超过胃。 膈是人体上下表里的分界,本身又分为少阳、厥阴两经(详见三阴三阳定理,在第一章第三节)。病在阳,但见胸胁胀满便属少阳──即膈之外上受邪;病在阴,但见心中疼热、气上撞心、厥而时烦、四肢厥逆,便属厥阴──即膈之内下受邪。拙见以膈之外上为少阳,膈之内下为厥阴,不仅使六经全部落实于人体,而且使以往很难说清的少阳和厥阴病(尤其后者)含义大明。
  三 三阴三阳病不是症候群或综合征
  按仲景原意,六经病是病,不是证,更不是症候群或综合征。比如, 太阳病就是指人体太阳部位受寒,引起太阳功能紊乱。 生理上的三阴三阳,在形态上将人体分为六个不同而又相关的部分,这些部分的气血盛衰有六种状态,各有其特殊功用。它们受邪后自然各有特殊病理表现。总之,自中医说来,六经病是典型的病的概念而非症候群。西医所谓症候群或综合征,乃意指一种原因尚不明了的疾病。 如席汉氏综合征后来被证明是垂体功能低下;美尼尔氏(综合) 征后来被证明是耳前庭半规管受损。伤寒既已知道病因,又已知三阴三阳病位,不存在症候群或综合征问题。
  如果说,症候群意指六经病各有一组相对固定的症候,称作症候群为强调症候间的关系,那么这与中西医关于病甚至中医证的概念仍无本质区别。西医诊断某病 ,同样要靠一组症候。所以,症候群说不是使六经(纲领)概念更清楚, 而是使之更模糊。综合征则相去更远。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中医重整体观念,为什么太阳病只出现太阳部位的症状呢 ?这不是曲解中医吗?笔者在上文中已说明, 这是仲景将阴阳辩证逻辑的无穷多值固定为六值的一种成功的尝试。若只将阴阳作二值处理,疾病便只有五种状态,无法进一步研究。若笼统地讲阴阳无穷多值,则更加无处下手分析。况且,六经病纲领经得起临床验证。
  持症候群看法者,完全忽视了六经病与人体部位的关系。以六经纲领而言,阳明病胃家实、少阳病胸胁胀满、太阳病头项疼、太阴病腹疼下利、厥阴病心中疼热及气上冲心等等,均明确了病位。即便发热这一全身症状(自西医看),在仲景看来,也因病位不同而各有特点。如太阳之发热恶寒、少阳之寒热往来、阳明之发热恶热不恶寒等均非单靠症候群(脱离六经生理)所能解释。至于脉象见浮属表, 沉属里,微细属少阴病等,均从六经部位的生理和病理推出。
  症候群说之不可通,还由于它仅有证的概念(假如有的话),而无病的概念, 因而无法进一步辨证。比如,以六经为纲,太阳病之下可统帅表实与表虚。 表实证又分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及青龙汤证等。若统以症候群视之,诸证均属平行概念,伤寒病就失去了统系。
  六经病与症候群含义不同还由于它为判断伤寒传变提供了依据。比如, 太阳病误下,见心下痞即传至阳明、见胸胁胀满即传至少阳、见腹疼下利即传至太阴,随之便有相应的治法。若统视作症候群,便无法掌握这些规律。即便将113方所主症候群都记熟,还是没有掌握伤寒理论体系。
  总之,仲景之前有人以三阴三阳(六经)规范经脉,又因经脉内联脏腑, 故脏腑也分三阴三阳,但均与仲景分人体为三阴三阳六部分出入较大。无论以经脉说视六经、以脏腑说视六经、还是以症候群说视六经,均将失去伤寒辨证的客观标准,无法理出头绪。

按:以上是旧作的原文,只有个别文字改动。
由于原文是《伤寒论新解》的一节,六经是什么已经在此前明确,故上文着重说六经不是什么。于是必须把六经是什么的拙见说清。
旧作是通过两个定理限定三阴三阳的:
定理7:(三阴三阳定理)头项、胸背、四肢、骨节,人之太阳也;胸胁、膈之外上、两耳,人之少阳也;面口、胃,人之阳明也;腹为太阴;血脉、咽喉为少阴;膈之内下、手足四末为厥阴。
定理8:(三阴三阳气血多少定理)人之常数,太阳多血少气,阳明多血多气,少阳少血多气,太阴多气少血,少阴少气多血,厥阴少气少血。
以上见旧作的61—62页。
笔者以为,只有这样限定人之三阴三阳,所谓六经病纲领才能有根据。
比如,太阳病头项痛、少阳病胸胁胀满、太阴病腹满时痛、厥阴病四肢厥逆等,必须预先有定理7对人体三阴三阳部位的上述限定。
定理8是对三阴三阳气血状态的限定。仲景论病理,主要依据三阴三阳的气血状态。有了这两个定理限定,太阳病脉浮,少阴病脉微细,阳明病多见实热,厥阴病可见脉厥才能有比较满意的解释。
详细拙见,请参看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一章第三节。
关于六经的不同见解,读者在《中医诊断学》甚至《中医基础学》中就可以找到。这里不再介绍。
近代中医的有关见解,拙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中有概略交代,此处从略。
解放后的有关争论有“近三十年六经研究综述”一文(作者王琦、陈庚,载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第7期),有兴趣者,可以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