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借公务卡反腐败原本就是一厢情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51:43
从今年起,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支付公务接待费、公车运行维护费等16项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这是去年12月初财政部下发相关通知作出的要求。
尽管如此,公务卡扩大使用范围一事,近日仍引起舆论关注与评论。有意思的是,无论专家还是网友,大多对相关政策并不乐观,甚至持激烈反对态度。有网友就说了:“要贪的不管是公务卡还是现金,一样能贪,没啥区别。”还有专家认为,这样的制度可能形同虚设。有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是“仅凭公务卡或难挡腐败”,这很能反映部分人的心态。
严格来讲,这些说法在理解上都存在一定误区。这是因为,许多人把推行公务卡当作一种反腐手段,而一旦愿望落空,难免对相关政策感到失望。实际上,公务卡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反腐败,而是为了与财务电子化接轨,进而提高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公务卡特点而言,其最大便利就是减少了现金环节。以差旅费报销为例,以前报销人先要预借现金,然后再拿发票回单位报销,现在报销人可以直接刷卡消费,单位再根据票据直接划款。这样不仅减少了现金风险,也省去许多手续上的麻烦。从这点来看,推广公务卡当然是有好处的。
正因为减少了现金环节,客观上公务卡也有利于提高财务透明度,进而起到一定预防腐败之效。传统公务消费因为现金结算,所以很容易出现虚开报销发票等问题,甚至一些单位还会千方百计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使用公务卡之后,因为每笔帐都是直接从财务到对方单位,贪污公款的可能性确实会相应减少。特别是,公务卡和国库统一收付制度相互配套,无疑进一步规范了公款支付流程,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财政透明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推行公务卡就可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仍以差旅费报销为例,如果报销人想做手脚的话,一样可以让对方单位多开发票金额、套取现金,财务部门也难查证。比如说,一个标准间打折后是200元,酒店按400元开票,再给报销人200元现金,这谁知道?所以说,推行公务卡固然减少了现金环节、提高财务透明度,却也不必把这当作反腐利器,寄予厚望。否则的话,恐怕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遗憾的是,不仅一些人片面地把推行公务卡视作一种反腐手段,相关制度试行之初,财政部门对此也曾寄予过高期待。2007年8月,财政部有关方面负责人称:“推行公务卡制度,无论对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还是对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么说似乎并无不妥,却难免给人强烈暗示,使得人们将公务卡制度与反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至少从目前情况看,当初的制度设想不免过于乐观了。
应该这么说,推行公务卡好处首先是减少政府开支现金环节,其次是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效率,最后才是有利于预防腐败。只有这么去理解和看待公务卡制度,才不会要么盲目乐观,要么一棍子打死。当然了,推行公务卡制度也有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政策用意,这一点相关部门并未否认。这甚至让人怀疑,公务卡制度得以推行,相关银行机构在背后花了不少力气。倘若如此,所谓公务卡有利于反腐败云云,很难说不是相关机构借以游说政府部门的一套说辞。
总之,反腐败是一项不折不扣的“系统工程”,任何寄望于单一政策的想法都只能是一厢情愿。在这问题上,既要从提高政府部门财政管理水平入手,更要推动“阳光财政”、加强制度监督,才可能取得更大成效。就此而论,公务卡制度虽然筑不起反腐大坝,但对于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却有积极意义。这一点也很重要,断不可因为公务卡在其他方面表现并不优秀而加以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