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清洗机洗眼镜:从中国人的生命观看道德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57:36
博主:剑芒  发表时间:2010-08-12 20:03:38
上一篇《中国人的生命观与慈善》我谈到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以及与西方人的生命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一种社会现象。缺少慈善文化!我曾经一再表示;人来到地球上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宇宙问题,人也许永远也没有一个客观的答案。所有人类自己给自己提供的答案都是纯粹的主观答案。我们知道只有客观的东西,才有真伪概念,纯主观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真伪概念的。纯主观的东西甚至没有对错概念,因为它们自己就是判断对错的最底层根基。所以我们不能去试图判断上帝生命观和中国人的传宗接代生命观哪个对,哪个错。这只是一个主观判断基点,无所谓对错!
这一篇我想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阐述生命观与道德观的搭配问题。人类社会伦理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自我的问题;对于不牵涉他人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自我生活方式是正确的方式,什么样是错误的方式。这来自人的生命观!即对错得看我的目的是什么!自我对错的判断是基于生命观下的判断,不同的生命观在自我这个问题上会得出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判断结论。但因为这个判断结论只影响自我,它不直接伤害他人。在尊重自我的社会中,这种生命观造成的不同判断对社会无害!(当然对于那些不尊重自我的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在此不讨论这种情况)
伦理学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相互的问题;即当我们人与人接触,甚至相互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什么是正确的方式,什么是错误的方式。这就形成了我们的道德观!注意;生命观和道德观是相互不交叉的两个观念。在自我中不存在道德观,因为在自我中,谁也不伤害他人,不涉及社会道德问题。
但上一篇文章我得出结论,中国人的生命观会导致一种缺乏慈善的社会效应。这种效应暗示中国的社会稳定性比西方差。那么这种生命观造成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使得中国社会达到相对稳定的呢?这就是道德领域的问题了。西方社会虽然比中国社会相对来说稳定不少,但那并不是大到我们可以否定生命观的地步。中国的社会在良好情况下也能维持300年的稳定。那么这种稳定是用什么换来的呢?它靠的是束缚性更强大的道德概念。
在西方社会中,自耶稣后,道德概念从原来《旧约》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转换成了《新约》中的『己所欲施与人』。和『己所欲施与人』相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束缚性更强大的道德原则。『己所欲施与人』没有任何束缚人的特性,它鼓励人们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对待别人。这产生了西方特有的竞争概念!竞争就是允许人的自利性在某些场合自由发挥。
而中国奉行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是指现在,现在中国人根本不尊重这个原则)。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确规定有些事情是不允许干的。这是一个束缚性很强的道德原则。中国人生命观中所缺乏的稳定性,由这个强大的道德原则所弥补。这种道德观造成中国人比较保守,不善于“主动出击”式的竞争。『己所欲施与人』的态度被中国人视为不道德。
这两个社会伦理的核心概念,从社会秩序角度看,中国和西方社会是正好相反的一强一弱搭配。中国社会是弱生命观+强道德观,西方人是强生命观+弱道德观。这一强一弱的搭配使得中国也好,西方也好都能各自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
但从现代社会角度看,中国这边出了不小的问题。缺乏主动进的竞争攻态度使得中国人吃亏不不小。而吃亏后的歇斯底里大发作又给中国人涂了一个野蛮人的大花脸!中国人怕竞争,认为那不道德。但竞争就一定违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古人似乎持有这种态度!实际上竞争并不一定违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是竞争的性质是什么。一个有规则,人们自愿加入,自愿退出的竞争是严格满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德原则的。所以中国人要抛弃那些无谓的束缚,敢于竞争,当然不要歇斯底里的竞争。认真地竞争,尊重规则的竞争。
西方人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己所欲施与人』所带来的强迫对方的野蛮行为。这使得西方在不断地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则靠拢。如荷兰这个社会已经由贩卖黑奴的野蛮,转变到妓女,吸毒者,赌徒,同性恋者的权力也得到充分尊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社会。人们在竞争中趋向文明,缓和。西方文化有规则的优势,但这些规则本身,包括规则的制定走向了更加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则。
我对世界社会道德伦理发展的预测是;东西方从两个极端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收敛。但不管怎么收敛,中国这边都需要更强一点的束缚原则来控制生命观的特性。生命观的发展非常缓慢,至今我还没有发现一个文化的生命观一旦形成而中途改变的例子。中国的生命观是不是最终会变化,怎么变化,这我都无法预测。我只能猜想;直到很久很久的将来,中国人的生命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