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i54460怎么样:思维活动基本单元的神经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56:33

思维活动基本单元的神经模式

转引自“心理学进取之路”
版权保留,特此声明。
版权证号:11-2002-A-394
(我们心灵的奥秘)第三章 思维活动 (之五 思维活动基本单元的神经模式)
作者:朱志康
思维素系统
思维活动的基本元素--思维素,无论是概念、形象、计划等,本质上都是在皮层的神经元联结网络的兴奋,由众多的神经元参与。单一的神经元是没有任何活力的,它的缺损或死亡并不会导致整个思维系统的崩溃,也不会使某个概念或意象的丧失。只有参与思维素神经元的整体兴奋才是有意义的。每一个神经元都不是专用的,可以在许多思维素扮演不同的角色,取决于它的联络方式和兴奋性。每一个神经元都有成千个突触和突触受体,接受成千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又向许多神经发出兴奋传导。这些兴奋传导有的起兴奋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是众多传导综合作用的结果。神经元的自律兴奋性又是一个问题。除了那些要求准确地点对点传导作用的神经元,如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这样的神经细胞,广大皮质神经元的功能实现与它们的节律性兴奋有关。一个神经元的突触上千个,所起的也不全是兴奋性作用,要在极短的时限内接受的四面八方的冲动刚好达到兴奋水平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只有它本身拥有节律性兴奋,或兴奋趋势,外来的有限冲动引发它的兴奋冲动,是神经元功能实现的可能途径。从这样的角度看,外来冲动不是要使一个静态的神经元激活兴奋,而是调整它本来的兴奋节律,使它与外来冲动协调一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这样,不但兴奋性传导具有直接的信息传导作用,而且抑制性冲动也会有直接的信息传导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说张力的传导扩张是个主动过程,因为发生在神经元水平的整合就是一个主动活动。以此也就能合理解释为什么盲人的视皮质并未萎缩,仍在正常地运作,却不起视皮质的本来功能,因为这些皮质的神经元主动地迎合来自其它途径的神经冲动,起着非视皮质的作用,因此也就不会废用性萎缩了。每一个思维素,都是由众多的神经元参与。之所以这些神经元能构成一个整体的功能单位,就在于它们在各种张力的作用下达成了同步兴奋,从而偶联成一个网络。一个神经元可以参与思维素A 的网络,也可以参与思维素B的网络,因为在一种情况下,它的兴奋节律被调节至A网络的水平,而另一种情况下,所接受冲动的变异,兴奋节律被调节至B网络的水平。由于各个思维素所涉及神经元数量、组合方式的变异,使得皮层可能拥有的思维素几乎是无限的。在这里,突触的可塑性对整合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样一种观点,这里就称为神经元冲动传导的兴奋节律调整学说。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维素可以被分成许多类型。
根据构成的神经元分布区域,可以分成孤立思维素与整体思维素。所谓孤立思维素是指直接来自于某个感觉皮层,尚未与其它感觉道横向联系的思维素,所涉及的神经元只局限于该感觉的次级皮层。这些思维素可以看成是产生其它各种复杂思维素的原料。而整体思维素则是多感觉道的整体联合。这两者本身又可以分层,如孤立思维素可分为某感觉道的各种单个特征思维素和该感觉道的特征联合思维素,整体思维素可以是多个感觉道的某个对象直接特征整体化和直接特征与间接特征的整体化,前者如苹果的视觉形象与味觉的联系,后者如苹果的形象与关于苹果的各种认识(包括名称、产地、植物特点等)。所有的语言性思维素都是整体思维素,所以整体思维素是人类智能活动中的主要形式。
根据思维素的抽象水平可分为抽象思维素与形象思维素。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人们对思维的习惯分法,所以这里也就有了这两类思维素之分,因为思维活动就是由各种思维素参与构成。实际上,抽象与形象只是相对概念,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线。水果相对于苹果是个抽象思维素,相对于食物则是个形象思维素。抽象的级别越高,那么形象的级别就越低。最高抽象级别的思维素大概要算“存在”这样的一些概念,形象级别最高的就是那些直接从感觉初级皮层产生的思维素。如果画一条轴线,以原点为形象最高级,另一端为抽象最高级,那么我们思维活动中的每一个思维素都可以在这条轴线上找到一个确定的点。一般地讲,离原点越近,思维素量越多,越向抽象一端发展,量越少。以量为纵轴,级为横轴,基本上成一种指数函数形式的曲线。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类型对象的思维素,从抽象零级到最高级,其间级别多少是不等的。如果你在某个方面的思维素可区分的量级越多,往往就意味着你在这方面的知识越渊博。例如,一般人对疾病只知道心脏病、胃病、肝病这样有限的级和量。而医生对疾病的了解可分许多不同的抽象级,每一级中又拥有许多的量。
根据产生思维素的张力来源,可以分为外源性思维素和内源性思维素。外源性思维素的张力来源是感觉,内源性思维素的张力来源是大脑非思维皮层的结构活动,如情绪活动、意向活动等。感觉是现实世界对感觉神经接受器的刺激或体内各脏器的功能变化对感觉神经接受器的刺激的结果,具有客观对应性。每一个外源性思维素,不管它的抽象级别多高,最终都可归之于各个方面、各种层次的感觉特征析出。它们在思维活动中总是直接地参与投射与整合。所以,外源性思维素也可以称之为特征思维素,或实体思维素。内源性思维素则是来自非思维皮质的脑结构活动所产生的张力对皮质思维活动影响的表现。一般它们并不直接参与投射与整合,而是通过对思维活动的干预影响而起间接作用,比如影响思维的方向、重点。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虚位思维素。这些张力也会被皮质的某些神经元所感受而形成特定的网络模式,并与一定的感觉模式结合成为能直接参与思维活动的思维素。如语言中的一些虚词、疑问词、符号、起始、各个思维段的关系等。内源性思维素的存在是人类高级思维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是有序思维的保证。
根据思维素在思维活动中的地位可分为主题思维素和一般思维素。主题思维素和一般思维素在神经元网络构成上并没有差别,任何一个思维素都可以成为主题思维素,也可以以一般思维素的形式参与思维活动。主题思维素只是在思维活动的某个阶段出现的比一般情况下较高的兴奋水平,使其它思维素的投射整合活动以它为中心展开,从而成为该阶段思维活动的中心议题。主题思维素的形成是因为如意向活动、情绪活动这样一些非思维皮质的活动对思维活动的影响,使某些思维素得到额外张力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水平激活状态。也就是说是实体思维素与虚位思维素的络合形式。这种络合是松散、暂时的,当这个阶段的思维活动结束,又有新的主题思维素形成时,原来的络合也就解体了。问题解决中的问题、设想计划时的目的等,都是一些主题思维素。强烈的意向活动或情绪活动却没有相应的实体思维素络合时,虚位思维素本身就成了主题思维素。比如处于低落的情绪状态,尽管此时大脑皮层并没有形成特定的主题思维素,但整个思维活动都以沮丧情绪为中心而进行。又比如处于性亢奋的个体,尽管他可能并没有具体的思维对象,但此时他的思维活动都与性意向相关。
在思维素中有一类特殊的思维素系列,就是自我系列思维素,这是与个体核心有关的一大群思维素。根据与个体核心的相关程度可分为许多级别(层次)。自我系列思维素中的核心层是生理自我。这是个体核心在思维皮质的直接反映。其活动区域大概就在个体核心在皮质的出入口--齿状回、海马旁回。感觉神经在丘脑转换时,将伤害性特征析出,直接向核心结构传入,引起否定性张力的上升。这种张力变化在感觉思维皮质(海马周围的皮质)会形成某些敏感细胞网络的兴奋,即反映个体核心两种对立张力相对动态变化特征的思维素系列。由于这些网络的兴奋与影响个体核心张力的感觉在皮层兴奋网络的时间一致性,两者就会偶联成一个整体关系。因为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对个体生理的直接刺激所致,所以就称之为生理自我。直接生理刺激涉及生理需求的诱导、生理伤害的回避、生理快感的追求。生理自我的存在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二个对立方向特征和一个程度特征,即肯定或否定方向特征和张力大小程度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在齿状回、旁海马回的神经回路模式,因对核心张力变化的敏感而形成。与感觉皮层的网络偶合则可以形式多样化。生理自我思维素具有向思维皮层扩张和向个体核心扩张的双向性,其激活也可以双向性。生理自我参与思维活动,一般称之本能反应。多种表现形式的生理自我投射整合后,共同析出一个一般性的思维素,即整体生理自我思维素:“我”。并与视听表达的特定形式结合,产生出统一的生理自我思维素。这是参与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其神经元是跨区域的。
生理自我的作用形式:参与形成生理自我的张力都可作为激活它的张力,即个体核心的张力变化,与它有关的感觉思维张力变化(这实际上也是曾引起个体核心张力变化的感觉),以及后来形成的特定感觉模式(视听等语言)。生理自我思维素被激活的主观感受就是思维活动以自身的生理感觉为中心。生理自我思维素激活后的作用方向是形成它张力的反方向。作用于感觉皮层,就使局部感觉敏感性提高,并随肯定或否定张力类型的区别引发更强烈的回避或趋向行为。作用于个体核心,就使核心张力出现波动,甚至扭转。前面在谈到个体核心作用时认为,个体核心对皮质思维的结果作判断,同时也受思维的影响。当思维结果与以往肯定性核心张力整合一致,就会对个体核心产生肯定性影响,反之亦然。这个对感觉思维皮质的判断和感觉思维对个体核心的影响,在生理刺激水平,部分或全部以生理自我为中介。
判断有两种过程,一种是个体核心直接接受下丘脑、丘脑的影响,形成肯定或否定性张力,作用于感觉思维皮质,判断先于思维。这时感觉思维与生理自我的整合只是副产品。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强烈的直接生理刺激。另一种情况是思维先于判断。在感觉皮质形成某种感觉思维素,该思维素使生理自我的激活作用于个体核心。使核心发出张力(肯定或否定)影响思维,或生理自我的活动直接反馈影响皮质思维。从而产生主观态度。
生理自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体自我。这是多种抽象思维素与生理自我整合的产物。生理自我代表了个体的机体完整性,而本体自我代表个体利益的完整性,它比生理自我在思维活动中的地位更高,可以通过思维活动而控制生理自我,但原始的动力,即来自个体核心的张力影响要弱一些。如果称生理自我激发的行为是一种生物本能的话,那么本体自我所激发的行为或思维可以称之为人的本能或人性。产生本体自我的机理在于:皮质思维的发展,会产生许多关于周围事物和个体自身的思维素,其中有些事物损害过个体的生理完整性,有些包含着这种可能性,另一些保护个体,满足个体的需求。这些有关事物的思维素与生理自我的整合,产生了本体自我思维素群,多次的投射、整合,并与视听表达的特定模式结合,就形成了本体自我的整体思维素。本体自我还包括着个体自身与外界的区别和联系的思维素。本体自我相对于生理自我,属于一种心理自我,因为它已经脱离了感觉细胞的直接刺激,是思维活动的产物。本体自我的存在形式:跨区域的神经元网络。周围事物与生理自我关系变化的动态特征和生理自我本身是产生本体自我的张力来源。本体自我对核心的影响通过生理自我的途径而实现。对其它思维素的影响是通过促使与生理自我关系变化的手段或途径而实现。
每个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的角色,在父母前是儿女,在儿女前是父母,在下级前是上级,在上级前是下级。不同的角色地位,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而在同一角色地位的不同时间,却有相对稳定、连续的心理状态。这种与社会角色相关的心理状态就是角色自我,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某种角色的完整性。一个人总是拥有多个角色自我。角色自我是从本体自我的基础上发展、分化而产生,是本体自我的社会化衍生形式。通过对同一个人不同角色自我的分析,可以发现他的本体自我。我们平时所看的,往往是某一方面的角色自我的表现。
还有一种暂时的角色自我。它是在特定情景下,通过思维活动的主动创造而产生。它并不是本体自我的衍生,而是一种对角色自我的仿造。所以可以称之为仿造性角色自我。真正的角色自我是本体自我的一个方面,两者是统一的,而仿造性角色自我却与本体自我相背,也就是一般所谓的表里不一。所有的行为、语言、表情、都不是本体自我在一定社会角色中的自然表现,而是通过仿造某种角色而掩盖本体自我的真实性。各种表演艺术,包括演员、骗子、间谍、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玩笑,都需要这种产生仿造性角色自我的思维技能。有时候,当你过分投入时,你的思维活动沿着情节性角色自我运行过久,也会反向影响本体自我,久久不能自拔。经常性扮演某种角色,也有可能使这种彷造性角色自我成为本体自我的一个部分,改造原来的本体自我。从仿造角色自我转化为角色自我。
有些事、物或人,并不是个体本身,他们的受益或损失,并非直接导致个体利益的得失,但他们处于个体的控制或影响下。大脑中关于他们的思维素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把它们从属于个体利益范围。如个体所在的家庭、所拥有的财产、所宠爱的动物等,他们的状态、利益得失,会直接与本体自我联系,从而影响个体核心的张力。所以,可以称他们为属我自我。
还有些事物,并不受个体的控制或影响,但与个体有较密切的关系,较一般事物更能激发个体核心张力的改变,如所在的团体、组织、城市、学校、国家等。这些关系的建立,一般是思维的结果。关于这些事物的思维素对个体核心的影响力和个体与之关系的稳定性呈正相关。这里就称这些思维素为相关自我。
生理自我、本体(角色)自我是自我系统的核心内容,属我自我和相关自我是自我的衍生系统。这些不同的自我概念,有不同的层次性,共同构成了我们个体的自我系统。不同的人,各种自我的作用大小有很大区别。与个体的成长历史、所处环境、所受教育等各种因素有关。在有些情况下思维活动的结果,会使属我自我或相关自我的某些内容对个体核心的影响超过一切,使个体产生为某个团体、某个事物而献身的行为。从人文的角度看,只有生理自我的人,是弱智的动物人,本体自我突出的人是自私的人,属我自我膨胀的人,或是集权主义者,或是侠义的人,相关自我突出的人,或是博爱的人,或是富于献身精神的人。
还应该提一下思维素中的另一特殊类型:价值思维素。它并不是客观外界直接传入的实体思维素(不管是形象或抽象),也不是核心张力下形成的自我思维素,而是各种实体思维素与自我思维素互相作用的产物,这就是价值思维素。
人的一生接受着无数的感觉剌激,这些感觉剌激在皮层形成不同层次的思维素,并与核心张力的作用共同形成自我系统思维。与此同时,这些剌激(或思维激活后)所形成的思维素与自我的关系,本身也会产生特定的神经元网络,即价值思维素。价值思维素是联系个体与外界的中介,是实体思维素与自我思维素的桥梁,也是自我系列中不同层次思维素结合的纽带。是每个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不同个体之间思维的差异、心灵的相通,除了对客观世界的接触多少、认识深浅之分外,更主要的在于价值思维素的异同。一般来讲,对于整个人类都有相同意义的事物,如生理需求或刺激、血缘关系对个体的意义等,绝大多数人会有类似的价值思维素,这也就是人性相通的一面。而与个体的文化传统、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家庭环境等可变性大的事物相关的价值思维素,则因人而异。形成所谓的“物以类聚”的现象。相通的价值思维素系统,往往容易构成好朋友。所以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两个人的经历、职业、环境、甚至年龄都大不相同。却可以是知心朋友。原因就在于人生的价值观上两人有雷同之处。人群中的帮派、小团伙的形成,也有某项共同价值思维素的存在有关。当然,有组织的团体则是另一种性质。
价值思维素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起作用?
价值思维素本质上是关系思维素,可分为核心相关和非核心相关两大类。
有些思维素的激活或形成,可以导致核心张力的波动。在皮层存在一些神经元网络,能感受这些思维素的激活和核心张力变化。这些神经元网络,就是价值思维素,反映所激活的思维素与个体核心的意义。在个体核心——自我系统中,生理自我是个体核心在皮层的直接反映,本体自我、属我自我和相关自我都是通过不同的价值思维素连结起来,构成一个系统。
形形色色的思维素在皮层的活动,构成了个体独特的思维活动。同一事物相对于不同的个体,皮层的思维素形式是不同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是此理。就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事物所形成的思维素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神经元网络随着相关特征的增减转化而不断的改变。一个十分钟前还充满了敬意的人,十分钟后可以变得憎恨。正是每一个人在每一刻那独特的思维活动,创造出丰富多采的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