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鸡汤语录:闲情与“大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8:50

闲情与“大用”  

2011-12-24 11:44:40|  分类: 教育 |字号 订阅

《庄子》里讲过一个故事。匠石与弟子在路上看见一棵大树,该树有百围之粗,十仞之高,看起来是好料。可是,匠石却看也不看就走了。弟子不明白对先生的这一举止感到困惑,于是匠石解释道:“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意思是正因为它没 有一点用处,所以才能如此长寿。匠石回到家后,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棵栎树对他说:“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 有此大也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些树木因为有用而终生受苦,或不能终其天年中道夭折,而我一直追求无所可用,现在才达到这个境界,这对于我来说正是大用 啊。这棵栎树还告诉匠石说,他挂着社树的招牌,使别人不致砍掉自己,这样来以求保全自己。

   当然,这个故事主要给世人讲明哲保身、做人不要太满的处世之道,这种思想在“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其实,这个故事借栎树的话也从另一个侧面向世人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无用之用,方乃大用。

   既然是无用,怎么会有大用呢?苏格拉底说,哲学思考是一些吃饭后没事干的人所做的事。乍听起来,这好象是一种讽刺,其实不然。肯定也有人会说,学哲学有什么用呢?确实,哲学不能当饭吃,哲学家不能挣钱。哲学家是无用之人,事实真是这样吗?

   古希腊时代,有人就说哲学是无用之学。一位叫泰勒斯的哲学家,通过一件事教训了大家。泰勒斯经过观察天象,预测当年的橄榄将有大丰收,于是预先租赁了所有 的榨橄榄油的作坊。那年橄榄果然获得大丰收,泰勒斯又将作坊高价出租,结果泰勒斯自然是赚了不少钱。对于这个故事,亚里士多德评论说:“这件事表明,哲学 家如果想赚钱的话,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确实,对于“无所事事”的哲学家,难道我们能说他们没有智慧吗?

   哲学有什么用呢?根据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是无用之大用。哲学家们不像工人或农民进行生产,好象是社会里的废物。但是,哲学家们能传播思想,促使 社会变革。如果没有卢梭、伏尔泰等思想家,法国大革命就没有思想基础,也就没有了社会的进步。农民对社会的贡献无非就是多收了几斗米,多养活了几个人;工 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无非就是多生产了几个配件,或制造了几台机器。我不是说,社会不需要几斗米或几个配件,而是说这些“小智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非常渺小 的,或微不足道的。相比之下,哲学家的一本书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则可能是巨大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哲学家的“无用”,其实是一种“大用”。中国人比 较勤劳务实,素来勤劳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这点不一定就是优点。越勤劳越贫穷,越贫穷越勤劳。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就处于这样一种“怪圈”之 中。这也说明了勤劳并不一定致富,因为勤劳只能使人具有“小智慧”。如果你现在能去农村看看农民的耕种方式,想想为什么几千年都没有一点变化,或许你就能 明白中国人缺乏什么了。

   我 也联想到了当下学校里的教师。曾听过某位校长指责教师,说教师只“教养生书”,言下之意是教师不努力工作,把工作把作养生了。当然,教师不负责任是不应该 的,我也不是提倡教师不负责任,但教育责任的限度在哪里?客观地说,指责教师“教养生书”这句话本来说有些问题。我想,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毕竟,教师不是会说话的机器而已。工作不是教师生活的全部,干嘛要求教师拼命地工作呢?教师拼命地工作,难道就意味着教师的一切吗?教师的家庭生活、专业发展等方面,校长们都真正关心过吗?

    其二,拼命工作的教师,难道就是好教师么?在教育方向偏离正常轨道的今天,越努力就越意味着错得越深,正如朝反方向跑的人,跑得越远就意味着错得越远。

    其三,林语堂说:“智慧的人不会劳碌,太劳碌的人也决不会成为智慧的人,所以最善于优游岁月的人便是最有智慧的人。”教师优游岁月也不是不好,因为这样教师才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也才可能有健康的教师文化。暇不暖席的工作,只能把教师塑造为一架教学机器。

    其四,我们有个词语叫“闲情雅趣”,意思即闲生情趣。教育应该回归生活,而生活不能没有情趣。没有情趣的教师,无法培养出有情趣的学生。一个刻板的教师, 注定教不出有雅趣的学生。所以,教师能闲,并不是坏事。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更能教出活生生的人,使教育实践更富有人性。

   《庄子》还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闲才有大智,成天忙于事务只能有小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生活需要闲情。闲情不是生产, 却可以提高生命价值;闲情不是工作,却能使我们的生命更富有意义。我们不妨无用一点,因为在无用之间,我们可成为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