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套餐怎么拨打电话:钟磊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6:32:53

钟磊

问答

一、您能说说您个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创作经历吗?

我个人的诗歌创作经历不值得一提。我只是随性写诗而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有诗作保存,也是不值得一提。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表诗歌作品,有手抄本《生活启示录》在大学校园流传,而今读来只是一种青春期写作,情感稚嫩,文化认知僵化,不能示人。在今年8月我出版了个人诗选集《钟磊诗选》,相对以往的诗歌而言稍有改观,基本体现了一个个体诗人的文化观。我写诗不是为功名和利益而写诗,而是书写自己的灵魂而已。若说诗歌成就,我很惭愧,我只是写诗而已。

二、您的诗有些读者读起来比较“艰难”,主要指理解上,对此您有什么说法?

我的诗歌完全是个人化的诗歌习作。比较难懂的原因很多。其一,我要求自己对现代新诗进行一次全面考察:以建立本土性诗歌的现代性和背负着自省的心态面对当下诗歌进行追求,我想,坚持语言对事物的触及使其成为生活的复合型,在内心之上不留有任何困惑,在诗歌中把内心尖锐的刺儿磨砺出来。其二,必须从厘清本土文化基因开始,解决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使我个人的诗歌写作具有擦亮现实生活亮度的精神,使现代诗歌的语言范式具有民间的特质。在叙述的时空中具有颠覆性,对传统诗歌定式形成一种瓦解态势,依托神性撑开诗意的最大空间。其三,诗是灵魂的应答,是人性本真的呈现,不是词语的事实,是人置身于宇宙接近神性或自然的对话。其四,我强调我的诗歌是破坏平面的诗歌写作,使诗歌成为多维叙述链接的诗歌写作现象,建设一种开放性的专注自我和超离外界的诗歌写作文本,形成思想上的警觉和思想的快速置换,使诗歌意象并置,使并置的意象断裂或黏合,使意象衍生意象,使意象之间彼此牵制去掉时间的线性结构,到达多维旋转的诗性或神性空间。其五,真实的诗歌是人性内核裂变的结果,呈现诗人心灵的独特性,必然与约定俗成的诗歌分道扬镳,必然会摆脱群体性的概念化约束,直接以个体的诗歌艺术表现力,呈现个体思想的精神法则,并且找到自然的承载,在时间的拐弯处敞开世界、敞开生活、敞开文明的整体过程。这种敞开过程不仅是对已知世界的敞开,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见。其六,我发觉生命的渺小和痛苦无法抹去,所以我借用诗歌来寻找心灵之外的神性,保证诗歌精神到达神性的天空。并且直接使用原生态词语导入文化的象征,建构词语本原的物,在物与物之间留下文化的意义,在琐碎的叙述中清洗掉文化赋予词语的陈腐意义,即用词语记录下已知,通过旋转和变形的思想路径,在词语与词语之间重新组合,产生思维的惯性偏离,在偶然之间触及可知成为未知,使已知的可能性变得可疑和不可知。关于我的诗歌有些读者读起来比较“艰难”的问题我说得很多,我想为我的诗歌读者,提供解读我个人诗歌的多种理解或认知。

三、您对自己的诗歌定位为“新意象派”,具体内涵是什么,能跟大家谈谈吗?

我在2009年3月完成了《新意象派诗歌的精神密境》导言,我在导言中书写了新意象派诗歌的写作提纲,共计9项,抄录于此:

1.坚持意象并立,镜像和衍射的原则。努力创造中国新意象诗歌的全新意境。2.坚持意象的不规则性与跳跃性,凸显内在品质。3.坚持诗歌的客观性,用诗性的闪电擦亮人性,用诗歌照亮内心世界。4.吸取绘画或音乐的艺术形式。重新捏塑意象派诗歌的雕塑感,使诗歌的线条优美明晰,使词句的先后关联,兼具油画的浓郁色彩。5.以含蓄为诗歌意旨,以精准和直接的口语为风格。6.继续坚持本土古典诗歌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意在言外的美学原则。7.坚持把日常的个体经验,用纯净的语言呈现生命的内在,表现出对抗罪恶世界的向上意义。8.倡导在场写作,使深邃的思想情感与意象叠合,以意象衍生意象。9.坚持走全球化的文化方向,使神性在不可替代的时间性中敞开。

诗歌写作是以意象为写作基础的文艺形式,若要写诗就离不开意象。而我所坚持的新意象派诗歌写作,是一个诗人的诗歌写作纲领,不能放在已知的历史的背景上考量,新意象派诗歌写作不是关注已是明白无误的具体现实,而是从诗人的人性、诗性、神性的灵魂界面出发,以激活时代诗人的良知为己任,发出诗人的真声音。

四、您对“网络诗人”有什么看法?您赞成这种称谓吗?您赞成将诗人穿上“马甲”吗?比如称打工诗人、网络诗人等。

这些称谓对于诗歌而言,随着时间的嬗变,人们会认识到这些概念化的东西是多么无聊的东西。

五、有人说“网络是诗歌的新型地狱”、“网络与诗歌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至少南辕北辙”和“网络诗人,诗歌网络载体是两个伪名词”对此您怎么看?您认为网络在现代诗歌的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从我的认知角度来看,任何越过诗歌本身的种种判断都是无益的。

如果从诗歌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我看来诗歌肯定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从诗歌网络载体的作用来讲,诗歌网络载体打破了主流诗歌的文化结构,外延出诗歌的多维空间,形成了低于诗歌、等于诗歌、高于诗歌的三重诗歌空间。而在诗歌网络载体兴起的今天,如何判断诗歌网络载体的走向,我觉得任何人为诗歌网络载体做出结论仍是为时尚早。

六、您最推崇现代哪些诗人?

我不喜欢用推崇一词,我把推崇改为喜欢。在本土诗歌界我比较喜欢的现代诗人很多,海子、昌耀、北岛、多多、杨炼等。海子的诗歌本性纯真,是穿越大地接近天空的诗歌。昌耀的诗歌是一个时代的寓言,北岛的诗歌是对抗腐朽政治文化的思想,多多的诗歌是个人化的诗性记录,杨炼的诗歌接近宗教。另外在本土诗歌界,我还喜欢大解、汤养宗、哑石、雨田等。在西方诗歌界我比较喜欢拉毕肖普、艾略特、博尔赫斯、阿什贝利、保罗·策兰等。

七、在诗歌创作上,您有没有带功利色彩?当您的诗歌没有被纸质的刊物发表时,您的内心烦躁过或者迷茫过吗?

我是在本土传统文化背景下生长的诗人,必然在某个成长期对功利有一个窥视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对诗歌的许多问题仍处于懵懂期,不自觉地走上了诗歌的弯路,加之本土的诗歌外部环境影响,曾经置身于诗歌以外的喧嚣中,曾为发表诗歌四处奔走过。在误入歧途之后,曾与一些所谓的诗人在诗歌道路上一路为伍过,在纸质诗刊上大量发表自己的诗歌作品,而在自己的诗歌作品发表之后,困惑随之而生,随之审视自己。在20纪末期,在大量的诗歌真相面前我警觉起来,我在21世纪初期潜心研究了中外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对中外文化有了初步的把握,我又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广泛阅读和研究,完成了诗歌与自身内在品质的结合,抛弃了诗歌以外的所有。所以,我坚持这样的观念,发不发表诗歌作品对于一个纯粹的诗人而言,无关大碍,真正的诗歌是记在人们心间,所以,我安于诗歌写作至今。

八、您对现在存在的各种“诗歌圈子”怎样看待?

这个问题是由于传统诗歌文化衍化出来的问题,尤其是受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诗歌圈地运动影响,直至今天诗歌的圈地运动仍是狼烟四起。我对所谓的诗歌圈或诗歌主义,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诗歌圈或诗歌主义之间的攻伐,是诗歌以外的喧嚣,而在诗歌圈或诗歌主义的内部阵营,因为名利问题,许多诗歌圈或诗歌主义阵营抛开了必要的诗歌文本,相互吹捧、相互打击的现象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是传统诗歌文化的必然,但是,诗歌圈地运动也是诗歌本质运动的某种偶然。诗歌圈或诗歌主义在没有返回时间的轨道之前,所有的诗歌圈或诗歌主义应该是无效的,是一种假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