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各国投降时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43:32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新年伊始,很多机关干部根据职责和分工,开始思考、筹划新年度抓基层的工作。有的同志对新年度应该抓什么、重点抓什么,先抓什么、后抓什么等,有了明确思路甚至具体计划,使工作的预见性明显增强。

  预见性是对事物未来走向的认知与把握,即见事早、反应快,走一步、看两步,抓当前、想长远。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性意味着主动性、实效性,预见性强,则工作的主动性高,实效性大。如果机关干部缺乏预见性,抓基层势必陷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盲目被动,或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务主义,导致工作效益低下,基层问题增多。

  作为一种超前眼光,预见能力既是机关干部综合能力的反映,又是抓基层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然而,有些机关干部并不重视提高预见能力,“视力”明显偏弱,对基层的发展、变化心中无数,对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迟钝,对基层可能遇到的障碍、难题没有预判。结果,抓基层没有长远计划和打算,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抓不到点上,自己乱忙基层忙乱而成效甚微,尤其是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拿不出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这些机关干部要么思想懒惰,不善思考,工作上过于依赖领导,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么作风不实,浮在面上,对基层的情况了解得不深,对基层的问题研究得不透,预测、判断缺乏前提和基础。

  “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本领建立在对基层建设特点、规律的深刻认识上,“见微知著”的能力建立在对基层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深入研究上。掌握了规律,我们抓基层就可以分清轻重缓急,知道下一阶段的重点难点,使工作具有提前量;把握了特点,我们就可以针对新情况拿出新思路,面对新问题采取新措施;研究透了普遍性,我们就可以判断基层什么时间易出什么问题,什么情况易导致什么后果,从而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而不能走马观花;需要机关干部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而不能蜻蜓点水。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增强工作预见性的有效方式。机关干部在抓基层工作中得到的感性认识有真有伪,有表象有本质,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科学筛选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析,才能提炼、概括出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为什么有的同志在机关工作的时间很长,抓基层的经历也很丰富,但是对工作的预见性仍然很差?根本原因就是不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没有成为增强工作预见性的财富。有的同志在抓基层工作中曾经受过挫折甚至摔过跟头,其实这也是一笔宝贵财富。只要能从中吸取教训,以后就能更加准确、科学地预见未来,把指导基层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