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四个元素:2011年:大动荡酝酿大变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15:32

    2011年真不平静,很多事情触目惊心。年初,从突尼斯开始的所谓“阿拉伯之春”至今难以平息;7月 22日,似乎最不应该出乱子的挪威,传出爆炸声和枪声,32岁的布雷维克一个人就杀死了77人,打伤100 多人;8月6日,伦敦街头发生骚乱,让准备迎接奥运会的英国人愕然、苦涩;从希腊开始的主权债务危机,现在已威胁到了欧元的生存,欧盟领导人通宵开会苦思对策;再加上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大地震带来的核灾难,怎不叫人有一种居危思危的感觉?亚洲本是世界的亮点,但随着美国高喊要“重返亚洲”、“领导亚洲”,也让人有一种不确定感。

    “愤怒之年”根源何在

    今年8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2011——全球愤怒年》。他认为各地骚乱的共性是“出现了精英阶层同普通公民之间的对抗”。“一般民众感到他们被排除在外,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益处,并为腐败感到愤怒。”不过文中却特别说明一点,即这种骚乱“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外——美国”。文章说美国社会中也有愤怒,“然而迄今为止,美国人所有这些愤怒情绪都通过媒体和投票箱进行了宣泄,而不必诉诸街头骚乱”。

    话音未落,9月17日“占领华尔街”的行动就开始了,至今没有完全平息。示威者说他们代表的是 99%的美国人,要向富得流油的1%的人讨回公道。人民要求过上体面的生活,要求受到公正的对待,已成了普世的愿望,这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

    这个世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动荡的根源在哪里?

    2011年是从2008年走过来的。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世界金融危机,已将世界经济拖入危险的境地,至今难以复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当今西方世界奉行的是全球化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几十年来,美国一方面把实业转移到国外,利用他国的廉价劳动力赚钱;另一方面,凭借自己的印钞霸权,用金融手段来大肆盘剥别的国家。华尔街是这种货币战争的总司令部。

    若想形象地了解其中的奥妙,我们不妨走进花旗集团前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桑福德·韦尔的办公室,看看他用镜框挂在墙上的一支笔。那是克林顿总统1999 年签署法令废除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时用过的笔。韦尔先生为什么对这支笔珍爱有加呢?因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吸取了1929年大危机的教训而设立的,禁止商业银行可以像投资银行一样做投机生意。现在该法案一废除,商业银行也可以投机了。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胜利。华尔街的金融大亨弹冠相庆。

    这种投机生意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据内行人讲,2007年美国次贷的总额是1万亿美元。经过所谓债券化的衍生,通过杠杆不断地放大这个泡沫,在市场上形成了60多万亿美元的证券。据说,华尔街从中早已赚走了2万亿美元,留下的窟窿便是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的亏损。更让人气不平的是,危机爆发后,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帮华尔街渡过难关,银行高管却依然享受高薪和高额奖金,而还不起房贷的人只能含泪被赶出住房。有些基金经理的年收入是天文数字。2007年,有一个名叫约翰·鲍尔森的对冲基金经理一年就赚了37亿美元,相当于7.4万个美国中产家庭一年的收入。

    美国《每月评论》2011年4月号上,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等3人合写了一篇题为《21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竞争》的文章,他们指出:“我们认为,我们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见证的是垄断资本主义演化成为一个更加普遍和全球化的垄断金融资本体系,这是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经济制度的核心——它是经济不稳定的关键原因和当今新帝国主义的基础。”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鼓噪下,“钱生钱”成了发财的捷径。有人形容现在是10头恶狼(金融投机)盯着1头羔羊(实体经济)。在极少数人发大财的同时,灾难降落到了广大老百姓头上,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在因民生困苦而引爆民主危机的西亚、北非,都能从中找到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