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搜索微博话题:婦人經脈門 婦人子嗣門 婦人胎前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8:14:04

婦人經脈門 婦人子嗣門 婦人胎前門

婦人經脈門

  黃帝素問

   上古天真論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 註 人之初生,先從腎始。女子七歲,腎氣方盛。腎主骨,齒者骨之餘,故齒更。血乃腎之液,髮乃血之餘,故髮長也。】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 註 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也。衝任二脈,并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循腹上行,為經血之海,女子主育胞胎。月有盈虧,故女子亦一月而經水應時下泄,虧即復生。故于初生之時,男女構精當為有子,虛則易受故也。】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 註 腎氣足,故真牙生。其牙者,盡根牙也。】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 註 女子四七情血極盛之時,是以筋骨堅髮長極也。血氣盛則充膚熱肉,是以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
 【 註 陽明之脈榮於面,循髮際,故衰則面髮焦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 註 三陽之脈盡上於頭,三陽脈衰,故面皆焦;血脈華於色,血脈衰故髮白也。】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 註 癸水藏於腎,天癸竭,是足少陰下部之脈道不通。衝任虛,是以形衰而無子也。】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寫。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 註 此明先天之癸水,又借後天之津液所資益也。】

   陰陽別論

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 註 二陽者,足陽明胃經也。夫人之精血,由胃腑水穀之所資生,脾主為胃行其精液。二陽病則中焦之汁竭,無以奉心神而化赤,則血虛矣。水穀之精,脾無轉輸於五臟,則腎無所藏而精虛矣。男子無精,有不得為隱曲之事,在女子無血,則月事不得以時下矣。此病本於二陽而發於心脾也。精血兩虛則熱盛而生風,風熱交熾則津液愈消竭矣。火熱爍金而傳為喘急息肩者死不治,蓋胃乃津液之生源,肺乃津腋之化源也。】

   評熱病論

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 註 胞脈屬心,得心氣下通而為血。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女子至胷中而下為月事。氣上迫肺者,真氣上逆,口苦舌乾,驚則欬甚,是心氣上炎而不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腹中論

帝曰:有病胷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岐伯曰:以四鰞鰂骨,一藘茹,二味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腸中 《素問》卷十一、《新校正》作「傷中」,宜從。]及傷肝也。
【 註 有所大脫血則傷肝,肝傷在女子則月事衰少不來矣。氣生於精血,血脫則氣竭矣。用鰞鰂骨四者,以佈散於四肢也。血乃中焦所生。用蘆茹一者,主生聚於中焦也。卵白主氣,卵黃主血。丸以雀卵者,補氣而補血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腎脈微濇,為不月。
 【 註 血氣皆始於腎,濇則氣血不行,故為女子不月。】

  金匱要略 【 漢&S231;張機】

   經水不利

婦人經水不利,抵當湯主之。
婦人經水閉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經水不通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臟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衝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顛,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少陰脈細,婦人則經水不通。

   熱入血室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讝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退,身涼和,胷脅滿如結胷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陽明病,下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者愈。

  脈經 【 晉&S231;王叔和】

   經水諸病

婦人嘗嘔吐而胃反,若常喘 【 一作多唾,】 其經又斷,設來者必少。
問曰:有一婦人來診,言經水少不如前者,何也?師曰:曾更下利,若汗出小便利者可。何以故?師曰:亡其津液,故令經水少。設經下反多於前者,當所苦困,當言恐大便難,身無復汗也。
問曰:未出門女有三病,何謂也?師曰:一病者,經水初下,陰中熱,或有當風,或有扇者。二病者,或有以寒水洗之。三病者,或見丹下,驚怖得病。屬帶下。
師曰:有一婦人將一女子年十五所來診,言女年十四時,經水自下,今經反斷,其母言恐佈。師曰:此女為是夫人親女非耶?若親者,當相為說之。婦人因答言是自女耳。師曰,所以問者無他,夫人年十四時,亦以經水下,所以斷,此為避年,勿怪,後當自下。
問曰:婦人病下利而經水反斷者,何也?師曰:但當止利,經自當下。勿怪!所以利不止而血斷者,但下利亡津液,故經斷。利止津液復,經當自下。
婦人血下咽乾而不渴,其經必斷。此榮不足,本自有微寒,故不引飲。渴而引飲者,津液得通,榮衛自和,其經必復下。

   居經

師曰:寸口脈微而濇,微則衛氣不足,濇則血氣無餘。衛不足,其息短,其形燥;血不足,其形逆。榮衛俱虛,言語謬誤。趺陽脈浮而濇,濇則胃氣虛,虛則短氣咽燥而口苦,胃氣濇則失液。少陰脈微而退,微則無精,遲則陰中寒,濇則血不來,此為居經,三月一來。
問曰:婦人姙娠三月,師脈之,言此婦人非軀,今月經當下,其脈何類?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衛浮而大,榮反而弱,浮大則氣強,反弱則少血。孤陽獨呼,陰不能吸,二氣不停,衛降榮竭。陰為積寒,陽為聚熱,陽盛不潤,經絡不足,陰虛陽往 【 一作實,】 故令少血。時發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數,多唾涎沫,此令重虛,津液漏泄,故知非軀。蓄煩滿洫 【 一本作滿血,】 月稟一經,三月一來,陰盛則瀉,名曰居經。 【 謂右脈浮大左脈反弱也。】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 【 一本作數。】 一朝而清血二三日不止,何以治之?師曰:此婦人前絕生經水不下,今反清血,此為居經。不須治,當自止。經水下,常五日止者,五日愈。
婦人月經一月再來者,經來其脈欲自如常而反微,不利不汗出者,其經二月必來。
問曰:婦人有經水適下而發其汗,則鬱冒不知人,何也?師曰:經水下。故為裏虛,而發其汗,為表復虛。此為表裏俱虛,故令鬱冒也。
師曰:脈微,血氣俱虛,年少者亡血也。乳子下利為可;不者,此為居經,三月不來。
問曰:婦人病經水斷一二月而反經來,今脈反微濇,何也?師曰:此前月中若當下利,故令妨經。利止月經當自下,此非軀也。

   當斷不斷

師曰:有一婦人來,脈反得微濇,法當吐。若下利而言不,因言夫人年幾何?夫人年七七四十九,經水當斷,反至今不止,以故致此虛也。
師曰:有一婦人年六十所,經水常自下,設久得病利,少腹堅滿者,為難治。

   強下其經致生他病

婦人著坐藥,強下其經,目眶為痛,足跟難以踐地,心中狀如懸。

   脈法

左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厥陰經也,婦人病苦月經不利,腰腹痛。
肝脈沉之而急,浮之亦然,女人月事不來,時亡時有,得之少時有所墜墮。
尺脈滑,血氣實,婦人經脈不利,宜服(石卜)硝煎大黃湯,下去經血,針關元瀉之。

  婦人良方 【 宋&S231;陳自明】

   經脈總論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天謂天真之氣,癸謂壬癸之水,故云天癸也。然衝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常以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也。若遇經行,最宜謹慎,否則與產後證相類。若被驚怒勞役,則血氣錯亂,經脈不行,多致勞瘵等疾。若逆於頭面肢體之間,則重痛不寧。若怒氣傷肝則頭運脅痛嘔血而瘰癧癰瘍。若經血內滲,則竅穴淋瀝無已。凡此六淫外侵而變證百出,犯時微若秋毫,成患重如山嶽,可不畏哉!
【 註 血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臟,洒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婦人上為乳汁,下為血海。故雖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統攝於脾,補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經行之際,禁用苦寒辛散之藥,飲食亦然。詩云:婦人和平則樂有子,和則陰陽不乖,平則氣血不爭。故經曰:平和之氣,三旬一見。可不慎歟!】
凡女人天癸既至,踰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踰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後雖合而難子,合多則精枯虛人,產眾則血枯殺人。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經者,常候也,謂候其一身之陰陽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過不及,皆為不調。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因陰陽衰盛所致。
 【 註 按經云,脾統血,肝藏血。此證多因恚怒傷肝鬱結脾所致,當從二經為主,而參以前論治之。】

   月水不調


婦人月水不調,由風邪乘虛客於胞中,而傷衝任之脈,損手太陽少陰之經。蓋衝任之脈,皆起於胞中,為經絡之海,與手太陽小腸、手少陰心經為表裏,上為乳汁,下為月水。然月水乃經絡之餘、苟能調攝得宜,則經應以時矣。
 【 註 竊謂心脾平和,則經候如常。苟或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失節,起居失宜,脾胃虛損,心火妄動,則月經不調矣。又丹溪云:先期而至者,血熱也;後期而至者,血虛也。愚謂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燥,有因脾經鬱火,有因肝經怒火,有因血分有熱,有因勞役火動;過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虛,有因肝經少血,有因氣虛血弱。主治之法,脾經血燥者,加味逍遙散;脾經鬱火者,歸脾湯;肝經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血分有熱者,加味四物湯,勞役火動者,補中益氣湯;脾經血虛者,人參養榮湯;肝經血少者,六味地黃丸;氣虛血弱者,八珍湯。蓋血生於脾土,故云脾統血。凡血病當用苦甘之劑,以助陽氣而生陰血也。】

   月經不通

婦人月經不通,或因醉飽入房,或因勞役過度,或因吐血失血,傷損肝脾,但滋其化源,其經自通。若小便不利,苦頭眩痛,腰背作痛,足寒時痛,久而血結於內,變為癥瘕。若血水相併,脾胃虛弱,壅滯不通,變為水腫。若脾氣衰弱,不能制水,水漬肌肉,變為腫滿,當益其津液,大補脾胃,方可保生。
 【 註 經水者,陰血也,屬衝任二脈,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其為患有因脾虛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鬱而血不行者。有因胃火而血消爍者,有因脾胃損而血少者,有因勞傷心而血少者,有因怒傷肝而血少者,有因腎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氣虛不能行血者。治療之法,若脾虛而不行者,調而補之;脾鬱而不行者,解而補之;胃火而不行者,清而補之;脾胃損而不行者,溫而補之;勞傷心血而不行者,逸而補之;怒傷肝而不行者,和而補之;肺氣虛而不行者,補脾胃;腎虛而不行者,補脾肺。經云: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皆當審而治之。】
初虞世云:女子十四天癸至,任脈通,月事以時下,是有子。天癸者,物之自然。月者以月至,經者有常也。其來過與不及,皆謂之病。若榮血虧損,不能滋養百骸,則髮落面黃,羸瘦燥熱,燥氣盛則金受邪,金受邪則為欬為嗽為肺癰為肺痿必矣。但助胃壯氣,則榮血生而經自行。須慎飲食,調七倩,保神氣,庶可得生。若暴怒氣逆,經閉不行,當用行氣破血之劑。
【 註 按劉宗厚云:榮者水穀之精,和調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佈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若陰氣一傷,變證百出也。】
夫衝任之脈,起於胞內,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手少陰心二經為表裏,女子十四而天癸至,腎氣全盛,衝任流通,經血既盈,應時而下,否則不通也。
 【 註 前證若稟陰血不足,用四物、參、苓;怒傷肝血,用加味逍遙散;鬱結傷脾,用加味歸脾湯;肝火怫鬱,用加味小柴胡湯;胃經積熱,加味清胃散。】
寇宗奭曰:夫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若室女童男,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傷。男子則神色消散,女子則月水先閉。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閉。且心病則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金虧,故發嗽;腎水絕則木氣不榮而四肢乾痿,故多怒鬢髮焦,筋骨痿。若五臟傳遍則死。自能改心易志,用藥扶持,庶可保生。切不可用青蒿、蝱蟲等涼血行血,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益陰血制虛火之劑。
【 註 按經云:五穀入於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胷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養五臟六腑。若服苦寒之劑,傷胃必致不起。】

   月水不利

婦人月水不利者,由勞傷氣血,體虛而風冷客於胞內,傷於衝任之脈故也。若寸脈弦,關脈沉,是肝病也,兼主腹痛,孔竅生瘡。尺脈滑,血氣實,經絡不利,或尺脈絕不至,兼主小腹引腰痛,氣攻胷膈也。
【 註 前證屬肝膽二經,蓋肝膽相為表裏,多因恚怒所傷。若本經風熱用補肝散,血虛用四物加酸棗仁。若腎水不足用六味丸。】

   行經腹痛

婦人經來腹痛,由風冷客於胞絡衝任,或傷手太陽少陰經,用溫經湯、桂枝桃仁湯。若憂思氣鬱而血滯,用桂枝桃仁湯、地黃通經丸。若血結而成塊,用萬病丸。
【 註 前證若風寒傷脾者,六君加炮薑;思慮傷血者,四物加參、朮;思慮傷氣者,歸脾加柴、梔;鬱怒傷血者,歸脾逍遙兼服。若肝經怒氣,甩加味逍遙散。若肝經血虛,用四物、參、朮、柴胡、牡丹皮。若肝經血熱,用四物、牡丹皮。若肝腎虛火,用六味地黃丸。若肝脾血虛,用八珍加牡丹皮。若肝脾鬱怒,用加味歸脾湯。若氣虛血弱,用補中益氣湯。若脾不能攝血,用六君子加川芎、當歸。若肝虛不能藏血,用補肝散。】

   月水不斷

婦人月水不斷,淋瀝腹痛,或因勞損氣血而傷衝任,或因經行而合陰陽,以致外邪客於胞內、滯於血海故也。但調養元氣而病邪自愈,若攻其邪則元氣反傷矣。
【 註 前證若鬱結傷脾,用歸脾湯;恚怒傷肝,逍遙散;肝火妄動,加味四物湯;脾氣虛弱,六君子湯;元氣下陷,補中益氣湯;熱傷元氣,前湯加五味、麥冬、炒黑黃蘗。】

   天癸過期

許學士云:婦人經脈過期不及,腰腹疼病,成七七數盡而月經下者,宜用當歸散治之。
【 註 前證若肝腎虛熱,用當歸散;肝血虛熱,四物加柴、梔、丹皮;肝火內動,小柴胡加山梔、丹皮;肝火血燥,加味逍遙散;脾經鬱火,加味歸脾湯;肝脾鬱火,歸脾、逍遙兼服;肝腎虧損,歸脾、六味兼服。】

   血枯

腹中論曰:有病胷脅支滿,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四肢惰,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曰血枯。此年少時因大脫血,或醉而入房,虧損腎肝。蓋肝藏血,受天一之氣以為滋榮,其經上貫膈,佈脅肋。若脫血失精,肝氣已傷,肝血枯涸不榮而胷脅滿,妨於食則肝病傳脾而聞腥臊臭,出清液。若以肝病而肺乘之,則唾血,四肢惰,目眩,時時前後血出,皆肝病血傷之證也。
【 註 前證若飲食起居失宜,而脾胃虛損,當滋化源而佐以鰞鰂丸等藥。若因脾土虛寒而不能生血,宜補命門火。若服燥藥,鬱火內作而津液消爍,宜清熱養血。若脾胃虧損而氣血虛,宜補中益氣。若胃熱消中而血液耗損,宜清脾胃之火。若大便秘濇,小便清利而經不行,宜清胞絡之火。若勞傷心火,血涸而經不行,宜補心養血。】

   熱入血室

婦人傷寒傷風發熱,經水適來,晝則安靜,暮則讝語,有如瘧狀,此為熱入血室,治者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宜服小柴胡湯。若脈遲身涼,當剌期門穴,下針病人五吸,停針良久,徐徐出針。凡針期門穴,必瀉勿補,肥人二寸,瘦人寸半也。
【 註 前證若因勞役,或怒氣發熱,適遇經行而患前證者,亦用小柴胡加生地黃治之。血虛用四物加柴胡。若病既愈而熱未已,或元氣素弱,并用補中益氣湯。脾氣素鬱,用濟生歸脾湯。血氣素虛,用十全大補湯。】

  河間六書 【 金&S231;劉完素】

   月水不調論治

婦人月水,一月一來如期,謂之月信。其不來則風熱傷於經血,故血在內不通;或內受邪熱,脾胃虛損,不能飲食,食既不充,榮衛凝濇,肌膚黃燥,面不光澤;或大腸虛變為下痢,流入關元,致絕子嗣。
童幼天癸未行,皆屬少陰;天癸既行,皆從厥陰論之;天癸已絕,乃屬太陰經也。
婦人氣充經脈,月事頻併,臍下痛,宜芍藥六合揚。 【 一本是氣衝。】 若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四物內加黃苓、白朮各一兩。若經事欲行,臍腹絞痛,宜服八物湯。若經水暴多,四物四兩,加黃芩一兩。若經水如黑豆水,四物加黃連、黃芩各一兩。若婦人經水少而血色和者,四物四兩,如熟地、當歸各一兩。

   血枯經閉

年少醉入房室,氣竭肝傷,故經衰少不來。肝傷則血涸,脾胃相傳,大脫其血,目眩心煩,故月事不來也,烏魚骨圓主之。

   經水適來適斷

婦人經水,通來適斷,往來寒熱,先服小柴胡以去其寒熱,後以四物湯調治之。如寒熱不退,勿服四物,是謂變證,表邪猶存,不能效也。

  明理論 【 金&S231;成無己】

   熱入血室

傷寒熱入血室,何以明之?室者,屋室也,謂可以停止之處。人身之血室者,榮血停止之所,經脈留會之處,即衝脈是也。衝脈者,奇經八脈之一脈也,起於腎下,出於氣衝,并足陽明經夾臍上行至胷中而散,為十二經脈之海。王冰曰:衝為血海。言諸經之血朝會於此,男子則運行生精,女子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內經》曰:任脈通,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者是也。王冰曰:陰靜海滿而去血,謂衝脈盛為海滿也。即是觀之,衝是血室,可以知矣。傷寒之邪,婦人則隨經而入,男子由陽明而傳,以衝之脈與少陰之絡起於腎,女子感邪,太陽隨經便得而入衝之經并足陽明,男子陽明內熱,方得而入也。衝之得熱,血必妄行,在男子則下血讝語,在婦人則月水適來。陽明病下血讝語,此為熱入血室者,斯蓋并言男子,不止為婦人而言也。婦人傷寒,經水適來與經水適斷者,皆以經氣所虛,宮室不閉,邪得乘虛而入。《針經》有言曰:邪氣不得其虛,不能獨傷人者是矣。婦人熱入血室,有須治而愈者,有不須治而愈者,又各不同也。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和,胷脅下滿如結胷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與其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二者是須治而愈者也。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讝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是不須治而愈者也。讝語為病邪之甚者,何不須治而愈耶?且胷脅滿如結胷,讝語,是邪氣留結於胷脅而不去者,必剌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寒熱如瘧發作有時者,是血結而不行,須小柴胡湯散之。二者既有留邪,必須治之可也。若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讝語,此則經水既來,以裏無留邪,但不妄犯,熱隨血散必自愈。經曰:血自下,下者愈。故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所謂妄犯者,謂恐以讝語為陽明內實,攻之犯其胃氣也;此無胷脅之邪,恐刺期門,犯其中焦也;此無血結,恐與小柴胡湯,犯其上焦也。小柴胡湯解散則動衛氣,衛出上焦,動衛氣是犯上焦也。刺期門則動榮氣,榮出中焦,動榮氣是犯中焦也。《脈經》有曰:無犯腎氣及上二焦,豈謂藥不謂針耶?

  儒門事親 【 元&S231;張從政】

   月事沉滯

夫婦人月事沉滯,數月不行,肌肉不減,《內經》曰:此名為瘕為沉也。沉者,月事沉滯不行也,急宜服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大作劑料服,不過三服立愈。後用四物湯補之,更可用《宣明方》檳榔丸。

   經血暴下

夫婦人年及五十以上,經血暴下者,婦人經血,終於七七之數,數外暴下,《內經》曰:火主暴速,亦因暴喜暴怒憂結驚恐之致然也,慎不可作冷病治之。如下峻熱之藥則死。止可用黃連解毒湯以清於上,更用蓮殼灰、椶毛以滲於下,然後用四物湯加延胡索散,涼血和經之藥是也。

   月事不來

夫婦人有月事不來者,室女亦然。《內經》曰:月事不來者,是胞脈閉也。胞脈者屬火而絡於脬中,令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可用茶調散吐之;吐訖,可用玉燭散、當歸散或三和湯、桂苓白朮散、柴胡飲子,量虛實選而用之。降心火,益腎水,開胃進食,分陰陽,利水道之藥是也。慎勿服峻熱之藥。若服之,則變成肺痿骨蒸潮熱,欬嗽咯膿,嘔血而喘,小便濇滯,寢汗不已,漸至形瘦脈大。雖遇良醫,亦成不救。

  東垣十書 【 元&S231;李杲】

   經閉有三

陰陽別論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為息賁者,死不治。婦人脾胃久虛,或形羸氣血俱衰,而致經水斷絕不行;或病中消胃熱,善食漸瘦,津液不生。夫經者,血脈津液所化,津液既絕,為熱所爍,肌肉消瘦,時見燥渴,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經絕,宜瀉胃之燥熱,補益氣血,經自行矣。此證或經適行而有子,子不安為胎病者有矣,或心包脈洪數,躁作時見,大便秘濇,小便雖清不利,而經水閉絕不行,此乃血海乾枯,宜調血脈,除包絡中火邪而經自行矣。《內經》所謂小腸移熱於大腸,為癥瘕,為沉。脈濇不利,則月事沉滯而不利,故云為癥瘕為沉也。或因勞心、心火上行,月事不來,安心和血瀉火,經自行矣。故《內經》云: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故月事不來也。

   閉屬少陽


凡婦人女子之病,經水適斷,俱作少陽治之,傷寒雜病一體。經云:身有病而有邪,經脈閉也。又云: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經閉者尺中不至,胞閉者生化絕源,二者皆血病也,厥陰主之。厥陰病則少陽病矣,纍及其夫也。治之之法,或實作大熱,或變成勞,脈有浮中沉之不同,故有藥表裏和之不一,察其在氣在血,定其行陰行陽。使大小不失其宜,輕重各得其所,逆從緩急,舉無不當,則可以萬全矣。此少陽一治,不可不知也。
凡治雜病,先調其氣,次療諸疾,無損胃氣,是其要也。若血受病,亦先調氣,謂氣不調則血不行。又氣為之綱,夫也。夫不唱,婦不隨也。故婦人病經,先柴胡以行經之表,次四物以行經之裏,先氣而後血也。

   不調治法

婦人經水不調,右尺脈按之空虛,是氣血俱脫,大寒證。輕手其脈數疾,舉指弦緊或濇,皆陽脫之證,陰火亦亡。見熱證於口鼻眼或渴,此皆陰躁陽欲去也,當溫之降之,引之燥之,用升陽舉經湯。此法大升浮血氣,補命門之下脫也。

   熱入血室治法

晝則明了,夜則讝語,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不治自愈。若甚則四順飲子、桃仁承氣湯,證相似當下者用之。

  丹溪心法 【 元&S231;朱震亨】

   經水證治

婦人經水過期,血水也,四物加參、朮;帶痰加南星、半夏、陳皮之類。經水不及期而來者,血熱也,四物加黃連。過期紫黑有塊,亦血熱也,必作痛,四物加香附、黃連。過期色淡者,痰多也,二陳加川芎、當歸。過期而來,乃是血虛,宜補血,用四物加黃芪、陳皮、升麻。未及期先來,乃是氣血俱熱,宜涼氣血,柴胡、黃芩、當歸、白芍、生地,香附之屬。
經不調而血色淡,宜補氣血,參、芪、芎、歸,香附、白勺;腹痛加膠珠、艾葉、延胡索。
經候過而作痛者,乃虛中有熱,所以作疼。經水將來作疼者,血實也 【 一云氣滯,】 四物加桃仁、黃連、香附。臨行時腰疼腹痛,乃是鬱滯有瘀血,宜四物加紅花、桃仁、莪朮、延胡索、香附、木香;發熱加黃芩、柴胡。紫色成塊者,熱也,四物加黃連、柴胡之類。
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漸昏。肥人如此,用南星、蒼朮、川芎、香附,作丸子服之。肥人不及日數而多者,痰多血虛有熱,亦用前丸藥中,更加黃連、白朮丸服。
血枯經閉者,四物加桃仁、紅花。軀脂滿經閉者,以導痰湯加黃連、川芎。不可服地黃,泥膈故也,如用以薑汁炒。
肥胖飲食過度之人,而經水不調者,乃是濕痰,宜蒼朮、半夏、滑石、茯苓、白朮、香附、川芎、當歸。
臨經來時肚痛者,四物湯加陳皮、延胡索、牡丹皮、甘草。痛甚者豆淋酒,痛緩者童便煮莎根,入炒條芩末為丸。
經水去多不能住者,以三補丸加莎根、龜板、金毛狗脊。
陰虛經脈久不通,小便濇,身體疼痛,以四物加蒼朮、牛膝、陳皮,生甘草;又用蒼莎丸加蒼耳。酒芍藥為丸,就煎前藥吞下。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煩疼,漸瘦生潮熱,脈微數,四物湯去地黃,川芎,如澤蘭葉三倍,甘草半分。
經水過多,四物湯去熟地黃加生地,或只加黃芩、白朮。
經行身熱,脈數頭昏,四物湯加柴胡、黃芩。
經行微少,或脹或疼,四肢疼痛,四物湯加延胡、沒藥、白芷為末,淡酢湯調下。
經候不調,心腹(疒丂)痛,只用芎、歸二味,名君臣散。
經欲行,臍腹絞痛,四物加延胡、檳榔、苦楝炒、木香減半。
經水濇少,四物加葵花、紅花。
經候過而作痛。氣血俱虛也,宜四物對四君子湯服之。
經水色淡者,氣血俱虛也,宜八物湯之類。八物者,四物、四君子也。如兼他證,隨證加藥。
月候不調之由,或前或後,或多或少。凡行後作痛者虛也,少而淡者血虛也,多者氣虛也,其將行作痛及凝塊不散者滯也,紫黑色者滯而挾熱也。
經水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踰月一至,或一月再至,皆不調之故,治之宜調經散。
經候不調,當以四物湯為主治。
月候不調之中,有兼疼痛者,有兼發熱者,有趲前者,有退後者,則趲前為熱,退後為虛也。疼痛之中,有常時作痛者,有經前經後作痛者,則常時與經前作痛者為血積,經後為血虛也。發熱之中,有常時發熱者,有經行發熱者,則常時為血虛有積,經行為血虛有熱也。
經水濇少,為虛為濇,虛則補之,濇則需之。

  格致餘論 【 元&S231;朱震亨】

   辨紫黑痛塊

經水者,陰血也。陰必從陽,故其色紅,稟火色也。血為氣之配,氣熱則熱,氣寒則寒,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凝則凝,氣滯則滯,氣清則清,氣濁則濁。往往見有成塊者,氣之凝也。將行而痛者,氣之滯也。來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色淡者,亦虛也。錯經妄行者,氣之亂也。紫者,氣之熱也。黑者,熱之甚也。人但見其紫者、黑者、作痛者、成塊者,率指為風冷而行溫熱之劑,禍不旋踵矣。良由《病源》論月水諸病皆曰風冷乘之,宜其相習而成俗也。或曰:黑,北方水之色也,紫淡於黑,非冷而何?余日:經曰,亢則害,承乃制。熱甚者必兼水化,所以熱則紫,甚則黑也。况婦人性執而見鄙,嗜欲加倍,臟腑厥陽之火,無日不起。非熱而何?若夫風冷必須外得,設或有之,蓋千百而一二者也。

  溯洄集 【 元&S231;王履】

   二陽病論

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釋之者,謂男子則脾受之而味不化,故少精;女子則心受之,而血不流,故不月。分心脾為男女各受立說。竊獨謂不然。夫二陽,陽明也,胃與大腸之脈也。腸胃有病,心脾受之。發心脾,猶言延及於心脾也。-雖然,脾胃為合,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合也,今大腸而及心,何哉?蓋胃為受納之腑,大腸為傳化之腑。食入於胃,濁氣歸心,飲入於胃,輸精於脾者,以胃之能納,腸之能化耳。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化,心脾何所資乎?心脾既無所資,則無所運化而生精血矣。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為少精,女為不月矣。心脾當總言,男女不當分說,至隱曲不月,方可分說耳。若如釋者之言,則男之精獨資於脾而不資於心。女之血獨資於心而不資於脾,有是理耶!蓋男女之精血,皆由五臟六腑之相養而後成,可謂之男精資於脾,女血資於心乎?經本曰:男女皆有心脾之病,但在男子則隱曲之不利,在女子則月事之不來耳。

  衛生寶鑑 【 元&S231;羅天益】

   熱入血室成結胷

或問:熱入血室,何為而成結胷也?余曰:邪氣傳入經絡作主,氣相搏,上下流行,遇經水適來適斷,邪氣乘虛入於血室,血為邪所迫,入於肝經,肝受邪則讝語而見鬼,復入膻中則血結於胷中。何以言之?婦人平居,水養木,血養肝,方未受孕則以之為月水,既姙則中蓄之以養胎,及已產則上壅之以為乳汁,皆血之所為也。今邪逐血,併歸於肝經,聚於膻中,結於乳下,故手觸之則痛,非藥可及,故當刺期門也。

  證治要訣 【 明&S231;戴思恭】

   經事不調

婦人每月經水應期而下,不使有餘,猶太陰之缺也。其有或先或後,或少或多,或欲來先病,或遇來而斷續,皆謂之不調,和氣飲加香附子半錢,兼嚥獨附丸。經事來而腹痛者,經事不來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調故也。欲調其血,先調其氣,四物湯加吳茱萸半錢、香附子一錢,和氣飲加茱萸半錢方可用。痛甚者,延胡索湯。然又恐感外邪、飲食致痛,痛不因血,尤宜詳審,和氣飲卻能兼治。
有因驚氣上逆,致月不通,涎多神昏,皆則不知人;或妄言歌笑,似心瘋,似五癎,醒時又似正人;或病來身如搖動,手足如搐搦,四七湯、大溫經湯各半貼,和勻服。
有經候失期,或過二三月變生諸證者。和氣飲須用桂枝者,性最動血。和氣飲加蘇木、紅花、乾漆各半錢,桃仁一錢,或酢或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許,仍以酢調黑神散。
因血瘀而腹內有塊者,四物湯去地黃加官桂、白朮各半錢。
因經候不調,血不循故道,從糞後出,腹或疼或不疼,勿作尋常便血治,宜順其經,四物湯去地黃加阿膠、香附子各一錢,仍以黑神散和調氣散,白湯點服。

  醫學綱目 【 明&S231;樓英】

   調經

胎前之道,始於求子。求子之法,莫先調經。每見婦人之無子者。其經必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將行作痛,或行後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調,不調則血氣乖爭,不能成孕矣。詳夫不調之由,其或前或後,及行後作痛者,虛也;其少而淡者,血虛也;多者,氣虛也;其將行作痛,及凝塊不散者,滯也;紫黑色者,滯而挾熱也。治法:血虛者四物,氣虛者四物加參、芪,滯者香附、縮砂、木香、檳榔、桃仁、延胡,滯久而沉痼者,吐之下之,脈證熱者四物加芩、連,脈證寒者四物加桂、附及紫石英之類是也。直至積去滯行虛回,然後血氣和平,能孕子也。余每治經不調者,只一味香附末,酢為丸,服之亦百發百中也。

   經水或前或後

婦人病多是月經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醫者一類呼為經病,不曾說是陰勝陽,是陽勝陰,所以服藥少效。蓋陰氣乘陽,則胞寒氣冷,血不運行,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若陽氣乘陰,則血流散溢,經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當別其陰陽,調其血氣、使不相乘,以平為期,宜紫石英丸。

   天癸過期

婦人天癸已過期,經脈不勻,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腹疼痛,《素問》云七損八益,謂女子七數盡而經不依時者,血有餘也,不可止之,但令得依時不腰痛為善,宜當歸散。

   熱入血室

婦人傷寒中風,治法與男子無異,若熱入血室則不同也,宜以四物湯安養經血,佐以汗下之藥治之。
婦人傷寒中風,自汗頭痛,項背強,發熱惡寒,脈浮而緩,恐熱入血室,故用桂枝湯倍加芍藥。
婦人傷寒,脈浮而緊,頭痛身熱,惡寒無汗,恐熱入血室,宜麻黃加生地湯。
婦人傷寒,經脈方來初斷,寒熱如瘧,狂言見鬼,宜用乾薑柴胡湯。
婦人室女,傷寒發熱,經水適來適斷,晝日明了,夜則讝語如見鬼神,宜小柴胡加生地湯。
婦人傷寒身熱,脈長而弦,屬陽明少陽,往來寒熱,夜躁晝寧,如見鬼狀,經水適斷,熱入血室,不實滿者,小柴胡加牡丹皮主之;大實滿者,桃仁承氣主之。
婦人傷寒,頭痛脈浮,醫反下之,邪氣乘虛而傳於裏,經水閉而不行,心下結硬,口燥舌乾,寒熱往來,狂言如見鬼狀,脈沉而數者,當下之,宜小柴胡加芒硝、大黃湯主之。
婦人傷寒,表虛自汗,身涼,四肢拘急,脈沉而遲,太陽標病,少陰本病,經水適斷,宜桂枝加附子、紅花湯。
婦人傷寒,太陽標病,汗解表除,邪熱內攻,熱入血室,經水過多,無滿實者,甘草芍藥湯。

  明醫雜著 【 明&S231;王綸】

   經脈不行

婦人女子經脈不行,有脾胃損傷而致者,不可便認作經閉血死,輕用通經破血之藥,遇有此證,便須審其脾胃如何。若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少食惡食,泄瀉疼痛;或因誤服汗下攻伐藥,傷其中氣,以致血少而不行者,只宜補養脾胃,用白朮為君,茯苓、芍藥為臣,佐以黃芪、甘草、陳皮、麥芽、川芎、當歸、柴胡等藥,脾旺則能生血而經自行矣。又有飲食積滯,致損脾胃者,亦宜消積補脾。若脾胃無病,果有血塊凝結,方宜行血通經。
【 註 心脾平和,則百骸五臟皆潤澤而經候如常,苟或心脾受傷,則血無所養,亦無所統,而月經不調矣。是故調經者,當理心脾為主,其詳已見《良方》月水不調方論下。大凡調經之法,肝脾血燥,四物為主;肝脾血弱,補中益氣為主;肝脾鬱火,歸脾湯為主;肝經怒火,加味逍遙散為主。病因多端,不能悉舉,治當臨證制宜可也。】

  醫學入門 【 明&S231;李梴】

   月事不通

婦人以血為主,天真氣降,壬癸水合,腎氣全盛,血脈流行,常以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故曰月經。經行與產後一般,若其時餘血一點未淨,或外被風寒,及濕冷暑熱邪氣,或內傷生冷,七情鬱結。為痰為瘀,凝積於中,曰血滯。或經止後,用力太過,入房太甚,及服食燥熱,以致火動,邪氣盛而精血衰,曰血枯。《良方》云:經後被驚,則血氣錯亂妄行,逆於上則從口鼻而出,逆於身則水血相搏變為水腫。恚怒則氣血逆於腰腿、心腹、背脅、手足、之間重痛,經行則發,過期則止。怒極傷肝,則有眩運、呕血、瘰癧、血風、瘡瘍等病。加之經血滲漏於其間,遂成竅穴生瘡,淋瀝不斷;濕熱相搏,遂為崩帶;血結於內,愛為癥瘕。凡此變證百出,不過血滯與枯而已。但血滯亦有虛熱,血枯亦有虛熱,故重則經閉不通。以滯枯分言,輕則經水不調,止言虛與熱而已。
血滯經閉宜破者,原因飲食熱毒,或暴怒凝瘀積痰,直須大黃、乾漆之類,推陳致新,俾舊血消而新血生也。若氣旺血枯,起於勞役憂思,卻宜溫和滋補;或兼有痰火濕熱,尤宜清之涼之。每以肉桂為佐者,熱則血行也,但不可純服峻藥以虧陰道。至於耗氣益血之說,雖女科要法,但血為氣配,氣熱則熱,氣寒則寒,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行則行,氣滯則滯。如果鬱火氣盛於血者,方可單香附散、抑氣散,加木香、檳榔、枳殼以開鬱行氣。若氣亂則調,氣冷則溫,氣虛則補,男女一般。蓋陽生則陰自長,氣衰則血亦涸,豈可專耗其氣耶?論者多泥叔和血旺氣衰,不知叔和論肝肺二脈,則宜肝旺於肺;其實氣血平和,乃能有孕,故繼曰兩臟通和。但婦人見偏性鄙,婢妾志不得伸,鬱怒無時不起,故香附為女人仙藥。經曰: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可不悟諸!
經行登廁,風寒入內,以致凝濇,小溫經湯。經行適來,續得寒熱,就閉不通,或寒或暑,俱謂之熱入血室,小柴胡湯加生地,或黃芩芍藥湯加生地。經行過飱生冷,或外被冷濕,以致瘀血凝結者,五積散去麻黃加牡丹皮、紅花。
七情心氣鬱結不行者,分心氣飲去羌活、半夏、桑皮、青皮,加川芎、當歸、香附、莪朮、延胡索。有火者,更加黃芩,或小調經散、單香附丸。
氣血盛實,經絡遏閉,或時挾痰者,單大黃膏;或馬鞭草取汁熬膏為丸或燒存性,紅花當歸煎湯下。
內傷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氣弱,體倦發熱,腹痛腸鳴,飲食減少而不生血者,補中益氣湯加川芎、生地、天花粉。腸鳴月水不來者,病在胃,胃虛不生血氣,宜單厚朴五錢,空心水煎,或單蒼朮膏。水泄少食者,升陽益胃湯。不泄少食者,二陳湯加白朮、黃芪、童便、製香附、當歸、芍藥、牡丹皮、麥門冬、山楂、麥芽。因飲食積者,更加莪朮、枳殼。
濕痰占住血海地位經閉者,導痰湯加川芎、黃連。不可服地黃,泥膈故也。如用須薑汁炒過。丹溪之言,洵不可易。
胃熱消渴,善食漸瘦,津液為熱燥,渴者,宜瀉胃熱,四物湯合調胃承氣湯,名玉燭散;再台涼膈散,名三和散。輕者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去人參、半夏加天花粉。素虛形瘦、口燥,善食厚味,鬱為痰火。有潮熱者,逍遙散加黃芩無薄荷,或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或加味養榮丸亦可。
大概經水不通,肥人多氣弱有濕痰、瘦人多血怯有火。
少年大脫血,或醉後入房,氣竭肝傷,月事衰少者,其治法已見《內經》腹中論篇。
墮胎及多產育傷血,或誤服汗下剋伐之藥,以致血衰氣乏不行者,十全大補湯。
經雖來或血漸少而後不通,皆墮胎及產多者,謂之血枯。原因心事不足,以致脾不磨食,故肺金失養而氣滯不行,腎水不旺而血益日枯。初時參前參後,淋瀝無時;脾胃衰甚,變為溏泄身腫;失治甚為癥瘕癆瘵。
總而言之,經水不通,不出虛熱痰氣四證,不調亦大相同。隨證調治,飲食調和,自然血氣流通;更有凝滯,然後可用紅花當歸散,紫葳散、通經丸、導經丸之類。虛者只用當歸散以通之,通後又須養血益陰,使津液流通。苟不務氣血充和,而惟以毒藥攻逼,必死而已。

   經水不調

以期言之,對期者,性和血足易受孕,只差一二日者,亦不為害。
以色言之,心主血,陰從陽,故以色紅為正,雖不對期而色正者易調。
後期三五日者,為血虛,四物湯加參、芪、白朮、陳皮、升麻。瘦人只是血少,四物湯倍當歸、地黃,少加桃仁、紅花。肥人多痰,二陳湯加南星、蒼朮、滑石、芎、歸、香附。
來少色和者,四物湯。點滴欲閉,潮煩脈數者,四物湯去芎、地,如澤蘭葉三倍、甘草少許,十味香附丸。內寒血濇,來少或日少,五六日以上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牡丹皮、葵花。
先期三五日者,為血熱,四物湯加芩、連;肥人加痰藥。先十數日者,血氣俱熱也,四物湯加黃芩、柴胡、香附;肥人清海蒼莎丸加黃連、白朮。
來多或日多,五六日以上者,內熱血散也,四物加芩、朮。瘦人有火者,固經丸。肥人多痰者,清海蒼莎丸。
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踰月不至,或一月再至,當歸散、調經散、單丹參散。
時行時止,淋瀝不斷,腹中作痛,乃寒熱邪氣客於胞中,留滯血海外疼也。如有積下利不定,有所去則愈。臍下逆氣,上攻胷膈欲嘔者,桃仁散;或用當歸四錢、乾漆三錢,蜜丸服。如腰臍腹痛者,牛膝散。或行或止,心痛者失笑散。經水適來適斷,往來寒熱者,先服小柴胡湯加地黃,後以四物湯和之。有月事頻數者,四物湯倍芍藥加黃芪。有經行不止者,四物湯加地榆、阿膠、荊芥。熱者倍黃芪或吞固經丸。
色紫者風也,黑者熱甚也,淡白者虛也,或挾痰停水以混之也。如煙塵水,如屋漏水,如豆汁,或帶黃混濁模糊者,濕痰也。成塊作片,色不變者,氣滯也,或風冷乘之也。色變紫黑者,血熱也。大概紫者,四物湯加防風、白芷、荊芥;黑者,四物湯加芩、連、香附;淡白者,古芎歸湯加參、芪、白芍、香附;有痰者。二陳湯加芎、歸;如煙塵者,二陳湯加秦艽、防風、蒼朮;如豆汁者,四物湯加芩、連;成塊者,四物湯加香附、延胡索、枳殼、陳皮。通用琥珀調經丸、百子附歸丸、墨附丸。
月水循環,纖疴不作,乃能有子。若兼潮疼,重則加之欬血汗嘔,或瀉有潮汗,則血愈消耗。有效嘔則氣往上行,瀉則津偏於後,疼則疾結於中,是以必先去病而後可以滋血調經。就中潮熱疼痛,尤為婦女常病。蓋血滯積入骨髓,便為骨蒸;血滯積瘀於中,與日生新血相搏,則為疼痛;血枯不能滋養百骸,則蒸熱於外;血枯包絡火盛,或挾痰氣食積,寒冷外邪,則為疼痛。
潮熱有時,為內傷,為虛;無時,為外感,為實。虛者大溫經湯,熱者四物湯加柴、芩,經閉者滋血湯,骨蒸者大胡連丸、大烏鷄丸。五心潮者,四物湯加黃連、胡黃連。無汗者,茯苓補心湯。有汗者,逍遙散。經前潮者,血虛有滯,逍遙散加牡丹皮、桃仁、延胡索。經後潮者,血虛有熱,逍遙散去柴胡加地骨皮、生地、童便、炒黃芩,此方能加減,退熱聖藥。有欬加桑白皮、貝母、桔梗、知母、麥門冬,欬血加生地、山梔、牡丹皮,嘔吐加陳皮、半夏、旋覆花,嘈雜加薑、炒黃連或芩連二陳湯。尋常潮熱者,腎氣丸、大造丸,或四物湯料加童便、炒黃芩各一兩、四製香附一斤,蜜丸服。
經事欲行,臍腹絞痛者,為血滯,四物湯料四錢。加延胡索、苦楝、木香、檳榔各一兩。痛甚者,萬痛丸。經水臨行時痛者,為氣滯,烏藥湯。氣滯血瘀者,大延胡索散,或四物加桃仁、紅花、莪朮、延胡索、香附、木香;發熱加柴、芩。經水將來,陣痛陣止者為血實,四物湯加延胡索、木香、黃連、香附。腿腹痛者,內補當歸丸。經水將行,被風冷相搏,繞臍疝痛者,乃寒氣客於血室,大溫經湯、桂枝桃仁湯。經水日來時痛者,四物湯加陳皮、延胡索、牡丹皮、甘草。
經後痛者,為血虛,八物湯、小烏鷄丸。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嘔吐涎唾,臍脅疝痛,陰冷徹引腰脊而痛者,酒煮當歸丸、大溫經湯。
經前作痛,經後作痛,通用交加地黃丸、滋陰百補丸、七製香附丸。
月水乃經絡之餘,衝任氣和則血依時而下。憂思耗傷心血以致火炎,血不歸肝,而出納之用已竭;母令子虛,脾亦不磨而食少,食少則肺金失養,水絕生化之源,而經閉不調。治者須知心為氣血之主,心氣鬱結者,宜調心血通心經而血自行。脾胃為氣血之運,飲食勞倦,損其中氣,以致血少不行,或行之間斷者,只宜平胃散、四君子湯之類,補養脾胃,而氣血自生自運,乃標本兼治,法之良者也。

   論室女經事

女子十四,衝任盛而月事下,必近二十,方可匹配,可見陰氣之難成也。或恣食鹹酸煎炒熱燥,以致氣血上壅不通者,紅花當歸散、紫葳散、單大黃膏。如踰年未嫁。或年未及而思男,思傷心血,火炎脾虧,肺爍腎枯而血閉成癆者,十分難治。宜四物加黃芩、柴胡,或逍遙散加炒山梔、芩、連,以養血涼血降火,或腎氣丸加子芩、紅花養陰;柏子仁丸亦妙。因怒逆者,四製香附丸加黃芩、生地。因驚者,抱膽丸。經絕不通者,瓦松散。

   論寡婦經事

寡婦鬱悶百端,或慕夫不能頓忘,或門戶不能支持,或望子孫昌盛,心火無時不起,如之飲食厚味,遂成痰火。其證惡風體倦,乍寒乍熱,面赤心煩。或時自汗,汗脈弦長,當抑肝之陰氣,柴胡抑肝湯、抑陰地黃丸、越鞠丸。如貧苦淡食者,四製香附九主之。有每日上午神思昏憒,怕見明處,惡聞人聲,至午後方可;及頭昏腹痛驚惕、稍涉勞動,與月經來時,其證尤劇,此不得遂志之故也,宜清神養榮,四物湯加人參、茯神、陳皮、柴胡、羌活、甘草、香附。

   蟲證經閉

婦人經閉腹大,僅一月間便能動作,乃至過期不產,或有腹痛,此必蟲證,雄砂丸或萬應丸主之。

   性行

婦人性行和者,經調易浹;性行妬者,月水不勻。

   隱曲不利

女子月事不行,亦謂之隱曲不利。

   命門男女有別

男以此而藏精,女以此而系胞胎。男子以氣為主,坎水用事,故蒸氣為精而色白;如帶火者,精亦能紅。女子以血為主,離火用事,故血盈為經而色紅;如挾痰氣者,經亦能白。

   血室男女之別

男子血室,無積而不滿;女人血室,有積而溢下為月經。

   脈法

浮濇,脅滿經不利。
 【 此論肝脈也。濇主肝血虛少,脅肋脹滿,血凝氣滯,月經不利。】
浮絕,傷精與閉經。
 【 此論腎脈也。見此脈者,男子失精,婦人月經不調或閉。】
經病前後,脈軟如常。寸關雖調,尺絕痛腸。沉緩下弱,來多要防。微虛不利,間月何妨!浮沉一止,或微遲濇。居經三月,氣血不剛。三月以上,經閉難當。心脾病發,闕伏寸浮。心事不足,左寸沉結。
 【 凡婦人脈比男子更濡弱者,常也。脈如常,雖月經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一月未來者,亦不成經病。惟寸關如常,尺絕不至,或至亦弱小者,小腹腸胃有積痛,上搶心,月水不利;若沉而緩者,下虛,月經來多;反微虛不利不汗出者,其經二月必來,俗云間月。若三部浮沉一止,寸關微濇,微則胃氣虛,濇則津血不足,尺微而遲,微則無津,退則陰中寒,此為居經。三月一來,雖來或血漸少而後不通,曾墮胎及產多者,謂之血枯。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蓋原心事不足,以致脾不磨食,故肺金失養,不能下生臂水,血益日枯。初時參前參後,淋漓無時;脾胃衰甚,變為溏泄身腫;失治甚為癥瘕癆瘵。】
腎脈沉微,氣虛也,女子崩帶,經脈不調。

   診病問經水

經或參前為血熱;或參後為血虛;或當經行時有外感,經盡則散,不可妄藥,以致有犯血海。
經閉或兼潮熱,或兼欬泄,或兼失血,或兼白帶,能飲食則血易調而諸證自除,飲食漸減漸瘦者危。

   熱入血室成結胷

仲景傷寒不分男女,但婦人以血為主。血室即衝脈血海也。如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夜則讝語如見鬼狀,經行盡則熱隨血散,不治自愈。如經盡熱退身涼,胷滿如結胷,或讝語者,乃邪氣結於胷脅,按之痛者,亦謂之血結胷,宜海蛤散、桂枝紅花湯。
婦人傷寒,寒熱似瘧,經水適斷者,亦名熱入血室,其血必結而不行,小柴胡湯或黃龍湯加牡丹皮、桃仁。婦人此證最多,切忌汗下。若見喜忘如狂,腹滿泉清,當以淋血法治之,又不可拘於不下也。然男女均有此血海,在男子血室得熱,則必妄行,多為下血讝語頭汗,見陽明證為異耳。男子由陽明而傷,婦人隨經而入。

  本草綱目 【 明&S231;李時珍】

   論月水

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信、月水、月經。經者,常也,有常軌也。天癸者,天一生水也。邪術家謂之紅鉛,謬名也。女人之經,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後,或通或塞,其病也。復有變常,而古人并未言及者,不可不知。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目出血者。是謂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謂暗經。有受胎之後,月月行經而產子者,是謂盛胎,俗名垢胎。有受胎數月,血忽大下而胎不隕者,是謂漏胎。此雖以氣血有餘不足言,而亦異於常矣。
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絕,其常也。有女年十二、十三而天癸至產子,如《褚記室》所載平江蘇建卿女十二受孕者。有婦年五十、六十而天癸不斷產子,如《遼史》所載亟普妻六十餘生二男一女者,此又異常之尤者也。醫者之於此類,亦宜留心。
女子入月,惡液腥穢,故君子遠之,為其不潔,能損陽生病也。煎膏治藥、出痘持戒、修煉性合者,皆避忌之,以此也。《博物志》云:扶南國有奇術,能令刀斫不入,惟以月水塗刀便死。此是穢液,壞人神氣,故合藥忌觸之。此說甚為有據。今有方士邪術鼓弄愚人,以法取童女初行經水服食,謂之先天紅鉛。巧立名色,多方配合,謂《參同契》之金華,《悟真篇》之首經,皆此物也。愚人信之,吞嚥穢滓,以為秘方,往往發出丹(疒軫),殊可嘆息。故蕭了真金丹詩云:一等旁門性好淫,強陽復去採他陰。口含天癸稱為藥,似恁洳沮枉用心。觀此可以悟矣。
婦人經閉,有有餘不足二證。有餘者血滯,不足者肝傷。《素問》云:年少時有所大脫血,或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治之以鰞鰂骨四,藘茹一。此正血閉不足之病也。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八十二

 婦人經脈門

  證治準繩 【 明&S231;王肯堂】

   月水愆期辨污血有無法

仲景治帶下月水不利,小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用土瓜根散主之。土瓜根散,乃破堅下血之劑,觀此則經不及期,有因污血者矣。前論所未及也。然欲知污血,須以小腹滿痛與不滿痛別之。

   論東垣潔古治血枯法

東垣、潔古治血枯之法,皆主於補血瀉火。補血者,四物之類。瀉火者,東垣分上中下:火在中則善食消渴,治以調胃承氣之類;火在下,則大小便秘濇,治以玉燭之類,玉燭者四物與調胃承氣等分也;火在上則得於勞心,治以芩、連及三和之類,三和者四物、涼膈、當歸等分也。潔古謂先服降心火之劑者,蓋亦芩、連、三和、玉燭之類;後服五補衛生者,亦補氣之劑也。

   經行紫黑

外邪初感,人經必痛,或不痛者,久則鬱而變熱矣。且寒則凝,既行而紫黑,非寒也。

   經行身痛

經水者,行氣血,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氣血盛,陰陽和,則形體通。或外虧衛氣之充養,內乏榮血之灌溉,血氣不足,經候欲行,身體先痛也。

   過期不止

《產寶》云:男子生於寅,寅屬木,陽中有陰,故男子得八數。女子生於申,申屬金,陰中有陽,女子得七數。男以氣為主,八八則卦數已盡,盡則陽精痿。女以血為主,七七則卦數已終,終則經水絕,任衝脈虛衰,天癸絕,地道不通而無子矣。或勞傷過度,喜怒不時,經脈衰微之際,又為邪氣攻衝,所以當止不止而崩下也。

  婦人秘科 【 明&S231;萬全】

   總賦

陰陽異質,男女殊科。特立專門之證治,以救在室之沉疴。月事時下兮,如潮汐之應期;血海常滿兮,似江漢之流波。謂之無病,可以勿藥。或不及期而先來兮,氣有餘而血易虧,或過期而後來兮,氣不足而血本弱。花氣淡淡兮,由血室之水虛;桃浪紫色兮,被胞戶之火灼。經未行而腹痛兮,氣滯血濇而可調;經已行而腹痛兮,和氣養血而勿錯。或一月再行兮,邪火迫而氣血不藏;或數月而一行兮,元氣虧而生化不多。是皆損真之證,貴在調和治之。滿而不泄兮為經閉,為血枯,為癥瘕;泄而不滿兮,為崩中,為帶下,為漏濁。常滿者惡其中滿,常泄者慮其氣脫。脈惟喜於芤濇,診切忌乎洪數。或隱忍而病盛兮,愚婦自速其亡。妄攻補而病增兮,庸醫反助其虐。

   總論

按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衝任脈盛,月事以時下,乃有子。故得其常候者為無病,不可妄投調經之劑。苟或不及期而經先行者,或過期而經後行者,或十月而經再行者,或數月而經一行者,或經閉不行者,或崩者,或漏下者,此皆失其常候,不可不調也。大抵調治之法,熱則清之,冷則溫之,虛則補之,滯則行之,滑則固之,下陷則舉之。對證施治,以平為期。如芩、連、梔、柏,清經之藥也;薑、桂、丁、附,溫經之藥也;參、朮、歸、茯,補虛之藥也;川芎、香附、青皮、延胡,行滯之藥也;牡蠣、赤石脂、椶櫚灰、側柏葉,固精之藥也;升麻、柴胡、荊芥、白芷,升舉之藥也。隨其證而用之,鮮有不效者矣。

   經候不調有三

婦人經候不調有三:一曰脾虛,二曰衝任損傷,三曰脂痰凝塞。治病之工,不可不審。脾胃虛弱者: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夫二陽者,陽明胃也。胃主受納五穀,長養血氣,灌溉臟腑,流行經隧,乃水穀之海,血氣之母也。惟憂愁思慮則傷心,心氣受傷,脾氣失養、鬱結不通,腐化不行,胃雖能受,而所謂長養灌溉流行者,皆失其令矣。故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氣日漸耗,血日漸少,斯有血枯血閉及血少色淡、過期始行、數月一行之病。衝任損傷者:經曰:聚以噓之,血以濡之。故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也。女手之性,執拗偏急,忿怒妬忌,以傷肝氣,肝為血海,衝任之系,衝任失守,血氣妄行也。又褚氏曰:女子血未行而強合,以動其血,則他日有難名之疾。故女未及二七天癸之期而男子強與之合,或於月事適來未斷之時而男子縱慾不已,衝任內傷,血海不固,由斯二者為崩為漏,有一月再行不及期而行者矣。脂痰凝塞者:蓋婦女之身,內而腸胃開通,無所阻塞,外而經隧流利,無所凝滯,則血氣和暢,經水應期。惟彼肥碩者,膏脂充滿,元室之戶不開,挾痰者痰涎壅滯,血海之波不流,故有過期而經始行,或數月而經一行,及為濁、為帶、為經閉、為無子之病。

   先期經行治法

如德性溫和,素無他疾者,責其血盛且有熱也,用歸身、川芎、赤芍、生地、知母、麥冬、地骨皮、甘草之屬。
如性急躁,多怒多妬者,責其氣血俱熱,且有鬱也,用歸身、川芎、白芍、生地、炒條芩、炒黃連、童便浸香附、生甘草之屬。
如形瘦素無他疾者,責其血熱也,用四物加炒芩連、赤芍藥、生甘草之屬,兼服三補丸和之。
如形瘦素多疾且熱者,責其衝任內傷也,用歸身、白芍、熟地、人參、知母、麥冬、川芎、炙甘草、薑、棗之屬、更宜常服地黃丸。
如曾誤服辛熱媛宮之藥,責其衝任伏火也,用歸身、川芎、赤芍、生地、黃蘗、知母、木通、生甘草之屬。
如形肥多痰多鬱者,責其血虛氣熱也,用歸身、川芎、薑汁浸生地、滾水泡半夏、白茯苓、生甘草、炒條芩、童便浸香附、炒黃連、生薑之屬。

   後期經行治法

如德性溫和,素無疾者,責其氣處血少也,用四物、四君、薑、棗之屬。
如性急躁,多怒多妬者,責其氣逆血少也,用四物、四君加青皮、童便浸香附之類,兼常服蒼莎丸以調之。
如形瘦素無他疾者,責其氣血俱不足也,用十全大補、薑、棗之屬。
如形瘦食少者,責其脾胃虛弱,氣血衰少也,用異功散加當歸川芎湯主之,兼服地黃丸。
如肥人及飲食過多之人,責其濕痰壅滯,軀肢迫寒也,用六君子加歸芎湯主之,兼服蒼莎丸。
如素多痰者,責其脾胃虛損,氣血失養也,用參朮大補丸、地黃丸之類。
如性急多怒氣者,責其傷肝臉動衝任之脈也,用四物加柴胡湯主之,更宜兼服補陰丸以瀉衝任之火。
如曾服辛熱之藥者,用四物加黃蘗、知母湯及三補九主之。
如曾傷衝任之脈者,用四物、人參、知母、麥冬湯及地黃丸主之。

   數月經一行治法

瘦人責其脾胃弱氣血虛,用十全大補湯及地黃丸主之。
肥人責其多痰兼氣血虛,用六君子加蒼莎導痰丸主之。

   或前或後治法

明水或前或後,悉從虛治,加減八物湯主之,更宜常服烏鷄丸。

   過多過少治法

瘦人經水來少者,責其血虛且少也,四物加人參湯主之。
肥人經水來少者,責其壅凝經隧也,用二陳加芎、歸湯主之。
經水來太多者,不問肥瘦皆屬熱也。四物加芩、連湯主之,兼服三補丸。
經水色紫者熱也,四物加香附、黃連湯主之。
經水色淡者虛也,八物湯主之,更常服地黃丸。
已上各調經之法,并宜於經候行時,連進十餘服,則下次經候自不愆矣。若丸藥則宜長久服之乃效。

   經閉不行有三

婦人女子經閉不行,其候有三:乃脾胃傷損,飲食減少,氣耗血枯而不行者,法當補其脾胃,養其血氣,以待氣充血生,經自行矣。不可妄用通經之劑,則中氣益損,陰血益乾,致成癆瘵之疾而不可救。一則憂愁思慮惱怒怨恨,氣鬱血滯而經不行者,法當開鬱氣行滯血而經自行。苟用補劑,則氣得補而益結,血益凝聚,致成癥瘕脹滿之疾。一則軀脂痞塞,痰涎壅滯而經不行者,法當行氣導痰,使經得行,斯謂之良工矣。

   脾胃傷損治法

脾胃損傷,血枯不行者,用加減補中益氣湯主之,更宜服參朮大補丸、烏鷄丸,以經行為度。

   氣鬱治法

氣鬱血閉不行者,用開鬱二陳湯主之,更宜服四製香附丸,以經行為度。

   痰滯治法

因痰者,用蒼莎導痰丸治之,更宜服開鬱二陳湯去莪朮加枳殼服之。

   失夫治法

愆期未嫁之女,偏房失寵之妾,寡居之婦,庵院之尼,欲動而不能遂,感憤而不得言,多有經閉之疾;含羞強忍,不欲人知,致成癆瘵之病,終不可救者,宜用四製香附丸、參朮大補丸。攻補兼行,庶幾可瘳。此七情之變,難以法治者也。

   脈虛治法

經閉不行,骨蒸潮熱脈虛者,用增損八物柴胡湯主之。如熱太甚,服此不平者,加黑乾薑灰,神效。

   脈實治法

經閉發熱,咽燥脣乾脈實者,用四物、涼膈散主之。

  醫方考 【 明&S231;吳崑】

   調經用四物湯論

婦人月事不調,以四物湯為主而變通之。蓋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女以坤道用事,故治婦人者,以陰為主。方其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時下者,女子得坤之陰,陰中必有陽,故以七為紀,一七而齒更,二七而天癸至也。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故能克肖天地。月,天之陰也,以月而盈,以月而虧,故女子之血,亦以三十日而一下也。血之下也,同於月,故名之曰月事。經曰: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是以月事不調者,宜以此方為主,隨其寒熱虛實而斟酌加減之。使月事調勻,則陰陽和而萬物生,有子之道也。是方也,川芎、當歸、芍藥、地黃,皆味厚之品也。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益血。析而論文,當歸辛溫能活血,芍藥酸寒能斂血,熟地甘濡能補血。又曰:當歸入心脾,芍藥入肝,熟地入腎。若川芎者,徹上徹下而行血中之氣者也。此四物湯,所以為婦人之要藥,而調月者,必以之為主也。脈數血色紫黑為內熱,本方加黃芩、黃連。脈遲血凝結者為寒,本方加官桂、附子。人肥有痰,加半夏、陳皮、南星。人瘦有火,加山梔、黃蘗、知母。有抑鬱者,加香附、蒼朮、砂仁、神麯。有留滯者,加桃仁、紅花、延胡索、肉桂。先期者為熱,後期者為寒、為鬱、為氣、為痰。氣虛者加參、芪,氣實者加枳、朴。或問四物亦有不宜者乎?余日:有之。氣息幾微者不宜川芎,恐其辛香,益散真氣也。大便溏泄,不宜當歸,恐其濡滑,益增下注也。脈遲腹痛,不宜芍藥,恐其酸寒,益增中冷也。胷膈痞塞,不宜地黃,恐其粘膩,益增泥滯也。明者解之,昧者誤矣。

  景岳全書 【 明&S231;張介賓】

   經脈為婦人之本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蓋天癸者言後天之陰氣,陰氣足而月事通,是即所為月經也。正以女體屬陰,其氣應月,月以三旬而一盈,經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經常不變,故謂之月經,又謂之月信。夫經者,常也,一有不調,則失其常度,而諸病見矣。然經本陰血,何臟無之?惟臟腑之血皆歸衝脈,而衝為五臟六腑之血海,故經言太衝脈盛則月事以時下,此可見衝脈為月經之本也。然血氣之化,由於水穀,水穀盛則血氣亦盛,水穀衰則血氣亦衰。而水穀之海,又在陽明。考之痿論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是以男精女血,皆由前陰而降。此可見衝脈之血,又總由陽明水穀之所化,而陽明胃氣,又為衝脈之本也。故月經之本,所重在衝脈,所重在胃氣,所重在心脾,生化之源耳。其他如七情、六淫、飲食、起居之失宜者,無非皆心脾胃氣之賊,何者當顧,何者當去,學者於此,當知所從矣。

   經脈諸臟病因

女人以血為主,血旺則經調而子嗣,身體之盛衰,無不肇端於此。故治婦人之病,當以經血為先。而血之所主,在古方書皆言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故凡傷心傷脾傷肝者,均能為經脈之病。又曰:腎為陰中之陰,臂主閉藏,肝為陰中之陽,肝主疏泄,二臟俱有相火,其系上屬於心,故心火一動,則相火翕然從之,多致血不靜而妄行。此固一說,然相火動而妄行者有之,由火之盛也。若中氣脫陷及門戶不固而妄行者,亦有之,此由脾腎之虛,不得盡言為火也。再如氣道逆而不行者有之,由肝之滯也。若精血敗而不行者亦有之,此由真陰之枯竭,其證極多,不得誤以為滯也。是固心脾肝腎四臟之病,而獨於肺臟多不言及,不知血之行與不行,無不由氣。如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佈,五經并行,合於四時五行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此言由胃達脾,由脾達肺,而後傳佈諸經。故血脫者當益氣,血滯者當調氣。氣主於肺,其義可知。是皆諸經之當辨者如此。然其微甚本末,則猶有當辨者。蓋其病之肇端,則或由思慮,或由鬱怒,或以積勞,或以六淫飲食,多起於心肺肝脾四臟;及其甚也,則四臟相移,必歸脾腎。蓋陽分日虧,則飲食日減,而脾氣胃氣竭矣。陰分日虧,則精血日涸,而衝任腎氣竭矣。故予曰:陽邪之至,害必歸陰;五臟之傷,窮必及腎。此源流之必然,即治療之要著。故凡治經脈之病,或其未甚則宜解,初病而先其所因;若其已劇,則必計所歸而專固其本;甚至脾腎大傷,泉源日涸,由色淡而短少,由短少而斷絕,此其枯竭已甚也。昧者猶云積血而通之破之,禍不旋踵矣。
凡經行之際,大忌寒涼之藥,飲食亦然。

   經不調

經血為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凡其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佈於肺,施泄於腎,以灌溉一身,在男子則化而為精,婦人則上為乳汁,下歸血海而為經脈,但使精血無損,情志調和,飲食得宜,則陽生陰長,而百脈充實,又何不調之有?苟不知慎,則七情之傷為甚,而勞倦次之,又或為慾不謹,強弱相陵,以致衝任不守者,亦復不少。此外則外感內傷,或醫藥誤謬,但傷營氣,無不有以致之。凡人有衰弱多病,不耐寒暑,不勝勞役,雖先天稟弱者常有之;然有以氣血方長,而縱情虧損,或精血未滿,而早為斲喪,致傷生化之源,則終身受害,此未病之先,所當深察而調之者也。若欲調其既病,則惟虛實陰陽四者為要。丹溪曰:先期而至者,血熱也;後期而至者,血虛也。王子亨曰: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陰陽盛衰所致,是因不調之大略也。然先期而至,雖曰有火,若虛而挾火,則所重在虛,當以養營安血為主。矧亦有無火而先期者,則或補中氣,或固命門,皆不宜過用寒涼也。後期而至者,本屬血虛。然亦有血熱而燥瘀者,不得不為清補;有血逆而留滯者,不得不為疏利。總之調經之法,但欲得其和平,在詳察其脈證而已。若形氣脈氣俱有餘,方可用清用利。然虛者極多,實者極少。故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養腎氣以安血之室,如斯二者,則盡善矣。若營氣本虛而不知培養,則未有不日枯而竭者,不可不察也。

   辨血色

凡血色有辨,固可以察虛實,方可以察寒熱。若血濃而多者,血之盛也;色淡而少者,血之衰也。此固大概之易知者也。至於紫黑之辨,其證有如冰炭,而人多不解,誤亦甚矣。蓋紫與黑相近,今人但見紫色之血,不分虛實,便謂內熱之甚,不知紫赤鮮紅,濃而成片成條者,是皆新血妄行,多由內熱;紫而兼黑,或散或薄,沉黑色敗者,多以真氣內損,必屬虛寒。由此而甚,則或如屋漏水,或如腐敗之宿血,是皆紫黑之變象也。此肝脾大損,陽氣大陷之證,當速用甘溫,如理陰煎、理中湯、歸脾湯、四味回陽飲、補中益氣湯之類,單救脾土,則陷者舉,脫者固,元氣漸復,病無不愈。若盡以紫色作熱證,則無不隨藥而斃矣。凡腸澼便血之屬,無不皆然。學者於此,最有不可忽者。

   血枯經閉

血枯之與血隔,本自不同。蓋隔者,阻隔也;枯者,枯竭也。阻隔者。因邪氣之隔滯,血有所逆也。枯竭者,因衝任之虧敗,源斷其流也。凡婦女病損,至旬月半載之後,則未有不閉經者,正因陰竭所以血枯,枯之為義,無血而然。故或以羸弱,或以困倦,或以欬嗽,或以血熱,或以飲食減少,或以亡血失血,及一切無脹無痛,無阻無隔,而經有久不至者,即無非血枯經閉之候。欲其不枯,無如養營;欲以通之,無如充之。但使雪消則春水自來,血盈則經脈自至。源泉混混,又孰有能阻之者!奈何今之為醫者,不論有滯無滯,多兼開導之藥,其有甚者,則專以桃仁、紅花之類,通利為事,豈知血滯者可通,血枯者不可通也。血既枯矣,而復通之,則枯者愈枯,其與榨乾汁者何異?為不知枯字之義耳。為害不小,切毋蹈此弊也。此之治法,當與前血虛腎虛二條,參而用之。

   室女經久不行

張氏云: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涼藥。醫家多以為室女血熱,故以涼藥解之。殊不知血得熱則行,冷則凝,《養生必用方》言之甚詳。此說大有理,不可不知。若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骨肉煩疼,日漸羸瘦,漸生潮熱,其脈微數,此由陰虛血弱,陽往乘之,少水不能減盛火,火逼水涸,耗亡津液。治當養血益,陰,慎毋以毒藥通之,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

   血熱經早

凡血熱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陰氣之虛實。若形色多赤,或紫而濃,或去多,其脈洪滑,其臟氣飲食喜冷畏熱,皆火之類也。
治血熱有火者,宜清化飲主之。若火之甚者,如抽薪飲之類,方可暫用。但不可以假火作真火,以虛火作實火也。
大都熱則善流,而愆期不止者,如續斷、地榆、丹參、茜根、梔子之屬,皆可用。若微火陰虛,而經多早者,治宜滋陰清火,用保陰煎之類主之。
所謂經早者,當以每月大概論。所謂血熱者,當以通身臟象論。勿以素多不調,而偶見先期者為早。勿以脈證無火,而單以經早者為熱。
若脈證無火,而經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氣虛,不能固攝而然,宜大營煎、大補元煎,或五福飲加杜仲、五味子之類主之。此輩極多,若作火治,必誤之矣。
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氣敗亂之證,當因其寒熱而調治之,不得以經早者并論。

   血熱經遲

血熱者,經期常早,此營血流利及未甚虧者,多有之。其有陰火內爍,血本熱而亦每過期者,此水虧血少燥濇而然,治宜清火滋陰,以加味四物湯、加減一陰煎、滋陰八味丸之類主之。

   血寒經遲

凡血寒者,經必後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陽氣不足,則寒從中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謂寒也。至於陰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內而傷,或至血逆,或為疼痛,是又寒滯之證,非血寒經遲之謂也,當詳辨之!
凡陽氣不足,血寒經遲者,色多不鮮,或色見沉黑,或濇滯而少,其脈或微或細,或沉退弦濇,其臟氣形氣必惡寒喜煖。凡此者皆無火之證,治宜溫養血氣,以大營煎、理陰煎之類加減主之。
大約寒則多滯,宜加薑、桂、吳茱萸、蓽茇之類,甚者須加附子。

   血虛經亂

凡女人血虛者,或遲或早,經多不調,此當察臟氣,審陰陽,參詳形證脈色,辨而治之、庶無誤也。蓋血虛之候,或色淡,或濇少,或過期不至,或行後反痛,痛則喜煖喜按,或經後則困憊難支,腰膝如折,或脈息則微弱弦濇,或飲食素少,或形色薄弱。凡經有不調,而值此不足之證,皆不可妄行剋削及寒涼等劑,再傷脾腎以伐生氣,則惟有日甚矣。
凡肝脾血虛,微滯微痛者,宜四物湯主之。或加肉桂,或加黃芩,隨寒熱而用之,自無不可。
三陰虧弱,無熱無寒平臟者,宜小營煎、五福飲、六物煎之類主之,此常人最宜之劑;或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之類,皆宜擇用。
三陰虧弱兼陽虛者,宜大營煎、理營煎之類主之。
憂思過度,心脾受傷者,七福飲、歸脾湯之類主之。
脾土不健,飲食減少,宜燥宜溫者,溫胃飲、理中湯之類主之。
脾土虛陷,不能統攝營氣,而為漏為頻者,宜五福飲、歸脾湯、壽脾煎、秘元煎,或四君子加芎、歸主之。
肝虛不能藏血,或多驚惕,或多小腹急痛,宜三陰煎、補肝散之類主之。
若陰血虛,水不制火而邪火盛者,或為夜熱盜汗,或為煩渴生痰,是即癆損之漸,速宜調治,用一二三四五陰等煎,擇宜治之,否則恐成血枯也。

   腎虛經亂

婦人因情慾房室,以致經脈不調者,其病皆在腎經,此證最多,所當辨而治之。
凡慾念不遂,沉思積鬱,心脾氣結,致傷衝任之源而腎氣日消,轉則或早或遲,重則漸成枯閉,此宜兼治心脾腎,以逍遙飲、秘元煎之類主之。
若或慾火熾盛,以致真陰日潰者,宜保陰煎、滋陰八味丸之類主之。
若房室縱肆不慎者,必傷衝任之流,而腎氣不守,治須扃固命門,宜固陰煎、秘元煎之類主之。
若左腎真陰不足,而經脈不調者,宜左歸飲、左歸丸、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若右腎真陰不足,而經有不調者,宜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若思鬱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願遂,多難取效。房室不慎致病者,使非勇於節慾,亦難全恃藥餌也。

   經行腹痛

經行腹痛,證有虛實。實者或因寒滯,或因血滯,或因氣滯,或因熱滯;虛者有因血虛,有因氣虛。然實痛者,多痛於未行之前,經過而痛自減。虛痛者,多痛於既行之後,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為虛,拒按拒揉者為實。有滯無滯,於此可察。但實中有虛,虛中亦有實,此當於形氣稟質,兼而辨之。當以意察,言不能悉也。
凡婦人經期,有氣逆作痛,全滯而不虛者,須順其氣,宜調經飲主之;甚者,如排氣飲之類方可用。
若氣血俱滯者,宜失笑散主之。
若寒滯於經,或因外寒所逆,或素日不慎寒涼,以致凝結不行,則留聚為痛而無虛者,須去其寒,宜調經飲加薑、桂、吳茱萸之類主之,或和胃飲方可酌用。
若血熱血燥,以致滯濇不行而作痛者,宜加味四物湯,或用保陰煎去續斷加減主之。
此上五證,但察其有滯無虛,方是真實。若或兼虛,弗得任行剋伐。
凡婦人經行作痛,挾虛者多,全實者少。即如以可按拒按及經前經後辨虛實,固其大法也。然有氣血本虛,而血未得行者。亦每拒按,故於經前,亦常有此證,此以氣虛血滯,無方流通而然。但察其形證脈息,凡涉虛弱不足而經滯作痛者,惟用决津煎、五物煎加減主之,其效如神;或用四神散之類亦可。
若痛在經後者,多由血虛,當用大小營煎,隨宜加減治之,或四物、八珍俱可用。然必察其寒熱虛實,以為佐使,自無不效。其有餘滯未行者,惟决津煎為妙。
凡婦人但遇經期,則必作痛,或食則嘔吐,肢體困倦,或兼寒熱者,是必素稟氣血不足,止宜八珍湯、大營煎之類。其虛而寒甚者,宜理陰煎,漸加培補,久必自愈。有因帶濁多而虛痛者,亦宜大小營煎,隨其寒熱加佐使主之。

   熱入血室

婦人傷寒或勞役,或怒氣發熱,適遇經行,以致熱入血室,或血不止,或血不行,令人晝則明了安靜,夜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是也。
若熱因外邪由表而入者,宜一柴胡飲,或三柴胡飲,或四柴胡飲,或良方黃龍湯加生地酌而用之。
若或怒或勞,火由內生,其人多汗而無表證者,宜保陰煎、清化飲、當歸六黃湯之類加減主之。
若病雖漸愈,但元氣素弱而熱有未退,血未止者,宜補陰益氣煎或補中益氣湯。
若脾氣素弱宜歸脾湯,血氣俱弱者宜十全大補湯,庶無誤矣。
若血熱多滯者,宜小柴胡湯加丹皮、紅花、當歸。
論曰:陽明病下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是兼男女而言也。曰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曰婦人中風,脈遲身涼,而證如結胷者,當刺期門。曰婦人傷寒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讝語者,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按血室者,即衝任血海也,亦血分也。凡血分之病,有畜血者,以血因熱結而留畜不行也。有熱入血室者,以邪入血分而血亂不調也。故血畜者去之則愈,血亂者調之則安。調之之法,熱者宜涼,陷者宜舉,虛者宜滋,瘀者宜行,邪未散者宜解。然此皆病在下焦,故曰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是又不可不察。

  方

抵當湯 【 《金匱》,下同】  治婦人經水不利。
水蛭熬 蝱蟲各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右四味為未,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礬石丸 治經水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乾血,下白物。
礬五三分,燒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煉蜜和丸棗核大,內臟中,劇者再內之。

小柴胡湯 治婦人經病問,用此加減。
柴胡半斤 人參去蘆 甘草 生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芩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杏仁湯 【 《千金方》,下同】  治月經不調,或一月再來,或兩月三月一來,或月前或月後閉塞不通。
杏仁二兩 桃仁一兩 大黃三兩 水蛭 蝱蟲各三十個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服當有物隨大小便有所下,下多者止之,少者盡三服方止。

大黃石卜)硝湯 治經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風冷所致,宜下之。
大黃 牛膝各五兩 代赭一兩 (石卜)硝 牡丹皮 甘草 紫菀各三兩 桃仁 蝱蟲 水蛭 乾薑 細辛 芒硝各二兩 麻仁五合
右十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內硝令烊,分五服,五更為首,相去一炊頃自下,後將息。忌見風。

茱萸蝱蟲湯 治久寒月經不利,或多或少。
吳萸三升 蝱蟲 水蛭 (上庶下虫)蟲 牡丹皮各一兩 生薑一片 小麥 半夏各一升 桃仁五十枚 人參 牛膝各三兩 桂心六兩 甘草一兩半 芍藥二兩 大棗二十枚
右(口父)咀,以酒一斗,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適寒溫,一服一升,日三。不能飲酒人,以水代之。湯欲成,乃內諸蟲。不耐藥者,飲七合。

抵當湯 治月經不利,腹中滿,時自減。
虎掌 大黃各二兩 桃仁三十枚 水蛭二十枚
右四味,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之,當下惡血為度。

七熬圓 治月經不利,手足煩熱,腹滿,默默不欲寤,心煩。
前胡 芒硝各五兩 葶藶 蜀椒并熬,各六銖 生薑 芎藭 茯苓十五銖 杏仁九銖,熬 桃仁二十枚,熬 水蛭半合,熬 大黃一兩半
右十一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腹飲服七丸,日三。不知加一倍。一方無芎藭、前胡,有柴胡。一方有庶&O3139;虫蟲、丹皮各二兩。

桃仁散 治月經來繞臍痛,上衝心胷,往來寒熱,如瘧疰狀。
桃仁五十枚 (上庶下虫)蟲二十枚 桂心五寸 苡仁 牛膝 代赭各二兩 大黃八兩 茯苓一兩
右治下篩,宿勿食,溫酒服一錢匕,日三。

小牛角(角思)散 治經來舉重,傷任脈下血;或經脈未斷為房事,成血漏;及產後臟開經利,五賁之病。
牛角(角思)一枚,燒令赤 鹿茸 禹餘糧 當歸 乾薑 續斷各二兩 阿膠三兩 鰞鰂魚骨 龍骨各一兩 赤小豆二升
右十味,治下篩,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一方無鹿茸、鰞鰂骨。

龍骨散 治婦人經水不利,絕產。
龍骨三兩 黃蘗 半夏 竈中黃土 桂心 乾薑各二兩 石葦 滑石各一兩 鰞鰂骨 代赭石各四兩 白殛蠶五枚
右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服菜三月,有子即住藥。藥太過多生兩子。寡婦童女,不可妄服。

桃仁湯 治婦人月水不通。
桂心 牛膝各二兩 桃仁 (石卜)硝 牡丹皮 射干 土瓜根 黃芩各三兩 芍藥 大黃 柴胡各四兩 水蛭 蝱蟲各七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乾漆湯 治月水不通,小腹堅痛不得近。
大黃三兩 吳茱萸隨宜 乾漆 萎蕤 芍藥 細辛 甘草 附子各一兩 當歸 桂心 芒硝 黃芩各二兩
右(口父)咀,以清酒一斗,浸一宿,煮取三升,去滓,內硝烊盡,分為三服,相去如一炊頃。

芒硝湯 治月經不通。
大黃三兩 芒硝 丹砂末 當歸 芍藥 土瓜根 水蛭各二兩 桃仁一升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內丹砂、芒硝,分為三服。

陽起石湯 治月水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乍赤乍白。
赤石脂三兩 陽起石 甘草 續斷 乾薑 人參 桂心各二兩 附子一兩 伏龍肝五兩 生地一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

黃苓牡丹湯 治女人從小至大,月經未嘗來,顏色痿黃,氣力衰少,飲食無味。
黃芩 丹皮 桃仁 瞿麥 芎藭各二兩 芍藥 枳實 射干 海藻 大黃各一兩 蝱蟲七十枚 水蛭五十枚 蠐螬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兩劑後,灸乳下一寸黑員際各五十壯。

牡丹圓 治婦人女子,病後月經閉絕不通,及從來不通。
瞿麥 芎藭 海藻各一兩 丹皮三兩 芍藥 元參 桃仁 當歸 桂心各二兩 蝱蟲 水蛭各三十枚 蠐螬二十枚
右為末,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如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當轉如沸,血自化成水去。如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膚子一兩。

乾漆圓 治月經不通,百療不瘥。
乾漆 土瓜根 射干 芍藥各一兩半 (上庶下虫)蟲 蠐螬各四十枚 水蛭 蝱蟲各七十枚 桃仁 鼈甲各二兩 丹皮 牛膝 黃芩 吳茱萸 大黃 桂心 柴胡各一兩六銖 火麻仁四合 亂髮鷄子大,二枚 菴(艹閭)子二合
右為末,以蜜和丸,每日酒下十五丸,梧子大,漸加至三十丸,日三。仍用後浸酒,服前丸藥。

浸酒方 以此酒服前藥甚良。
火麻子三升 菴(艹閭)子二升 桃仁一升 桂心 竈屋炲煤各四兩 土瓜根 射干各六兩 牛膝八兩
右(口父)咀,以清酒三斗,絹袋盛藥,浸五宿;或單服之,不下前藥亦好。

牡蠣圓 治經閉不通,不欲飲食。
牡蠣四兩 大黃一斤 柴胡五斤 乾薑三兩 芎藭 茯苓各二兩半 蜀椒十兩 亭藶子 芒硝 杏仁各五合 水蛭 蝱蟲各半兩 桃仁七十枚
右十三味為末,蜜丸梧子大,飲服七丸,日三。

當歸圓 治腰腹痛,月水不通利。
當歸 川芎各四兩 桃仁五十枚 蝱蟲 烏頭 丹參 乾漆各一兩 人參 牡蠣 土瓜根 水蛭各二兩
右為末,以白蜜丸如梧子,酒下三丸,日三服。

促經湯 【 《醫統》,下同】  治月經過期不行,腰腹作痛。
香附子 熟地黃 白芍藥 莪朮 木通 蘇木各八分 當歸一錢 川芎 紅花 肉桂各五分 桃仁二十粒,去皮尖 甘草五分
右,水鍾半,煎八分,空心溫服。

白堊圓 治婦人月經一月再來,或隔月不來,或多或少,淋瀝不斷,或來而腰腹痛,噓吸不能食,心腹痛,或青黃黑色,或如水,舉體沉重。
白堊 白石脂 牡蠣 禹餘糧 龍骨 細辛 鰞鰂骨各一兩半 當歸 芍藥 黃連 黃芩 乾薑 桂心 人參 瞿麥 石葦 白芷 白蘞 附子 甘草各一兩 蜀椒半兩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三;至月候來時,日四五服為佳。

加味逍遙散 治肝脾血虛有熱。
柴胡 丹皮 山梔炒,各五分 甘草炙 當歸炒 芍藥酒炒 茯苓 白朮炒,各一錢
右,水煎服。

歸脾湯 治經候不準,晡熱內熱。
人參 白朮炒 黃芪炒 白茯苓 龍眼肉 當歸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 甘草
右,薑棗水煎服。

四物湯 血家要藥。亦治月水不調,臍腹(疒丂)痛。
熟地黃酒蒸,三錢 當歸酒拌 白芍藥炒 川芎各一錢
右,水煎服。

加味四物湯 治血分有熱。
四物湯 柴胡 牡丹皮 山梔
右,煎服。

二陳湯 治中脘停痰,飲食少思,嘔逆等證,女人經病。
陳皮去白 茯苓 半夏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水煎服。

越鞠丸 治鬱傷氣滯,胷膈痞悶,肚腹膨脹,飲食少思,吞酸噯腐,女人經病。
香附 蒼朮炒 川芎 梔子炒 神麯炒 山楂各等分
右為末,用神麯糊丸菉豆大,每服六十丸或七十丸,食遠白湯送下。

八珍湯 治脾胃傷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女人經病。
當歸酒拌 芍藥 炙甘草 川芎各一錢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熟地三錢
右,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 治肝膽經風熱。
柴胡二錢 黃芩炒,一錢 人參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山梔 牡丹皮隨宜
右,薑棗水煎服。

補肝散 治肝腎二經,氣血虧損,經候不調。
山萸肉 當歸 五味子炒杵 山藥 黃芪炙 川芎 木瓜各半兩 熟地黃 白朮炒,各一兩 獨活 酸棗仁炒,各四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薑棗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 治氣血俱虛,經候不調,及培補一切虛證,必用之藥。
當歸 甘草炙 芍藥 川芎各一錢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熟地黃三錢 黃芪蜜炙 肉桂隨宜
右,水煎服。

神芎丸 【 河間,下同】  治婦人經病。
大黃 黃芩各二兩 牽牛 滑石四兩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冷水下亦得。或煉蜜丸愈佳,以利為度。如孕婦及婦人經病,產後血下不止者,則不宜服。

二氣湯 治月水不調,斷絕不產,面黃肌瘦,飲食不甘,內有燥熱,以柴胡飲子相參服之。
大黃四兩,別為末,酢一升,慢火熬成膏子 當歸 白芍藥各二兩
右為末,以膏子和丸如桐子大,服股二十丸,淡酢湯下,食前,日進三服。如月水不通,如乾漆三錢炒,出火毒,沒藥半兩,硇砂三錢研。官桂二錢,盤蝥三錢,去足炒熟用,生則令人吐瀉。

當歸龍骨丸 治月事失常,經水過多。
當歸 白芍藥 黃連 染槐子 艾葉炒 茯苓各半兩 龍骨 黃蘗各一兩 木香一分
右為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米飲下三四十九,食前,日三四服。

黃藥子散 治月事不止,煩渴悶亂,心腹急痛,肢體困倦,不思飲食。
黃藥子 當歸 芍藥 生地 黃芩 人參 白朮 甘草 知母 石膏各一兩 川芎 桔梗 紫菀 槐花子 柴胡各一分
右為粗末,抄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濾汁溫服,食前,但一服。

通經散 治月經不通。
甘遂以麵包百餘沸,取出,冷水浸過,去麵焙乾 陳皮去白 當歸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溫湯調下,臨臥服。

桃仁承氣湯 治月事沉滯。
桃仁十二個,去皮尖 官桂 甘草 芒硝各半兩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黃連解毒湯 治經血暴下。
黃連 黃蘗 黃芩 大梔子各等分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之。

通經方 【 丹溪】  治積痰傷經不行,夜則妄語。
(艹舌)蔞子一兩 吳茱萸十粒 桃仁五十個 紅麯二錢 砂仁三兩 黃連半兩
右為末,生薑汁化炊餅,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下。

琥珀散 【 《入門》,下同】  治婦人月經壅滯,每發心腹臍(疒丂)痛不可忍,及尋常氣血痛,并產後血上搶心。
京三稜 蓬莪朮 赤芍藥 劉寄奴 牡丹皮 熟地 官桂 菊花 真蒲黃 當歸各一兩
右,前五味用烏豆一升,生薑半斤,米酢四升,同煮豆爛為度,焙乾入後五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濟生》有延胡、烏藥各一兩,無蒲黃、菊花。

十咪香附丸 治經候不調。
四物湯四兩 白朮 陳皮 澤蘭葉各二兩 黃蘗 甘草各一兩 香附一斤,分四分,用酒、酢、童便、青鹽水各浸七分,焙乾
右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

固經丸 治經水過多。
黃芩 白芍 龜板各一兩 椿根白皮七錢 黃蘗炒,三錢 香附子童便浸焙,二錢半
右為末,酒糊丸梧子大,白湯下五七十丸。一方是白朮一兩,無白芍。一方是樗根皮,無椿根白皮。

柴胡抑肝湯 治寡居獨陰,寒熱類瘧等證,女人經病。
柴胡二錢半 赤芍藥 牡丹皮各一錢半 青皮二錢 連翹 生地各五分 地骨皮 香附 蒼朮 山梔仁各一錢 川芎七分 甘草三分 神麯八分
右水煎,空心或臨臥時服。

滋陰百補丸 治勞傷氣血不足,乍寒乍熱,心腹疼痛,不思飲食,尩羸乏力,女人經病。
益母草半斤 當歸六兩 川芎 熟地黃 白朮各四兩 芍藥三兩 人參 白茯苓 延胡索各二兩 甘草一兩 四製香附一斤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砂仁煎湯下。

蒼莎丸 調中散鬱。
蒼朮 香附各四兩 黃芩二兩
右為末,蒸餅丸梧子大,薑湯下。

清海蒼莎丸 治肥人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漸昏。
南星 蒼朮 川芎 香附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

葶歸丸 治經斷而後腫,用此調經則水自消。
當歸 人參 大黃 桂心 瞿麥 赤芍 白茯苓各三兩 葶藶一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十五丸,空心米飲下。

失笑散 治婦人經水,時行時止,心痛。
蒲黃 五靈脂各等分
右為末,每二錢,先以酢調成膏,入水一盞煎,空心熱服。

柴胡調經湯 治經水色鮮不止,頭項脊骨強痛,不思飲食。
柴胡七分 羌活 蒼朮各一錢 獨活 藁本 升麻各五分 乾葛 當歸 甘草各三分 紅花少許
右,水煎熱服,取微汗。

加味養榮丸 治經脈參前,外潮內煩,欬嗽,飲食減少,頭昏目眩,滯下,血風血氣,久無嗣息,一切痰火不受峻補等證,服之有孕。又治胎前胎動胎漏,常服可無小產之患。
當歸 熟地 白朮各二兩 芍藥 川芎 黃芩 香附各一兩半 陳皮 貝母 茯苓 麥門冬各一兩 黑豆炒去皮淨,四十九粒 阿膠七錢 甘草五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鹽湯溫酒任下。忌食諸血。

女金丹 治婦人經事參後,赤白帶下,崩中淋瀝,及積年血風等證。
白芍 當歸 川芎 人參 白朮 茯苓 藁本 白芷 白薇 桂心 延胡索 牡丹皮 赤石脂各一兩,俱酒浸三日,晒乾 沒藥另研 甘草各五錢 香附一斤,酢浸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

大烏鷄丸 治婦人羸瘦,血虛有熱,經水不調,崩漏帶下,不能成胎,骨蒸等證。
四製香附一斤 熟地黃四兩 生地黃 當歸 白芍 黃芪 牛膝 柴胡 牡丹皮 知母 川貝母去心,各二兩 黃連 地骨皮 乾薑 延胡索各一兩 茯苓二兩半 秦艽一兩半 白毛烏骨鶴一隻,閉死去毛腸淨 蘄艾葉 青蒿各四兩,一半入鷄腹內,將鷄并餘艾蒿同入罎內,以童便和水浸過二寸許,煮爛取出,去骨焙乾
右為末,用鷄汁打糊丸梧子大,服五六十丸至七八十丸,溫酒或米飲下。忌煎炒莧菜。其鷄如得白絲毛烏骨崇冠者尤妙。須另於一處,以黃芪炒末為丸餧之,不可近雌鷄。如月水先期,如黃芩、黃連、地骨皮。如月水後期,如參、朮、黃芪。如白帶,加二朮、香附、升麻、白芷,柴胡。如筋骨疼痛,去肉用骨。

小烏鷄丸 治婦人經病及一切諸證。
吳茱萸 良薑 白薑 當歸 芍藥 延胡索 破故紙 川椒 陳皮 青皮 劉寄奴 川芎 生地黃 莪朮各一兩 荷葉灰四兩 北艾二兩
右為末,用烏骨鷄一隻,取肉煮爛,和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如月水不通,蘇木紅花酒下。如腹痛血色黑者,加炒黃連。如有痰濕者,加南星、蒼朮、香附。如未曾生育過者,門戶油膜包裹子宮,因此不孕,宜加鳳凰衣七個,燒存性,硃砂為衣。如胎不安,蜜酒下。如血崩,豆淋酒調棉灰下。如腸風,陳米飲調百草霜下。如心疼,菖蒲酒下。如漏胎下血,烏梅酒下。如死胎不下,螌蝥三個煎酒下。如腰腳痛,當歸酒下。如頭風,薄荷煎湯下。如血氣眼黑,甘草煎湯下。如生瘡,地黃煎湯下。如身體疼痛,黃芪末調酒下。如胎前產後白痢,乾薑煎湯下;赤痢,甘草煎湯下。如氣塊血塊作痛,與葱白湯間服。如子宮久冷,茯苓煎湯下。如赤帶,茶清下。如耳聾,臘茶清下。其餘百病,酢湯下。

抱膽丸 【 《入門》,下同】  治室女經脈將行,驚邪蘊結;并治男婦一切驚恐風狂,神效。
黑鉛一兩半 水銀二兩 朱砂 乳香各一兩
右先將黑鉛入銚熔化,次下水銀,候結成砂子,再下朱砂、乳香末,乘熱用柳枝槌研勻,丸如芡實大,每一丸,空心井水吞下,病者得睡,切莫驚覺,覺來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大胡連丸 治經閉骨蒸。
胡黃連 銀柴胡 黃芩 當歸 白芍 茯苓 陳皮 熟地 知母各一兩 犀角二錢 人參 白朮 川芎 桔梗 甘草 地骨皮 半夏製 秦艽各八錢 黃蘗製 五味子各一兩半 黃芪炙,一兩二錢 牛黃三錢
右,蜜丸梧子大,每六七十丸,茶清下。

萬應丸 治蟲證經閉腹痛。
檳榔五錢 大黃八兩 黑丑四兩 皂角十錠 苦楝根皮一斤
右將檳榔、大黃、黑丑為末,將皂角、苦楝根皮煎汁熬膏,為丸梧子大,先用沉香為衣,後用雷丸、木香為衣,每三丸,四更時沙糖水送下,善下諸蟲。

雄砂丸 治同上。
鶴蝨 蕪荑 乾漆 殭蠶各三錢 貫眾 酸石榴皮各五錢 朱砂研 雄黃研 雷丸 甘遂各一錢半
右為末。米粉煮糊為丸麻子大,每十丸,五更時粥飲下,善殺諸蟲。一方加麝香少許,尤妙。

五積散 治婦人經行,過食生冷,或外被冷濕,瘀血凝結。
半夏二分 白芷 川芎 芍藥 甘草 茯苓 當歸 肉桂各三分 桔梗一分半 枳殼五分 陳皮 麻黃各六分 厚朴 乾薑各四分 蒼朮七分半
右,薑葱水煎服。

紫葳散 治婦人月水不行,發熱腹脹。
紫葳 肉桂 赤芍藥 延胡索 白芷 當歸 牡丹皮 劉寄奴各等分 紅花少許
右,酒一鍾,水二鍾,煎服。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八十三

 婦人經脈門

  方

益氣養榮湯 【 《醫案》】  治經事久不調,變成瘵疾。
白朮炒,二錢 人參 茯苓 陳皮 貝母 香附 當歸酒拌 川芎 黃芪鹽水拌炒 熟地蒸 芍藥炒,各一錢 甘草炙 桔梗各五分
右,薑水煎服。

杏林摘要方 【 《本草》】  治子宮虛寒,下元虛,月水不調,或閉或漏,或崩中帶下,或產後敗血未盡,內結不散,無子。
紅娘子六十枚 大黃 皂莢 葶藶各一兩 巴豆一百二十枚
右為末,棗肉為丸彈子大,以綿裹留繫,用竹筒送入陰戶,一時許發熱,渴用熟湯一二盞解之,後發寒靜睡,要安三日,方取出。每日空心以鷄子三枚、胡椒末二分炒食酒下以補之,久則子宮煖矣。

補中湯 【 東垣】  治經行冒寒,用此加表藥。
升麻 柴胡各二錢 當歸身二分 澤瀉四分 五味子二十一粒 炙甘草八分 黃芪二錢半 神麯三分 紅花少許 大麥糵五分
右作二服,水煎,食前服。

紫金丸 【 《產乳》】  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調,黃瘦不食,亦治產後惡露不快,腰腹痛,寒熱頭痛。
五靈脂水淘淨炒末,一兩 真蒲黃末分兩未開
右以好米酢調稀,慢火熬膏,入真蒲黃末、五靈脂未,和丸龍眼大,每服一丸,以水與童子小便各半盞,煎至七分,溫服,少頃再服,惡露即下。血塊經閉者,酒磨服之。

烏鴉散 【 《本草》,下同】  治經脈不通。
烏鴉去皮毛炙,三分 當歸焙 好墨各三分 延胡索炒 蒲黃炒 水蛭以糯米炒過,各半兩 芫青以糯米炒過,一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酒下。

獺膽丸 治月水不通。
乾獺膽一枚 水蛭炒黃,十枚 乾狗膽 硇砂 川椒炒去汗并目,各一分
右為末,酢糊丸菉豆大,每服五丸,當歸酒下,日一。

經驗方 婦人五十後經水不止者,作敗血論,用此方;亦治女子經閉。
小兒胎髮一枚,燒存性 生地 茜根各一兩 阿膠 側柏葉 炒黃芩各五錢
右分六貼,每貼水一盞半,煎七分,入胎髮灰服之。

玉燭散 【 《治法彙》】  治二便閉塞,月事不行。
四物湯 芒硝 大黃 甘草各味,分兩隨宜
右,薑三片,煎服。

四物加黃芩黃連湯海藏 治經水如黑豆汁。
四物湯四兩 黃芩 黃連各一兩
右為末,酢糊丸服。

衛生湯 【 《準繩》,下同】  血枯經閉,服芩連、三和、玉燭之後,宜服此湯。
當歸 白芍藥各二兩 黃芪三兩 甘草一兩
右為末,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空心溫服。如虛加人參一兩。

萬病丸 一名萬痛丸。治經事不來,繞臍痛。
乾漆杵碎炒煙盡 牛膝酒浸一宿焙乾,各一兩
右為末,以生地黃汁一升,入二味藥末,銀器內慢火熬可丸,即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或溫酒下。

四物加葵花湯 治經水濇少。
四物湯四兩 葵花一兩
右作五劑或四劑,水煎服。一方加紅花、血見愁。

四物加熟地黃當歸湯 治經水少而色和。
四物湯四兩 熟地黃 當歸各一兩
右作五劑或四劑,水煎服。

先期湯 治經水先期而來,宜涼血固經。
生地黃 川當歸 白芍藥各二錢 黃蘗 知母各一錢 艾葉 香附 炙甘草各七分 條芩 黃連 川芎 阿膠炒,各八分
右,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土瓜根散 【 《金匱》】  治帶下經水不利,小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
土瓜根 芍藥 桂枝 (上庶下虫)蟲各七錢半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過期飲 【 《準繩》,下同】  治經水過期不行,乃血虛氣滯之故,法當補血行氣。
熟地黃 白芍藥 當歸 香附酢製,各二錢 川芎一錢 紅花七錢 桃仁泥六分 蓬朮 木通各五分 甘草 肉桂各四分
右,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滋血湯 治婦人心肺虛損,血脈虛弱,月水過期。
人參 山藥 黃芪各一錢 白茯苓去皮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人參養血丸 治女子稟受素弱,血氣虛損,常服補衝任,調經候,煖下元。生血氣。
烏梅肉三兩 熟地黃五兩 當歸二兩 人參 川芎 赤芍藥 蒲黃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溫酒米飲任下。

和劑逍遙散 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當歸 白朮 白芍藥 柴胡 茯苓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入薑、薄荷葉煎服。一方無當歸、芍藥、甘草,有人參、黃芪各等分。

增損四物湯 治月事不調,心腹疼痛,補血溫經注顏。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熟地黃 牡丹皮 白朮各一錢半 地骨皮一錢
右作一服,用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沉香降氣散 順氣道,通血脈。
烏藥 木香 香附子 砂仁 甘草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鹽湯調下。

抑氣散 【 《濟生》】  治婦人氣盛於血,變生諸證,頭運膈滿。
香附四兩 茯神 甘草炙,各一錢 陳皮二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沸湯調下。

正氣天香湯 【 《紺珠》】  治婦人一切氣,氣上湊心,心胷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
台烏藥二錢 香附八錢 陳皮 蘇葉各一兩 乾薑五分
右(口父)咀,每七八錢,水煎服。

當歸飲 【 《準繩》下同】  抑陽助陰,調理經脈。
當歸微炒 生地黃酒蒸焙 川芎 白朮 白芍藥 黃芩各等分
右,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空心溫服。

七沸湯 治榮衛虛,經水愆期,或多或少,腹痛。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蓬朮 熟地黃 川薑 木香各等分
右,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溫服。
又方 【 丹溪】  治經水過多。
黃芩酒炒 白芍藥酒炒 龜板酥炙,各一兩 椿樹根皮七錢半 黃蘗炒,三錢 香附二錢半
右為末,酒糊丸,空心白湯下五六十丸。

益胃升陽湯 治婦人經候不調,或血脫後脈弱食少,水泄,日二三行。
黃芪二錢 白朮三錢 炒麯一錢半 當歸身 陳皮 炙甘草 人參各一錢 升麻 黃芩 柴胡各半錢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水煎服。秋時去黃芩。如腹痛加芍藥,如嗽去人參。

大溫經湯 【 《金匱》】  治衝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已,或過期不行,或崩中去血過多,或經損娠,瘀血停留,小腹急痛,五心煩熱,并皆治之。
吳茱萸湯泡 牡丹皮 白芍藥 肉桂去粗皮 人參 當歸 芎藭 阿膠炒 甘草炙,各一錢 麥門冬去心,二錢 半夏二錢半
右作一服,用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食前服。

小溫經湯 【 《簡易方》】  治經候不調,血臟冷痛。
當歸、附子炮,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八分,空心溫服。

溫經湯 【 《和劑》】  治婦人血海虛寒,月水不調。
川芎 當歸 芍藥 蓬朮各一錢半 人參 牛膝各二錢 桂心 丹皮各一錢 甘草半錢
右,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滋血湯 【 《準繩》,下同】  滋養榮血,補婦人,治血海久冷。
當歸一錢半 川芎 麥門冬去心 牡丹皮 人參 芍藥 琥珀另研,各一錢 半夏麯 官桂 阿膠炒 酸棗仁 甘草各半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一鍾,食前服。

加味吳茱萸湯 治衝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後,或崩漏不止,赤白帶下,小腹急痛,每至經脈行時,頭眩,飲食或少,氣滿心怯,肌肉不澤,悉皆治之。
半夏二錢 吳茱萸 當歸各一錢半 麥門冬 乾薑 白茯苓 桔梗 南木香 防風 丹皮 甘草各一錢 官桂 北細辛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一鍾,食前服。

桃仁散 治婦人月水不調,或淋瀝不斷,斷後復來,狀如瀉水,四體虛倦,不能飲食,腹中堅痛,不可行動,月水或前或後,或經月不來,多思酸物。
桃仁 半夏 當歸 川牛膝 桂心 人參 蒲黃 丹皮 川芎 澤蘭葉各一錢 赤芍藥 生地黃各一錢半 粉草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薑三片,紅棗一枚,煎至一鍾,食前服。

薑黃散 治血臟久冷,月水不調,臍腹刺痛。
片子薑黃 白芍藥各二錢 延胡索 牡丹皮 當歸各錢半 蓬朮 紅花 桂心 川芎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酒半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紫石英丸 【 《本事方》】  治婦人月經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
紫石英細研水飛 川烏炮 杜仲炒去絲 禹餘糧煅酢淬 遠志去心 澤瀉 桑寄生 桂心 龍骨別研 當歸 人參 肉蓯蓉酒浸 石斛 乾薑炮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一兩 牡蠣煅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不用,炒出汗,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九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米飲湯下。

煖宮丸 【 《準繩》,下同】  治衝任虛損,下焦久冷,月事不調,不成孕育,崩漏下血,赤白帶下,并皆治之。
生硫黃六兩 赤石脂火煅 附子炮去皮臍 海螵蛸各三兩 禹餘糧九兩,火煅酢淬
右為細末,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溫酒或酢湯送下。

內補當歸丸 治血氣虛損,月水不調,或崩中漏下,去血過多,肌體羸困,及月水將行,腰腿重痛。
當歸去蘆炒 阿膠炒 白芷 續斷 乾薑炮 芎藭 甘草炙,各四兩 熟地黃半兩焙 芍藥 附子炮去皮臍 肉桂各二兩 吳茱萸湯泡,焙 白朮各三兩 蒲黃八錢,炒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溫酒送下。

禹餘糧丸 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赤白帶下,漸成崩漏。
禹餘糧火煅酢淬 白石脂各一兩 桑寄生 附子炮去皮臍 鼈甲去裙酢炙 當歸 白朮 厚朴去粗皮製 柏葉炒 乾薑炮,各一兩 芍藥 狗脊去皮,各七錢半 吳茱萸湯泡,焙,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溫酒或米飲送下。

鹿茸丸 治衝任虛損,又為風寒所乘,尺脈微小,甚者可灸關元穴。
鹿耳炙 赤石脂 禹餘糧各一兩 續斷二兩 柏葉炒 附子炮去皮臍 熟地黃 當歸酒浸 艾葉各七錢半
右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股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升陽舉經湯 治經水不調,右尺脈按之空虛,輕手數疾,舉指弦緊或濇。
柴胡根 當歸根 白朮 黃芪各三錢 藁本 羌活根 防風根各二錢 紅花 芍藥各五分 獨活根一錢半 桃仁去皮尖,十枚 細辛六分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黑附子炮去皮臍 甘草梢各一錢 肉桂去粗皮,秋冬五分,夏不用
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煎至八分,空心稍熱服。諸藥言根者,近苗處,去苗便是。

膠艾湯 治勞傷血氣,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不斷。
阿膠炒珠 川芎 甘草炙,各二兩 當歸 艾葉炒,各三兩 熟地黃 白芍藥各四兩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水煎。一方有黃芪。

鼈甲丸 治婦人月經不調,肌肉黃瘁,脅下積氣結痛,時發刺痛,漸成勞狀。
鼈甲去裙酢炙 桂心 三稜酢煮炒 牡丹皮 牛膝 琥珀 訶子肉 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 土瓜根 大黃煨,各等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股十五丸,食前桃仁湯下。

牛膝散 【 《準繩》,下同】  治月水不利,臍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胷膈。
牛膝酒製,一兩 桂心 赤芍藥 桃仁去皮尖 延胡索炒 當歸酒浸 丹皮 木香各七錢半
右為末,每股一錢,空心溫酒調下。一方有川芎。

牡丹散 治月候不利,臍腹疼痛,不欲食。
牡丹皮 大黃炒,各一兩 赤茯苓 桃仁 生地 當歸 桂心 赤芍藥 白朮各七錢半 石葦去皮 木香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煎七分,空心溫服。

養榮湯 治婦人血海虛弱,心中恍惚,時多驚悸,或發虛熱,經候不調。
白芍藥 川芎 熟地黃 薑黃 當歸 乾薑 橘皮 五加皮 丹皮 海桐皮 白芷各等分
右,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烏梅一個,煮至一盞,溫服,不拘時,送紫桂丸五十粒。

茸附湯 補衝任,調血氣。
鹿茸三兩,酒炙 乾薑四兩 肉桂 附子 龍骨生 防風各一兩 牡蠣煅 當歸各二兩
右,每服半兩,水二鍾,煎八分,溫服。

八物湯 治經事將行,臍腹絞痛,臨經痛者,血濇故也。
川芎二錢 當歸 芍藥 熟地黃各二錢 木香 檳榔 延胡索 苦楝碎炒焦,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交加散 治榮衛不和,月經瘀濁,遂散惡血,腹痛經血諸疾。
生薑搗取汁,存滓 生地黃各二斤,取汁存滓 白芍藥 當歸 桂心各一兩 沒藥另研 紅花炒,各半兩 延胡索酢紙包煨熟布擦去皮 蒲黃隔紙炒,各一兩
右將地黃汁炒生薑滓。生薑汁炒地黃滓,各焙乾,同諸藥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若月經不依常,蘇木煎酒調下。若腰痛,糖酒調下。無惡血,去紅花。

交加地黃丸 治婦人經不調,血塊氣痞,肚腹疼痛。
生地黃搗汁存滓 老生薑搗汁存滓,各一斤 延胡索 當歸 川芎 芍藥各二兩 沒藥 木香各一兩 桃仁去皮尖研 人參各半兩 香附半斤
右為末,先以生薑汁浸地黃滓,以地黃汁浸生薑滓,晒乾,皆以汁盡為度,共十一味,作一處晒乾,研為末,酢糊為丸,空心,以薑湯下。

交加散 治婦人榮衛不通,經脈不調,腹中撮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癥,產後中風。
生地黃 生薑各五兩,各研取汁
右,交互取汁浸一夕,各炒黃,漬汁盡為度,末之。如尋常腹痛,酒調下三錢。如產後,尤不可缺。

桂技桃仁湯 治經候前腹痛不可忍。
桂枝 芍藥 生地黃各二兩 桃仁四十枚 甘草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同煎去滓溫服。

延胡索湯 治婦人室女,七情傷感,遂使血與氣併,心腹作痛,或連腰脅,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經候不調。但是一切血氣疼痛,并可服之。
當歸去蘆酒浸剉炒 延胡索炒去皮 蒲黃炒 赤芍藥 官桂不見火,各半兩 薑黃洗 乳香 沒藥 木香不見火,各三錢 甘草炙,二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如吐逆,用半夏、橘紅各半兩。
又方 【 丹溪,下同】  治瘀血。
香附子酢煮,四兩 桃仁去皮尖 牡丹皮 大黃蒸 當歸各一兩 川芎 紅花各半兩 瓦壟子煅酢煮一晝夜,二兩
右炊餅為丸,空心溫酒下三四丸。

三神丸 治室女血氣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經行濇少,或經事不調,以致疼痛。
橘紅二兩 延胡索酢煮 當歸酒浸略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圓加至百圓,空心艾湯送下,米飲亦得。

柴胡丁香湯 【 東垣】  治婦人年三十歲,臨經預先臍腰痛,甚則腹中方痛,經縮二三日。
柴胡 羌活 丁香 全蠍 當歸身 生地黃
右都作一服,水四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食前服。

沒藥除痛散 【 《準繩》,下同】  逐寒邪,療腹痛;亦治女人經病。
蓬朮炮,一兩 當歸焙 延胡索 五靈脂 肉桂去粗皮 良薑炒 蒲黃炒 甘草炙 沒藥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溫酒調下。

加味烏沈湯 治婦人經水欲來,臍腹(疒丂)痛。
香附炒去皮,二兩 甘草一兩半 烏藥 縮砂 木香 延胡索各一兩
右細剉,每服七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瑞金散 【 丹溪】  治月經不行,血氣撮痛。
薑黃一錢半 牡丹皮 蓬朮 紅花 當歸 赤芍藥 川芎 延胡索 官桂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一盞,酒半盞,煎服。

禹餘糧丸 【 《準繩》,下同】  治久冷月水不斷,面黃肌瘦,虛煩減食。
禹餘糧二兩 鹿角膠七錢半,蛤粉炒 紫石英 續斯 赤石脂 熟地黃 川芎各一兩 乾薑 黃芪炙 艾葉炒 柏葉炒 當歸炒 人參 白茯苓各半兩
右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牡蠣丸 治血海虛損,月水不斷。
牡蠣粉 赤石脂 代赭石各一兩 阿膠 川芎 當歸 鹿茸 續斷 乾薑各三兩 甘草二錢半
右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經驗方 治經血不止。
黃芩五分 當歸 柏葉炒 蒲黃炒,各四分 生薑二分 艾葉炒,一分 生地黃二十四分 伏龍肝二十分
右(口父)咀,用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二服。

伏龍肝散 【 《和劑》】  治血氣勞傷,衝任脈虛,經血非時注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臍腹冷痛,月經不止。
伏龍肝 麥門冬 赤石脂各一錢 熟地黃 艾葉炒,各一錢半 當歸炒 川芎各二錢半 肉桂去粗皮 乾薑炮 甘草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紅棗二枚,煎至一鍾,食前服。

三和湯 【 丹溪】  治熱結血閉。
生乾地黃 白芍藥 川芎 當歸 連翹 大黃 (石卜)硝 薄荷 黃芩 梔子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此方乃集四物湯、調胃承氣湯、涼膈散三方為一方也。

通經湯 【 《醫鑑》】  治月閉。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生乾地黃 大黃 官桂 厚朴 枳殼 枳實 黃芩 蘇木 紅花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入烏梅一個,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心氣不下通,故月事不來,宜用黃連、厚朴之類,導痰降火,則月事來矣,此藥是也。宜加黃連七分。

通經丸 【 《本事方》】  治婦人室女月候不調,或成血瘕。
桂心 青皮 大黃炮 乾薑炮 川椒炒出汗 川烏炮 蓬莪朮 乾漆炒盡煙 當歸酒炒 桃仁炒,各等分
右為末,先將四錢用米酢熬成膏,和餘六錢未成劑,臼中杵丸如梧子大,晒乾,每服二十丸,用淡酢湯下,加至三十丸,溫酒亦得,空心食前服。《擠生》去川烏加紅花等分。按此方《本草》入鷄子清同丸,畏漆入腸胃生瘡也。

掌中金丸海藏 治婦人乾血氣。
穿山甲炮 甘草 苦丁香 苦葶藶 白附子 川椒 牙皂角 草烏各三錢 巴豆一錢,全用,研
右為細末,搗葱汁和丸,彈子大,每用一丸,新綿包之,內陰中,一日即白,二日即赤,三日即血,神效。

六神湯 治血氣不足,肌體煩熱。
四物湯 黃芪 地骨皮各等分
右,(口父)咀水煎。

四物調經湯 治經閉有積塊動痛。
香附酢炒,一錢 當歸 川芎 白芍藥酒炒 柴胡 黃芩 枳殼各七分 熟地黃 陳皮 白朮黃土炒 三稜酢炒 蓬朮酢炒 白芷 茴香鹽水炒 延胡索各五分 青皮 縮砂 紅花 甘草各三分
右剉,作一貼,入生薑三片,葱白三莖,水煎服。

調經散 【 《入門》】  一名溫經湯。治月候不調。
麥門冬二錢 當歸一錢半 人參 半夏製 白芍藥 川芎 牡丹皮各一錢 阿膠炒珠 甘草炙,各七分半 吳茱萸 肉桂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水煎服。

清熱調血湯 【 《醫鑑》,下同】  治經水將來,腹中陣痛,乃氣血俱實也。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生乾地黃 黃連 香附子 桃仁 紅花 蓬莪朮 延胡索 牡丹皮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清經四物湯 治經水不及期而來,乃血虛有熱。
當歸一錢半 生地黃 條芩 香附子各一錢 白芍藥 黃連薑汁炒,各八分 川芎 阿膠珠 黃蘗 知母各五分 艾葉 甘草各三分
右剉,作一貼,煎服。

通經四物湯 治經水過期不行,乃血虛有寒。
當歸一錢半 熟地黃 白芍藥 香附子 蓬朮 蘇木各一錢 木通八分 川芎 肉桂 甘草各五分 紅花二分 桃仁二十個
右剉,作一貼,空心,水煎服。

煮附丸 【 《綱目》】  一名香附丸,一名酢附丸。治氣鬱經候不調,臍腹疼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或崩漏帶下。
香附子擦去毛,好酢煮半日,焙為末
右,酢糊丸梧子大,米飲下五七十丸,或淡酢湯下。

墨附丸 【 《入門》】  治婦人經水不調,久無子。
四製香附子一斤 淨熟艾四兩,用酢一碗,煮至乾,入石臼內搗爛,捏作餅子,於新瓦上焙乾 白茯苓 當歸 人參 川芎藭 熟地黃 京墨火煅紅酢淬,各一兩 木香五錢
右共為末,酢糊和丸梧子大,溫酒吞下七八十丸。

四製香附丸 【 《種杏》】  治月候不調,能調和經脈。
香附米一斤,分作四製;一用鹽水薑汁煮略炒,主降痰;一用米酢煮略炒,主補血;一用山梔仁四兩同炒去梔,主散鬱;一用童便洗,不炒,主降火 川芎 當歸各二兩
右同為未,酒麪糊和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隨證作湯使吞下。氣虛加四君,血虛加四物。

七製香附丸 【 《入門》】  治月候不調,結成癥瘕,或骨蒸發熱。
香附米十四兩,分七包;一包同當歸二兩,酒浸;二包同蓬朮二兩,童便浸;三包同牡丹皮、艾葉各一兩,米泔浸;四包同烏藥二兩,米泔浸;五包同川芎、延胡索各一兩,水浸;六包同三稜、柴胡各一兩,酢浸;七包同紅花、烏梅各一兩,鹽水浸
右,各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晒乾,袛取香附為末,以浸藥水打糊,和丸梧子大,臨臥酒下八十丸。

導經丸 【 丹溪】  治經閉不通,腰腹疼痛。
大黃二兩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官桂 桃仁 甘草各一兩 血竭二錢半 紅花一錢 盤蝥糯米同炒,二十個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酒下三十丸。一方有川芎、地鷄二十一個,無甘草、螌蝥。

烏藥湯 【 《東垣十書》】  治婦人血海疼痛。
香附子二錢 烏藥一錢半 當歸一錢 木香 甘草各五分
右剉,水煎服。

無極丸 【 《古今醫鑑》】  治經閉有血塊苦痛。
錦紋大黃四兩;一兩酒煮,一兩酢煮,一兩童便煮,一兩鹽水煮,各七次,合一處,又七蒸七晒
右為末,用當歸、熟地黃各一兩半,濃煎汁,煮糊和丸梧子大,紅花湯下三十丸。

立效散 【 《濟陰》】  治經年積血,腹中常痛,月經不調。
青皮 陳皮 烏藥 乾薑 香附子 蓬莪朮 三稜各等分
右剉,酢煮焙乾為末,空心,陳皮煎湯調下二錢。

  單方

產後月水往來,乍多乍少,仍復不通,時時疼痛,小腹裏急,下引腰身重,用鹿角末服之,良。 【 《千金》,下同】
又方:生地黃汁三升,煮取二升服之。
又方:燒月經衣,井華水服之。
又方:燒白狗糞焦作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取白馬尿服一升,良。

月經不通:取葶藶一升為末,蜜丸如彈子大,綿裹內陰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汗出止。

婦人月水滯濇不快,結成瘕塊,腹脹大欲死:用馬鞭草根苗五斤剉細,以水五斗,煎至一斗,去滓,別以淨器盛,熬成膏,食前溫酒調下半匙。 【 《綱目》,下同】

月水不通:厚朴不拘多少,薑汁炙香細切,濃煎去滓,空心服,不過三四劑即痊,屢驗。唯形實氣盛者宜之。

室女經閉,恍惚煩熱:鉛霜半兩,生地黃汁一台,調下,日三服。 【 《聖惠》】
又方:當歸尾、沒藥各一錢為末,紅花浸酒,面北飲之,一日一服。 【 《普濟方》】

婦人宿有風冷,留血積聚,月水不通:菴(艹閭)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勻,入瓶內,以酒二斗,浸封五日后,每飲三合,日三服。量小者不拘。 【 《聖惠》】

月信濇滯:蘘荷根細切,水煎,取二升,空心入酒和服。 【 《肘後方》】
又方:虎杖三兩,凌霄花、沒藥各一兩為末,熱酒每服一錢。 【 《聖惠》,下同】

月水不通,腹大如甕,氣短欲死:虎杖一斤,去頭暴乾切,士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水一斛,浸虎杖一宿,煎取二斗,入二汁同煎如餳,每酒服一台,日再夜一,宿血當下。

通經破血:用舊屋陰處瓦花活者五兩熬膏,當歸鬚、乾漆一兩燒煙盡,當門子二錢為末,棗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九,紅花湯下。 【 《摘元方》】

月經不通,或兩三月成半年一年者:用麻子仁二升、桃仁二兩研勻,熟酒一升,浸一夜,日服一升。 【 《普濟方》】
又方:薏苡根一兩,水煎服之,不過數服效。 【 《海上方》】

婦人經閉不行,至二三年,臍腹痛,腰腿沉重,寒熱往來:用芥子二兩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食前服。 【 《仁存方》】

經脈不通:乾絲瓜一個為末,用白鴿血調成餅,日乾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湯,三服。 【 《本草綱目》】

婦人經閉,數年不通,面色痿黃,脣口青白,腹內成塊,肚上筋起,腿脛或腫,桃根、牛蒡根、馬鞭草根、牛膝根、蓬虆各一斤剉,以水三斗煎一斗,去滓,更以慢火煎如餳狀收之,每以熱酒調服一錢。 【 《聖惠》】

女子經閉不通,用酢榴根東生者一握,炙乾,水二大盞,濃煎一盞,空心服之,未通再服。 【 《斗門方》】
又方:用茶清一瓶,入沙糖少許,露一夜服,雖三個月胎亦通,不可輕視。 【 鮑氏方】

室女經閉,血結成塊,心腹攻痛,用薑黃、川大黃炒各半兩為末,每服一錢,溫水下。 【 《總錄》】

月經不通:巴豆去油如菉豆大三丸,以烏金石末一錢,調湯送下,即通。 【 《易簡方》】

婦人血閉腹痛:以新麻布數重,包白鹽一合,煅研,溫酒服之。 【 《本草》,下同】

月經久閉:用蠶沙四兩,砂鍋炒半黃色,入無灰酒一壺,煮沸,澄去沙,每溫服一盞即通。
又方:用龍胎同瓦松、景天各少許,以水兩盞,煎一盞,去滓,分二服,少頃,腹中轉動,便下,其效甚速。 【 《篋中方》】

月水不通,心腹滯悶,四肢疼痛:用赤馬肝一片,炙研,每食則熱酒服一錢,通乃止。 【 《聖惠》】
又方:用馬駒胞衣煅存性為末,每服三錢,入麝香少許,空腹,新汲水下,不過三服,即效。 【 《集效方》】
又方:用貍陰莖燒灰,東流水服。 【 《別錄》】

室女經閉:牡鼠屎一兩,炒研,空心溫酒服二錢。 【 《千金方》】

婦人月水不通:用童男童女髮各三兩燒灰,螌蝥二十一枚糯米炒黃,麝香一錢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熱薑酒下。 【 《普濟方》】

月經逆行,從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止之,次用當歸尾、紅花各三錢,水一鍾半,煎八分,溫服,其經即順。 【 《簡便方》】

女人月經斷絕:甜瓜蔓、使君子各半兩,甘草六錢為末,每酒服二錢。 【 《本草》】

經血逆行:用魚膠切炒,新綿燒灰,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即愈。 【 《多能鄙事》】

月水不調:用阿膠一錢,蛤粉炒成珠,研末,熱酒服即安。或入辰砂末半錢,方可。 【 《秘韞》】

月經不斷:用船茹一斤,淨洗,河水四升半,煮取二升,分二服。 【 《本草》,下同】
又方:服地黃酒良。
又方:燒箕舌灰,酒服之。

月水不斷:用羊前左腳脛骨一條,紙裹泥封,令乾煅赤,入椶櫚灰各等分,每服一錢,溫酒服之。

經水不止及血崩,用黑驢屎燒存性,研末,麵糊丸梧子大,每空心,黃酒下五七十丸,神效。 【 《醫鑑》】
又方:用白芍藥、香附子、熟艾葉各一錢半,水煎服之。 【 《熊氏補遺》】
又方:用箬葉灰、蠶紙灰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 《總錄》】

月水不斷:木賊炒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一服。 【 《本草》】
又方:敗蒲扇燒灰,酒服一錢。

月水不斷,肉色黃瘦,血竭暫止,數日復發,小勞輒劇:用桑黃即桑耳焙研,每服二錢,食前熱酒下,日三服。久疾失治者,皆可服之。 【 《普濟方》】
又方:用槐蛾即槐耳炒黃、赤石脂各一兩為末,食前熱酒服一錢。 【 《聖惠》】
又方:梅葉焙椶櫚皮灰,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 《總錄》】
又方:用側柏葉炙、芍藥各等分,每三錢水酒各半煎服。 【 《本草》】
又方:用側柏葉、木賊炒微焦,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 《總錄》】

月水不止,日漸黃瘦:用紫礦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湯下。 【 《本草》】
又方:用紅鷄冠花一味晒乾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下。忌魚腥、猪肉。 【 《集效方》】
又方:牡蠣煅研,米酢捏成團,再煅研未,以米酢調艾葉末熬膏,丸梧子大,每酢湯下四五十丸。 【 《本草》】
又方:用青竹茹炙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 【 《普濟方》】
又方:五靈脂炒煙盡研,每服二錢;當歸兩片,酒一盞,煎六分,熱服,三五度取效。 【 《經效方》】

  針灸

《甲乙經》曰:女子禁中癢,腹熱痛,乳餘疾,子門不端,少腹苦寒,陰癢及痛,經閉不通,中極主之。女子血不通,會陰主之。
月水不通奔豚泄氣,上下引腰脊痛,氣穴主之。
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以時休止,天樞主之。
小腹脹滿,痛引陰中,月水至則腰脊痛,胞中瘕,子門有寒,引髕髀痛,水道主之。
女子月水不利,或暴閉塞,腹脹滿癃,淫濼身熱,腹中絞痛,(疒頹)疝陰腫,氣衝針上入三寸,氣至瀉之。
婦人少腹堅痛,月水不通,帶脈主之。
婦人漏下,若血閉不通:逆氣脹,血海主之。
血閉無子,不嗜食,曲泉主之。
月水不利,見血而有身則敗及乳腫,臨泣主之。
女子不下月水,照海主之。
月水不來而多閉,心下痛,目(目巟)(目巟)不可遠視,水泉主之。
《脈經》曰:左手關後尺中陽絕者,無膀胱脈也,苦逆冷,婦人月經不調,王月則閉,刺足少陰經治陰,在足內踝下動脈,即太谿穴也。
《千金方》曰:婦人月經不斷,灸內踝下白肉際脈上,隨年壯。一本是青脈上。
婦人少腹堅痛,月水不通,刺帶脈入六分,灸五壯。穴在肘肋端一寸八分。
月閉溺赤,脊強互引反折,汗不出,刺腰俞入二寸,留十呼,灸三壯。穴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間。
月水不通,奔泄上下引腰脊痛,刺氣穴、入一寸,灸五壯。穴在四滿下一寸。
胞中惡血,月水不以時休止,腹脹腸鳴,氣上衝胷,刺天樞入五分,灸五壯。穴去盲俞一寸半。
月水不利,見血而有身則敗,乳腫,刺臨泣,入二分,灸三壯。穴在足小趾次趾間,去俠豁一寸半。
女子不下月水,痺驚善悲不樂,如墮墜,汗不出,刺照海入四分,灸二壯。穴在內踝下四分。
《李杲十書》曰:婦人月經斷絕,取四滿。穴在丹田旁一寸半。
《朱震亨心法》曰:婦人月經不調,刺竅陰三分。此穴大效,須待經定為度。在足匹指間,灸三壯。
經閉久,忽大崩,復大絕,後又大行不調者,刺豐隆六分,止血;石門五分,斷經。
婦人五旬經斷後再行,或多或少,或瘀或紅并下,腹中氣滿如胎孕,天樞、中脘、氣海各五分,立愈。
經脈不通,已有寒熱,三陰交三分,立有效。如疼時,乃經脈要通也。
《衛生寶鑑》曰:女子不月,會陰灸三壯。穴在兩陰間。
婦人月事不利,利即多,心下滿,目(目巟)(目巟)不能遠視,腹中痛,可灸水泉二穴五壯。穴在內踝下。
《醫學綱目》曰:婦人經脈不通,取曲池、支溝、三里、三陰交,此四穴壅塞不通則瀉之,如虛耗不行則補之。
月經不調,取中極、三陰交、腎俞、氣海。
月經斷絕,取中極、三陰交、腎俞、合谷。
婦人通經,針合谷二分,灸三壯。穴在大指食指歧骨陷中。
月水不通,灸氣衝五壯,禁針。穴在天樞下八寸動脈。
又方:針俠谿三分,灸三壯。穴在足小指四指本節前岐骨陷中。
又方:針會陰二寸,灸三壯。穴在肛門前前陰後,兩陰間。
月水不利,赤白帶下,或身有反敗,陰寒振寒,溲白,尿難痛,針行間三分,灸三壯。穴在足大指次指岐骨間。因產惡露不止,遂成疝瘕,或月事不調,血結成塊,拘攣腹疝,月水不下,乳餘疾絕,子陰癢,子門不端,小腹苦寒,賁豚搶心,飢不能食,腹脹,經閉不通,小便不利,及失精恍惚,尸厥煩痛,針中極一寸二分,日灸三七壯至三百壯止。穴在臍下四寸。月水不調,崩中帶下,針陰交八分,日灸三七壯至七百壯止。穴在臍下一寸。

  醫案

《史記》倉公傳曰: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腰背痛,寒熱。眾醫皆以為寒熱也。臣意診脈曰:內寒,月事不下也,即竄以藥,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韓女之病者,診其脈時,切之腎脈也,濇而不屬。濇而不屬者,其來難堅,故曰:月事不下。肝脈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蓋男子以精為主,婦人以血為主。男子精盛則思室,女子月盛則懷胎。夫肝,攝血者也。厥陰弦出寸部,又上魚際,則陰血盛可知也。

《元史》曰:裴澤之妻病寒熱,月事不至者數年,已喘嗽矣,醫者率以蛤蚧、桂、附之藥投之。李杲曰:不然。夫入病陰為陽所搏,溫劑太過,故無益而反害,投以寒血之藥則經行矣。已而果然。

《儒門事親》曰:一婦月事不行,寒熱往來,口乾頰赤,喜飲,旦暮間欬一二聲。諸醫皆云經血不行,宜蝱蟲、水蛭、乾漆、硇砂、芫青、紅娘子、沒藥、血竭之類。惟戴人不然,曰:古方中雖有此法,奈病人服之,必腹臍發痛,飲食不進。乃命止藥,飲食稍進。《內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既心受積熱,宜抑火升水,流濕潤燥,開胃進食,乃涌出痰一二升,下泄水五六行。濕水上下皆去,血氣自行,月事不為水濕所隔,自依期而至矣。亦不用蝱蟲、水蛭有毒之藥,如用之,則月經縱來,小溲反閉,他證生矣。凡精血不足,當補之以食,大忌有毒之藥偏勝而致夭枉。

一婦年三十四歲,經水不行,寒熱往來,面色痿黃,脣焦頰赤,時欬三兩聲,同者所服之藥,黑神散、烏金丸、四物湯、燒肝散、鼈甲散、建中湯、寧肺散,針艾百千,病轉劇。家人意倦,不欲求治。戴人憫之,先涌痰五六升,午前涌畢,午後進食,餘證悉除。後三日,復輕涌之,又去痰一二升,食益進。不數日,又下通經散,瀉訖一二升,後數日去死皮數重,小者如麩片,大者如葦膜。不一月,經水行,神氣大安矣。

一婦人年二十餘歲,病經閉不行,寒熱往來,欬嗽潮熱,庸醫禁切,無物可食。一日,當暑出門,忽見賣涼粉者,以冰水和飲,大為一食,頓覺神清骨健,數月,經水自下。

《丹溪心法》曰:一婦人久瘧,食少經閉。兩手無脈,每日與三花神祐丸十餘粒,津嚥之,月餘食進脈出,又半月遂愈,又一月經行。

《醫學綱目》曰:一婦人三十歲,每因浴後,必用冷水淋通身,又嘗大驚,遂患經來時必先少腹大痛,口吐涎水,然後經行,行後又吐水二日,其痛直至六七日經水止時方住,百藥不效。予診其脈,寸滑大而弦,關尺皆弦大而急,尺小於關,關小於寸,所謂前大後小也。遂用香附三兩,半夏二兩,茯苓、黃芩各一兩半,枳實、延胡、丹皮、人參、當歸、白朮、桃仁各一兩,黃連七錢,川楝、遠志、甘草各半兩,桂三錢,茱萸一錢半,分十五貼,水煎,入生薑汁兩蜆殼,熱服,後用熱湯洗浴,得微汗乃已。忌當風坐臥、手足見水并喫生冷。服三十貼全愈。半年後,又因驚憂,前病復舉,腰腹時痛,小便淋痛,心惕惕跳驚悸,予意其表已解,病獨在裏,先與灸少衝、勞宮、崐崙、三陰交四穴,止悸定痛;次用桃仁承氣大下之;下後用香附三兩,蓬朮、當歸各一兩半,三稜、延胡索、肉桂、大黃、青皮俱酢製、青木香、茴香、滑石、木通,桃仁各一兩,烏藥、甘草、砂仁、檳榔、苦楝肉各半兩,木香、吳茱萸各二錢,分作二十貼,入新取牛膝濕者二錢,生薑五片,用荷葉湯煎服,服訖漸安。

陳氏婦二十餘歲,形肥痞塞不食,每日臥至未牌,喫一盞薄粥,喫粥後必吐水半碗仍復臥,經不通三月矣。前番曾暗通,黑色。脈之,辰時寸關滑而有力,午後關滑寸不滑;詢之,因乘怒飲食而然。遂以白朮一兩半,厚朴、黃連、枳實各一兩,半夏、茯苓、陳皮,山楂、人參、滑石各八錢,砂仁、香附、桃仁各半兩,紅花二錢,分作十貼,每日服一貼,各入薑汁二蜆殼;間三日,以神祐丸、神秘沉香丸微下之,至十二日吐止、食漸進;四十日平復如故。

《薛己醫案》曰:一少婦耳下患腫,素勤苦,發熱口乾,月水每過期而至,且少。一老媼以為經閉,用水蛭之類通之,以致愈虛而斃。夫月水之為物,乃手太陽手少陰二經主之,此二經相為表裏,主上為乳汁,下為月水,為經絡之餘氣。苟外無六淫所侵,內無七情所傷,脾胃之氣壯,則衝任之氣盛,故為月水,適時而至。然而面色痿黃,四肢消瘦,發熱口乾,月水過期且少,乃陰血不足也。非有餘瘀閉之證,宜以滋養血氣之劑,徐而培之,則經氣盛而經水自依時而下。一婦人經候過期,發熱倦怠,或用四物、黃連之類,反兩月一度,且少而成塊;又用峻藥通之,兩目如帛所蔽。予診之曰:脾為諸陰之首,目為血脈之宗,此脾傷五臟皆為失所,不能歸於目矣。遂用補中益氣、濟生歸脾二湯,專主脾胃,年餘尋愈。

一婦人發熱口乾,月經不調,兩腿無力;或用袪風滲濕之劑,腿痛體倦,二膝浮腫,經事不通。余作足三陰經血虛火燥,名鶴膝風。用六味、八味二丸兼服兩月,形體漸健,飲食漸進,膝腫漸消,半載而痊。

一婦人月事未期而至,發熱自汗,或用清熱止汗之劑,作渴頭眩,手掉身麻。余曰:此肝經血虛火動,火為陽,陽盛則生風,用柴胡、炒芩、連、山梔、歸、芍、生地、丹皮各一錢,參、芪、苓、朮各一錢五分,川芎七分,甘草五分。二劑汗止;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婦人經行勞役,忽然昏憒,面赤吐痰。余曰:此乃去血過多。陽無所附故耳。急飲童便碗許,神思漸爽;更用參、芪各五錢,芎、歸各三錢,元參、柴胡、山梔、炙甘草各一錢,一劑;又用逍遙散加五味、麥門二劑,如此月餘漸愈。但體倦面黃,又以十全大補加五味、麥冬治之而愈。若投以發散之劑,禍在反掌,慎之!

一婦人素勤苦,冬初患欬嗽發熱,久而吐血盜汗,經水兩三月一至,遍身作痛,或用化痰降火藥,口噤筋攣,此血虛而藥益損耳。用加減八味丸及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山藥治之,年餘而愈。

一婦人性沉多慮,月經不行,胷滿少食,或作脹,或吞酸,余以為中氣虛寒,用補中益氣加砂仁、香附、煨薑二劑,胷膈和而飲食進。更以六君加芎、歸、貝母、桔梗、生薑、大棗數劑,脾胃健而經自調矣。

一婦人素有胃火,或用清胃散而安,後因勞役,躁渴內熱,肌肉消瘦,月經不行,余謂此胃火消爍陰血,用逍遙散加丹皮、炒梔以清胃熱,用八珍湯如茯苓、遠志以養脾血,而經自行。

一婦人久患瘧,形體怯弱,內熱晡熱,自汗盜汗,飲食少思,月事不行,或用通經丸,虛證悉具。余曰:此因虛而致瘧,因瘧以閉經也。用補中益氣及六味地黃丸各百餘劑,瘧愈而經自行。

一婦人生七胎矣,月經不調,兩足發熱,年餘而身亦熱,勞則足痠痛;又年餘,脣腫裂痛;又半年,脣裂見血,形體瘦倦,飲食無味,月水不通,脣下腫如黑棗,或用通經丸等藥而死。

儒者錢思習子室,年三十餘無嗣,月經淋瀝無期,夫婦異處幾年矣。思習欲為娶妾,以謀諸余。余意此鬱怒傷肝脾,虛火功而血不歸經,乃肝不能藏,脾不能攝也。當清肝火補脾氣,遂與加味歸脾、逍遙二藥四劑,送至其家,仍告其姑曰:服此病自愈而當受胎,妾可無娶也。病果愈,次年生子。

一婦人性急,每怒非太陽耳項喉齒胷乳作痛,則胷滿吞酸,吐瀉少食,經行不止,此皆肝火之證,肝自病則外證見,土受剋則內證作,余先以四物加白朮、茯苓、柴胡、炒梔、炒龍膽,清肝養血,次用四君加柴胡、芍藥、神麯、吳茱萸、炒黃連以培土制肝,漸愈。惟月經不止,是血分有熱,脾氣尚虛,以逍遙散倍用白朮、茯苓、陳皮,又以補中益氣加酒炒芍藥兼服而安。

一婦人多怒,經行旬餘方止,後淋瀝無期,肌體倦瘦,口乾內熱,盜汗如洗,日晡熱甚,皆由肝脾虧損,無以生發元氣,用參、芪、歸、朮、茯神、遠志、棗仁、麥門、五味、丹皮、龍眼肉、炙甘草、柴胡、升麻治之,獲痊。此證先因怒動肝火,血熱妄行,後乃脾氣下陷,不能攝血歸源,故用前藥。若胃熱亡津液而經不行,宜清胃。若心火亢甚者,宜清心。若服燥藥過多者,宜養血。若病久氣血衰,宜健脾胃。

一婦人懷抱不舒,腹脹少寐,飲食素少,痰涎上涌,月經頻數。余曰:脾統血而主涎。此鬱悶傷脾,不能攝血歸源耳。用補中益氣、濟生歸脾而愈。

一室女年十七,癧久不愈,天癸未通,發熱欬嗽,飲食少思,欲用通經丸。余曰:此蓋因稟氣不足,陰血未充故耳,但養氣血,益津液,其經自行。彼惑於速效,仍用之。余曰:非其治也。此乃慓悍之劑,大助陽火,陰血得之則妄行,脾胃得之則愈虛。後果經血妄行,飲食愈少,遂致不救。

一婦人面黃或赤,時覺腰間或臍下作痛,四肢困倦,煩熱不安,其經若行,先發寒熱,兩肋如束,其血如崩。此脾胃虛損,元氣下陷,與相火濕熱所致。用補中益氣湯加防風、芍藥、炒黑黃蘗,間以歸脾湯調其化源,血自歸經矣。

一婦人經行腹痛,食則嘔吐,肢體倦怠,發熱作渴,此乃素稟氣血不足,用八珍湯二十餘劑而愈。後生子二年而經不行,前證仍作,服八珍湯、逍遙散百餘劑方愈。

一婦人年五十,內熱晡熱,經水兩三月一至,此血虛有熱,用逍遙散加山茱萸治之而愈。後有痰作渴,或小便不調,或頭運白帶,用六味丸而安。

一婦人晡熱。肢體瘦倦,食少無味,月經不行,或鼻衄或血崩半載矣。或用順氣飲子清熱止血等劑,不應,更加寒熱,且時欲嘔。余以為鬱怒虧損脾胃,虛火錯經妄行而然耳。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各數劑,半載而痊。

一婦人性素沉靜,晡熱內熱,月經不調,後每一二月或齒縫或舌下或咽間出血碗許,如此年餘,服清熱涼血調理之藥益甚,問治於予。予謂肝脾氣鬱,血熱上行,先用加味歸脾湯,後用加味逍遙散,攝血歸源而經自調,前證頓愈。一室女久患寒熱,月經不調,先以小柴胡加生地治之少愈,更以生地黃丸而痊。

一婦人因怒,寒熱頭疼,讝言妄語,至夜益甚,月經暴至,此怒動肝火,用加味逍遙散加生地黃治之,神思頓清。但食少體倦,月經未已,蓋脾統血,此脾氣虛不能攝血,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證治準繩》曰:一婦人瘦小,年二十餘,經水紫色,或前或後,臨行腹痛,惡寒喜熱,或時感寒,腹亦作痛,脈皆細濡近滑,兩尺重按,略洪而滑,此血熱也。或謂:惡寒如此,何謂為熱?曰:熱極似寒也。遂用酒煮黃連四兩,香附、歸身尾各二兩,五靈脂一兩,為末粥丸,空服吞之而愈。

一婦年二十一歲,六月經行,腹痛如割,難忍求死,脈得細軟而駃,尺則沉弱而近駃。汪曰:細軟屬濕,數則為熱,尺沉屬鬱滯也。以酒煮黃連半斤,炒香附六兩,五靈脂半炒半生三兩,歸身尾二兩為末粥丸,空心湯下三四錢,服至五六料。越九年,得一子。又越四年,經行兩月不斷,腹中微痛,又服前丸而愈。續後經行六七日,經止則流清水,腹中微痛,又服前丸而痛亦止。又經住只有七八日,若至行時,或大行五六日,續則適來適斷,或微紅或淡紅,行後常流清水,小腹大痛漸連遍身,胷背腰腿骨裏皆痛,自巳至酉乃止,痛則遍身,令熱汗大出,汗止痛減,尚能飲食,自始痛至今歷十五年。前藥屢服屢效,今罔效者,何也?汪復診之,脈皆洪滑無力,幸其尚有精神。汪曰:此非舊日比矣,舊乃鬱熱今則虛寒。東垣曰:始為熱中,終為寒中。是也。經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乃陰盛格陽,當作寒治。且始病時而形斂小,今則形肥大矣。醫書曰:瘦人血熱,肥人氣虛。豈可同一治耶?所可慮者,汗大泄而脈不為汗衰,血大崩而脈不為血減耳。其痛日重夜輕,如由陽虛不能健運,故亦凝滯而作痛。以證參脈,宜用助陽。若得脈減痛輕,方為佳兆。遂投參、芪、歸、朮大劑,如桂、附一站。來早再診,證脈稍寧。服至二三十貼,時當二月至五月,病且愈。蓋病有始終寒熱之異,藥有前後用捨不同,形有肥瘦壯少不等,豈可以一方而通治哉?

吳筊山治一婦人經血過多,五心煩熱,日晡潮熱,諸藥不效,以四物加胡黃連三服而愈。

汪石山治一婦經行,必瀉三日,然後行,診其脈皆濡弱,此脾虛也。脾屬血屬濕。經水將動,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後下流為經。脾血既虧,則虛而不能運行其濕。令作參苓白朮散,每服二錢,一日,米飲調下二三次,月餘經行不瀉矣。

一婦年踰四十,形長色脆,病經不調,右脈浮軟而大,左脈虛軟而小近駛,常時經前作泄。今年四月感風欬嗽,用湯洗浴,汗多,因瀉一月;六月復因洗浴發瘧六七次,瘧雖止而神思不爽;至八月盡而經水過多,白帶時下,泄瀉,遂覺右腳疼痛,舊曾閃肭腳跟,今則假此延痛,臀腿腰脅尻骨頸項右邊筋皆掣痛,或欬嗽一聲則腰眼痛如錐札,日輕夜重,叫號不已,幸痛稍止,飲食如常。今詳月水過多,白帶時下,日輕夜重,瀉泄無時,亦屬下多亡陰,宜作血虛論治,服四物止痛之劑益甚。九月,汪復診視,始悟此病乃合仲景所謂陽生則陰長之法矣。夫經水多,白帶下,常泄瀉,皆由陽虛陷下而然,命曰陽脫是也。日輕夜重,蓋日陽旺而得健運之职,故血亦無凝滯之患而日故輕也;夜則陰旺而陽不得其任,失其健運之常,血亦隨滯,故夜重也。遂以參、朮助陽之藥,煎服五七貼痛減。此亦病證之變,治法殊常,故記之。

《寓意草》曰:楊季登長女病經閉年餘,發熱食少,肌削多汗而成勞怯。醫見汗多,悞謂虛也,投以參、朮,其血愈錮。余診時且汗出如蒸籠氣水,曰:此證可療處,全在有汗。蓋經血內閉,止有從皮毛間透出一路,以汗亦血也。設無汗而血不流,則皮毛乾槁而死矣。宜用極苦之藥以斂其血入內而下通於衝脈,則熱退經行而汗自止,非補藥所能效也。以龍薈丸日進三次,月餘,忽覺經血略至,汗熱稍輕;姑減前丸,只日進一次;又一月,經血大至,淋漓五日而諸病全瘳矣。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八十四

 婦人子嗣門

  黃帝素問

   上古天真論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 註 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也。衝脈任脈,奇經脈也。二脈并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循腹上行,為經血之海,女子主育胞胎。夫月為陰,女為陰,月一月而一周天,有盈有虧,故女子亦一月而經水應時下泄也。虧即復生,故於初生之時,男女構精,當為有子,虛則易受故也。】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 註 地道,下部之脈道,足少陰也。癸水藏于腎,天癸竭,是足少陰下部之脈道不通。衝任虛,是以形衰而無子也。】

   骨空論

督脈生病,其女子不孕。
 【 註 督脈同衝任,并起於胞間,故女子則為不孕。】

  扁鵲難經

   命門繫胞

臟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千金方 【 唐&S231;孫思邈】

   求子論

夫婦人之別有方者,以其胎姙生產崩傷之異故也。是以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療。經言婦人者眾陰所集,常與濕居。十四已上,陰氣浮溢,百想經心,內傷五臟,外損姿顏,月水去留,前後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斷絕,其中傷墮,不可具論,生熟五臟[五臟 《千金》卷二婦人方作「二臟」。],虛實交錯,惡血內漏,氣脈損竭,或飲食無度,損傷非一,或瘡痍未愈,便合陰陽,或便利於懸廁之上,風從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婦人別立方也。若是四時節氣為病,虛實冷熱為患者,故與丈夫同也。惟懷胎姙而挾病者,避其毒藥耳。其雜病與丈夫同,則散在諸卷中,可得而知也。然而女人嗜慾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妬憂恚,染著堅牢,情不自抑,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故養生之家,特須教子女學此三卷婦人方,令其精曉,即於倉卒之秋,何憂畏也。夫四德者,女子立身之樞機;產育者,婦人性命之長務。若不通明於此,則何以免於夭枉者哉!故傅母之徒,亦不可不學。常宜繕寫一本,懷挾隨身以防不虞也。
人之情性,皆願賢己而疾不及人,至於學問,則隨情逐物,墮於事業,詎肯專一推求至理,莫不虛棄光陰,沒齒無益。夫婚姻養育者,人倫之本,王化之基。聖人設教,備論厥旨,後生莫能精曉,臨事之日,惛爾若愚,是則徒願賢己而疾不及人之謬也。斯實不達賢己之趣,而妄徇虛聲,以終無用。今具述求子之法,以貽後嗣,同志之士,或可覽焉。
夫欲求子者,當先知夫妻本命,五行相生,及與德合,并本命不在子[子 原作「於」,據《千金》卷二婦人方改。]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必得。若其本命五行相剋,及與刑殺衝破,并在子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了不可得,慎無措意!縱或得者,於後終亦累人。若其相生,并遇福德者,仍須依法如方,避諸禁忌,則所誕兒子,盡善盡美,難以具陳。
凡人無子,當為夫妻俱有五勞七傷,虛羸百病所致,故有絕嗣之患。夫治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門冬圓,及坐藥盪胞湯,無不有子也。
古者求子多用慶雲散、承澤圓,今代人絕不用此,雖未試驗,其法可重,故述之。

   種子法

進火之時,當至陰節間而止,不爾則過子宮矣。蓋深則少陰之分,肅殺之方,何以生化?淺則厥陰之分,融和之方,故能發生。所以受胎之處,在淺而不在深也。非月經來後,皆不可用事。惟經後一日男,二日女,三日男,此外皆不成胎。大風大雨,大寒大暑,陰晦日月蝕,皆不可交接,所生男女癡聾,四體不完矣。

  婦人良方 【 宋&S231;陳自明】

    求男論

建平孝王妃姬皆麗,無子。擇民家未笄女子入御,又無子。問曰:求男有道乎?澄對曰: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完實,然後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堅壯強壽。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陰氣早泄,未完而傷,未實而動,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壽,此王之所以無子也。然婦人有所產皆女者,有所產皆男者,大王誠能訪求多男婦人至宮中,有男之道也。王曰:善。未再期,生六男。夫老陽遇少陰,老陰遇少陽,亦有子之道也。
有夫婦則有父子,婚姻之後,必求嗣續,故古人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者,言嗣續之至重也。凡欲求子,當先察夫婦有無勞傷痼疾,而依方調治,使內外和平則有子矣。
 【 註 按丹溪先生云:人之育胎者,陽精之施也,陰血能攝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今婦人無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攝精也。血之少也,固非一端,然欲得子者,必須補其精血,使無虧欠,乃可以成胎孕。竊謂婦人之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有傷衝任,或宿疾淹留傳遺臟腑,或子宮虛冷,或氣旺血衰,或血中伏熱;又有脾胃虛損,不能榮養衝任。審此更當察其男子之形氣虛實何如,有腎虛精弱不能融育成胎者,有稟賦原弱氣血虛損者,有嗜慾無度陰精衰憊者,各當求其原而治之。至於大要則當審男女之尺脈,若右尺微細,或虛大無力者,用八味丸;左尺洪大,按之無力者,用六味丸;兩尺俱微細或浮大者,用十補丸。又巢氏謂夫妻年命制剋,墳墓不利者,理或有之。若誤用辛熱燥血,不惟無益,反受其害。】

   無子論

夫無子者,其因有三:一墳墓風水不利;二夫婦年命相剋;三夫婦疾病。墳墓不利,年命相剋,此非藥力可致。若夫婦疾病,必須藥餌。然婦人無子,或勞傷氣血,或月經閉濇,或崩漏帶下,右尺浮則為陽絕,或尺微濇,或少陰脈浮緊,或尺寸俱微弱者,皆致絕產。若調攝失宜,飲食不節,乘風襲冷,結於子臟,亦令無子也。

   交會禁忌

凡求子,宜吉良日交會,當避丙丁及弦朢晦朔,大風雨霧,寒暑雷電霹靂,天地昏冥。日月無光,虹蜺地動,日月薄蝕,及日月火光星辰神廟、井竈圊廁家、墓屍柩之旁;若交會,受胎多損,父母生子,殘疾夭枉,愚頑不孝。若交會如法,則生子福德智慧。驗如影響,可不慎哉!

   男女受胎時日法

凡男女受胎,皆以婦人經絕一日、三日、五日為男,仍遇月宿在貴宿日。若以經絕後二日、四日、六日瀉精者皆女。過六日皆不成胎。又遇旺相日尤吉。夜半入房生子者,賢明貴壽,餘時皆凶。

   推支干旺相日法

春甲乙,夏丙丁,秋庚辛,冬壬癸,春寅卯,夏巳午,秋申酉,冬亥子。

   推每月宿日

正月 初一、初六、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四、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九日
二月 初四、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二、十四、十九、二十二、二十七日
三月 初一、初六、初七、初八、初土、十七、二十、二十五日
四月 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八、初十、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八日
五月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十、十二、十三、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五二十五 原作「十五」,據文理改。、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
六月 初一、初三、初十、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
七月 初一、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日
八月 初五、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
九月 初三、初六、十一、十六、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日
十月 初一、初四、初九、十四、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二十九日
十一月 初一、初六、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九、二十六、二十九日
十二月 初四、初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二十四、二十七日
若春合甲寅乙卯,夏合丙午丁巳,秋合庚申辛酉,冬合壬子癸亥,與上件月宿日合者佳。

   受形論

巢氏論曰:陽施陰化,精氣有餘,兩胎有俱男俱女者。《道藏經》曰:婦人月信止後一日、三日、五日,值男女旺相日陽日陽時,交合有孕多男。若男女稟受皆壯則多子,一或怯弱則少子。《顱顖經》云:陽盛發陰,當孕成男,六脈諸經,皆舉其陰。又云:三陽所會則生男,三陰所會則生女。葛仙翁《肘後方》云:男從父氣,女從母氣。《聖濟經》云:天之德,地之氣,陰陽之至和,流薄於一體,因氣而左動則屬陽,陽資之則成男;因氣而右動則屬陰,陰資之則成女。《易》稱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男女之別也。凡姙娠有疾,投以湯藥,衰其大半而已,使病去母安,胎亦無損矣。
【 註 按東垣、丹溪云:經水斷後一二日,血海始凈,精勝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脈已旺。精不勝血,感者成女。蓋父精母血,因感而會。精之施也,血能攝精,故成子,此萬物資始於乾元也。血之行也,精不能攝,故成女,此萬物資生於坤元也。陰陽交媾,胚胎始凝,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一達於左,一達於右。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此二先生之確論也。】

   受形篇

褚氏云:男女之合,二精交暢,陰血先至、陽精後衝,血開裹精,精入為骨而男形成矣;陽精先入,陰血後參,精開裹血,血入為本,而女形成矣。陽氣聚面,故男子面重,溺死者必伏。陰氣聚背,故女子背重,溺死者必仰。走獸溺死,仰伏皆然。陰陽均至,非男非女之身;精血散分,駢胎品胎之兆。父少母老,產女必羸;母壯父衰,生男必弱。古之良工,首察乎此。氣受偏瘁,與之補之。補羸女則養血壯脾,補弱男則壯脾節色。羸女宜及時而嫁,弱男宜待壯而婚。此疾外所務之本,不可不察也。

   產寶論

大率治病先論其所主,男子調其氣,女子調其血。氣血者,人之神也。然婦人以血為基本,苟能謹於調護,則氣血宣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若脾胃虛弱,不能飲食;榮衛不足,月經不行。肌膚黃慘,面無光澤;寒熱腹痛,難於子息。或帶下崩漏,血不流行,則成瘕證。
【 註 前證若婦人脾胃久虛,以致氣血俱衰,遂爾月經不行,宜補其胃氣,滋其化源。或患中消胃熱,津液不生,而致血海乾涸,宜清胃補脾,其經自行矣。經曰: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針經》曰:榮出中焦,衛出上焦。衛不足,益之必以辛;榮不足,補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榮衛生,是以氣血俱旺也。或因勞心虛火妄動,月經錯行,宜安心補血瀉火。此東垣先生治法也。】

  濟生方 【 宋&S231;嚴用和】

   無子論

婦人氣盛於血,所以無子,宜抑氣散。蓋香附子乃婦人之仙藥也,不可謂其耗真氣而勿服。
婦人血弱,子臟風冷凝滯,令人少子,宜紫石英圓。
《內經》云:百病皆生於氣。經有所謂七氣,有所謂九氣。喜怒憂思悲恐驚者,七氣也;七情之外,益之以寒熱二證而為九氣也。氣之為病,男子婦人皆有之。惟婦人血氣,為患尤甚。蓋人身血隨氣行,氣一壅滯,則血與氣併,或月事不調,心腹作痛,或月事將行,預先作痛,或月事已行,淋瀝不斷,心腹作痛,或連腰脅,或引背膂,上下攻刺,吐逆不食,甚則手足搐搦。狀類驚癎,或作寒熱,或為癥瘕,肌肉消瘦,非特不能受孕,久而不治,轉而為瘵疾者,多矣。
《巢氏病源》論婦人有三十六疾。所論三十六疾者,七癥八瘕九痛十二帶下是也。然所謂十二帶者,亦不顯其證狀,今人所患,惟亦白二帶而已。推其所自,勞傷過度,衝任虛損,風冷據於胞絡,此病所由生也。且婦人平居之時,血欲常多,氣欲常少,方謂主氣有原,百疾不生。倘或氣倍於血,氣倍生寒,血不化赤,遂成白帶;氣平血少,血少生熱,血不化紅,遂成赤帶;寒熱交併,則赤白俱下。有室女成室後虛損而有此疾者,皆令孕育不成,以致絕嗣。凡有是證,速宜治之,久而不治,令人面色(黑干)(黑曾),肌肉瘦瘠,腹脅脹滿,攻刺疼痛,其致足脛枯細,苦逆冷,尩羸不能食矣。診其脈,右手尺脈浮,浮為陽,陽絕者無子,苦足冷帶下也。

  儒門事親 【 元&S231;張從政】

   婦人無子

夫婦人年及二三十者,雖無病而無子,經血如常,或經血不調,乃陰不升陽不降之故也,可用獨聖散,上吐訖冷痰三二升;後用導水丸、禹功散瀉訖三五行及十餘行。或用無憂散瀉十餘行;次後喫葱酢白粥三五日;胃氣既通,腸中得實,可服玉燭散,更助以桂苓白朮丸散二藥,是降心火益腎水既濟之道,不數月而必有孕也。若婦人有癃閉遺溺嗌乾諸證,雖服藥針灸,亦不能孕也。蓋衝、任、督三脈之病,故不治也。

  丹溪心法 【 元&S231;朱震亨】

   子嗣

若是肥盛婦人,稟受甚厚,恣於酒食,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滿溢,閉塞子宮,宜行濕燥痰,用星、夏、蒼朮、川芎、防風、羌活、滑石或導痰湯之類。若是怯瘦性急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子宮乾濇無血,不能攝受精氣,宜涼血附火,或四物加香附、黃芩、柴胡養血養陰等藥。東垣有六味地黃丸以補婦人之陰血不足,無子服之者,能使胎孕。

  格致餘論 【 元&S231;朱震亨】

   論種子服秦桂丸之非

無子之因,多起於婦人。醫者不求其因起於何處,遍閱古方,惟秦桂丸其辭確,其意專,用溫熱藥近乎人情,欣然授之,銳然服之,甘受燔灼之禍,猶懵然不悔。何者?陽精之施,陰血能攝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今婦人之無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攝精也。血之少也,固非一端,然欲得子者,必須調補陰血,使無虧欠,乃可推其有餘以成胎孕。何乃輕用熱劑,煎熬臟腑,血氣沸騰,禍不旋踵矣。或曰:春氣溫和則萬物發生,冬氣寒凜則萬物消隕。非秦桂丸之溫熱,何以得子臟溫煖而成胎耶?予曰:詩言婦人和平則樂有子。和則血氣不乖,平則陰陽不爭。今得此藥,經血必轉紫黑,漸成衰少,或先或後,始則飲食驟進,久則口苦而乾,陰陽不平,血氣不和,疾病蜂起,焉能成胎?縱然成胎,生子亦多病而不壽,以秦桂丸損天真之陰也,戒之慎之。

   受胎論

成胎以精血之後先分男女者,褚澄之論,愚竊惑焉。後閱李東垣之方,有曰:經水斷後一二日,血海始淨,精勝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脈已旺,精不勝血,感者成女。此確論也。《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乾坤,陰陽之情性也;左右,陰陽之道路也;男女,陰陽之儀象也。父精母血,因感而會。精之施也,血能攝之。精成其子,此萬物資始於乾元也;血成其胞,此萬物資生於坤元也。陰陽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岐,一達於左,一達於右。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或曰:分男分女,吾知之矣。男不可為父,女不可為母,與男女之兼形者,又若何而分之耶?余曰:男不可為父,得陽氣之虧者也。女不可為母,得陰氣之塞者也。兼形者,由陰為駁氣所乘而成,其類不一。以女函男有二:一則遇男為妻,遇女為夫,一則可妻而不可夫;其有女具男之全者,此又駁之甚者。或曰:駁氣所乘,獨見於陰,而所乘之形又若是之不同耶?予曰:陰體虛,駁氣易於乘也。駁氣所乘,陰陽相混,無所為主,不可屬左,不可屬右,受氣於兩岐之閒,隨所得駁氣之輕重而成形,故所兼之形有不可得而同也。

  證治要訣 【 明&S231;戴思恭】

   婦人以血為主

婦人有一生不破腹而虛者,既不破腹,何緣有虛?大抵婦人以血為主,血衰氣旺定無兒,正因血虛所以不育。

  醫學入門 【 明&S231;李梴】

   論方

螽斯丸,經調受補者,服七日即交合,孕後忌服。
溫臍種子方,婦人尤宜。但覺臍中溫煖即止,過數日再灸,太過則生熱也。
溫臍兜肚方,婦人經脈不調,久不受孕者,宜用。惟有孕者忌之。

  證治準繩 【 明&S231;王肯堂】

   求子論

胡氏孝曰:男女交媾,其所以凝結而成胎者,雖不離乎精血,猶為後天滓質之物,而一點先天真一之靈氣,萌於情欲之感者,妙合於其間。朱子所謂稟於有生之初,悟真篇所謂生身受氣初者,是也。醫之上工,因人無子,語男則主於精,語女則主於血。著論立方,男以補腎為要,女以調經為先,而又參之以補氣行氣之說。察其脈絡,究其虧盈,審而治之,夫然後一舉可孕,天下之男無不父女無不母矣。

  廣嗣紀要 【 明&S231;萬全】

   寡慾篇

男子精盛以思室,女子血盛以懷胎。
男女匹配,所以產子嗣,續綱常也,厥系匪輕。求子之方,不可不講。夫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主,陽精溢瀉而不竭,陰血時下而不愆,陰陽交暢,精血合凝,胚胎結而生育滋矣。不然,陽衰不能下應乎陰,陰虧不能上從乎陽,陰陽牴牾,精血乖離,是以無子。昧者曾不知此,乃拂自然之理,謬為求息之術方,且推生剋于五行,蘄補養於藥餌,以偽勝真,以人奪天,雖有子孕而不育,育而不受者眾矣。
古人男子三十而後娶,女子二十而後嫁,正如褚氏論,恐傷其精血也。故求子之道,男子貴清心寡慾,所以養其精;女子貴平心定意,所以養其血。蓋男子之形樂者氣必盈,志樂者神必蕩,不知安調則神易散,不知全形則盈易虧,故其精常不足,不能至於溢而瀉也。此男子所以貴清心寡慾,養其精也。女子之性褊急而難容,女子之情媚悅而易感,難容則多怒而氣逆,易感則多交而瀝枯,氣逆不行,血少不榮,則月事不以時也。此女子所以貴平心定意,養其血也。
男精女血,難成而易敗。夫以易敗之陰,從之以無窮之欲,敗而又敗,故男不待於八八,女子不待於七七而早衰矣。嘗見男子近女,一宿數度,初則精,次則清水,其後則是血,敗之甚矣。女子之血謂之七損,上為乳汁,下為月經,交合浸淫之水,與夫漏濁崩中帶下之物,皆身中之血也。加以生育之多,豈不敗而又敗哉?此求子之道,男子當益其精,女子當益其血,節之以禮,交之以時,不可縱也。

   擇配篇

骨肉瑩光,精神純實,有花堪用。五種不宜:一曰螺,陰戶外紋如螺螄樣,旋入內;二曰文,陰戶小如箸頭大,只可通,難交合,名曰石女;三曰鼓花頭,綳急似無孔;四曰角花頭,尖削似角;五曰脈,或經脈未及十四而先來,或十五六而始至,或不調,或全無。此五種無花之器,不能配合太陽,焉能結仙胎也哉?

   配合篇

男精女血,混合成胎,子形之肖於父母者,其原固有所自矣。然則求子者,男當益其精而節其慾,使陽道之常健;女當養其血而平其氣,使月事之時下,交相培養,有子之道也。
弱男羸女,培養之法,求子者之所當講也。蓋男強女壯,精溢血盛,自然有子,何須補益?惟男子弱者,精常不足,當補腎以益其精;女之羸者,血常不足,當補脾以滋其血。補腎,六味地黃湯,精寒加五味子、熟附子。補脾,參苓白朮散,血少加歸、芎。
箴曰:男精充盈,陰血時行,陽變陰合,旺胎妙凝。男益其精,女調其經,乃能有子,螽斯振振。嬴男虧陽,弱女虧陰,雖交不孕,雖孕不成。調養之法,上工所明,不遇其良,反成其災。
肥盛婦人無子者,宜服蒼附導痰丸。
婦人無子,或經水不調,自有調經之方。血不足者,莫如六味地黃丸。素有疾病者,莫如補脾參苓白朮散。若夫子宮虛寒者,不可不講,苟執勿用熱藥之禁,所謂執中無權,猶執一也。今採韓飛霞女金丹、楊仁齋艾附煖官丸二方,以備治虛寒者之用。

   協期篇

種子歌云:三十時中兩日半,二十八九君須算。落紅滿地是佳期,金水過時空撩亂。撩亂之時枉費功,樹頭樹底覓殘紅。但解花開能給子,何愁丹桂不成叢?此言婦人月經方絕,金水才生,此時子宮正開,乃受精結胎之候,妙合太和之時,過此佳期,則子宮閉而不受胎矣。然男女之分,各有要妙存焉。如月候方絕,一日、三日、五日交會者成男,二日、四日、六日交會者成女,過此則不孕矣。
訣曰:何為種子法?經裏問因由。昨日紅花謝,今朝是對周。藍田種白玉,子午敘綢繆。三五成丹桂,二四白梅抽。此古經水未行之時,血海正滿,子宮未開,不能受精以成其娠。經水既行,則子宮開,血海淨,斯能受其精矣。昨日,謂兩日半後也。子午,謂陰陽初動之始,即復姤二卦,非二時也。經止後一日、三日、五日,得奇數為陽,必生男,故曰丹桂成。二日、四日、六日,得偶數為陰,必生女,故曰白梅抽。七日之後,子宮復閉,不成娠矣。
訣曰:玉湖須淺泛,重載卻成憂。陰血先參聚,陽精向後流。血開包玉露,平步到瀛洲。淺泛者,即《素女論》所謂九淺一深之法也。蓋男女交媾,淺則女美,深則女傷,故云重載即成憂矣。陰血先聚,陽精後衝,則血開裹精而成男;陽精先至,陰血後參,則精開裹血而成女。即斷易天元賦所謂陽包陰則桂庭添秀,陰包陽則桃洞得仙也。
訣曰:從斯相暫別,牛女隔河遊。二月花開發,方知喜氣優。好事當傳與,讒言莫妄綢。此言種子之後,男子別寢,不可再交,蓋精血初凝,恐再衝擊也。故古者婦人有娠,即居側室,以養其胎氣也。二月,即次月也。前月經行,協期種玉,次月經斷,真有娠矣。當此之時,胎教之法,不可不講,故常使之聽美言,見好事,聞詩書,操弓矢,淫聲邪色不可令其見聞也。
箴曰:月事初下,謂之紅鉛。三十時足。佳期不愆。舊污既去,新癸未生。子宮正開,玉種藍田。陽道剛健,交接勿煩。勿令氣忤,必使情懽。陽偶陰和,雨順風恬。芳花結子,丹桂森森。
種子須得天德月德,合三合六合益後續世日吉。正月丁壬丙辛,建成收開閉。二月申巳甲己,建平定危成。三月丁壬,建執成收開。四月辛丙庚乙,建平滿成開。五月亥寅丙辛,建成收除。六月甲己,建除滿成開。七月癸戊丁壬,建危成收。八月寅亥庚乙,建危成除。九月丙辛,建執破危成。十月乙庚甲己,建平成閉。十一月巳申丁壬,建除執破成。十二月庚乙,建成開閉。 【 外建成開閉,俱合天喜,必合益後續世在內。】
《易》繫辭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誠哉是言也。男女胥悅,陰陽交通而胚胎結矣。嘗觀周頌云。思媚其婦,有依其士,則夫婦親愛之情,雖在田野,未之忘也。故於衽席之間,體雖未合,神已先交,陽施陰受,血開精合,所以有子。苟夫媚其婦,而女心未愜,則玉體才交,瓊漿先吐,陽精雖施而陰不受矣。婦依其夫,而士志或異,則桃浪徒翻,玉霜末滴,陰血雖開,而陽無入矣。陰陽乖離,成天地不交之否,如之何其能化生萬物哉!
求子之法,須察婦人經水畢,四旺日之後,子宮方開,可以交合而有子。春甲乙寅卯日,夏丙丁巳午日,秋庚辛申酉日,冬壬癸亥子日,四季戊己辰戌丑未日。如不值其日,取四旺時行之。
《番生經》云:交合之時,女有五傷之候:一者陰戶尚閉不開,不可強刺,強刺則傷肺;二者女興已動欲男,男或不從,興過始交則傷心,傷心則經不調;三者少陰而遇老陽,玉莖不堅,莖舉而易軟,雖入不得搖動,則女傷其目,必至於盲;四者女經水未盡,男強逼合,則傷其腎;五者男子飲酒大醉,與女子交合,莖物堅硬,久刺之不止,女情已過,陽興不休則傷腹。五傷之候,欲求子者,交合之時,不可不慎也。
男女未交合之時,男有三至,女有五至。男女情動,彼此神交,然後行之,則陰陽和暢,精血合凝,有子之道也。若男情已至,而女情未動,則精早泄,謂之孤陽。女情已至,而男情未動,女興已過,謂之寡陰。《玉函經》云:孤陽寡陰即不中,譬取鰥夫及寡婦,謂不能生育也。另有三至者:謂陽道奮昂而振者,肝氣至也;壯大而熱者,心氣至也;堅勁而久者,腎氣至也。三至俱足,女心之所悅也。若痿而不舉者,肝氣未至也。肝氣未至而強合則傷其筋,其精流滴而不射矣。壯而不熱者,心氣未至也。心氣未至而強合,則傷其血,其精清,冷而不煖也。堅而不久者,腎氣未至也。腎氣未至而強合,則傷其骨,其精不出,雖出亦少矣。此男子之所以求子,貴清心寡慾,以養肝心腎之氣也。若夫女子有五至者:面上赤起,眉靨乍生,心氣至也;眼光涎瀝,斜視送情,肝氣至也;低頭不語,鼻中涕出,肺氣至也;交頸相偎,其身自動,脾氣至也;玉戶開張,瓊液浸潤,腎氣至也。五氣俱至,男子方與之合,而行九一之法,則情洽意美。其候亦有五也,嬌吟低語,心也;合目不開,肝也;咽乾氣喘,肺也;兩足或曲或伸,仰臥如月,脾也;口鼻氣冷,陰戶瀝出沾滯,腎也。有此五候,美快之極。男子識其情而採之,不惟有子,且有補益之助。
男女交媾之際,更有避忌,切須慎之!若使犯之,天地奪其壽,鬼神殃其身,又恐生子不肖不壽之類。謹守戒禁,可以長生,所忌之要,備述於後。
天地震動 卒風暴雨 雷電交作 晦朔弦望 月煞日破 大寒大暑 日月薄蝕 神佛生辰 庚申甲子 本命之日 三元八節 五月五日 名山大川 神祠社廟 僧宇道觀 聖賢像前 井竈前後 火光鬧烘
已上時地禁忌,切須慎之,不可交合。犯之者,令人壽夭,小則生病;或若坐男,令其醜貌怪相,形體不全,災疾夭壽。
神力勞倦 愁悶恐懼 悲憂思怒 疾病走移 髮赤面黃 酒醉食飽 病體方痊 女子行經
已上交合禁忌,不可犯之,令人虛損,耗散元氣。
諸所禁忌,敷奏於前,復有五月十八日,是天地牝年之日,陰陽交合之期,世人須避,慎不可行房。犯之重則奪命,輕則減壽。若於此時受胎孕,子母難保。
夫婦交合之時,三虛四忌,不可不講。三虛者:謂冬至陽生,真火正伏,夏至陰生,真水尚微,此一年之虛也;上弦前,下弦後,月廓空,此一月之虛也;天地晦冥日月,此一日之虛也。遇此三虛,須謹避之。四忌者:一忌本命正衝,甲子庚申晦朔之日;二忌大寒大暑大醉大飽之時;三忌日月星辰寺觀壇廟竈墓之處;四忌觸忤惱怒罵詈擊搏之事。犯此三虛四忌者,非惟無子,令人夭壽。
右種子法,見於羣書所載者如此,倣而行之,無不驗者。雖然,竊有說焉。田野之氓,邪淫之女,多至生育者,竟皆知此種子法耶?蓋待其天癸動子戶開而構精者,此鳥獸字尾之期,待其男三至女五至而通體者,此陰陽交感之理,其機至微,非文字之所能盡者。况乎田野之氓,其交疏而情易洽,邪淫之女,其思切而情先交,所以陰陽和而育多也。

  婦人秘科 【 明&S231;萬全】

   濟陰通元賦

經候既調,男女可合。不出三日之期,宜盡一時之樂。乾辟坤合,陽唱陰和。滴秋露於花枝兮,玉粒可結;鼓春風於桃浪兮,金鱗自躍。陰包陽兮則丹桂發芽,陽包陰兮則紅蓮吐萼。天地之大義,生民之本始。勿謂芻蕘之言,作詼諧而笑謔。

   種子章

生育者,必陽道強健而不衰,陰癸應候而不想,陰陽交暢,精血合凝,而胎元易成矣。不然,陽衰不能下應乎陰,陰虧不能上從乎陽,陰陽乖離,是以無子。
種子者,女貴平心定氣。蓋女子以身事人而性多躁,以色悅人而性多忌,稍不如意,即憂思怨怒矣。憂則氣結,思則氣鬱,怨則氣阻,怒則氣上,血隨氣行,氣逆血亦逆,此平心定氣,為女子第一緊要也。其藥餌則宜服烏鷄丸以養其氣血,調其經候,斯為得理。若彼桂附丹石,動氣耗陽損血消陰之劑,一切遠之。
女人無子,多因經候不調,藥餌之輔,尤不可緩。若不調其經候而與之合,徒用力於無用之地,此調經為女人種子緊要也。
女子素有濁漏帶下之疾,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下元虛憊,不能聚血受精,宜補虛濇脫,用前烏鷄丸、補官丸調之。
婦女陰質,取象於月。若自朔至望,經水行不失其候者,結胎易,生子多壽,以月光漸生,月輪漸滿也。若自望至晦,經水行或失其期者,胎難結,生子多殀,如月光漸消,月廓漸空也。此造化之理,可與懵者道耶?
凡種子者,當應候之時,男服補腎益精之藥,女則調其飲食,淡其滋味,避其寒暑,至於夜半生氣乘旺之時,依三至五至三虛四忌行之,自然交而必孕,孕而必成矣。

  石室秘錄 【 清&S231;陳土鐸】

   子嗣論

人生子嗣,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有男子不能生子者,有女子不能生子者。男子不能生子,有六病。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六病維何?一精寒也,一氣衰也,一痰多也,一相火盛也,一精少也,一氣鬱也。精寒者,腎中之精寒,雖射入子宮,而女子胞胎不納,不一月而即墮矣。氣衰者,陽氣衰也,氣衰則不能久戰,以動女子之歡心,男精已泄而女精未交,何能生物乎?精少者雖能射,而精必衰薄,胞胎之口大張,細小之入何能饜足?故隨入而隨出矣。痰多者,多濕也,多濕則精不純,夾雜之精,總然生子,必然夭喪。相火盛者,過於久戰,女精已過而男精未施,及男精既施而女興已寢,又安能生育哉?氣鬱者,乃肝氣抑塞,不能生心包之火,則懷抱憂愁,而陽事因之不振,或臨爐而興已闌,或對壘而戈忽倒,女子之春思正濃,而男子之浩嘆頓起,則風景蕭條,房幃岑寂,柴米之心難忘,調笑之言絕少,又何能種玉於藍田,毓麟於蘭室哉?故精寒者溫其火,氣衰者補其氣,痰多者消其痰,火盛者補其水,精少者添其精,氣鬱者舒其氣,則男子無手者可以有子,不可徒補其相火也。十病維何?一胞胎冷也,一脾胃寒也,一帶脈急也,一肝氣鬱也,一痰氣盛也,一相火旺也,一腎水衰也,一任督病也,一膀胱氣化不行也,一氣血虛而不能攝也。胞胎之脈,所以受物者也,煖則生物,而冷則殺物矣。縱男子精熱而射入之,又安能茹之而不吐乎?脾胃虛寒,則帶脈之間,必然無力,精即射入於胞胎,又安能勝任乎?帶脈宜遲不宜急。帶脈急者,由於腰臍之不利也。腰臍不利,則胞胎無力,又安能載物乎?肝氣鬱則心境不舒,何能為歡於牀第?痰氣盛者,必肥婦也,毋論身肥則下體過胖,子宮縮入,難以受精,即或男子甚健,鼓勇而戰,射精直入,而濕由膀胱,必有泛濫之虞。相火旺者,則過於焚燒焦乾之地,又苦草木之難生。腎水衰者,則子宮燥涸,禾苗無雨露之潤,亦成萎黃,必有墮貽之嘆。任督之間,倘有疝瘕之證,則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膀胱與胞胎相近,倘氣化不行,則水濕之氣。必且滲入於胞胎,而不能受姙矣。女子懷胎,必氣血足而後能養,倘氣虛則陽衰,血虛則陰衰,氣血雙虛則胞胎下墜而不能升舉,小產之不能免也。故胞胎冷者溫之,脾胃寒者煖之,帶脈急者緩之,肝氣鬱者開之,痰氣盛者消之,相火旺者平之,腎水衰者補之,任督病者除之,膀胱氣化不行者助其腎氣,氣血不能攝胎者益其氣血,則女子無子者亦可以有子,而不可徒治其胞胎也。

  方

白薇圓 【 《千金方》,下同】  主令婦人有子。
白薇 細辛 防風 人參 秦椒 白蘞一云白芷 桂心 牛膝 秦艽 蕪荑 沙參 芍藥 五味子 白殭蠶 丹皮 蠐螬各一兩 乾漆 柏子仁 乾薑 卷柏 附子 川芎各三十銖 桃仁 紫石英各二兩 鼠婦半兩 水蛭 蝱蟲各十五枚 吳茱萸十八銖 麻布叩幅頭一尺,燒
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當有所去,小覺有異即停服。

承澤圓 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產。
梅核仁 辛夷各一升 溲疏三兩 藁本一兩 澤蘭五合 葛上亭長七枚
右為末,蜜丸如豆大,先食服二丸,日三服,不知稍增。若腹中無堅癖積聚者,去亭長如通草一兩。惡甘草和藥,先以苦酒溲散,乃納少蜜和為丸。

金城太守白薇圓 治月水不利,閉塞絕產,服此藥二十八日即有子。
白薇 細辛各三十銖 人參 杜蘅 牡蒙 厚朴 半夏 白殭蠶 當歸 紫菀各十八銖 牛膝 沙參 乾薑 秦艽各半兩 蜀椒 附子 防風各一兩半
右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此藥不可長服,覺有娠即止,用之大驗。一方用牡蠣,不用杜蘅。一方有桔梗、丹參各十八銖。
又方 治久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及婦人百病。
白薇 地黃 乾薑 車前子 蜀椒各十八銖 紫石英 藁本 石膏 菴(艹閭) 卷柏各三十銖 澤蘭 赤石脂 白龍骨 遠志 麥冬 茯苓 太乙餘糧各二兩 細辛三兩 當歸 芎藭 蛇牀子各一兩 桂心 蒲黃各二兩半 白芷 覆盆子 桃仁 人參各一兩半 橘皮半兩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服,漸增,以知為度。方可至五十丸。慎猪鷄生冷酢滑魚蒜驢馬牛肉等。覺有娠即停。三月正擇食時,可食牛肝及心,至四月五月,不須食矣。

吉祥圓 治女子積年不孕。
覆盆子一斗 天麻 柳絮 丹皮 乾地黃 茯苓 桂心各一兩 五味子 桃花 白朮 川芎各二兩 桃仁去皮尖,一百枚 菟絲子 楮實子各一升
右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空心苦酒下五丸,日中一服,晚一服。

秦椒圓 治婦人絕產,生來未產,盪滌腑臟,使玉門受子精。
秦椒 天雄各十八銖 元參 人參 白蘞 鼠婦 白芷 黃芪 桔梗 露蜂房 桃仁 白殭蠶 蠐螬 白薇 細辛 蕪荑 乾漆 白石英 附子 柏子仁 茯苓 當歸身 乾豆各一兩 牡蒙 沙參 防風 甘草 牡丹皮 牛膝 卷柏 五味子 芍藥 桂心 大黃 石斛 白朮各三十銖 紫石英二兩 澤蘭 乾地黃 川芎各一兩十八銖 鍾乳二兩半 水蛭七十枚 蝱蟲一百枚 麻布叩幅頭七尺,燒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服,稍加至二十丸。若有所去,如豆汁鼻涕,此是病出,覺有異即停。

大黃圓 治帶下百病無子。
川芎五兩 大黃破如米豆熬令黑 柴胡 (石卜)硝 乾薑各一升 茯苓如鷄子大,一枚 蜀椒二兩
右為細末,蜜丸如悟子大,先食服七丸,米飲下,加至十丸,以知為度。五日微下,十日下血,二十日下長蟲及青黃汁,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

紫石英天門冬圓 主風冷在子宮。有子常墮落;或始為婦,便患心痛,仍成心疾,月水都未曾來,服之肥充,令人有子。
紫石英 天門冬 禹餘糧各三兩 蕪荑 烏頭 蓯蓉 桂心 甘草 五味子 柏子仁 石斛 人參 澤瀉 遠志 杜仲各二兩 蜀椒 卷柏 寄生 石南 雲母 當歸 鰞鰂骨各一兩
右為末,蜜和為丸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如至四十丸。

資生順坤方 【 《醫統》】  治女子寒多熱少,久無子孕。
香附一斤,四製為末,篩去頭末,取中末半斤用 川當歸酒浸 白朮土炒,各三兩 川芎 白芍 熟地 生地 白茯 丹皮 黃芩炒 益母草 柴胡 臭椿根白皮各二兩
右為末,酢糊丸梧子大,空心淡酢湯下六十丸,食乾物壓之。

蒼附導痰丸 【 《廣嗣紀要》,下同】  治肥盛婦人無子。
蒼朮炒 香附便浸,各二兩 枳殼麩炒 半夏 川芎 南星泡 神麯炒,各一兩 滑石飛,四兩 陳皮去白 白茯苓各兩半
右十味,共末,薑汁浸蒸餅丸梧桐子大,淡薑湯下。

韓飛霞女金丹 治子宮虛寒不受孕。
白朮 當歸 川芎 赤石脂 藁本 人參 白薇 丹皮 白芷 延胡索 桂心 白芍 沒藥 白茯苓 甘草各一兩
右十五味,除石脂、沒藥另研,餘以醇酒浸三日,焙乾為末,是十五兩;香附子十五兩,以米酢浸三日,略炒為細末,足十五兩;共十六味為末,重羅和勻,煉蜜丸彈子大,磁銀器封收,每取七丸,空心鷄未鳴時服一丸,以清茶漱咽喉後,細嚼以溫酒或白湯下,鹹物乾果壓之。服至四十丸為一劑,以癸水調勻受胎為度。胎中三日一丸,百日止。

艾附煖宮丸 冶同上。
香附六兩,用酢五升,以瓦罐煮一晝夜,搗爛,勿作餅,慢火焙乾 艾葉 當歸各三兩 續斷兩半 吳茱萸 川芎 白芍炒 黃芪各二兩生地一兩官桂五錢
右共為細末,上好米酢糊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淡酢湯食遠下。修合宜壬子日,或夭德合月德合日,益後續世生氣日,至誠合造。

烏鷄丸 治婦人脾胃虛弱,衝任損傷,血氣不足,經候不調,以致無子,服之屢驗。
白毛烏骨雄鷄一隻,要肥者,先以粳米喂養七日,勿令食蟲蟻野物,弔死去毛去雜細,以一斤為率 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各二兩,放鷄肚中,甜美醇酒十碗,以沙罐煮爛,取出,再用桑柴火上焙,去藥,更以餘酒淹盡,焙至焦枯 杜仲鹽水炒 歸身 川芎 白朮 丹參 茯苓各二兩 破故紙炒 人參 甘草炙 肉蓯蓉酒洗去鱗 小茴微炒 砂仁各一兩 香附子酢浸三日焙,四兩
右共研末,酒調麵糊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或米飲下。

補宮丸 固下元。
白芍酒炒 山藥 龍骨煅 赤石脂各等分 乾薑炒,減半
右酢糊丸,空心米飲下。

續嗣降生丹 治婦人五臟虛損,子宮冷憊不能孕。
當歸酒洗 杜仲酒炒 茯神 益智仁 桂心 吳茱萸製 乾薑半生半熟 台烏藥 龍骨煅 川椒去目,各一兩 白芍藥酒炒 川牛膝酒浸 半夏製 防風 秦艽 石菖蒲去毛 北細辛 桔梗各五錢 附子一枚,重一兩者,臍下作一竅,入鹿角霜 白朮 牡蠣煅,童便淬 茯苓 白芷 牡蠣大片者,以童便浸四十九日,每五日一換,取出,硃砂一錢,麵裹煨熟,取出去麵,研極細,留為衣 用硫黃一兩為末,酒和塗遍,用皮紙糊實,米酢浸濕外,以鹽泥厚固之、候乾,用炭五斤,煅過為末,每料止用二兩,餘可收貯再用
右共為末,以酒煮糯米糊為丸悟子大,以前朱砂為衣,每服三五十丸,漸至七八十丸,空心白滾湯或鹽湯溫酒下。

毓麟珠 治婦人血氣俱虛,經脈不調,或斷續,或帶濁,或腹痛,或腰痠,或飲食不甘,瘦弱不孕,服一二斤即可受胎。
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 芍藥酒炒,各二兩 川芎 甘草炙,各一兩 當歸 熟地酒蒸,搗 菟絲子製,各四兩 杜仲酒炒斷絲 鹿角霜 川椒各二兩
右為末,蜜丸彈子大,每空心嚼服一二丸,用酒或白湯送下,或為小丸吞服亦可。如子宮寒甚,或泄或痛,加製附子、炮薑隨宜。

加味六味地黃丸 【 《準繩》,下同】  婦人經事不調,即非受孕光景,縱使受之,亦不全美,宜服此丸。
熟地黃四兩 山茱萸肉 山藥各二兩 澤瀉 香附米童便浸透,炒乾三次,各一兩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一兩五錢 蘄艾葉去筋酢煮,五錢
右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百沸湯送下,隨後證作湯使,或另作煎劑服。經水過期者,乃血虛也,宜四物湯知參、芪、陳皮,白朮服之。若肥白人是痰多,宜二陳加南星、蒼朮、滑石、芎、歸、香附之類。經水不及期者,血熱也,四物加芩、連。肥人亦兼痰治。色紫黑者,同血熱論。經將行而作疼者,氣滯也,用歸身尾、香附米及桃仁、紅花、黃連以行之,或加四物、莪朮、延胡索、木香;熱加黃芩、柴胡。經行後作疼者,血氣虛也,八物湯。

調理藥 肥人無子,宜先服此藥。
茯苓二兩 川芎七錢半 當歸酒洗 白芍藥 白朮 半夏湯洗 香附 陳皮 甘草各一兩
右作十貼,每貼薑三片,水煎,吞後丸子:
白朮二兩 半夏麯 川芎 香附米各一兩 神麯炒 茯苓各半兩 橘紅四錢 甘草二錢
右共為末,粥丸,每服八十丸,用前藥吞下。如熱多者,如黃連、枳實各一兩。

螽斯丸 一名秦桂丸。服前藥訖,即服此丸。
人參四錢 附子 茯苓各六錢 厚朴 杜仲 桂心 秦艽 白薇 半夏 乾薑 牛膝 沙參各二錢 細辛五錢
右為末,煉蜜和丸小豆大,每服五丸,空心酒下。加至十丸不妨。覺有娠三月後,不可更服。忌食牛馬肉,則難產,當出月。

抑氣散 治婦人氣盛於血,所以無子;尋常頭眩運,膈滿體疼,怔忡,皆可服。
香附炒 陳皮焙,各二兩 茯神 甘草炙,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三錢,不拘時,白湯調下。

大五補丸 服之有子。
天門冬 麥門冬 菖蒲 茯苓 枸杞 人參 益智 地骨皮 遠志肉 熟地黃各等分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服數服後,以七宣丸泄之。

白薇丸 治婦人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百病皆主之。
白薇 熟乾地黃 白龍骨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藁本 卷柏 白芷 覆盆子 人參 桂心 菖蒲 白茯苓 遠志去心,各七錢半 車前子 當歸剉微炒 芎藭 蛇牀子 細辛 乾薑炮製,各半兩
右件藥杵羅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以溫酒下三十丸。

趙氏蓯蓉菟絲子丸 不寒不熱,助陰生子。
肉蓯蓉一兩三錢 覆盆子 蛇牀子 菟絲子 川芎 當歸各一兩二錢 白芍藥一兩 防風 五味子各六錢 條芩五錢 牡蠣鹽泥固濟煅 鰞鰂魚骨各八錢 艾葉三錢
右藥俱焙乾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淡鹽湯下,早晚皆可服。

加味香附丸 男服聚精丸,女服此。
香附一斤:四兩,老酒浸二宿,炒搗碎,再焙乾磨為末;四兩米酢浸,同上;四兩童便浸,同上;四兩用山梔四兩煎濃汁去滓,入香附浸,同上 澤蘭淨葉酒洗 海螵蛸搗稍碎炒,各六兩 白芍藥酒拌炒 當歸酒洗,各四兩 懷熟地八兩,酒蒸搗膏焙乾 川芎三兩
右各為末,用浮小麥粉,酒酢水打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日早晚兩服。忌食萊菔及牛肉生冷。

調經丸 服之有子。
香附半斤,童便酒酢各浸一分,生一分,俱酒炒 杜仲薑汁炒,半斤 川芎 當歸身 青皮麩炒 白芍藥 生地 陳皮 小茴香酒炒 烏藥炒 延胡索略炒 肉蓯蓉酒浸 鰞鰂魚骨酥炙 黃芩酒炒,各四兩
右十四味秤足真正好料,酢和麵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好酒送下。一方無陳皮、地黃,有人參、黃芪各二兩。

正元丹 調經種子。
香附一斤,同艾三兩,以酢同浸一宿,然後以酒、鹽、酥童便各製四兩 阿膠蛤粉炒,二兩 生地酒洗 枳殼半生半麩炒,各四兩 川芎炒 當歸身酒洗 熟地酒浸,各四兩 白芍藥八兩,半生半酒炒
右末之,酢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鹽湯吞五六十丸。如有帶,加白茯苓、琥珀。

永固孕湯 【 《準繩》】  常服固孕。
地黃 川芎 黃芩各五分 歸身尾 白芍藥 人參 陳皮各一錢 白朮一錢 甘草三錢 桑上羊食藤圓者七葉,即金銀藤 黃蘗少許
右(口父)咀,入糯米四十粒,水煎服。

坐導藥 治全不產及斷緒,服千金盪胞湯,惡物不盡用此。
皂角去皮子 山茱萸 當歸各二兩 五味子 細辛去苗 乾薑炮,各一兩 白礬枯 大黃 戎鹽 蜀椒各半兩
右為細末,以絹袋大如指長三寸餘,盛藥令滿,縛定,納婦人陰中,坐臥任意,勿行走,小便時去之,更安。一日一度,易新者,必下清黃冷汁,汁盡即止,可交媾,即有子。若未見病出,可十日安之。此藥本為服盪胞湯空去子宮冷惡物出不盡,以導藥下之。蓋子宮有冷惡物,故令無子。值天陰冷則發疼痛,須候病出盡方已,不可中輟。每日早飯,用苦蕒菜煎湯熏之。《千金翼》有苦瓠,無山茱萸。

盪胞湯 【 《千金方》】  治婦人立身以來,全不產育;及斷緒久不產,三十年者,宜服。
附子炮,一兩半 (石卜)硝 當歸 大黃蒸一飯久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各三兩 厚朴薑汁炙 牛膝 桔梗 赤芍藥 人參 茯苓 桂心 甘草炙 陳橘皮各二兩 蝱蟲去翅足,炒焦 水蛭炒,枯各十枚
右十七件,以清酒五升,水六升,合煮取三分,分四服,日三夜一,每服相去三辰,更服。如常覆被,少時出汗。汗不出,冬月著火籠之。必下積血及冷赤膿,如赤小豆汁。本為婦人子宮內有此惡物令然,或天陰臍下痛,或月水不調,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盡,氣力弱,大困不堪,更服亦可,二三服即止。如大悶不堪,可食酢飲冷漿一口即止。然空去惡物不盡,不大得藥力,若能忍服盡,大好。一日後仍著坐導藥。一方有細辛二兩。

玉鑰啟榮丸 【 《廣嗣方》】 治婦人無子。
香附子搗去毛,酢水浸三日,炒乾細末,十五兩 當歸二兩 白芍藥 川芎 赤石脂 藁本 人參 牡丹皮 白茯苓 白薇 桂心 白芷 白朮 延胡索 沒藥各一兩
右除石脂、沒藥外,餘藥到,酒浸三日,焙乾為末,足十五兩,重羅極細,入別研赤石脂、沒藥末,煉蜜和丸彈子大,每取一丸,空心鷄未鳴時,先以溫茶或薄荷湯漱口後細嚼,溫酒或白湯送下,以乾物壓下,服至一月即效。按《醫學入門》此方無桂心,有熟地黃,名女金丹。治婦人無子,或多痰火等疾。經候亦調,容顏不減,但久無孕,乃子宮有陰無陽,不能生發,宜服此鼓動微陽,一月即效。或赤白帶下崩漏,及血風血氣虛勞諸證,無所不治,真女中金丹也。

煖宮螽斯丸 【 《集略》】  名壬子丸。婦人無子者服之。
厚朴一兩二錢半 吳茱萸 白茯苓 白芨 白蘞 石菖蒲 白附子 肉桂去粗皮 人參 沒藥各一兩 細辛 乳香 當歸身酒浸焙 牛膝酒洗,各七錢半
右為末,蜜丸小豆大?酒下一二十丸,壬子日修合。

百子附歸丸 【 《廣嗣》】  久服有孕,及治月水參差不調。
四製香附末十兩 川芎 白芍藥 當歸 熟地黃 阿膠珠 陳艾葉各二兩
右為末,用石榴一枚,連皮搗碎,煎水打糊和丸梧子大,每百九空心酢湯下。一方無石榴一味,名百子建中丸。忌鐵。

琥珀調經丸 【 《入門》,下同】  治婦人胞冷無子,能令經調。
香附米一斤,分作二包,用裡便米酢各浸九日,和淨熟艾四兩拌勻,再加酢五碗,入砂鍋內同煮乾 琥珀一兩 川芎 當歸 芍藥 熟地 生地 沒藥各二兩
右為末,酢糊和丸梧子大,每百丸,空心以艾酢湯吞下。

加味養榮丸 治經脈來前,外潮內煩,欬嗽食少,頭昏目眩,帶下,血風血氣,久無嗣息,一切痰火等證,服之有孕。又治胎前胎動胎漏,常服可無小產之患。
熟地黃 當歸 白朮各二兩 白芍藥 川芎 黃芩 香附各一兩半 陳皮 貝母 白茯苓 麥門冬各一兩 阿膠炒珠,七錢 甘草五錢 黑豆炒去皮,四十九粒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七八十丸。忌食諸血。

加味益母丸 服之百日有孕。
益母草半斤 當歸 赤芍藥 木香各二兩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白湯下百丸。

濟陰丹 【 《局方》】  治婦人久冷無子,及數經墮胎,皆因衝任虛損,胞內宿挾疾病,經候不調,或崩漏帶下三十六疾,皆令孕育不成,以至絕嗣。亦治產後百病,令人有孕及生子充實無病。
蒼朮八兩 香附子 熟地 澤蘭各四兩 人參 桔梗 蟬蛻 石斛 藁本 秦艽 甘草各二兩 當歸 桂心 乾薑 細辛 牡丹皮 川芎各一兩半 木香 白茯苓 京墨煅 桃仁各一兩 川椒 山藥各七錢半 糯米炒,一升 大豆黃卷炒,半升
右為末,煉蜜和勻,一兩作六丸,每丸細嚼,溫酒或酢湯送下。

勝金丹 【 《得效方》】  治月水愆期,久無嗣息,及血癖氣痛,百般諸疾。
丹皮 藁本 人參 當歸 白茯苓 赤石脂 白芷 肉桂 白薇 川芎 延胡索 白芍藥 白朮各一兩 沉香 甘草各五錢
右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空心溫酒嚼下,服二十丸,當有孕。

溫經湯 【 《入門》】  治同上。
香附米一斤,童便浸透,水洗,露一宿,再浸再露再晒,如此三次,用好酢浸透一宿,晒乾,杵去毛為末 益母草十二兩,東流水洗淨烘乾為末
右別以香附四兩,艾葉一兩,煮取汁,用三分酢,七分汁,和前二末,為丸梧子大,空心,臨臥淡酢湯下七八十丸。不惟治婦人百病,而生育之功效如神。

調經養血丸 【 《回春》】  治經脈不調,久不受孕。
香附子十二兩,酒、酢、鹽湯、童便,各浸三日,焙 當歸身酒洗 白芍藥酒炒 生地黃酒洗 丹皮酒洗,各二兩 川芎 白茯苓 白芷 乾薑炒 肉桂 紅花 沒藥 半夏薑汁 桃仁 阿膠珠各一兩 延胡索六錢 甘草炙 蓬朮煨,酢炒,各五錢 茴香炒,二錢
右為末,酢糊和丸梧子大,空心白湯或溫酒二百丸。有孕勿服。

調經種玉湯 治婦人無子,多因七情所傷,致經水不調,不能受孕。
熟地黃酒蒸 香附子炒,各六錢 當歸身酒洗 吳茱萸 川芎各三錢 官桂 熟艾各二錢
右剉,分作四貼,每貼入薑一片,水煎空心服。待經至之日服起,一日一貼,藥盡交媾,必成孕矣。此藥百發百中。

先天歸一湯 治同上。
當歸身酒洗,一兩二錢 白朮麩炒 白茯苓 生地黃酒洗 川芎各一兩 人參 白芍藥 牛膝酒洗,各八錢 砂仁炒 香附子 牡丹皮 半夏各七錢 陳皮六錢 甘草四錢
右剉,分作十貼,薑三片,水煎,空心服。滓再煎,臨臥服。經未行,先服五貼;經行後,服五貼,藥盡即效。經脈調和,即當有孕矣。

神仙附益丹 【 《醫鑑》】  一名調經散,一名大溫經湯。治衝任虛損,月事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踰月不至,或一月再至,或曾經半產,瘀血停留,脣口乾燥,五心煩熱,小腹冷痛,久不受胎。
阿膠 芍藥 川芎 當歸 人參 肉桂 牡丹皮 茱萸 甘草各二分 半夏二分半 麥門冬五分
右,薑煎溫服。

  單方

立春日雨水,夫妻各飲一杯還房,當獲有子,神效。 【 藏器】

陽起石治崩中漏下,破子臟中血,癥瘕結氣,寒熱,腹痛無子。 【 《本經》】

慈石鍊水飲之,令人有子。 【 《別錄》】

慈石毛令人有子,宜入酒。 【 《本草》】

地耳明目益氣,令人有子。 【 《別錄》】

木耳久服,令人有子。 【 藏器】

  針灸

《甲乙經》曰:女子大疝絕子,築賓主之。
女子絕子,灸臍中,令有子。
婦女絕子,商丘主之。穴在內踝前宛宛中。
婦人絕產,若未曾生產,陰廉主之,刺入八分,羊矢下一寸是也[剌入八分,羊矢下一寸是也 原作「剌入分半,灸下一寸」。據《甲乙經》卷十二婦人雜病改。]。石門,三焦募也,一名利機,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在臍下二寸,任脈氣所發。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
《脈經》曰:右手關後尺中陽絕者,無子戶脈也,苦足逆寒絕產,帶下無子。陰中寒,刺足少陰經治陰。
《千金方》曰:女子不字,陰暴出,經漏,刺然谷,入三分,灸三壯,穴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
拘攣腹滿疝,月水不下,乳餘疾絕子,陰癢,賁豚上(月真),腹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刺陰交入八分,灸五壯,穴在臍下一寸。
絕子陰挺出,不禁自瀝,刺上髎,入三寸,留七呼,灸三壯,穴在第一空腰髀下一寸俠脊。
女子無子,欬而短氣,刺湧泉,入三分,灸三壯,穴在足心陷者中。
氣衝主無子,小腹痛。
水原、照海,主不字,陰暴出,淋漏,月水不來而多悶,心下痛。
腹滿疝積聚,乳餘疾絕子,陰癢,奔豚上,少腹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刺石門,入五分,穴在臍下二寸。忌灸,絕孕。
絕子,衃血在內不下,胞轉不得尿,小腹滿,石水痛,刺關元,入二寸,灸七壯,穴在臍下三寸是也。
子門不端,小腹疝,苦寒,陰癢及痛,賁豚搶心,飢不能食,腹脹,經閉不通,小便不利,乳餘疾絕子,內不足,刺中極,入二寸,留十呼,灸三壯,穴在臍下四寸。
女子疝瘕血閉,無子,不嗜食,刺曲泉,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乃得之。刺入六分,灸三壯。
婦人無子,灸四滿三十壯,穴在丹田兩邊相去各開寸半。丹田在臍下二寸是也。
婦人絕子,灸然谷五十壯,穴在內踝前直下一寸。
婦人絕嗣不生,胞門閉塞,灸關元三十壯,報之。
婦人姙子不成,墮落,腹痛,漏見赤,灸胞門五十壯。
婦人子臟閉塞,不受精疼,灸胞門五十壯。
婦人絕嗣不生,灸氣門五十壯,穴在關元旁三寸。
婦人絕嗣不生,漏赤白,灸泉門十壯,三報,穴在橫骨當陰上際。
《東垣十書》曰:婦人無子,灸關元穴二十壯,三報。
女人胞胎門落頹不收,常濕,灸神闕、玉泉各五十壯;身交灸五十壯,三報,穴在臍下橫縫中。
又法:玉泉旁開三寸,灸隨年壯,三報。
《醫學綱目》曰:婦人無子,子宮針入二寸,灸三七壯,穴在中極旁各開三寸。
《醫學入門》曰:婦人針灸石門,終身孕不成。
婦人中極灸三遍,令生子。
三陰交,治婦人久不成孕。
《古今醫鑑》曰:婦人子宮冷甚不孕,灸丹田七壯,神效,穴在臍下三寸。何以知其冷甚?丈夫交會之際,當自知之也。
女人無孕,或經生子後久不成孕。及懷孕不成,用稈心一條,長十四寸,令女人仰臥,舒手足以所量稈心,自臍心直垂下盡頭處,以墨點記後,以此稈心平折,橫安前點處兩頭盡處是穴,按之自有動脈應手,各灸三七壯,炷如箸頭,神驗。即胞門子戶穴也。

   醫案

《儒門事親》曰:戴人過譙郡營中飲會,有一卒說黜妻事,戴人問其故,答曰:吾歸為室女時,心下有冷積如覆杯,按之如水聲,以熱手熨之如冰,娶來已十五年矣,恐斷吾嗣,故欲黜之。戴人曰:勿黜也,如用吾藥,病可除,孕可得。卒從之。戴人診其寸脈沉而遲,尺脈洪大有力,非無子之候也。可不踰年而孕。先以三聖散吐涎一斗,心下平軟;次服白朮調中湯、五芩散;後以四物湯和之。不再月,氣血合度,數月而娠一子。戴人常曰:吾用此法,無不子之婦。信不誣也。

《寓意草》曰:一友繼室夫人,身體肥盛,經候雖調,從未孕育,令僕定方而施轉移化機之藥,雖從古醫書所未載,然可得言也。蓋山之不可葬者五,童斷過石獨,縱有明師,無所施其剪裁,以故女之不可孕。如方書所誌,生稟之殊,非人工所能改移者,可不更論。若夫生稟不殊,但為形軀所纍,而嗣孕終不乏者,古今來不知凡幾。但夫婦之愚,天然湊合之妙,雖聖神有不能傳者,所以方書闕焉未備耳。僕試言之:地之體本厚重,然得天氣以包舉之,則生機不息。若重陰沍寒之區,天日之光不顯,則物生實罕。人之體中肌肉豐盛,乃血之榮旺,極為美事,但血旺易至氣衰。夫氣與血兩相維附,何以偏衰偏旺耶?蓋氣為主則血流,血為主則氣反不流,氣不流有似於衰耳。所以一切補氣之藥皆不可用,而耗氣之藥反有可施,緣氣得補則愈錮,不若耗之以助其流動之勢,久則血仍歸其統握之中耳。湖陽公主體肥受孕,不能產,得明者定一傷胎之方,服數十劑而臨產始得順利,母子俱安。蓋肥滿之軀,胎處其中,全無空隙,以故傷胎之藥,止能耗其外之血肉,而不能耗其內之真元。僕倣是意而製方,豫為受胎之地。夫豈無術而杜譔乎?女之宜男者,先平其心,心和則氣和,氣和則易於流動充滿也。其次在節食,仙府清肌,恆存辟穀,宮中細腰,得之忍飢,志壹動氣,何事不成耶?而且為齊心槓德,以神道之教,補藥餌之不逮,有不天人叶應者乎?僕於合浦求珠,藍田種玉之舉而樂道之。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八十五

 婦人胎前門

  黃帝素問

   陰陽別論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 註 陰搏者,尺脈滑利而搏擊應手也。陽別者,與寸口之陽,似乎別出而不相貫。此當主有姙,蓋有諸內,是以尺脈滑利如珠也。】

   平人氣象論

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姙子也。
【 註 子,男子也。以婦人之兩手尺部候之,若左手之少陰腎脈動甚者當姙子,以左男而右女也。】

   奇病論

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為何也?岐伯對曰:胞之絡脈絕也。
 【 註 胞之絡脈,胞絡之脈也。姙至九月,胞長已足,設有礙於胞絡,即使阻絕而不通。】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
 【 註 聲音之道,在心主言,在肺主聲。然由腎間之動氣,上出於舌,而後能發其音聲,故曰:舌者,音聲之機也。胞之絡脈繫於臂,足少陰之脈貫腎繫舌本,胞之絡脈阻絕,則少陰之脈亦不通,是以舌不能發機而為瘖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無治也,當十月復。
 【 註 十月胎出則胞絡通而音聲復矣。】

   六元正紀大論

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帝曰: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 註 重身,謂姙娠而身重;毒者,大寒大熱之藥也。娠婦始結胎之一月二月乃木氣司養,三月四月主火,五月六月主土,七月八月主金,九月十月主水,至太陽而五行已周,陰陽水火分而成後天之形身矣。然未生之前,五行之氣,各有盛有虛,有勝有鬱,宜以寒熱溫涼順逆而調之。設或有病,而欲不遠寒,不遠熱,亦無傷於胎氣,所謂有故無殞,然亦無過之而致殞也。即如大積大聚,乃屬臟腑之五行,尚其可犯寒而犯熱者也。若過犯之則死。】

  金匱要略 【 漢&S231;張機】


     胎前總論

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姙娠,桂枝湯主之。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姙娠下血者,假令姙脹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臟。
婦人懷娠,腹中(疒丂)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姙娠嘔吐不止,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
姙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
姙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婦人姙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
姙娠養胎,白朮散主之。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姙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圓主之。
宿有癥病而孕胎,及三月而漏血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凡胎動多在當臍,今在臍上,故知是癥。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覆花湯主之。

   食物禁忌

麋脂及梅李子,若姙婦食之,令子青盲。
婦人姙娠,不可食兔肉山羊肉及鼈鷄鴨,令子無聲音。
梨令人寒中,產婦亦不宜食。
姙婦食薑,令子餘指。

  脈訣 【 晉&S231;王叔和】

   雜病歌

血下如同月水來,漏極胞乾主殺胎。亦損姙母須憂慮,爭遣神丹救得回。
心腹急痛面目青,冷汗氣絕命必傾。血下不止胎衝上,心腹冷悶定傷身。隨胎舉重倒仆輕,致胎死在腹中居。已損未出血不止,衝心心亂母魂孤。
傷寒頭痛連百節,氣急衝心溺如血。上生斑點赤黑時,壯熱不止致胎滅。嘔吐不止心煩熱,腰背俱強腦痛裂。六七日來熱腹中,小便不通大便結。

   姙娠脈賦

尺中不絕,胎脈方真。太陰洪而女孕,太陽大而男娠。或遇俱洪,而當雙產。此法推之,其驗若神。月數斷之,各依其部。假令中衝若動,此乃將及九旬。

  千金方 【 唐&S231;孫思邈】

   惡阻

凡婦人虛羸,血氣不足,腎氣又弱,平時喜怒不節,或當風飲冷太過,心下有淡水者,欲有胎而喜病阻。所謂欲有胎者,其人月水尚來,顏色肌膚如常,但苦沉重憒悶,不欲食飲,又不知其患所在,脈理順時平和,則是欲有姙也。如此經二月日後,便覺不通,則結胎也。阻病者,患心中憒憒,頭重眼眩,四肢沉重,懈惰不欲執作,惡聞食氣,欲噉鹹酸果實,多臥少起,世謂惡食。其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劇吐逆,不能自勝舉也。此由經血既閉,水漬於臟,臟氣不宣通,故心煩憒悶,氣逆而嘔吐也。血脈不通,經絡否濇則四肢沉重,挾風則頭目眩也。覺如此候者,便宜服半夏茯苓湯數劑,後將茯苓丸,淡水消除,便欲食也。既得食力,體強氣盛,力足養胎,母便健矣。古今治阻病方有十數首,不問虛實冷熱,長少[長少 原作「食少」,據《千金》卷二姙娠惡阻改。]殆死者,活於此方,不可勝紀。

   養胎

舊說凡受胎三月,逐物變化,稟質未定,故姙娠三月,欲得觀犀象猛獸珠玉寶物,欲得見賢人君子盛德大師,視禮樂鐘鼓俎豆軍旅陳設,焚燒名香,口誦詩書古今箴誡,居處簡靜,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彈琴瑟,調心神,和情性,節嗜慾,庶事清淨,生子皆良長壽,忠孝仁義,聰慧無疾,斯蓋文王胎教者也。
兒在胎日月未滿,陰陽未備,臟腑骨節皆未成足,故自初迄於將產,飲食居處,皆有禁忌。
姙娠食騾肉,產難。
姙娠食兔肉犬肉,令子無音聲并缺脣。
姙娠食鷄子及乾鯉魚,令子多瘡。
姙娠食葚并鴨子,令子倒出心寒。
姙娠食雀肉并豆醬,令子滿面多(黑干)(黑曾)黑子。
姙娠食雀肉飲酒,令子心淫情亂,不畏羞恥。
姙娠食冰漿,絕胎。
姙娠勿向非常地大小便,必半產殺人。

   徐之才逐月養胎方

姙娠一月名始胚,飲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麥,毋食腥辛,是謂才正。
姙娠一月,足厥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厥陰內屬於肝,肝主筋及血。一月之時,血行否濇,不為力事,寢必安靜,無令恐畏。
姙娠一月,陰陽新合為胎,寒多為痛,熱多卒驚,舉重腰痛,腹滿胞急,卒有所下,當預安之,宜服烏雌鷄湯。
姙娠二月名始膏,無食辛燥,居必靜處,男子勿勞,百節皆痛,是為胎始結。
姙娠二月,足少陽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少陽內屬於膽,主精。二月之時,兒精成於胞裏,當慎護之,勿驚動也。
姙娠二月,始陰陽踞經,有寒多壞不成,有熱即萎悴,中風寒,有所動搖,心滿臍下懸急,腰背強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熱,宜服艾葉湯。
姙娠三月名始胎,當此之時,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璣。欲子美好,數視璧玉;欲子賢良,端坐清虛。是謂外象而內感者也。
姙娠三月,手心主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心主內屬於心,無悲哀思慮驚動。
姙娠三月為定形,有寒大便青,有熱小便難,不赤即黃,卒驚恐憂,愁嗔怒喜頓仆,動於經脈,腹滿繞臍痛或腰背痛,卒有所下,宜雄鷄湯。
姙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食宜稻粳,羹宜魚雁,是謂盛血氣,以通耳目而行經絡。
姙娠四月,手少陽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少陽內輸三焦,四月之時,兒六腑順成,當靜形體,和心志,節飲食。
姙娠四月,有寒,心下溫溫欲嘔,胷膈滿不欲食,有熱小便難,數數如淋狀,臍下苦急,卒風寒,頸項強痛,寒熱,或驚動身軀,腰背腹痛,往來有時,胎上迫胷,心煩不得安,卒有所下,宜菊花湯。
姙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臥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處,厚其衣服,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麥,其羹牛羊,和以茱萸,調以五味,是謂養氣以定五臟。
姙娠五月,足太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太陰內輸於脾,五月之時,兒四肢皆成,無大飢,無甚飽,無食乾操,無自炙熱,無大勞倦。
姙娠五月,有熱苦頭眩心亂嘔吐,有寒苦腹滿痛小硬數,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熱,胎動無常處,腹痛悶頓欲仆,卒有所下,阿膠湯主之。
姙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身欲微勞,無得靜處,出遊於野,數觀走犬及視走馬,食宜鷙鳥猛獸之肉,是謂變腠理紉筋,以養其力,以堅其膂。
姙娠六月,足陽明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陽明內屬於胃,主其口目。六月之時,兒口目皆成,調五味,食甘美,無太飽。
姙娠六月,卒有所動不安,寒熱往來,腹內脹滿,身體腫,驚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產,手足煩疼,宜服麥門冬湯。
姙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勞身搖肢,無使定止,動作屈伸,以運血氣,居處必燥,飲食避寒,常食稻粳以密腠理,是謂養骨而堅齒。
姙娠七月,手太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太陰內屬於肺,主皮毛。七月之時,兒皮毛已成,無大言,無號哭,無薄衣,無洗浴,無寒飲。
姙娠七月,忽驚恐搖動,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脈若微寒煩熱,腹滿短氣,常苦頸項及腰背強,葱白湯主之。
姙娠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膚革,和心靜息,無使氣極,是謂密腠理而光澤顏色。
姙娠八月,手陽明脈養,不可針灸其經。手陽明內屬於大腸,主九竅。八月之時,兒九竅皆成,無食燥物,無輒失食,無怒大起。
姙娠八月,中風寒有所犯觸,身體盡痛,乍寒乍熱,動不安,常苦頭眩,痛繞臍下寒,時時小便白如米汁,或青或黃,或使寒慄,腰背苦冷而痛,目(目巟)(目巟),芍藥湯主之。
姙娠九月,始受石精以成皮毛,六腑百節,莫不畢備,飲醴食甘,緩帶自持而待之,是謂養毛髮,致才力。
姙娠九月,足少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足少陰內屬於臂,腎主續縷。九月之時。兒脈續縷皆成,無處濕冷,無著炙衣。
姙娠九月,若卒得下痢,腹滿懸急,胎上衝心。腰背痛不可轉側,短氣,宜半夏湯。
姙娠十月,五臟俱備,六腑齊通,納天地氣於丹田,故使闢節人神皆備,但俟時而生。
姙娠一月始胎,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立,七月毛髮生,八月臟腑具,九月穀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宜服滑胎藥。八月即服丹參膏養胎,臨月服,令滑而易產。

   脈法

左手尺中浮大者男,右手尺中沉細者女。若來而斷絕者,月水不利。

  活人書 【 宋&S231;朱肱】

   姙娠傷寒用藥方法

姙婦傷寒,仲景無治法,用藥宜有避忌,不可與尋常婦人一概治之。
傷寒安胎,宜阿膠散或白朮散。
傷寒憎寒發熱,當發其汗,宜葱白湯。
傷寒或中時行,洒淅作寒,振慄而悸,或加噦者,宜蘇木湯。
傷寒頭痛,嘿嘿不欲飲食,脅下痛,嘔逆痰氣,宜黃龍瘍。
傷暑頭痛,惡寒,身熱躁悶,四肢疼痛,背項拘急,脣口乾燥,宜柴胡石膏湯。
傷寒四日至六日已來,加心腹脹,上氣,渴不止,食飲不多,腰疼體重者,宜枳實散。
傷寒頭目旋疼,壯熱心躁,宜旋覆花湯。
傷寒壯熱,嘔逆頭疼,不思飲食,胎氣不安者,宜麥門冬湯。
姙婦發斑,變為黑色,宜梔子大青湯。
壯熱頭疼,心煩嘔吐,不下食,宜蘆根湯。
傷寒頭疼壯熱,宜梔子五物湯。
傷寒頭痛,肢節痛壯熱,宜前胡七物湯。
姙婦七月,傷寒壯熱,赤斑變黑,溺血,宜升麻六物湯。發熱煩悶,宜葛根一物湯。
熱病,宜葱白豉湯。

  婦人良方 【 宋&S231;陳自明】

   總論

《巢氏病源》論:姙娠一月名胚胎,足厥陰脈養之。二月名始膏,足少陽脈養之。三月名始胎,手心主脈養之。當此之時,血不流行,形象始化,未有定儀,因感而變。欲子端正莊嚴,常口談正言,身行正事;欲生男,宜佩弦執弓矢;欲生女,宜佩韋施環珮;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賢能,宜看詩書。是謂外象而內感者也。四月始受水精以成其血脈,手少陽脈養之。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足太陰脈養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陽明脈養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手太陰脈養之。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膚革,手陽明脈養之。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髮,足少陰脈養之。十月五臟六腑關節,人神皆備。此其大略也。又五臟論有稱耆婆者論: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具;五月筋骨成;六月毛髮生;七月遊其魂,兒能動左手;八月遊其魄,兒能動右手;九月三轉身;十月受氣足。更有《顱顖經》云:一月為胎胞精血凝也。二月為胎形成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四月陰靈為七魄,五月五行分五臟也。六月六律,定六腑也。七月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已定,生人也。十月受氣足,萬象成也。今推究數說,如五臟論者類皆淺鄙,妄託其名。至於三藏佛書,且涉怪誕,漫不可考。今按《顱顖經》三卷云中古巫方所撰。其巢氏論姙娠至三月始胎之時,欲談正言,行正事,佩弦韋,執弓矢,施環珮,佩白玉,讀詩書之類,豈非胎教之理乎?嘗試推巢氏所論云,姙娠脈養之理,若厥陰肝脈也,足少陽膽脈也,為一臟腑之經,餘皆如此。且四時之令,必始於春木,故十二經之養始於肝,所以養胎在一月二月。手心主心胞絡脈也,手少陽三焦脈也,屬火而夏旺,所以養胎在三月四月。手少陰手太陽,乃心脈也,以君主之官無為而尊也。足太陰脾脈也,足陽明胃脈也,屬土而旺長夏,所以養胎在五月六月。手太陰肺脈也,手陽明大腸脈也,屬金而旺秋,所以養胎在七月八月。足少陰腎脈也,屬水而旺冬,所以養胎在九月。又况母之腎臟繫於胎,是母之真氣,子之所賴也。至十月,兒於母腹之中,受足諸臟氣脈所養,然後待時而生。此論奧微而有至理,世更有明之者,亦未有過於巢氏之論矣。余因述其說。

   論胎教

胎教產圖之書,不可謂之迂而不加信,然亦不可狎犯之。方今俚俗之家,與不正之屬,將息避忌,略不加意。或藥毒不消,或產於風露,無產厄而子母均安者,亦倖有之。若保胎之法,須多方豫養,方無後患。如鄰家有所興修,亦或犯其胎氣,令兒破形殞命。如刀犯者形必傷,泥犯者竅必塞,打擊者色青黯,繫縛者筋拘攣。如此等驗,有如指掌,不可不慎也。

   孕元立本章

有泰初,有泰始。混沌一判,既見氣矣,故曰泰初;既立形矣,故曰泰始。氣初形始,天地相因,生生化化,品物彰矣。故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有生之初,雖陽予之正,育而充之,必陰為之主。因形移易,日改月化,坤道之代終也。謂之姙,陽既受始,陰壬之也,壬子謂之姙。謂之胞,己為正陽,陰包之也。謂之胚,未成為器,猶云坯也。謂之胎,既食於母,為口以也。若娠則以時動也,若懷則以身依之也。天之德,地之氣,陰陽之至和,相與流薄於一體,唯能順時數,謹人事,勿動而傷,則育之道得矣。觀四序之運,生長收藏,代出萬物,儀則咸備,而天地之氣,未始或虧者,蓋陰陽相養以相濟也。

   驗胎法

婦人經脈不行,已經三月,欲驗有胎,川芎生為末,空心濃煎艾湯調下二錢,腹內微動則有胎也。

   胎殺避忌胎前將護法

一受孕之後,切宜避忌胎殺所遊。如經云:刀犯者形必傷,泥犯者竅必塞,打擊者色青黯,繫縛者筋拘攣。甚至母殞,禍如反掌。
月遊胎殺 立春在房牀,驚蟄在戶 【 單扇,】 清明在門 【 雙扇,】 立夏在竈,芒種在母身,小暑在竈,立秋在碓 【 按京本云在正北方子云,】 白露在廚前,寒露在門,立冬在戶及廚,大雪在罏及竈,小寒在房母身。
十干日遊胎殺 甲己日占門,乙庚日占碓磨,丙辛日占井竈,丁壬日占廚廨,戊癸日占米倉。
十二支日遊胎殺 子丑日占中堂,寅卯辰酉日占竈,巳午日占門,未申日占籬下,戌亥日占房。
六甲旬遊胎殺 甲子旬遊窻碓,甲戌旬遊正廳,甲申旬遊中庭,甲午旬遊房內,甲辰旬遊房中,甲寅旬遊二門。
太史局日遊胎殺 每遇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五日,在房內北。
庚子辛丑壬寅,在房內南。
癸卯一日,在房內西。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四日,在房內東。
六成六己日,在房內中。餘日在外無占。
凡遊在房內,不宜於方位上,安牀帳及掃舍,皆凶。
又有小兒殺及本年三殺,及產母身黃定命,皆不可犯。凡姙娠之後,將此貼於房內,常照見之,切不可穿鑿修掘,移釘繫籬壁重物展壓之類。犯之,重則胎死腹中,母亦不利;輕則子受其殃,成人之後,必定破形,拳攣跛縮瘖瘂。犯之極驗。

   食忌

一受孕之後,切宜忌不可食之物,非惟有感動胎氣之戒,然於物理亦有厭忌者。設或不能戒忌,非特延月難產,亦能令兒破形損母,可不戒哉。
食鷄肉糯米合食,令子生寸白蟲。食羊肝,令子生多厄。食鯉魚膾及鷄子,令兒成疳生瘡。食犬肉,令子無聲音。食兔肉,令子脣缺。食鼈,令子項短及損胎。食螃蟹,令子橫生。豆醬合藿香,食之墮胎。食生薑,令子多指生瘡。食蝦蟆鱓魚,令兒瘖瘂。食驢馬肉,延月難產。

   孕婦藥忌

蚖螌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配天雄。(艹蹢)(艹躅)野葛螻蛄類,烏喙側子及蝱蟲。牛黃水銀并巴豆,大戰蛇蛻及蜈蚣。牛膝藜蘆并薏苡,金石錫粉及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蜥蜴飛生及(上庶下虫)蟲。代赭蚱蟬膩粉麝,芫花薇蓹草三稜。槐子牽牛并皂角,桃仁蠐螬和茅根。糧根硇砂與乾漆,亭長波流菵草中。瞿麥(艹閭)茹蟹爪甲,蝟皮赤箭赤頭紅。馬刀石蠶衣魚等,半夏南星通草同。乾薑蒜鷄及鷄子,驢肉兔肉不須供。切須婦人產前忌,此歌宜記在心胷。
 【 按方書:大黃、硫黃、桃仁、紅花、槐花、虎掌、狼牙、蕘花、生鼠、溲疏、木鼈、蘇木、甘遂,俱忌。】

   惡阻

姙娠惡阻病,《產寶》謂之子病,《巢氏病源》謂之惡阻。由胃氣怯弱,中脘停痰,脈息和順,但肢體沉重,頭眩擇食,惟嗜酸鹹,甚者寒熱嘔吐,胷膈煩滿,半夏茯苓丸主之。
 【 註 前證若中脘停痰,用二陳湯加枳殼。若飲食停滯,用六君子加枳殼。若脾胃虛弱,用異功散。若胃氣不足,用人參橘皮湯。兼氣惱加枳殼。胷脅痞悶,再加蘇梗。脅痛,再加柴胡。若飲食少思,用六君子加紫蘇、枳殼。頭運體倦,用六君子湯。若脾胃虛弱,嘔吐不食,用半夏茯苓湯。蓋半夏乃健脾氣化痰滯之主藥也。脾胃虛弱而嘔吐,或痰涎壅滯,飲食少思,胎不安,必用茯苓半夏湯倍加白朮。然半夏、白朮、茯苓、陳皮、砂仁,善能安胎氣健脾胃,余常用驗矣。】
 【 按《大全》惡阻證有輕重,輕者不服藥亦無妨,重者須以藥療之。《千金方》以半夏茯苓湯、茯苓丸,專治阻病。然此二藥,比來少有服者,以半夏有動胎之性,蓋胎初結慮其易散,此不可不謹也。仲景《傷寒論》有用黃龍湯者,小柴胡湯中去半夏是也。此蓋為姙娠而設。王子亨則有白朮散,《局方》則有人參丁香散,楊振則有人參橘皮湯,齊十朋則有醒脾飲子,皆不用半夏,用之多效。】

   胎動不安

夫人以胃氣壯實,衝任榮和,則胎得所,如魚處淵。若氣血虛弱,無以滋養,其胎終不能成也,宜下之以免其禍。
 【 註 前證宜用姙娠腰腹背痛方論主之。其胎果不能安者,方可議下,慎之慎之!】
姙娠胎動,或飲食起居,或衝任風寒,或跌仆擊觸,或 怒傷肝木,或脾氣虛弱,當各推其因而治之。若因母病而胎動,但治其母。若因胎動而母病,唯當安其胎。 輕者轉動不安,重者必致傷墜。若面赤舌青是兒死也;面青舌赤吐沫是母死也;脣口色青兩邊沬出是子母俱死也。察而治之。  
 【註 前證胎氣鬱滯者,用紫蘇飲。脾氣虛弱者,六君子湯加蘇殼。鬱結傷脾者,歸脾湯加柴梔。鬱怒傷肝脾者,四七湯加芎歸。怒動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若胎已死,急用平胃散加(石卜)硝腐化之。按大全妊娠胎動不安者,由衝任經虛受胎不實也,亦有飲酒房室過度損動不安者,有悮擊觸而胎動者,有喜怒氣宇不舒傷於心肝觸動血脈者,有信醫宜服煖補反為藥所害者,有因母病而胎動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有胎不堅固,動及母疾,但當安胎,其母自愈 。】 
 
   漏胎下血

姙娠經水時下,此由衝任氣虛,不能約制。蓋心小腸二經相為表裏,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故姙娠經水壅之以養胎,畜之以為乳。若經水時下,名曰胞漏,血盡則斃矣。
 【 註 前證若因風熱,用防風黃芩丸。若因血熱,用加味逍遙散。若因血虛,用二黃散。若因血去太多,用八珍湯;未應,補中益氣湯。若因肝火,用柴胡山梔散。若因脾火,用加味歸脾湯。若因事下血作痛,用八珍湯加阿膠、熟艾。若因脾胃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若因脾胃虛陷,用前湯倍用升麻、柴胡。若晡熱內熱,宜用逍遙散。】
 【 按《大全》:夫姙娠漏胎者,謂姙娠數月而經水時下也。此由衝任脈虛,不能約制手大陽少陰之經血故也。衝任之脈,為經絡之海,起於胞內,手太陽小腸脈也,手少陰心脈也,是二經為表裏,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有姙之人,經水所以斷者,壅之養胎,畜之以為乳汁也。衝任氣虛,則胞內泄,不能制其經血,故月事時下,亦名胞漏,血盡則人斃矣。又有因勞役喜怒,哀樂不節,飲食生冷,觸冒風寒,遂致胎動。若母有宿疾,子臟為風冷所乘,氣血失度,使胎不安,故令下血也。曾有以孕婦月信不絕而胎不損,問產科熊宗古。答曰:婦人血盛氣衰,其人必肥,既娠之後,月信常來而胎不動。若據晚進觀之,便以為漏胎。若作漏胎治之,則胎必墮。若不作漏胎治,則其胎未必墮。今推宗古之言,誠有旨也。巢氏云:婦人經閉不利,別無所苦者,是謂有子,以其經血蓄之以養胎,擁之為乳汁也。有子之後,畜以養胎矣,豈可復能散動耶?所以然者,有姙而月信每至,是亦未必因血盛也。若謂婦人榮經有風,則經血喜動,以其風勝則可也。既榮經為風所勝,則所來者非養胎之血。以此辨之,若作漏胎治之,必服保養補胎之藥,且胎不損。強以藥滋之,乃所謂實實虛虛也,其胎終墮宜矣。若醫者,如榮經有風之理,專以一藥治風,經信可止或不服藥,胎亦無恙。然而有胎本不固而因房室不節,先漏而後墮者,須作漏胎治之,此又不可不審也。】
姙娠下血,因冷熱不調,七情失宜,氣血不和所致。若傷於胎,則痛而下血,甚則胎墮矣。
 【 註 前證若因氣怒,用小柴胡湯。若因風熱,用一味防風丸。若因血熱,用一味子芩丸。若因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若因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若氣血盛而下血者,乃因兒小飲少也,不必服藥。】

   驚胎墜扑

姙娠驚胎者,乃懷姙將滿,胎神已具,遂扑傷胎,甚至下血不醒。若欲驗其子母安否,當參胎動不安方論治之。
 【 註 前證若因怒跌仆,或手足抽搐,用釣藤湯。若因氣滯,用紫蘇飲。若因脾胃氣虛,用六君子加蘇梗。若鬱結傷脾,用歸脾湯。若鬱怒傷肝脾,用四七湯加芎、歸。若去血過多,用佛手散;如不應,膠艾湯。氣血虛,八珍加膠、艾。】

   胎氣上逼

姙娠將養如法,則血氣調和,胎得其所,而產亦易。否則胎動氣逆,臨產亦難,甚至危矣。
 【 註 前證若氣逆胎上,用紫蘇飲;飲食不甘,兼以四君子。若內熱晡熱,兼以逍遙散。若胃火所致,用四君、黃芩、枳殼、柴、梔。若脾鬱所致,用歸脾湯加柴、梔、枳殼。】

   數欲墮胎

夫胎乃陽施陰化,榮衛調和,經養完全,十月而產。若血氣虛損,不能養胎,所以數墮也。凡姙婦腰痛多墮胎。
 【 註 按丹溪云:血氣虛乏,不能榮養,其胎則墮。譬如枝枯則果落,藤萎則花墜。又云:墮於內熱而虛者,於理為多。蓋孕至三月上屬相火,所以易墮。不然,何以黃芩、熟艾、阿膠等為安胎之妙如此也。大抵治法須審某月屬某經,育養而藥之。】

   胎不長

夫姙娠不長者,因有宿疾,或因失調,以致臟腑衰損,氣血虛弱而胎不長也。當治其宿疾,益其氣血,則胎自長矣。
 【 註 前證更當察某經絡,審其所因而治之。】

   未足月欲產

姙娠未足月而痛如欲產,或應產而難,或為子煩,用知母一味,蜜丸桐子大,粥飲服之;或槐子、蒲黃等分為丸,酒服;或蒲黃水調錢許,并效。
 【 註 小產重於大產。蓋大產如瓜熟自脫,小產如生採斷其根蒂。豈不重哉!而人輕忽,死於是者多矣。大抵治法宜補形氣,生新血,去瘀血為主。若未足月痛而從產,用芎歸補中湯,倍加知母止之。產而血不止,人參黃芪湯補之。產而心腹痛,當歸川芎湯主之。元氣弱而欲產,八珍湯固之。出血過多而發熱,聖愈湯治之。若汗不止或昏憒喘欬,急用獨參湯。若發熱煩躁,或肉瞤筋惕,用八珍湯。大渴面赤,脈洪而虛者,用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微者,用四君、薑、附以回其陽可也。東垣云:晝發熱而夜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晝安靜而夜發熱躁,是陽氣下陷於陰中也。如晝夜俱發熱者,是重陽無陰也。當竣補其陰。王太僕云: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是無火也。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若陽氣自旺者,補中益氣湯。陽氣陷於陰者,四物二連湯。重陽無陰者,四物湯。無火者八味丸。無水者六味丸。】

   子煩

姙娠苦煩悶者,以四月受少陰君火以養精,六月受少陽相火以養氣,若母心驚膽寒,多有是證。《產寶》云是心肺虛熱,或痰積於胷。若三月而煩者,但熱而已。若痰飲而煩者,吐涎惡食。大凡停痰積飲,寒熱搏吐,甚則胎動不安。
 【 註 前證若因內熱用竹葉湯,氣滯用紫蘇飲,痰滯用二陳、白朮、黃芩、枳殼,氣鬱用分氣飲加川芎,脾氣虛弱用六君、紫蘇、山梔。】

   鬼胎

夫人臟腑調和,則血氣充實,精神健旺,風邪鬼魅,不能干之。若榮衛虛損,精神衰弱,妖魅之類乘之,內入於臟,亦如懷姙之狀,故曰鬼胎也。
 【 註 前證若因七情脾肺虧損,氣血虛弱,行失常道,衝任乖違而致之者,乃元氣不足,病氣有餘也。若見經侯不調,就行調補,庶無是證。治法以補元氣為主而佐以雄黃丸之類行散之。若脾經鬱結氣逆者,用加味歸脾湯調補之。若脾虛血不足者,用六君、芎、歸培養之。肝火血耗者,用加味逍遙散滋抑之。肝脾鬱怒者,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兼服。腎肝虛弱者,用六味地黃丸。】

   小便不通

夫姙娠小便不通,為小腸有熱,傳於脬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氣滯,則致喘急。陳無擇云:姙娠胎滿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腎氣虛,清濁相干,而為諸淋。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轉胞。若胎滿尿出,名曰遺尿。
 【 註 按丹溪先生云:轉脬小便閉,多因胎婦虛弱,憂悶性躁,食厚味,古方用滑利疏導藥,鮮效。若脬為胎所壓而不通,但升舉其胎,胞系疏而小便自行。若臍腹作脹,而小便淋閉,此脾胃氣虛,胎壓尿脬,四物、二陳、參、朮,空心服後,探吐數次自安。竊謂前證亦有脾肺氣虛,不能下輸膀胱者;亦有氣熱鬱結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為火爍,脾土濕熱甚而不利者,更當詳審施治。】

   子淋

姙娠小便淋者,乃腎與膀胱虛熱不能制水。然姙婦胞系於腎,腎間虛熱而成斯證,甚者心煩悶亂,名曰子淋也。
【 註 前證若頸項筋攣,語濇痰甚,用羚羊角散。若小便濇少淋瀝,用安榮散。若肝經濕熱,用龍膽瀉肝湯。若肝經虛熱,用加味逍遙散。腿足轉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緩則不救。若服燥劑而小便頻數或不利,用生地黃、茯苓、牛膝、黃蘗、知母、芎、歸、甘草。若頻數而色黃。用四物加黃蘗、知母、五味子、麥門冬、元參。若肺氣虛而短少,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麥門冬。若陰挺痿痺而頻數,用地黃丸。若熱結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黃芩清肺飲。若膀胱陰虛,陽無所生,用滋腎丸。若膀胱陽虛,陰無所化,用腎氣丸。】
【 按《三因》論曰:治產前淋秘,當安胎為主。如其冷熱膏石氣等為治,量其虛實,尋究其所因而用藥,則不失機要矣。】

   胎水腫滿

《產乳集》云:姙娠三月,足腫至腿,出水,飲食不甘,似水腫狀,謂之子氣,至分娩方消者,此脾胃氣虛,或衝任經有血風。《名醫錄》云:宋少主與徐文伯微行學針法,文伯見一姙娠足腫,脈之。少主曰:此女形也。文伯曰:此男胎也,在左而黑。遂用針,胎下果然。亦有脾虛水氣流溢。或因瀉痢臟腑虛寒,或因瘧疾飲水,脾虛濕漬,或因水漬於胞,不能分利,皆致腿足肚腹腫證也。
【 註 前證若胷滿腹脹,小便不通,遍身浮腫,用鯉魚湯。脾胃虛弱,佐以四君子。若面目虛浮,肢體如水氣,用全生白朮散;如未應,用六君子湯。脾虛濕熱,下部作腫,用補中益氣加茯苓。若飲食失宜,嘔吐泄瀉,用六君子湯。若腿足發腫,喘悶不安,或指縫出水,用天仙藤散;脾胃虛弱,兼四君子湯;如未應,用補中益氣湯。若脾肺氣滯,用加味歸脾湯,佐以加味逍遙散。】
【 按《產寶》:夫姙娠腫滿,由臟氣本弱,因產重虛,土不剋水,血散入四肢,遂致腹脹,手足面目皆浮腫,小便秘濇。陳無擇云:凡婦人宿有風寒冷濕,姙娠喜腳腫,俗呼為皺腳。亦有通身腫滿,心腹急脹,名曰胎水。凡姙娠經血壅閉以養胎,若忽然虛腫,乃胎中挾水,水血相搏,脾胃惡濕,主身之肌肉,濕漬氣弱則肌肉虛,水氣流溢,故令身腫滿也。然其由有自:或因泄瀉下痢,臟腑虛滑,耗損脾胃;或因寒熱瘧疾,煩渴,引飲太過,濕漬脾胃,皆能使頭面或手足浮腫也。然水漬於胞,兒未成形,則胎多損壞,及其臨產,日覺微腫,乃胞臟水少血多,水出於外,故現微腫則易生也。宿有寒氣,因寒冷所觸,故能令腹脹腫滿也。】
【 按《產乳集》論云:三月成胎之後,兩足自腳面漸腫腿膝以來,行步艱辛,以致喘悶,腳指間有黃水出,直至分娩方消。此由婦人素有風氣,或衝任經有血風,未可妄投湯藥。亦恐大段甚者,慮將產之際費力,有不測之憂,故不可不治於未產之前也。古方論中少有言者,惟《名醫錄》有姙娠足腫之說。若巢氏《病源》中但有子煩之論,《千金》并《產寶》方亦略言之。劉禹鍚《續傳廣信方》以為姙娠有水氣而成胎,《太平聖惠》亦言之,皆非也。元豐中,淮南陳景初,名醫也,獨有方論治此病,方名初謂之香附散,李伯時易名曰天仙藤散也。】

   腹內鐘鳴

治孕婦腹內鐘鳴,用鼠窟中土為末,入麝香,酒調下二錢,立愈;或黃連濃煎汁,母常呷之。
【 註 按《產寶》云:小兒在腹中哭,其治法亦用空房中鼠穴土或黃連濃煎飲之即止,想即是證。又云:臍帶上疙瘩,兒含口中因姙婦登高舉臂,脫出兒口,以此作聲,令姙婦曲腰就地如拾物,仍入兒口即止。然黃連性寒,麝香開竅,當酌量用之。】

   臟燥悲傷

許學士云:一婦無故數次悲泣,是為臟燥,用大棗湯而愈。又程虎卿內姙娠五月,慘切悲傷,亦投大棗湯而愈。
【 註 前證或因寒水攻心,或肺有風邪者,治當審察。】

   脈例

王子亨云:若姙娠其脈三部俱滑大而疾,在左則男,在右則女。經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搏者近也,陰脈逼近於下,陽脈則出於上,陽中見陽,乃知陽施陰化,法當有子。又:少陰脈動甚者姙子也。手少陰屬心,足少陰屬腎,心主血,腎主精,精血交會投識於其間,則有娠。又三部脈浮沉正等無病者,有姙也。左手尺脈浮洪者,為男胎也;右手尺部浮洪者,為女胎也。兩手尺部俱洪者為兩男,俱沉實者為兩女。又云:中指一跳一止者,一月胎;二跳二止者,二月胎也。

   診婦人有姙歌

肝為血兮肺為氣,血為榮兮氣為衛。陰陽配偶不參差,兩臟通和皆類例。血衰氣旺定無姙,血旺氣衰應有體。
【 註 肝藏血為榮,屬陰;肺主氣為衛,屬陽。陰陽配偶者,是夫婦匹配,偶合媾精,乃有子也。若血少氣盛則無娠孕,若血盛氣少則有孕也。張世賢曰:肝藏血,肺主氣,血屬陰為榮而行脈中,氣屬陽為衛而行脈外,氣升血亦升,氣降血亦降,陰陽配偶,無一毫之參差,三陰三陽,舉皆兩臟通和而類其例焉。《素問》曰:金木者生殺之本始。木多而生,金多而殺。】
寸微關滑尺帶數,流利往來并雀啄。小兒之脈已見形,數月懷躭猶未覺。
 【 註 寸脈微,關脈滑,尺脈帶數及流利雀啄,皆是經脈閉塞不行而成胎也。已上之脈,皆是血多氣少之脈,是懷小兒之脈已見形狀也。】
左疾為男右為女,流利相通速來去。兩手關脈大相應,已形亦在前通語。
 【 註 左手脈疾為懷男,右手脈疾為懷女。及兩脈流行滑利相通,疾速來去,或兩手關脈洪大相應,是其胎已有形狀也。】
左脈帶縱兩個男,右手帶橫一雙女。
 【 註 縱者夫行乘妻,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即鬼賊脈也,名曰縱。見在左手則懷兩個男兒也。橫者妻乘夫也,是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即所勝脈也,名曰橫。見於右手,則懷一雙女兒也。】
左手脈逆生三男,右手脈順還三女。
 【 註 逆者子乘母也,是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即己生脈也,名曰逆。見於左手。則懷三個男也。順者母乘子也,是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即生己之脈也,名曰順。見於右手,則懷三個女兒也。】
寸關尺部皆相應,一男一女分形證。
 【 註 寸關尺部脈大小遲疾相應者,是懷一男一女形證之脈也。謂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陰陽脈相應,故懷一男一女也。】
有時子死母身存,或即母亡存子命。往來三部通流利,滑數相參皆替替。陽實陰虛脈得明,遍滿胷膛皆逆氣。
 【 註 若寸關尺三部通行流利,皆替替有力而滑數,是皆陽實陰虛之脈,主姙婦逆氣遍滿胷膛而不順也。】
左手太陽浮大男,右手太陰沉細女。
 【 註 左手寸口為太陽,其脈浮大則是懷男子。右手寸口為太陰,其脈沉細為懷女也。】
諸陽為男諸陰女,指下分明常記取。
 【 註 諸陽脈,即大疾數滑實之類是也,當懷男子。諸陰脈,即沉細之類是也,當懷女子。】
三部沉正等無絕,尺內不止真胎婦。
 【 註 寸關尺三部脈浮沉正直齊等,舉按無斷絕,及尺內舉按不止住者,真的懷胎婦也。】
夫乘妻兮縱氣霧,妻乘夫兮橫氣助。
 【 註 縱者,夫乘妻也,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即鬼賊脈也。縱氣霧,霧者露也,又上下也,謂夫之陽氣,乘妻之陰氣,二氣上下相逐,如霧潤結子也。橫者妻乘夫也,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即所勝脈也。橫氣助,謂兩旁橫氣相佐助也。】
子乘母兮逆氣參,母乘子兮順氣護。
 【 註 逆者,子乘母也,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即己生脈也。逆氣參,謂子氣犯母氣相乘,逆行之氣相參合也。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即生己之脈,是母氣乘於子氣為順,氣相護衛也。凡胎聚縱橫逆順四氣以榮養,方以成形也。】
小兒日足胎成聚,身熱脈亂無所苦。
 【 註 婦人懷小兒五個月,是以數足胎成就而結聚也。必母身體壯熱,當見脈息燥亂,非病苦之證,謂五月胎已成,受火精以成氣,故身熱脈亂,是無病也。】
汗出不食吐逆時,精神結備其中住。
【 註 謂姙胎受五行精氣以成形,稟二經以榮其母,懷姙至五月,其胎雖成,其氣未備,故胎氣未安,上衝心胷,則汗出不食,吐逆,名曰惡阻,俗呼選飯,惟思酸辛之味以調胎氣也。按池氏曰:婦人初繫胞,乃天一生水,二月受火之氣,其姙婦身熱脈亂,汗出不食,吐逆惡阻。三月受木之氣,精神結備,在其中住,氣和以榮其子,子氣以潤其母,而二氣榮潤,其子安住。】
滑疾不散三月胎,但疾不散五月母。
 【 註 姙娠三月名始胎,此是未有定儀,心胞脈養之故。脈見滑疾流利為少氣多血,不散為血氣盛,則始結為胎也。其脈但疾數而不散者,是五個月懷胎之母也。】
弦緊牢強滑利安,沉細而微歸泉路。
 【 註 孕婦之脈,宜弦緊牢強滑利為安吉之脈。若沉細而微,是脈與形不相應,故云死也。前文雖云太陰沉細,又云諸陰為女,其說似有相違,但三部脈皆不沉細及微,故不同也。按前論與《脈訣》所云不同,觀者當自推之。再按通津子曰:前有太陰沉細之說,為有姙平安之脈,及此以沉細而微為死脈,似乎相反。蓋姙婦之脈,弦牢緊滑為平脈,其三部之脈,或俱沉細而微,則為死矣。】

   孕癰

治孕癰用烏藥五錢,水一鍾,煎七分,入牛皮膠一兩,煎化溫服;或薏苡仁煮汁飲之。
 【 註 孕癰即是腹內患癰。如前法不應,宜用牡丹皮散,或薏苡仁湯。】

  瘡瘍全書 【 宋、竇漢卿】

   產前不治證

婦人產前,咽喉痛而脈浮者不治;面赤而目睛上視者不治;面黑汗出者不治;心胸緊滿,吐痰不出者不治;自利不治;氣促。四肢厥冷者不治;心中怔仲,胷前紅甚,舌卷面赤,目上視者,不治。血氣攻心欲絕,面紅不治,自利喘不治;手足厥冷不治;潮熱往來,時發讝語,不治;胷腹脹急不治;喉中或雷聲或嗆食不治。

  濟生方 【 宋&S231;嚴用和】

   惡阻

惡阻者,即俗所謂惡食也。治療之法,順氣理血,豁痰導水,然後平安。
姙婦心下憒悶,吐逆不食,惡聞食氣,頭運,四肢百節煩痛,多臥少起,宜旋覆半夏湯。
姙娠惡阻,病酢心,胷中冷,腹痛吐逆,不喜飲,人參半夏湯。
姙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縮砂散。

   子煩

姙娠四月受少陰君火氣以養精,六月受少陽相火以養氣。所以多苦煩悶。又有兩月而苦煩悶者,由母將理失宜,七情傷感,心驚膽怯而然也,麥門冬湯。

   校正時賢治法

問曰:姙娠三兩月胎動不安者何?答曰:男女陰陽會通,血氣調勻,乃成其孕。設若下血腹痛,蓋由子宮久虛,致令胎墮,其危甚於正產。若姙娠曾受此苦,可預服杜仲圓以養胎。
問曰:胎動腹痛者何?答曰:胎動腹痛,其理不一。蓋緣飲食冷熱動風毒物,或因再交搖動骨節,傷犯胞胎,其候多嘔,氣不調和,或服熱藥太過,氣血相千,急服順藥安胎。不然,變成漏胎,則難安矣。或如聖湯亦可。
問曰:胎漏經血妄行者何?答曰:姙娠成形,胎息未實,或因房室驚觸,勞力過度,傷動胞胎,或食毒物,致令子宮虛滑,經血淋瀝,若不急治,敗血湊心,子母難保,日漸胎乾,危亡不久。
問曰:姙娠面赤口苦,舌乾心煩腹脹者何?答曰:蓋緣恣情飲酒,因食桃、梨、李、羊、鷄、面、魚腥毒物,致令百節痠疼,大小便秘結,可服歸涼節命散。
問曰:胎冷腹脹虛痛,兩脅虛鳴,臍下冷疼欲泄,小便頻數,大便虛滑者何?答曰:胎氣既全,子形成質,或食瓜果甘甜冷物,當風取涼,受不時之氣,則令胎冷,子身不能安處,皮毛疼痛,筋骨拘急,手足攣拳,致使母有危證,急服安胎和氣散。
問曰:姙娠心神忪悸,睡裏多驚,兩脅膨脹腹滿,連臍急痛,坐臥不寧,氣急逼迫胎驚者何?答曰:胎氣既成,五臟安養,皆因氣悶,或為喧呼,心忪悸亂,致令胎驚,筋骨傷痛,四肢不安,急煎大聖散,安保胎孕則無危矣。
問曰:懷孕月數未滿半產者何?答曰:本因臟腑虛微,氣衰血弱,病起相感,精氣攻衝,侵損榮衛,有傷胞胎,以致損落,名曰半產。急宜補治,可保安寧,稍緩變成虛勞,不可醫也。養新去瘀,補虛扶危,芎藭補中湯。
問曰:姙娠小便淋瀝者何?答曰:本因調攝失宜,子臟氣虛,蓋緣酒色過度,傷其血氣,致水臟閉濇,遂成淋瀝,名曰子淋。宜服安榮散,通利小便。
問曰:姙娠下痢赤白者何?答曰:蓋因冷物傷脾,辛酸損胃,冷熱不調,胎氣不安,氣血凝滯,下痢頻頻,時有時無,或赤或白,腸鳴後重,穀道疼痛,急服蒙薑黃連圓,不問冷熱二證,皆可服之。腹中(疒丂)痛,下痢心下急滿者,當歸芍藥湯。
問曰:姙娠外感風寒,渾身壯熱,眼運頭旋者何?答曰:蓋因風寒客於皮膚,傷於榮衛,或洗項背,或當風取涼,致令頭目昏痛,憎寒發熱,甚至心胷煩悶。大抵產前二命所係,不可輕易妄投湯劑。感冒之初,止宜進芎蘇散以發散表邪,其病自愈。
問曰:姙娠瘧疾者何?答曰:榮衛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寒,或傷生冷,傳成瘧疾,急服驅邪散。莫待吐逆,見物不思,卒難醫療。
問曰:姙娠喘急,兩脅刺痛脹滿者何?答曰:蓋因五臟不利,氣血虛羸,因食生冷,或發熱憎寒,脣青面白,筋脈拘攣,骨節痠痛,皮毛乾濇,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嘔吐頻頻,平安散主之。
問曰:姙娠頭旋目運,視物不見,顋項腫核者何?答曰:蓋因胎氣有傷肝臟,毒熱上攻,太陽穴痛,嘔逆,背項拘急,致令眼運生花,若加涎壅,危在片時,急煎消風散散之。
問曰:小腹虛脹者何?答曰:因食硬物傷胎,胎既受病,傳於脾胃,脾胃氣虛,冷逼小腹,狀若奔豚[奔豚 原作「奔脈」,據文意改。],或腰重,大便秘濇,兩脅虛鳴,宜服勝金散,溫中下氣即安矣。

  儒門事親 【 元&S231;張從政】

   子瘖

婦人童身九月而瘖啞不言者,是胞之絡脈不相續也。故經曰無治也。然雖有是言,不若煎玉燭散二兩,水半碗同煎至七分,去滓,入蜜少許,放溫,時時呷之。令肺火下降,肺金自清,則聲復出,肺主聲音故也。

  丹溪心法 【 元&S231;朱震亨】

   金匱當歸散論

婦人有孕則礙脾,運化遲而生濕,濕而生熱。古人用白朮、黃芩為安胎之聖藥,蓋白朮補脾燥濕,黃芩清熱故也。况姙娠賴血培養,此方有當歸、川芎、芍藥,以補血尤為備也。服此藥則易產,所生男女兼無胎毒,則痘疹亦稀,無病易育,而聰明智慧不假言矣。纍試纍驗。

   調治法

凡姙娠調理,以四物去地黃加白朮、黃芩為末,常服甚效。
產前當清熱養血。
產婦因火動胎逆,上作喘急者,急用條芩、香附之類為末調下。
墮胎乃氣虛血熱,黃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
益母草即茺蔚子,治產前產後諸病,能行血養血,難產可煎作膏。地黃膏、牛膝膏皆可用。
懷姙愛物乃一臟之虛,假如肝臟之虛,肝氣止能生胎,無餘用也。又云:不能榮其肝,肝虛故愛酸物。
產前安胎,白朮、黃芩為妙藥也。條芩,安胎聖藥也。俗人不知,以為寒而不敢用,反謂溫熱之藥可養胎。殊不知產前宜清熱,令血循經而不妄行,故能養胎。
胎熱將臨月,以三補丸加炒香附、炒白芍蒸餅為丸服。抑熱以三補丸,用地黃膏丸。
有孕八九個月,必用順氣,須用枳殼、紫蘇梗。
胎前病痙,多由風寒濕乘虛而感,皆從太陽經治之。
天行不息,所以生生而無窮。茺蔚子活血行氣,有補陰之妙,命名益母,以其行中有補也。故曰胎前無滯,產後無虛。
安胎用黃芩,必取細挺沉實置之水中不浮起者為佳。
胎漏屬氣虛有熱,用四物湯加阿膠珠、白朮、條芩、香附、砂仁,加糯米,白水煎服。
婦人懷胎,亦有氣遏水道而虛腫者,此但順氣安脾,飲食無阻,既產而腫自消。
凡婦人胎前諸疾,只須以四物湯為主,看證加減調治。如覺腹中煩悶,口苦厭食,不問月數多少,本方加白朮、條芩、砂仁煎服。如五六個月後,胎動不安,或逆搶逼心,本方加阿膠、艾葉、砂仁、枳殼、條芩、白朮、野苧根,入金銀同煎服。如氣血虛心煩,脈虛大無力,或怔忡手顫,及時有微熱,本方加人參、白朮、黃芩、甘草、酸棗仁、遠志、麥門冬、地骨皮等藥。如五六個月前無故下血,或因事下血,本方加條芩、白朮、甘草、白芷、茅根、地榆、桑寄生之類。如七八個月前後,面耳及四肢浮腫,本方加茯苓、澤瀉、白朮、條芩、炒梔子、厚朴、甘草梢、麥門冬之類。如孕中忽然口噤吐沫,不省人事,言語錯亂,本方合二陳湯加麥冬、竹茹、遠志、石菖蒲之類。如感冒風寒,頭痛發熱,或身體疼痛,本方合小柴胡湯,或更加細辛、白芷、防風、羌活等藥。如二三個月內,嘔吐惡心,不納飲食,謂之惡阻,本方去地黃加陳皮、半夏、砂仁、神麯、藿香、麥芽、蒼朮、白朮之類。或因事動胎,致胎不安,動撞不已,及下血欲墮,本方加人參、白朮、白茯苓、條芩、白芷、桑寄生、砂仁、阿膠珠、甘草等藥。或時有白濁白帶,本方加白茯苓、陳皮、蒼朮、半夏、神麯、牡蠣、龍骨之類。如無故腹痛瀉利清水,或發熱胎動不安,本方加白朮、茯苓、猪苓、澤瀉、蒼朮、訶子、陳皮、砂仁、神麯、乾薑之類。
懷孕者脈主洪數,若胎前脈細小濇弱者死。

  格致餘論 【 元&S231;朱震亨】

   胎墮

陽施陰化,胎孕乃成。血氣虛損,不足榮養,其胎自墮。或勞怒傷情,內火便動,亦能動胎。推原其本,皆因於熱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墮,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至三個月左右必墮,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取則濇,如其少血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初夏,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服三四十貼,遂得保全而生。因而思之,墮於內熱而虛者,於理為多。曰熱曰虛,當分輕重,好生之工,幸毋輕視。

   轉胞

轉胞病,胎婦之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急躁者,食味厚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導藥,鮮有應效。因思胞為胎所墮,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其由。一日,吳宅寵人患此,脈之兩手似濇,重取則弦,然左手稍和。余曰:此得之憂患。濇為血少氣多,弦為有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而溢,此胞之所以避而就下,故墜。遂以四物湯加參、朮、半夏、陳處、生甘草、生薑,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俟少頃氣足,又與一貼;次早亦然。如是與八貼而安。此法未為的確,恐偶中耳。後又歷用數人,亦效,未知果如何耶?仲景云:婦人本肥盛且舉自滿全,羸瘦且舉空減,胞系了戾亦致胞轉。其義未詳,必有能知之者。

  醫壘元戎 【 元&S231;王海藏】

   諸六合湯法

若血虛而腹痛,微汗而惡風,四物湯加肉桂,謂之腹痛六合。若風眩運,如秦艽、羌活,謂之風六合。若氣虛弱,起則無力,恇然而倒,如厚朴、陳皮,謂之氣六合。若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虛寒,脈微自汗,氣難佈息,清便自調,如乾薑、附子,謂之寒六合。若中濕,身沉重無力,身涼微汗,如白朮、茯苓,謂之濕六合。
若婦人筋骨肢節痛,及頭痛脈弦,憎寒如瘧,宜治風六合,用四物湯四兩,防風、羌活各一兩。
若血氣上衝心腹,肋下滿悶,宜治氣六合,用四物湯四兩,木香、檳榔各一兩。
若臍下虛冷,腹痛及腰脊節間悶痛小腹痛者,宜延胡六合,用四物湯四兩,延胡、苦楝各一兩,碎炒焦。
若氣充經脈,故月事頻,併臍下多痛,宜芍藥六合,用四物湯四兩,芍藥一兩。
若經事欲行,臍腹絞痛,臨經痛者,血濇也,宜八物湯,用四物湯四兩,延胡、苦楝碎炒焦、檳榔、木香各一兩。
若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宜黃芩六合,用四物湯四兩,黃芩、白朮各一兩。
若經水濇少,宜四物湯內加葵花煎,又加紅花、血見愁。若虛勞氣弱,欬嗽喘滿,宜厚朴六合,用四物湯四兩,厚朴薑製一兩,枳實麩炒半兩。
若婦人傷寒汗下後,飲食減少血虛者,宜八物湯,用四物湯四兩,黃芪、甘草、茯苓、白朮各一兩。
若姙娠傷寒中風,表虛自汗,頭痛項強,身熱惡寒,脈浮而弱,太陽經病,宜表虛六合揚,用四物湯四兩,桂枝、地骨皮各七錢。
若姙娠傷寒,頭痛身熱無汗,脈浮緊,太陽經病,宜表實六合揚,用四物湯四兩,麻黃、細辛各半兩。
若姙娠傷寒,中風濕之氣,肢節煩疼,脈浮而熱,頭痛,太陽標病也,宜風濕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防風、蒼朮製各七錢。
若姙娠傷寒,下後過經不愈,溫毒發斑如錦文,宜升麻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升麻、連翹各七錢。
若姙娠傷寒,胷脅滿痛而脈弦,少陽也,宜柴胡六合揚,用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
若姙娠傷寒,大便硬,小便赤,氣滿而脈沉數,陽明太陽本病也,急下之,宜大黃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大黃半兩,桃仁十個去皮尖麩炒。
若姙娠傷寒汗下後,欬嗽不止者,宜人參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人參、五味子各五錢。
若姙娠傷寒汗下後,虛痞脹滿者,陽明本虛也,宜厚朴六合揚,用四物湯四兩,厚朴、枳實麩炒各半兩。
若姙娠傷寒汗下後不得眠者,宜梔子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梔子、黃芩各半兩。
若姙娠傷寒,身熱大渴,蒸蒸而煩,脈長而大者,宜石膏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石膏、知母各半兩。
若姙娠傷寒,小便不利,太陽本病,宜茯苓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茯苓、澤瀉各半兩。
若姙娠傷寒太陽本病,小便赤如血狀者,宜琥珀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琥珀、茯苓各半兩。
若姙娠傷寒汗下後,滑血不止,胎氣損者,宜膠、艾各半兩,一方加甘草同上。一方加乾薑、甘草、黃芪。
若姙娠傷寒,四肢拘急,身涼微汗,腹中痛,脈沉而遲,少陰病也,宜附子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各半兩。
若赤白帶下,宜香桂六合湯,用四物湯四兩,肉桂、香附子各半兩。
若姙娠傷寒,畜血證,不宜墮胎藥下之,宜四物大黃湯下之,用四物湯加生地黃、酒浸大黃主之。
若虛熱病,四物與參蘇飲相合,名補心湯主之。
若四肢腫痛,不能舉動,四物蒼朮各半湯主之。
若治燥結,四物與調胃承氣湯各半,為玉燭散。
若流濕潤燥,宜四物理中各半湯。
若保胎氣,令人有子,四物與縮砂四君子湯各半,名八珍湯。若熱與血相搏,口舌乾渴飲水,如(艹舌)蔞、麥門冬。若腹中剌痛,惡物不下,如當歸、芍藥。若血崩者,加生地黃、蒲黃、黃芩。若頭昏項強者,加柴胡、黃芩。若因熱生風者,加川芎、柴胡、防風。若臟秘濇者,加大黃、桃仁。若滑濇者,加官桂、附子。若嘔者,加白朮、人參、生薑。若大渴者,加知母、石膏。若發寒熱者,如乾生薑、牡丹皮、芍藥、柴胡。若水停心下微吐逆者,加猪苓、茯苓、防己。若虛寒似傷寒者,加人參、柴胡、防風。若產婦諸證各隨六經,以四物與仲景藥各半服之,其效如神。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八十六

 婦人胎前門

  證治要訣 【 明&S231;戴思恭】

   惡阻

胎前惡阻,見食嘔吐,喜啖酸物,多臥少起,俗謂之病兒。蓋其人宿有痰飲,血壅遏而不行,故飲隨氣上,停滯肝經,肝之味酸,則必喜啖酸物。金剋木,以辛勝之,小半夏茯苓湯,甚者二陳湯。若嘔吐不食,心虛煩悶,宜橘蘇飲加竹茹指大。有服熱藥,致膈悶熱成疾,宜蒲黃散、荷葉散。

   轉胞子淋不同

轉胞之說,諸論有之。以胎漸長,且近下逼近於胞,胞為所逼而側,令人數泄,故名轉胞。胞即膀胱也。然子淋與轉胎相類,但小便頻數,點滴而痛為子淋,頻數出少而不痛為轉胞,間有微痛,終是與淋不同,并宜生料五苓散加阿膠一錢,更於胎前諸方求之。五味子八味圓加當歸,亦治轉胞。或更加車前子一味。髮灰湯尤好。

  明醫雜著 【 明&S231;王綸】

   論半產調護法

婦人半產,多在三個月及五月七月,除跌扑損傷不拘外,若前次三個月而墮,則下次必如期復然。蓋先於此時受傷,故後至期必應,乘其虛也。遇有半產者,產後須多服養氣血固胎元之藥以補其虛損。下次有胎,先於兩個半月後,即用固胎藥十數服,以防三月之墮;至四個半月後。再服八九服。防過五月,又至六個半月後,再服以防七月。及至九個月內,服丹溪達生散十數服,可保無虞。其有連墮數次,胎元損甚者,服藥須多且久,則可以留。方用四物湯加白朮、人參、陳皮、茯苓、甘草、阿膠、艾葉、條芩,多氣加香附、砂仁,有痰加薑、製半夏。調理姙娠,在於清熱養血,條實黃芩為安胎聖藥,清熱故也,暑月宜加用之。養胎全在脾胃,譬如鐘懸於梁,梁軟則鐘下墜,折則墮矣。故白朮補脾為安胎君藥。若因氣惱致胎不安者,宜用川芎、陳皮、茯苓、甘草,多加砂仁,少佐木香以行氣。

  醫學入門 【 明&S231;李梴】

   胎前宜清熱養血

婦人無病,月事時下,乃能受孕。氣血充實,則可保十月分娩,子母無虞。若衝任不充,偶然受孕,氣血不足榮養其胎,宜預服八珍湯,補養氣血以防之,免其墜墮。或原有熱而後受孕,或孕後挾熱,及七情勞役動火,輕則胎動不安,重則遇三五七陽月必墮,火能消物故也,宜安胎丸常服以清其熱,熱清則血循經而不妄行,所以養胎也。諺云:胎前不宜熱,良有以哉!

   逐月依經調治

各經氣血多少虛實不調,則胎孕不安,逐月依經調之,免墮胎患,大忌男女交合。

   逐月胎脈所主

夫人之有生也,母之血室方開,父之精潮適至,陰幕既翕,如布袋絞紐。而精血乘衝氣,自然旋轉不息,如蜣琅之滾糞吞啖,含受成胎,團圓璇璣,九日一息不停,然後陰陽大定,元黃相包,外似纏絲瑪瑙,其中自成一竅,空洞虛圓,與鷄子黃中一穴相似,而團圓之外氣,自凝結為胎衣,初薄漸厚,如彼米飲豆漿面上自結一皮,中竅日生,從無入有。精血日化,從有入無、九日之後,次九又九凡二十七日,即成一月之數,竅自然凝成一粒,如露珠然,乃太極動而生陽,天一生水,謂之胚,足厥陰脈所主也。此月經閉無潮無痛,飲食稍異平日,不可觸犯,及輕率服藥。
又三九二十七日,即二月數也。此露珠變成赤色如桃花瓣子,乃太極靜而生陰,地二生火,謂之腪,足少陽脈所主也。此月腹中或動或不動,猶可狐疑;或吐逆思酸,名曰惡阻,有孕明矣。或偏嗜一物,乃一臟之虛。如愛酸物,乃肝臟止能養胎而虛也。二三個月間,忽心腹痛不安者,用當歸三錢,阿膠、甘草各三錢,葱四莖煎服。
又三九二十七日,即三月數。百日間,變成男女形影,如清鼻涕中,有白絨相似,以成人形,鼻與雌雄二器,先就分明,其諸全體,隱然可悉,斯謂之胎,乃太極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手厥陰脈相火所主。胎最易動,古芩朮湯或為丸頻服最妙。如無惡阻等證,胎有可疑者,用驗胎法,以川芎為末一錢,五更艾湯調服,服後腹中不覺動者則為經病,如覺微動者則為有孕。或因驚恐墜墮,胎氣不和,轉動不能,臍腹疼痛者,溫酒調下二錢,加當歸尤妙。如胎不安,及腰背痛不可忍者,古杜續丸。
四月男女已分,始受水精以成血脈,形象具,六腑順成,手少陽脈所主。多心腹膨脹,飲食難消,甚者用平胃散換白朮加香附、烏藥、大腹皮。如因驚怒,動胎下墜,小腹痛引腰脅,小便疼痛下血者,安胎當歸湯。四五個月,忽心腹(疒丂)痛者,用大棗十四枚炒黑,鹽一錢燒赤為末,取一撮,酒調服之立愈。
五月始受火精以成陰陽之氣,筋骨四肢已成,毛髮始生,足太陰脈所主。
六月始受金精以成筋。口目皆成,足陽明脈所主。五六月胎不安者,安胎飲、固胎飲選用。
七月始受木精以成骨,皮毛已成,遊其魂能動左手,手太陰脈所主。如胎氣不安常處者,亦名阻病,宜旋覆花散。
八月始受土精以成皮膚,形骸漸長,九竅皆成,遊其魄能動右手,手陽明脈所主。如胎不安者,單砂仁略炒為末,米飲下,止痛行氣甚捷,但非八九個月內不可多服。如胎肥大者,束胎丸。
九月始受石精以成皮毛,百節畢備,三轉其身,足少陰脈所主。
十且受氣足,五臟六腕齊通,納天地氣於丹田,使關節人神皆備,足太陽脈所主。惟手少陰、太陽二經無所專主者,以君主之官無為而已。此兩月素難產者,達生散;素肥盛及奉養安逸太過者,枳殼散;素怯弱者,益母救生散。

   惡阻

或大吐,或時吐清水,惡聞食臭,由子宮經絡絡於胃口,故逢食氣引動精氣衝上,必食吐盡而後精氣乃安。亦有悞交合而子宮穢盛者,過百日則愈。治法:痰多者,二陳湯加竹茹、生薑、熱加芩、連。因怒單黃連丸,茯苓煎湯下。無因而嘔者,左脈必弱,頭疼,全不入食者,八物湯合二陳湯加根、梗。氣弱者,四君子湯加陳皮、麥門冬、厚朴、竹茹;日久水漿不入,口吐清水者,并加丁香。惡聞食氣,多臥少起者,旋覆花散。三四個月病惡阻者,多胎動不安,或兼腰腹疼痛者,保胎飲。兼瘧痢口中無味,及曾傷風冷者,醒脾飲子。兼傷食者,二陳湯加砂仁、香附,或單白朮為丸,或單砂仁為末,米飲下;甚者紅丸子極效。

   子煩

姙孕心煩躁悶,謂之子煩。多受胎於四五個月間,相火用事,或應天令五六月間,君火大行,俱能乘肺以致煩躁胎動不安。大抵相火盛者,單知母為末,蜜丸芡實大,每三丸酒下。日月未足,欲產及難產者亦效。君火盛者,單黃連丸。心神不安者,硃砂安神丸。煩甚恐傷胎者,罩胎散,切不可以虛煩藥治之。或有停痰積飲滯於胷膈之間,亦令煩躁胎動不安者,用茯苓、防風,麥門冬、黃芩等分,竹葉減半,水煎,入竹瀝調服。

   子懸

姙孕四五個月以來,相火養胎,以致胎熱氣逆湊心,胷膈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宜紫蘇飲。有鬱心腹脹滿甚者,加莪朮及丁香少許。不食者古芩朮湯,倍白朮加芎藭。火盛極一時,心氣悶絕而死,紫蘇飲連進救之。有誤服動胎藥,子死腹中者,古芎歸湯救之。

   傷寒

產前安胎為主,古法無犯胃氣及上二焦。犯胃氣者,謂攻下也。犯上焦者,謂發汗也。犯中焦者,謂取吐也。不可發汗吐下,但當和解。胎前丸藥必加白朮、黃芩安胎為主。尋常外感,小柴胡去半夏加白朮合四物湯,或合四君子湯,最能保胎除熱。如傷寒太陽證見,九味羌活湯合四物湯;陽明證見,升麻葛根湯;少陽證見,小柴胡湯;太陰證見平胃散加白朮、枳實;熱者大柴胡湯加厚朴、當歸。少陰證見,人參三白湯加當歸,熱者涼膈散。厥陰證見,理中湯,熱者六一順氣湯。已上俱宜合四物湯服之。其餘變證。照依古法。表證具者芎蘇散、古芩朮湯、前胡七物湯、黃龍湯。傷暑者,柴胡石膏湯。嘔逆不食胎動者,麥門冬湯。嘔吐不食心煩者,蘆根湯。發熱煩悶者,生葛根一味,水煎服。發斑者,梔子大青湯、升麻六物湯。發狂者,秦艽散。時氣大熱恐胎墜者,用伏龍肝末,水調塗臍下,乾則再塗,病瘥乃止。如胎已死者,葱豉湯、葱白一物湯。

   胎動

胎動因七情氣逆,心腹脹滿疼痛者,紫蘇飲;因外感發熱,頭痛嘔逆,胷脅脹滿者,安胎飲加柴胡大腹皮。氣血虛者,安胎飲倍參朮服。熱者,固胎飲。
胎動下血者,膠艾芎歸湯,或加砂仁、秦艽、卷柏、桑螵蛸、桑寄生、杜仲。下血腹痛難忍,或下黃汁如漆如豆汁者,用野苧根、金銀花根各五錢,水酒各半盞煎服。下血產門痛者,用單黃連朱一錢,酒調服。
孕婦或從高墜下,或為重物所壓,致動胎元,心腹痛甚下血者,用砂仁略炒勿焦為末,熱酒鹽湯艾湯皆可調服,覺腹中熱,其胎即安。胎家無所不治,功同芩、朮。如去血過多者,古芎歸湯加膠、艾。
胎動腹痛,服安貽藥不止者,須辨寒熱虛實。寒者理中湯加砂仁、香附。熱者黃芩湯。血虛胎痛者四物湯;或平胃散加蘇鹽煎湯,吞二宜丸。氣虛痛者,四君子湯加芍藥、當歸。氣實心腹脹痛者,用香附、枳殼等分為末,空心白湯下。
胎動心痛寒者,艾葉、小茴。川楝等分,空心水煎,或草豆蔻丸。熱者,二陳湯去半夏加山梔、黃芩。
胎動心腹痛,素有冷氣,腹痛衝心如刀刺者,四物揚去地黃加茯苓、厚朴、人參、吳萸、桔梗、枳殼、甘草,水煎服。心腹大痛氣欲絕者,古芎歸湯加茯苓、厚朴等分,水煎服。單方用鯉魚如食治,入大棗十四枚,炒鹽一錢,酒少許煮汁飲之。不飲酒者,用鯉魚和粳米薑葱煮粥,十日一食,善能護胎長胎。
胎動腰痛,最為緊急。酸痛者,必欲產也。因七情者,紫蘇飲加杜仲、續斷。因閃剉者,用破故紙二錢,核桃肉一個研勻,空心酒調服。素虛痛者,青莪丸。腰痛如折不能轉側者,用鹿角五錢,火煅酒淬,再煅再碎,以碎為度,酒調服。
治胎動,通用古芩朮湯加阿膠,風邪加生薑、豆豉,寒加葱白或乾生薑少許,熱加天花粉,寒熱加柴胡,項強加葱白,溫熱腹痛加白芍,腹脹加厚朴,下血加艾葉、地榆,腰痛加杜仲,驚悸如黃連,煩渴加麥門冬、烏梅,思慮太過加茯神,痰嘔加旋覆花、半夏麯,勞役加黃芪,氣喘去白朮加香附,便燥加麻子仁,素慣難產加枳殼、蘇葉,素慣墮胎加杜仲,素血虛加芎、歸,此安胎之聖藥也。凡卒有所下,急則一日三五服,緩則五日十日一服,常服安胎易產,所生男女又無胎毒。蓋姙孕脾土運化遲滯則生濕,濕則生熱,故用黃芩清熱以養血,白朮健脾以燥濕。金匱當歸散、加味養榮丸,皆此方而推之也。

   胎漏

心腹痛而下血者為胎動,不痛而下血者為胎漏。熱者下血必多:內熱作渴者,四物湯加白朮、芩、連、益母草,或金匱當歸散、加味養榮丸。血黑成片者,三補丸加香附、白芍。血虛來少者,古膠艾湯或合四物湯、長胎白朮丸。氣虛者,四君子湯加黃芩、阿膠,因勞役感寒,以致氣虛下血欲墜者,芎歸補中湯。或下血如月信,以致胞乾子母俱損者,用熟地、炒乾薑各二錢為末,米飲調服。亦有肥盛婦人,月水當來者,或因登廁風攻陰戶者,雖不服藥,亦或無恙。但作胎漏,遽用濇藥治之反墮。惟犯房下血者,乃真漏胎也,八物湯加膠艾救之。

   尿血

胎漏自人門下血,尿血自尿門下血。姙娠尿血,屬胞熱者多,四物湯加山梔、髮灰,單苦蕒菜飲亦妙。因暑者,益元散加升麻煎湯下。稍虛者,膠艾四物湯。久者,用龍骨一錢、蒲黃五錢為末,酒調服。

   子淋

姙孕飲食,積熱膀胱,以致小便閉濇,又謂之子漏,宜古芎歸湯加木通、麥門冬、人參、甘草、燈心。臨月,加滑石為君。熱甚者,五苓散。原因房勞內傷胞門衝任,虛者,四物湯合六君子湯或腎氣丸。

   轉胞

姙孕,脬為胎壓,展在一邊,脬系轉戾,小便不通,稟弱性急味厚者多有之。治療之法,但升舉其胎,脬轉水道自通,宜四物湯合六君子湯去茯苓,探吐以提之,不可再用滑滲之藥。有素肥盛忽瘦,兩尺脈絕者,陽虛也,腎氣丸主之。甚者,冬葵子、赤茯苓、赤芍等分水煎,入髮灰少許。有熱者,古芩朮湯合益元散服之。

   遺尿

姙娠迫尿,古方用白薇、白芍等分為末,每三錢酒調服。然亦有虛有熱。赤者屬熱,古芩朮湯,加山茱萸、五味子少許。白者屬虛,安胎飲或鷄(月坒)胵散。

   子腫

子腫多五六個月有之,宜五皮散倍加白朮為君。氣喘小便不利者,防己散。濕熱盛者,單山梔為末,米飲調服;或單山梔丸。
姙孕七八個月以來,兩腳浮腫,甚者平胃散加木瓜。挾外感者,檳蘇散。如腳腰腫者,腎著湯。手腳腫者,用赤小豆、桑白皮等分煎服,重者加商陸。

   中風

體虛受風而傷太陽之經絡後,復遇風寒相搏,發則口噤背強,痰涎壅盛,昏運不識人,時醒時作,謂之鬼運,又曰子癎,又曰痙。甚則角弓反張,小續命湯。重者羚羊角湯,輕者四物加葛根、牡丹皮、秦艽、細辛、防風、竹瀝,痰加貝母、陳皮、茯苓、甘草或古芎活散。如中風寒犯觸,身體盡疼,乍寒乍熱,胎不安,常苦頭眩,痛繞臍下,寒時時小便白如米泔或青黃,寒慄腰苦冷痛,目視(目巟)(目巟)者,四君子湯去茯苓加當歸、厚朴、韭白、薑煎,入酒調服。不醒人事者,荊芥散。

  醫學正傳 【 明&S231;虞摶】

   總論

或問:姙娠之婦,有按月行經而胎自長者,有三五個月間,其血大下而胎不墮者,或及期而分娩,或踰月而始生,其理何歟?曰:其按且行經而胎皆長者,名曰盛胎,蓋其婦血氣充盛,養胎之外,其血猶有餘故也。其有數月之胎而血大下,謂之漏胎,蓋因事觸動任脈,故血下而未傷於子宮故也。雖然,孕中失血,胎雖不墮,其氣血一虧,多致踰月不產。余曾見有十二三月,或十七八月,或二十四五個月生者,往往有之,俱是血氣不足胚胎難長故耳。凡十月之後未產者,當大補氣血之藥以培養之,庶分娩之無憂也。學者不可不知。

   鬼胎

或問:婦人懷鬼胎者何歟?曰:晝之所思,為夜之所見。凡男女之性婬而虛者,則肝腎之相火無時不起,故勞怯之人,多夢與鬼交。夫所謂鬼胎者,偽胎也,非實有鬼神交接而成胎也。古方有云,思想無窮,所願不遂,為白淫白濁;流於子宮,結為鬼胎。乃本婦自己之血液婬精,聚結成塊,而胷腹脹滿,儼若胎孕耳。非偽胎而何?或曰:嘗閱滑伯仁《醫驗》謂仁孝廟廟祝楊天成一女,薄暮遊廟廡,見黃衣神覺心動,是夕夢與之交,腹漸大而若孕。邀伯仁治,診之曰:此鬼胎也。其母道其由,與破血墮胎之藥,下如蝌蚪魚目者二升許遂安。此非遇神交乎?曰:有是事而實無是理。豈有土木為形,能與人交而有精成胎之理?噫!非神之惑於女,乃女之惑於神耳。意度此女年長無夫,正所謂思想無窮,所願不遂也。有道之士,勿信乎邪說之惑焉!

  證治準繩 【 明&S231;王肯堂】

   墮胎

袁先生云:受胎在腹,七日一變,展轉相成,各有相生。今婦人墮胎在三月、五月、七月者多,在二、四、六月者少。臟陰而腑陽,三月屬心,五月屬脾,七月屬肺,皆在五臟之脈,陰常易虧,故多墮耳。如昔曾三月墮胎,則心脈受傷,須先調心,不然,至三且復墮。昔曾五月墮胎,則脾脈受傷,後至五月復墮,宜先治脾。惟有一月之內墮胎,則人皆不知有胎,但知其不受姙,不知其受而墮也。一月屬肝,怒則墮,多洗下體則竅開亦墮,一次既墮,則肝脈受傷,他次亦墮。今之無子者,大半是一月墮胎,非盡不受姙也。故凡初交之後,最宜將息,勿復交接以擾其子宮,勿令怒,勿令勞,勿令舉重,勿令洗浴,而又服養肝平氣之藥,胎可固矣。

   受形分男女論

程鳴謙云:褚澄氏言:男女交合,陰血先至,陽精後衝而男形成;陽精先入,捨血後參而女形成。信斯言也,人有精先泄而生男,精後泄而生女者,獨何歟?東垣曰:經水才斷一二日,血海始淨,感者成男;四五日,血脈已旺,感者成女。至於六七日後,則雖交感,亦不成胎。信斯言也,人有經始斷交合生女、經久斷交合生男者。亦有四五日以前交合無孕、八九日以後交合有孕者,獨何歟?俞子木撰《廣嗣要略》,著方立圖謂:實陽能入虛陰,實陰不能受陽,即東垣之故見也。又謂微陽不能射陰,弱陰不能攝陽。信斯言也,世有尩羸之夫,怯弱之婦,屢屢受胎,雖欲止之而不能止者;亦有血氣方剛,精力過人,顧乃艱於育嗣而莫之救者,獨何歟?朱丹溪論治專以婦人經水為主,然富貴之家,侍妾已多,其中寧無月水當期者乎?有已經前夫頻頻生育,而娶此以圖其易者,顧亦不能得胎,更遣與他人,轉盼生男矣,豈不能受孕於此而能受孕於彼乎?愚以為父母之生子,如天地之生物,《易》曰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夫知地之生物,不過順承乎天,則知母之生子,亦不過順承乎父而已。知母之順承乎父,則種子者果以婦人為主乎?以男子為主乎?然所謂主於男子者,不拘老少,不拘強弱,不拘康寧病患,不拘精易泄難泄,只以交感之時,百脈齊到為善耳。交感而百脈齊到,雖老雖弱,雖病患雖易泄,方可以成胎。交感而百脈參差,雖少雖強,雖康寧,雖難泄,亦難以成胎矣。婦人所構之血,固由於百脈合聚,較之男子之精,不能無輕重之分也。孔子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豈無意乎?若男女之辨,又不以精血先後為拘,不以經盡幾日為拘,不以夜半前後交感為拘,不以父強母弱、母強父弱為拘,只以精血各由百脈之齊到者別勝負耳。是故精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血,則成男矣;血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精,則成女矣。至有既孕而小產者,有產而不育者。有育而不壽者,有壽而黃耆無疆者,則亦有精血之堅脆分為修短耳。世人不察其精血之堅脆,已定乎稟受之初,乃以小產專責之母,以不育專付之兒,以壽夭專諉之數,不亦謬乎!

   氣弱用氣六合論

河間云:氣虛弱,起則無力,恇然而倒,如厚朴、陳皮,謂之氣六合。夫厚朴、陳皮,泄氣之藥也。氣不足而用泄氣之藥可乎?當以參、朮易之。

   半產

《便產須知》云:小產不可輕視,將養十倍於正產可也。又云:半產即肌肉腐爛,補其虛損,生其肌肉,益其氣血,去其風邪,養其臟氣,將養過於正產十倍,無不平復,宜審之!

   肚癰

大凡孕婦病肚癰者,與尋常治法迥異,內用紫蘇飲安胎,勿輕與他藥。若臨月則兒與膿俱下;若尚遠則膿自大腑出;若初萌只服藥可消;若癰在外面,其證必熱,惟可用中和藥收功,亦須審輕重用之,恐有誤也。

  廣嗣紀要 【 明&S231;萬全】

   轉女為男法

夫婦構精,陰陽分形,陽精勝者為男,陰血勝者為女,固已別矣,豈能轉移之耶?雖三月男女分形,陽精勝者為男,陰血勝者為女,蓋一月、二月之間精血混合,男女之形未彰,至於三月陰陽始判,震巽之索斯定,故曰男女分也。謂初受之氣,於茲始定,非謂陰陽男女初無定體,必待三月而後分,故可以轉移變化之耳。古人留是法者,必有所試,陰陽變化之妙,不可得而知焉。

   墮胎

孕而多墮者,男子貪淫情縱,女子好慾性偏,兼以好食辛酸熱物,暴損衝任,故有墮胎之患。其膏梁與藜藿婦人不伺,慾之多寡故也。有一等婦人,有胎似乎無胎,痰氣疼痛發熱,醫者不明脈理,妄施耗氣退熱之劑,不知胎氣宜養,病氣宜攻,若有胎反用攻藥,豈不誤歟?故養胎者血也,護胎者氣也。或有婦人小產太多,及至中年,設法服藥保全,但慾心不絕,其性情不改,百凡上氣逆損衝任,因而殞命者有之。故昔人有言,飛禽抱卵,走獸懷胎,物類尚能保全產育,人為萬物之靈,反不反此,何也?

   子懸

五臟系皆通於心,而心通五臟系也。故胞門子戶,上通心系,胎氣和則安靜而不動,胎氣不和則伸縮轉動,牽拽其系而心痛,如物懸墜之狀,名曰子懸。

   子煩

子煩之證,皆屬於熱,有虛有實,更宜分十二經養胎之月,各隨其臟氣治之。此吾家傳之秘,羣書未載。

   子腫

姙娠七八月後兩腳腫者,未可醫治,至產後其腫自消。如兩腳腫甚者,宜白朮、茯苓、防己、木瓜主之。

   傷寒

姙娠傷寒,專以清熱安胎為生,或汗或下,各宜隨其五臟表裏所見脈證主治,勿犯胎氣。故在表發汗,以香蘇散為主方;半表裏則和解之,以黃龍為主方;在裏則下之,以三黃解毒湯為主方。此吾家傳之秘,活人甚多。如古方六合湯,雖分治詳明,猶不及此切當。

   預防難產

婦人之懷胎,有膏粱藜藿勞逸苦樂之殊,豈必人人有難產之厄哉?自湖陽公主後始有瘦胎之論,前此有寤生者,豈無法耶?即今之娠婦,未有盡服求胎藥者。蓋生育者婦人之常,非病故不用藥耳。惟素有難產之苦者,不得不講求其方,以為保生之計。其束胎之方,用各不同,如枳殼瘦胎散,及用滑石方,氣實多痰者宜用之。達生散、束胎丸,氣虛少有熱者宜用之。若不審其虛實,不若不服之善也。

  婦人秘科 【 明&S231;萬全】

   胎前賦

震風之喜有徵,姙娠之脈必確。尺數關滑而寸盛,陽搏陰別而雀躍。精神雖倦兮,桃腮更妍;飲食初惡兮,天癸不落。無妨惡阻之害,所慎漏胎之濁。熱要清兮,脾不可弱。熱弗清兮而胎動不安,脾若虛兮而胎危易墮。惟以安胎為本,其餘雜證治末。斯先哲之格言,宜後人之守約。
子懸急痛而勿疑,子癎卒倒而可愕。子滿胎肥而氣壅,子瘧脾虛而氣弱。子煩子淋兮,胎熱所為;子腫子氣兮,胎水所作。子嗽子痢兮,病轉劇而胎損;傷寒傷食兮,痰苦多而成惡。常慘常笑兮,肺氣結而非祟;暴啞不語兮,心血虛而勿藥。胎若肥而瘦胎速進,脈怕微而診脈休錯。
胚胎之後,禁忌不可再犯;臨產之前,戒慎乃為要約。預備藥物,審擇穩婆。禁譁去疑兮,恐產母之心動;居安守靜兮,令產母之氣和。兒身未轉兮,坐草不宜太早;胞漿既破兮,使力未可太過。或逆或橫兮,在穩婆之妙手;若遲若留兮,係催生之聖藥。
醫藥之係匪輕,母子之命所托。差之毫釐,甚於水火。胎衣未下兮,取之有道;惡露未盡兮,去之勿過。血迷血運兮,死生存乎呼吸;血脹血痛兮,攻擊戒乎揮霍。但以補虛為主,莫因他病而訛。藥喜甘溫兮,切忌苦寒;脈宜和緩兮,最嫌洪數。
惡阻各歸於臟腑,諸病若似於障魔。頭旋而常見黑花兮,乙木之病;聲啞而乍見鬼神兮,丁火之疴。臍下痛而或淋或秘兮,溝瀆塞於污淤;腹中痛而或脹或腫兮,倉廩積乎陳莝。息逆而喘嗽不寧兮,因犯素天之氣;腰疼而俯仰不利兮,乃衝元海之波。煩熱兮責其無血而陰虛,羸怯兮知其蓐勞而氣弱。能詳察夫證候,斯可議乎方藥。
安胎胡連兮,在姙娠為最宜;瘦胎達生兮、視形證而休錯。黑神去惡血而可取胎衣,十全補虛羸而能除陰火。吐露靈府之珠璣,掣開醫門之鎖鑰。

   養胎

婦人受胎之後,最宜調飲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純和平之氣以養其胎,則胎元完固,生子無疾。今為婦者,喜啖辛酸煎炒肥甘生冷之物,不知禁口,所以脾胃受傷,胎則易墮,寒熱交雜,子亦多疾。况多食酸則傷肝,多食苦則傷心,多食甘則傷脾,多食辛則傷肺。多食鹹則傷腎,隨其食物傷其臟氣,血氣筋骨,失其所養,子病自此生矣。
受胎之後,喜怒哀樂,莫敢不慎。蓋過喜則傷心而氣散,怒則傷肝而氣上,思則傷脾而氣鬱,憂則傷肺而氣結,恐則傷腎而氣下。母氣既傷,子氣應之,未有不傷者也。其母傷則胎易墮,其子傷則臟氣不和,病斯多矣。盲聾喑啞,癡呆癲癎,皆稟受不正之故也。
婦人受胎之後,凡行立坐臥,俱不宜久,久則筋骨肌膚受傷,子在腹中,氣通於母,必有傷者。 【 如恣情交合,子生下,頭上有白膜,滯膩如膠,俗呼戴白生者,其亦子母相通之一驗矣。】 婦人懷胎,睡臥之處,要人護從,不可獨寢,邪氣易侵;虛險之處,不可往來,恐其墮跌。

   子滿

孕婦至七八個月,其胎長大,腹大脹滿,逼迫子戶,坐臥不安,謂之子滿,束胎飲主之。

   外科諸病

姙娠咽喉痛者,東垣涼膈散加牛旁子炒杵碎一錢。
姙娠口舌生瘡者,東垣涼膈散主之。
孕婦多有病乳癰者,托裏解毒湯主之。
孕婦背上生瘡毒者,此陽明經也,本方去青皮,加升麻、葛根各一錢。
孕婦胷前兩頰生瘡毒者,此少陽經也。本方去白芷加柴胡,膽草、梔子。
孕婦肩髆腋下生瘡毒者,太陰經也,本方去青皮加陳皮,桔梗、桑白皮、天冬各一錢。
孕婦胯內陰旁生瘡毒者,厥陰經也,本方去白芷倍加青皮。
孕婦手足掌內生瘡毒者,少陰經也,本方去白芷、青皮、天花粉,加黃連、黃蘗、木通各一錢。

  景岳全書 【 明&S231;張介賓】

   男女論

胎有男女則成有遲速,體有陰陽則懷有向背。男動在三月,陽性早也;女動在五月,陰性遲也。女胎背母而懷,故母之腹軟;男胎面母而懷,故母之腹硬。此皆得理之談,所當察也。

   安胎總論

凡姙娠胎氣不安者,證本非一,治亦不同。蓋胎氣不安,必有所因,或虛或實,或寒或熱,皆能為胎氣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故安胎之方,不可執,亦不可泥其月數,但當隨證隨經,因其病而藥之,乃為至善。若謂白朮、黃芩乃安胎之聖藥,執而用之,鮮不誤矣。
胎氣有寒而不安者,其證或吞酸吐酸,或嘔惡脹滿,或喜熱畏涼。或下寒泄瀉,或脈多沉細,或絕無火證而胎有不安者,皆屬陽虛寒證,但溫其中而胎自安矣。宜用溫胃飲、理陰煎之類,加減主之。亦當以平素之臟氣,察其何如?酌而用之。
胎氣有熱而不安者,其證必多煩熱,或渴或躁,或上下不清,或漏血溺赤,或六脈滑數等證,宜涼胎飲、保陰煎之類主之。但熱而無虛者,如枳殼湯、益母丸、黃芩散之類,皆可擇用,清其火而胎自安矣。
胎氣有虛而不安者,最費調停。然有先天虛者,有後天虛者,胎元攸係,盡在於此。先天虛者,由於稟賦,當隨其陰陽之偏,漸加培補,萬毋欲速,以期保全。後天虛者,由於人事,凡色慾勞倦飲食七情之類,皆能傷及胎元。治此者,當察其所致之由因病而調,仍加戒慎可也。然總之不離於血氣之虛,皆當以胎元飲為主。若心脾氣虛於上者,宜逍遙飲、歸脾湯、壽脾煎之類主之。肝腎不足於下者,宜左歸飲、右歸飲,因陰煎主之。氣血俱虛者。宜五福飲、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脾腎氣虛而兼帶濁者,宜秘元煎、菟絲煎之類主之。多嘔惡者,當隨前證前方各加二陳湯之類以和之。凡治虛證,貴在隨機應變,誠有不可以鑿執言者。
胎氣有實滯氣滯,凡為惡阻為脹滿而不安者,惟其素本不虛,而或多鬱滯者乃有之。但察其所由而開之導之,諸治實者固無難也。嘔吐不止者,二陳湯加枳殼、砂仁主之,或用人參橘皮湯亦妙。食滯脹滿不安者,小和中飲加減主之。肝氣滯逆脹滿不安者,解肝煎主之。怒動肝氣兼火者。化肝煎主之。脾肺氣滯上攻作痛者,紫蘇飲主之。氣滯兼痰者,四七湯、二陳湯加當歸主之。氣滯兼火為脹為煩者,枳殼湯、束胎丸之類主之。
王節齋曰:調理姙婦,在於清熱養血。白朮補脾,為安胎君藥,條實黃芩為安胎聖藥,清熱故也,暑月宜加用之。此一說者,雖若有理,而實有大病,不可不辨也。夫孕之胎氣,必隨母之臟氣。大都陰虛者多熱氣;陽虛者多寒氣;寒之則寒,熱之則熱者,是為平氣。今以十人言之,則寒者居其三,熱者居其三,平者居其四,此大較也。若謂受胎之後必增內熱,自與常人不同,則何以治惡阻者,必用二陳、六君、生薑、半夏之屬而後效,其果增熱否乎?故治熱宜黃芩,寒則不宜也。非惟寒者不宜也,即平氣者亦不宜。蓋凡今之胎婦,氣實者少,氣虛者多。氣虛則陽虛而再用黃芩,有即受其損而病者,有用時雖或未覺,而陰損胎元,暗殘母氣,以致產婦羸困,或兒多脾病者,多由乎此。奈今人不能察理,但以聖藥二字,認為胎家必用之藥,無論人之陰陽強弱,凡屬安胎無不用之,其害蓋不少矣。至若白朮,雖善安胎,然或用不得善,則某性燥而氣閉。故凡陰虛者非可獨用,氣滯者亦當權宜。是以用藥之難,當如盤珠,有不可膠柱而鼓瑟也。

   惡阻

姙娠之婦,每多惡心嘔吐,脹滿不食,然亦虛實不同,所當辨而治之。
凡惡阻多由胃虛氣滯,然亦有素本不虛,而忽受胎姙,則衝任上壅,氣不下行,故為嘔逆等證,及三月餘而嘔吐漸止者,何也?蓋胎元漸大,則臟氣僅供胎氣,故無暇上逆矣。凡治此者,宜以半夏茯苓湯、人參橘皮湯之類,隨宜調理,使之漸安,必俟及期方得帖然也。若中脘多痰者,用二陳湯加枳殼,或用半夏茯苓湯。飲食停滯作脹者,宜小和中飲加減去之。氣逆上作脹者,宜半夏茯苓湯加枳殼、蘇梗、香附。脾胃氣虛者,宜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人參橘皮湯之類主之。胃虛兼寒多嘔者,宜六味異功煎、溫胃飲之類主之。肝腎陽虛作嘔者,宜理陰前主之。

   胎氣上逼

姙娠將理失宜,或七情鬱怒,以致氣逆,多有上逼之證。氣逆氣貴而脹逼者,宜解肝煎。胃寒氣實而逼者,宜和胃飲,胃火兼滯者,宜枳殼湯。脾虛兼滯者,宜紫蘇飲。脾虛而氣不行者,宜四君子湯,甚者八珍湯。脾氣虛而兼寒者。宜五君子煎。脾腎虛寒不行者,宜理陰煎。脾腎氣虛兼火者,宜逍遙散,或加黃芩、枳殼、砂仁。胎死腹中,冷氣上逼,嘔惡面青者,治如後胎動欲墮條。

   胎漏

姙婦經水不固者,謂之胎漏。而胎漏之由,有因胎氣者,有因病氣者,而胎氣之由亦有二焉。余嘗診一婦人,脈見滑數而別無風熱等病,問其經脈則如常不斷,而但較前略少耳。余曰:此必受姙者也。因胎小血盛有餘而然。後於三月之外,經脈方止,果產一男。故姙娠之婦,多有此類。今常見懷胎七八個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為度,謂之不足月。然其受胎於未止之前,至此而足,而實人所不知也。但此等胎氣,亦有陰陽盛衰之辨。如母氣壯盛,陰胎有餘而血之溢者,其血雖漏而生子仍不弱,此陰之強也,不必治之。若父氣薄弱,胎有不能全受,而血之漏者,乃以精血俱虧,而生子必痿小,此陽之衰也,而亦人所不知也。凡此皆先天之由,若無可以為力者。然栽培根本,豈果無斡旋之道乎?但見有於無之日,及轉強於弱之手為不易得,是烏可以尋常語也。至若因病而漏者,亦不過因病治之而已耳。如血熱而漏者,保陰煎、清化飲擇之而用。怒動肝火漏血者,保陰煎,甚者化肝煎主之。脾虛不能攝血者,壽脾煎、四君子之類主之。脾虛血熱氣滯者,四聖散主之。脾腎兼虛者,五陰煎主之。三焦氣血俱虛者,五福飲、七福飲之類主之。勞倦傷而動血者,壽脾煎、歸脾湯主之。偶因傷觸動血者,五福飲、安胎散主之。衝任氣虛,不能約制,血滑易動者,固陰煎、秘元煎主之。

   卒然下血

姙娠忽然下血者,其證有四:或因火熱迫血則妄行,或因鬱怒氣逆則動血,或因損觸胎氣胞宮受傷而下血,或因脾腎氣陷命門不固而脫血。凡此皆動血之最者也,不速為調理,則必致墮胎矣。然治此者,必先察其血去之多少,及於血去之後。尤當察其邪之微甚。如火猶未清,仍當清火;氣猶未順,仍當順氣。若因邪而動血,血去而榮虛,則速當專顧元氣以防脫陷,此中或當治標,或當救本,或當兼標本而調理之。倘不知先後緩急將恐治標未已,而救本無暇也,當詳察之。若火盛迫血妄行者,當察其火之微甚,微者涼胎飲,稍甚者徙薪飲,甚極者保陰煎、子芩散。若肝經有風熱而血下者,宜防風黃芩丸。若怒氣傷肝,氣逆血動而暴至者,宜保陰煎。氣有未順而脹滿者,四七湯、二陳湯或加芎、歸之類。兼肝火者,宜化肝煎。若觸損胎氣,胞宮受傷而血下者,宜安胎散、膠艾湯;去血多者,倍加人參。若從高墮下,傷動胎氣而下血者,宜益母地黃湯、安胎散;因驚氣虛而陷者,仍加人參。若脾胃素弱,或偶因傷脾下血者,宜壽脾煎、歸脾湯;或中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若血虛微熱,漏血尿血者,續斷湯。以上諸動血證,若去血未多,血無所積,胎未至傷而不止者,宜涼則涼,宜補則補,惟以安之固之為主治。若血已離位,蓄積胞宮,為脹為痛,而餘血未出者,欲與留之有不可得,欲去其血而不傷營氣,則惟四物湯大加當歸為最宜也。若察其胎氣已動,勢有難留,則五物煎、决津煎皆切要之藥。

   胎動欲墮

姙娠胎氣傷動者,輕則轉動不安,或微見血,察其不甚,速宜安之,用前安胎及卒然下血等法。若腹痛血多,腰痠下墜,勢有難留者,無如决津煎、五物煎,助其血而落之,最為妥當。若其勢甚而舌青面赤,脹滿嘔惡,或冷氣上逼者,兒已死矣,當速去其胎以救其母。氣血虛者,惟用决津煎最妙;如不應而脹痛上逼,勢不容緩者,急用平胃散一兩,酒水各半煎,投(石卜)硝五錢熱服之;或用(石卜)硝一兩以童便調服,則逐而下矣。下後隨證調補之。如無腹急,則但用决津煎加(石卜)硝,則死胎自下。

   數墮胎

夫胎以陽生陰長,氣行血隨,營衛調和,則及期而產,若或滋養之機,少有間斷,則源流不繼,而胎不固。譬之種植者,津液一有不到,則枯槁而剝落矣。故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正此謂也。凡姙娠之數見墮胎者,必以氣脈虧損而然。而虧損之由。有稟質之素弱者,有年力之衰殘者,有憂怒勞苦而困其精力者,有色慾不慎而損其生氣者。此外如跌扑飲食,皆能傷其氣脈,氣脈有傷而胎可無恙者,非先天之最完固者不能,而常人則未之有也。且懷胎十月,經養各有所主,所以屢見小產墮胎者,多在三個月及五月七月之間,而下次之墮,必如期復然,正以先次傷此一經,再值此經,則遇闕不能過矣。况婦人腎以繫胞,而腰為腎之腑,故胎孕之婦,最慮腰痛,痛甚則墜,不可不防。故凡畏墮胎者,必當察此所傷之由,而切為戒慎。凡治墮胎者,必當察此養胎之源,而預培其損。保胎之法,無出於此,若待臨期,恐無及也。
凡胎不固,無非氣血損傷之病。蓋氣虛則提攝不固,血虛則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產。故善保胎者,必當專顧血虛,宜以胎元飲為主而加減用之;其次則芍藥芎歸湯;再次則泰山磐石散,或千金保孕丸,皆有奪造化之功,所當酌用者也。
又凡胎熱者血易動。血動者胎不安,故墮於內熱而虛者,亦常有之。若脾氣虛而血熱者,宜四聖散。肝腎虛而血熱者,宜凉胎飲。肝脾虛而血熱者,宜固胎煎。此外凡有他證而胎不安者,當於安胎條中酌而治之。

   小產

小產之證,有輕重,有遠近,有稟賦,有人事。由稟賦者多以虛弱,由人事者多以損傷。凡正產者出於熟落之自然,小產者由於損折之勉強,此小產之所以不可忽也。若其年力已衰,產育已多,欲其再娠且固,自所難能。凡見此者,但得保其母氣則為善矣。若少年不慎以致小產,此則最宜調理。否則下次臨期,仍然復墜,以至二次三次,終難子嗣,所係不小矣。
凡婦人年及中衰,胎元無力,則常有胎不能長,及多小產昏運之患,此氣血衰敗而然。氣血既衰,則凡於小產之後,多有胎既落而復下墜,如更有一胎欲產者,此非胎也,乃因氣虛而胞宮隨胎下陷也。產母不知,必至驚慌。此無足慮,但一以壽脾煎或八珍、十全大補、芎歸補中湯之類主之,則自安矣。
凡小產有遠近,其在二月、三月產者為近,五月、六月產者為遠。新受而產者其勢輕,懷久而產者其勢重,此皆人之所知也。至若猶有近者,則隨孕隨產矣。凡今艱嗣之家,犯此者十居五六,其為故也,總由縱慾而然。但自來人所不知,亦所不信,茲謹以筆代燈,用指迷者,倘濟後人,實深願也,請詳言之!蓋胎元始肇,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四月而後血脈形體具,五月、六月而後筋骨毛髮生。方其初受,亦不過一滴之元精耳,此其橐籥正無依,根荄尚無地,鞏之則固,决之則流。故凡受胎之後,極宜節慾,以防泛溢。而少年縱情,罔知忌憚。雖胎固慾輕者,保全亦多。其有兼人有勇者,或恃強而不敗,或既敗而復戰,當此時也,主方欲靜,客不肯休,無奈狂徒敲門撞戶,顧彼水性熱腸,有不啟扉而從隨流而逝者乎?斯時也,落花與粉蝶齊飛,火棗共交梨并逸,合污同流,已莫知其昨日孕而今日產矣,朔日孕而望日產矣。隨孕隨產,本無形迹。蓋明產者,胎已成形,小產必覺。暗產者,胎仍似水,直溜何知。故凡今之娼妓,則多無大產,以小產之多化。娶娼妓者,多少子息,以其子宮滑而慣於小產也。今嘗見艱嗣求方者,問其陽事,則曰能戰;問其功夫,則曰儘通;問其意况,則怨嘆曰人皆有子我獨無。亦豈知人之明產而爾之暗產也?此外如受胎三月五月而每有墮者,雖衰薄之婦常有之,然必由縱慾不節,致傷母氣而墮者為尤多也。故凡恃強過勇者多無子,以強弱之自相殘也;縱肆不節者多不育,以盜損胎元之氣也。豈悉由婦人之罪哉?

   胎不長

姙娠胎氣本乎血氣,胎不長者,血氣之不足耳。故受胎後而漏血不止者有之,血不歸胎也。婦人中年血氣衰敗者有之,泉源日涸也。婦人多脾胃病者有之,倉廩薄則化源虧而衝任窮也。婦人多鬱怒者有之,肝氣逆則血有不調而胎失所養也。或以血氣寒而不長者,陽氣衰則生氣少也。或以血熱而不長者,火邪盛則真陰損也。凡諸病此者,則宜補宜固,宜溫宜清,但因其病而隨機應之,則或以及期,或以過期,胎氣漸充,自無不長。惟是年邁血衰而然者,數在天也,有非可以人力為也。

   鬼胎

婦人有鬼胎之說,豈虛無之鬼氣,果能襲人胞宮,而遂得成形者乎?此不過由本婦之氣質弱,或以邪思蓄注,血隨氣結而不散,或以衝任滯逆,脈道壅瘀而不行,是皆內因之病,而必非外來之邪,蓋即血癥氣瘕之類耳,當即以癥瘕之法治之。此外如狐魅異類之遇者,則實有所受,而又非鬼胎之謂,亦當於癥瘕類求法下之。
又凡鬼胎之病,必以血氣不足而兼凝滯者多有之,但見經候不調,而預為調補,則必無是病。若其既病,則亦當以調補元氣為主,而繼以去積之藥乃可也。然用補之外,而欲於補中兼行者,無如决津煎。欲去其滯而不至猛峻者,無如通瘀煎。既加調補而欲直攻其病者,則奪命丹、迴生丹,皆可酌用。或以當歸紅花煎濃湯送赤金豆亦妙。

   姙娠宜寡慾

姙娠之婦大宜寡慾,其在婦人多所不知,其在男子而亦多有不知者,近乎愚矣。凡胎元之強弱,產育之難易,及產後崩淋經脈之病,無不悉由乎此。其為故也,蓋以胎神鞏固之日,極宜保護宮城,使不知慎而多動慾火,盜泄陰精,則藩籬由不固而傷,血氣由不聚而亂,子女由元虧而夭,而陰分之病,亦無不由此而百出矣。此婦人之最宜慎者,知者不可不察。

   藥食

婦人血氣俱虛,經脈不調,不受孕者,惟毓麟珠隨宜加減用之為最妙;其次則八珍益母丸亦佳。若臟寒氣滯之甚者,用續嗣降生丹亦妙。

   用藥法

凡男女胎孕所由,總在血氣。若血氣和平壯盛者,無不孕育,育亦無不長。其有不能孕者,無非氣血薄弱;育而不長者,無非根本不固。即如諸病相加,無非傷損血氣。如果邪逆未除,但當以煎劑略為撥正,撥正之後,則必以調和氣血為主,斯為萬全之策。所以凡用種子丸散,切不可雜以散風消導,及敗血苦寒峻利等藥。蓋凡久服之藥,而加以此類,則久而增氣,未有不反傷氣血而難於孕者也。至若香附一物,自王好古曰:乃婦人之仙藥,多服亦能走氣。而後世不言走氣,但相傳曰香附為婦人之要藥,由是但治婦人則不論虛實,無弗用之。不知香附氣香味辛性燥,惟開鬱散氣,行血導滯,乃其所長,若氣虛用之,大能泄氣,血虛用之,大能耗血。如古方之女金丹,及四製香附丸之類,惟氣實血滯者用之為宜。凡今婦人十有九虛,顧可以要藥二字,而一概用之乎?用之不當,則漸耗漸弱,而胎元之氣,必反將杳然矣。

  石室秘錄 【 清&S231;陳士鐸】

   子懸

子懸之證,乃胎熱而子不安,身欲起立於胞中,故若懸起之象,其實非子能懸掛也。若作氣盛下之,立死矣。方用人參、茯苓各二錢,白朮、白芍各五錢,黃芩、生地各三錢,杜仲一錢、熟地一兩,歸身二錢,水煎服。此方純是利腰臍之聖藥,少加黃芩清之則胎得寒自定。况方中滋補有餘,而寒涼不足,定變扶危,中藏深意。蓋胎繫於腰腎之間,而胞又結於任衝之際,今藥皆直入於內經之中,則深根固蒂,子即欲動而不能;况又用清熱之藥,有不泰然於下者乎?

   漏胎

漏胎乃氣血不足之故,急宜以峻補之則胎不漏,方用人參、山茱萸、山藥、茯苓各二錢,白朮、熟地各五錢,杜仲、枸杞子、當歸身、甘草各一錢,麥冬三錢,北五味五分,水煎服。此方不寒不熱,安胎之聖藥也。凡有胎不安者,此方安之神效。胎之動也,由於男女之顛狂。今補其氣血,自然鎮定,又何至漏胎哉!或用黑白安胎散方可。

   胎動

胎動則漏胎之兆、以前漏胎方治之,無不神效。或用止漏絕神丹,較勝安胎之藥。要而論之,胎動是熱,不動是寒。熱用黃芩,寒用砂仁,寒熱相兼,并用砂仁、黃芩。世不察其寒熱,專以黃芩、砂仁為安胎聖藥亦謬矣。

   小產

小產之證,非產前也,然非正產之證,方可作產前治。如人不正產而先產者,名曰小產。雖無大產之虛,而氣血亦大傷矣。宜急補之,則日後坐胎,不至再有崩漏。用人參、當歸、白朮各五錢,茯苓三錢,熟地一兩,杜仲二錢,炮薑五分,水煎服。此方乃補氣補血之聖方。胞動而下,必損帶脈,補其氣血,則帶脈損處可以重生,他日受孕,不致有再損之虞矣。

   產前白帶

產前無白帶也。有則難產之兆,即幸而順生,產後亦有血運之事。方用黑豆三合,煎湯二碗,先用一碗,入白果十個,紅棗二十個,熟地一兩,山茱萸、薏苡仁、山藥各四錢,茯苓三錢,澤瀉、丹皮各二錢,加水二碗,煎服,一劑止,二劑永不白帶。亦通治婦人之諸帶,無不神效。

   姙娠少陰傷寒

姙婦臨月,忽感少陰經風邪,惡寒踡臥手足冷者,不治證也。少陰,腎經也。無論傳經至少陰,與直中入少陰,苟得此證,多不能治。蓋少陰腎經,宜溫而不宜寒,今風寒入之,則命門之火微,而腎宮無非寒氣,勢必子宮亦寒。手足冷者,脾胃寒極之兆也。脾胃至於寒極,不死何待?而吾以為可生者,以胎之未下也,急以溫熱藥救之。方名散寒救胎湯,人參一兩,白朮二兩,肉桂、乾薑、甘草各一錢,水煎服。一劑而寒散,不惡寒矣;再劑而手足溫,不踡臥矣;三劑痊癒。夫人參、白朮所以固氣。肉桂、乾薑,雖是散寒,用之於臨月之時,何愁胎墮?然畢竟二味性甚猛烈,得甘草以和之,則二味單去袪腹中之寒,而不去催胎中之子,助人參、白朮以掃除,更有殊功耳,豈漫然而多用之哉?
姙婦臨明感少陰經證,惡心腹痛,手足厥逆者不治。亦以寒入腎官,上侵於心,不獨下侵於腹已也,較上證更重。夫腎水滋心,何以反至剋心?蓋腎之真水,心借之養;腎之邪水,心得之亡。今腎感寒邪,挾腎水而上凌於心,故心腹兩相作痛,手足一齊厥逆,此候至急至危,將何術以救之?亦驅其少陰之邪而已。方用回陽救產湯,人參、當歸各一兩,肉桂、乾薑、甘草各一錢,白朮五錢,水煎服。此方妙在加當歸。蓋少陰之邪,敢上侵於心者,欺心中之無血也。用當歸以補血,助人參之力以援心,則心中有養,而肉桂、乾薑,無非袪寒蕩邪之品;况又有白朮、甘草之利腰臍而調心腹乎?自然痛止而逆除矣。仲景謂子生則可治,用獨參湯以救之,亦救之於生子之後,而非救之於未生子之前也。子未生之前,當急用回陽救產湯;子既生之後,當急用仲景方。
姙娠臨月,忽感少陰證者,急以人參、白朮大劑溫之,不應則死,此仲景之文也。似乎捨人參、白朮無可救之藥矣。吾以為單用人參、白朮,尚非萬全。苟用人參、白朮不應,急加入附子、肉桂、乾薑,未必不應如響也。今定一方名全生救難湯,人參、白朮各乙兩,附子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凡感少陰經之邪者,用此神效。

  方

四物湯 治婦人胎產諸疾,多用此湯加減。
熟地 川芎 芍藥 當歸分兩加減法詳後
右(口父)咀水煎服。加減法,姙娠腹痛下血,胎動不安,或半產惡露過多,或停留不出,四物湯加茱萸煎服。若人陽臟,少使茱萸;陰臟,多使茱萸。姙娠胎動不安,下血不止者,四物湯加艾十葉、阿膠一片,或加葱白、黃芪,或每服加艾葉五七片,更加葱白、阿膠末減四味之半,當歸用小半。如疾勢甚者,以四味各半兩細剉,以水四盞,熟艾一塊如鷄子大,阿膠五七片,煎至二盞半,分作四服,一日令盡。或加粉甘草、乾薑、黃芪,日二三服,至二臘。以一七日為一臘。姙娠心煩,四物湯加竹茹一塊。姙娠作惡,生寒面青,不思飲食,憔悴,四物湯加陳皮、枳殼、白朮、茯苓、甘草。損胎下血不止,頭痛寒熱耳鳴,氣血勞傷所致,四物湯加黃芩、荊芥、生地黃、赤芍藥、生薑。胎動漏血不止,四物湯加黃芪、側柏、阿膠、甘草、續斷。安胎及胎漏下血,四物湯加阿膠、大艾、甘草、蒲黃炒過。受胎小腸氣痛,四物湯加木香、茴香。姙娠欬嗽,四物湯加枳殼、甘草、(艹款)冬花、知母、馬兜鈴、半夏、木通、葶藤、人參、桔梗、麥門冬。胎氣衝肝,腰腳痺軟,行步艱難,四物湯加枳殼,木通、甘草、連翹、荊芥、地黃、羌活、獨活、山梔子、燈心,空心服。婦人胎前,四物湯每日可一二服。胎前痢後風,四物湯加乳香、龍骨、茱萸、木香、肉桂、蒼朮、牡丹皮、白薇、人參,甘草、澤蘭、大椒、茴香。

膠艾湯 一名芎歸膠艾湯。治姙娠腹痛,胞阻胎漏,半產後下血不絕,及八九月內胎動下血。
芎藭 炒阿膠 炙甘草各二兩 炒艾葉 當歸各三兩 白芍藥四兩 乾地黃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或每服半兩,水煎方可。一方加乾薑一兩。胡洽治婦人胎動,無乾薑。一方有黃芪。

當歸散 姙娠常服即易產。胎無苦疾,產後百病,氣血虛弱,惡露內停,憎寒發熱悉主之。素慣半產者,宜服以清其源,斯無後患。
當歸身 黃芩酒炒 白芍藥 芎藭各一斤 白朮半斤
右杵為散,酒飲服方寸匕,日再服。或酒糊和丸,米飲下五七十丸。一方當歸、白芍、川芎、黃芩各一兩,白朮五錢為末,童便調下二錢。

白朮散 姙娠養胎。
白朮 芎藭各一兩 蜀椒七錢,去汗 牡蠣半兩
右杵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煩吐痛不能食飲,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後更以酢漿水服之,若以酢漿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後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桂枝茯苓丸 治婦人宿有癥病,而孕胎及三月,而漏血不止,胎動在臍上者。
桂枝 茯苓 牡丹 桃仁去皮尖熬 芍藥
右五味各等分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此方丹溪極稱妙。

旋覆花湯 【 《千金方》,下同】  治婦人見革脈,半產漏下。
旋覆花三兩 葱十四莖 新絳少許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丹參圓 治婦人始覺有娠,養胎并轉女為男。
丹參 續斷 芍藥 白膠 白朮 柏子仁 甘草各二兩 人參 川芎 乾薑各三十銖 吳茱萸 橘皮 當歸各一兩十八銖 白芷 冠纓灰各一兩 乾地黃一兩半 蕪荑十八銖 犬卵一具,乾 東門上雄鷄頭一枚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服,稍加至二十丸。

橘皮湯 治姙娠嘔吐不下食。
橘皮 竹茹 人參 白朮土炒,各十八銖 生薑一兩 厚朴十二銖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重作。

烏雌鷄湯 治姙娠一月,寒多為痛,熱多卒驚,舉重腰痛,腹滿胞急,卒有所下。
烏雌鷄一隻,治如食法 茯苓 阿膠各二兩 吳茱萸一升 麥門冬五合 人參 芍藥 白朮各三兩 甘草 生薑各一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鷄,取汁六升,去鷄下藥,煎取三升,內酒三升,并膠烊盡,取三升放溫,每服一升,日三服。

補胎湯 姙娠曾傷一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細辛一兩 防風二兩 乾地黃 白朮各二兩 生薑四兩 吳茱萸 大麥各五合 烏梅一升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先食後服。右方寒多者,倍細辛、茱萸;熱多渴者去之,加(艹舌)蔞根二兩。若有所思,去大麥加柏子仁三合。一方有人參一兩。

艾葉湯 治姙娠二月,陰陽踞經,有寒多胚不成,有熱即萎,卒中風寒,有所動搖,心滿臍下懸急,腰背強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熱。
艾葉 丹參 當歸 麻黃各二兩 生薑六兩 人參 阿膠各三兩 甘草四分 大棗十二枚
右(口父)咀,以酒三升,水一斗,煮減半去滓,內膠煎取三升,分三服。

黃連湯 姙娠曾傷二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黃連 人參各一兩 吳茱萸五合 生薑三兩 生地黃五兩
右(口父)咀,以酢漿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十日一修合。若頗覺不安,加烏梅一升,則不用漿,直用水煎服。一方用當歸半兩。一方用阿膠。

雄鷄方 治姙娠三月為定形,有寒大便青,有熱小便難,不赤即黃,卒驚恐憂愁嗔怒喜頓仆,動於經脈,腹滿繞臍苦痛,或腰背痛,卒有所下。
雄鷄一隻,治如食法 芍藥四兩 黃芩 白朮 生薑各一兩 麥冬五合 大棗十二枚 甘草 人參 茯苓 阿膠各二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鷄,減半出鷄,內藥煮取半,內清酒三升,并膠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盡,當溫臥。一方用當歸、川芎各二兩,無黃芩、生薑。

茯神湯 姙娠曾傷三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茯神 丹參 龍骨各一兩 阿膠 當歸 甘草 人參各二兩 大棗 赤小豆各二十一枚
右(口父)咀,以酢漿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先食服,七日後服一劑。一方有薤白二兩,麻子一升。若腰痛者,如桑寄生二兩。

菊花湯 治姙娠四月有寒,心下溫溫欲嘔,胷膈滿不欲食,有熱小便難,數數如淋狀,臍下苦急,卒風寒,頸項強痛,寒熱,或驚動身軀,腰背腹痛,往來有時,胎上迫胷,心煩不得安,卒有所下。
菊花鷄子大一枚 麥門冬一升 大棗十二枚 人參一兩半 甘草 當歸各二兩 麻黃 阿膠各三兩 半夏四兩 生薑五兩
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減半,內清酒三升,并膠煎取三升,分二服,溫臥。當汗,以粉粉之,護風寒四五日。一方用烏雌鷄一隻,煮水煎藥。

調中湯 姙娠曾傷四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白芍藥 生薑各四兩 厚朴 枳實 白朮 生李根白皮 柴胡各二兩 續斷 芎藭 甘草各一兩 當歸一兩半 烏梅一升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八日後,復服一劑。

阿膠湯 治姙娠五月有熱苦頭眩心亂嘔吐,有寒苦腹滿痛小便數,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熱,胎動無常處,腹痛悶頓欲仆,卒有所下。
阿膠四兩 人參一兩 生薑六兩 當歸 芍藥 甘草 黃芩各二兩 旋覆花二合 吳茱萸七合 麥門冬二升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藥,減半內清酒三升,并膠微火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先食服便癒。不瘥再服。

安中湯 姙娠曾傷五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生薑六兩 黃芩一兩 當歸 芎藭 乾地黃 人參各二兩 甘草 芍藥各三兩 五味子 大麻仁各五合 麥門冬一升 大棗三十五枚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七日復服一劑。

麥門冬湯 治姙娠六月,卒有所動不安,寒熱往來,腹內脹滿,身體腫驚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產,手足煩疼。
麥門冬二升 人參 甘草 黃芩各二兩 生地三兩 阿膠四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五枚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減半,內清酒二升,并膠煎取三升,分三服,中間進糜粥。一方用烏雌鷄一隻,煮水以煎藥。

柴胡湯 姙娠曾傷六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柴胡四兩 蓯蓉一兩 白朮 芍藥一作紫葳 甘草 麥門冬 芎藭各二兩 生薑六兩 乾地黃五兩 大棗三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中間進糜粥。勿食生冷及堅鞕之物。七日更服一劑。

葱白湯 治姙娠七月,忽驚恐搖動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脈若微寒,煩熱腹滿短氣,常苦頸項及腰背強。
葱白長三四寸,十四莖 半夏 麥門冬各一升 旋覆花二合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半 甘草 當歸 黃芪各三兩 坷膠四兩 生薑八兩
右十一味,以水二升,煮減半,內清酒三升及膠,煎取四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溫臥當汗出,若不出者,加麻黃一兩,煮服如前法。若秋後勿強漬汗。一方以黃雌鷄一隻割咽取血內酒中,煮鷄取汁以煎藥。

杏仁湯 姙娠曾傷七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杏仁 甘草各二兩 麥門冬 吳茱萸各一升 紫菀一兩 鍾乳 乾薑各二兩 粳米五合 五味子三合
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中間進食,七日服一劑。一方用白鷄一隻,煮汁煎藥。

芍藥湯 治姙娠八月中風寒,有所犯觸,身體盡痛,乍寒乍熱,動不安常,苦頭眩痛繞臍下寒,時時小便白如米汁,或青或黃,或作寒慄,腰背苦冷而痛,目(目巟)(目巟)。
芍藥四兩 生薑六兩 厚朴二兩 甘草 當歸 白朮 人參各三兩 薤白切,一升
右(口父)咀,以水五升,清酒四升合煮,取三升,分作三服,日再夜一。一方用烏雌鷄煮汁以煎藥。

葵子湯 姙娠曾傷八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葵子二升 大棗二十枚 甘草 厚朴各二兩 白朮 柴胡各三兩 芍藥四兩 生薑六兩
右八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凡十日一劑。一方用烏雌鷄一隻,煮水以煎藥。

半夏湯 治姙娠九月,卒得下痢,腹滿懸急,胎上衝心,腰背痛,不可轉側,短氣。
半夏三兩 大棗二十枚 麥門冬 吳茱萸 當歸 阿膠各二兩 乾薑一兩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內白蜜八合,微火上溫服,四服痢即止。一方用烏雌鷄一隻,煮汁煎藥。

猪腎湯 姙娠曾傷九月胎者,當預服此藥。
猪腎一具 茯苓 桑寄生 乾薑 乾地黃 芎藭各三兩 白朮四兩 附子中者,一枚 大豆三合 麥門冬二升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腎令熟,去腎內諸藥,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凡十日更一劑。

丹參膏 此膏養胎,臨月服之,滑而易產。
丹參半斤 芎藭 當歸各二兩 蜀椒五合
右四味,以清酒溲濕,停一宿,以煎成猪膏四升,微火煎,膏色赤如血,膏成新布絞去滓,每日取棗許,內酒中服之。不可逆服,至臨月乃可服,舊用常驗。一方:有熱者,以大麻仁五合代蜀椒。

甘草散 令子易生,母無疾病。未生一月日預服,過三十日,行步動作如故,兒生墮地,皆不自覺。
甘草一兩 黃芩 乾薑 吳茱萸 大豆黃卷 麻子仁 桂心 大麥芽各三兩
右為細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煖水服亦得。一方用糯米不用麥芽,一方用茯苓不用黃芩。

阿膠散 【 《準繩》,下同】  治姙娠或因頓仆胎動不安,腰痛腹滿,或有所下,或胎上搶心。
熟地黃二兩 白芍藥 艾葉 當歸 甘草 阿膠 黃芪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薑三片,棗一枚,水煎。一方有川芎。

產寶方 治姙娠無故胎動不安,腹內絞痛煩悶。
當歸 桑寄生各一兩 川芎七錢半 豉八合 阿膠五錢 葱十四莖
右以水二升,煮取八合,下膠烊,分溫二服,空心服。一方無豉,用銀器煎。一方無寄生、豉,有續斷七錢半。銀不拘多少,先煎,後入藥。

養生必用方 療胎動去血腰腹痛。
阿膠 川芎 當歸 青竹茹各二錢
右以水十盞,內銀一斤,煮取五盞,去銀入上件藥三味,煮至二盞半,去滓,入膠再煎膠烊,分溫三服,空心自早至夕盡,未效再作。

寄生湯 治胎氣常不安,及五個月已後胎不安。
桑寄生洗 秦艽 阿膠 糯米粉各半兩
右以新汲水三升,先下寄生、秦艽,煮至二升,去滓;次入阿膠糯米,再煮,約一升止;分三服,空心食前日午服之。忌酒酢三五日。姙婦胎氣至五月已後常不安者,服之必效。頃見姙婦好飲酒,食酸鹹五辛,胎必動,不可不知。

黃芪湯 治胎動不安,腹痛下黃汁。
糯米一合 黃芪 川芎各一兩
右細剉,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溫服。

順氣飲子 產前服之安胎。
蘇葉 木香炮 人參 草豆蔻 白茯苓 大腹子各一兩,氣弱者不用 甘草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苧根三寸,糯米少許,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安胎寄生湯 療血流下。
桑寄生 白朮各一兩二錢半 茯苓一兩 甘草一兩半
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人壯者可加芍藥二兩、足水二升。若胎不安腹痛,端然有所見,加乾薑一兩,即安。忌海藻菘菜酢物桃李雀肉等。

秦艽湯 治胎動不安。
秦艽 阿膠炒 艾葉
右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糯米百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小品止痛湯 療姙娠重下,痛引腰背,安胎。
當歸 阿膠炙 乾地黃 黃連 芍藥各一兩 鷄子一枚 秫米一升
右七味,以水七升,攪鷄子令相得,煮秫米令如蟹目沸,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分四服。忌蕪荑。

得效黃芩湯 治婦人胎孕不安。
黃芩 白朮各半兩 當歸二錢
右,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服。一方有砂仁,各等分。

釣藤湯 姙娠八九月,胎動不安,心腹疼痛,面目青冷,汗出氣欲絕,此由勞動用力傷胎宮,宜急治之。
苦梗一兩半 桑寄生半兩 釣藤鉤 當歸 茯神 人參各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大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候。忌猪肉菘菜。若煩熱加石膏二兩半,若臨產月加桂心一兩。

護胎方 治姙娠胎動不安。
鯉魚二斤 粳米一升 葱一握 淡豉 生薑
右,作臛食之,每月一度。

安胎鐵罩散 安胎極效。
白藥子一兩 白芷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煎紫蘇湯調下。如胎熱心煩悶,入沙糖少許煎。
又方 療姙娠後不能轉動。
阿膠炙,一兩 桑寄生半兩
右為末,以酒一升,煮五沸,下生鷄卵一枚於酒中,分溫二服,空心食前。《小品方》無寄生,有艾葉,衹用水煎。

鯉魚臛方 治姙娠胎動不安,心腹刺痛。
鯉魚一斤,修事淨細切 阿膠一兩,杵碎炒黃燥 糯米二合
右件以水二升,入魚膠米煮令熟,入葱白、生薑、橘皮、鹽少許,更煮五七沸,食前喫。有所傷者,喫五七日方效。

大全方 治姙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腹痛。
粳米五合 黃芪六兩
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為四服。
又方 治姙娠遍身痛,或衝心欲死,不能飲食。
白朮五兩 黃芩二兩 芍藥四兩
右,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緣胎有水致痛,兼易產。

當歸湯 一名保安散。治姙娠胎動盪,心悶絕,煩躁口乾,橫生倒產,上衝下築迷悶,唇口青黑,手足厥冷。
當歸 阿膠炒 甘草各一兩 人參一兩半 連根葱白一握
右剉,水二升,煎四味至升半,去滓下葱再煎,減三合,溫分為二三服。一方無甘草,有川芎、厚朴。

胎漏方 治姙娠漏下黃汁,或如豆汁。
生艾汁二盞 阿膠 白蜜各一兩煎至七分溫服。無生艾,煎乾艾濃汁方可。一方加竹茹。一方用酒不用蜜。
又方 治姙娠三四月,腹痛時時下血。
續斷二兩 艾葉 當歸 乾地黃各六兩 竹茹 阿膠 鷄蘇各一兩
水一升,煎取六合,空心再服。

濟生如聖湯 治胎動腹痛,或為胎漏。
鯉魚皮 當歸酒浸 熟地黃酒蒸 白芍藥 阿膠蛤粉炒 川芎 續斷酒浸 甘草炙,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苧根少許,薑五片煎,溫服。一方有乾薑、竹茹。

桑寄生散 治胎漏經血妄行,淋漓不已。
桑寄生 當歸去蘆酒浸 川芎 川續斷酒浸 阿膠蛤粉炒 香附子炒去毛 茯神去木 白朮各一錢 人參 甘草炙,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薑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鄭氏人參散 治漏胎敗血湊心,日漸胎乾,母子危困。
人參 黃芪炙 阿膠蚌粉炒,各五錢 竹茹 木香 炙甘草 附子炮去皮臍,各半錢 川芎 陳皮 苧根各二錢半 生薑三錢,炮黑
右(口父)咀,每四錢,糯米三十粒,水煎熱服。忌生冷鷄鴨魚麵。

二黃散 治胎動。
生地黃 熟地黃等分,剉
右,水三盞,煎半乾,去滓服。

丹溪方 血塊如盤,有孕難服峻劑,此方主之。
香附子酢煮,四兩 白朮 桃仁去皮尖,各一兩 海粉酢煮,二兩
右為末,麵糊丸服。

補遺安胎散 治卒然腰痛,下血不已。
熟地黃 艾葉 白芍藥 川芎 黃芪 當歸 阿膠炒 甘草 地榆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四錢,薑五片,棗一枚,煎溫服。

芎歸湯 療姙娠先患冷氣,忽中心腹痛如刀。
川芎 人參 白茯苓 吳茱萸 苦桔梗 當歸各三兩 厚朴製 芍藥各二兩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氣下即安。

草豆蔻散 治姙娠心腹常痛,吃食減少,四肢不和,全不入食。
草豆蔻 橘皮 生地 白朮各一兩 當歸炒 桂心 乾薑 木香各半兩 川芎七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四錢,水一盞,棗二枚,煎六分,熱服。

地黃當歸湯 治婦人有孕胎痛,屬衝任脈虛,宜抑陽助陰。
當歸一兩 熟地黃二兩
右為末,作一服,水三升,煎至一升半,去滓頓服。一方微炒為末,丸如梧子大,每溫酒下三十丸,或五十丸,名內補丸。

五加皮散 治姙娠腰痛不可忍,或連骻痛,先服此散。
杜仲炒去絲,四兩 五加皮 阿膠炙 防風 金毛狗脊 川芎 芍藥 細辛 萆薢各三兩 杏仁八十枚,去皮尖麩炒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膠,作三服。服後,服五加皮丸。一方有白茯苓,無白芍。

五加皮丸
續斷炒 杜仲各二兩半 芎藭 獨活各三兩 五加皮 狗脊 萆薢 芍藥 訶子肉各四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九如梧子大,空心酒下四十丸,日三。
又方 療觸動胎以致腰背痛。
杜仲 五加皮 當歸 芍藥 川芎 萆薢
右等分,細剉,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又方 治有胎腰痛。
白朮四錢 陳皮三錢 黃蘗炒,二錢半 人參 條芩 川芎 地黃 歸尾各半兩 甘草炙,一錢
右分四貼,水酒煎服。

大地黃丸 治產前後腰腹痛,一切血疼;兼治血氣虛,四肢不舉,骨髓熱疼。
熟地黃二兩 烏梅肉 當歸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九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白湯嚼下。

小品苧根湯 療損動胎,腰腹痛,去血胎動向下。
生乾地黃 苧根各二兩 當歸 芍藥 阿膠 甘草各一兩
右細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煎烊,分溫三服。忌海藻、蕪荑。

倉公下氣湯 治姙娠心腹脹滿,兩脅妨悶,不下飲食,四肢無力。
羌活 赤芍藥 甘草 檳榔 青皮 大腹皮 陳皮 赤茯苓 半夏 桑白皮 桂心各半兩 紫蘇莖二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五片,棗一個,煎七分,去滓服,無時。局方分心氣飲,大同小異,加燈心煎。

安胎和氣飲 治胎冷腹脹,痛引兩脅,小便頻數,大便虛滑。
訶子麵裹煨去核 白朮各二錢 陳皮去白 高良薑炒 甘草炙,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五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忌食生冷。

枳殼湯 治婦人姙胎腹脹。
枳殼三兩 黃芩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盞半煎,溫服。如胎前腹滿,身體沉重,加白朮一兩。

天仙藤散 治姙娠腫滿。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子炒 陳皮 甘草 烏藥
右等分淨秤,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薑三片,木瓜三片,紫蘇三葉,同煎至七分,放溫澄清,空心食前服,日三服。小便利,氣脈通,體輕,腫漸消為度。

千金鯉魚湯 治姙娠腹大胎間有水氣。
白朮五兩 茯苓四兩 當歸 芍藥各三兩
右細剉片,以鯉魚一尾修事如食法,取汁去魚不用,每服四錢,入魚汁一盞半,生薑七片,橘皮少許,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八十七

 婦人胎前門

  方

木香丸 【 《準繩》,下同】  治婦人有孕傷食。
木香二錢 三稜 人參 白茯苓各三錢
右為細末,麵糊丸如菉豆大,熟水吞三四十丸。

白朮散 治姙娠氣不調和,飲食易傷。
白朮炒 紫蘇各一兩 人參 白芷各七錢半 川芎 訶子皮 青皮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

鄭氏勝金散 治姙婦因食傷胎,傅於脾胃,氣虛冷逼,小腹脹痛,或腰重,大便秘。
吳茱萸酒浸 陳皮 乾薑炮 生薑切焙 川芎各一錢半 炙甘草 厚朴薑製,各三錢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陳米飲下。入鹽煎尤妙。《濟生方》加砂仁。

生犀角散 治姙娠卒中風不語。四肢強直,心神惛憒。
生犀角屑 麻黃去節,各一兩 防風 赤箭 羌活 當歸 人參 葛根 赤芍藥各七錢半 甘草炙 秦艽各半兩 石膏一兩半
右(口父)咀,每服八錢,煎服法如前。

白殭蠶散 治姙娠中風口噤,心膈痰涎壅滯,言語不得,四肢強直。
白殭蠶炒 天麻 獨活各一兩 龍腦二錢半 麻黃去節,一兩半 犀角屑,七錢半 白附子炮 半夏湯洗七次,薑製 天南星炮 藿香各半兩
右為細末,入研藥令勻,每服一錢,生薑薄荷湯調下,不拘時,日三服。

赤箭丸 治姙娠中風,手足不隨,筋脈緩急,言語謇濇,皮膚不仁。
赤箭 萆薢酒浸 麻黃去節 獨活 鼠黏子 熟地黃 羚羊角屑,各一兩 當歸炒 阿膠炒 防風 芎藭 丹參 薏苡仁 五加皮 秦艽 漢防己 柏子仁 酸棗仁炒,各七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豆淋酒送下,食前。

白朮酒 治姙娠中風口噤,語言不得。
白朮一兩半 獨活一兩 黑豆一合,炒
右細剉,以酒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滓,溫分四服。口噤者拗口灌之,得汗即愈。

羚羊角散 治姙娠冒悶,角弓反張,名曰子癎風痙。
羚羊角鎊 獨活 酸棗仁炒 五加皮 防風 薏苡仁炒 當歸酒浸 川芎 杏仁去皮尖 茯苓各五分 木香 甘草炙,各二分
右,薑水煎服。

羌活酒 治姙娠中風痙口噤,四肢強直,角弓反張。
羌活一兩半 防風一兩 黑豆一合,炒去皮
右三味為(口父)咀,好酒五升浸一宿,每服用黑豆一合,炒令熟,投入藥酒一大盞,候沸即住,去滓,分二服灌之。

大聖散 治姙娠怔悸,睡裏多驚,腹脅膨脹,坐臥不寧。
白茯苓 麥門冬 黃芪蜜炙 當歸酒浸 川芎各一錢半 木香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服無時。

麥門冬湯 治姙娠心驚,膽怯煩悶,名曰子煩。
麥門冬 白茯苓 防風各三錢 人參一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淡竹葉十葉,煎至一鍾,去滓,不拘時服。

麥門冬散 治姙娠心煩,憒悶虛躁,吐逆,惡聞食氣,頭眩,四肢沉重,百節疼痛,坐臥少起。
麥門冬 子芩 赤茯苓各一兩 生地七錢半 人參 茯神 赤芍藥 陳皮 苦梗 桑寄生 甘草 旋覆花各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一錢,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人參散 治姙娠熱氣乘於心脾,津液枯少,煩躁壅熱乾渴。
人參 麥門冬 赤茯苓 地骨皮 家乾葛 黃芩 犀角屑,各七錢半 甘草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一母丸 治姙娠因服藥致胎氣不安,有似虛煩不得臥,即巢氏所謂子煩也。
知母二兩
右為細末,以棗肉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煎人參湯送下。

人參黃芪散 治姙娠身熱煩躁,口乾食少。
人參 黃芪 家葛根 麥門冬 赤茯苓 秦艽各一兩 知母七錢半 甘草半兩
右,每服四錢,薑水竹葉煎服。

馬兜鈴散 治姙娠胎氣壅滯,欬嗽喘急。
馬兜鈴 桔梗 人參 甘草 貝母各半兩 陳皮去白 大腹皮 桑白皮 紫蘇各一兩 五味子二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薑三片,水煎。

紫菀湯 治姙娠欬嗽不止,胎不安。
桔梗半兩 甘草 杏仁 桑白皮各二錢半 天門冬 紫菀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竹茹一團,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一二沸,溫服。

平安散 治姙娠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嘔吐不食,腹脅脹痛。
川芎 木香各一錢半 陳皮 熟地黃 生薑 乾薑炮 厚朴去粗皮製 甘草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入燒鹽一捻,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柴胡飲 治姙娠瘧疾。
柴胡 生大黃各二錢 生黃芩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右(口父)咀作一服,水煎,臨發日,五更溫服,必取利為愈。忌油麵辛熱等物。如胎上逼心,可服枳殼散。

加味理中湯 治虛寒泄瀉。
人參 白朮 白芍藥 白茯苓 乾薑 黃連 藿香葉 木香 訶子肉 肉果 甘草各一錢
水二鍾,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一鍾,飢時服。

猪苓散 療姙娠小便濇痛,兼治胎水。
猪苓五兩,去皮
右為末,白湯調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夜二。不瘥,宜轉下之,服前藥。

葵子湯 治姙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熱入臟,大小便不利,安胎除熱。
葵子二升 滑石四兩,碎
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盡服,須臾當下便愈。
又方 治姙娠大小便不通,心腹脹滿妨悶,不欲飲食,手足煩熱。
檳榔 赤茯苓 大腹皮 木通 (木郁)李仁去皮 北五味各一兩 桑寄生 甘草 苦梗各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

大腹皮湯 治姙娠大小便不通或赤濇。
枳殼 大腹皮 赤茯苓各一兩 甘草二錢
右為末,葱白湯調下二錢。

丹溪方 治懷胎四個月,大小便閉,因與通利冬葵子等藥已通,但氣未順,此由性急血耗氣亂,須和其氣,滋其血,乃安。
陳皮 青皮 芍藥各一錢 人參 當歸 川芎 生地黃 白朮各半兩 茯苓 木通 甘草各二分
右,水煎服。

獨聖散 治姙娠小便不通。
蔓荊子
右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濃煎葱白湯調下。

獨聖湯 治婦人胎前腹痛。
當歸三錢
右為末,水煎服。

地膚大黃湯 【 《外臺》方】  療姙娠子淋,宜下。
川大黃 地膚草各三兩 知母 黃芩 猪苓 赤芍藥 通草 川升麻 枳實 甘草各二兩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又方 【 《準繩》,下同】  療姙娠患淋,小便濇不利,小腹水道熱痛。
冬葵子一升 芍藥二兩 黃芩 赤茯苓 車前子各三兩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煎至二升,溫分三服。
又方 療姙娠數月,小便淋瀝疼痛,心煩悶亂,不思飲食。
瞿麥穗 赤茯苓 桑皮 木通 葵子各一兩 黃芩 芍藥 枳殼 車前子各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

安榮散 治姙娠小便濇少,遂成淋瀝。
麥門冬 通草 滑石 人參 細辛各二錢 當歸酒浸 燈心 甘草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麥門冬煎湯調服。

桑螵蛸散 治姙娠小便不禁。
桑螵蛸二十枚,酒炙黃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或薑湯調下亦可。

續斷湯 治姙娠下血及尿血。
當歸 生地各一兩 續斷半兩 赤芍藥二錢半
右為末,空心,葱白煎湯調下二錢。

甘草小麥大棗湯 【 《金匱》】  治婦人臟燥,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一方云:產前產後皆可。

淡竹茹湯 【 《準繩》】  治姙婦心虛驚悸,臟燥悲傷不止。又治虛煩甚效。
麥門冬去心 小麥 半夏湯泡,各二兩半 人參 白茯苓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右剉散,每服四錢,薑五片,棗一枚,淡竹茹一團如指大,同煎溫服。

芎藭補中湯 【 《濟生方》】  治懷姙血氣虛弱,不能衛養,以致胎漏,每四五月而墮,名曰半產。
芎藭 五味子 阿膠蛤粉炒 乾薑炮,各一錢 黃芪炙 當歸酒浸 白芍藥 白朮各一錢半 杜仲炒去絲 人參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右,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一方無木香。

杜仲丸 一名杜續丸。治姙娠三兩個月,胎動不安,腰痛,防其欲墮,宜預服之。
杜仲薑製,炒去絲 續斷酒浸,各二兩
右為末,煮棗肉杵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飲下。

四製香附丸 治婦人數墮胎,由氣不升降,所以胎氣不固,宜服此。
香附杵去毛,淨一斤,分四分:一分酒浸,一分酢浸,二分童便浸,一分鹽水浸,各浸七日,取出焙乾
右為細末,酢煮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如肥人祗依本方,瘦人加澤蘭葉、赤茯苓各二兩。一方用香附子一斤,艾葉四兩,當歸一兩,俱用酢煮。

安胎白朮散,治姙娠宿有冷,胎痿不長,或失於將理,傷胎多墮。此藥補榮衛,養胎氣。
白朮炒 川芎各一兩 吳茱萸湯泡,半兩 甘草炙,一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下。忌生冷果實。

黃芪散 主姙娠胎不長,安胎,和氣思食,利四肢。
黃芪 白朮 陳皮 麥門冬 白茯苓 前胡 人參各七錢半 川芎 甘草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人參丸 姙娠胎不長,宜服此養胎。
人參 白茯苓 當歸 柴胡 刺薊 厚朴 桑寄生各一兩 枳殼七錢半 甘草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水吞下。

枳實檳榔丸 安胎養氣,調和經候,癥瘕痞塊,有似孕婦,可以久服,血氣通和。
枳實生用 檳榔 黃連 黃蘗 黃芩 當歸 木香 阿膠炒灰研,各半兩
右為細末,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用溫米湯送下。

知母丸 【 《集驗》】  治日月未足而痛如欲產者,兼治產難及子煩。
知母不拘多少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鷄頭大,溫酒嚼下,日三服。一方丸如悟子大,粥飲下二十丸或三五十丸。

雄黃丸 治姙娠是鬼胎,致腹申黑血散下,腹痛。
雄黃細研 鬼臼去毛 莽草 丹砂細研 巴豆去皮心油 獺肝各半兩 蜥蜴一枚 蜈蚣一條,并炙黃
右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二丸,日兩服,後當利。如不利,加至三丸。初下清水,次下蟲如馬尾狀無數。病極者,下蛇蟲,或如蝦蟆卵鷄子,或如白膏,或如豆汁,其病即除。

復元湯 【 《醫鑑》,下同】  治姙娠嘔吐不止,或頭痛全不思食,左脈弱。
當歸 川芎 白芍 人參 甘草炙,各五錢 白朮 茯苓 陳皮各一兩半 丁香三錢 半夏薑湯泡,一兩 桔梗 枳殼各二錢
右剉作十劑,薑棗煎服。

紫蘇和氣散 治胎氣凑心,或臨產驚恐,氣結不下,及胎前一切諸疾。
蘇梗 當歸 川芎 白芍 人參 陳皮 甘草 大腹皮
右剉,生薑一二片,葱白七根,水煎服。若腹痛,加香附、木香;若欬嗽,加枳殼、桑白皮;若熱甚,加黃芩;若嘔吐,加砂仁;若泄瀉,加白朮、茯苓;若難產,加枳殼、香附、車前子。一方無川芎,名七寶散。

子淋散 治姙娠小便濇痛頻數。
麥門冬去心 大腹皮洗去沙,薑汁拌炒 木通 赤茯苓 甘草 淡竹葉各味分兩隨宜
右剉,水煎服。

白朮散 定痛安胎。
川芎、紫蘇葉 香附便製,各一錢 甘草四分 歸身 白芍酒炒 前胡 烏藥 陳皮各八分 白朮土炒 竹茹 木香各五分
右剉,水煎、食遠服。如兼腹痛,加砂仁、澤瀉。

加減當歸散 治姙娠中惡。
川芎 當歸 陳皮 吳茱萸 木香 香附 烏藥 甘草 前胡 葱白 砂仁 紫蘇葉
右剉一劑,生薑五片煎服。

加減通氣散 治姙娠腰腹背痛。
當歸身 葱白 阿膠 茴香 杜仲 甘草 破故紙 陳皮 山藥 川芎 萆薢 獨活 川續斷 香附 橘核 白芍各味分兩隨宜
右剉,水煎,空心服。如小腹痛,加艾、木香、烏藥、紫蘇,去橘核、山藥、茴香、續斷、萆薢、獨活、破故紙。

加減倉公下氣湯 治姙娠心腹脹滿。
白芍藥 陳皮 白茯苓 大腹皮 川芎 當歸 香附 前胡 厚朴 紫蘇梗 烏藥 木香各味分兩隨宜
右剉一劑,空心服。

加減安胎散 治姙娠數墮胎。
黃芪 甘草 人參 白朮 艾葉 當歸 川芎 熟地 續斷 茯苓 白芍 香附 陳皮 杜仲
右剉,水煎,空心服。

加減牛膝湯 治姙娠羸弱不能養胎者,用此下之。
桂心 (艹舌)蔞 牛膝 瞿麥 川芎 歸梢 枳殼 甘草 童便 麥糵各味分兩隨宜
右,煎服。

加減紫菀湯 止嗽安胎。
黃芩 紫蘇 陳皮 五味 知母 杏仁 赤茯 當歸 麻黃 白朮 桑皮 甘草 貝母 前胡 紫菀
水煎服。如喘,加兜鈴、腹皮 (艹款)冬花。

加減柴胡湯 治姙娠傷寒。
柴胡 黃芩 乾葛 川芎 當歸 紫蘇 陳皮 葱白
水煎服。

加減秦艽散 治姙娠時疫。
秦艽 前胡 黃芩 枳殼 桔梗 山梔 柴胡 葛根 紫蘇 葱白 陳皮
水煎服。

加減梔子五物湯 安胎清熱。
葛根 柴胡 香薷 石膏 梔子 前胡 黃芩 葱白 麥冬 陳皮 知母 甘草
水煎服。

加減白朮散 治姙娠霍亂。
香薷 陳皮 厚朴 蒼朮 烏藥 霍香 砂仁 乾薑 竹茹 木瓜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猪苓 澤瀉
水煎服。如心胷煩悶,加炒黃連、升麻。

斬鬼丹 治鬼胎。
吳茱萸 川烏 秦艽 柴胡 白殭蠶
水煎服。

泰山磐石散 【 《景岳全書》】  治婦人血氣兩虛,或肥而不實,或瘦而血熱,或脾肝素虛,倦怠少食,屢有墮胎之患。
人參 黃芪 當歸 續斷 黃芩各一錢 川芎 白芍藥 熟地各八分 白朮二錢 炙甘草 砂仁各五分 糯米一撮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但覺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後方無慮也。

二陳湯薛氏 治中脘停痰,姙娠惡阻等證。
陳皮去白 茯苓 半夏各一錢 甘草炙五錢
右,水煎服。

半夏茯苓湯 治姙娠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不止。
半夏泡炒黃 陳皮去白 縮砂仁炒,各一錢 白茯苓二錢 甘草炙,五分
右用薑棗烏梅水煎服。

人參養胃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寒熱頭疼,或作瘧疾,并姙娠惡阻。
半夏 厚朴製 橘紅各八分 藿香葉 草果 茯苓 人參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蒼朮一錢
右,薑七片,烏梅一個,水煎服。

歸脾湯 治姙娠鬱結傷脾;亦治發熱盜汗,健忘怔忡,驚悸少寐。
人參 白朮 白茯 黃芪炒 當歸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右,薑棗水煎服。本方加柴胡、山梔,名加味歸脾湯。

加味小柴胡湯 治姙娠怒動肝火。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二分 半夏一錢 甘草炙,五分 生地黃多少隨宜
右,薑棗水煎服。一方加山梔、牡丹皮,名柴胡山梔散。

四七湯 治姙娠鬱結成痰。
半夏薑汁製,一錢五分 紫蘇葉 厚朴薑製 茯苓各一錢
右,薑棗水煎。

逍遙散 治肝脾血虛有熱,少食多臥。
甘草炙 當歸炒 芴藥酒炒 茯苓 柴胡 白朮炒,各一錢
右,水煎服。

安胎飲 治姙娠五七個月用,數服可保全產。
白朮 人參 當歸 川芎 熟地 白芍 陳皮 甘草 紫蘇 炙黃芩各一錢
右用薑水煎服。

胡連丸 安胎聖藥。
條芩沉水者,四兩 砂仁微炒 甘草炙,各一兩 白朮無油者 蓮肉去心,各二兩
右共為末,外用山藥五兩,作糊為丸,米飲下。

天門冬飲 【 《正傳》】  治子嗽。
天門冬 紫菀茸 知母 桑白皮各一錢半 五味子 桔梗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鷄黃散 【 《本事方》,下同】  治子痢赤白,絞刺疼痛。
烏鷄卵一個,傾出清,留黃 黃丹一錢
右入鷄子殼內攪勻,厚紙糊口,鹽泥固濟,火煅,研為末,每取一錢,米飲調下。一服癒者是男,二服癒者是女。

鴨子煎,治胎前產後赤白痢。
生薑年少者百錢,年老者二百錢,搗取自然汁 鴨子一個,打破入薑汁內攪勻
右同煎至八分,入蒲黃三錢,再煎五七沸,空心溫服,立效。

訶朮散 【 《正傳》,下同】  治姙娠泄瀉,由食坐冷當風取涼所致。
訶子皮 白朮各一錢半 陳皮 良薑 木香 白芍藥酒炒 肉豆蔻煨 甘草炙,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薑五片,水煎服。

醒脾飲子 治子瘧寒瘧。
厚朴 草豆蔻研,各五錢 乾薑三分 甘草二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五片,棗二枚,同煎,空心服。

濟生石膏湯 【 丹溪】  治姙娠熱瘧,湯飲無度。
石膏二錢 生地黃一錢 半夏 黃芩 人參 麥門冬 知母 乾葛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烏梅一個,同煎服。

梔子大青湯 【 《綱目》】  治姙婦熱病發狂變黑。
黃芩 升麻 梔子各一錢 大青 杏仁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葱白三莖,同煎服。

神方驗胎散海藏方 驗胎如神。
真雀腦川芎一兩 當歸全用,重一兩者只用七錢
右二味細末,分作二服,濃煎好艾湯一盞調下,二三時間,覺腹臍微動仍頻,即有胎也。動罷即癒。如不是胎,即不動。如不覺效,再煎紅花湯調下,必有神效。

艾醋湯 【 《醫鑑》,下同】  驗胎有無如見。
好醋 艾葉
右二味煮汁,服半盞,腹中大痛是孕,不痛無孕。

參橘散 一名人參橘皮湯。治惡阻病,嘔吐痰水,口不入食。
橘皮 赤茯苓各一錢半 麥門冬 白朮 厚朴 人參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站,入薑十片,青竹茹鷄子大,同煎服。一方用白茯苓、橘紅,無赤茯、橘皮。

保生湯 【 《良方》,下同】  治婦人月經不行,身無病似病,精神如故,惡聞食氣,或但嗜一吻,或大吐,或時吐清水,此名惡阻,宜服此。
白朮 香附子 烏藥 橘紅各二錢 人參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煎服。

半夏茯苓湯 治惡阻病,嘔吐心煩,頭目眩運,惡聞食氣,飲食不進,多臥少起,百節煩疼,羸瘦痰盛。
半夏一錢半 赤茯苓 熟地各一錢 旋覆花 人參 白芍 川芎 桔梗 橘紅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七片,水煎服。

芩連半夏湯 【 《寶鑑》】  治惡阻病,一身煩痛。
黃芩一錢二分半 白朮 半夏各一錢 黃連 陳皮 當歸 梔子 枳殼 香附 人參 蒼朮 砂仁 甘草各五分 赤茯苓七分半
右剉,作一貼,入薑七片,水煎服。

歸元散 【 《醫鑑》】  一名保元湯。治惡阻,口不入食。
白朮 白茯苓 陳皮各一錢半 人參 砂仁 當歸 白芍 丁香 甘草各五分 半夏一錢 桔梗 枳殼各二分半
右剉,作一貼,入薑五片,棗二枚,水煎服。

竹茹湯 【 丹溪】  治惡阻。
青竹茹 麥冬各三錢 前胡二錢 橘皮一錢 蘆根十條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膠艾四物湯 【 《回春》】  治胎漏腹痛。
熟地黃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阿膠炒珠 條芩 白朮 砂仁 艾葉 香附炒,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糯米一撮,水煎,空心服。

當歸寄生湯 【 《得效方》】  治胎漏下血。
人參 桑寄生 熟地黃 續斷各一錢半 當歸 川芎 白朮 艾葉各七分半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地膚子湯 【 《正傳》,下同】  治子淋。
地膚子 車前子各一錢半 知母 白芍藥 赤茯苓 黃芩 枳殼各一錢 升麻 通草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忘憂散 治子淋。
琥珀為末
右,每半錢,取萱草根一握,煎湯調下。

溫胃散 【 《景岳全書》,下同】  治婦人臟寒惡嘔,胎氣不安。亦治產後脾氣虛寒,嘔吐食少腹痛。
人參 白朮炒,各一二錢或一兩 扁豆炒,二錢 陳皮或不用 炙甘草各一錢 當歸一二錢,滑易勿用 乾薑炒焦,一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理陰煎 治同上。亦治產後陽虛中寒,或外感寒邪,以致心腹痛,嘔吐厥逆。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 炙甘草一二錢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錢 乾薑一二三錢,炒黃色
水二鍾,煎七分,熱服。或加肉桂一二錢。

保陰煎 治胎氣熱而不安。亦治產後血熱,淋瀝不止。
生地 熟地 芍藥各二錢 山藥 川續斷 黃芩 黃蘗 生甘草各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涼胎飲 治同上。
生地 芍藥各二錢 黃芩 當歸各一二錢 甘草七分生 枳殼 石斛各一錢 茯苓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如熱甚者,如黃蘗一二錢。

枳殼湯 治胎漏,或因事下血。亦治惡阻,進食和中;及熱而血虛,胎動不安。
枳殼炒 黃芩炙,各半兩 白朮炒,一兩
右為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亦可。

胎元飲 治婦人衝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者,隨證加減用之,或間日或二三日,服一二劑。
人參隨宜 當歸 杜仲 白芍藥各二錢 熟地二三錢 白朮一錢半 炙甘草一錢 陳皮七分,無滯者不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壽脾煎 一名攝營煎。治姙娠心脾氣虛,胎動不安。
白朮二三錢 當歸 山藥各二錢 棗仁錢半 炙甘草一錢 遠志製,三五分 乾薑炮,一二錢 蓮肉去心,炒,二十粒 人參一二錢,急者用一兩
水二鍾,煎服。

左歸飲 治肝腎不足,胎動不安。
熟地二三錢或一二兩 山藥 枸杞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半 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右歸飲 治同上。亦治產婦虛火不歸元而發熱者。
熟地用如前 枸杞 杜仲薑製,各二錢 肉桂 甘草炙,各一二錢 製附子一二三錢 山藥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固陰煎 治同上。亦治產後衝任受傷,惡露不止。
人參隨宜 熟地三五錢 山茱萸一錢半 遠志炒,七分 山藥炒,二錢 甘草炙,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 菟絲子炒香,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五福飲 治氣血俱虛,胎動不安
人參 熟地各隨宜 當歸二三錢 炙草一錢 白朮炒,一錢半
右,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秘元煎 治脾腎氣虛,胎動不安,兼帶濁。亦治衝任氣虛而胎漏者。
人參 金櫻子各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 甘草炙,一錢 遠志炒,八分 山藥炒 芡實炒 棗仁炒搗碎,各二錢 白朮炒 茯苓各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菟絲煎 治同上。
人參二三錢 山藥炒,二錢 菟絲子炒,四五錢 當歸 棗仁炒 茯苓各錢半 遠志肉製,四分 炙甘草一錢或五分 鹿角霜為末,四五匙
右用水一鍾半,煎成加鹿角霜末調勻,食前服。

小和中飲 治姙娠食滯脹滿。
白扁豆炒 山楂肉各二錢 白茯苓 陳皮 厚朴各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片,煎服。

解肝煎 治姙娠肝氣滯逆,脹滿不安。
陳皮 半夏 厚朴 茯苓各錢半 砂仁七分 蘇葉 芍藥各一錢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片,煎服。

化肝煎 治姙娠怒動肝氣兼火,胎氣不安。
青皮 陳皮 芍藥各二錢 梔子炒 丹皮 澤瀉各錢半 土貝母二三錢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如血見下部者,以甘草代澤瀉。

紫蘇飲 治姙娠失調,胎氣不安,上攻作痛,名曰子懸。或臨產氣結不下等證。
人參 甘草各半兩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陳皮 蘇葉 當歸各一兩
右,每服一兩,薑葱水煎服。一方有香附,無人參。一方無川芎,名七寶散。若肝脾氣血虛而有火不安者,宜兼逍遙散。若脾氣虛弱而不安者,宜用四君芎歸湯。

五味異功散 治姙娠脾胃氣虛而惡阻者。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右,加薑棗,水煎服。

六味異功散 治姙娠胃虛,兼寒多嘔。
人參二三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乾薑炒,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和胃飲 治姙娠胃寒氣實,胎氣上逼者。
陳皮 厚朴薑製,各一錢半 乾薑炮,一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鍾半,煎七分,溫服。

五君子煎 治姙娠脾虛兼寒,胎氣上逼。
人參隨宜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清化飲 治婦人產後因火發熱,及血熱妄行,陰虧,諸火不清等證。亦治姙娠血熱血漏。
芍藥 麥冬各二錢 丹皮 茯苓 黃芩 生地各二三錢 石斛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

四聖散 治漏胎下血。
條芩 白朮 砂仁 阿膠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艾湯調下。一方有芍藥,無阿膠。按此方若改為湯,砂仁當減半。

五陰煎 治姙娠脾腎兼虛而漏血者。亦治產後陰虛。
熟地五七錢或一兩 山藥炒 芍藥炒,各二錢 扁豆炒,二三錢 茯苓一錢半 五味子二十粒 人參隨宜 白朮炒 炙甘草各一二錢
水二鍾,加蓮肉去心二十粒,煎服。

七福飲 治姙娠胎漏、三焦氣血俱虛。
人參 熟地各隨宜 當歸二三錢 炙甘草 棗仁各一錢 白朮炒,一錢半 遠志製,三五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益母地黃湯 治從高墜下,傷胎下血。
生地 益母草各二錢 當歸 黃芪炒,各一錢
右,薑水煎服。

續斷湯 治姙娠血虛微熱,漏血尿血。
當歸 生地黃各一兩 續斷 赤芍藥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用葱白煎湯調下。

五物煎 治產難及胎氣已動,勢有難留。
當歸三五七錢 熟地三四錢 芍藥二錢,酒炒 川芎一錢 肉桂一二三錢
水一鍾半,煎服。

决津煎 治同上。
當歸三五錢或一兩 澤瀉一錢半 牛膝二錢 肉桂一二錢 烏藥一錢 熟地二三錢或五七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前服。如氣血虛,不必用烏藥。

固胎煎 治肝脾多火多滯而屢墮胎者。黃芩二錢 白朮一二錢 陳皮一錢 當歸 芍藥 阿膠各錢半 砂仁五分
水一鍾半,煎服。

赤金豆 一名八仙丹。治鬼胎。
巴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半 皂角炒微焦,二錢 生附子切略炒燥 朱砂各二錢 輕粉一錢 丁香 木香 天竺黃各三錢
右為末,酢浸蒸餅,為丸蘿蔔子大,以為朱砂為衣,欲漸去者每服五七丸,欲驟行者每服一二十丸,用滾水,或煎藥,或薑、酢、茶、蜜、茴香、史君煎湯為引送下。若下多不止,可飲冷水一二口即止。蓋此藥得熱則行,得冷則止也。

  單方

安胎順氣:香附子炒為末,濃煎紫蘇湯,服一二錢。或加砂仁。 【 華佗】

姙婦胎動:朱砂末一錢,和鷄子白三枚,攪勻頓服,胎死即出,未死即安。

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血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一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服之。 【 《聖惠》】

胎動不安,或腰痛胎轉搶心,下血不止,或日月未足而欲產,并以菖蒲根搗汁一二升服之。 【 《千金》】

姙娠胎動或腰痛,或搶心,或下血不止,或倒產子死腹中:艾葉一鷄子大,酒四升,煮二升,分二服。 【 《肘後方》】

胎動迫心作痛:艾葉鷄子大,以頭酢四升,煎二升,分溫服。 【 《子母秘錄》】

姙娠疾病,胎不能安,可下之:取七月七日法麯四兩,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綿濾去滓,分溫三服,立下。
又方:用大麯五升,清酒一斗,煮二沸,去滓,分五服,隔宿勿食,但再服即下如糜,母無疾苦。

胎痛欲產,日月未足者:以全蛇蛻一條,絹袋盛遶腰繫之。 【 《千金》,下同】

胎動不安,腰痛或胎上搶心煩悶,或下血:葱白大者二十莖,濃煮汁飲之,胎未死即安,已死即出,神效。

姙娠胎動:豉絞汁溫服,華陀方也。 【 《本草》】
又方:生麯餅研末,水和絞汁,溫服三升。 【 《肘後方》,下同】

姙娠胎動欲墮,腹痛不可忍:苧根二兩剉,銀石器酒水相半煎服妙。
又方:乾荷蒂一枚炙研,糯米泔一鍾,調服即安。 【 《經驗方》】

姙婦腹痛:燒車缸脂末,納酒中隨意飲。 【 《千金》】

胎動腹痛,或下黃汁如漆如豆汁者:野苧根、金銀花根各五錢,水酒相半煎服。 【 《入門》,下同】
又方:鹿角膠炒成珠作末,以米飲調下二錢。
又方:用好銀煮取水,著葱油食之佳。
又方:用苧根如足指大者一尺,(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服。或加生薑五片亦可。丹溪云:苧根大能補陰而行滯血。

姙娠胎動,晝夜叫呼,口喋脣搴,及下重痢不息:用艾葉五兩,以好酒五升同煮,取四升,去滓,更煎取一升。口閉者,開口灌之,藥下即瘥。

姙娠無故下血不止:阿膠三兩炙搗末,酒一升半,煎令消,一服癒。
又方:阿膠二兩搗末,生地半斤搗取汁,以清酒三升絞汁,分三服。

閃顛胎動欲漏:砂仁皮炒令熱透為末一錢,或酒或鹽湯下。

胎漏下血不止:用桃樹上幹不落桃子燒灰和水服瘥。《本草》云:桃奴破血,又治伏梁積氣。

姙娠心痛:用青竹茹一升,酒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頓服。
又方:用破鷄子一枚,酒調服之。

姙娠胎動欲落,腹中痛不可忍:用上等銀一斤,茅根二兩去黑皮,以水九升,煮銀五升,入清酒一升,同煎茅根,取三升,分三服,立安。

姙娠腰背痛,反覆不得:用鹿角長六寸,燒令赤,酒中淬,再燒再淬。以角碎為度,取所淬酒飲之。

孕婦腹內鐘鳴:用鼠窟前後土為細末,研麝香,酒調下二錢,立癒。或不用酒亦可。

姙娠中惡,心腹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或吐血或衄血者:用熟艾如拳大,煮汁頻服。
又方:用鹽一盞,水二鍾調和,以冷水噀之,吐出即安。
又方:用竈心土為末,每二錢井水調服,白湯調亦可。
又方:用男子貼體久染汗衣燒灰存性,百沸湯調服。

姙娠鼻衄:用白茅花,濃煎汁服。

姙娠卒不得小便:用杏仁一味去皮尖,搗丸如菉豆大,燈心湯吞七丸,立利。

子淋小便數出少或熱疼,及子煩:用地膚子三兩細切。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次,食盡。

姙娠遺尿:用益智仁為末,米飲下亦效。

姙娠臟燥,自悲自哭自笑:用紅棗燒存性,米飲調下。

姙娠下血不止,疼痛:用家鷄翎燒灰細研,溫酒調下二錢。如人行五里再服,以效為度。亦治小便不禁。
又方:用香附子為末,米飲調下。

婦人懷胎不長:用鯉魚長一尺者,去腸肚鱗,以水浸沒,內鹽及棗,煮熟取汁,稍稍飲之。

姙娠月數未足,腹痛如欲產:用梁上塵、竈突煤同為末,空心,溫酒服方寸匕。

臨產下痢:梔子燒研,空心,熱酒服一匙,甚者不過五服。 【 《勝金方》】

姙娠溺濇:蕪菁子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

病欲去胎:鷄子二枚,入鹽三四撮服。 【 仲景】

姙娠子淋,不得小便:滑石末水和,貼臍下二寸。 【 《外臺》】

孕婦熱淋: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以利為度。 【 梅師方】

子癎昏冒:縮砂和皮炒黑,熱酒調下二錢,不飲酒者,米飲下。安胎止痛,其效不可盡述。

孕婦欬嗽:貝母去心麩炒黃為末,沙糖和丸芡子大,每含嚥二十丸,神效。

跌扑舉重,損胎不安,腹中疼痛腰重,或子死腹中不出者,芎藭為末,酒服方寸匕,須臾一二服,立愈。 【 《千金》】

六七月後孕動,困篤難救者:葱白一大握,水三升,煎一升,去滓頓服。 【 《本草》,下同】

胎動不安,墮在須臾者:用川芎二兩,葱白五兩,水三碗,煮二碗半,分三服。

胎損腹痛:冬麻子一升,杵熬香,水二升,煮汁分服。 【 《心鏡》】

漏胎下血:蓮房燒研,麵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湯酒任下,日二。 【 《集驗方》】

子死腹中,月數未足,母欲昏絕者:用大黑豆三升,以酢煮濃汁頓服,立出。 【 《本草》】

姙娠吐衄不止:馬錢末,濃米飲服半錢。 【 《聖惠》】

桑寄生能安胎,令胎牢固,或煎服,或為末服,并佳。 【 《本草》】

胎動不安:木賊去節、川芎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金銀一錢,煎服。 【 《總錄》】

姙娠尿血:豆醬一大盞熬乾,生地黃二兩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 《普濟方》】

胎動下血,或胎已死:百草霜二錢、椶灰一錢、伏龍肝五錢為末,每服一二錢,白湯入酒及童尿調下。 【 《雜興方》】

頻慣墮胎,或三四月即墮者:於兩月前,以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去絲,續斷二兩,酒浸焙乾為末,以山藥五六兩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 《本草》】
又方:用杜仲焙研棗肉為丸,糯米飲下。 【 《簡便方》】

姙娠風寒卒中,不省人事,狀如中風:用熟艾三兩,米酢炒極熱,以絹包熨臍下,良久即甦。 【 《婦人良方》】

姙娠浮腫:羌活、蘿蔔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一日一服,二日二服,三日三服。 【 《本事方》】

孕婦漏胎:五倍子末酒服二錢,神效。 【 《集驗方》】

姙婦尿血:取夫爪甲燒灰酒服。 【 《千金》】

婦人血崩:鯽魚一個長五寸者,去腸入血竭、乳香在內,綿包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 《摘元方》】

婦人胎動,姙娠因夫所動困絕,以竹瀝飲一升立愈。頻頻飲之,大治子煩。 【 《產寶》】

姙娠漏胎,下血不止:用生地黃汁一升,漬酒四合,煮三合五沸服之,不止又服。亦治子煩。 【 《外臺》,下同】
又方:用生地黃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一夜一,或加乾薑亦妙。
又方,用生地、熟地等分為末,每服半兩,白朮、枳殼煎湯,空心調下,日二服。
又方:用鷄子黃十四枚,以好酒二升,煮如餳服之。未瘥再作,以瘥為度。 【 《普濟方》,下同】
又方:鹿角屑、當歸各半兩,水三盞,煎減半頓服,不過二服。

姙娠腰痛,鹿角截五寸長,燒赤,投一升酒中,又燒又浸,如此數次,細研,空心酒服方寸匕。 【 《產寶》】

孕婦子上衝心:取蒲萄,或根亦可,濃煮汁,飲之即下,而其胎亦安。 【 《本草》】

姙娠尿血:阿膠炒黃為末,食前粥飲下二錢。 【 《聖惠》】

姙娠血痢:阿膠二兩,酒一升半,煮一升頓服。 【 《本草》,下同】

姙娠胎動:用阿膠炒、熟艾葉各二兩,葱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分服。

姙娠下血:黃明膠二兩,酒煮化頓服之。 【 《肘後方》】

姙娠下痢:中衣帶三寸燒研,水服。 【 《千金》】

姙娠去胎:麥糵一升,蜜一升,服之即下。

轉胞尿閉:用葱白細切,和鹽炒熱,熨臍下,立通。 【 《入門》】

轉胞尿閉脹:急令產婆香油塗手,自產門入,托起其胞,則尿出如注,脹急即解。 【 丹溪,下同】
又方:將孕婦倒豎起則尿自出,亦妙。

姙娠心腹絞痛:大紅棗十四枚,燒焦為末,以小便服之。 【 《梅師方》】

姙娠吐酸水,心腹痛,不能飲食:人參、乾薑炮等分為末,以生地黃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 《局方》】

婦人虛羸有鬼胎癥瘕,經候不通:芫花根三兩剉炒黃為末,每服一錢,桃仁煎湯調下,當利惡物而愈。 【 《聖惠》】

孕癰:用洪州烏藥軟白香辣者五錢,水一盞,牛皮膠一片,同煎至七分溫服。 【 《準繩》,下同】
又方:薏苡仁煮汁飲之。

腹中兒哭:黃連煎濃汁,母常呷之。 【 《熊氏補遺》】

因驚胎動出血:取黃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 《子母秘錄》】

姙娠子煩口乾不得臥:黃連末每服一錢,粥飲下。或酒蒸黃連丸亦妙。 【 《本草》】

病篤去胎:蝱蟲十枚,炙搗為末,酒服胎即下。 【 《產乳》】

溫養胎氣:胎至九月,用猪肚一枚,如常著五味者食至盡。 【 《千金翼》】

轉女為男:取弓弩弦一枚,絳囊盛帶婦人左臂。
又方:取雄黃一兩,絳囊盛帶之。要女者帶雌黃。
又方:以斧一柄於產婦臥牀下置之,仍繫刃向下,勿令人知。
又方:婦人始覺有孕,用原蠶屎一錢,井華水服之,日三。 【 《本草》】

  針灸

《金匱要咯》曰:婦人傷胎,懷身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二穴,小便微利則愈。
《甲乙經》曰:乳子下赤白帶,腰俞主之。
婦人乳餘疾,肓門主之。
《千金方》曰:姙娠三月胎欲墮,灸膝下一寸七壯。
姙娠一月,足厥陰脈養,二月足少陽脈養,三月手心主脈養,四月手少陽脈養,五月足太陰脈養,六月足陽明脈養,七月手太陰脈養,八月手陽明脈養,九月足少陰脈養。凡逐月養胎之脈,當其時俱不可針灸。
《醫學入門》曰:孕婦不宜針合谷、三陰交。
婦人將產,預先胎破,惡水長流,坐草早無血可養,枯竭,刺獨陰五分,在足小指第三節間;承陰一寸五分。《丹溪心法》曰:姙孕寒熱往來欬嗽血痰,或嘔吐不食無力,或喘滿乳脊相應痛,或口中唾如霜雪,出語無聲,或耳鳴,或痰涎日夜數碗,誤用熱藥之故也。刺風門、魄戶各五分,支溝間使各透。如寒熱未解,百節瘈瘲昏憒,再取絕骨五分,太谿三分。如脈氣未平,瀉太淵、太白各二分,熱府 【 未詳分數。】 已上穴,實瀉虛補,治產前病立效。此病安後,半年必有一變,四肢消瘦,單腹腫脹,即取陰交一穴,去其惡物也。

   醫案

《儒門事親》曰:戴人過東杞,一婦人病大便燥結,小便淋濇,半生不娠,惟常服疏導之藥則大便通利,暫廢藥則結滯。忽得孕,至四五月間,醫者禁疏導之藥,大便依常為難,臨圊則力努,為之胎墜。凡如此胎墜者三。又孕已經三四月,弦望前後,溲溺結濇,甘分胎隕,乃訪戴人。戴人診其兩手脈俱滑大,脈雖滑大以其且姙,不敢陡攻,遂以食療之。用花鹼煮菠菱、葵菜,以車前子苗作茹,雜猪羊血作羹食之,半載居然生子,其婦燥病方愈。

劉先生妻有娠半年,因傷損下血,乞藥於戴人。戴人診之,以三和湯一名玉燭散、承氣湯、四物湯對停,加(石卜)硝煎之,下數行,痛如手拈,下血亦止。

一婦人年四十餘得孕,自以為年衰多病,故疾復作,以告醫氏。醫者不察,加燔針於臍兩旁,又以毒藥攻磨,轉覺腹痛,食減形羸,已在牀枕,來問戴人。戴人診其脈曰:六脈皆平,椎右尺洪大有力,此孕脈也。兼擇食,為孕無疑。左右皆笑之。不數月,生一女子,兩目下各有燔針痕,幾喪其明。凡治病婦當先問娠,不可倉卒。

鬍王之妻,病臍下積塊嘔食,面黃肌瘦而不月,或謂之乾血氣,治之無效。戴人見之曰:孕也。其人不信。再三求治於戴人。與之平藥,以應其意,終不肯下毒藥,後月到果胎也。人問何以別之?戴人曰:尺脈洪大也,《素問》陰陽別論所謂陰搏陽別之脈。

朱震亨《心法》曰:一婦人孕三月,吐痰水并飲食,每日寅卯作,作時覺少腹有氣衝上,然後膈滿而吐,面赤微躁,頭眩,臥不起牀,四肢疼,微渴,此肝火挾衝脈之火衝上也。一日甚,一日輕。脈和,右寸脈洪大。百藥不效者將二月。偶用沉香磨水化抱龍丸,一服膈寬,氣不上衝;二三服,吐止眩減,食進而安。

應氏婦得胎七月,嚐雜吐食,胎壅心下滿塞,氣攻背,兩肘皆痛,要人不住手,以熱物摩熨,得吐稍疏,脈洪大。用黃芩二錢半,炒黃連一錢,炒白朮、半夏各二錢,炙甘草、砂仁各五分,陳皮、當歸、山梔、炒枳殼、香附、人參、蒼朮各一錢,茯苓一錢半,生薑七片,服二貼後,嘈雜吐止,心滿塞退。但於夜間背肘痛,用摩熨,遂與抱龍丸化服,其疾如失。

一婦人年近三十,懷孕兩個月,病嘔吐頭眩,自覺不可禁持,以人參、白朮、川芎、陳皮、茯苓等藥,服五七日,愈覺沉重。召予脈之,兩手弦左為甚而且弱。予曰:此是惡阻病,必怒氣所激。問之果然。肝氣既逆,又挾胎氣,參朮之補,大非所宜。教以時用茯苓湯下抑青丸二十四粒,五貼自覺稍安。診其脈,略有數狀,自言口乾苦,稍食粥則口酸,予意其為膈間滯氣未盡行,教全以川芎、陳皮、山梔、茯苓、生薑煎湯,下抑青丸十五粒,十餘貼餘證皆平,但食及常時之半,食後覺口酸,不食覺易飢。予謂肝熱未平,則以白湯下抑青丸二十粒,二十日而安。予又脈之,見其兩手脈雖和平,而右手弱甚,此胎必墮,此時肝氣既平,參、朮可用矣。遂用始初參朮等藥補之,預防墮胎,已後之虛。服之一月,胎自墮,卻得平穩無事。抑青丸,一味黃連為丸是也。

一婦人懷姙六月發癎,手足揚直,面紫黑色,合眼涎出,昏憒不省人事,半時而醒。醫與震靈丹五十餘貼,其疾時作時止,無減證。直至臨產方自愈。產一女,蓐中子母皆安。次年,其夫疑丹毒必作,求治之,診其脈,浮取弦,重取濇,按至骨則沉實帶數,時正二月,因未見其癎發之狀,未敢與藥,意其舊年癎發時,乃五月,欲待其時,度此疾必作,當審諦施治,至五月半,其疾果作,皆是巳午兩時,遂教以自製防風通聖散,用生甘草加桃仁多紅花少,或服或吐,至四五劑,疾漸疏而輕,後發為疥而愈。

朱宅婦人三十餘歲,懷胎四個月,大小便閉,因與通利冬葵子等藥已通,但氣未順,此由性急血耗氣亂,用和氣滋血之藥乃安。

一婦人四十一歲,姙孕九個月轉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腳腫,不堪存活,來告急。予往規之,見其形瘁,脈之右濇而左稍和,此傷食而氣傷,胎系弱不能自舉而下墜,壓著膀胱,偏在一邊,氣急為其所閉,所以水竅不能出也。轉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製一方,補血養氣,血氣既正,胎系自舉則不下墜,方有安之理。遂用人參、當歸身尾、白芍藥、白朮、帶白陳皮、炙甘草、半夏、生薑,煎濃湯,與四貼,任其頻啜;至次早,又與四貼藥滓,作一貼煎,令頓飲之,探喉令吐出此藥湯,小便立通,皆黑水。後就此方加大腹皮、枳殼、青葱葉、縮砂仁二十貼與之,以防產前後之虛。果得就蓐平安,產後亦健。

一婦人姙娠七八個月,患小便不通,百醫不能利,轉加急脹,診其脈細弱。予意其血氣虛弱,不能承載其胎,故胎重墜下,壓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補藥升扶胎起則自下。藥力未至,愈加急滿,遂令一老婦用香油塗手,自產門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脹急頓解。一面卻以人參、黃芪、升麻大劑煮服,或少有急滿,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後,胎漸起,小便如故。

一婦人有孕,至三月必墮,予教以濃煎白朮湯,調黃芩末二錢,服三四十貼,遂得保全。蓋孕至三月,正屬相火,所以易墮。不然,何以黃芩、白朮為安胎妙藥耶?一婦年三十餘,或經住,或成形未具,其胎必墮,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氣實,此相火太盛,不能生氣化胎,反食氣傷精故也。因令住經第二月,用黃芩、白朮、當歸、甘草,服至三月盡止藥,後生一子。

《明醫雜著》曰:吾妻嘗胎漏,忽一日血大崩,遂運去,服童便醒而少頃復運,急煎服荊芥,隨醒隨運,服止血止運之藥不效,忽然嘔吐,予以童便藥汁滿於胷膈也,復以手探吐之,少頃,吐出米飯及虀菜碗許,詢間其故,適方午飯後著惱,故即崩而不止。予悟曰:因方飽食,胃氣不行,故崩甚。血既大崩,胃氣益虛而不能運化,宜乎服藥無效也。急宜調理脾胃,遂用白朮五錢,陳皮、麥芽各二錢煎服之,服未半而運止,再服而崩止。遂專理脾胃,服十數劑,胃氣始還,然後加血藥服之而安。若不審知食滯而再用血崩血運之藥,豈不悞哉?大凡醫者治諸病證,須時常察其有無飲食傷積否,但見其胷膈飽悶,嘔吐噫氣,嚥酸腹痛,腸泄,惡食少食,便問曾何飲食,審知傷積,即便先調其脾胃,消導飲食,然後用本病藥治之,或於本病藥內加入消導飲食藥。若不審知此,則用藥雖對證而不獲效。蓋人以脾胃為主,胃氣自傷,則不能運化藥味以成功也。亦有飲食之後即藥,或服藥之後即睡,或有服藥太多,謂之傷藥,要須識此。

《薛己醫案》曰:一姙婦嘔吐惡食,體倦嗜臥,此胃氣虛而惡阻也。用人參橘皮湯二劑漸愈,又用六君加紫蘇一劑而安。

一姙婦吞酸惡心,時欲作嘔,此因脾胃虛而飲食停滯,用六君加枳殼、香附治之而愈。

一姙婦嘔吐脅脹,或寒熱往來,面色青黃,此木旺而剋脾土,用六君子加柴胡、桔梗、枳殼而安。

一姙婦嘔吐酸水,胷滿不食,此脾土虛而肝木所侮,用六君子加芍藥而愈,又用四君子加枳殼、桔梗而安。

一姙婦胷腹膨脹,吐痰不食,此脾胃虛而飲食為痰,用半夏茯苓湯漸愈,又用六君子加枳殼、蘇梗、桔梗而飲食如常。後因恚怒,脅脹不食,吐痰惡心,用半夏茯苓湯加柴胡、山梔而愈。

一姙婦內熱晡熱,或兼寒熱,飲食少思,其胎或下墜或上攻,此肝經血虛而火動耳。先用加味逍遙散數劑,次用六君子加柴胡、枳殼各數劑而愈。

一婦人胎及六月,形體倦怠,飲食少思,勞役便血,胎動不安,用六君、生熟地、升麻、柴胡而愈。

一姙婦下血,服涼血之藥,下血益甚,食少體倦,此脾氣虛而不能攝血,余用補中益氣湯而愈。後因怒而寒熱,其血仍下,此肝火旺而血沸騰,用加味逍遙散血止,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一姙婦下血,發熱作渴,食少體倦,屬脾氣虛而為肝火所侮,用四君子加柴胡、山梔,血止、因怒復作,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升麻而安。

一姙娠三月,其經月來三五次,但不多,飲食精神如故,此血盛有餘。兒大能飲,自不來矣。果然。

一姙娠六月,每怒下血,甚至寒熱頭痛,脅脹腹疼,作嘔少食。余謂寒熱頭痛乃肝火上衝,脅脹腹疼乃肝氣不行,作嘔少食乃肝侮脾胃,小便下血乃肝火血熱,用小柴胡加芍藥、炒黑山梔、茯苓、白朮而愈。

一姙娠六月,體倦食少,勞役下血,用六君子加當歸、熟地、升麻、柴胡而愈。

一姙婦每因恚怒,其胎上逼,左關脈弦洪,乃肝火內動,用小柴胡加茯苓、枳殼、山梔而愈。但體倦不食,用六君子調養脾土,加柴胡、枳殼調和肝氣乃瘥。

一姙婦胎上逼,胷滿噯氣,飲食少思,此脾氣鬱滯,用紫蘇飲頓安,又用四君子加枳殼、柴胡、山梔而瘥。

一姙婦因怒胷膈不利,飲食少思,服消導順氣之劑,脾胃愈弱,飲食愈少,大便不實且無度,久而便黃水或帶白,視其面色,黃中隱白。余曰:黃色,脾虛也;白色,肺虛也。朝以補中益氣湯升補胃氣,夕以六君子培補脾氣而愈。

一姙婦因怒,寒熱往來,內熱晡熱,脅痛嘔吐,胎至八月而不長,此因肝脾鬱怒所致,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根殼、紫蘇、桔梗,病愈而胎亦長矣。

鴻臚張淑人痢疾後,胎功心神不安,肢體殊倦,用八珍散二十餘劑漸愈。因勞加煩熱頭痛,以大劑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治之,熱痛頓止。仍用前散,又五十餘劑而安。其後生產甚易。

一婦人每胎三四個月,作痛欲墮,余以為痛胎,用當歸二錢、熟地黃三錢而愈。

一姙婦八月,胎欲墜如產,臥久少安,日晡益甚,此氣血虛弱,朝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隨愈,更以八珍湯調理而安。

一姙娠氣喘痰甚,諸藥不效,素有帶下,始於目下浮腫兩月餘,其面亦然,此氣虛而有痰飲也,用六味丸數劑而愈。

一姙婦嗽則便自出,此肺腎之氣不足,不能司攝,用補中益氣以培土金,六味丸加五味以生腎氣愈。

一姙婦小腹作痛,其胎不安,氣攻左右,或時逆上,小便不利,用小柴胡湯加青皮、山梔清肝火而愈。後因怒小腹脹滿,小便不利,水道重墜,胎仍不安,此亦肝木熾盛所致,用龍膽瀉肝湯一劑,諸證頓愈;乃以四君子加柴胡、升麻以培脾土而安。

一姙婦飲食停滯,心腹脹滿,或用人參養胃湯加青皮、山楂、枳殼,其脹益甚,其胎上攻,惡心不食,右關脈浮大,按之則弦,此脾土不足,為肝木所侮,余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而愈;後小腹痞悶,用補中益氣湯,升舉脾氣乃瘥。

一姙娠因怒吐血塊,四日不止,兩脅脹痛,小便淋濇,此怒而血畜於上,隨火出也。脅脹腹痛,小便淋濇,肝經本病也。用小柴胡合四物四劑,血止;用六君子、安胎飲調理而安。

一姙婦胎六月,體倦懶食,面黃晡熱而胎不長,因勞欲墜,此脾氣不足也,用八珍湯倍加參、朮、茯苓三十餘劑,脾胃漸健而長矣。

一姙婦四肢不能伸,服袪風燥濕之劑,遺屎痰甚;四肢抽搐,余謂肝火血燥,用八珍湯加炒黑黃芩為主,佐以鉤藤湯而安。後因怒,前證復作,小便下血,寒熱少寐,飲食少思,用釣藤散加山梔、柴胡而血止;用加味逍遙散,寒熱退而得寐;用六君子湯加芍藥、鉤藤,飲食進而漸安。

一婦人素勤苦,月經不調,或寒熱。姙娠五月,兩臂或拘急,或緩縱,此肝火傷血所致也,用四物加柴胡、山梔、丹皮、釣藤鉤治之而愈。

一姙娠三月,飲食後因怒患瘧,連吐三次,用藿香正氣散二劑,隨用安胎飲一劑而愈。後因怒痰甚,狂言發熱,胷脹手按少得,此肝脾氣滯,用加味逍遙散加川芎,二劑頓退,四劑而安。

一姙婦霍亂已止,但不進飲食,口內味酸,泛行消導寬中。余曰:此胃氣傷而虛熱也,當用四君子湯。彼不信,乃用人參養胃湯。嘔吐酸水,其胎不安,是藥復傷也。仍與四君子湯,俾煎熟令患者先嗅藥氣,不作嘔則呷少許,恐復嘔則胎為鉤動也。如是旬餘而愈。

邊太常側室姙娠泄瀉,自用枳、朮、黃連之類,腹悶吐痰,發熱惡寒,飲食到口,即欲作嘔,強匙許,即吞酸不快,欲用袪痰理氣之藥。余曰:此因脾胃傷而痰滯中脘,若治痰氣,復傷脾胃矣。遂以參、朮、炮薑為末,丸如黍粒,不時噙嚥三五丸,漸加。至三日後,日進六君子湯而尋愈。

進士王繳徵之內,懷姙泄瀉,惡食作嘔。余曰:脾氣傷也。其君憂之,強進米飲。余謂:飲亦能傷胃,且不必強,俟脾胃醒宿,滯自化,飲食自進。不信,別用人參養胃湯飲之;吐水酸苦,又欲投降火寒藥。余曰:若然則胃氣益傷也。經云:損其脾胃者,論其飲食,適其寒溫。後不藥果愈。

地官胡成甫之內,姙娠久痢,自用消導理氣之劑,腹內重墜,胎氣不安;又用阿膠、艾葉之類,不應。余曰:腹重墜下,元氣虛也。胎動不安,內熱盛也。遂用補中益氣湯而安,又用六君子湯痊愈。

主政王天成之內,姙娠痢疾,念後二便不通。其家世醫,自用清熱之劑,未效。余診其脈,浮大而濇,此氣血虛也。朝用八珍湯加桃仁、杏仁,夕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而瘥。

司徒李杏岡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諸藥不應。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別用分利之藥,肚腹腫脹,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遠室,姙娠小便不利,小腹腫脹,幾至於殆。用八味九一服,小便滴瀝;再以前丸之料加車前子一劑即利,肚腹腫脹頓消而安。

一婦人每怒發熱脅脹,小便淋濇,如遇經行,旬餘未已。受胎三月,因怒前證復作,朝用加味逍遙散,夕用安胎飲,各二劑而安。五月又怒,復下血,如經行四日未止,仍用前藥而愈。

一姙婦遺尿內熱,肝脈洪數,按之微弦,或兩太陽作痛,脅肋作脹。余以為肝火血虛,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尋愈。後又寒熱,或發熱,或恚怒,前證仍作,用八珍散、逍遙散兼服,以清肝火養肝血而痊。

一姙婦因怒尿血,內熱作渴,寒熱往來,胷乳間作脹,飲食少思,肝脈弦弱,此肝經血虛而熱也。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兼服漸愈,又用八珍湯加柴胡、丹皮、山梔而痊。

一姙婦每胎至五月,肢體倦怠,飲食無味,先兩足腫,漸至遍身,後及頭面,此是脾肺氣虛,朝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君子加蘇梗而愈。凡治姙娠,毋泥月數,但見某經證,即用本藥為善。

一姙婦因停食,服枳朮丸,胷腹不利,飲食益少,更服消導寬中之劑,其胎下墜。予謂此脾氣虛而不能承載也。用補中益氣及六君子湯,中氣漸健,其胎漸安。又用八珍湯加柴胡、升麻調理而痊。

一姙婦無故自悲,用大棗湯二劑而愈。後復患,又用前湯佐以四君子加山梔而安。

一姙婦悲哀煩躁,其夫詢之,云我無故,但自欲悲耳。用淡竹茹湯為主,佐以八珍湯而安。

一姙婦發熱作渴,遍身骨節作痛,用仙方活命飲二劑,諸證稍愈。至十一日,出痘百餘顆,形氣甚倦,用紫草木香散,又出少許;但口乾作渴,用人參白朮散而渴止,用八珍湯加柴胡、丹皮而貫膿;後去丹皮、柴胡,倍加參、芪,數劑而痘靨。

一婦八月,胎下墜或動,面黃體倦,飲食少思,此脾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倍以白朮加蘇梗,三十餘劑而安。產後眩運,胷滿欬嗽,用四物湯加茯苓、半夏、桔梗而愈。

《證治準繩》曰:湯總戎夫人姙娠,病痢不止。壺仙翁診其脈虛而滑,兩關若濇,此由胎氣不和,相火炎上而有熱,似痢實非也。乃用黃芩、白朮以安胎,四物、生地黃以調血,數劑而安。

博陵醫之神者曰郝翁,士人陳堯遵妻病,眾醫以為勞傷。郝曰:亟屏藥,是為姙證,且賀君得男子。已而果然。

又二婦人姙:一喑嘿不能言,郝曰:兒胎大經壅,兒生經行則言矣,不可毒以藥。一極壯健,郝診其脈曰:母氣已死,所以生者,反恃兒氣耳。如期,子生母死。

一婦暴渴,惟飲五味汁,名醫耿隅診其脈曰:此血欲凝,非疾也。已而果孕。古方有血欲凝而渴飲五味之證,不可不知也。

潘璟診虞部員外郎張咸之妻孕五歲,南陵尉富昌齡妻孕二歲,團使劉彝孫妾乃十有四月,皆未育。潘叟視之曰:疾也,凡醫妄以為有孕耳。於是與破血攻毒大劑飲之,虞部妻下肉塊百餘,有眉目狀;昌齡妻夢二童子色漆黑,倉卒怖悸疾走而去;彝孫妾墮大蛇,猶蜿蜒未死。三婦皆無恙。

葉南洲妻經閉五月,下白或赤,午後發熱,欬嗽嘔吐,醫謂勞瘵,陳斗嵒視曰:兩尺脈皆實,此必有孕,外受風邪搏激故耳,飲清和之劑而安。半年生二子。

一姙婦四五個月,臟燥悲傷,遇晝則慘慼淚下,數欠伸,象若神靈,如有所憑,醫與巫者皆無益,管先生與仲景大棗湯,一投而愈。

一孕婦病,醫言胎且墮。錢仲陽曰:姙者五臟傳養,率六旬乃更,候其月偏補之,何必墮?已而母子皆全。

一婦人阻病,愈治愈逆,因思《金匱》如吐下者絕之之言,遂停藥,月餘自安。

一孕婦七個月,胷膈飽悶氣喘,忽吐出一物,如小腸寸許,舉家驚疑其胎爛,程文彬至,診得寸口脈洪滑,知其氣盛血少,胎氣湊上中焦,蓄有濕熱,濕生痰,知所吐之物,乃痰結聚,病名子懸,以紫蘇飲加芩、連、貝母十劑獲痊。

王祠部安人孕三月,腰腹遞痛,漏下不止,氣涌脹悶,延江應宿診視,六脈弦數,平昔脈極沉細,此必怒動肝火,挾相火而生內熱,喜脈不滑,未至離經,猶可保也。以條芩、白朮、枳殼、香附、茯苓、阿膠、白芍、當歸、陳皮,煎調鹿角煅酒淬細末一錢,更進抑青丸,一服痛已,數劑平復。

給事游讓溪夫人經事不行,嘔噦眩運,飲食艱進,醫以為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法在不治。江瓘診之,尺脈雖小,按之滑而不絕,此姙而惡阻,非凶候也,用六君子加砂仁數服而安。

一婦懷姙八月,忽病腰痛,不能轉側,大便燥結,醫用人參等補劑,痛益甚,如用硝黃通利之藥,燥結雖行而痛如故。汪石山診之,脈稍洪近駛,曰:血熱血滯也,宜用四物加木香、乳、沒、黃蘗、火麻仁煎服,四五貼痛稍減,燥結潤,復加發熱面赤,或時惡寒,仍用前方去乳香、沒藥,加柴胡、黃芩,服二貼而寒熱除。又背心覺寒,腰痛復作,汪曰:血已利矣,可於前方加人參一錢,服之而安。

一婦姙娠三個月,因閃挫傷胎,腰痛小腹痛,下血內有熱,江篁南用當歸、白朮、黃芩、熟地,川芎、防風、砂仁 【 中】 、艾葉 【 上】 、香附 【 下】 ,用水煎服,血止,小腹不痛,去砂仁,又用鷄子黃三個,以酒攪化煮熟,食之即痊。

一婦常患橫生倒產,七八胎矣,子皆不育。汪石山診其脈皆細濇頗弦,曰:此氣血兩虛兼熱也。或曰:氣血有餘,方成姙娠,氣血既虧,安能胎耶?觀其形長而脈細濇,屬於氣血兩虛;色青脈弦,屬於肝火時熾;而兩尺浮滑,似血虛為輕而氣虛為重也。宜以補陰丸除陳皮,倍加香附、參、芪,蜜丸服之,常令接續。踰年,臨產果順而育一子。

一婦長瘦色黃白,性躁急,年三十餘,常患墮胎,已七八見矣。汪石山診其脈皆柔軟無力,兩尺雖浮而弱,不任尋按,曰:此因胎墮太多,氣血耗甚,胎無滋養,故頻墮。譬之水涸而禾枯,土削而木倒也。况三月五月,正屬少陽火動之時,加以性躁而急發之,故墮多在三五七月也。宜大補陰湯去桂,加黃蘗、黃芩煎服,仍用研末蜜丸服之,庶可保生。服半年,胎固而生二子。

一婦形質瘦小,面色近紫,產後年餘,經水不通,首夏忽病嘔吐,手指麻痹,拳不能伸展,聲音啞小,噦不出聲,醫者皆視為風病危之。汪石山診之,脈皆細微近滑,曰:此姙娠惡阻病也。眾謂經水不通,安有姙理?汪曰:天下之事,有常有變,此乃事之變也。脈雖細微,似近於滑,又尺脈不絕,乃姙娠也。遂以四君子加二陳治之,諸證俱減。尚畏粥湯,惟食乾糕香燥之物而有生意。

一婦年近三十,形瘦色白,素時或欬嗽一兩聲,月水或前或後。夏月取涼,遂欬甚不能伏枕者月餘,嗽痰中或帶血或兼膿,嗽急則吐食,醫用芩、連、二陳,不效;復用參芪等補藥,病轉增。汪石山診之,左脈浮滑,右脈稍弱而滑,幼傷手腕掌不能伸,右脈似難憑矣,乃以左脈驗之,恐姙兼肺癰也,遂以清肺泄肺之劑進之,三服而能著枕,痰不吐,膿不咯,惟時或惡阻。汪曰:此姙之常病也。教用薏苡仁、白朮、茯苓、麥冬、黃芩、阿膠煎服,病減。月餘,復為診,脈皆稍緩而浮,曰:熱已減矣。但吐紅太多,未免傷胃。教用四君子加陳皮、黃芩、枳殼煎服調理。姙至六月,食鷄病作,卻鷄而愈。至九月,病又復作,聲啞,令服童便獲安。汪曰:產後病除,乃是佳兆。病若復作,非吾所知。月足而產,脾胃病作,加泄,竟不救。

中丞許少薇向令金壇,時夫人胎漏,療治不止,時迫於上,公欲因其勢遂下之,謀於余。余但令服佛手散,以為可安即安,不可安即下,順其自然而已。既數服,公憂疑不决。女科醫者檢方以進,乃用牛膝二兩,酒煎服。謂牛膝固補下部藥耳,用之何害?公遂信而服之,而胎果下。余時有從母之戚,未及知,比知而馳至,則聞盈庭皆桂麝氣,蓋因牛膝既下,許醫又進香桂散矣。血遂暴下,如河决泛行不止,亟煎獨參湯,未成而卒。公哀傷甫定,而過余舍,且諗余曰:牛膝補藥而能墮胎,何也?余對曰:生則下而熟則補,故破血之與填精,如箭鋒相拄,豈獨牛膝哉?鹿角亦墮胎破血,而煎為白膠則安胎止血,因其熟而昧其生,此之謂粗工。公嘆恨無已。余故特著之以為世戒。

一姙婦六七個月,患瘧,先寒後熱,六脈浮緊,醫用柴胡、桂枝無效。余曰:此非常山不愈。眾醫難之。越數日,疾甚,乃從余治,以七寶散一服瘥。黃帝問婦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有故無殞。帝曰: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誠審藥物之性,明治療之方,何疑攻治哉!

《醫貫》曰:一孕婦瘧痢齊發,醫治兩月餘,瘧止而痢愈甚,又加腹痛,飲食少進,延余視之。余曰:虛寒也。以補中益氣加薑、桂,一服痢止大半,再一服而反加瘧病大作。主人驚恐,余曰:此吉兆也。向者瘧之止,乃陰盛之極,陽不敢與之爭,今服補陽之劑,陽氣有權,敢與陰戰,再能助陽之力,陰自退聽。方中加附子五分,瘧痢齊愈。大服補劑,越三月,產一子,產後甚健。

《廣嗣紀要》曰:羅田典史熊鏡妻有娠,先於五月痛熱,請女醫朱廷和治之,變瘧;又請萬元獻壬子舉人治之,加痢;至八月,瘧痢并作,請師調治。診其脈,左手沉實有力,右脈浮大而虛,此乃男娠內傷病也,用補中益氣加條芩、白朮,連進十餘服,瘧痢俱止;後以胡連丸調理而安。次年春,果生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