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经营发展社区银行:清代满城 西部第一大八旗驻防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1:42:14
现今,当人们走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东大街和北大街上,可能不会想到,就在一百多年前,这两条大街上曾经矗立着两条高大厚实的城墙,它们与西安大城的东、北两侧城墙,圈围起了清代西部最大的八旗驻防城——西安满城。
  1644年,清军挥师入关、定鼎北京之后,有大约一半的八旗兵相继被派驻全国各大战略城市和水陆要冲。为防止满族被汉族同化、阻隔满汉交往,强化八旗驻防兵镇压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力量,清朝统治者在各驻防城市纷纷兴建供八旗军兵及其家属居住的满城。

  选址兴建:地处城区东北隅

  西安作为宋元以来维系西北安危的军事重镇,对于稳定西北、西南乃至全国的统治至关重要,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清军攻克西安城后,清世祖福临即明确指出,西安作为“根本之地,应留满洲重臣重兵镇守”,同年即开始在西安城内东北隅兴建满城,至顺治六年(1649年)基本竣工。

  完工后的西安满城规模庞大,东墙、北墙利用了西安大城城墙,南墙自钟楼东南角起沿东大街南侧直抵长乐门南侧,北墙从钟楼东北角起沿北大街东侧直抵安远门东侧。满城的兴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安的整体防御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满清统治者镇压来自城市内部的民族抗争。

  在清代雍正朝之前,全国八旗驻防地中设有将军一职的仅有盛京、吉林、黑龙江、江宁、京口、杭州、福州、广州、荆州,连同西安共10处,由此反映出不仅在西北地区,就是整个中国西部也以西安的军事地位最为重要。有清一代,八旗驻防虽变动较大,但西安、江宁(今南京)、杭州三处驻防却最为稳固,成为清朝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西安满城之所以选择城区东北隅,原因在于,满城的兴建一方面需要较大空间驻扎5000马甲及其家属,共约30,000人左右;另一方面需考虑尽可能少地驱逐、迁徙原住居民、商户等,从这两方面而言,东北城区比其他三区更符合建立“城中城”的要求。东北城区作为自明代以来的新扩城区,偏离城市传统商贸区和官署区,人口稀疏,空地较多,有明一代主要为秦王府城、保安王府、临潼王府、汧阳王府以及秦府下辖军兵营地占据,居民住宅、寺宇庙观、街巷坊里等与其他三城区相比分布较少。经明末战火之后,东北城区可以利用的明代王府、军营等建筑基址较多,这也为兴建满城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顺治初年修建西安满城时将民户、商户等汉人迁出东北城区的记载,但从北京在内、外城实行的满汉分隔政策可大致推测当时西安的情形。满人入居北京之后,分别在顺治元年(1644年)和顺治五年(1648年)两次将汉人由内城迁往外城,尤其在1648年下移城令,将汉人迁出内城,到外城居住,以便“满汉各安,不相扰害”。西安满城的兴建正是在此期间,势必会受到京师满汉隔绝政策的影响。选择东北城区这一民户稀疏的地区,可以避免激发西安汉、回族原住居民的强烈反抗情绪。

  西安八旗满城建成34年后,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为增强西安驻防力量,以应对反清浪潮和农民起义斗争,又向西安增驻左翼八旗汉军,并在满城以南修筑“南城”,作为汉军驻地。左翼八旗汉军驻扎在南城的时间约97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汉军出旗,南城区域仍然划归咸宁县管辖,不再作为军事驻防区存在。

  兴建南城时,其北墙借用了满城南墙的东南段(尚德路南口以东),东墙借用了西安城东门以南的城墙,南墙借用了西安大城今和平门以东的城墙,仅新筑了一道西城墙。新筑西城墙的位置约当今马厂子、东仓门一线,呈西北-东南走向,南段向东呈弧形弯曲直抵今和平门西侧,与西安大城南城墙相接。从整体上看,南城的形状大致呈北长南短、东直西斜,西南角缺失的不规则梯形(见图)。

  满城和南城的兴建首先对城市交通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明代相比,由于东大街被完全包进满城,北大街的一半为满城西墙占据,因而清代西安城区仅余两条半骨干大街,原先通畅的内环城马道也被满城和南城隔断。

  满城和南城次第兴建后,其城墙实际成为汉、回族居住区与满、蒙族军事区的界墙,西安主城区由此被分成汉城、满城、南城三部分。虽然满城和南城开设城门与汉城区相互交通,但由于城区内部有城墙阻隔,迟滞了商贸等功能的发展,打乱了明代相对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不过,满城和南城的存在却促进了东关商贸的发展,使得东关成为清代西安城与南院门商业区遥相呼应的另一商贸集中区。

  满城规模:面积占到西安城42%

  清代西安满城的庞大规模,具体反映在占地面积、军兵数量以及营房间数等方面。

  清代雍正、光绪年间两次测量过西安满城的城周规模,由于测量方法和起测点不同,两次实测数据有所差异。这也导致民国以来的学者对西安满城占地规模说法不一,素来有占西安城约1/2、1/3、1/4等不同的说法。依据现今的实测数据,西安城墙周长13912米,包括城墙厚度在内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满城实测周长为8767米,东西长2466米,南北宽1917米,据此推算满城面积约为4.8平方公里,占西安大城(不含四关城)面积的42%,接近一半。

  南城的占地规模比满城小得多。据今西安城区地图量算可知,南城北城墙的长度约为1公里,南城墙长度约为0.75公里,东城墙约为0.6公里,西城墙(斜线)长度约0.75公里,面积大致为0.53平方公里,约占西安大城面积的5%。如果以南城与满城相比,南城的占地面积也仅及满城的1/6左右。

  满城与南城占地面积合计约为5.3平方公里,占大城面积的46%,这一规模在清代西部八旗驻防城中居首,也远远超过元代安西王府城和明代秦王府城的占地规模。

  西安满城设军兵5000人,其中满族兵3586名,蒙古兵1414名,分别占兵丁总数的72%和28%。据《八旗通志初集》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南城之后,满汉八旗官兵人数骤增,雍正年间为8229名官兵。西安八旗军兵不仅数量多,而且战斗力和军容等在各八旗驻防城中也居于首位。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在西安阅兵后即盛赞西安官兵“人才壮健,骑射精练”。前来西安朝见康熙的藩部官员也称西安八旗官兵“禁卒精练,天下无敌”。

  据雍正《八旗通志初集》统计可知,清代西安满城、南城内满汉八旗军兵匠役营房共计18738间,这还不包括眷属居住的大量房屋,由此形成满城内街巷社区密集、规整的特征。

  城门变迁:为方便联络增设城门

  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筑满城时,共开有5个城门,据乾隆《西安府志》载,东门是借用了西安大城东门长乐门,西南门借用了钟楼的东门洞,而另外3门均为新开之门,分别是西北的新城门、西面的西华门、南面的端礼门。由于清初满城是从明秦王府城旧基改筑来的,所以三个新开之门的名称都与秦王府城有一定联系,西北新城门位于明秦王府城萧墙北墙拆毁后所形成的后宰门街西端出口,采用“新城”的名称是相对于明秦王府“旧城”而言;南门端礼门与明秦王府内城南门名称相同,但具体位置已大大南移,大致在今端履门街北口处;西门西华门与明秦王府城萧墙西过门处于一条线上,具体位置也已西移,大致在今西华门大街西口处。

  上述5门只是满城始筑时的情况,后来满城又增设了2个便门。满城南墙东段尚开有栅栏(大菜市)和土门,分别位于今大差市(和平路北口)与西安大城东门之西南侧(先锋巷北口一带),应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修筑南城后,为方便南城与满城联系而专门开置的便门。所以后来的满城实际上共有7个城门,以开门方向论,西面自北而南分别为新城门、西华门和钟楼东门洞,南面自西而东分别为端礼门、栅栏(大菜市)和土门,东面有长乐门,北面无城门。西、南两面各有3门,是为了便于加强满城与西安大城内部其他地域的联系,东面有西安大城东门,北面不开城门,也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筑南城时,为加强与满城的沟通,在北墙(即满城南墙东段)开设栅栏(大菜市)和土门。这样一来,南城与满城实际上连接成一个防御整体。由于南城东、南、西三面皆无城门,只有北面2个门可以出入,对于南城官兵来说不甚便利,所以乾隆四年(1739年)又在西墙开设通化门,约在今马厂子街南口一带。

  分区驻防:满城划分为8区

  按照清廷的统一规定,西安满城八旗驻防以“五行相生相克”为特点,将满城划分为8区,每区分为5段(或称甲),共40段,分区驻守。

  从各种图籍资料上看,西安满城内最为醒目的是八旗教场。八旗教场系由秦王府砖城改筑而来,设有四门,各门上均建有双层高大门楼。西安驻防的5000马甲,按祖制规定,每日早起必须下操场练操,练骑马射箭和列阵冲锋。每月上、中、下三旬,都要集体操演。现在西安市的新城就是过去旗兵操演的教场,教场上筑演武厅高台一座,居高临下。英国传教士威廉姆森在同治年间回民起义之后来到西安,参观了满城的教场,他记述说:“这处旧址场地广阔,绿草茵茵——事实上,是极佳的草坪——周边有墙环绕,现在用于练习射箭”。清末来西安游历的丹麦探险家赫尔姆对占地广阔的八旗教场也印象深刻,称“这里未来若能改建为火车站、一片外国人居住区或者赛马场,作用将更大”。

  除八旗兵营外,满城还布设有为数众多、专门堆放军械物资的堆房,共计有38座。

  街巷布局:东西南北8条大街

  关于满城内部的街巷布局,光绪十九年十月中浣舆图馆测绘的清代《西安府图》上文字注记称:“满城则大街七,小巷九十四。”据图中所绘,7条大街中东西街共有6条,其中5条较长,自南而北分别是西华门大街(今西新街)、新城门大街(今后宰门街)、头条街(今后宰门街北)、二条街(今西七路)、三条街(今西八路),另有1条甚短,即北都统街,在左翼署正南(今五四巷);南北街只有1条,即案板街。以上7街中,西华门大街、新城门大街和二条街都是东西横穿满城的大街,构成了满城的3条东西向主干道,其中西华门大街更以横穿八旗教场和八旗驻防地并且西出西华门可与今北院门一带的官署区相联系而尤其显得重要一些。南北向的案板街比较短小,徒有大街之名而无其实。在案板街之东,有八旗教场南口至端履门的大街(即今南新街)北经八旗教场北门、后宰门亦可直抵城墙,再东又有“红旗十字”所在的南北向大街(今解放路)和另一条南北向大街(今尚勤路),这三条大街分别以端履门、大差市和小差市为其南端出口,虽俱无大街之名而皆有其实,都是纵穿满城的南北向主干道。

  上述满城内的5条东西向大街和3条南北向大街纵横交织,有效地将满城内的主要街巷及四面城墙连接起来,既增强了满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又便利了满城与西安大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同时,这些交通大道自民国以来历经多次扩修,遂奠定了今日西安城东北部街道的基本格局。至于满城内的小巷,为数众多,在清代地图中也大多能找出其具体的名称和位置。由于八旗兵营驻地相当规范,所以其间的小巷虽然短小、密集,但却排列严整有序,并且各小巷的命名均参照了兵营的方位和排列次序,如在八旗教场的东面,自北而南分别有西一巷至西十巷,再东有东一巷至东九巷,又东有一条巷至六条巷,军事化特色非常明显,至今西安城东北部的诸多路名仍可见其流风余韵。

  南城面积较小,内部的布局就相应简单一些。不过既然是左翼八旗汉军驻防城,军事化特色同样也相当浓重。南城的建筑区密集分布于城北部,南部多为空闲地。其中,汉军驻防地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由大菜市向南的街道为中轴线,呈东西向整齐排列,街东自北往南依次有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四道巷、五道巷、六道巷、七道巷、八道巷和九道巷,街西自北往南依次亦有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半截巷、小庙巷、回回巷和观音寺巷。南城东北部为左翼汉军副都统署,因用明郃阳王府旧址,中有南北街,布局严整,规模较大。其地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汉军出旗”以后一度荒废,解放初期为中共中央西北局驻地,后驻陕西省政协、省档案馆、省作家协会等单位。左翼汉军副都统署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南北向短街,其中西街约当今建国路北段,北口接头道巷,并隔墙与满城小差市相望;东街约在今东先锋巷一带,北口亦与头道巷连接,并由土门可北通满城。南城北部另外还有集贤庵(在通化门内北侧)、旃檀林(在通化门内南侧)、万寿庵(在今和平路中段东侧)、五火庙(在今和平路中南段西侧)、火药库(在今建国路中南段东侧)、关帝庙(在今建国路中南段西侧)和真武庙(在左翼汉军副都统署正东,紧临南城东城墙)等。南城南部的主要建筑物为广惠寺和清莲寺(清凉寺),其中广惠寺在南城东南角,亦紧临南城东城墙;清莲寺则在南城西南角,隔墙与董子祠相望。

  宗教信仰:庙宇多达80多所

  西安满城旗人户口最盛时多达三万以上,由于满城的隔绝性和八旗社会习俗传承的牢固性,满、蒙族在满城内按照关外的生活方式,保持传统祭祖、祭神的习俗,每月初一、十五必须进庙烧香供佛,逢年过会更是热闹。

  满人信仰庞杂,佛神、灶爷、天地、马王、财神等均在崇祀之列,因而也有庵、观、寺院、宫等众多庙宇,据说数量多达80多所,这其中供奉关羽的庙宇就占3/4,如老爷庙、协天宫、大铁旗杆庙、小铁旗杆庙、汤房庙、三圣庙、三圣宫、五圣宫、五福堂、保安堂、忠圣宫、永安宫等充分体现了满、蒙民族尚武的传统。

  据民国时期学者李级仁先生撰文回忆,大铁旗杆庙是属于镶蓝二甲的关帝庙,位于东大街大差市以东路北。明朝时为“武庙”,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山门前立一对大铁旗杆,高五丈余,上有连升三级铁斗铁旗,旗杆后边有两个大石狮子,浮雕精湛。大铁旗杆庙据说为明朝建筑物。这里又是考秀才的考场,是满城内最宏大的一座古庙。比起现存的古东岳庙,还要大一倍多。在清朝兴盛时期,大铁旗杆庙有龙灯古会,最为著名。辛亥时此庙毁于战火。

  西安满城内还有东岳古庙、二龙寺、马氏庙、望灯庵、武庙、华藏寺、开福寺、弥陀庵、岳武庙、狮子林庙、善庆庵、三元庵、琉璃庙、双庙等。

  “香火会”是满城寺庙的盛大集会。每年六月间,按民间风俗,都要为观世音菩萨、关羽、马王举行诞辰盛大纪念会。因此,各庙如弥陀庵、菩萨庙、汤房庙、狮子林庙一定要举办庆祝式的“香火会”。这个会不用打击鼓乐为主体,与汉人的乐器社有所不同,仅采用两个大铜锣,一引锣作“当当”之声,一应锣作“嘡嘡”之声,循环唱和,引应前进。会长手捧香盘,逢庙进香。最突出的特点是:制备各色各样长柄大伞,排列队伍,鱼贯而行。持伞游行的人多是少年英俊,膂力强健,有的头上梳着大辫子,还有的头上留着孩儿发,身上衣裤必须上下一色,足蹬抓地虎靴子,所持的伞颜色不一,红、黄、蓝、紫、绿都有,为丝织品绸缎料做成,五花八门光彩悦目,游行街头万人争看。持伞青年神气十足,身上横披着一条褡袍,褡袍下端拴着皮质放伞把的圆皮筒一个,因为伞大分量甚重,一人手举行走颇费气力,所以才有这样的设备。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香火会”,已失传多年了。

  满城拆除:1912年拆掉两面城墙

  1911年10月22日,西安同盟会和哥老会的骨干分子响应武昌起义,发动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武装起义。满城随后被起义军攻克。在这次激烈战斗中,满城内大量建筑被轰塌、焚毁,旗民或被杀,或流徙逃散。整个满城区变得满目疮痍,一片荒凉,至此,满城已完全丧失了军事堡垒的功能。

  1912年9月,陕西都督府下令拆除了满城西、南两面城墙,存在了263年之久的满城实际上便不复存在了。民国初年,张凤翙任陕西督军时,沿原满城南墙从东门到钟楼拓宽了原顺城巷,定名为东大街,并用拆除满城内房屋的材料,修盖了临街的街房,高低尺寸和南北距离均完全一致。各房檐下部有走廊、门洞,门面以九间为一组,三间为一店,整齐划一,甚为壮观。今天,在东大街上,我们还能依稀看到当年那些建筑的式样。

  满城城墙的拆除堪称近代西安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使得原有城市四条大街的格局重新恢复,城市交通通畅无阻,整个城区重新连接为一个整体,而不再有人为的分隔阻断;东北城区在战火之后,虽然荒凉不堪,但是却为日后的新市区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东北城区也随着火车站等的建设而有了快速发展。




  













1911年辛亥革命后西安八旗将军衙署化为废墟。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城内衙署毁于战火。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毁的满城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