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效率科技有限公司:《走遍中国——黄河故道的传奇》解说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30:24
《走遍中国——黄河故道的传奇》解说词

    这片绵延百里的梨花下面,曾是当年的黄河故道,你信吗?一座明代的古城就被封存在这片梨园的下面。繁荣一时的隋唐大运河为什么在800多年前从这里突然消失?你见过中国最大的酥梨王吗?请收看《走遍中国——黄河故道的传奇》
    我们眼前这片灿若云锦的梨花世界,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万亩梨园。每年的三月,这里晶莹的梨花总是如雪似雾、绵延百里、香气袭人。但当地人告诉我们,在这片花的海洋下面。曾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黄河两次流经这里。我们眼前的这部县志,是中国唯一的一部影印版的《砀山县志》,翻开这部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县志,我们发现,与砀山2000年悠久的历史不相称的是,有关它的历史的记载少之又少。
    在今天的砀山县城,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丝明代以前的古迹,当地人告诉我们,今天我们看到的砀山县城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砀山的历史随着古城都被埋在了地下,今天的县城是建在当年的黄河故道上。
    砀山县文化馆馆长黄世东和宿州市文馆所所长韩三华,一直在研究黄河故道的历史文化,他们告诉我们,当年的砀山古城只留下了一块石碑,他们带我们来到了县城内的一家酒厂。在酒厂内的一个亭子旁,我们看到了那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宴嬉台”三个大字。黄馆长告诉我们,这三个大字,是唐代诗人李白游砀山时题刻的。而宴嬉台随着一次黄河决口,与整座砀山城被全部淹没了。
    也许李白也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题写的碑文,竟会成为砀山古城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但是黄世东告诉我们,石碑原来并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离今天县城20多里的毛李集,也就是说,当年的砀山县城不在现在的城址上。在两位专家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当年石碑的遗址,却发现眼前竟是一望无际的梨园。
    砀山的北面就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但这条河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据记载,历史上黄河因泛滥而改道共26次,大的改道就有六七次。
    公元1194年,即宋绍熙五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黄河又迎来了一次大改道,这次改道使黄河开始向南由准河流入东海,但从此宿州市的砀山和萧县就成了黄泛区。
    我们在宿州拍摄期间获悉,在宿州市蛹桥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处古河道的遗址,经专家考证认定,这正是宋代已经在宿州消失了的那条隋唐大运河遗址。
    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大业年间,距今有1400多年。它是当时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的枢纽,要比后来的京杭大运河早600多年。
    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瓷器以及生活用具,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运河的繁荣景象。但隋唐大运河在宿州的河道却在800多年前突然消失了?
    站在硕果累累的梨园里,专家告诉我们,一个方圆四华里的砀山古城,今天就埋在我们脚下七八米深的地方。
    两位专家告诉我们,我们脚下的古城是被1597年的黄泛淹没的,砀山县城在历史上被淹过多次,脚下的只是其中的一处古城址。今天我们只能在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去解读这座古城当年的神韵所在。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发掘,这座沉睡了几百年的古城,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展现的将会是一个东方的庞贝古城。

但看着眼前这片果园,我们无法想象这么大的一座城池会消失的如此干净。
在运河遗址挖掘现场的河道剖面,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黄河沙土的淤积。
专家告诉我们,由于隋唐大运河贯穿黄河,黄河的改道和历年的决口,一次次的黄泛造

成了淤积。大运河开始渐渐萎缩,最后它也遭到了砀山县城同样的命运。
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古称大河,流经黄土高原,由于

黄土土质疏松,便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流向下游,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后,流速减慢,泥沙慢慢淤积下来。造成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了一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悬河。

口门子是这一带几个村子的统称,历史上已不知道决口了多少次,它也是黄河上有名的决口点和受灾区之一。
    但面对眼前的这一片梨园,我们无法将它与那一次次的灾难联系在一起。当地村民告诉我们,洪水过去以后,口门子留下了大面积的泥沙,植物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唯独梨树存活了下来。令人称奇的是,梨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口门子这里的梨还口感特好。据说当年乾隆皇帝路过此地,吃了这里的梨便诏令每年上贡,砀山梨由此成了贡品,今天,当地人把口门子这一带产的梨仍称为贡梨。
    砀山梨早巳声名远扬,今天在砀山梨园面积达到了50万亩。当地的果农告诉我们,砀山每年产的梨,十三亿中国人每人可以分到三个。砀山梨,其中尤以酥梨为胜。
黄世东告诉我们,就在我们眼前的这片果园里,十年前曾培育出一个4斤8两重的酥梨,而且这个“梨王”今天仍被保存着,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的酥梨。普通的酥梨一个只有六七两重,4斤8两重的酥梨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梨王呢?我们决定去看个究竟。
    据说梨王被收藏在园艺场,穿过一片又一片梨园,我们终于在园艺场的梨展馆见到了“梨王”。在这个硕大无比的酥梨的对比下,普通的酥梨显得格外的渺小。
    是什么样的梨树结出了如此硕大的果子?黄馆长带我们来到一片梨园,但面对这棵与其它梨树大小无异的梨树,我们一脸疑惑
    在果园。我们遇到了一位叫李含道的老人。老人告诉我们,他们家有一棵老梨树王,就在不远处,老人一定要带我们去看看。
    在果园深处,我们见到了那棵老梨树王。老人告诉我们,在他小的时候这棵梨树只有半米粗,现在他一个人已经搂不过来了。
    如今这棵枝繁叶茂的老梨树有五米多高,树冠向四面展开了十几平方米,枝头上压满了果实。
    在一个只有拇指粗细的枝头上,竟然结了十几个梨。老人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梨就有七八两重,而这棵老梨树王一年能产两三千斤梨。梨树王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着实让我们感到震惊。
    老人告诉我们,一百年来,几辈砀山人都是以种梨为生,但今天的砀山酥梨已是改良的新品种,不仅口感好,而且产量高。

黄河给宿州带来了文明,也摧毁了这个几个朝代建立起来的繁荣。1128年,宋建炎二年冬,汴梁太守杜充为了阻挡金兵的侵略。扒开黄河,使黄河决口改道。黄河流经宿州,隋唐大运河真正被废弃。
    黄河流经宿州后,在这片土地上泛滥了整整600多年。
    当年筑堤修堤主要靠人力一层一层夯砸而成,六寸沙土夯砸结实为一皮。今天这一条高出地面10余米的堤坝就是靠河工们年复一年的劳做而成的。它见证了宿州人与黄河斗争的勇气和胆量。
    站在当年悬在老百姓头顶之上的生死大堤下面,人顿时显得渺小起来。望着这高高在上的河堤,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滔滔的黄河声。
    在大堤旁的一个村子里,我们见到了黄河故道上特有的一种娱乐活动——斗羊。
    每年的春天,草茂羊壮的时候。当地的果农就会牵出自家的羊比试一下。
    斗羊最重的可达200公斤,是黄河故道上的一种绵羊。温顺的绵羊为什么在这里会变的如此好斗呢?
    果农们告诉我们,这里不仅有斗羊,还有斗鸡、斗狗的风俗。至于为什么这里的动物好斗,果农也说不出原因。难道这里动物好斗的天性与人跟黄河的抗争有什么关联?
    今天遗留在宿州黄河故道上的堤坝长达93公里,从砀山一直绵延到萧县。在今天的黄河故道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名字非常特别的村子——芈集,据说都是从外地迁来的。在黄河泛滥的当年,他们为什么要迁到这里,并把村子建在黄河的大堤上呢?
    乘凉的老人们告诉我们,他们的祖辈都是从四面八方迁来修大堤的。
    由于连年的水患,当地人都纷纷四处逃难,维修大堤这样繁重的工程依靠当地的人力已无法完成,于是朝廷就开始迁移外地居民来修筑堤坝。最早迁到这里的是一户姓芈的人家,后来人多了便有了村子集市。黄河改道后,这些人就在这里生活了下来,当地人就把这个村子叫做芈集。
    在宿州有句俗语叫:“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宿州黄河故道的沙土造就了砀山的酥梨,也成就了萧县的葡萄。
    芈集村的先民从什么时候迁来这里已无法考证,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当年寸草不生的荒滩,今天这里却是果树成林。萧县成为了中国五大葡萄产区之一,全县的葡萄栽培面积达到8万亩,有100个品种的葡萄在这里落地生根。
    黄河退去后,一辈辈的宿州人在风沙满天的故道上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在故道上的一个村子里,我们看到一位妇女正在用筛子反复筛着细细的沙土。这位妇女告诉我们,这些黄色的沙土取自黄河故道,是用来做小孩的尿布的。
    用黄沙土做尿布?我们就像听到了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只见她用筛好的黄沙直接用布包起来,就放在了婴儿的被子上,据说取自黄河大堤的沙土经阳光的照射后,给孩子做尿布不但抗菌,还很卫生。
    当地人把这种土法尿布叫包包子,这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次性的尿不湿了。据说,在黄河故道这一带,三四十岁以上的人,许多人小时候都用过这种一次性的尿不湿。
    今天我们在果园的深处,看到了一条犹如在江南常见的大河,当地人告诉我们,这就是黄河故道。黄河再次改道后,在宿州境内留下了一条90多公里长的水面。但面对这片繁荣的鱼米之乡和无边的果园,我们仍无法跟印象中那条泛滥成灾的大河联系在一起。如今人们在这里建起了旅游度假村,这条昔日给这里的先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的黄河故道,如今变成了一条绿色的长河在尽情地流淌着,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每年的春天,象征着祥和富裕的梨花,继续用它迷人的笑脸,为人们传递着幸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