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智慧树土豆圆滚滚:之(191)三 中医学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13:36

中医学简史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在22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性的医学著述,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的理论性经典著作。

东汉时代的张仲景(150-219年)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以阴阳辨証的方法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原则及方法,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此外,汉代外科学也已具有较高的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在药学方面,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药。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沿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晋代(265--420年)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学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学有《刘涓子鬼遗方》等为其主要代表作。

隋代(581年—618年)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之病因学专著。《颅囟经》是第一部儿科专著。唐代(618--907年)编撰的《新修本草(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与格局。此外,还有孙思邈的药学专著《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及眼科专著《银海精微》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量医书传世。

在宋代(960---1279年),政府主持编纂了《圣济总录》,并组织修订了大型药典《和剂局方》,王怀隐等编纂了《太平圣惠方》。在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的改革,王惟一奉命编撰《新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些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总之,由政府主持或诏敕医官编纂的医书数量,以宋代为最多。

在金元时期(1115---1368年),由于女真族与蒙古族当朝主政,使中医学中融入一些外来的内容。除了大量引进蒙医学、藏医学、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印度医学的知识以外,中医学界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代表的的金元四大医学学派,使中医学水平有所提高。

明代(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而《本草纲目》则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历时30余年写成。全书共190多万字,52卷,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还绘图1160幅,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到了清代(1616----1912年),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成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作者叶天士不仅于温热証治方面创见非凡,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的立论。他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此外,清政府组织太医院院判吴谦等编撰了90卷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成为清代广为流传的医学教科书。

自民国开始,以张锡纯、恽铁樵等为代表的中医界人士开始尝试走中西医融合之路,分别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群经见智录》等著作,并模仿西医学的教育方式创建了国医馆,是为今日中医药大学之雏形。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非常重视中医学的发展,建立了许多中医学教育与科研机构。全国除了建立一所国家中医中药研究院和12所中医药大学以外,还在各省几乎都建立了中医学院以及中医药研究所。此外,国家对于中西医融合工作也非常重视。然而,由于西医理论只重视有形结构而在功能方面没有类似于中医的阴阳以及“气”等无形的概念,其理论上的缺欠,是西医难以理解中医的主要原因。因此,中西医融合工作也只能停留在中西医结合这一浅表的层面上,没有最终得以实现。

我国在五十年代初,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开始了对经络实质以及针灸机理方面的深入地,系统地研究。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是历史上任何一项科研工作也难以比拟的。虽然多数的研究成果没有正式发表,但还是在证实经络存在方面获得成功,对穴位的本质也有所认识。此外,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对阴阳、气血、脏腑方面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西医能够建立起一个符合生命调控原理的理论体系,就可以将中西医融合为一体,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