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享游游戏试玩骗:图书商报:当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25:45

当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丁新征(书评人)
本站原创        商报 (2010-4-28)

4月24日上午,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四川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30多万种出版物参展。几百万张购书券在两小时内销售一空,书博会开幕正逢世界阅读日,市民在政府和媒体的引导下表现出强烈的购买热情。此次世界阅读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都纷纷以晚会的形式进行报道(链接:2010年4月13日1643期《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刊》“2010年书香中国”专题报道),有关读书的活动在各地举办得轰轰烈烈。民众高度的参与热情,反过来也给了举办方极大的信心鼓舞,自下而上呈现出一片节日的狂欢气象。
但值得深思的是,这种狂欢的节日下的阅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如何持续地推广深入阅读,让阅读成为民众生活习惯,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众所周知,泛阅读乃至网络阅读仍是人们主流的阅读方式之一,人们通过这种浅层次的阅读,获得的仅仅是信息在大脑的过滤,真正有效并借此提升个体认知能力的阅读依然微乎其微。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进行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民众的阅读主体主要还是青少年,成年人以各种理由拒绝阅读。事实上,成年人更需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成年人比孩子更容易忘记常识。
读书以明智是读书的最初功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主要功能却正在被更为实用和更为功利的目的所取代。人们的阅读越来越讲求回报,凡事都以直接回报为出发点,如果不能获得利益上的直接回报,似乎那便是无意义的。
因此,虽然媒体异常发达,但底层民众的阅读质量却大幅度滑落,人们的脑海里充斥了太多无效信息,人们满足于知道,却往往止步于知识。信息爆炸培养了一大群知道分子,我什么都知道,可我什么都不懂,真正的知识分子仍然是整个社会最为匮乏的群体。书本的一个很大功能在于将个体经验总结传递给更大的群体,阅读者通过阅读别人的经验教训加深自我的思索,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但令人沮丧的是,这一类的书籍数量越来越少,并且质量也呈现出滑落趋势。也正因为人们的懒于思考,海量的阅读却让人的思维方式越发简单粗暴,集体无意识、盲从以及焦躁情绪长久存在于社会形态当中。
令人担忧的是,阅读的功利性心理正在人群中广泛流行,人们总试图通过阅读使自己获得更为直接的回报,这一点从畅销书榜单就很容易得到印证。譬如说,健康养生书一直占据畅销书榜单大部分排名,但这种书都只是时尚和实用阅读,并非经典阅读;然而后者在书单中永远不会占据主流。如果说要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那一定是畅销榜单的百花齐放,人们根据自身不同时期的需求有目的去购买一些书籍,而不是被营销宣传诱导。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经典阅读虽然不可能改变生活现状,但它可以改变人的心态,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提升自我的精神层次和人格品质。阅读从来都不是以直接回报为终点的一种消费方式,它的回报虽然间接,却十分有效。
因此,阅读的深入推广作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它应该是一件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或者一次走马观花似的形式。当阅读成为人们的普遍生活方式,这是比多建几所大学或者大学扩展更有意义的事情。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并非是学历的提高,而是人们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的有效提升。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对阅读的深入推广也一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