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的时候问月亮曲谱:非公企业党建应当实现“三个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48:12

非公企业党建应当实现“三个转变”

重庆市大渡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国忠

2011年03月28日14:2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三大困难:一是组织难建,二是活动难开展,三是作用难发挥。近些年来,各地分别从破解三个方面的问题入手,积极创新方法,在扩大组织覆盖面、活动影响面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措施都尚未从根本上破题,“开关”党组织数量仍然不少、正常开展党务活动的困难仍然不少、党组织和党员困惑仍然不少。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硬件上(比如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活动时间)受制于企业主、在软件上(比如理念、思路和方法)受制于现行制度。

   事实已经反复证明,简单地抓组建,特别是按传统方法抓组建,是行不通的,“开关”党组织现象不可避免;一厢情愿地搞活动,或者完全依赖企业主的觉悟来支持党务活动,是行不通的,党务活动缺钱缺人缺场地缺时间的尴尬不可避免;教条、生硬地要求党员发挥作用,也是行不通的,党员群众的厌烦、反感情绪也不可避免。因此,搞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尽快转变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破题。

   转变思维方式

   党员教育要从理想向理性转变。“革命靠理想、建设靠理性”。在体制大转轨、社会大变革、利益大调整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和精神需求逐步提高,仅仅依靠传统的“高、大、全”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已经很难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心悦诚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必须首先从理念上进行创新,必须理性的对待党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比如,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党员都学习马列主义原著,是因为必须正视党员队伍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具备深刻理解原著精神的文化水平,不具备撰写理论文章的条件和能力;又如,我们不能用老一代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要求年轻一代的党员,是因为必须正视网络语言对年轻一代思维和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只能用他们喜欢的语言、熟悉的事物和现代的理念来承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又如,我们不能老是把党员要求停留在“高、大、全”的概念要求上,只有把抽象的要求具体为可操作的奋斗目标,才能使党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党员行动中。对非公企业来讲,由于党员首先要受到企业主对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制约,对党员的教育管如不具体实在,就很容易落空。

   党员管理要从管制向服务转变。非公企业的党员是“社会人”,不能像管理体制内党员一样,依靠一张“饭票”就能管理一生。前些年,之所以有大量的“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是在用老办法面对新问题。即:用管理“单位人”的方法来管理“社会人”,用“管制”的方式来对待非公企业党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非公企业党员首先是员工,其次才是党员。作为员工,他的第一需求是生存、生活,所以必须首先是听命于企业主;而作为党员,他的第一责任是奉献,必须听命于组织。因此,我们必须走出“管制”的误区,不能像当年姓“资”姓“社”的争论一样,老是在概念上做文字游戏,纠缠于党组织是发挥领导核心还是政治核心作用的问题,采取务实的态度,树立服务的理念,寓党员管理于服务之中,才能把非公企业的党员管到边、管到位。

   党务保障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要求党组织所在单位为党务活动提供经费、设备、场地、人员等保障。这种方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但在非公企业当中,却因为“于法无据、于理不合”而面临很大困难。以至于到目前为止,非公企业党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的态度,党建工作非常被动。我们必须承认,基层党组织的运行需要运行成本,而这个运行成本既不能依赖于企业主的“恩赐”,也不能寄希望于党组织自身的“造血”,而应当由上级党组织来承担。就像“基层政权建设费”由各级财政层层预算一样,“基层党组织运行费”也应当由上级党组织层层划拨。有了经费保障,党务活动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等问题就迎刃而解。需引起重视的是,千万不能因为党组织的活动保障受制于企业主,而使党组织成为企业主谋求自身利益的工具。因此,非公企业的党务保障必须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转变组织方式

   组织设置要从依附式向独立式转变。长期以来,我们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设置思路是“没有党员找党员、党员不够派党员、没有组织建组织”,对所有的非公企业都实行“一对一”的依附式组建方式,甚至有的提出要在每个非公企业都建立党组织。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一方面,由于企业主担心被党组织所管制、监督、找麻烦,多数人对在企业建党组织持观望、推诿甚至反对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党组织,经常由于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离开企业而不得不撤销,形成大量的“开关”党组织,造成党内资源的极大浪费。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改变组织方式,不追求“组建率”而着眼于“覆盖率”;允许各种形式的组织联建、资源共享,允许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党组织活动。

   组织动员要从集中式向扁平式转变。传统的党内动员方式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组织动员,在建党以来的绝大数实践中,都是很有效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后,我们党内动员在信息化浪潮当中却显得非常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近些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尤其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党内信息传递的手段落后、机制不活、效率很低,显得非常被动。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不改变组织结构体系,但是不能不改变组织动员方式。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党员快速动员体系,尽快从集中式管理向扁平式管理转变。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党内快速动员信息系统;加强党内决策的科学化建设,尽快建立党内快速动员的预警系统;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尽快建立党内快速动员的响应系统;加强基层组织的应急能力建设,尽快建立党内快速动员的保障系统。

   组织管理要从平行式向竞争式转变。目前,由于基层党组织的封闭式管理和平行式管理,基层党组织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缺乏竞争和激励,以致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得再差书记照当”等不正常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党组织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整合党建资源,实行优胜劣汰,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最大化。提倡依托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跨区域、跨单位的党组织,允许党员跨区域、跨单位参加活动,鼓励有经验、有责任、有激情的党员成为专职党务干部。建议由上级党组织积极给予补贴和奖励;对那些党员人数少、业主不积极、场地难解决、书记难配备的非公企业不提倡单独组建党组织;对那些党员队伍不稳定、活动开展不好的,要主动撤销党组织,引导党员到有活力的党组织参加活动。

   转变活动方式

   活动主题要从政治化向社会化转变。要大力提倡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员工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适度淡化党内生活的政治色彩,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内活动中来。提倡公开向企业党员、员工甚至企业主征集活动主题,采取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党内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一定要实,要便于多数党员所理解和参与。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指导,多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及时提供指导意见。通过这些措施,真正使党内生活成为党员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活动组织要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大力提倡开放式组织生活会方式,鼓励机关与企业、企业与社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党组织,突破党籍和区域界限,联合开展活动;鼓励非公企业邀请部分群众旁听组织生活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三会一课”向各级党组织适度开放、专题组织生活会向社会逐步开放、民主生活会向同级党组织和党外有限开放的制度。要求党组织以开放的姿态鼓励并接纳流动党员到党组织报到并参加活动,允许党员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结合组织生活会主题,自由选择参加其他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活动管理要从神秘化向公开化转变。坚持活动信息向社会公开,改变党内活动仅由党组织发起和管理、党内活动信息仅在本级党组织党员中传递的传统方式,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公开发布党内活动信息,吸引党员和群众参与到党组织活动中来。试行活动项目向社会招标,将党建工作具体为可实现的活动项目,面向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社会公开竞标实施方案。党员培训等工作可以委托社会机构组织、管理。通过公开党内活动情况,进一步丰富党内活动、方便党员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得到社会认可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