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复古风格简介餐厅:第八十一章 真实的语言不华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0:47:36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大会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智慧者不获取,能获取者没有智慧。圣人什么都不积蓄,他尽量为了别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而自己就越丰富。天的道路是利于万物而不会残害,圣人的道路是有所作为而不去争夺。

【说明】本章亦是紧接上一章批判“小国寡民”而言,既然是“小国寡民”,那么这个小国的国君也就是把土地和人民争夺来的,争夺来使自己独立了,也就成了一个诸侯小国。而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合法,这些人就寻找了很多理论或者是编出了很多理由,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封建割据辩护。所以老子在此提醒人们,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大会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这个意思孔子也十分明确地提到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满嘴花言巧语的人,也就是没有真正学问的人。《易·系辞下传》:“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所以“巧言令色”的人必然不能使人相亲相爱。他嘴上说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天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态度上好象很仁义,但是假的,是表面上的,他心理必然不健康,心态必然不平衡,所以他不可能和别人相亲相爱。这就是“鲜矣仁”。

有智慧者不获取,能获取者没有智慧。博字在很多时候被用为大和多的意思,凡学问大和多,就称为博学。凡慈爱人民大和多,就称为博爱,这与“获取”之意有相通之处。大和多是怎样来的?是获取来的,不论是学问、慈爱或者是财物,只有获取后才有大和多。老子在第二章就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紧接着又说:“不贵难得之货”,意思也就是不要去获取。因为圣人什么都不积蓄,他尽量为了别人,而自己就越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而自己就越丰富。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去获取,不去把持,不去占据,不去重视那些难得得到的财货。因为一旦获取了、把持了、占据了、重视了那些难得得到的财货,其他人就会窥觑、窥欲、窥瞰、觊觎、伺机图谋你所获取的、所把持的、所占据的、所重视的东西。而如果不获取、不积蓄、不占据所谓的财货,得到以后尽量为别人服务,尽量给予别人,别人因此也就会为你服务;而很多人都在为你服务,你就等于富有了。看看统治者,身无分文,但却拥有一个国家,走到哪里都不会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操心。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所以老子最后总结说:天的道路是利于万物而不会残害万物,圣人的道路是有所作为而不去争夺。因为争夺了也就是获取了,也就是占据了,而获取了、占据了一些,也就会失去另外一些。因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效法天的道路,利于万物而不会残害万物,“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本章乃全篇之末,乃是对全篇的总结,为什么要用“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结尾呢?从一开始,老子就在阐述道路的问题,不仅太阳、月亮,天上那数不清的星辰都有自己的道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凡此不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自己的规律。普遍性的大道由众多的小道构成,一切此类小道都有其自然之道要遵循,一切道路都有各自的规律要遵循,从开始到成熟到最后的终点。因此,说到道路的问题,就不能用平常意义上的道路来理解万物各自不同的生长、成长道路。说到名称问题,就不能用平常意义上的名称来理解万物。

天和地既然有道路,有规律,大自然既然有道路,有规律,人类生活在这个天地间,生活在这个大自然间,就必须要懂得这个天地和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而只有懂得了这些道路和规律,才能知道人类的道路和规律,才能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和规律。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是相同的,其规律亦是不一样的,有的曲折,有的平坦,有的艰难,有的苦难,各不一样。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或快或慢,或停下来休息,甚至不走了,或者越轨了,全在于个人自己。至于道路上出现的绊脚石、大山、河流、沟坎等困难,也是由自己去克服。至于道路上出现的财富、名誉、地位,也要看自己是否会辨别,是否去获取、去占据。当然,老子并不是说有了财富、名誉、地位而弃之如敝屣,或置若罔闻、置之度外,老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人生道路上有了这些,你就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此老子用了五千余字来说明这些道理,旨在说明的就是,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获取了、占据了财富、名誉、地位,就等于停留在你人生道路上了,就耽误在人生道路的中途了,也就等于背上了一个硕大的包袱,那你就永远走不到人生的终点目标,也就永远完不成人生的任务和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因此老子用“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用“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说明这个问题。

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必须生活在人群之中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决定了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与否;与自己身边的人保持着友好关系,生活就愉悦而轻松了许多;身边如果都是仇、怨之人,这种生活必然也就很痛苦了。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因此,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使自己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使更多的人们生活得更好?这就是:学习而且时常调节自己,然后用智慧(智),用真心诚意的态度(诚信),寻求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仁),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空间以及良好的生存环境,以使自己和别人都能获得幸福而快乐。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仁爱、慈爱、诚信是他们的共同点,用真正的智慧而不用愚昧的智慧也是相同的,老子的“俭”、“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即是最佳行为方式,老子所阐述的道路和规律问题究其实也就是行为规范的问题。只不过老子从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角度表达出宇宙的行为规范、天和地的行为规范、大自然的行为规范和人类的行为规范,这就是“”与“”,道路和规律。因此,认清了宇宙的道路和规律,也就懂得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和规律,从而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少碰钉子,少撞南墙,少被绊倒,少犯错误、少越轨。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类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一种学识体系,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类心灵与心灵、心灵与物的问题,即人类怎样认识大自然的问题。人类自从开始思维以来,首先就是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思考,由于解释不了神奇多变的大自然,于是就产生了鬼神崇拜乃至于宗教崇拜。自从周文王起,人们就开始破除鬼神和宗教崇拜,揭开了大自然神秘的面纱,重新认识大自然,使神秘的大自然不再神秘。而老子则把天、地、万物、人类的道路和规律作了系统的描述,使人们知道了天、地、万物的道路和规律,从而认清了人们自身的道路和规律,从而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创举,是人类摆脱愚昧,走上文明历程的里程碑,假如人们至今还不理解周文王、老子、孔子的思想,那就真要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