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40岁女人漂亮的词语:柳红:《那些人与事》写在前面的话 /后记- 柳红 - 名家博客 - 博客 - 《财经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13:11


 

  三十年前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时代的来临。

 

  三十年,对于历史长河,是一瞬;对于人,至少是一代。三十年前种的一棵树,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三十年前种的一片树,如今长成了茂密的树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中,第一个十年尤为难忘,它开启了改革的航船,确立了方针和战略,奠定了不可逆转的格局。

 

  编辑起意,邀写八十年代改革早期的一些人和事,我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这个群体的主要人物是经济学家或经济工作者,但他们不是寻常的学者、教授、官员。他们的活动集中在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九号院一带;而影响则从京城到东南西北,从农村到城市。其人物跨度,上下三代。第一代,是薛暮桥、孙冶方、马洪、蒋一苇等,既是革命者,又是学者;既是马克思主义者,又不是教条主义者;既是共产党员,又充满了仁慈博爱之心。他们心怀中国需要改革之心久矣,当历史机会到来时,全力以赴,呕心沥血;第二代,是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学者,像刘国光、孙尚清、吴敬琏、董辅礽、厉以宁等,是中坚力量。先是用正统理论阐释改革,把政策和理论联系在一起;继而补修现代经济学,呼唤市场取向改革。第三代,曾经是老三届,当过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又赶上上大学、读研究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以致用的追求,富于激情地直接切入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创见,有合作精神,虎虎有生气。

 

  这个独特群体,承上启下,将来自社会底层农民、工人、老百姓自发的改革意愿和呐喊转化成执政党的文件政策,转化成学术理论。为使人们接受在今天看来的常识,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心智。没有这样的桥梁作用,背负着巨大历史包袱的中国改革怎么能够起航呢?其社会角色和功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们中的很多人有著作、有文集、有传记。人们熟知的改革事件,以及影响至深的中央文件常常都和他们联在一起。在《那些人与事》专栏中,我无意记载和阐述重大的理论学术问题及其争论,而是有意写下那些没有被记载,小中见大的细节和故事,通过获取第一手资料,采访记录,来体现这些人物的精神气质和胸怀。大约,我将写作的故事主人公,都是上一个世纪的共产党员。他们中,有的出生入死,有的备受考验,有的不仅是共产党内的精英,也是民族的精英,至少都曾经是马克思主义者。历次政治运动耗掉了他们太多的能量和时间。对于历史机会,他们有着后人难以想象的珍惜,甚至以命相搏。

 

  八十年代,有一个巨大、开放、令人振奋的舞台。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畅想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精神饱满的时代;是求贤若渴的时代;是穿军大衣、骑自行车、吃食堂、住陋室的时代;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一起创造历史的时代。

 

  人们常说历史是无情的。历史的最大无情是忘却。还有,历史越长,每一个篇章被压缩得就越短,细节被删节。而我,在这里,想将镜头回放,把改革的起步过程与那些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就像我们想象历史上每次战争都和有血有肉的将军和士兵联系起来那样。

 

  第一代改革经济学家中的人大多已先后过世了;当时的中年人也过古稀之年;所谓青年如今也年届花甲。这些人,有的是我的师长,有的是我的学长,有的是我的兄长,有的是我久仰的人,有的是我神交的人。在我刚刚开始准备这个工作时,一些师长和朋友就给了我热情的帮助。我想,在改革四十年、五十年纪念的时候,大概没有这么多人能帮助我了。人们大概也没有这样的热情回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岁月了。

 

  让我们重温那个年代吧!

 

  这是他们的故事,你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诚挚地感谢每一位我采访过和将要采访的人。

 
  柳红(载《经济观察报》2008年12月8日) 

那些人与事后记

2010年10月18日 17:43:39分类:《那些人与事》

  这个小小的后记是附在最后一篇《善待天地人》之后发的:

 

  走进80年代,在那些人与事里,阅读,访谈,写作,现在要告一个段落了。一年多时间,40个故事,沧海一粟,但愿勾划出了80年代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那是中国改革史上重要的十年,奠定了未来制度转型的基础,修筑了经济起飞的跑道,建立了中国成为最大经济体的支点。其中,经济学家功不可没。有60多位经济学家接受了我的采访,感谢他们;也感谢读者。

   回到北京,看到一些读者来信,知道我要结束这个系列,一是希望成书,一是希望继续写下去。得到这样的反馈和支持真的高兴。会的,80年代是我长期的课题。(写于200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