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家居生活:苗族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4:56

传统民居

苗族居住房屋基本相同,正屋大体上是三开间一幢,较富裕者则五开间为一幢。大门开在中间一间的二柱之间,成“凹”字形。大门之内为堂屋,左右两开间又各隔成两间。右边里边的小间,是主人夫妇卧室,外间安火塘,左边一间的房间为儿女住房。厕所、猪牛圈设在正房之侧。有条件的人家还在正房前侧左右两边设偏厦。偏厦之上住人,其下一边安谷仓,一边安厕所及猪牛圈。黔东南和松桃地区,过去,有些地主还修有大型的四合院,屋外四周有砌砖墙围护,俗称“窨之屋”。屋内大厅的门上、柱上,镶着镀金匾联,金碧交辉,很有气派。

房屋材料各地不同,黔东南苗族地区木材较多,经济条件较好,所以木房、瓦房较多,草房土墙房较少。黔中南一带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墙房兼有,大体上草房、土墙房最多。此外,黔西北、黔中南和黔北地区,还有不少苗族搭“杈杈房”居住,屋内不分间,无家具陈设,架木为床,垫草作席,扎草墩为凳,是苗族中的最贫困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生活有所改善,这一带的茅草房、杈杈房正在逐步减少,出现了许多新式的砖瓦房。

  在黔东南雷公山和黔北务川、道真及黔北部分地区,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房屋形式,叫“吊脚楼”。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之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取平,横梁上垫上楼板,作为房屋的前厅,其下作猪牛圈,或存放杂物。长柱的前厅上面,又用穿枋与台上的主房相连,构成主房的一部分。台上主房又分两层:第一层住人,上层装杂物。屋顶盖瓦(或盖杉树皮),屋壁用木板或砖石装修。这类房屋台上台下浑然一体,非常美观。

 

 

  在凯里苗族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苗族的平地房在黔东湘西的一些平坦地区,苗族的房屋建筑一般为落地式,中柱直接建立在平坦的地上,没有吊脚。房屋为五柱七瓜三排、七柱九瓜三排的不等,以三层为主,第一层即落地层,左右两排为日常生活之用,进伸二或三间,中间排为中堂,后为神龛。左后一间通常为茶中,为向火、煮饭之用,前两间为主人卧室或客房。平地房的厨房一般设在正房的一边,另起一小偏房。二楼前面的全为客房,后面的全为储存谷物等储藏室。三楼为放置一些杂物之用。一般家禽都在离正房屋几米的周围,而牛圈羊舍则更远些  滇东北、黔西北等地的部分苗族,过去住的是一种非常简陋的“叉叉房”。此房屋一般不筑地基,只须将地面略加平整就可以了。屋架多用未经剥皮的天然树杆和树枝叉绑扎组成。四壁和屋项夹茅草、树叶和树皮,有的围以竹篱笆。

 

 

 

 居住在清水江、舞阳河流域河谷田坝地带苗族的住房,一般为平房,间或偶有"吊脚楼";居住在雷公山和都柳江畔的住房,一般为"吊脚楼"或"吊脚半边楼";居住在月亮山区的住房,多为简易小木房。平房是枋连排柱人字架结构木房。每排有"五柱四瓜"、"三柱两瓜"两种,部分有"六柱三瓜"的。用"穿枋"将柱子连接成排,每排"穿枋"向外延伸三至五尺形成"桃檐",以“楼枕”和"面枋"连接数排排柱形成展架整体。"吊脚楼"亦有两种,结构与平房大体相同。一类为"吊脚楼",一类为"吊脚半边楼"。"吊脚楼"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下处栽下,成悬在半空状,“吊脚楼”,因此而得名。

  "吊脚楼"一般为"六柱三瓜"或"五柱四瓜的四排间或五排"四高一矮"结构,带吞口,最外一柱和第二柱之间空隙为走廊,每排的两棵悬柱间连接宽约尺许的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横棱柱,嵌数十条弯月形木条连接楼枕与坐枋,成靠背状坐椅栏杆,苗族称为"阶息"作小憩等用。"吊脚楼"一般建在空阔、向阳、宽敞之地基上。

  "吊脚半边楼"与"吊脚楼"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吊脚半边楼"多建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就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上级屋基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基平行,形成"半边楼",因最外一柱悬齐上层屋基处,故有"吊脚半边楼之称。苗族楼房不论是平房、楼房还是"吊脚楼"、"吊脚半边楼",都是竖装板壁,堂屋正面面壁都往后退一柱装封,形成"吞口",“吞口”正中设"大门",两边均留窗户,装木质窗椽。楼房的"吞口处为走廊。

苗族居住房屋基本相同,正屋大体上是三开间一幢,较富裕者则五开间为一幢。大门开在中间一间的二柱之间,成“凹”字形。大门之内为堂屋,左右两开间又各隔成两间。右边里边的小间,是主人夫妇卧室,外间安火塘,左边一间的房间为儿女住房。厕所、猪牛圈设在正房之侧。有条件的人家还在正房前侧左右两边设偏厦。偏厦之上住人,其下一边安谷仓,一边安厕所及猪牛圈。黔东南和松桃地区,过去,有些地主还修有大型的四合院,屋外四周有砌砖墙围护,俗称“窨之屋”。屋内大厅的门上、柱上,镶着镀金匾联,金碧交辉,很有气派。  房屋材料各地不同,苗族地区木材较多,经济条件较好,所以木房、瓦房较多,草房土墙房较少。桂中南一带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墙房兼有,大体上草房、土墙房最多。此外,桂西北、桂中南和黔北地区,还有不少苗族搭“杈杈房”居住,屋内不分间,无家具陈设,架木为床,垫草作席,扎草墩为凳,是苗族中的最贫困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生活有所改善,这一带的茅草房、杈杈房正在逐步减少,出现了许多新式的砖瓦房。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也称干栏式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在苗族古歌中有“tid zaid ghangt lox niangb”句,意为“建房架楼居”,这种“架楼”而居的房屋,楼上曰guf lox,楼脚曰gangb lox。这里的gangt lox,guf lox,ghangb lox都与《魏书·僚传》、《通典·南平蛮》《太平寰宇记》等所记载的干兰、干栏、阁栏音极相近。甚至还可以从干兰与ghangb lox的声、韵、调中找出二者的关系。这种古代南方蛮僚所居的干兰,不论就其称呼或实际情况都与苗族有关。 苗族吊脚楼的建筑风格还来源于黔东南山山水水的自然的恩赐。部分苗族先民从环太湖地区迁徙到黔东南地区以后,将干栏式建筑因地制宜的创造出了现在这种独特的吊脚木楼。传说苗族原居平地,西迁后随居住环境的改变而使建筑方式发生了变化。黔东南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间生长着成片的天然杉木,这就为修建吊脚木楼提供了优质轻便的木料。为了不占用田坝上的宝贵农田,也为了通风防潮,苗族祖先运用自己的智慧,在靠山的斜坡上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吊脚木楼。这在《苗族史诗·种子之屋》中就有记载:“要是姜央造屋啊,用青衫红衫造屋,造给妈妈住。” 人类朝夕居住的房屋不只是为了栖息,还为了获得美的享受,所以建筑也是人类对于美的创造。苗族的吊脚楼展示了苗族的艺术才华,每一个苗寨里的一座座吊脚楼就像一只只张开双翼翱翔在蓝天的山鹰,有一种桀骜不驯的自然美。另外,这种鸟意象的建筑还负载了苗族鸟图腾的文化信息,黔东南苗族有另一自称叫“嘎闹”(ghab nes),即是鸟图腾的民族。这一点我们从苗族吃鼓藏的传统文化习俗中可以看到,苗族吃鼓藏时,鼓社头家的房屋的内壁完全拆通。某一晚上,本鼓社的男性成员都来到这里住宿,到时在地上铺上稻草,众人横七竖八随地而卧,还以两人扮作夫妻,拥抱打滚,一人拟婴儿啼。午夜时众人同吃鸡稀饭,吃的稀饭叫作“嘎康”(gad khangt),这个过程称为“守耶康”(ved vil khangt)。意为“守护人类祖先的窝。”vil即“窝”也就是“巢”。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穿连,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惟有堂屋大门为两扇。富裕人家还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成牛角,俗称“打门锤”。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讲述传承 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吊脚楼一般以三间四立帖或三间两偏厦为基础,一般分为三层,底层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栏圈,以及用来搁置农具杂物等东西。中层住人,正中间为堂屋,堂屋两侧的立帖要加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有少数人家在正对大门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圣灵的神龛。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一般情况下,左右侧房作为卧室和客房。三楼多用半存放粮食和种子,是一家人的仓库;如果人口多,也装隔出住人的卧室。厨房安置在偏厦里。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的体现出来了。

山脊上的苗寨

    1.村寨。苗族一般都是住在靠山近水的坡地,或者河谷旷野之中,组成一个个的村落,周围有层层梯田和山林。通常都是同一个家族、同一种服饰的人家聚居在一起;同宗兄弟住在一个近邻的几个村寨,单家独户的现象是很少见的。每个自然村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上千户。村寨都有供男人休息聊天的场地,周围都习惯种有枫树、柏树等,任何人都不得随意砍伐村前村后的风景树。

    2.吊脚楼。苗族传统的民族民居建筑。由于苗区山区多,平地较少,故人们只能靠山坡修建房屋,即吊脚楼。吊脚楼房基分上下两层,房屋朝外的一面是吊脚。这种吊脚楼均为三层楼。楼下底层一般作牛栏、猪圈,或者存放柴火等杂物;中层住人,开间与平房相同,在大门前多了一个较宽的走廊,走廓的外沿有供人坐的木板和数十根弯曲的木条栏干,这是姑娘绣花织布或者家人劳动之余乘凉和休息的地方。

    3.平房。苗族民居建筑之一。为木质穿斗结构的传统建筑。建房前,先由木工挑选粗而直的木料作为房柱。由枫木作第一个中柱,中柱一般为5-7米高。房顶为人字形,房屋通常是三间正房(个别富裕人家修五间正房),分上下两层,每间宽约4米,中间正房为堂屋。正中开大门,门的两侧各开一窗,与大门相对的板壁上安有祖先的香火、神龛。这是祭祀祖先、接待客人进餐和家人休息的场所。堂屋左右两大间,其中一间房中有四方火坑,坑中放一个三脚架,供煮饭菜和冬天取暖之用,火坑一侧为卧室,铺有地板;另一间铺有地板,隔成两小间作卧室。两旁的正房楼上作存放粮食作农具之用,有楼梯上下;厨房和舂米房一般设在正房以外的偏房里,其余牛栏、猪圈、鸡鸭窝和厕所都修在正房外的空地上。平房一般都是灰黑色瓦房,用青瓦盖顶,木板作壁。但也有个别由外地迁来的苗民,常住黄色茅草房。

    4.其他的民居建筑。贵州安顺、平坝、镇宁等县的苗族居住地区,还有用石头砌墙、石板盖顶的石板房,也别具一格。在云南文山的苗族,用竹条编片作墙,抿上泥土,而后用草盖顶涂泥;云南昭通地区的苗族住“杈杈房”,即用几根木杆交叉搭架,再盖以茅草,用竹片围住后再涂泥土。

    总之,苗族各个地区过去的居住条件都比较差。新中国建立后,随着苗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的住房条件也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