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我管理:纪录片:《毛主席用兵真如神》(11-18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3:10
纪录片:《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第11-18集)
2011.12.20 收藏
第十一集   内线防御 外线进攻
',1)">
第十二集 歼敌为主 略地次之
',2)">
第十三集 声东击西 瞒天过海
',3)">
第十四集 做眼造势 面制点线
',4)">
第十五集 围城打援 围城歼援
',5)">
第十六集 审时度势 决战决胜
',6)">
第十七集 因敌施策 横扫残敌
',7)">
第十八集 彪炳史册 泽被千秋
',8)">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分集介绍
第十一集 创造战场 空间制胜
在战争的舞台上,毛泽东所看重的从来都是生存的空间、作战的空间。以空间换生存,以空间换时间,以空间换发展,以空间换战机,以空间换胜利。创造战场,克敌制胜,毛泽东娴熟地掌控着战争的时空,挥洒自如地指挥着人民军队夺取战争的胜利。精通哲学的毛泽东,又洞悉战争。他以哲学入军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军事辩证法;他以哲学入战争,构建了战争指导中博大的时空观。毛泽东超越局部战场狭小的地域时空,以中国辽阔疆域作为求生存、谋发展的空间,指导人民军队走出困境,赢得胜利,赢得辉煌,最终赢得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第十二集 内线防御 外线进攻
毛泽东说:“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优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优势。将战略上处于强者地位的敌军,使之在战役或战斗上处于弱者的地位。同时,将自已战略上的弱者地位,使之改变为战役或战斗上的强者地位。这即是所谓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从井冈山的“围魏救赵”,到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从抗日战争的敌进我进,最终到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毛泽东的内外线作战理论在实战中成熟,在实战中发展,引导着中国革命战争闯过激流险滩,不断走向胜利。
第十三集 歼敌为主 略地次之
毛泽东用一段惊心动魄的战争历程,演绎出一部充满军事辩证法色彩的经典战争史诗。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用部分城市和地方换取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主动权,战胜了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渡过了解放战争最艰难的第一年。毛泽东因此而颠覆了传统的战略防御法则,确立起了具有鲜明中国气派的战争指导原则。
第十四集 声东击西 瞒天过海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是红军长征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在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毛泽东声东击西,瞒天过海,指挥红军大小40余战,驰骋数千里,走中有打,打中有走,退中有进,进中有退,奇正圆合,虚实汇融,如入无人之境,创造出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既能指挥自己的部队,又能“指挥”敌人的部队,四渡赤水中的毛泽东,作战指挥如行云流水,将一番惊心动魄的战场较量,变为一部激动人心的战争诗篇。他因此赢得了“用兵如神”的声誉。
第十五集 做眼造势 面制点线
点指城市,线指交通线,而面则是广阔的农村和远离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地方。在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中,从来都是以“面”作为人民军队作战行动的基石。不占“点”“线”广控“面”,让出大城市,让开交通干线,占领广大乡村获取广阔作战空间,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进而以面对点,以面制线,以面取胜。人民军队将“面”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毛泽东将中国革命战争视为一个大棋局,从容地投子抢先,控面造势,最终以“面”制“点”“线”,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第十六集 打谈结合 边打边谈
打谈结合,边打边谈。政治军事仗,军事政治仗。这是毛泽东的和战观。 能战方能言和。和平要靠斗争去争取,靠胜利去保卫。这就是毛泽东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本立场。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将胜利的基石建立在人民的觉醒与动员之上。有了人民作为坚强的后盾,无论是谈是战,毛泽东都信心十足,无所畏惧。他说:“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
第十七集 围城打援 攻城歼援
围城打援,即攻击敌人必救的战略要点,调动敌人来援,在运动中歼灭之。从围三阙一到围城打援,从攻城阻援到攻城歼援;虎视城市,却不进攻城市;围攻城市,却意在打援。也许套用一句古老的成语可以说明毛泽东的这种战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毛泽东以城市为轴心,做出了一篇篇大文章,写就了一部璀璨夺目的军事谋略史,也写出了一部伟大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中国革命战争从争夺城市的武装起义发端,又以最终夺取城市而告终。城市的争夺浓缩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画卷,也折射出了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第十八集 审时度势 决战决胜
决战,是战争双方集中全部力量进行决定胜负的交战。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的原则是:“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毛泽东反对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战略决战,却坚决主张进行有利条件下的战役决战。毛泽东在他的军事著作中,没有专门论述过战略决战,但他以战略决战的伟大实践导演出一部中国气派战略决战的壮丽史诗,其时机选择之果断,决战意志之坚定,方向确定之正确,方针制定之科学,阶段区分之清晰,均在战争史上难得一见,从而将中国革命战争的高潮化为新中国诞生前的绚丽朝霞,书写出他军事生涯最光彩夺目的篇章。
第十九集 因敌施策 横扫残敌
从穷追猛打辅以近距离迂回包围,到大迂回、大包围辅以远距离奔袭追击,再加上政治争取的解决方法,是毛泽东确定的人民解放军战略追击的作战方针,最终汇成一股摧枯拉朽的狂飙席卷千军。蒋介石划江而治和偏安一隅的最后梦想彻底破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礼炮声中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的诞生。
第二十集 彪炳史册 泽被千秋
毛泽东所指导的战争已经成为历史,毛泽东的用兵韬略已经成为经典。岁月流逝,毛泽东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变得样式全新,信息化战争正向我们扑面而来。各种各样新奇的战争理论竟相出台,让人目不暇接。 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军委会议上这样评价他所制定的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原则目前还可以用,今后有许多地方还可以用。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停止的,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植根历史,又超越历史;继承经典,又创新经典。毛泽东的用兵韬略、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将永远闪烁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