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小红娘百合小说gl:发挥理论创新功能,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26:35

发挥理论创新功能,培养创新人才  

 贺志明  (湖南省高职德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摘要]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举措。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唤,是人本教育观的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内容广、知识全、观点新、思想深的优势。发挥理论创新功能,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 理论创新;创新教育;创新人才

 

一、为什么要开展创新教育

1、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举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胡锦涛:开拓创新,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分析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非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中国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尚未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千方百计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经济效益,是很具普遍意义的。

2、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唤

今天的人才与过去人才的最大不同,就是创新是其主要标志,创新是当今人才素质的灵魂。这就对培养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而且要着重在素质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个性放在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泽伊教授的论述:“尽管工人们依旧坐在装配线上,但是,他们面前的都不是开关、滑轮和控制杆,而是一块计算机线路板,等待着由他们发出指令。这些指令是根据顾客的要求,由工人自己改组或重新设计的复杂指令。这些工人已经由装配线上的操作人员转变为革新者和设计者。这一转变亟待提高他们的创造技能。”

3、创新教育是人本教育观的体现

当今的教育不仅要让青年、学生了解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去探索未来,创造未来;不仅要保存和传递文化,更重要的是创新文化;不仅要传授知识、吸收信息,更重要的是选择信息,建构知识,创新知识;不仅要使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更重要的是使人成为创新社会的人,在创新活动中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显示自己的本质和力量。一句话,创新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人的智慧、人的力量发展的需要。这就是当今创新教育的历史使命。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学家保罗.郎格郎提出:“教育不再是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促进人的发展。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掘学生的特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斯坦福大学校长认为,“在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对他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要让本科生、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容广、知识全、观点新、思想深的优势。

第一,为创新素质涵养提供理论基础。创新的根基是什么?创新的根基就是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和我们人类的需要。为什么要创新?为什么能够创新?因为我们人类有需要,自然不能直接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去劳动,去创新;而客观世界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又为我们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既需要又可能,创新就成为现实,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这就是创新的现实根基。对这个根基的理论说明是目前我们高校任何一门课程都没有直接回答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宣扬的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发展观就构成了创新的理论基础。在它看来,“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展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为涵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奠定了一块理论基石。

第二,丰富创新视野,夯实创新的文化底蕴。创新要求人们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宽阔的视野,不能局限于狭隘的专业范围。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能使他们目光敏锐,思路开阔,视野广博,善于突破狭小专业的限制,更易在相邻、相近、交叉、新兴专业等领域取得创新成就。

第三,帮助树立创新世界观,增强创新意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发展的,它不承认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包括它自身。创新就是超越,就是突破,从根本上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一致的,这就是创新世界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地要帮助学生树立这种科学的创新世界观,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改造世界和创新世界,从而增强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

,有利于提高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最根本的创新思维,也是最根本的创新方法,在整个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方法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辩证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立体思维方式、综合思维方式等,联想法、列举法、组合法、比较法、移植法等创新方法,都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训练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创新活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坚定创新意志,培育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就是创新人才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等综合因素内化而形成的现代人格,是具有强烈创新欲望、不为环境所拘、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自信心、探索欲、想象力、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它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通过革命导师和先进人物的典范,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身处逆境而奋发进取的精神境界、不畏强暴不畏权势不怕挫折的创新毅力,引导学生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从而升华学生的创新人格。

第六,宣扬创新文化,涵养创新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课宣讲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是科学的,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这种文化是先进的,它代表了我国实践的基本要求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这种文化是主流的,它不仅在我国处于指导地位,而且代表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文化是创新的,它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发展的。这种文化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进步,反对倒退;提倡变革,反对守旧,因而能形成一种创新的自由文化环境和人人都敢想敢说敢干的社会环境。

三、改革理论课,培养创新人才

1、要信马列、用马列

第一,要坚决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弊端:理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要克服这种弊端,反对本本主义。

第二,要抓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邓小平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要敢讲真话,反对空话套话。对当今世界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决不能有意地回避。对学术界的一些不同观点,也要介绍给学生。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仪式上,这样告诉学生:“学校将教给你们的知识有一半是错误的,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过去,大家都很相信专家信息的质量和正确性,但是今天,这已成为历史。专家应该谦卑,因为学生经常会得到专家未知的信息,老师应该向学生学习。专家要从作为知识唯一的来源改变为知识的整理者,对知识的可信度进行鉴别。

2、以学生为本,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小孩子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求知欲。这是其主体性的体现。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双重力”;一个孩子,聪明还是愚笨,就看他的智力是否得到较为充分地开发,意志是否坚定执着,行为是否求真、向善、尽美。人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后来的生长环境中,得到鼓励、得到支持、得到培育,也就是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发展为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因而也就成为创新人才;如果这种创新潜质在后来的成长环境中,受到压抑,受到打击,就会逐步泯灭而变为毫无创新个性的人。可见教育对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扼杀这种创新潜质转化为创新个性的,第一个刽子手,往往是他的父母!第二个刽子手,就是我们老师!反过来,促使他成为创新之才的第一个功臣是他的父母,第二个功臣就是我们老师。

3、树立科学发展观,改革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教育

第一,我国大一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存在着十一重十一轻的倾向: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独创,重精英轻大众,重智育轻德育,重主科轻全面,重内容轻方法,重灌输轻启发,重主导轻主体,重权威轻小辈。这种教育模式说到底就是把人当作工具,没有把人当作目的,忽视了人的个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人的创造性。

第二,大一统教育模式的危害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标新立异的追求受压制,创新个性逐渐泯灭,各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难以发挥。这极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予以改变,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杨振宁:中国的教育制度,从自中小学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对特别好的,占总数5%的最聪明的孩子比较不利.这不利的一面,在美国却做得非常好,孩子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比尔.盖茨,他在中国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美国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有特别才能、特别天赋的人,能够给予极大的空间 ,他们可以发展.这是美国今天在学术上、在经济发展上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到医院看望钱学森同志,钱老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第三,推进教育创新要做好三件事。周济部长谈: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教学推进教育创新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二是加强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三是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科学教育观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之才。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大脑是复杂的机体,有许多不同智能部位,掌管着人的不同的智能。主要有八种:语言技巧智能;逻辑分析智能;艺术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位置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观察自然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使每种智能发挥。盖洛普:《发现我的特长》阐述一个中心主题:每个人都有特长!只是大部分的特长不是被摆错了位置,就是没有努力或没有正确的方法发掘自己的内在特长。每个人的特长都是持久而独特的。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有的人反映不快,但很有耐心;有的人拙于言词,但长于策略性思考;有的人天赋就有迷人的特质,这都是一种特长。卓越与平庸往往只差一小步。你的特长不是来自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天赋礼物。只要找到自我特长,并将之在正确的地方发挥到极大值,你我都可以是快乐天才!

 4、努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

第一,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

第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是导游”。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信任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甘当人梯,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鼓励学生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标新立异。

第三,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产生自己的特殊兴趣。黄昆院士的体会: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大多数具有学术上的开创性与重要性的研究都不是繁复的。我的学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都很有限,之所以能有一些成果,关键是少而精,有了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又不被前人束缚住。

形成有益于创新的校园舆论氛围。要形成鼓励创新、鼓励好奇心、不迷信权威的校园舆论氛围,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设想,决不容许对学生的奇思异想进行随意的讥讽。罗森塔尔教授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当教师期待名单上圈定的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他们果然取得了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

第五,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论文、小制作等课外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创新素质,形成独立自主的精神。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组织和参与的一种教育和学习活动,因而它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激情的学习,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脑细胞,能充分调动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