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要生小宝宝视频:金融“918事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07:29
举世震惊的平安股市增发
有人会问:贱卖平安保险,和日军侵占东三省怎么能对比?——让我们看看这段历史:
2007年底,中国股市泡沫炒到最高6000多点。到08年6月前后,跌幅达55%。从市值的角度来看:超过16万亿,相当于30多个越南的总产值,7年的全国工资总额(按2006年计),20年的全国教育经费(同样为2006年),全国地震捐款总额的400倍,大型航母200多艘;相当于1999年到2007年创造的全部总产值,也就是说,从去年到现在中国股市8个月跌去了以往8年创造的全国GDP总和。具体到每个投资者身上,全国有效账户不过8千万,按照16万亿的三分之一流通市值计算,每个投资者资金损失超过13万,按照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计算,8个月赔掉了10年的收入总和。
——摘自《张宏良:4000万股民已成为金融买办要挟中央的人质》
而股市泡沫被戳破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举世震惊的平安股市增发:
中国平安于1月18日董事会会议通过了规模庞大的再融资计划,在A股上市近一年后,平安再次开启融资“阀门”,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同时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不超过412亿元,融资额总计近1600亿元,创A股史上最大再融资。
2008年1月21日 ,多家媒体在首页重要位置刊登新闻:《中国平安或创A股史上最大再融资》。沪指当即从5200点狂泻。中国平安再融资给脆弱的市场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是,《理财周报》以翔实的数据证明,105家机构在暴跌前夜已经逃遁中国平安。
再融资,围绕打压股市一个接一个展开,犹如在传递一个无形的接力棒,配合得可谓天衣无缝。倘若2月25日证监会不明确表态,这一接力棒恐怕会继续延续下去。而且,这一接力棒重点打压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小博大”,尽可能大地产生恐吓效果,压低股市,逼出散户投资者的筹码,让他们的绝望中亏损血汗钱。事实上,股市的恐慌性下跌也的确证明某些人的目的达到了。
——再融资背后隐藏“阴谋” 有人在刻意做空中国股市
这场金融战役,以中国万亿财富流失,股民哀鸿遍野,中国股市从此一蹶不振结束。然而战胜的一方会是谁呢?
“汇丰银行”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个“汇丰银行”是何方神圣呢?
汇丰集团总部设于伦敦的汇丰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是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经多年扩展而成。而汇丰银行于1864年在香港建立的。1865年开始营业。汇丰银行在旧中国的业务主要有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存贷款业务、经办和举放对中国政府的外债、经理中国的关盐税业务等。
这段介绍中已经给出了几个关键信息:
186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刚结束)在香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殖民地)建立,总部在伦敦(由英国金权贵族遥控),主营业务居然有旧中国的“发行纸币”、“举放对中国政府的外债”,尤其是“经理中国的关盐税业务”。
为什么一个英国控制的,在中国殖民地开设的银行,居然可以经理中国的关盐税业务呢?
为尽早了结对日赔款,清政府决定在1898年4月之前即三年之内,一次付清剩余赔款。翁同、张荫桓、李鸿章等人对英、俄等国的外交讹诈和战争恫吓穷于应付。然而,对于英、俄的金钱贿赂,负责此次借款谈判的诸位要员则人人有染。最后,汇丰银行通过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帮忙和贿赂,以及汇丰银行的熙礼尔、嘉谟伦和杰克逊的努力而获得借款权。1898年2月7日,赫德与熙礼尔等人来到总理衙门,提出借款条件必须以厘金和盐税作抵押。3月1日,借款合同正式签字。
1900年,接着八国联军侵华。根据1901年9月签订的《辛丑条约》,列强勒索巨额赔款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庚子赔款”。清政府财政已经山穷水尽。列强于是胁迫清政府将赔款改为保票(即定期公债券),交予各国,分39年偿清,年息四厘,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三项财源作担保。这项巨额赔款,实际上又变成了一笔长期的巨额外债。
汇丰不仅经管着6 700万英镑赔款中750英镑的英国份额,还被指定为保管银行。这笔由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拨来存入汇丰银行的款项,由汇丰银行负责监督它们是否按月拨到。由于赔款是延期支付的性质,并不是一次付清,所以对所赔款项还收取四厘的利息。赔款按黄金计算,但以白银支付,由汇丰银行办理金银兑换,这对金融汇兑专家而言,又可以从中赚取差额。
——《汇丰帝国》
起源于中国的汇丰集团,为什么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读到这里明白了吗?
——19世纪的汇丰银行,就是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的金权贵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犹太人的金权贵族集团)奴役中国的直接金融力量,恰如关东军是日本奴役中国的直接武装力量。区别在于,用军队奴役一个国家是军事战争,用债务(debt)奴役一个国家,靠的是货币战争。
军事战争和金融战争控制世界
五百多年以来,武装战争从来和金融战争融合一体(推荐宋鸿兵的《货币战争2》)。而一百年多前,列强在控制中国命脉的金融战争大体有这么个套路:
1、 武装侵略,打败政府,割地赔款
2、 赔款是这么实现的,由外国银行“贷款”给中国,再由中国“偿付”给外国银行
3、 在赔款过程中出现的“债务”(debt),由中国的民生命脉抵押(关税、盐税)
4、 在贷款和还贷过程中,由外国银行、投行控股的公司运营中国的民生命脉(必须先私有化),操控政府,从而实现长久殖民的目的。
这个套路,西方的金权贵族至今仍在使用,各位朋友应该并不陌生——伊拉克,阿富汗就是典型:
1、 武装入侵,打败“独裁政府”,将国家经济破坏殆尽
2、 制定“重建”的援助计划,由外国银行“贷款”给占领地国家,再用这些“贷款”支付给外国工程队(很少雇佣本地人)担任重建
3、 在“重建”过程中形成的天量债务(debt),由国家的战略资源(比如石油)做担保
4、 在贷款和还贷过程中,由外国银行、投行控股的公司运营着伊拉克、阿富汗的民生命脉(必须先私有化),操控政府,从而实现长久殖民的目的。
要了解这个过程,倘若对繁冗的严肃文章缺乏兴趣,这里推荐好莱坞大片《跨国银行》,其中讲述了跨国投行通过贷款帮非洲军阀购买高级武器,试图赢得该国“债务”(debt),从而操控该国的历史。
通过战争获取金融战争胜利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略高(会受到金权贵族操控的民族国家其国民的反对。对严肃史料缺乏兴趣的朋友,可观看美国人拍的纪录片《华氏911》《共和国的衰落》《奥巴马的欺骗》,反对权贵集团绑架共和国)。于是又有比这更高级的形式:
1、 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制定各种发展计划,从“治理环境”“保护森林”到“发展经济”
2、 威胁、贿赂这些国家(主要是民选国家)的政要,刺杀不服从的少数人,逼他们通过贷款发展本国经济的法案或动议
3、 向外国银行借来天量贷款,雇佣外国的工程队,从事本国机场、旅游胜地一类只让少数富人获益的工程,而工程的结果是国家负担起人民无法承受的债务。
4、 在贷款和还贷过程中,由外国银行、投行控股的公司运营着这些国家的民生命脉(必须先私有化),操控政府,从而实现长久统治的目的。
想要这个过程,如果没有条件搜集大量严肃资料来判断,则推荐《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时代精神》第二部。
威胁、贿赂、刺杀,来控制一个国家的政要,只对弱小的国家有效。对一个强大的国家,光靠威胁利诱是无法实现目的的,若不愿直接发动战争,则最好的办法是:
1、 为发展中的大国提供各种精英培训,尤其是经济学精英的培训,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精英的培训。
2、 在这些精英回到母国后,在“协助”该国发展的过程中偏向这些精英,扶植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
3、 在这些精英控制了该国的政治、经济主导权后,他们会自觉推动国有资产私有化进程,开放外资介入本国金融业
4、 外资操控的金融业,在宽松货币政策下通过贷款行为逐步渗入该国的工农业,资源,运输,住房、医疗、教育等各个民生命脉
5、 与自己培养的该国精英协作,分别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制造严重困境(贪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高失业率等),再利用这些困境的爆发(颜色革命或经济危机)而攫取政治上、经济上的绝对主导权(建立傀儡政府,并在经济危机过程中通过破产偿付或廉价收购来占有财富)
这种战略在拉丁美洲、东欧都有广泛的实践,可参考加拿大人娜奥米所著《休克主义——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书。
金权贵族奴役一个国家的最高形式,是美国所呈现的状态(可参考《时代精神2》),通过精英代议制的所谓民主来操纵超级大国(参见《奥巴马的欺骗》),对内加重两极分化、转嫁危机(参见《inside job》),对外推行帝国主义侵略与霸权主义统治。而金权贵族奴役全世界的形式,则是依仗所操纵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环境灾难,一步步实现所谓的“新世界秩序”。终有一天人类连呼吸都要向他们缴税,穷人连繁衍的权力都不复存在。
平安保险:一场数十年的金融战争史
平安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很像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金融战争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看一次看见了中华民族的老对手,当年被毛主席和共产党赶跑的“汇丰集团”。这里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这段三十余年的历史过程:
第一阶段:平安保险成立
1978年,袁庚起草了一份《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报告。10月被任命为交通部所属的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向中央建议设立蛇口工业区,担任总指挥。
从此——1873年由李鸿章主持下,靠官款、洋行买办、洋行企业家集股和经营的官督商办企业——招商局,在经历了一百年多一点之后,终于重新恢复生机。
1981年,蛇口工业区在全国率先成立社保基金,1985年正式成立蛇口社保公司。1988年,由蛇口社保公司与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共同出资成立蛇口平安保险公司,由司机马明哲担任董事、总经理。此时蛇口社保持有平安保险51%的股份。
第二阶段:平安保险股权转移和稀释
1990年8月,招商局下属的蛇口工业区通过一份颇受争议的内部协议,"买走"了蛇口社保公司在平安保险中的大部分股权,余下的由蛇口工业区代管理。
1993年12月,摩根和高盛各自出资3500万美元溢价入股平安,各持有5.56%股份。
1997年,平安实行股份制改造,中远集团、深圳市财政局、工行、招商局和新豪时为五大发起人。其中,工行与招商局分别持有约15%股权,深圳市财政局则持有约5.2%。高盛和大摩的持股比例也相应同时增到7.63%。
第三阶段:汇丰逐步控制平安保险股权
2002年底,在秦晓主导下,招商局以不到20亿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了其持有的大约14%的股权,“削藩成功”,退出平安保险,而对于招商局股权给谁,当事各方闭口不谈。事后得知是“由自然人控制的两家投资公司——宝华投资和源信行投资”。在媒体披露下,神秘富豪“刘方”和“郑建源”天下闻名。
2002年10月,汇丰银行斥资6亿美元(相当于44亿人民币)参股平安10%,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排名前几的股东中还有新江南和新豪时两家平安的“员工股股东”。2003年,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
2004年6月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又斥资12亿港元(以平安发行价10.33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
2005年5月,汇丰控股旗下的汇丰保险以81.04亿港元代价,增持平安保险已发行股本9.91%。汇丰保险增持的股份购自平安保险现行两名外资股东,即高盛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
到2008年,股市泡沫崩溃之时,汇丰更是已经持有中国平安48.18%的流通股份,稳居中国平安流通股东之首。
第四阶段:
中国平安2007年报告公开声明:“本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说起来中国平安的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位置上仍然坐着两位标准的中国人,不过也别看不起中国经理人,因为尽管平安2008年投资富通集团已经巨亏228亿、亏损幅度达95%,但总经理马明哲的年薪已经达到了6600万。
毕竟,毕竟,2008年初中国平安成功地实现了1600亿的天量增发,戳破了中国市值16万亿的股市泡沫。
贱卖平安的滔天罪恶
面对学者和网民的广泛质疑声,3月6日,秦晓在接受凤凰台采访时谈到,自从他2001年掌管招商局,总资产从500亿升到3000亿,好像贱卖平安时那50多亿的差额、事后400多亿的市值都是重建招商局的代价。
真相是,这十年来,为规避金融危机,各国央行普遍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大量货币流入金融与房地产领域,导致房价飞涨,信贷行业突飞猛进,与此同时政府所未有地大规模投资交通运输业以拉动经济增长。
运输、交通、物流、金融、地产,全部都是招商局的主营业务。好几年前,招商局就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7个省市投资有3975公里的高等级公路、桥梁、隧道。招商局旗下还有中国最大的超级油轮船队经营商,香港最大规模的修船厂,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招商银行财大气粗,一次投资失败就敢亏。更不用说在香港、深圳、漳州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苏州等全中国最宝贵的黄金地段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
事情太明显了,十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都摆在这里。真正让一个企业发展壮大,靠的可不仅仅是几个剑桥经济博士的个人头脑和魄力,关键在于这些企业在经济界占据的战略地位和拥有的组织力量、及其背后的支持者。
秦晓在招商局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可贱卖平安在前,贵买永隆在后,光这两次就是数百亿级别的资产流失;要知道招商局以中国政府掌控的雄厚权力、财力、信誉、动员能力、社会关系为保障,本该长袖善舞,一个秦晓凭什么贪天之功呢?
且不用说招商局资产花了十年才从500亿增长到3000亿,且看看“削藩”给贱卖掉的中国平安:到2009年12月31日,平安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9357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917亿元。集团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528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45亿元。招商局3000亿资产,和20亿贱卖掉的平安保险在08年增发的1600亿融资比如何,和现在平安集团一万亿总资产比如何?和平安集团控制的万亿级的金融力量比如何?和08年靠平安增发戳破的16万亿股市市值比如何?
时隔一百年,中华民族与英国“汇丰集团”的恩恩怨怨还在延续。如果这真是一场金融战争的话,将之比附日本军阀的侵华战争,恐怕不无道理。如果08年的股灾好比1937年的七七事变,打响了外国金权贵族全面侵华的战争;这么看来,6年之前,02年招商局贱卖中国平安股份,和1931年的918事变在历史地位上何其相似!
东三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地缘政治的战略要地,千百万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东三省”这块“藩”,区区蒋介石岂有资格来“削”?即便国民党要削藩,岂能交由日本鬼子来“削”?
寿险、产险也是中国金融界的固有领土,金融战争的战略要地,千百万人民在这块阵地上寄托自己的财富。在寿险、产险界数一数二的中国平安这块“藩”,岂是区区招商局有资格来“削”的?
区区秦晓,又凭什么让外资来“削”中国金融的“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