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一天作文200字:随喜的修行方法及功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5:49:58

随喜的重要性(莲池海会)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升起欢喜心。其实随喜是一种很方便的修行方式,不需要出资出力就可完成,是一种彻底的修心的方法,但是我却觉得要完全如理如法的随喜也还是很困难的,口头上的随喜很容易做到,心中无伪的随喜还是需要长期训练才可以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人是有嫉妒心的,只不过有些人嫉妒心很强,表现的很明显,有些人稍微弱一些,表现的不明显,但只要是凡夫,你就一定会有嫉妒心,偶尔升起的随喜心就不可能是完全清净如法的。换句话说,修习随喜可以很好的对治我们的嫉妒心。

也许我们会认为嫉妒心没有多大的危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及时的遏制嫉妒心,任其发展的话,将来一定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在强烈的嫉妒心差遣下,人极易形成变态的心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曾经在江城接连发生时髦女青年臀部被刀划伤流氓伤害案。作案者是一位嫉妒心理变态者,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灰色调的,成年后几次谈恋爱都告吹。所谓“变态心理”,一般认为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当嫉妒心理超出心理层次,在向前发展时,即进入变态嫉妒心理层次中。进入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嫉妒者更加猖狂地向被嫉妒者进行攻击,表现出种种损人利己的卑劣行为。另一种嫉妒者则是变成一种无事不嫉妒的人,甚至于本不该嫉妒的事也要嫉妒。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嫉妒心,会发现嫉妒心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别人比我好、比我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第二是具有对抗性,甚至会产生憎恨心。第三,嫉妒心是普遍存在的。第四,嫉妒心是具有很强的可发展性,持续的嫉妒是会升级的。

如果我们要根治嫉妒心这个坏毛病,用佛法中的随喜修法是最有效的,因为嫉妒的根源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心理还是来源于对自我的执着,如果你是一个三宝弟子,你已经知道了嫉妒的危害,但是又不可能马上证悟空性达到无我的境界,那么一点一点的练习随喜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理如法的随喜,我们应该要做到:

第一、当别人的生活境遇比你好的时候,你应该升起随喜心,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即使他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安乐,我们也应该欢喜。要防止升起诸如“他人比我过得好,上天对我不公平”一般的嫉妒心理。

第二、当别人行善事时,应该升起随喜心,因为任何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行为皆是诸佛菩萨欢喜赞叹的,我们既然以佛为师、菩萨为榜样,那么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对这些善行赞叹随喜。要防止升起诸如“他们行善是做秀、是为了争名争利的虚伪行为”一般的嫉妒心理。

第三、当同修道友修行有所成就之时,应该升起随喜心。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今日的师兄道友在将来都会成佛证果,他们有所成就,也就说明他们离成佛更进一步了,赞叹随喜他们也就是赞叹随喜未来佛。要防止升起诸如“这点成就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比他强多了”一般的嫉妒心理。

第四、当其他宗派的高僧大德弘扬佛法时应该随喜赞叹。因为佛门的宗派是为了对治不同根基的众生才产生的,不过是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同样的道理而已,因此各个宗派都是佛陀教法的护持者和所有者,赞叹自宗毁谤他宗皆是毁谤三宝。要防止升起诸如“我是某某宗派的弟子,我只学我们宗派讲解的经典,其他宗派讲的法没必要去听闻”一般的嫉妒心理。

如果能如理如法的随喜,你是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的,祈竹仁波切曾经开示:如果随喜的对像境界比自己高,你可以在随喜时得他这善行之一半功德;如果二者境界一样,随喜者可得同等功德;如果随喜者境界比作善者更高,则甚至可得他所作的这项善行之一倍功德!我们世间上有不少人的善行值得随喜,历史上有更多佛陀、菩萨、圣者、高僧及祖师等之悲心与事业可以供我们去修随喜,所以这随喜是最易修的法门。

由上可见,修习随喜对我们今生的修行是最方便、最有利的修行之一,而且不受金钱、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你想修,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长期的修持可以清净我们染污的心灵,正是如此的简单方便却能达到很重要的修持才凸现此修法确实是殊胜无比的。

 

 

随喜的功德

如果我们能够圆满一些真正的善行,那便可以产生一股特别的力量来利己及利他,正因如此,我们便应当对善行之效益怀报信心,特别是当我们一切都很顺利之时,千万别忘了多费些心力去帮助他人、利益他人,所有的事物均是具有相互依存而生的本质,无一事物是不依此理而来的,是故,助人利他是十分重要的,而在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连性后,我们应更明白该如何去帮助人利他,进而时时去观照,这是好的!

依照佛教义理所示,快乐必来自有其‘因',此‘因'即是善好之行,而此‘因'之产生也是要靠许多不同之条件及情况,为了要能使这些促成善行的情况条件聚合,重要的是要先去了解善行之各个层面,其因其果以及如何去圆满完成之。

圆满善行结果的关健为何?就是‘随喜',‘随喜'就是当我们见到或听到关于任何善行时,心中自然产生快乐与欢喜,甚而有时仅仅看到正面行为之景象时,也感到高兴,这便是‘随喜'。

二种‘随喜'之方:1. 于‘因'上随喜。2. 于‘果'上随喜。如何才能得获达到证悟的‘因'呢?就是弃舍十恶行,力行十善行,我们若依此修为时,我们感到快乐。而当我们见到他人也如此修为,吾等也因此感觉真欢喜,这就是所谓之──于‘因'上随喜。所谓于‘果'上随喜,表示善行已有了成果,此善果是大乐或是证悟,此时,我们的欢喜即是──于‘果'上随喜。

随喜可以透过身、语或意来表达,在许多不同的方式中,我们的身可以反射出心的喜悦,如:流泪或甚至颤抖等,至于语,可以用来赞美,如:‘您所做的一切真是美好啊!'等等,意的部份,对于任何己作或他作的善行,心中皆自然升起喜悦即是。由此可知,‘随喜'是对治‘嫉妒'的一帖良方。

而表达出这种满心欢愉的利益是为何?他人行善及其所得之善果可能带给彼等得获解脱,而倘若我们能真心地随喜他人之成就,我们所得到之利益会甚于那位实际行善之人,除此,如果我们对自己之善行及结果也能随喜的话,那么成果将会是无尽的!

上述关于‘随喜'的开示是依照大乘教法义理而来,一般来说,当我们做一善行时,我们会得获到正面的‘果',但此‘成果'却是有限的,而倘若我们能随喜他人之善行,那么我们所获的除了自己善行之善果外,也会得到他人行善之好结果,所以‘随喜'具有特别殊胜之力量。在七根本修持之中,由其一衍生编撰了‘七支供养文'(注),此祈祷文几乎含藏于一切修持之中。上述乃是就‘随喜'之类别、修持、利益及本质的简短解说,我希望大家能圆满许多之善行,并迅速得获喜悦之果,不仅如此,也希望经由此喜悦,大家能够利益更多之有情众生。

(注) 七支供养:1.礼敬诸佛 2.广修供养 3.忏悔恶业 4随喜功德 5.请转法轮 6.请佛住世 7.回向功德

祈竹仁宝哲开示关于"随喜"的修持

如果我们对他人的善行不生妒忌,反而生出欢喜心,就可以积集很多的功德。曾经有人要求宗喀巴大师教授一个最易行却又最有益的法门,大师就教示了随喜的修持。

随喜是不论行、注坐、卧都可以修的法门,十分易行,利益却很大。我们可以随喜自己曾作之善、或他人之善行,也可以随喜圣者之悲心与事业、凡俗众生之善心与善举,这些都可以去随喜。如果我们见到某人为寺院办事,我们不要去想:‘这个人可能只是为了争取表现,讨好高僧',我们要想:‘这人做的事对寺院有建树,对弘扬佛法也有利,对他本人也是一件好事!我愿我也可以做一样的善行',这样就可以积集功德,同时也对治了妒忌心。

有人说如果随喜的对像境界比自己高,你可以在随喜时得他这善行之一半功德;如果二者境界一样,随喜者可得同等功德;如果随喜者境界比作善者更高,则甚至可得他所作的这项善行之一倍功德!我们世间上有不少人的善行值得随喜,历史上有更多佛陀、菩萨、圣者、高僧及祖师等之悲心与事业可以供我们去修随喜,所以这随喜是最易修的法门。

即使你没去做甚么大善行,但透过至心随喜他人的善行,也可以得到很多功德。诸佛、菩萨与祖师等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即使其中任何一位之功德也已是不可思量的了,我们通过随喜赞叹他们的功德事业,如果能藉此而得到他们其中一位的一丁点功德,那已是十分不得了的事情!

除了想及圣者与凡众之善行外,我们也可以多看历代大师之传记,从而生起敬信及随喜。阅读高僧及大师传记时,要以随喜心恭敬地去看,这样才可以有利益。如果翘着腿、抽着烟,当作是看流行小说那样地去看的话,是不可能生出随喜之功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