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先生商品利润大吗:对症用药和按脉用药,赵红军谈脉学系列之五:脉诊的临床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40:23
对症用药和按脉用药1楼 发表于 2009-5-30 19:2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早晨7点多,刚诊完早来的几个病人,爱人就进来了,以为叫我吃饭。爱人却指着自己的下巴给我看:呵,下巴偏左的地方已见红肿。老病又犯了。不用问,单看她那痛苦的面容和不愿说话的表情就知道很痛。说笑着就取了两粒罗红霉素,五粒三黄片让其服下。
下午五点多了,也算忙碌了一天,见诊所没有了病人,就起身去找爱人,看看今晚怎么吃的?客厅没有,厨房也没有。原来在寝室睡觉,感觉不对,忙问缘由。说是心里很不舒服,说不出来的痛苦味道。我心想就是红肿不消也不会有此症状。忙拉手把脉,没及细品,只感觉左右寸部沉微明显,心中明了,想爱人平时素亏身体,应该是三黄片惹的祸,忙打开药柜,不巧,补中益气丸只剩八粒,任重力微,又懒得抓药煎熬,就顺手剪了支脑心舒口服液,让其一并服下。20分钟后,爱人进诊所问我晚上想吃什么,我忙问她感觉怎么样?回答啥事没有了。

赵红军谈脉学系列之五:脉诊的临床应用

1楼 发表于 2009-5-25 14:1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赵红军

脉诊乃“望、闻、问、切”四诊之一,它在疾病的诊治中有着区别于望、闻、问诊的独特作用,我们既要反对过分夸大脉诊作用来“神话脉诊”,又要充分认识到脉诊重要的临床价值。如果就具体的指导疾病诊治而言,我认为脉诊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临床四诊务必全面,而诊治效验又必须重点着眼于脉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一个中医真正的功力深浅,四诊当以脉诊为先。

中医传统对于四诊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望、闻、问、切”, 这只是它们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顺序,并不能代表其在诊治疾病过程中重要性的先后顺序。中医看病总是先望病人之神色形态,次闻其气息音声,再问其所苦,最终结合脉诊以明确诊断。《内经》有“望而知之谓之神”,所谓神圣工巧的说法,如果连脉诊都不能精熟,安问其余?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好些中医初学者把一本《濒湖脉学》倒背如流,“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一到临证仍然是一头雾水,这是因为学习脉诊走入了一个误区。脉诊并不是一种可以炫耀的技巧,而是要切切实实地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脉诊必须与证、病、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其临床价值。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将脉诊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将中医临床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张仲景的平脉辩证,在临床上脉与证是分不开的,而且相依为用,甚至有时候辨症重于平脉。《伤寒论》“×××病脉证并治”,以脉、病、证、治并举,将脉象与病因、症状、病机、辩证及其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辩脉与辩证相结合,论脉寓于辩证之中, 并根据脉象变化判断病因、分析病理机制,指导辩证治疗。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将脉象的浮和头项强痛的症状作为太阳病辩证的总纲。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将脉缓作为太阳病表虚的主脉。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根据脉象的变化判断太阳病的传变。第394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根据脉象分析病机确定治疗原则。

脉诊的临床价值体现于疾病诊治的全部过程:  辨识病因与病位,洞察疾病本质; 确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 反馈病情进退,检验用药正误;预测病情预后,做到胸有成竹 。 收藏 分享 0
  • 0
  • 0
一阴一阳之谓道,乐天知命故不忧.QQ498826608,广结同仁朋友。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点评回复 引用

评分 TOP

赵红军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狗仔卡
赵红军 当前离线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精华
积分
596 
UID
147 

初级会员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积分
596 
2楼 发表于 2009-5-26 14:11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我结合《伤寒论》的学习,谈谈自己在临床诊治这几个方面对于脉诊的粗浅认识。


一、  辨识病因病性,洞察疾病本质

中医治病是理法方药环环相扣,这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疗效。所谓“证随法立,方从证出”,这个证和法是否确当,取决于四诊所取得的素材是否客观和全面。

我对于四诊的理解是:望诊主要是望其神色,并判断患者大致的体质情况,如“胖人多痰湿、多气虚,瘦人多阴虚、多火”;“形有余者多不足于内”,一般如此。闻诊主要在于洞察人事,了解患者的喜好性情等等,中医诊病不是见病治病,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问诊要围绕主诉,结合“十问歌”,以弥补其它望诊、闻诊、切诊的不足。不问缘由、只通过切诊就开处方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自欺欺人的表现。

而脉诊对于最后的病机决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体质的人可以患不同的病症,同一个病人多次患病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而患者自己诉说的病情有时亦不能完全相信;而脉诊因为其高度灵敏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排除这些不足和误差,能够最终判断疾病的本质。因此,通过诊脉以判定病机才是脉诊的主要目的,这也是由中医是“辨证论治”而并非“见病治病”的特点所决定的。

脉诊判定病机,首先在于脉诊可以明病因、识病位。 病位的判断,主要依据脉象并结合前文总结的《难经》有关经络脏腑的“五部”、“三关”理论。 《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 如脉浮为病在表向外之征,脉沉为病在里脏腑之征;如寸部候上,胸心肺咽喉头目之疾也;关部候中,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下,少腹腰肾膝胫足之有疾也。

在识别病位之时务须注意,不能机械地认为上下或者左右一定对应,而必须结合人体阴阳气血升降之生理,比如肝虽在右胁,而其气升于左。有微观脉法认为诊左脉可以诊断左肾、左乳房、左卵巢、左输尿管的病症,这是不明人体生理的缘故。人体右部有局部病者,未必就应之于右脉;左部有局部病者,未必就应之于左脉 。

疾病千万,症候十百,疾病的性质,若语其要则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八字而已,尽可以在脉象上得到反映。 尤其对一些危重、复杂的病人;或症状很少,缺少辨证的足够依据的病人;或症状特多,令人无从着手的病人,这时更要依据脉诊来判断。辨此八字,可以论病,可以施治,可以用药,医者欲知病机 皆赖脉以辨之,此脉诊之所以为知病机之要道也。

《伤寒论》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金匮要略》“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汗出当风所致。”皆以脉象分析病因病机。《金匮》肺痿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金匮》疟篇:“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金匮》脏腑经络篇:“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20余年临床实践,使我对此有深切的体会,因而对脉诊也愈来愈倚重。 一阴一阳之谓道,乐天知命故不忧.QQ498826608,广结同仁朋友。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点评回复 引用

评分 TOP

赵红军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狗仔卡
赵红军 当前离线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精华
积分
596 
UID
147 

初级会员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积分
596 
3楼 发表于 2009-5-27 15:21 | 只看该作者 二、 确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

脉诊作为“望、闻、问、切”四诊之末,而其实对于临床辩证用药而言,却更为直接,因为脉象大多数情况之下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单凭脉象就可以最终确定治病大法。 治病之道,“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而已。治病的目的,就是调整全身脏腑气血,使人体机能恢复至“阴平阳秘”的状态。疾病治愈的过程,也就是脉象由“病脉”趋向“常脉”的过程。

而要掌握脉诊能够使很好的为临床服务却并非易事。这就要首先从观念上确立脉象诊出的是证侯,而非具体的症状,证侯是疾病的本质,症状只是一个表象,中医治病的着眼点在于“治病必求其本”,而非简单的“对症”治疗。明代医家李中梓总结的“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莫耗气,精遗莫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不治症状那么治的是什么呢?治的就是脉象,就是病脉。孙曼之老师论述以脉定药经常说“大脉用柔药,柔脉用燥药”,真可谓言简意赅。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以脉象浮紧判断证侯为表实,强调桂枝汤的禁忌证。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均以脉象为主辨别证侯,论述脉证治法。《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外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根据脉象分析病因病机,进而提出治疗方案,给出具体方药。

症状是不可尽赖的,一者患者叙述病情往往有误,二者在疾病的特定阶段会出现一些假象,所谓“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者此也。外感如此,内伤亦然,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于施治进退之际,若非参以脉诊,何足以定治疗。明代医家张景岳曰:“治病之法无逾脉息。” 周慎斋著《医家秘奥》,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脉法,如其开篇即言:“凡脉左手血中之气,右手气中之血。”全从大处着眼,将脉象与人身阴阳气血连贯起来,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其对于补中益气丸与六味地黄丸的脉证论述,“两寸脉浮而无力,宜补上焦,用补中益气丸。上焦元气足,其火下降。”“两尺浮而无力,宜补下焦,用六味地黄丸。下焦元气足,其气上升。”透过现象直中本质,执简驭繁,简明扼要,对人启发很大。 一阴一阳之谓道,乐天知命故不忧.QQ498826608,广结同仁朋友。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点评回复 引用

评分 TOP

luoyu52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狗仔卡
luoyu520 当前离线
金币
2068  
最后登录
2011-1-30 
威望
3  
魅力
44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7-11-2 
阅读权限
30 
帖子
364 
精华
积分
2068 
UID
15328 

中级会员

金币
2068  
最后登录
2011-1-30 
威望
3  
魅力
44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7-11-2 
阅读权限
30 
帖子
364 
积分
2068 
4楼 发表于 2009-5-27 22:41 | 只看该作者 有微观脉法认为诊左脉可以诊断左肾、左乳房、左卵巢、左输尿管的病症,这是不明人体生理的缘故。人体右部有局部病者,未必就应之于右脉;左部有局部病者,未必就应之于左脉 。
是的.我个人不反对所谓微观,将来可能是传统中医本体的一些补充,但是显然不会有如此简单的对应现象,解剖和脉象之间对应是复杂的,最终,动态的关联才是正途,对脉诊如此,对中医所有诊疗也当如此.
1

评分人数

  • 我很赞同   魅力 + 5

    赵红军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点评回复 引用

评分 TOP

赵红军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狗仔卡
赵红军 当前离线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精华
积分
596 
UID
147 

初级会员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积分
596 
5楼 发表于 2009-5-30 17:10 | 只看该作者 三、反馈病情进退,检验用药正误

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诊治亦应该紧随其后,除了患者自己诉说反馈病情以外,脉诊对于病情进退有着独特的意义。我一般对于初诊的病人,要很详尽地尽量多地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病案记录务必详尽。而对于复诊的患者,则主要在于诊察其治疗后的脉象变化,以了解病情进退、检验用药正误,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内经》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病情是否治愈,主要在于脉象是否转为“平”的状态,而仅仅症状消失是不足为病愈之完全证据的。

疾病不是静止的,有着性质、病位、程度的不断变化。 开始因感受寒邪,寒邪蕴久化热,热邪又可伤阴化燥。由寒到热、到燥的改变,疾病的性质亦随之而变,这些改变,可以依据脉象的变化来判断。脉紧为寒;待寒邪化热,脉转浮洪数;侍伤阴化燥,脉又转为细数。原为实脉,逐渐出现按之无力的表现,标志着正气已衰,病性由实转虚。阳证转为阴证,由实证转为虚证,由热证转为寒证,如此等等。

《伤寒论 》辨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伤寒论》太阳病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标志病位将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病势加重。 由数急到静,病情减轻;数急加重,则病情加剧。又如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若,阳浮者,热自发,阴若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所谓“阳浮而阴弱”即轻按脉搏便得浮象,重按之便觉缓弱无力。又如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有关脉证条文,为我们临证以脉论治作出了典范。

很多人都无自觉症状,但脉象正常的并不多,脉象的变化可先于症状而出现。 这说明脉象的变化是比较灵敏的,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进退判断有重要价值。当然,脉也有滞后现象,有的病人已出现明显的病变,而脉象变化不著。 脉象作为疾病诊断、转归的主要依据,总的来说是比较灵敏的,往往先于自觉症状和病情改变而出现。也有些病者尚无不适之感,但脉已出现明显变化,已成为危笃之证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乐天知命故不忧.QQ498826608,广结同仁朋友。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点评回复 引用

评分 TOP

赵红军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狗仔卡
赵红军 当前离线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精华
积分
596 
UID
147 

初级会员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积分
596 
6# 发表于 2009-5-30 17: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红军 于 2009-5-30 17:12 编辑

四、  预测病情预后,做到胸有成竹

古代中医诊治疾病没有今天这么多先进的检测仪器,对于病情的进退、凶吉的掌握就只能完全依赖于医生自身对于病情的感悟了,医生不是万能的,如果确有不能治愈的病就应该提前告知,稍有不慎也许顷刻之间就会酿成大祸!因此医生的诊疗水平都是“逼”出来的。古人讲:“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诚如斯言!

对于病情的预后而言,尤其对于一些为重病症的预后,首先在于望神,其次就是脉诊。在病情的危重阶段,捕风捉影的闻诊、或者家属代说的病情反馈、患者神识模糊时的呓语对于洞察病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医生的功力此时才真正显现,练就一双洞人肺腑的“火眼金睛”和三指禅“神功”无疑还是很有价值的。

《伤寒论》对于疾病的预后,多以脉象为据,如少阴篇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又如厥阴篇第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睟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第369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医宗金鉴》以诊脉来预测吉凶:“伤寒热病喜脉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火热之症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历代文献有很多关于脉的吉凶顺逆、所谓真脏脉、怪脉等等的论述较多,甚至古代有些医案记载,当病者尚无感觉时,脉象示真气已绝,根本已离,知其将不久于人世,这些今天都可以参考,其中的规律期待以后继续挖掘出来。总体的原则是:以脉证相符为顺,脉证不符为逆。“阳证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在诊治危重病时,要牢牢把握胃气的存在,切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为顺,脉证不符为逆。“阳证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在诊治危重病时,要牢牢把握胃气的存在,切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一阴一阳之谓道,乐天知命故不忧.QQ498826608,广结同仁朋友。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点评回复 引用

评分 TOP

zlk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狗仔卡
zlk 当前离线
金币
3636  
最后登录
2011-3-19 
威望
11  
魅力
722  
推广贡献
612  
注册时间
2008-12-20 
阅读权限
90 
帖子
689 
精华
积分
3636 
UID
22723 

分区版主

金币
3636  
最后登录
2011-3-19 
威望
11  
魅力
722  
推广贡献
612  
注册时间
2008-12-20 
阅读权限
90 
帖子
689 
积分
3636 
7# 发表于 2009-5-30 17:24 | 只看该作者 我得慢慢学,收了!谢了赵老师! 大陆首部董针巨著《董氏针灸注疏》在论坛发行 点评回复 引用

评分 TOP

赵红军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狗仔卡
赵红军 当前离线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精华
积分
596 
UID
147 

初级会员

金币
596  
最后登录
2010-1-18 
威望
35  
魅力
332  
推广贡献
0  
注册时间
2006-7-9 
阅读权限
15 
帖子
485 
积分
596 
8# 发表于 2009-6-3 15:03 | 只看该作者 我诊治中风病近二十年,中风乃是一大症,“瘫、痨、臌、膈”为中医四大难症,俗语云:“治病不治瘫,治瘫丢尽脸”。中风病之所以难,一则病程较长,二则后遗症瘫痪的治疗尤须时日,而更为重要的是,中风病发病之速、症情表现之凶险、并发症之多端,稍有不慎,祸不旋踵!我以前在基层亲眼见到一些中风急症(急性脑出血之类),发病快则数十分钟,慢则数天之内即撒手人寰,根本来不及治疗、无法治疗。因此查其脉证对于判断病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中风脉象以缓、弱、迟者为顺、为吉,易于治疗,预后较好;而脉象显现疾、大、硬者为逆,预后较差,有些刚开始治疗时似乎症状有所减轻,但是因为其脉象终究没有转变过来,中间多有变故,最终仍然不治。


以上结合伤寒论等有关脉的论述,谈了我的一些浅见。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临诊时要注意脉象变化的灵活性、寸口脉诊的局限性,要重视四诊合参的必要性。既要重视脉诊,掌握脉诊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有着区别于望、闻、问诊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又要充分认识人体的复杂性、寸口脉诊的局限性,不要神话脉诊。试图以单纯诊脉来洞察人体这个巨系统的所有微细变化,无疑具有太过于理想化的成分,是不现实的。作为一名负责人的临床医生,就务须做到“四诊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