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wifi字典包:你的血糖控制为何不达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49:08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持久控制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据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亚洲糖尿病学会副主席杨文英教授介绍,有关调查显示,中国9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而其余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因为在患病后6—24个月没有严格按照处方治疗,直接或间接造成血糖达不到控制目标。

    杨文英介绍说,糖尿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全球每8秒钟就有一人因糖尿病丧生,每年有400万人因糖尿病死亡,100万人因糖尿病而截肢。但目前糖尿病的防治仍面临着三大障碍。

    血糖控制不好,β细胞是关键

    一面是不断上市的各类降糖新药,一面是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一面是高居不下的血糖不达标人群……日前,杨文英教授在向公众介绍治疗2型成人糖尿病新药“安立泽”时表示,在治疗上,无论是口服降糖药物还是各类胰岛素针剂,糖尿病治疗绝对不乏“精兵良将”,但为什么我国有三分之二的患者血糖不达标?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有缺陷,而且会逐渐衰退。”杨文英教授解释说,著名的大型研究UKPDS数据显示,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已经丧失了一半。而现有的口服降糖药物虽然都能控制血糖,但还不能持久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所以患者的胰岛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在逐渐衰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因此无法得到持久有效的控制。最后,患者只能依赖每日补充外源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科学研究发现,调节肠促胰素水平可有助控制血糖。肠促胰素是一种源自人体自身的血糖调节器。当血糖升高时,比如进食后,肠促胰素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快速有效降低血糖;而一旦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肠促胰素迅速“隐身而去”,不刺激胰岛素过多分泌,从而保护胰岛功能。

    杨文英教授指出,“很多患者在治疗中将血糖控制作为唯一目标,而忽略了胰岛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导致病情控制不佳。事实上,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对糖尿病的治疗用药和预后都非常重要。”

    血糖过低反而有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会长郭晓蕙教授介绍说,糖尿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为了控制血糖达标,加大药物剂量或者联合用药往往不可避免,但低血糖是血糖达标的一大障碍,如二甲双胍加上那格列奈联合使用,低血糖风险就较单药治疗有所提高。“低血糖与心脏缺血事件密切相关。”郭晓蕙教授强调,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

    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3.9mmol/L为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的表现为发抖、心跳加快、头晕、焦虑不安、饥饿、出虚汗、视觉模糊、四肢无力、头疼、情绪不稳定。但不可忽视的也有大量患者发生低血糖而不自知。

    据统计,有高达19.2%糖尿病患者因为恐惧低血糖放弃达标。另外一项由KantarHealth发布的2011年中国低血糖调查结果也显示,在我国,超过1/4的糖尿病患者曾因低血糖而需要他人的帮助,更有近1/4的患者因此接受过急救。“低血糖是血糖管理中最大的绊脚石。”

    郭晓蕙解释,“进食过少、酗酒、过度运动、肾功能明显减退,特别是不适当应用降糖药物等都会引发低血糖。

    药物服用不便,影响血糖控制

    “降糖药物的服用不便也影响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杨文英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双胍类等,因不同的药理机制,服药时间也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多数口服降糖药物都对服药时间有严格要求,必须在餐前或餐后服用,且需一天服用多次。

    记者发现,在口服降糖药的药盒上,明确标注有的药要求餐前15分钟服,有的药要求餐前30分钟服,有的药甚至明确要求在吃第一口饭时服。“这一切很容易把患者搞糊涂,而由此带来的不便,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患者的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病情的控制。”杨文英教授表示,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相关链接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要持之以恒

    郭晓蕙教授强调,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更应科学地进行自我管理,持之以恒地进行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及并发症等情况的自我监测,提高生活质量。

    血糖:监测血糖一般分为四点法、五点法、七点法。四点法为三餐前+睡前,或空腹+三餐后2小时;五点法为空腹+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七点法为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有条件的还需要加测夜间3点钟的血糖,以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生。

    血压:大约34%—75%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检测自己的血压,如每2—3个月测一天血压。简易的方法是可从起床到入睡每小时测一次。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

    血脂:每3—6个月监测血脂变化,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单纯的糖尿病或冠心病患者应控制在:总胆固醇小于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5mmol/L,甘油三脂小于1.7mmol/L。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总胆固醇小于3.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8mmol/L。

    体重:肥胖与糖尿病互为因果关系。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肥胖人群中约50%的人会患上糖尿病;80%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所以要每天称体重防控糖尿病。

    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包括心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做1次24小时的尿微量蛋白尿定量检查;每6个月做1次心电图;6—12个月进行1次眼底镜检查和心脏、下肢血管、颈动脉血管病多普勒以及肾功能检查。

 

               

    亚洲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香港中文大学Juliana Chen博士曾研究过中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指出中国孩子们运动时间减少了,吃的饮食里热量更高了,油吃的更多了,肥胖和高血压呈现增长的势态,同时糖耐量异常在年轻人里也明显上升了,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同时女性怀孕的时候更容易患妊娠糖尿病,怀孕期间患糖尿病母亲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也更容易得糖尿病。

    旧金山地区的研究发现,当南亚人移民到美国后,比美国的其他种族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而那些很好保持原来文化和生活传统的人则比那些快速美国化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低。研究再次确认内脏脂肪堆积是患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例如脂肪肝。

    西雅图地区的研究,观察了第三到第四代日本移民,与生活在东京的同年龄组人群比较,患糖尿病的比率比生活在日本的人高出4倍,其主要危险因素是体重和体重指数(BMI),生活在美国的日本移民比生活在日本的人胖很多,运动量少,饮食中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但同时也说明亚洲人对肥胖的耐受差,在不是很胖的情况下也容易患糖尿病。

    印度目前有近4100万糖尿病患者,这些糖尿病患者中有75%生活在农村,25%生活在城市,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印度城市居民的糖尿病患者增长了40%。在一定的BMI水平,印度人比欧洲人甚至日本人都更容易患糖尿病。

    在中国患糖尿病的人并不都是很胖的人,说明在比较低的BMI情况下,堆积在内脏的脂肪,特别是脂肪肝,使得对葡萄糖的耐受程度减弱,更容易患所谓代谢综合征进而患糖尿病,意识到这个健康危机的存在,特别是中年有脂肪肝的人,主动改变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吃油腻多吃水果蔬菜,努力减肥,特别是减肚子上的肥肉,目标是腰围要少于裤长,这样才能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科学松鼠会]  

     (文章引自 中国科技网 > 首页 >解读生命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

 

 

 愿你开心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