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祝你生日快乐: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之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38:10

 

 

龙树大师太保的故事

 

《华严经》由龙树菩萨流传。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保。印度任何的学问,他都精通,后来学会隐身术,就与另外二位太保同学,到处去玩,玩到无处可玩,竟然想入非非,跑到皇宫中捣乱了。皇宫受此骚扰,埋伏了武士到处知砍乱刺,那两位同学被刺死了,显现人身,而龙树躲在国王的椅下发抖,心生懊悔,发誓如能不死,则要学佛。侥幸不死的龙树,果然去学佛了,花了三年的时期,又学会了,就一心想当教主。这个念头,感动了一位龙王,想要折服龙树的傲慢,就找到龙树,引他参观龙宫佛经图书馆。当时龙树走马看经题,美不胜收,叹为观止,一共拿了十万卷华严(后来翻成中文的只有八十卷)。相传,密宗在打开南印度塔的时候,曾发现有释迦的密宗经典,也是龙树所传。但又称为龙猛,而非龙树云云。

 

 

《华严经》的文学造诣极高

 

天台四教

 

天台宗的五时八教,是将佛学的教化仪式、教化内容及方法,以及时间分类整理。天台四教(五时八教)(隋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判)在化仪四教,即教授方法上面,共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所谓五时,第一是华严,前面已谈到过。第二、鹿苑,是一个地方,那是属于小乘方面的。第三是方等经,属于普通的智慧。第四般若,是性空、智慧方面。第五为法华、涅磐经是。化法四教,是内容和方法。

藏――保留了一部份神秘学的方法。

通――融通大小乘诸宗。

别――修者因人而异的方法。有一个八十岁老人要出家,因记性不佳,不能记住佛号,释迦教以扫地,念扫把,后来此人也有神通。

圆――含融周遍,包罗万类。

最下面的真、俗、中,即是空、假、中,这有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后面再解释。

 

 

 

第四讲

 

华严分科判教

 

唐代贤首大师,为华严第三祖,将佛学另作分科判教,华严的修法,是以生命作为实验。这个分类的方法,并非印度原来的方法。在这个批判中,表示太阳出来时,先照到高山,这是上根器者,先接受到佛学。太阳继续上升就转照大地,遍及钝根、中根、善根,最后日落西山之时,只照到高山,只有上上根器的才能持续。华严宗的十仪十门,太专门,又涉及佛学的逻辑分类,在此暂时从略。现在先来了解五教六宗,这是将三藏分为五教六宗的意思。贤首时、仪、教、规、表解(贤首大师,唐人,华严第三祖)

(表暂缺)

 

我空法不空

 

前面的表中五教,首先是小乘教。修小法者为随相法执宗,顾名思义,小的修法,总要执著一个东西。小的修法,最高境界达到人空,即"我空"。空虽然是空,只是我空而已,"法"并没有空。小乘修者,有法可证,有法可得,但却不能把法空掉,如果空了法,则无法可修了,无法可证了,那还搞个什么名堂呢?一个小乘的四果罗汉,可以入定到亿万年之久,尽管宇宙成坏多次,这个四果罗汉可以仍在定中,他有"定"可"执",事实上,他岂不是在"执"著这个法吗?所以,小乘教称为随相法执宗。

 

大乘教

 

华严的观点,认为唯识法相过,和真空无相宗都是大乘的基本。唯识法相宗所讲求的是"胜义有"。真空无相宗所讲求的是"毕竟空"。否认是"空"是"有",都是大乘的根本。方等经内容丰富,涉及知识又广,应该多读,也是大乘法门的基本。般若经,内容讨论的都是“空”,也是属于大乘教的基本。关于大乘与小乘,大家都知道,南传的佛教只有小乘,而佛灭后几千年来,这一派并没有人承认大乘的存在。终教,终教是释迦临终前的说教。释迦在世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的不外乎两点:

一、无常――世间的苦况。二、空――是无我的意思。

终其一生,所说的都是开导世间的现象界,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可靠,这些现象界是暂时所偶存的现实事物,也可以说是物理世界的变化组合,并不永存。但在释迦临终时,却另外有两个表面看来相反的说法,认为生命的真谛是:

一、常――永恒的快"乐"。二、净――真"我"呈现。

这个相反的论调与无常及空并不冲突,因为这个常、乐、我、净,所指的是超现实的。这个临终所说超现实的常乐我净,就是终教。藏心缘起宗,熟读涅磐经便知。

一乘顿教圆教,禅宗所讲求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顿悟法门。但以华严的观点来看禅宗,不过就是顿教而已,一乘教也就是真性寂灭宗。最上乘的是圆教,所谓法界圆融宗,是五教中最圆满的,一切体用皆圆满。

 

止和观

 

小乘教及大乘教所采用的是真空绝相观。佛学不是哲学,必须参究通了道理,再以心身来修持开始作实证。天台宗所采用的修法,是止观法。其实,任何佛法宗流的修法,也都不外于止观。止者止也。简单的归纳,一个凡夫生命心理思想,像流水一样,每秒流动不停。如果开始修行,先要训练自己思想静止于一,这是所有修定者都采用的共法。但修慧方法则不是共法。修到思想能止,则妄心顿止。使惦念静下来的方法,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小乘有九个阶段,大乘更多。

修""成功,可以化除自己的情欲,身心的感受都空了,这是小乘最高的境界。能够"空"虽好,但只是沉缅在"空"中,却不是道。

能止之后,必定要能起"",即般若慧观,才能产生三个慧学,即真、俗、中。才能起"妙有"。不能起"妙有",就不能入世度人。

"空"与"有"是相对的。"空"是体,"有"是用,在功夫到达时,就是"止观"成功,即所谓"中观"。"中观"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龙树菩萨所著《中论》也是这个内容。

 

法界

 

终教和一乘顿教,所修的是理事无碍观。华严提出"法界"的说法,包括了世间宇宙中万事万物和许多抽象的事物。

这个"法界"是由四大原则构成。即"理"、"事"、"事理"和"事事"。一、理法界――理代表了形而上,代表了本体,有抽象的,精神的,理性的含义。宋明理学的理字,即从此处所借用而直接《易经》的易理。二、事法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物理世界。三、事理法界――天地之间充满了"理"和"事",也就是充满了本体和现象。有事不能通理,是智慧的不足;通理不能处事,则是经验不足。凡有心想及非想,最终皆能达成事实,这是事理无碍,是真俗无碍,必要修行成功,才能到达。四、事事法界――即理即事,即事即理。事理融通,无二无别。

 

周遍含融观

 

从圆教的法界圆融宗看世界,一切都是圆融之美,世界上的"有"是美,"空"也是美。花开花谢,生老病死,由周遍圆融来看,只不过是宇宙现象。有白天的吵闹,有夜晚的宁静,一切圆融周遍,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

 

四大之身

 

大小乘的佛经,名词有一两百之多,倒来倒去像水桶一样,但归纳来看其中心,极为简单。以人的文化立场来了解,释迦分析一个人,是由两部分所构成。其一为身,其二为心。物质和精神两种世界,是构成一个人的根本。

1.――即骨骼。

2.――血和内分泌。

3.――热能。

4.――气。

这地水火风,称为四大,(有人加上空、觉、识,称为七大。)也是物质世界的四大类,人身有卅六件零件,皆为地水火风所作成。人身有十万八千毛孔,有无数寄生虫,这个人身,也像物理世界一样,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此身只是我之所属,并非我之所有,借用而已。人身是无常的,非永恒的,像庄子所说"不亡以待尽",像《易经》所说的变,必变的道理一样。

 

五蕴之心

 

生命的存在,除了一个成住坏空的身以外,加上另外一部为看不见的受想行识,合称为"五蕴"。五蕴――色、受、想、行、识。

1.色――是物质物理的东西,地水火风也是,严格说来,色有三种意义:

显色――一切颜色等。

有表色――长短方圆等。

无表色――是作用的,抽象的,如说一个人的风度等。

2.受――由生理上感觉到心理上的反应,感受的温度等。

3.想――思想,绝不属于生理的部份。

4.行――这个字是借用《易经·乾卦》而译,"天行健"之行。人死之后,一样在行,在转动,是为"行蕴"。修行如能除去普通的乱,才能体会到"行蕴"。再将行蕴空了,则近道矣。

5.识――有鉴别的作用,是识别的意思,死后即是灵魂,活时则为神识。关于识的问题,南北朝时百年间展开学术论辨,无神论、有神论,梁武帝也参加论辨(见《广弘明集》)。

 

两重世界

 

根据小乘佛学及方等佛学,是将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开的。举个明显的例子来说,"对境心不起"这句话,有人说是得道了,但境是地水火风,心仍是心,如果这就是道,意思是说,你的心虽然不动,地水火风等外境仍然存在,并未"空",这岂不是两重世界。再举一个例子,《六祖坛经》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境界。

这是悟道吗?尽管你的心不动,但幡仍在动,风也在动,岂不也是两重世界。事实上,这是理论和实践不能配合,因而产生了误解所致。

 

六根六尘

 

在构成一个人之后,与五蕴并存的是六根和六尘。心的作用和生命的关系,藉六根六尘表达出来。这里所说的心,是心、意、识、念的意思。所谓念,就是妄念分别心。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根是生理的分类,六尘是人对物理世界产生的官感作用。根尘的前五项,是生理有关的。"意"和"法"则是与心理有关的。释迦认为,人类至可怜悯,不知道就此自己的心身内外,有一种超作用的存在。

 

生与死的观念问题

 

一切众生都有生死,佛学的理论,称这个生死为分段生死。佛学的理论,认为每个众生的真正生命,却是永恒的。

所谓的分段生死,是永恒生命的分段现象,有一段是生,有一段是死,是永恒生命的段落现象而已。人被这个分段生死现象所惑,人的一切都在被现象所转,不能自主,不能把握,这就是凡夫。修道之人,功夫好的话,可以变易生死,生死虽被变了方法,但是生死仍然存在,并没有解脱生死。找出了生命的真谛,能够在宇宙中自己作主,自由自在才算是解脱了生死的大事。

 

 

谈到食的问题,兹事体大,尤其是中国人,对吃已形成了艺术。三界中的"吃"法,分成段、触、思、识四种。

段食――分段吃,用筷子、叉子等,欲界中的吃法。所以也叫做抟食。

触食――靠感觉来吃。例如人身连皮肤都需要呼吸才能生存。

思食--精神食粮。

识食――这不是普通人的境界,而是修道成功的人如罗汉、菩萨等的境界。

 

 

第五讲

 

因缘

 

什么是亲因缘?这是汉代以后的翻译,因缘还涵有"业果"、"命运"等含义。一个乡下老太婆说他认命了,就是接受了缘的结果。因缘是合于逻辑的,凡事都有前因,自有后果,但是平常人都认为它是"宿命",其实,并非命定。

世上没有"无因"的事,一件事不连续发展,就是亲因缘

什么是增上缘?一个家庭中生了十个孩子,他们都在相同的环境中长大,好像阳光、空气、水,对种子来说是增上缘。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增上缘。

什么是所缘缘?种子加上增上缘,生命生长发展的过程,接近到一种事物,继续连续发展。一个孩子,接近佛学,就继续研究下去了,这是所缘缘。

什么是等无间缘?种子,加上增上缘,再加上所缘缘,继续发生成为来生的种子,就是等无间缘。

《易经》文化,阴阳之道循环,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循环的圆圈不断。这也同于唯识法相采用四缘的解释。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说法,是大小佛学最重要的地方。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一般的佛经,只把十二因缘当作生死法则,但深入真正的佛法研究,这十二因缘是代表了宇宙的时间。十二因缘是佛学的算命法,等于中国的二十地支,也是宇宙时间的代表,十二地支的代号,鼠、牛虎等,是起源自印度。

一、无明――我们的思想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大问题。刚刚睡醒,眼睛还没有睁开,但已知道自己是醒了,这就是思想。无论大小乘的佛学,称这个不知道而来的思想为"无明",因为,如果我们明白了思想的来去,就是"明",也就是"悟"了的意思。人,每天在"无明"之中,连第一个念头都不知道。作人的忧闷,不知道为什么做人,这就是"无明"。"无明"是解释生命的来源,一个生命的形成,是由三个"无明"的凑合而成。第一个"无明"是男人的性欲冲动,第二个无明是女人的冲动,第三个"无明"是自己糊里糊涂撞上而投胎。这就是是"三缘和合的生命来源。

有关于"无明"的心理状态,分析为三点:即贪、嗔、痴,称为三毒。再加上"慢"和"疑"两个助伴,合称为五毒,后面再加说明。

二、行――从无始以来,过去的因缘所带的"因",构成的一种特性,称为"种性",在佛学上的说法,又称为第八识。父母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都属于增上缘。每人一生的遭遇,都是过去的"因"所带来的。每人符合与生俱来的种性,开始了"行"。行是恒动的意思,恒动的力量所形成的东西就是业,成为一种力量。一个人要发脾气,是内在一种力量的驱使,想控制也办不到,这就是业的力量。一个人喜爱学问,见书就要看一看,也是内在业力的关系,称为文人的慧业。这些都是恒动。

三、识――在变成胎儿时,只具备了七识和八识,并无第六意识,待婴儿渐长,才有第六意识。有了"识"就构成现今生命的果。唯识学称"因"为种子"种性"的改变,只会藉自身修行的方法,绝无任何外力可以改变种性。

四、名色――这是生物的物理状态,初生的婴儿,男婴或女婴的区别,属于名,也属于色。有了名色之后则有"色"和"对",胎儿有色无对,婴儿则有色有对。五、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须婴儿成熟才能具备六根的作用。

六、触――这是指对物理世界的感触性,一个婴儿,必须达到五六岁时,对物理世界的反应,才能逐渐增强。

七、受――一个人逐渐长大,反应更趋强烈,感受更为增浓,知道吃什么好,穿什么好,感受意识与日俱增,造成思想的感染,开始了新的"见思惑",即新的结使。

八、爱――这里单纯指男女的性爱,过去的种子显现出一种行为,称为种子起现行,构成现有生命的现状,对爱的占有欲极强。

九、取――生命有了爱,对其他的一切也都产生了"取"的心理,把一切身外之物都抓紧不放,年纪愈大,抓得愈紧。孔子说:晚年戒之在得。这个道理与佛学的理论,不谋而合。

十、有――"有"系来自"取"。一切众生,若没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等,则不会产生"有"。

十一、生――有了"有",则产生了"生",一切欲、色、无色,等"有"具备,自然发生了"生。没有一切的"有"自不会有"生"。

十二、老死――没有"生",即没有"老死",老死是由"生"而演变的结果。

 

三毒五毒

 

贪――人类天生具备了自私、占有的欲望,这种贪得无厌的心理,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没有止境。

瞋――这是一种怨天尤人的心理,充满了忧怨、牢骚,所谓"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毫无理性可言。

痴――爱得发痴,想得发痴多情也是痴,人人都有痴心,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更是痴。这是一个痴的世界,使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屠刀。这个贪瞋痴,是大无明,是佛学上基本心理状态,危害了永恒的大生命。

慢――忌嫉的心理,自以为了不起,就是我慢,看不起他人,是增上慢,甚至,我崇拜某人,也因是"我"在崇拜,成为我慢。

疑――人类多疑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对人的怀疑,对事的怀疑,随时在"疑"中。

 

根本烦恼

 

贪瞋痴三毒,再加上慢和疑,是为人类的根本烦恼。佛学所说的烦恼二字,并非痛苦的意思,而是一种无明。形而上的哲学,倡出人性性恶之说,是从这个五毒的观点来看人性的。相反的,清明的心境就算是善。站在心理思想立志来说,一个无恶念的心境就是善了。谁能够除掉自身的"无明",使它变成光明?修行的人是在努力除掉五毒,但是,念经打坐,无一不是五毒的表现。想修行成佛,是贪。努力断除烦恼,是瞋。打坐念经搞得脚酸腿麻,是痴。别人可以修成,为什么我修不成,是慢。这辈子成佛(怕是)没有希望了,是疑。所以学佛要通理才行,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态度。密宗的行者,先要花十六年的时间,学通了佛理,才能开始修行,就是这个原因。

 

俱舍论

 

关于思想观念的问题,人类有许多的迷惑。在《俱舍论》这本书中,列举了概括三界烦恼的种种迷惑,小乘俱舍有八十八惑,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惑。《俱舍论》的作者,是世亲,无著是他哥哥。曾作了不少佛学的书籍。世亲改学大乘佛法后,发现自己以往的论作中,有许多偏差的见解。世亲尊者伤心之余,就要自杀,不忍看到自己著作贻误后人。他的哥无著劝他不要自杀,并说:"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再努力于著作,改正以往的错误才是正理,《俱舍论》就是以后世亲所著。无著菩萨是唯识大师,《瑜伽师地论》的作者。这二位弟兄下传甚广,唐玄奘大师赴印留学,所承受的佛学,大部分是这二位弟兄菩萨的系统。

 

十惑

 

八十八惑可称八十八结使,是与生俱来的结使。使就是指挥的意思。小乘的修法,能断八十八惑,修行才能成功。

首先看欲界中苦谛下的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瞋、慢、无明、疑。

身见――第一个结就是身见,每人不自知的为身体所迷惑,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个身体,又要忙着吃,忙着穿,给自己无限的烦恼,一切的占有欲,领导欲,皆因身见而造成。

边见――边见就是偏见,这个偏见,纯由主观而造成,有人认为禅宗才对,净土不对,这是边见。有人认为"空"才对,"有"不对,也是边见。《维摩诘经》中,在维摩居士的方丈中,天女散花时,花落在阿罗汉们的身上时,花就沾在衣服上了。因为小乘的阿罗汉们,边见的结习未除,遇见外力而结合不散。而那些大乘的菩萨们,结习已除,什么东西都不会沾着了。

邪见――人世间的事情,有许多被认为是邪见的,却是因为时代和观念而改变的,这不算真正的邪见。例如现在大家所穿的衣服,四五十年前会被认为是邪气,这些邪与不邪的标准是受时间地区决定的。但是,有些使众生起烦恼的才是真邪见,对生命无认识,认为靠外力可以成佛,是真正的邪见。

见取见――众生喜欢取得一件东西才能相信,学佛的人要得到一个秘密的传授,才能相信其真实,这就是见取见,有任何一点见取见存留,都不能证得菩提。

戒禁取见――与见取见相反的一种态度,称为戒禁取见,譬如有人说某桩事不可做才能成功,就牢记戒作某桩事,或者自立一种戒条,认为信守此戒条才能成道,都属于戒禁取见。在欲界天中,能够解除十惑中的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三个结,此生即为天人境界,等于初果或二果罗汉,死后则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