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培训中心:德国如何培养博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9:25:26

 

德国如何培养博士
回应《从学术研讨看中美教育差别》(本报高教版 12月5日

 

   笔者联想到两位曾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的学者:一位是我国学者季羡林,另一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理论物理学家玻恩。现根据这两位学者的读博经历,对德国如何培养博士稍作分析,以资借鉴。
    选题自由而慎重。玻恩的选题在被大学者克莱因拒绝后,写道:“我不得不请数学家隆格当我的导师,而由另一位数学家和两位科学家来考我。由此产生了两个问题:隆格能接受我吗?我选哪个题目?第一个问题很快就由隆格的善意答复所解决,对此我终生感激他。”围绕选题,德国学生可与导师双向自主选择。
    论文严格而规范。德国大学对论文要求十分严格,题目一般都不大,但必须有新东西,才能通过。季羡林对此感触至深:“我积极写作,到了1940年,已经基本写好。因为梵文字母拉丁文转写,符号很多,穿靴戴帽,我必须坐在打字者旁边,才不致出错。”
    口试细致而灵活。对于口试,玻恩感觉轻松:“我大学中仅有的一次考试,而那一点也不可怕。”季羡林则很紧张,他在日记写道:“早晨5点就醒来。心里只是想到口试,再也睡不着。主科进行得异常顺利。但当布劳恩开始问的时候,他让我预备的全没问到。我心里大慌。他的问题极简单,简直都是常识。但我不能思维,颇呈慌张之势。”最后,季羡林得“优”、玻恩得“良”毕业。
    培养求真而诚实。19世纪末,德国医学泰斗微耳和拿一盘猪肝,问学生是什么?学生大为吃惊,一时回答不出。微耳和说:“一个医学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眼前看到什么,就说是什么。连这点本领和勇气都没有,怎能当医生呢?”结果这名学生口试落第。季羡林在书中对此感叹道,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德国教授是怎样处心积虑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干扰的观察问题的能力。(北京任国征)

2011年12月12日中国教育报5版【读者来论】